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似乎总是废墟的修建者:出于一些原因他们似乎无法复制完整的建筑品,而那些未被还原成现实的部分有时像是城堡的裂隙。
这些裂隙会得到另外的填充:像《玉响》中,父亲的亡故总是被提醒(这种提醒又是在安全的氛围下提醒的),这一点作为一种悲伤的冥暗,随着环境的空隙,钻入那温馨的小镇。
于是我们像是在漩涡中心的安慰彼此,治愈伤痕。
相对的似乎是《团子大家族》,那些灰暗的部分直接作为冲突展现在明面,这样的拯救式的治愈显得虚伪与自恋,看起来十分幼稚。
在物语系列中 ,新房刻意的使用了大量可能接近表现主义的建筑,并且几乎没有画路人。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作为高中生的人物们,从来没有在画面中展示过他们最重要的劳动场景:上课(我们也没有见过他们的同学),仿佛这是个异世界(虽然这的确是异世界)。
但在他们的聊天中,却像是正常的高中生那样可爱幼稚,似乎从未察觉到这些消失之物。
人物大部分时候在解决怪异(或者一些其他事情),他们在与一种非现实的怪物“决斗”。
这种争斗似乎是为了掩饰另一种争斗:无处不在的社会结构(学校或者更权威的)与灰暗现实的压迫,他们是在画面中缺席的一部分。
但正是这样不在场,引发了我(或者说观众)的想象:它们(那些控制的暗物质,或者说是大他者?
)在缝隙之中随风而至,像长廊之上的飘荡的幽灵。
但人物们似乎对眼前“长满獠牙”的建筑物和真正的怪异视而未眼 。
我们像在看一群挣扎却又幼稚的无头苍蝇,当与角色共情的时候,总会迎来一丝沉默的压抑。
于是(动画)人物特有的那单一的如静物般面孔似乎多了几丝意味:是痛苦还是不屑,我们不得而知,或又全部知道。
虽然这样的气质只有某几集里面存在而且往往不能持续(尤其那些建筑被用作表演的舞台时),同时也不能概括这个系列的魅力 ,但它确实包含了一些我喜欢动画这一类型的原因。
《化物语》排名动画BD销量榜第二名,卖出去10万枚。
这当然比不上漫画的销量排名动辄上亿。
但是销量榜就是用货币投票,比任何排名榜都有价值。
虽然这样,但我只能说《化物语》的确是一般作品,我不太喜欢它,只是能看而已。
而能看的地方无非就是与小学生亲嘴、摸小学生胸部,不是杀必死就是吐槽。
虽然我对“大江户青少年健全育成条约”很不感冒,但说实话就是《萝球社》也没这么干。
虽然《EVA》我也不喜欢。
但是那是比较两部庵野的杰作《海底两万里》与《彼女彼氏的故事》。
应该说这两部作品,充分的展示了庵野秀明的艺术风格。
尤其是《她与他的故事》第一集那串红绿灯的反复交错,呈视出女主人公青春期的纠结。
而《EVA》就是这种风格的滥用,虽然故事凭心而说非常还不错,但是这种风格(被粉丝们称为意识流的东西)用力过猛,有一种超过作品主题的张扬。
所以在神作中,我也是最不喜欢《EVA》,一个厨子不好好炒菜,学起兵法来了。
加上粉丝们同样用力过猛胡说八道,强作解人,法螺吹的过猛。
所以我不喜欢《EVA》也只是限于其有些名实不符。
但是比起《化物语》,我真得没法指责《EVA》。
应该说《物语系列》只不过一般的轻小说。
我特意读了一点轻小说的文本:无非就是卖萌、卖肉作品。
虽然这样,《化物语》之所以成功,完全取决于新房昭之这种风格。
就是这么奇怪!
对于新房昭之的作品,只看过《伪恋》与《向阳素描》。
应该说这两部作品风格鲜明,《向阳素描》我也很喜欢。
而其作品《魔法少女小圆》,虽然只看过片段,但是有一种魔幻感。
算是有开一代“魔法少女”风气之先的作品。
《化物语》当然也属于开了卖肉、卖萌作品风格的作品。
虽然挺新鲜的,但是完全是空洞无物的碎片化的吐槽与卖萌。
是一种打破秩序的恣意。
总之两个字:装逼。
有人说这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我没看出来。
有人说文青喜欢这种风格,我只能说可能是这种风格可能文青喜欢,但是形成与质料要统一才是好的作品。
这就好像用二胡去演奏小提琴奏鸣曲一样,不是这个味。
当然,我还是推荐看一下这部作品,只说这一份独特就值得一看。
但这种作品不可能开创一种类型片,而只能是说学我者死,绝无可能。
《化物语》爱好者评论说,在卖萌番中出现一种哲学上的气息,这可能说是对的,也是其特立独行的地方。
但是本人却认为卖萌番的本质与形而上学那些深刻的严肃的人性的沉郁的理性的令人深思的艺术类型相对。
强行插入这些元素,尤其大量的插入这些元素并不能给的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所谓“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而本片并不是用内容与情节涉及上给人以形而上学的美感与深思,反到是在表现手法上有一种过于夸饰后现代的风格。
而内涵、情节与手法三位一体才是艺术应有之意。
至于为什么BD的销量那么好。
有人说是副轨,有人说是能看清那些一闪而过的台词。
但这不重要,作为消费品,任何评价其实都不如金钱投票有价值。
这是我必须要强调的。
无论多垃圾的作品,只要卖的好,自有其价值。
神棍这件事如果做得好就叫深度,装字母这件事如果做得好就叫艺术!
这是我膜拜了《化物语》第一话后真实而深刻的感受……新房昭之的画面表现力毋容置疑,既唯美又独特,可是呢!
看看这美不胜收的场景下讲了个什么故事……用通俗易懂,去掉装神弄鬼成份的话说就是这样的:少女在学校不慎踩香蕉皮摔倒了,这一倒不要紧,就刚好倒在了男主角的臂弯中!
倒在了男主角的臂弯中不要紧,男主角竟然发现少女她没有体重!
原来,少女以前被异型螃蟹咬了,这件事使她实现了许多女孩的梦想‘减肥’……可是减得过头了,只剩下十斤……喜欢随身携带危险物品并且用订书机等道具对男性进行SM的变态女主角决定去寻找她遗失的肉,而有被虐狂倾向的男主角决定帮助她……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耐着极大的性子坚持看完第一话,我对这华丽外表下神棍无力的剧情绝望了!
对这浪费出彩人设用于长篇暧昧不明恶趣味吐槽的做法绝望了!
《记忆女神的女儿们》再神棍好歹还可以当猎奇工口片看,这部只能当平面设计图鉴看了。
据说后面会有百合情节,但即使为了百合我也坚持不下去了……再说七月新番本来就不缺乏百合,清新细腻的《蓝花》就让人眼前一亮。
身材小小一只却坦率而勇敢的小明酱是新番中最喜欢的角色,女孩子的可爱不一定是要在头上戴个兔耳,走几步路就摔倒露底走光,一说话就是:“喵叽”……真实、自然,又像夏日的冰镇柠檬汽水一样诱人才是萌的高级境界。
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片留给喜欢它的人去欣赏吧,新房向来不缺追随膜拜者。
三秒内裤飘的这种萌……不是我的那杯茶。
「这就是全部哦,我所拥有的全部。
力所能及地教你学习,可爱的后辈,生硬的父亲,还有这片星空。
我所拥有的大概就是这些,我能够给予阿良良木君的,大概就是这些。
大概这些,全部。
不过严密地说,倒是还有毒舌和暴言,还有,我自己的身体也是,那也不需要么?
我现在非常怕变得讨厌阿良良木君。
我现在非常怕失去阿良良木君。
但是至今为止我的人生,虽然不能说是很幸福,如果正因为不幸,才将阿良良木君引至我身边的话,那么,我觉得真是太好了。
我是如此的倾心于阿良良木君你,所以绝对会努力的,在那之前希望你稍等一下。
所以我现在能够给予阿良良木君的,此时此刻这片星空便是最后的了。
」对于你,我所拥有的全部是什么呢?
一起学日语,听你分享你爱的动画和音乐,日常的凌晨三点,一起旅行,贡献槽点和重口,偶尔脱线,偶尔糟糕,细心保护着我们俩同型的世界观,珍惜自己另一个你的角色设定。
这大概也就是,于你的,我的全部。
我现在,每天,都非常想念你,非常,非常,非常,想念你我也唯恐一个不小心,失去了你,失去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也就相当于丢掉了自己。
「爱」这样的单语,在我们之间都显得无力了吧。
你说我们之间是「最短的距离 最亲密的灵魂」,我想,哪怕这无关于「爱」,也足够了吧。
我也是如此的倾心于你,你的全部,你所能给予我的,全部。
至于星空,我想,这个夏天,我们一定会在同一片星空下呼吸,在那之前,希望你稍等一下。
而我现在能够给予你的,不是星空,我的真心,便是最后了。
毕竟这部化物语,其实不是太内涵,根据小说改编的,总不会太没故事性,只是原作也求了一个语言风格,故事本身不是特别亮的那种,而且似乎对画面感的执着已然超过了对故事本身的探究。
只不过也没说一定就要追求很内涵了。
然而风格化可能是一时新,能否成为持久的,很久以后还能被记得。
不过又好像没有规定影像要追求源远流长的魅力,追求一时新,然后迅速敛财,达到致富目的也无不可。
两种模式,实质上都无过。
只是我这人天生有些反骨,当满世界都时新房昭之的追随者的时候,便会缺乏了特立独行而造成的魅力。
从小众走向大众,ACG宅的谈资和普通的看动画片的界限就不是那么明晰了。
当然这是建立在新房风会异常红火,那些“看动画片的”也中意依仗文字架构图像,画面定格,一层一层幻灯片似的片子。
不过,这似乎也不是一个那么差的方法。
所以,以上全部也都是建立在所有人都会像我这么心态奇异,缺乏开阔胸襟的基础上。
我是个很享受向周围诉说这片子好却无人能与我交流所带来的寂寥感的过程。
明朗些的解释起来就是个M吧。
如若新房昭之在不思议教室的时候就有此风格,我还能早些遇到这样的影像处理手段,或许也不会因为现在的一众叫好而有些避而远之。
化物语还算有那么些意义,但会否是玛丽亚这样的才是新房风的主流?
新房风所能涵盖的现在仅仅只有画面而已,对于内容的延伸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否则真的是转瞬即逝的物件,的确没规定影像要有持久的魅力,但我想我们都希望我们现在热衷的都是拥有这样特质的。
『吶,阿良良木君,你喜歡我嗎?
喜歡啊。
我也喜歡哦,喜歡阿良良木君。
謝謝。
你喜歡我的什麼地方?
全部都喜歡,沒有不喜歡的地方。
是嗎,我真高興。
你呢,喜歡我的哪方面呢?
溫柔的那方面,可愛的那方面,還有在我困擾的時候總會跑過來幫我,像王子一樣的那方面。
我很高興啊。
......我至今的人生虽然算不上多么幸福 但如果我的不幸让阿良良木君注意到我的话 我会觉得这样就很好了 我就是这样的迷恋着阿良良木君。
......能辅导你学习,可爱的后辈,严肃无趣的父亲,以及这片星空。
我所拥有的就只有这些东西了,我能够给与阿良良木君的就只有这么些东西了。
......讓我們來接吻吧,阿良良木君。
』喜歡戰場原之外的所有角色,雖然戰場原並沒有什麼不好所以撫子要殺掉歷,忍野忍,戰場原這樣就可以一直沉浸在對歷的單相思中了罷
铺在地上的那片大星空,感动的乱七八糟.这样的桥段我总是很没抵抗力的,表面的漫不经心和水面下的深情款款...啊这样来形容新房导演又不知是不是合适.初初看以为是个爱情片,后来以为是恐怖片,鬼片,暴力片和...黄片@ @.当然当然,这很可能是个后宫片.但最后的最后,原来还是个爱情片...主题曲大爱,纯情片大爱
君の知らない物語和Sugar Sweet Nightmare的旋律仍在耳边回响,唤起着一幅幅灵动的色放(tribute to Candy Lo)。
化物语为程式化的吐槽,啼笑皆非的后宫向,众口皆调的Shōjo人设这些典型元素穿上了非典型的衣装——妖怪故事和奔放画风。
化物语妖怪故事的亮点不在选材,而在叙事形式——在暴力与柔情两个极端间反复徘徊、随意切换,牺牲了神秘性,去拉近人、妖两个世界间的距离——更准确地说,在化物语创作者的哲学里,妖怪是由人类欲望和情感衍生出的独立生命体,尽管拥有高于人类的能力,其存在却被人类所理解,进而形成抑或敌对(暴力)抑或共存(柔情)的羁绊。
这种叙事,为xxxholic、虫师之类置身事外、圣经式的说教,添加了平易近人的味道。
人性、道德、伦理的艺术作品上经过千年讨论发展,思想和价值几乎定型,而且这个主题没有绝对对错。
于是,如何讲一个让人更能接受和感触的故事是最重要的上升空间——化物语的5个故事,成功达到了这点。
化物语的奔放画风前无古人。
每一帧都采用夸张的形状和跳跃的色块营造剪贴画式的风格。
剪贴画画风尽管放弃了精致轮廓(剪刀自然没有手绘精致)、光影效果(无渐变色的色块自然没有真实的lighting & shadow)和画面流畅(剪贴画的数量自然比不上胶片的数量)等诸多细节,但仅凭放荡不羁的华美构图足以为本作艺术表现力赢得满分。
掺入三次元照片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用来衬托二次元的解读。
此外,神谷浩史、花泽香菜、堀江由衣、樱井孝宏等一个个神级的名字保证了听觉的至尊享受。
不想剧透,收笔。
最后一句——化物语是一部不得不遵循卖座日漫某些规则、但充满任性宣泄的作品,品读需不拘小节。
说实在的,这画面,这色彩,这设计感,早在绝望彡彡里面就玩烂了吧。
当时还什么怪化猫的看着确实很来劲。
结果这片通篇的给我来这套!
猎奇也该有个度嘛!
一大段对白里面就只有一张图静针到底,有完没完啊。
不腻么?
这就特色了?
这就是你新房的巅峰了?
真是失望呢...
阿良良木历和战场原黑仪,虽然在过去三年中都是同班同学,但是至今为止两人并没有交集。
由于历偶然地接住了从楼梯上跌下来的战场原黑仪,不经意间发现了她没有“重量”的秘密。
虽然历随后被战场原威胁要保守秘密,但还是透过告诉她自己亦曾受到“怪异”所困扰,说服战场原去见当时曾帮助过自己的忍野咩咩。
历接受了忍野的指示,为了做准备而来到战场原黑仪的家。
黑仪在那里向历述说了自己的母亲被卷入邪教,损失了财产以及家庭崩溃的事情。
为了进行从怪异“重蟹”那里要回体重的仪式,清洁身体更换衣物的二人回到忍野咩咩处。
最终,在忍野的协力下,战场原黑仪取回了自己的“重量”。
母亲节这天,与妹妹吵架后冲出家门的历,在某个公园与战场原黑仪相遇。
历陪着黑仪聊天,却被她的那种意味深长的态度搞得不知所措。
谈话告一段落的时候,历发现在公园的地图前,站着一个小学女生。
“要是她迷路了的话就去帮帮她吧”,历这么想着,向那个孩子搭了话。
历遇到的迷路女孩叫八九寺真宵,目的地是与父亲离婚的母亲的住所。
历拜托熟悉附近地理的黑仪带路,可是不知为什么却始终无法到达真霄的目的地。
历考虑到这是可能与怪异有什么关联,便拜托黑仪去找忍野咩咩。
历通过电话知道了这个怪异是“迷牛”。
可是重要的问题是,让真霄到达目的地的方法还没有说清楚的时候,电话就被挂断了。
羽川偶遇历,战场原回来,把所有事情都解释清楚,并且终于坦白自己其实根本没有见到八九寺,却因为之前的经历而担心是自己的问题,故而隐瞒,假装看得见。
八九寺真宵原来是早已死去的幽灵,历依然决定要帮助她找到妈妈的住所。
战场原来到历身边后感觉到羽川来过,战场原感到危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向历告白。
新房sama 拜之~
这些是什么玩意
蝦米玩意////
4.9?4.5
恶心,这也能吹神作?zng品味真垃圾,开头就是镜头对着蕾丝内裤和胸部,什么心思都直接写出来了,直接客体化,台词厌女味也重,怎么不叫河童物语,他和河童的区别是,河童还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河童😹
就看了一集,有种宅男向的感觉,希望是错觉/已弃
吐嘈吐嘈吐嘈,没别的了
新房叔,一生都是您的犬,T_T
被蜗牛和猴子两篇的表意方式惊艳了,那个公园二维化的俯视和后来战场原与垃圾君一样样地乘坐游乐设施的镜头语言真是太惊艳了。猴子一话里不断出现的奔跑声话对主题的打断和加深的效果也是。故事的内核非常善,垃圾君好人啊战场原更是……荡漾。但因为确实不吃刻意卖的其他东西,所以还是有距离感。
弃
ドM和ドS的变态爱情,再加上一点神鬼故事,这动画完全用广播剧就可以了,辛苦各位CV大段大段的台词了。鄙视导演各种“動畫番號 無シ”,各种静态画,实物画的偷懒模式自以为高明,这种方式90年代就有过了.
太唠叨…
喜欢这样的拍摄手法和画面,内容就。。。
2集弃。我是来听op的
本来以为是h漫来的 结果这是个啥? 坚持了三集 又看到第九集还是没有兴趣 过过过 / 然后我觉得我看的是个没制作完的版本 一直在闪动画番号和人实像剪影的画面 / 物语系列其他也过了一下 就这么过去吧 一集也不想看
新房昭之是最被高估的导演,没有之一!
戦場ヶ原ひたぎが荡れ=3=
好喜欢战场原啊。
如果这是我们的故事。我懂了。http://www.douban.com/note/85938965/
一个二次元小哥推荐给我的 好看 但是吧 我按暂停的手快按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