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12月有点冷,不过大银幕上却是一片火热,接连的燃片裹挟着满满的荷尔蒙杀奔而来。
先是8号《血战钢锯岭》首开战局,演绎一场硬碰硬的血肉搏杀,紧接着9号接连上映《呆呆行动》《萨利机长》《反黑行动组》三部男性题材影片。
扎堆出现的男性题材,虽然题材和类型各有不同,但都带有着男性气质,轮番挑动着观众的肾上腺素。
在电影中,不管是战场上的男性英雄主义,还是平常中各样性格稀奇的魅力男性,对观众而言说到底不外乎几种呈现方式,要么是各种场面的枪火轰炸、拳脚搏击,扑面而来视觉冲击;要么视觉为辅,着重于对人物细致的刻画,带你剥开男性主角的性格魅力。
当然,也有二者可以兼得的题材,比较讨巧的可能是动作/犯罪类影片。
上面提到的几部影片中,《呆呆行动》和《反黑行动组》恰好属于比较相似的题材,都属于上面提到的犯罪类型影片,都有动作戏和文戏相配合。
前者构置了一个荒诞且乱象丛生的黑道世界,里面免不了有机关算尽和拳脚相向;后者是警匪的对抗,子弹横飞。
不过比较起来,《反黑行动组》这类犯罪题材对于华语观众而言似乎有些大而无当,对于经年浸淫港片警匪片的中国观众而言,外来的警匪在情节和人物的生动上多少还是有些生涩。
另外有意思的是两部影片的主演,他们都在令人难忘的警匪题材中挑任大梁。
陈小春担纲《呆呆行动》,和汪东城合作蠢萌搭档,《反黑行动组》里则是永远的杀手让·雷诺。
山鸡陈小春为人说熟知的当然是古惑仔系列,不过去年的《树大招风》又让他多了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即一带贼王卓子强。
让陈小春塑造卓子强似乎合理正当,他把这个嚣张跋扈中还带有些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演活了。
他在影片中皆是癫狂夸张的风格化演绎,而这样的选择也恰恰符合一个招摇的人物。
让·雷诺则是经典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莱昂,这个酷萌的大叔至今为影迷津津乐道。
其实两人在形象和气质上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令人一眼望去的呆萌点,说白了两人都是有观众缘的好演员。
照这样聊开来,其实两人还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喜剧方面,他们都有过经典的喜剧演出。
陈小春其实不必说,他是一个自带喜感的人物,以致于很多观众都会自然而然地把他当做一个喜剧演员。
单说电影方面,其实《古惑仔》系列里的山鸡就是一个带有喜剧元素的经典形象,而他又主演过纯粹的喜剧影片比如《好命先生》《神勇铁金刚》,尤其后者,一想起影片中那个智力已降至三岁小孩水平的铁男就让人忍俊不禁。
而让·雷诺也有《绿芥刑警》,他在影片中饰演一个嫉恶如仇但是诸事缠身的强悍警察,有点类似搞笑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吕克·贝松曾用wasabi(芥末)来形容这部影片的呛辣风格。
不过,如果把《呆呆行动》和《反黑行动组》对比来看,虽然后者的面子工程很不错,但是影片对于极致风格的过分关注实在拉低了整体的精彩程度,那些令人尴尬的慢镜头,缺乏逻辑感的对轰和爆破,让影片横生断裂感,也严重影像了文戏的发挥。
反倒是《呆呆行动》更胜一筹,动作、搞笑配合着荒诞和讽刺,既有一定的风格化,也有一定的现实维度。
作为陈小春重返港片打戏的一记重磅,他自然全新投入,动作场面设置安插有序。
而喜剧方面也能看出整体的布局,笑料的节奏和剧情的推进稳扎稳打。
《呆呆行动》在蠢萌和搞笑中多加点荷尔蒙,相较起来,它倒是更加贴地气。
『呆呆计划』因龙凤镜引发的一出闹剧,在剧本结构还算凑合的情况下,导演的能力可谓一塌糊涂,画面不断重复、剧情单调刻意、节奏拖沓缓慢,不断的倒插叙沦为简单的剧情画面补充。
陈小春成了此片唯一的演技担当,吴启华在一众演员表演夸张过度的氛围下也被带跑偏了,汪东城的尴尬表现更是始终游离在全片之外。
【5分】
看名字以为是个搞笑片,打开看后有点想骂人,邓家佳我以为一出场的她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厉害女神,谁知一反转却变成了个阶个囚,陈小春呢,我以为是混道上的厉害老大,又没成想是个仔仔,一幕又一幕的呆若木鸡是有多幼稚,编剧不走心,所以让邓家佳一次次坏事,自己男朋友好不容易弄个古董,你就叽叽喳喳像是故意的一样要告诉坏人,想揍人有没有。
最后的反转也是醉了,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动漫的反转,厉害啊厉害!!
汪东城,自出道以来一直以高颜值而被粉丝追捧,尤其是2005年出演了《恶作剧之吻》之后,被众多少女们想象成自己理想情人人选。
对于汪东城来讲,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唱而优则演的实力代表。
从歌坛出道,然后进击影坛,他已经出演了众多影片,2011年主演《紫宅》、2012年主演电影《绝对达令》、2013年主演电视剧《原来是美男》,主演电影《我的男男男男朋友》。
2014年主演电影《怨灵人偶》《我的播音系女友》,一系列的电影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不断的在加深观众对他的银幕印象。
正在上映的电影《呆呆计划》汪东城成功饰演了一个福建纯北漂,凭借颜值高和在线的演技让观众眼前大亮。
众所周知,汪东城有一大爱好,就是做一个从coser来cos自己喜欢的二次人物,此番在电影中这个福建帅北漂也算是演技担当,他与陈小春一起为观众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
《呆呆计划》讲述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夺宝大战,影片有一股逗气逼人的港产喜剧片感觉。
片中几位明星主演的表现相当不错,将一个缺钱、缺爱、缺德等各方势力奔着无价之宝龙凤镜,拼命抢夺的夺宝悬疑加动作冒险的故事演绎得堪称精彩无极限!
期间笑料足量,情节也足够曲折。
电影的结构设置很新颖,它依托五条人物线索交叉缠绕,形成复杂却有序的套层结构,也营造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和扑朔迷离的氛围。
粉墨登场的几组人物各怀鬼胎,为了将稀世珍宝龙凤镜据为己有,展开了殊死疯狂的争夺,形成案中有案、局中有局、戏中有戏的状况,看起来格外烧脑、挑战观众智商。
不到最后一刻,抖包袱的谜底不会揭晓。
而环环相生的强劲节奏推动剧情发展。
凌厉劲爆的剪辑以及摄影上的蒙太奇紧密结合,打造出一场接一场酣畅淋漓的好戏。
那激烈异常的打斗、水中惨烈的搏杀、近身的疯狂枪战,呈现一幕幕令人血脉喷张的刺激画面。
楼宇的轰然倒塌、玻璃碎片的四处纷飞、搏杀中留下的斑斑血迹,看起来震撼眼球。
陈小春与汪东城,分饰赌场烂仔和北漂。
两人为了所爱女人的安全,最后组成勇斗黑帮的搭档,尤其汪东城饰演的这个福建北漂让观众印象深刻。
电影中的人物时而争吵、时而调侃、时而互讽、时而贬损,他们那精炼出彩的对白里,不但埋伏着无数笑果,更有着深层的人性挖掘,能让人在笑声中有效地同情人物并开始对自己生活进行反思。
争宝夺宝,追债躲债,亲情友情,爱情悲情,幽默搞笑,圈圈套套,在他乡你追我赶的过程中,上演着一幕幕温暖又感人的精彩画面。
汪东城,一个有颜有演技的超级美男,每每有作品与观众见面的时候,总是让众多女性观众倾心,希望汪东城在未来的演绎道路上能为观众奉献出更多更好的角色。
周末看了一部超级港片味儿的电影《呆呆计划》。
作为跨年贺岁档的首发炮,就连上映日期也充满了港式新年的喜欢。
熟悉港片的童鞋们都知道的,贺岁档是香港电影的习俗,这期间上映的电影很多都是圆圆满满的喜剧,既是图个好彩头,也满足了观众开开心心辞旧迎新的心态。
影片开场,便充满了港片的老味道。
虽然地点从香港的弥敦道、澳门的拉斯维加斯赌场改到了韩国的济州岛,但却集合了港产电影中那些独有的小特点和怀旧元素。
主人公梅大志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济州岛赌场做洗码仔。
汪东城饰演的郝东东是个纯正接地气的北漂一族,虽然套着古董鉴定师的名头,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初出牛犊。
这种一个成熟的大哥遇到一个初出茅庐的帅气小弟,是很多港片中的经典再现!
不仅《千王之王》、《英雄本色》这些老牌经典影片,《澳门风云》等现代港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套路。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一个标志。
意外碰到《呆呆计划》肯定是个惊喜。
陈小春、吴启华这些香港老牌的电影明星,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港产片的味道。
很多经典的港式台词,从陈小春嘴里讲出来,就很容易让人回到那个遍地帮派纷争的香港黄金时代。
梅大志和郝东东组成兄弟二人组,却被黑老大十三幺意外跟踪,郝东东十分懊恼,却看梅大志一脸淡定的讲,干我们这行,很容易被人跟踪啊!
这个时候,你一定想,身为香港人的梅大志,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洗码仔,但他一定经历了什么,才会如此淡定!
谁让他出生在卧虎藏龙、风起云涌的香港呢!
说到演员陈小春,最爱他的永远都超越不了《鹿鼎记》和《古惑仔》。
当陈小春在影片中黑色正装的出境的时候,相信很多观众会想起当年意气风发的岁月。
而“友情岁月”的手机铃声,无疑是一剂心灵鸡汤,勾起了人们对于《古惑仔》时代的情怀。
由森岛执导,陈小春、吴启华、邓家佳、汪东城、李凡秀等主演《呆呆计划》,传承了港产电影的喜剧元素,也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上,加入了新鲜的元素。
整部电影,围绕着中国元朝元顺帝和奇皇后的故事展开想象,一对儿龙凤镜,牵扯出一段家族的恩怨,被命运卷进去的小人物们却意外收获了很多珍贵的友情、爱情。
影片中,有关龙凤镜的奇巧机关,很有《夺宝奇兵》、《鬼吹灯》等这些探墓故事的神秘感当然了,作为引领港片回归的一股清流,《呆呆计划》的结局,怎么能少得了精彩绝伦的港产喜剧元素。
让大BOSS白楚雄日思夜想的龙凤镜,最后竟然是一块儿饼干,而主角们用近似整蛊的骗局,战胜并戏耍了这个背信弃义的大恶人。
一票朋友们在济州岛开起了“奇皇后饼干屋”,生活充满了乐趣,而朋友们也在一起……完美的港式结局,开心吗?
反正,我看得很开心!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槑計劃》這個片名相當有意思,「槑」字發音等同「沒」,是運用諧音雙關,象徵「沒計劃」,但導演又想讓觀眾覺得本片高深莫測,有天衣無縫的計劃,這片名取得有點矛盾。
本片在網路上也稱之為《呆呆計劃》,究竟是導演呆?
編劇呆?
劇中角色呆?
還是觀眾呆?
看我評完這部片,答案便不言而喻。
本片的劇情簡介是這樣寫的:「在賭場從事洗碼仔的梅大志,因為妻子和蜜月夫妻欠下賭債,捲入價值連城的寶物之爭。
同時,香港黑道富商、韓國黑幫、業餘殺手也參一咖,一場荒誕的奪寶大戰即將展開,『出乎意料』也不足以形容最終結局。
」顯然是想玩翻轉結局的電影,而且網路上甚至出現了這樣的形容:「網友評論神似『港版兩桿大煙槍』」,竟然能與蓋瑞奇的《兩根槍管》相提並論,徹底激起我的興趣,但看完後驚覺根本不是在同一個檔次,簡直連《兩根槍管》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這張海報已經破哏) 坦白說,導演完全無法駕馭這種多組人馬同時進行的劇情,整部片的結構支離破碎,忽略細節,更慘的是試圖營造黑色幽默的風格,所以讓演員拚命的插科打諢,難以讓人發笑就算了,甚至還因此犧牲了邏輯性,例如:劇中的十三哥,明明一副仗義的模樣,口口聲聲要幫陳小春,陳小春找上門要求協助,十三哥卻又百般推託,於是雙方上演一場荒誕無趣的追逐戲,先前兩位不是很要好嗎?
還有汪東城和張小覺飾演夫妻檔,莫名其妙就跟初次見面的鄧佳家搭上線,一起賭身家,然後生死與共,這麼荒謬的設定,在本片層出不窮,不知道是否演員也覺得本片劇本太瞎,以至於所有人在對戲時的表情,都呈現出一種謎之尷尬的神情,我看到第六分鐘的時候,就知道踩到雷了。
(我最想對導演說的一句話) 在一群演員胡鬧一小時左右後,導演天真的以為他翻出結局的底牌就能逆轉一切,可惜並沒有,因為他忘了製造出懸疑性,才有辦法引領觀眾看下去,期待結局的到來,也忘記鋪下一些巧妙的哏,讓結局的翻轉更有威力,整部片從頭到尾一直想製造笑果取悅觀眾,無奈安排的橋段過於幼稚,無形中消磨了觀眾的耐性,使得《槑計劃》淪為一部荒腔走板的鬧劇。
恕我直言,劇情燒腦跟劇情無腦,雖然只差一個字,但等級差滿大的!
想看劇情燒腦的電影,近期的《佈局》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用一首十四行詩點評: 號稱港版兩根槍管的槑計劃, 跟蓋瑞奇拍的正版落差太大, 劇情講述龍鳳鏡可賣出高價, 可想而知各方人馬都要搶它, 正邪雙方鬥智鬥力爾虞我詐, 無奈節奏拖沓轉折生硬又瞎, 導演功力不足安插多組人馬, 以至於整齣戲結構太亂太雜, 許多橋段幼稚明顯智力缺乏, 迫使演員對戲有種謎之尷尬, 搞笑橋段表情生硬動作浮誇, 細節推理漏洞百出亂無章法, 關於爛片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香港金話梅獎本片有機會拿。
延伸閱讀:《佈局》影評 九品中正制度評分:九品,下下之作。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以前,对香港黑帮的印象一直都有种莫名的好奇心,因为关注明星的缘故,经常能在新闻里听到某某明星被香港黑帮如何如何的事情,为此还曾一度怀疑过香港的治安环境——难道就没人治理得了他们,为何要这样任其发展。
每当得知明星们被那些黑帮伤害的时候,总觉得他们真是太狠了,手段残忍,有过无不及。
如果对香港黑帮的历史有着足够深入得了解,我想每个人都会明白这就是早期的香港文化,关于香港黑帮的历史起源,还要从明末清初的洪门天地会、三合会、青红帮等反清复明的组织说起,这些帮派都是由大陆人创建,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上世纪初期,原有的这些老帮派中还独立出了很多新帮派,后来的“和胜和”、“新义安”、“14k”不是老帮派的支流,就是老帮派支流的众多小帮派整合出来的新组织,而这三大黑帮当时在香港呈三足鼎立之势,还在香港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如果说,香港黑帮势力的兴衰转折点,不得不说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对“新义安”和“14k”的严加管控,致使势力渐减。
“和胜和”成为香港独大社团至今。
除了三大黑帮外,香港还有众多不显山不露水的黑帮社团。
有数据显示,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600万人口中有50万黑帮。
80年代中期,香港黑帮分子甚至渗透到港英政府内部和华人警队里。
到19世纪末,香港华人成年男性约有三分之一都是“古惑仔”。
香港导演杜琪峰说:“这(黑帮历史)都是陪伴着香港长大的一部分,不管好与不好。
谈到香港本地黑帮兴衰史,不得不说香港黑帮电影,可以说是香港黑帮文化的又一组成部分。
由于帮派受到众多因素影响而衰落,这些大佬们转身纷纷投向娱乐产业,成立影视公司,由开始的洗钱工具变为赚钱手段,早期的一些黑帮电影里有不少角色都是由这些帮派大佬本色出演。
在80-90年代,市场涌现出不少香港黑帮题材电影,像谭家明执导的《烈火青春》展现了日本黑帮组织的追杀剧情: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捧红狄龙周润发,让张国荣在影坛站稳脚跟:刘国昌执导的《五亿探长雷洛传》正是根据历史人物探长吕乐改编而来。
还包括《古惑仔系列》、《人在江湖》、《猛龙过江》、《喋血街头》、《喋血双雄》、《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等众多大片。
要说香港黑帮电影对大陆人的影响主要还是集中在90年代末,比如96年初,改编自漫画《古惑仔》的黑帮电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上映,让不少大陆人通过播放光碟的形式,了解到香港电影的文化气息,继而风靡成为一种潮流时尚。
那时候的人们都喜欢把自己头发染黄,叼根烟,或者胳膊或者手臂上刻个“忍”,俨然装扮成一幅古惑仔的形象。
到97年后,香港电影在大陆广为流传的两个词汇就是“古惑仔”和无厘头,这两个词汇,对于80后和90初的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与之香港F4的诞生,也一直影响两代人至今。
话说,在这些黑帮电影中,黑帮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最直接影响着作品质量,而好的演员总能给作品带来新的生机。
不妨和我一起,简单甄选几个角度,重温下那些曾经在黑帮电影中有过出色表现的演员的黑帮形象。
任达华在《喋血街头》中饰演的阿乐,这个角色表面上忠厚,义气,甚至看起来不像黑社会。
实际上城府极深,关键时候心狠手辣。
个人认为任达华对角色掌握很到位,当然他的外形气质跟角色都是一脉相承。
梁家辉在《黑金》中饰演的黑帮政客周朝先,可以说完全把其他明星的光芒盖住了。
他的霸道他的残忍,他的变态,他的深情全在梁家辉那不太地道的台湾腔和小眼睛里一一展现。
除了梁家辉,谁能把这个复杂的人物演得这么到位呢?
现在再去看《黑金》这部电影,算得上经典,也全得力于梁家辉的精彩演出。
万梓良在《古惑仔系列》中饰演的蒋天养,以及众多影视剧中的黑帮角色形象,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首先万梓良的气质演黑帮老大有多无少,其次他能把一个老大的霸气、冷静、野心都表现的游刃有余。
其实香港黑帮电影中,经典银幕黑帮形象还有很多,但是一切都离不开这些演技大咖们的精彩奉献。
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去查阅查阅相关资料和多重温重温相关电影即可。
不过,香港电影这几年真是衰退好多,常常被观众吐槽,但是也不乏一些真正投入情怀的一批电影人,为创造出更好的香港黑帮电影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像昨日公映的《呆呆计划》,真可以说是港片中的一股清流。
为迎合观众,在老港片原有的元素上,还增加了很多新元素,故事并非单线叙事,而是几个故事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非常符合当下文化氛围的潮流,既轻松幽默,又搞笑开胃,还不乏独特的香港黑帮电影的江湖气息,从头到尾毫无尿点可言,反而在悬疑元素的衬托下烧脑至极。
故事主要讲述香港黑社会老大白楚雄(吴启华饰),为了得到龙凤镜的另一半,不惜赏重金派手下安排杀手到济州岛寻找另一半的主人的故事。
在生活化的济州岛,香港人梅大志(陈小春饰)在赌场做洗码工作,老婆安静(邓家佳饰)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来济州岛旅游的郝东东(汪东城)夫妇,又阴差阳错的因为赌债双双落入虎口,继而展开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多线索情节,最终大家都为龙凤镜重圆,各出奇招,与黑帮大反派白楚雄之间上演了一场斗智斗勇的对战戏码,若不是故事结尾的揭秘,还真会觉得脑子被“烧”坏了,悬疑故事元素再升级。
虽然故事缺少了一些大场面火拼的现象,但是在结尾处多少也算弥补了这个遗憾,毕竟在讲究高智商犯罪的年代,影片主打高智商犯罪的元素还是有着不少闪光点。
比如为了还债,化妆师车基范(李凡秀饰)迫不得已成杀手,虽然之前都百依百顺,但是在遇到了目标人物安静的姐姐和她的学生之后,开始改变主意,通过自己的化妆技能制造出事情处理妥当的假象,成功骗取了两位黑老大十三幺和白楚雄,成为故事转折点之所在,使得故事有了更为清楚的人物线索和故事脉络,高智商犯罪再升级。
争宝夺宝,追债躲债,亲情友情,爱情悲情,幽默搞笑,圈圈套套,在他乡你追我赶的过程中,上演着一幕幕温暖又感人的精彩画面。
结尾黑帮老大十三幺重现江湖之后的对白,可见曾经江湖的大哥,如今有些狼狈不堪,似乎诉说着香港黑帮曾经辉煌到如今落寞的尴尬景象。
不得不说,电影从头到尾都是在用一种巧妙的语境,表达着对香港黑帮电影的真切之心。
合家大团圆式的结局,让我们看到现如今生机勃勃的香港,在没有了黑帮气息的生活氛围里,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大家的生活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不禁让观众对这座具有现代大都市化的香港有着一种向往之情。
《呆呆计划》里陈小春的扮相和戏份,都让我想起几部97前后港片经典电影。
首先是《少年赌神》里用碎唱片杀敌于无形之中的少年“龙五”,一样的干练造型,一样酷到面无表情的人物;其次当然是他最经典,也是至今让人难忘的古惑仔“山鸡”,大概因为年纪的关系,如今的“山鸡”梅大志虽然还在赌场里捞着偏门,却已经有了妻子的牵绊,为了爱铤而走险,重出江湖,这倒是很符合陈小春当下的人设,很暖男,很幸福!
就在前两天,当年《鹿鼎记》里梁小冰、刘玉翠等五位女演员齐聚庆生,在微博上一时引起多少回忆,大家都在呼唤“韦爵爷”现身。
不过显然以陈小春当下的状态,特别是家有娇妻应采儿,应该是不太适合抛头露面,出面回应这种话题了。
陈小春与应采儿,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演艺圈最虐狗,最模范的夫妻,曾经的山鸡哥活生生变成爱妻有道,时刻不忘秀恩爱的暖男小春。
不过那是现实,在电影世界里,能够重新看到“山鸡”的经典画风,还是挺叫人欣慰的。
其实,一直以来陈小春都是个不错的演员,特别是早期在香港一系列古惑仔电影里的形象,单就一个山鸡,他在每一部中都能演出山鸡对应不同时态、不同环境下,这个原本好色、重义气,也好勇斗狠的山鸡,开始多了一个男人的责任感,这是男人成熟的标志,也是陈小春作为一个演员,跟随自己年纪增长,渐渐开始更多层次解读角色,提升表演的证明。
正如在《呆呆计划》里,陈小春饰演的济州岛赌场洗码仔梅大志,从名字就已经表现出他屌丝的一面,但是却因为妻子的缘故,不得不卷入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之中,在这个过程里,梅大志摇身一变,成为勇猛的“山鸡”、“龙五”,大打出手。
动作场面也很火爆,陈小春耍刀弄枪,拳拳刀肉,仿佛又回到了让人热血沸腾的“古惑仔”时代。
当然,这一次,他为的不再是兄弟,而是自己的女人!
除了好勇斗狠之外,陈小春的喜剧功力也不容小觑。
之前说到的,经典的《鹿鼎记》里,陈小春饰演的韦小宝痞帅兼备,几乎是目前最形象的韦爵爷代言。
而且陈小春除了痞气、匪气之外,天生的呆萌和冷幽默也是他独一无二的喜剧表演手段。
不用刻意出丑卖乖,只是通过面无表情的表情,以及行为动作上的冲突感,就能营造出令人捧腹不已的喜感,《呆呆计划》里的陈小春笑武兼备,俨然回到那个令人怀念的香港电影黄金年代。
从电影本身来看,因为济州岛的大环境,《呆呆计划》稍微跳出了国内同类题材的窠臼,可以放心大胆地玩起了杀手、黑帮、宝物的桥段,黑吃黑、暴力手段与笑料齐飞,营造出非常不一样的画风。
而我们的小春哥也重拾战袍,虽然骨子里还是个爱妻牌暖男,但是一样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大打出手,也让影片呈现一种怀旧的暴力画风,很熟悉,也很舒服!
初看这部电影的片名,《呆呆计划》,感觉倒不如《槑计划》更好,结果一看人家曾经的片名还真叫《槑计划》,估计是这个“槑(mei)”好多人读不出来,才换成如今这个片名,这下打脸了。
《呆呆计划》算是一部比较典型的疯狂喜剧,小人物卷入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物龙凤镜的生死争夺中,与《疯狂的石头》这类作品类似,堪称典型。
同时,这类疯狂喜剧都有一个特点,即“步步紧逼式”的结构,主人公阴差阳错的被动参与到某些事件中,从而无法回头,戏剧性矛盾累逐步加,格局逐渐增大,被牵扯的人物以及势力越来越多,导致事件步步升级,最终迎来爆发或者逆袭的一刻。
这样的作品。
题材各异,给宁浩拍就是《疯狂的石头》、给林岭东拍就是《学校风云》,但无论哪种形式,共同点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模式化体系下极快的故事节奏,从而造成了该类作品“疯狂”的特色。
这部《呆呆计划》属于体系之内,与如上作品类似,但也有不同之处,这里的“不同”来源于这部作品内部固有的风格传承以及地狱属性。
简单而言,《呆呆计划》在类型片划分上,属于香港黑帮片的范畴。
提前香港黑帮片,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古惑仔》系列,已成当年永远的经典记忆,而且这个经典是无法重现的。
或许《古惑仔》系列还能拍出来,即使演员没有换,但这个时代变了,香港北上了,整个环境变了,审查制度来了,随之而来的,观众也变了。
2012年在宣传电影《血滴子》的时候,《古惑仔》系列的导演刘伟强曾表示,时隔十五年,他其实还是没拍够《古惑仔》,他们怎么从混混晋升到黑道食物链的顶端,但也拍不动了。
或许美好的事物就是用来缅怀的,在如今内地的市场之下,香港电影风骨不在,诸如《踏雪寻梅》这样的纯正港片也是凤毛麟角,还有多少人在坚守?
以《树大招风》为代表的港片,以另一种姿态示人,兄弟情义不再,热血江湖,还会有人敢去触碰?
其实呢?
欣赏这部《呆呆计划》,偶然发现了一个很不寻常的地方。
之前提到过,《呆呆计划》是疯狂喜剧的范畴,这类作品曾经在香港也风靡一时,就是许冠文创立的“许氏喜剧”,以市井小人物为核心,如《鬼马双星》《摩登神探》等都是如今被称作“疯狂喜剧”的模式。
而《呆呆计划》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本片将市井喜剧(疯狂喜剧)的模式运用到了黑帮片的题材之上,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陈小春饰演梅大志,几乎就是当年山鸡的翻版都是古惑仔,山鸡曾经混到了台湾,而梅大志则混到了韩国、老婆邓家佳赌输了向大佬借钱,要还10亿韩元,最后确阴差阳错的从借钱变成了劫钱。
这是本片故事的起因。
而汪东城饰演郝东东,几乎就是当年许冠文作品中男主角的形象,只不过从港式市井,变成了内地市井,一个来自福建的打工族。
两位原本毫不相关的角色,因一块龙凤镜被“绑”在了一起。
一个成熟的大哥遇到一个初出茅庐的帅气小弟,代表着香港黑帮片与市井喜剧这样两种类型片的融合,或者可以说,本片是黑帮片的格式下,以喜剧片的模式进行演绎,骨子里面还是江湖义气的写照,只不过有增添了诙谐的元素。
片中陈小春一袭黑衣,造型劲酷,就连手机铃声也是《友情岁月》,给人提供了美好的回忆,情怀满满。
而汪东城外形俊朗,实际上也是鬼马甘草角色一枚。
在这样的设定之下,兄弟情义成为电影主题的立足点,阴差阳错的市井鬼马喜剧是故事推动力。
两套组合就像那一分为二的龙凤镜一样,在经历了被人追杀,亡命天涯、兄弟反目再到绝地反击的层层推进之后,故事一环套一环,最后合二为一,也带出来我们许久未见的江湖。
电影的结尾完成了一次类型片之下的经典逆袭,情义大哥与鬼马小弟的联合,整蛊大反派,在“兄弟回归”的基调下达成,再度勾起我们当年古惑仔狂情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本片与众不同之处。
这样的故事,有情怀,有噱头,与时俱进,《古惑仔》始终是一个好的故事,想要拍出更好的感觉,并不止是怀旧那么一条路。
如果在怀旧的同时,注入新的元素,或许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这部《呆呆计划》采用这样的方式将昔日火爆的两种香港类型题材进行了一次融合,为港式喜剧探索了一个新的模式。
一颗星给陈小春
冲着小春看的,不做评价,笑点还是有的。
看了预告还可以。还几个电影下面都看到那个什么淘宝的广告了,最近豆瓣是什么情况啊
一部及格的电影,勉强合理的逻辑。
节奏挺紧凑,内容也叙述得很清楚,其中带一些黑色幽默和接地气的网络用语点缀了整部戏,让人紧张之余还不忘记哈哈一笑,汪东城的进步和陈小春扎实的演技配合得还不错
其实还凑合了,至少看得挺开心的
有时间看这电影,干点别的多好。
好扯的片子…竟然有陈小春和汪东城两位大明星出演啊…
打发时间的烂片,突然发现陈小春的演技退化了。电影的结尾太没有逻辑了
前半部分一般,后半部分不错,把前面的都交代了一下。。
度个蜜月遇到这事也绝了😁😁😁
自以为神反转其实却很套路,化妆师被逼干起杀手,蜜月旅行却被困赌场,各种意外夹杂,只为一块四千万美金的龙凤壁。
一般般
看看电影,忘记生活的压力
大背头是电影标配!垃圾导演,其它的也全是垃圾!垃圾!垃圾!
陈小春身材保养的不错,尴尬啊尴尬啊
结局好赞!
春哥的
感觉还可以,有笑点,剧情也还好,看个乐儿是不错的。不过原谅我每次听到东哥的声音就会出戏,KO.3的形象太过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