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只是想看一部伍迪艾伦的片子,这一部评分不高,也没抱很大期待。
但是看到后半段的时候,确实被刺激到了一样。
很赞啊。
业余小偷,一对夫妻刚开始想做小偷,结果阴差阳错没有做成,反而成了暴发户。
反倒是有钱了以后,才变成了小偷。
而且不仅是一开始吵着要做小偷的丈夫,就连持反对意见的妻子,也做了一回小偷。
很讽刺。
也许生活中未必会发生,但是却有很多思考。
导演对生活的思考,也引发我很多的思考。
当他们暴富以后,男人说他讨厌有钱的生活,连汉堡都没得吃。
离婚的时候也拒绝了妻子给他的一半财产。
可是离婚以后,他又有了行窃的计划,而且依然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感叹自己真是聪明。
奇怪的是,他对行窃的解释和向往是,如果得手了,就可以靠这个项链吃一辈子了。
他以为自己是为了金钱才去偷,其实他忘了,他刚刚才拒绝了一大笔财富,也忘了自己刚刚逃脱了自己厌恶的有钱人的生活。
所以他做小偷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状态,或者说寻找存在感的方式。
明明不喜欢有钱,却又不好好过穷日子而要去偷。
他似乎很满意自己的智慧,对自己想出来行窃的点子很自豪。
对整个做小偷的过程,他是享受的。
而他的妻子,一开始反对这个无聊又疯癫的计划。
不愿意把仅有的6000块给丈夫去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看似她反对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其实是她对金钱更加在乎,欲望更加强烈。
因为不愿意失去这现有的财富才不同意冒风险。
所以后来自己的饼干生意火了以后,她对有钱人的生活是激动的,是迫切去拥抱的。
就算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是富人的高品位,也要屈就,要找人教她如何像有钱人一样,优雅的生活方式。
有点东施效颦的感觉。
可悲的是有钱人愿意理她只是看中她得钱,嘴上是奉承的,心里是鄙夷的。
她在上流社会里丑态百出而不自知。
讽刺的是,她在像上流社会学习高雅的生活方式,最后却被这些高雅的人算计了,在破产以后被果断抛弃了。
这里并没有明显批判哪一个群体,而是对整个社会,都有讽刺。
似乎可以看出一些导演的态度。
有钱了不一定能有优雅体面的生活,但是有钱了就一定要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吗?
一定要高低之分吗?
那些所谓的体面人,背后不一样有龌龊的心吗?
最后发现,自己原来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原来陪伴自己的人才是最真的。
感触都是零碎的,但是依然觉得,这是一部有意思的片子。
昨晚看了个伍迪艾伦的片子——《业余小偷》。
其实看这个片子才花了我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这已经是第三次看它了,前两次也都各看了近半个小时,拼在一块才把他看完,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发现自己实在不是个写故事,作编剧的材料啊。
第一次看的时候从头看起,伍迪艾伦是个不务正业的老混混雷,有个爱他但是也抱怨生活艰难的老婆法兰奇,还有几个一起打牌喝酒的朋友。
雷非常自信自己的智慧,因此总是琢磨着做一桩大买卖,最后看重了银行旁边的一家代租店铺,他打算把这个店铺租下来,然后挖地道到银行去。
店铺租下来,上面为了掩护由法兰奇开了个点心店,而雷则和他的一票朋友则在下面挖洞,当然不出所料的挖的一塌糊涂。
而法兰奇的点心却大受欢迎,纽约人就像天津人一样,为了吃的可以排起长长的长队。
第一次看到这里结束,我对影片结局的预测是最后雷和他的伙伴们经过种种艰辛后仍然失败,而法兰奇的点心店则不断发展,最后雷和法兰奇有了钱,老公主和老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结果情节发展的比我想像的要快的多,第二次看了还没五分钟呢,影片就已经到了一年后,法兰奇的点心店吹气般的膨胀成了一个集团,雷和他的那一票朋友都成了有钱人,住在大房子里。
雷的生活依旧,和老朋友们在酒馆里打牌,只不过穿着西装,赌注也上升到了几百美元。
而法兰奇则不满于这种生活,希望能在精神上得到提升,能够进入上层社会,在一次举办宴会被人批评没品位了之后(宴会上艾伦穿着锆蓝色的西装,鹅黄色的长裤,甚是可爱),法兰奇找到了一位艺术家,求他作自己的家庭教师,训练有关“优雅生活”的种种。
这艺术家是休·格兰特扮演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眼睛都快直了,怎么休·格兰特还混到这里来了,我对休·格兰特有些很离奇的记忆,我惟一看过他的一部片子大概还是三年前的一部不知道什么名字的伟大片子了,那里面一开始就是两个贵族小姐在一间屋子里闲坐聊天,休·格兰特为了天知道什么事闯了进来,然后不停的道歉,一边道歉还一边神经质的眨巴着眼睛,不是常人的那种眨巴,而是那种好像有个蜜蜂飞到他眼睛里的那种一直眨一直眨。
正在我看的很想扁他的时候,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片子中的那两个小姐心照不宣的笑着对望了一下,竟然都觉得休·格兰特很性感。
而这时,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我旁边的女伴竟然也觉得休·格兰特很性感。
天哪,性感就是眨八字眼么?
我一瞬间就崩溃了。
不过这部片里多少改变了一些休·格兰特在我心目中的原有印象,他穿着得体的黑西服,一张脸相当的沉稳和蔼,一头浓密的乌发更是梳理的一丝不苟,油光可鉴的让我有些惭愧。
最重要的是,休·格兰特在这片里演一个坏人,他的计划就是骗到法兰奇和他结婚,然后骗取她的财产,知识分子最流氓啊。
而法兰奇也像所有女性一样,被格兰特的八字眼迷倒,越来越看不上家里那个庸俗的小老头了。
而雷也对这种富贵生活越来越不适应,他渴望去过过去那种自由贫穷的生活。
第二次就看到这里结束了,我对影片结局的预测调整为法兰奇和休·格兰特结婚,结果被休·格兰特把财产骗了个精光,于是她看清了“上流社会”的面目。
重又回到雷的身边,过起了平常日子。
结果情节的发展又一次比我想的要快,法兰奇还没和休·格兰特结婚呢,她的集团就因为会计们搞鬼而破产了。
休·格兰特随即离去,让法兰奇认识到了他的虚伪,而雷则和法兰奇的妹妹合谋,想去偷窃一家上流朋友的珠宝,但在紧张之下,他却搞错了,把带去掉包的仿制品当成真品又带了回来。
两人各自犯了一个错误,彼此抵消,重又依偎在一起。
但这一次,法兰奇拿出了一个昂贵的烟盒,这是她先前送给休·格兰特又从休·格兰特那里偷回来的,他们可以依靠这件珍宝去开始新的生活了。
也许是因为瘦小的人所需要的能量也少?
年老的伍迪艾伦看上去仍然是那么敏捷精神,看着他,会有一些对“老”的美好想像,觉得这是生命中智慧积累到能产生乐趣了的阶段。
艾伦从十五岁开始就给杂志写幽默专栏了,虽然插科打诨,但心态不是一般的好。
等到拍电影时他更是已经驾轻就熟,把自己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熟读过很多书,按咱们的标准算是个“知识分子”,还是“艺术家”。
但他也从来没有忘记对这两类人进行嘲笑。
就像他也同样嘲笑雷那样的无赖们的愚蠢一样。
他通过嘲笑一切让这世界变得轻松,他又因为对爱情的信赖而让这部片子变的温暖。
爱情和金钱,像是一对强烈的对比色嵌在这幅色彩浓郁的讽刺画中。
而最终在法兰奇敲碎了雷带回来的玻璃项链时,我们看到对着一地的玻璃渣,雷的反应一脸沉痛,慢慢的坐了下去,说出口的却是“这是你弄乱的,我不打扫,你要打扫这里”。
哈,在法兰奇谅解的微笑里,金色落幕,而玫瑰色的爱情生起。
用金钱编织的梦要多奢华有多奢华,要多绮丽有多绮丽,唯独少了一些装点,让人觉得没滋味,所以受尽折磨也心甘,只要能脱胎换骨。
等梦醒来,看清楚,原来曾经拥有过的还是彼此,这梦还不那么糟。
即便依然听不懂钢琴曲,依然偷的不高明。
对想着能拥有高雅人生的人--你?
我?
--极尽讽刺。
也曾被过字典,从s开始,还没坚持到t就中断。
要不哪天再开始?
哈,好喜欢这对小人物,夫妇俩很登对呀。
艾伦讨不到钱自个上阳台郁闷,她会跑去‘好吧,说说你的想法’。
听到弗伦奇被骗光了钱财,拿着自己‘英明’策划偷来的珠宝就奔去解救爱妻于危急,‘一听到我就来了’,才不计较有过的隔阂间隙,满满都是爱。
还有,伍迪·艾伦拉着梅兴奋描绘重出江湖大计时,我觉得他太可爱了。
以及“我叫梅,我是来把风的”,哈哈,拙劣到有趣。
简单的蠢笨才不易吧,现实里磨光棱角的圆滑与精明,谁会觉得有趣?
所以你觉得他们滑稽吗?
嘿,分明是有趣
当故事的篇幅由一段标准Woody Allen式的音乐开场,看着Ray和几个傻子竟然异想天开得想要把银行旁的店面租下来进行一场世纪性的盗宝行动,这时双手已经遮住了双眼,又忍不住想透过指缝来看这不堪入目的行动如何被终结。
人家说傻人有傻福,怎么会想到最为掩护的饼干店竟然无心插柳柳橙汁的变成上市大企业,一翻身的夫妇两人对于好不容易获得的金钱却有着不同的利用方式,Franchy终于可以开始追逐当富太太的感觉,就如电视上那些王公贵族跟名媛一样,品味出众终日在上流派对中与人攀谈。
Ray在另外一端则只想着度假,无拘无束的当自己,到海边可以晒晒太阳,一劳永逸的生活,正如他的每个行为,都是想着一劳永逸。
当无异间发现自己其实被自以为融入的上流社会所瞧不起,Franchy知道除了钱她还要增加所谓的品味,才真正的可以和大家互通有无。
这时休葛兰所扮演的David就在这时做为最大的帮助,渐渐的Ray已经这一连串无趣的品味训练课程甩开,他宁愿出去溜搭也不想要再看这些看不懂得表演跟死板板的画作,时常留下David跟Franchy单独出门,Ray其实是知道的,他知道自己的老婆已经逐渐离开自己,当成长的速度无法往同一个方向前进时,不用Franchy说出口他都知道,但人生就是如此,他也留住一个无法迷恋自己的心。
我也以为David跟Franchy是有结果的一天,就如我们在偶像剧之中总是大老板跟小资女,女王跟小狼狗的浪漫谱曲。
但是我们都忽略了那最重要的一个部份就是互利共生的关系,Franchy透过买David代理的作品做为一种回报,而同时吸取那她怎么也学不会的上流社会用语跟行为举止,总是唐突得令人捏把冷汗。
品味都不是天生的,我们崇尚品味,彷佛品味就可以代表一个人的人格跟品德,中产阶级努力的学着贵族,学会正確的礼儀,喷上古龙水跟穿上华服努力想要甩掉一身的铜臭味,正如铁达尼号的暴发户molly大家都瞧不起,尽管她已经穿上了华服配上得宜的礼仪,暴发户的标签就是甩不开的阴影,一条隐形的身分鸿沟区隔了彼此,做为一种高尚贵族的护城河,Franchy僅管再怎麼努力也不得其門而入,只差沒变成邯鄲學步。
幸运女神并没有一直站在franchy这边,公司的破产让梦幻的泡泡瞬间瓦解,再高尚品味遮掩不了人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砰的一声,大家都跳起来拍手解散了,仓促中留下四不像的Franchy,什么都没有,瞬间打回原型,一直到梦醒時分才惊觉自己的荒谬。
当失去世界时,我们才最能檢验什么是生命中最珍贵的,Ray并没有离开,他甚至还想要最后一搏的去偷取还不知情的上流人家,那些人还指望着Ray得投资,尽管他们是如此看不起他。
「笨蛋」 Franchy对着Ray说。
(笨蛋,对,我就是大笨蛋才會喜欢你)Ray一如往常的又搞砸了自己的计划,没说出口的自责,看着被打碎的玻璃项链,反而说出「你看你弄得都是玻璃」这种话来推卸一点自己的责任,仍不愿承认自己是个输家,但Franchy雖然有種種不滿,但爱到卡惨死!最后两个人皆大欢喜的仍如此相爱,更证明爱情的魅力及它的无以名状,在绝望之中是爱情让两人撑过每个日子,在抱怨中仍心系彼此,在迷网时仍不停想起彼此,贫贱夫妻百事吉这个版本的翻译就看得出翻译者的用心,\。
有心偷盗,无意曲奇。
那天在DZMZ相遇相识,是因为译名《贫贱夫妻百事吉》勾起了兴趣,然后DVD封面漫画的吸引,以及对伍迪艾伦的滔滔黄河之水的敬仰。
看完后,还特意从书橱里翻了《门萨的娼妓》和《伍迪艾伦电影人生》这两本书出来,试想能从里面找到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小道花絮。
2000年推出的这部作品很受大众欢迎,否则也不会挤进当时票房的排行榜。
顺便提一下,老伍的这部的摄影指导是国产摄影师赵非。
他与老伍另外一同合作了《玉蝎子的魔咒》,《甜蜜的结局》二部影片。
这部片子也有着其它的译名,什么《业余小偷》、《乌龙笨贼》、《暴发户》等等,都有点偏题,还不如叫《曲奇大盗》更有意思。
老伍在采访中介绍了这个故事最初只是他扔在抽屉里睡觉的本子,最终重见天日,实在是在某一个时刻那个故事打动了他。
大家是否都是冲着前半段的歪打正着去捧场的呢?
想到了一个看过的笑话,一帮打劫者装作拍电影的进入银行,结果有很多种离奇的版本。
一个笨贼好找,但四个凑在一起打出来的搞笑牌就很有黑色幽默了。
这里的四个男人决定用古老的一种方式。
从租房开始就有好戏看,可惜地道竟是乱挖一气,银行变成服装店。
二个女子开的曲奇店负责掩护,意外买卖火了起来。
最好玩是来帮忙照看生意的表姐,老男人欺她笨于是就骗她,结果她什么都信以为真,不管警察面前,电视面前,都拷贝不走样的假话实说。
整个故事就这么层层推进,直到媒体闻风前来采访“纽约最好吃的曲奇”的时候,只见那个女主持象“人气美食”一样前来探店的时候,以及半路常过来看看的警员冒出来之后,已足够充满戏剧性的喜剧元素。
加点油盐酱醋,靠这些原材料足够编一出热闹的好戏了。
可是后半段的蛇足还在延续。
劫不成的故事终结之后,线索似乎一下子又从“人气美食”转到了“心灵花园”。
老伍有眼光,居然用了休格兰特演拆白党,算你狠。
但愿他不要被定型为专演“负心男”的专业户。
一个时尚有品味的优雅小混蛋,对决一个谈吐无趣且固执低俗的老头子,哪一个胜出?
围城的答案远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些部分。
这是一场由老伍领衔的“心灵花园”栏目。
真正的大盗是那两个没有露脸就令曲奇集团倒闭的会计师。
偷回“假钻石项链”再次证明了老头子老不成才,即使从用听诊器开保险箱的技术层面上勉强合格,他只有纸上谈兵的业余水准,敲碎那些宝石玻璃的画面才是这部片子尾声的回光返照。
留了一条颇仁慈的结尾,贫贱夫妻最终打回原形。
生活的这张考卷还有一道“大喜大悲”的思考题,患难夫妻见情意,偷不走的才是真幸福。
http://welleschan.blogcn.com/diary,8371340.shtml
尽管片中静态对话太多,室内场景太多,几次让人昏昏欲睡,但是最后毕竟还是让人有“拍案惊奇”的感觉,这为本片挽回了不少体面。
无心插柳柳成荫,谁都没有在意的饼干店居然成了国际超级大企业,所盈利远远超过他们去抢劫的隔壁那家小银行.短短几分钟的银幕时间里,伍迪让所有看电影的观众圆了一次典型的美国梦,同时又在观众还在沉浸中随手击碎了这个美丽的幻想.没钱时候宁愿犯罪也要搞钱,有钱时候有无论如何不能习惯,宁愿去偷项链也不接受妻子的巨额财产,伍迪这个小老头的观念很怪吗?
在滑稽夸张的心理和行为背后,伍迪面对自己心爱的小人物现出了温心的笑容.在这部作品中,伍迪几乎放弃了以往所有那些特殊的手法,反以近与通俗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戏剧性急速变化的现代童话故事,童话的主角俨然是都市生活中普通的小人物,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手法实现他们的梦想,最后再给他们田园般无奈的安慰.虽然影片带着"穷人有穷命,穷人有穷服"的麻醉效力,但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温欣的祝福,给一众劳苦一生的小人物以慰籍.伍迪老了,反抗社会的勇气的毅力早在20年前就开始消退,《傻瓜大脑科学城》中勇敢反抗集权社会(尽管是以自己的方式)的滑稽斗士,到《安妮.霍尔》中冷嘲热讽不肯低头的纽约知识分子,到《星尘往事》中彷徨无依的喜剧演员,到《犯罪与不端》中面对暧昧的道德社会垂头丧气的电影导演,再到这一部中随波逐流的社会小人物,伍迪30多年逐渐消磨的锐气可以划出一道清晰的抛物线.是好赖物,还是这个越来越不需要思考的反抗的社会,把这个拥有自己一个人美好天堂的独立大师推落凡尘人世的呢?
想做的,都留在梦幻的档案里。
不想做的,却令我们每天风雨兼程。
片中人不仅夜以继日的想了,而且大刀阔斧地做了。
但结果又如何呢?
当主人公双手各持一模一样的珠宝,无法分辨真假时,捧腹之余,涌起的是酸涩。
一个男人,连做一个小偷的梦想都履被剥夺,他的生活该是怎样的一种哀伤呢!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哀伤。
伍迪艾伦老是这样,深刻但不玩深沉。
阳光幽默,背后却是暗色。
刚看了woody Allen的《业余小偷》,讲讲电影里一个小情节。
那是Frenchy和David经过一天约会,共赴烛光晚餐,这时两人开始交换礼物。
David送给Frenchy的是一本萧伯纳的Pygmalion,这是电影《窈窕淑女》的原剧本。
看过《窈窕淑女》的赫本迷们之后,赫本在里面表演了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卖花姑娘Eliza,遇见了上层社会的语言学教授Henry Higgins,教授教Eliza上层社会的口音,上层社会的生活习惯,想要把她变成一个上流社会的人,而在这个个过程中爱上了Eliza。
《业余小偷》里也是这样的情节,Frenchy是个不懂得艺术,不懂得finer things的小市民,而买卖艺术品的David却深得上流社会之道。
David送这么一本书给Frenchy就是这么一个暗示,表示他已经爱上她了。
因为Frenchy比较迟钝,David还专门加上一句:To my favorite Eliza, from your Professor Higgins.Love, DavidDavid的小把戏立刻得到了回报,Frenchy也准备了一份礼物给他。
不过不同于他廉价的皮面书,他的礼物是价值不菲的温莎公爵的香烟盒。
温莎公爵的故事是他们在电影里谈到了,也是Frenchy‘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故事。
温莎公爵爱德华本来是英国国王,但是爱上了一个结过两次婚的美国女人。
但是为了爱情爱德华放弃了皇位,跟这个美国女人结了婚。
这是一个浪漫至极的故事,这份礼物也是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
作为地道纽约人的Frenchy把这份礼物给绅士风度十足,满口英国口音的David,也是在暗示David:你也是我的国王,我愿意离婚!
更有意思的是:《窈窕淑女》中的Professor Higgins最终没有娶Eliza,Eliza最终选择了一个跟她社会层次一样的人;温莎公爵放弃皇位也不是为了他爱的美国女人,而是因为他和希特勒的私交让英国皇室不得不让他放弃皇位,而利用了这个美国女人的接口。
所以这里也直接暗示了电影的结局:David对Frenchy的感情纯粹是唯利是图,而最终Frenchy必然要离开David,回到更和她合拍的Ray身边去。
很温暖的故事。一贯的艾伦风格,唠叨,爵士乐。20120820
想去挖洞盗窃却无意开饼店成功致富后来家道中衰的故事,开头有点好笑后来感觉一般,三分二后弃剧。比起男猪其他片,台词并不幽默情节又不逗人,举止蠢得更是小丑化的没心没肺,不好玩。
剧情上有点像中年版《纽约的一个雨天》,区别在于这部电影依然是伍迪艾伦的典型风格,从头到尾都是絮絮叨叨和那些标志性的口头语。
Woody Allen really has a way of winding me up. This is almost as irritating as Midnight in Paris.
what a dentist drill
推荐此片给所有中国的暴发亿元户,you are who you are. you can change, but destiny awaits.
除了伍迪艾伦的资深粉,别人觉得故事荒诞风格混乱吧
20250519二
其实这是个很合格的90 minutes Woody Allen fun啊。
天呐。上个世纪拍这种还可以勉强接受。
没人能比伍迪会讲故事了
傻逼。。
對!貧賤夫妻百事吉。
伍迪艾伦式的大反转。很有意思。
岁月神偷
有点失望。低智商。
贫贱夫妻百事吉 这个译名更能体现这部电影吧 老头一贯的风格 这次讽刺了暴发户和上层阶级 而演惯了文艺老青年的他 这次演个毫无品味的业余老贼也看着非常自然 让我想起了他年轻时期演的傻瓜入狱记
开场的组队犯罪片类型迅速地反转为阶级提升中夫妻关系的讨论。但对于布尔乔亚主义者和中产阶级的反讽和揶揄还是他范式化的文本,爱情故事线的展开也太过于小品化。
又一出玩笑人生
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