最后的肖像
Final Portrait,寂寞大师(台)
导演:斯坦利·图齐
主演:艾米·汉莫,克蕾曼丝·波西,杰弗里·拉什,托尼·夏尔赫布,詹姆斯·福克纳,西尔维·泰斯蒂,凯瑞·莎勒,菲利普·斯波,马汀·麦格,阿提拉·G·凯雷克斯,博格纳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年份:2017
简介:故事开始于1964年,詹姆斯(艾米·汉莫 Armie Hammer 饰)是一名艺术评论家,一天,他来到了著名艺术家贾科梅蒂(杰弗里·拉什 Geoffrey Rush 饰)正在巴黎进行的个人展览,让詹姆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有幸遇到了贾科梅蒂本人,不仅如此,贾科梅蒂还要请他前往自己的画室,做他的模特。 就这样,詹..详细 >
空有的中长远镜头也掩盖不了其创作上的空洞与乏味…有个别地方还学锡南式的契科夫??大草原的原始欲望拍得这么无聊也挺行的…
在干吗?
不需要多少演技的电影,几乎都是远景,但是一点不影响故事。台词也很少,想要讲的内容几乎都在画面里了。影片拍的也很美很美。这是一个寻求陪伴的故事。
527|蒙古传统文化大杂烩,没看出什么内容来,当然大草原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
王导你为何要pc。。。
看似会被美丽的画面吸引,其实故事也有隐喻。值得推荐看一下。
走向很奇怪 自我纠结或盲目自信导致的风格断裂和审美重复 简单说就是能拍好的题材拍烂了
#Berlinale69# 与柏林电影节近年来流行的以后工业视角作议题批判不同,王全安选择了蒙古这个被现代化边缘化的国家。从裸女尸体的第一个镜头开始,影片充满了原始气息:无论是以动物为工具的生活方式,还是披着羊皮在骆驼背面的男女媾合,野性的视角下是对生命往复的探索。也许一千万年后,人类便是新物种眼里的恐龙蛋,而人类生命初始和结束,就本质而言与那小牛腱的出生并无不同。一种看似激烈甚至残忍的生存方式下透出的却是万物皆平等的哲学意向,尽管在现代人眼里那是“不文明”的。
和蒙古人无关的中国人拍给西方人的电影
光影的作用,简洁语句的衔接,所谓文艺,在这里不过是用最精简的镜头描述了内涵深沉的故事。
一点都不真实 真实改编也没用 一看就是设计师思维拍电影 这种题材 还不如去看北方纳努克
柏林电影节2019
一种原始的创作冲动,在其他第六代导演身上早已消逝不见。
开头和结尾戴着头灯做爱的场景很好,加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外蒙映像
太像了吧也,比小亚细亚往事的前半部还差了好几倍,小亚细亚后半段的情节密度和情感密度之大完全justify了前半部的舒展,而这里呢…我什么也没get到…还不如我直接看看风景好了(闭塞环境看飞机这种cliche实在无力吐槽…都用烂了好吧
什么几把玩意,一星给摄影。
初识王全安。蒙古草原的天地旷野呈现出“原始”的背景,情节全部系在生命过程之中,性爱发生在尸体之前与接生之后,纽结着生命的起讫,恐龙蛋的命题则更将其置入了历史的、超越时空的宏伟与神秘之中。但仅仅是将这一场景展示出来罢了,是让我们一窥诞生人类之母腹的一张照片,既然是照片,便摆脱不了造景、造型之嫌。能表达的很有限,看似散乱,实则整一,看似繁复,实则贫瘠。待看《小亚细亚往事》。
原始的想要交媾的欲望 飞机的场景撞死一只羊也有 接生的场景之前也在哪里看过 烟花片段想到了后海大鲨鱼和北野武 篝火那段相当母权哈哈哈 景色很美 总体还是平了些
王全安还挺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