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與瑪嘉烈相識一年多, 大衛鼓起勇氣向瑪嘉烈提出同居的要求,瑪嘉烈認為大衛現在租的地方不夠兩個人住,提出以她的居所作為彼此的安樂窩,但大男人的大衛卻不希望搬進她的住處。
最後二人達成共識,一起重新租一個空間大一點,又近瑪嘉烈上班的地方。
二人同居之後發生了大大小小有關生活習慣的爭拗,卻又令感情更進一步。
《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听名字觉得很奇怪吧。
它是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玛嘉烈和大卫是男女主角的英文名字。
书的作者南方舞厅说,玛嘉烈和大卫,都是很普通很普通的英文名,为的就是让读者有代入感,能在书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绿豆,就是芝麻绿豆的意思。
玛嘉烈,大卫,绿豆,这三个名词凑在一起说的就是:一对普通情侣身上发生的琐碎小事。
△男主角大卫(林保怡)和女主角玛嘉烈(周家怡)天呐,看故事梗概好没有吸引力对不对?
没有男神,没有女神,没有狗血,也没有玛丽苏,这剧还有啥看的呀?
我一开始也是抱着这样的念头打开第一集的,但是tm一看就停不下来了,觉得进度条完全不够用。
为什么?
因为,真实。
△第一集就说恋爱根本就是“三幅被”(粤语,类似于套路),浪漫过后就要面对现实,是不是跟那些YY至上的偶像剧很不一样。
以前我们看剧看的都是爱情美好的部分,相识、暧昧、相恋,是很甜很甜,但看多了会觉得腻,觉得假。
但是《玛嘉烈与大卫》不一样,它讲的是情侣相处、爱情消磨的阶段。
这是每一个谈过恋爱的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所以一打开,所有情节,都觉得熟悉无比,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在茶餐厅拍拖才是穷逼的我们嘛。
比如,大卫和玛嘉烈一开始吵架,理由就很实在。
不是因为第三者,而是最老土也最常见的——“性格不合”(这就是事实,很多情侣在出现第三者之前,就已经被生活打倒了)。
大卫是个老实的的士司机,生活重心只有玛嘉烈一个。
玛嘉烈不一样,她爱玩,贪新鲜,拍拖三年,已经觉得很厌。
玛嘉烈想分手,但是,朋友都说,大卫是个“嫁得过”的男人啊,他对你那么好,你干嘛还要分手(这样的对白是不是很熟悉,感觉自己听过无数次)。
于是,玛嘉烈忍了,还答应跟大卫同居。
可是,同居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他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她喜欢吃完早餐才刷牙,他却要先刷牙才吃早餐;她要开着电视才能入睡,他却有光就不能入睡……”相爱很难,相处更难,性格、习惯完全不同的两人,要一起生活,本身就要克服很多的困难。
有人能熬过去,有人却输给了生活,玛嘉烈和大卫,是后者。
在磨合期里,玛嘉烈变心了,喜欢了大卫的朋友赵子龙。
尽管玛嘉烈只是“精神出轨”,大卫也选择了原谅,但两人还是走向了分手……
看这故事,你可能会觉得,玛嘉烈很渣很作,不懂得珍惜“好男人”大卫。
可是,在爱情面前,你会不会曾经是玛嘉烈?
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过怎样的生活,所以觉得彷徨迷惑。
就像玛嘉烈一样,一方面想依赖老实的大卫,一方面又想要赵子龙的有趣,结果,就是两样都得不到。
贪心的人,往往都不会幸福。
因为你想要得太多。
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想要的爱情是怎样,又怎么可能会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
△玛嘉烈在闺蜜面前“数落”大卫而大卫呢,其实也有问题。
无条件付出也不是一种健康的爱。
这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情感绑架就是:我已经对你那么好了,你为什么还是不爱我?
但是,爱情不是只有感动就可以啊。
一段好的关系,是要克制自己的意愿,然后尽量接近和了解对方,给对方想要的爱。
在这一点上,大卫并没有做到。
大卫以为为女友买卫生巾是体贴,玛嘉烈却觉得那是“丢脸”。
大卫以为每天早上为女友做早餐是温柔,但玛嘉烈更想要的,其实是一个可以一起看鬼片,讲黄段子的男盆友。
无论是大卫还是玛嘉烈,都不是偶像剧里常见的完美情人,他们更像我们,一个普通人,在爱情面前会迷惑、痛苦甚至犯错。
所以,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浪漫,而是一个又一个的爱情难题,既现实又残酷。
看着看着,我们也会忍不住想,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样?
这一种共鸣是在那些架空现实的偶像剧里找不到的。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爱其实让对方感到压力?
另一方面,除了玛嘉烈和大卫这对普通的恋人之外,这部剧还讲了两段“特别”的感情。
一段是大卫的中学死党赵子龙。
他表面上是玩世不恭的撩妹高手。
但实际上,赵子龙对大卫却抱有特殊的感情。
△赵子龙和大卫中学这段回忆,真的拍得很王家卫,充满了美感表面上,赵子龙一直在撩骚玛嘉烈。
其实他只是想帮大卫试探这段感情,帮他赶走那些不专一的“坏女人”。
不过,和那些无底线卖腐的偶像剧不同,赵子龙的爱,一直都在柜子里。
他没有做过什么越轨的事,也没有承认过喜欢大卫。
他,唯一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强调,大卫是他“唯一”的兄弟。
△赵子龙这个笑,有多少是爱有多少是无奈?
另一段,是大卫的红颜知己Diamond。
她的男友,有老婆。
每一次被男友“放飞机”的时候,Diamond都会找大卫。
大卫问,你这不是破坏人家家庭幸福吗?
Diamond反问,你又知道人家幸福?
(这个反问是不是有种说出真相的感觉)
“小三”都是不要脸的?
有毒的?
奸诈的?
Diamond没表现出来。
她只是不停地跟大卫说,自己很寂寞。
同性恋、婚外情,这些题材并不新鲜。
但是在我们国产剧里看到的是什么?
是浮夸,是标签化。
《上瘾》那种发糖发到手软的好基友,看起来更像是腐女的意淫。
还有“小三”,在国产剧里基本上都是一个嘴脸,不搞死大婆不罢休(当然根据广电总部规定,最后死的一般是她们)。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的同性恋和“小三”,是像赵子龙和Diamond这样,活得寂寞又无奈?
我一直都说,好的作品,应该是“三观真”而不是“三观正”。
爱情不一定是美好的,婚姻也不一定是美满的,这里面有很多痛苦和迷惑。
但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漠视这种真实,以为看不见就不存在。
电视剧这样,现实生活也这样。
电视剧里的小三都得死,现实生活呢,看到王宝强离婚,张纪中离婚,大家比谁都兴奋,说得自己比谁都坚贞一样。
可是,真实是怎样呢?
真实就是像《玛嘉烈与大卫》一样,每个人,都会在爱情里,做过很多错事。
腾讯7月的一项调查表示,一半以上的人,都在感情里出过轨。
哪怕你不是那一半,你没有出轨,但是像大卫一样,表达爱情的方式不对,也一样是伤害。
这就是现实里的爱情,时间越久,甜蜜越少,责任、负担、痛苦就越多……
但是,这也是真实的爱情最特别的地方。
它不仅能给人甜蜜,也能让人痛苦,让人成长。
就好像,故事的最后,每个人看似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可他们都从困惑中清醒了:玛嘉烈选择了分手,重新去面对自己。
木讷被动的大卫,踏出努力挽回的第一步。
赵子龙呢,终于不再沉溺于中学时代,选择开始一段新的关系。
还有Diamond,她离开了已婚男,独自生活。
没有人说爱情就一定会指向幸福。
但每一段爱情,都一定会让人,更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就好像剧里的一句话:“所谓注定,其实也是人为的,幸福是不会等你的。
”
而这也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它告诉我们: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唾手可得的幸福。
“上天注定”的,那叫缘分,是不靠谱的东西,转眼就不见了。
只有双方努力维系,互相妥协、牺牲并成长的,才叫爱情。
越是痛苦,越是难得到,才越叫人珍惜。
最后,再说一个我推荐这部剧的原因。
每一集最后林海峰的独白值得一听再听,每一句都说到我的心里去了。
明明不想哭的,听着听着就流眼泪的了,就像深夜电台一样催情。
唉,真的好久没有看过这么走心的港剧了,不仅台词、配音,就连画面,每一帧的构图,都很讲究,真希望这样的良心剧,能再多一些。
喜欢文章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
今天看完《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拍摄风格不再TVB。
男主大卫,老实,事事有条不紊,虽然他的生活很无聊,没几个朋友,生活单调,不爱运动,不爱旅行,不爱吃生的食材,但是他总会迁就玛嘉烈,改变甚至隐藏自己的习惯,对玛嘉烈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努力的维系这段脆弱的感情。
很多事都不说出口,自己吞忍,殊不知可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压力和困扰。
这所谓的万般无条件的迁就,其实是不是真的好?
是不是真的就是爱?
是不是真的就可以有好的结果?
女主玛嘉烈,对这段三年的爱情的厌倦,渴望新鲜感,总带着许多抱怨和嫌弃,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去消耗大卫的信任,让我途中想弃剧,是因为觉得她的做法和心态太让人唾弃,精神出轨,拖泥带水,难道她真的还爱大卫?
亦或是早就已经不再为这段感情而努力,她勉强答应大卫同居,或者只是想让剩余的爱不要消散如此之快?
其实她知道,最终跟她一起走下去的人不会是大卫。
男二赵子龙,大卫的高中同学。
其实很少看到港剧会涉及到同性题材,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他真的喜欢玛嘉烈,看到后来,渐渐明朗的关系圈,原来他喜欢的是大卫,从学生时代开始,死党,兄弟,甚至那一点点的暧昧,那段时间仿佛他们都只有彼此,直到后来毕业分开十几年后再相遇,才发现同性之间的爱,其实也可以很强烈。
后来他看出大卫爱玛嘉烈比玛嘉烈爱大卫多得多的时候,为了让玛嘉烈不再消耗大卫的爱和关心,于是下了一层又一层的圈套让她那蠢蠢欲动想分手的心,可以赶紧离开大卫。
他似乎比玛嘉烈懂得,如何去爱护大卫。
女二diamond,看似藏得很深,却又容易暴露内心。
爱上Jackson,一个老同学、旧爱、已婚男人,diamond总是在他们见面的时候告诉Jackson她等的很辛苦很累,但Jackson依旧一直让她等,等,等了7年,为了早已当做亲人的妻子身体好一些的时候,才谈离婚回到她身边,直到最后Jackson那即将离开人世的妻子找到diamond,告诉她,她早已察觉他们两个的婚外情,只是一直装作一无所知,且将Jackson在家所有的习惯全部告诉她,拱手相让,让diamond在她离开之后可以跟jackson生活,不用再躲躲藏藏,可是diamond此时此刻才发现自己输得一败涂地。
有些人离开了,反而更加的存在。
故事的结局,没有一个人是幸福到最后的,最多,就是开始新生活罢了。
或许我早已厌倦了通篇都是大团圆结局的电视剧了吧。
我们都生活在谎言的水深火热之中,被谎言包围,甚至可以面无表情不起一丝波澜的说出成千上百的谎话。
不是吗?
朋友、恋人、婚外情、生死、暧昧、出轨、同性、谎言、芝麻绿豆的小事,往往就是我们真实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的事。
一种爱千种刺痛。
无论是哪一种爱,都让人既有共鸣又让人想避开。
全剧最爱这句台词。
从豆瓣上找到《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的时候,看过的人不到一千,现在再找到页面,短短两天,又多了几百人看过。
可影评还是少得可怜的17份,评分倒是很高,8.8分。
客观来说,这部剧还是有些瑕疵,某些地方处理得有些过度,但毫无疑问,作为香港一部新兴电视台的电视剧,一方面既给了人们更多选择,另一方面,通过不同以往的故事、画面等刷新了人们对港剧的认知,港剧不再是TVB或ATV那种模式,依旧是香港的演员、导演,说的依旧是粤语,但味道已经变化。
我很少看电视剧,没耐心,觉得太耗费时间。
相反地,觉得看电影更舒服。
《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却很合我意,每集只有二十分钟,画面比例和电影保持一致,同时又兼具文艺片的某些特点,或许因为FatBall、25都是广告片的导演,在电视剧的画面构图、色调上也别有新意,完全区别传统港剧。
有人说,当人们单纯评述一部电影画面很好的时候,电影就是失败的。
《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却内外兼修,很值得一看。
在《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之前,这两位导演也拍摄了27集的短剧,每集只有五分钟,由六位不同的演员,分别饰演处于恋爱不同时期的玛嘉烈与大卫。
《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也在第一集简短地交代了他们两个相识相恋的过程。
对,这部剧讲的更多的不是相恋,而是相处,相爱和相处都难,相处比相爱更难,阿兰·巴迪欧说,爱的可贵经验就在于,从某一瞬间出发,去尝试一种永恒。
这部剧就在展现追求永恒的这个过程。
大卫是个出租车司机,开出租时和玛嘉烈相识,继而相恋。
某日大卫载了一对同志情侣,听到他们的对话,鼓起勇气提出想和玛嘉烈住到一起,两人租了大一点的房间,故事正式开始。
故事里不止有这对情侣,还有玛嘉烈的同事,Candy,她喜欢上了大卫的高中同学赵子龙,其实很容易看出来高中的赵子龙喜欢过大卫,即使多年后,种种微小的情节也让人猜测赵子龙还对大卫抱有好感。
巧合的是,玛嘉烈对赵子龙也有好感,玛嘉烈也因此疏远了大卫,得不到玛嘉烈回应的大卫在开Uber的时候结识一个女子Diamond,Diamond喜欢一个有妇之夫Jackson(这个人更帅哇哇哇),却总是失意,说不上对大卫多喜欢,但却一直渴望大卫的陪伴。
简而言之就是,两个人相处的时候都出轨的故事。
但如果按照大陆剧或者传统港剧的模式,期间必然争吵不断,破口大骂的有之,互相撕扯的有之,但这部剧全都没有,你甚至看不到任何一处情绪激烈的情节。
整部剧都在平和地叙述故事,每个人都不得意,却没有撕扯。
关系不复杂,复杂的是感情。
剧中多处有回忆情节,大部分是大卫和赵子龙回忆高中时经历的种种。
赵子龙帮大卫挡下可能的拳头,报复隔壁总让大卫带饭的小乔,计划着旅行,送给大卫最终也没打开的一个小木盒……眼神是会说话的,荡秋千的时候赵子龙扶住大卫的腰,大卫抬头,那一瞬间暧昧的眼神,剧中始终没有点明,但谁都清楚。
其实说来有些很不好意思,赵子龙报复小乔的桥段我看着很熟悉,我也干过类似的事。
同样是高中,同样是一个女生总让喜欢的男生带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就会不舒服,自然我去找过那个人,对她生过气。
这部剧一直很克制,克制地表达情感,却在很用心地刻画人物,善于用细节讲故事。
从第一集大卫在窗前盼望着下班的玛嘉烈归来,到最后一集镜头下的赵子龙还保存着大卫代签的零分试卷,细节饱满地呈现人物性格和心里想说的话。
如果搁在大陆,小三是没有好下场的,但这部剧里,Jackson的原配夫人知道Diamond喜欢她丈夫,托付完一些事宜后不久就离开人世,Diamond虽然与Jackson相恋七年,但最终还是没能迈过心里的坎,正如她所言,有些人消失了却更加存在。
写得真是七零八落的。
有段大卫和Diamond在酒店的独白我很喜欢,他坐在床上,望着空洞,一点点讲出内心的想法:“我和玛嘉烈在一起很多年了,两个人在一起,很多事情要互相迁就,要相信对方,我害怕自己会做错事,因为有时候,我尽量迁就她,不过有时候过分了就变成了压力,她没有说,但我知道,我就尽量不找她,就算想起她的时候也尽量克制,因为有时候我驾车,夜深人静,其实挺闷的,可能有时候太爱一个人就太集中了,我的朋友不多,只有玛嘉烈,玛嘉烈有很多朋友、同事,希望吧,希望我和她能长久一点,因为在我心里总觉得,会有一天分开,不过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想也会伤心一段时间,然后没事。
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
” 这段话我一个字一个字敲下来,背景音乐缓缓。
看前几集的时候,对大卫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老实、人好,对玛嘉烈尤其地好,各方面都照顾到玛嘉烈。
怕玛嘉烈买不到演唱会的票就打电话托人买,电话那头的人甚至有的都忘了认识过大卫,听说玛嘉烈买到票了,就把买到的票偷偷存放起来了,没有告诉玛嘉烈;经常到玛嘉烈楼下看她在不在,顺便带去买好的晚饭;玛嘉烈喜欢喝果汁,就买来榨汁机,组装、学习怎么使用;玛嘉烈觉得男人买卫生巾是很不好意思的事,但大卫做起来却很自然……大卫对玛嘉烈的关爱或许真的就像上面他所说的,有时候变成一种压力。
其实在第一集玛嘉烈和Candy聊天,Candy问她是不是谈了三年疲惫了,玛嘉烈只是说,这么一个爬山,不涉海,出门一定要带折叠伞的男人有些闷,她不承认是疲倦了。
有一集的旁白说第三者的出现都是无心的。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住在一起自然有住在一起的好处,可以深入了解一个人,但是反过来说,相处之难就在于去一步步探知对方,即使大卫再好,过分的关照也形成一种压力,而玛嘉烈的隐瞒又让大卫不安。
Diamond最终离开,赵子龙也和Candy在一起了,感情里最难的就是假装裂痕不存在,故事定格在大卫按响门铃,玛嘉烈回头看向门口。
我会在看剧的过程中经常想到《春光乍泄》里面张国荣那句“不如我们重新来过”,爱一个人需要勇气,重新来过也需要勇气,要有勇气回想当时是怎样爱上对方的。
两个中年人,都已经在追求稳定,生命力忽而闪现的他人能带来新鲜感,新鲜感过后还是疲惫。
《重庆森林》里金城武质问超市店员,“新鲜,新鲜,就你这种人啊,喜新厌旧……”,在丢掉不新鲜的东西之前,其实我们没有勇气问自己是什么让它不再新鲜的。
《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一个特别之处还在于,每集片尾伴随背景音乐,都有一段旁白,背景音乐是《其实怕选择》的伴奏,身子往后一躺,反复咀嚼那几句话。
自己的公众号,不追热门,但有惊喜
所谓都市爱情剧,就是那种动不动就撕逼,动不动就捉奸,动不动就狗血喷头的互怼的电视剧,尤其是网剧中最为严重。
虚情假意,三观崩塌,剧情羸弱,老梗桥段,这种电视剧无一例外都是专注于炒热点,从而忽略剧情的真实程度,极其容易导致年轻一代想法偏激,活在童话故事里。
真实的爱情不是电视剧中那般,是因为鲜有一部能把爱情讲明白的作品,而往往大部分作品都是聚焦在娱乐化和明星化这一方面,对爱情的还原少之又少。
作为非TVB出身的《玛嘉烈与大卫》系列的《绿豆》这部电视剧,虽然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来的,但它真的是很会谈恋爱,其真实程度都会令你怀疑自己这么多年的电视剧白看了。
可以说,《绿豆》几乎是抛弃了港剧所有的传统基本路数,全心全意扑在怎么把剧情讲活了上,它没有娱乐化的桥段,更多的是大量留白的剧情。
《绿豆》很平静,看起来闷,实则处处都在叙事中,剧情连接紧密,故事紧凑张力明显,丝毫没有拖沓的地方,毕竟每一集才不到20分钟。
人物关系复杂,双线并行,且交集处具有明显的缓冲作用,两条线的交集是为剧情的转折处,即大卫与Diamond的日常相处。
△人物关系图(图片来自微信公号Movie影点,关注获得最专业的影视解读)双线复杂且并行交叉,并不是《绿豆》的全部特点,最惊艳的是在镜头的构图上。
导演fatball和25特别喜欢用倒映和全景,百分之九十的镜头几乎都是全景,而全景又拥有着极佳的带入能力,让观众很容易能以第三者的身份参与到剧情发展当中。
剧中很少出现运动镜头,几乎都是以固定机位进行拍摄的,而全景配合固定镜头,构图便具有了丰富的艺术特点,以及镜头中明显的中轴线,分镜还是倒映有时也很难辨别出来。
△以路灯做中轴线的远景镜头,构图开阔,二人距离说明关系陌生
△镜框为中轴,其实两人是坐在一起的,大卫在吃饭,玛嘉烈在手机聊天,一实一虚,分割明显,寓意为:两人的中间已经有隔阂了
△若隐若现的中轴为基础,玛嘉烈冲着赵子龙笑,赵子龙倒映在反光的大理石面上,神色凝重,二人表情反差大,寓意为:赵子龙根本不想靠近玛嘉烈,是别有用意的
△中景镜头,中轴明显,二人和背后色彩不一的建筑,交相辉映不同于普通爱情剧只着重在恋人从认识到相恋的那段缠绵当中,《绿豆》直接讲述这段缠绵过后恋人所要面对的所有生活现实。
现实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生活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所以剧中是没有娱乐化的情节的,从玛嘉烈和大卫同居后的生活琐事,到出现了所谓的三年之痒,以及所谓的“第三者”后,剧情发展到最大的高潮部分,电视剧也开始深入探讨爱情裂缝的真实面貌,它不会告诉你任何幻想,只会跟你讲最真实的答案。
林海峰的配音算是《绿豆》中的一个小惊喜,每集结束后的短短几句就是这一集的核心组成,所有剧情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也就是说,二十六集二十六个核心。
其实,林海峰的配音才是整部剧中的重中之重,其一语道破了多少执迷不悟的梦中人。
如何来形容《绿豆》,那就是细腻,它细腻的令人发狂,细腻到任何细节都是线索,根本不存在无用的剧情,这种细腻更是能让你看清你平常生活都不曾看清的东西,不是美好,是真实。
还有一处比较值得关注的是,《绿豆》对同性话题进行了正面的讲述,这也是头一次港剧这么认真的去看待同性故事。
作为典型的赵子龙,若是在其他港剧中出现,比如是TVB出品的电视剧,必定就是龙套或者谐星的模样存在,鲜有正面角色还是主要角色的存在。
《绿豆》可谓是破天荒的将同性作为了主题,穿插在了整个故事之中,甚至还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的作用可谓是相当的精彩。
△已经很明显了《玛嘉烈与大卫》这个系列旨在告诉人们,相爱很难,相处更难,爱就是给予她(他)幸福,谁去制造这份幸福其实都无关紧要了,谁也不欠谁,谁也没有对与错。
不管是大卫知不知道赵子龙的喜欢,还是玛嘉烈愿意不愿意再回到大卫身边,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伤口真的没必要去缝,因为自从伤口出现的那一刹那开始,这辈子它都会始终会伴你左右的。
(文/Omiear)
更多影视资讯,热辣点评,影剧盘点,欢迎关注微信公号Movie影点,跟我一起独立视角看电影。
今年最喜欢的一部剧,无疑是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
在浮夸虚幻的韩剧泛滥,打开电视居然全是红色谍战片,或者是国内所谓的接地气生活剧的时下,m&d就像心中一丝清泉,全剧短小精悍,毫无废话,没有一点啰嗦与拖沓。
我觉得全剧的唯一主角就是david,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david,不管男女,对于爱人会付出、迁就、包容。
爱情里不讲卑微,只有愿不愿意。
你可以为了ta,委屈自己,可以为了ta,付出一切,这就是爱,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爱,我相信magary也有爱,可似乎m的爱不在daviad这里。
magary和david在一起的很多时候,更像是家人间的照顾,david会料理好magary的各种事情,会为她未雨绸缪,置她于最舒适的境地,不让她为难,这些从david放暂停运营的车牌拒载其他客人只为等magary便能看出,还有很多细节,david都在尽力让自己的伴侣处在没有压力的舒服中。
david与diamond就像是一样的一类人,像是照镜子,我觉得他俩之间没有爱情的,有友情、依赖、同情、对照。
所以这两个d都是在不断地为爱人付出付出再付出,遇到不开心或者是纠结的事,都会挣扎会不断地说服自己,安慰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最后自己舔伤口,自己承受一切,因为他们太爱另一半了。
有时候,爱太多了,真的会让人找不到自我,只看到爱的人,看不到自己。
diamond是很聪明的,她的处境若放到现实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小三等到正室消失,可以上位的处境了,可是diamond最终选择离开。
我觉得做这个决定,时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为diamond和jackson这种躲躲藏藏的约会已经持续了7年,一个女人有多少个7年?
和一个人的感情又能有多少个7年?
很多情侣,正常的恋爱,新鲜感也就维持一两年,到后面很危险,吵架、猜疑、不信任、平淡、无趣都会充斥生活,若不能结婚服从于平淡生活,那么分手也许只是弓上的箭,随时发出。
对于diamond来说,她爱jackson,愿意付出,只想和他在一起,可惜时间真的折磨她太久太久了,jackson的太太去世,我看到diamond的担忧和不安,因为她可能早就不愿面对这种曾经很渴望的一幕。
赵子龙是这部剧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没有之一。
一开始,似乎只看到的是他的顽皮、淘气、放荡不羁、甚至是有些浪。
但随着他与david学生时代的回忆,渐渐可以看出,原来他心里的那个人是david,而且学生时代的他甚至对david是出人意料的细腻、照顾、保护,他会与他分享好吃的好喝的,看到老实的david被女生欺负,他用他的方式去警告女生,他才不在乎女生们的评价,因为全世界他的眼里只有david。
赵子龙与david在便利店吃速食便当时,他说:反正吃不到最喜欢的星冰乐,那我吃虾饺还是烧卖有区别吗?
当时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一下就记住,这仿佛是在对david的告白:你才是我最爱的人,可是我爱不到你,那我爱cindy还是magary有区别吗?
这又要讲到,赵子龙与magary了,他们两个究竟是什么关系呐?
摩天轮的kiss之后到底有没有进一步的关系呢?
片子也没有给出答案,但已经不重要。
其实,不过是赵子龙再一次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警告一个正在欺负david的女生,就像小时候一样,他要保护david。
赵子龙和david的宠物店名字是“我和你”,其实这也是编剧很重要的一个设置。
我和你,究竟是哪个我和哪个你?
看全剧的过程,其实我潜意识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我想不用我说每个人都能有很清楚的答案了。
这部剧适合和最爱的人一起看,能引起很多共鸣。
人生在世,能与最爱的人厮守一辈子,是你的福气与幸运。
人生在世,即使不能与最爱的人厮守,但遇见他,爱过他,拥有过,便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ps:最后赞一下这部剧的旁白,声音太磁性了,每集一句总结,浓缩精华,字字珠玑。
pps:片尾曲《其实怕选择》的演唱者,是黄伟文的小天使-赵学而(大家可自行百度一下这位女子,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歌手)
我希望趙子龍這個角色的設定能影響以後的港劇,因為gay也可以gay得很直,不一定要很娘娘腔。
他對大衛的愛既manipulative亦很subtle,這樣才真實。
我實在受夠了gay的角色一定要很行為上很娘,嬌嗲、蘭花手那些太表面了,亦很討厭。
人的感情是複雜的,怎麼能像星座分析那樣一概而論。
我最喜歡他的角色的設定是,因為得不到最愛的男人,所以跟哪個女人一起也沒所謂,不如挑一個幫到自己事業又有錢又漂亮又愛自己的女人。
比起繼續固執下去,這樣是比較幸福的。
可悲的是趙子龍在大衛心裡面的位置太小了,連好朋友也講不上。
在每一集的結尾,由林海峰讀出最精景的讀白,看過《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總有對白讓你回想起過去,還是讓你勇於面對現在,陪你重溫一針見血的金句。
當你希望另一半跟你同時愛上別人,你只想減低心中的罪惡感。
「當發現自己變了心,可能會覺得內疚。
但你最希望的不是向情人坦白,而是希望對方同你一樣愛上別人。
」所有事情都可以選擇,只是視乎你如何選擇,想要就勇敢去爭取,不論成功與否,起碼你嘗試過後,無悔無憾。
「做人最重要有選擇,很多人自己埋怨沒選擇,因為在等別人給他選擇」「最難走的感情路,是要在裂痕上裝作若無其事,從頭來過,其實只是一個願望。
」大衛只想可以回到當初相識時,與瑪嘉烈相愛如昔,像一切都從沒發生過。
「所謂注定,其實都是人為的,幸福是不會等你的。
」「你擁有自己愛的人是你的福氣,但是有其他人跟你一樣,甚至比你更愛他,這是他的福氣。
愛一個人,只是想他快樂,快樂由誰來製造,重要嗎?
」有人相信緣份天注定,但當你將一切交給上天,卻又未能如願,你又會否怨恨自己沒有踏前一步?「人總會想擁有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但當真的有機會得到卻不敢要, 因為一旦接受了,就會失去自己。
」「人與人之間最適當的距離,就是適可而至。
走得愈近,感覺會愈遠,無論你多愛那個人,也不可以太親近。
」究竟趙子龍和大衛之間真的只有友情,可能你視那份畢業禮物珍而重之,那麼你還收藏你替對方冒簽家長簽名的通告嗎﹖「維繫一段關係,最重要是信任,而且大衛明白,真話,是需要勇氣才能說出口的。
」即使心中暗暗知道真相,你有勇氣向對方講出心中疑惑,你又有信心從他口中聽到那殘酷的真相。
「能放下,是因為我已心灰意冷,但你在心灰意冷之前,還得熬一段日子。
」Diamond曾經想過用上一生留住Jackson,但聽過Jenny的坦白,不消一夜,足以讓她決心離開。
或者世上仍然存在永恆的愛情,不過一定不包括單方面的心甘情願「有人用一生的時間來留著一個人,但對方只用了一剎那就決定離開。
永恆的愛情,是來自單方面的心甘情願。
」即使大衛和瑪嘉烈分開,他只聽到「瑪嘉烈」,心中仍然不禁戚戚然。
時間會治療傷口,但疤痕卻一直都在。
(ViuTV截圖) 即使大衛和瑪嘉烈分開,他只聽到「瑪嘉烈」,心中仍然不禁戚戚然。
時間會治療傷口,但疤痕卻一直都在。
想写赵子龙,是因为他在这个故事里基本上属于“搅屎棍”——没有他,玛嘉烈即使不是那么爱大卫,即使觉得同居问题多多,在短时间内不会那么决绝地一走了之,甚至,可能和大卫吵吵闹闹就过了一辈子。
也是因为好奇他近乎奇葩的个性和行为,好奇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造就了他。
【赵子龙的家庭】赵子龙的爸爸叫赵勇,年轻的时候从内地偷渡到香港,投靠在上环开海味铺的亲戚。
想必是兢兢业业做了半辈子,存够了钱打算开间属于自己的店,因为老婆喜欢吃鲍鱼,所以打算开一间鲍鱼肠粉铺,或是云吞面铺。
结果被“排骨全”卷走了钱,钱没了,铺也没了。
赵子龙的妈妈大概是跟别的人走了,也许还带走了赵子龙的姐姐(或妹妹)。
(妈妈可能是跟“排骨全”走的?
)赵勇个性老实,在赵子龙看来“老实商人”这性格根本做不好生意。
【赵子龙的性格】赵子龙显然是不像爸爸,小聪明很多想法很多,中学期间就开始做各种生意,代签、书本速递;成年之后代理过印尼少林寺洗头水、搞过工厦室内BBQ场、想过把二叔的茶餐厅晚上做成夜场。
虽然赵子龙常常嘲笑大卫没朋友,会被女友看不起,但其实他自己也没有朋友。
一个单身汉,没有朋友,重遇大卫前大概每天工作后就是打包快餐回家边吃边看电视。
重遇大卫后生活也是围着大卫玛嘉烈和自己的生意团团转。
这件事后来也得到了Candy的证实,她说赵子龙唯一的兄弟就是大卫。
赵子龙很进取、目标很明确,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无论是为生意拉投资还是勾引玛嘉烈。
但他暗示大卫却很含蓄,从中学时代的送毕业礼物约他去长洲旅行,到重遇后的“不能为女人不开心”、“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世界有很多可能性”之类的洗脑式说辞。
【赵子龙的王守时】赵子龙跟他爸爸说过:“你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欢女人的吧?
”因为从小家庭不和睦、妈妈离家出走、和爸爸关系也不好,赵子龙很难和人建立真正信任、紧密的关系。
所以他爸爸住进老人院孤苦伶仃,他都很少去探望他,从他和爸爸的对话看来,他们的感情也很一般。
赵子龙和其他人的关系也基本上建立在那些人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基础上。
他不喜欢的不单是女人,而基本上是所有其他人,除了中学时代的王守时。
他们每天都腻在一起,一起吃鱼蛋,一起打架(赵子龙打,王守时看),一起看电影,一起偷偷买酒买烟,一起模仿电影情节,一起荡秋千……赵子龙喜欢王守时,所以当王守时凑近他时,向来是“无恶不作”学校小霸王的赵子龙害羞地低下了头。
他喜欢王守时,所以后来荡秋千和王守时对望,态度才会那么暧昧,而王守时只是瞪大眼睛看他说我刚刚差点死掉。
赵子龙中学毕业后就没有再和王守时联系,是因为他以为王守时看了他的示爱小木盒没有回应,认为自己是被拒绝了,于是只好疏远。
【赵子龙的大卫】赵子龙约大卫在茶餐厅见面那次,他是特意打扮了的。
看似不经意,但黑色风衣下面的那间衬衫,衣领矗立着,白得发亮,和茶餐厅这个环境近乎不搭。
赵子龙绝不是为了拉拢大卫加盟他的宠物美容生意才特意打扮了的,而是那种要去见喜欢的人,特意打扮但又要假装好像不经意。
毕竟他后来去见更大的“金主”Candy的父母,都只是穿一件平常的T恤搭一件普通的短袖外套。
赵子龙记得大卫说过什么、喜欢什么。
重遇那天,赵子龙认真地看着大卫问他还喜不喜欢菠萝冰,后来还跟大卫说,“你的事,我什么都记得”(ep.25)。
但赵子龙容不下大卫喜欢别人。
所以那天在茶餐厅无意中得知大卫和女友刚搬到一起住,大卫还因为这件事开心到很累都还笑眯眯,赵子龙酸得犹如打翻醋埕。
大卫介绍说女友叫玛嘉烈,下次有机会介绍她给赵子龙认识,赵子龙答应了一声,扔下蛋牛通就走了。
但赵子龙当然等不了下一次。
于是他近乎强迫地约了大卫出去玩,灌醉了很少喝酒(只爱喝可乐)的大卫,借着送大卫回家,见到了那个大卫爱的女人。
赵子龙撩玛嘉烈当然就是纯粹为了把她从大卫身边赶走,即使大卫很爱她,即使他们的关系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类似的事学生时代也发生过——摔伤了腿的陈小乔天天叫王守时帮她买饭却不还钱给他,王守时其实也是心甘情愿的。
但赵子龙看不下去,用辣椒油报复了一把,把她从王守时身边赶走了。
成年后,辣椒油这种伎俩升级了,但目的还是不变。
也许是源于从小缺乏安全感和自卑,所以赵子龙才会那么想抓住一切、达到自己的目标吧。
正如大卫在车上跟赵子龙说的,“有时都不知道你是执着,还是认真”(ep.25)。
这么多年一个人这样生活,又一直惦念着一个人,也是够累的啊。
--题外话分割线---从头到尾喜欢这个剧,还有这个剧组的小趣味:ep.13赵子龙和王守时模仿《阿飞正传》的剧情时,赵子龙问王守时叫什么名字,王守时回答“苏丽珊”(但其实应该是苏丽珍)。
苏丽珊是《哪一天我们会飞》的少女余风芝的饰演者,是在这剧里饰演少年赵子龙和《哪》里少年彭胜华的演员游学修的女友。
剧组还拍了一个叫《赵子龙与大卫 绿帽》的东西,用力地自我调侃了一番。
这趣味我真的服。
赵子龙与大卫 绿帽
【大衛】本來對他是同情,都後來越來越不喜歡他從小循規蹈矩,憨厚老實到令你懷疑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種人趙子龍說這樣的人是因為怕被人責備才會不敢犯錯是奴性的表現但我一直覺得他不敢直面自己的感受不敢面對趙子龍的感覺,體驗在這麼多年都不敢打開木盒子面對和瑪嘉烈之間出現的問題,也不敢正面面對,處處被讓但往往這種才是感情中的最終勝者【趙子龍】剛好相反,從一個不受歡迎的第三者,到後面對他完全改觀對玛嘉烈的示愛是为了检验她對大衛的感情 只為了一個他從小在乎的人畢業後把木盒送給大衛 在兩小無猜的感情里是他勇敢主動走出第一步脫掉校服買煙,學校幫同學出頭,跟父親坦白自己不喜歡女人每一件事情都敢作敢为 坦蕩蕩瑪嘉烈只不過是小時候的小喬,為了保護大衛,趙子龍願意為對他不好的任何一個女人攤牌但這種人往往全部為表人著想,反而虧待了自己。
【玛嘉烈】從頭到尾都討厭的角色不是因為她的猶豫背叛,而是因為她正正就是真實的我們對現狀的不安,不斷想逃跑,卻猶豫不決,害怕自己是打破關係要承擔負責的那個人想追尋更好的人,又害怕現在所擁有的她 也就是我们很久之前聽過,在愛情裡面什麼樣的選擇是最幸福的最幸福的是,是找到你愛的人(如果找不到的話)第二個选择,就是找一個愛你的人(如果前兩個都沒有的話)那就直接找一个有钱的人吧我覺得這就是三個主角的選擇,你會是哪一個?
看了两集不知不觉睡着了……哈哈哈,这就是中年生活吧
有点烂尾 其他还好···中间矛盾冲突节奏把握的很好 当然摄像是亮点
看得我无法自拔 超爱这种性冷淡风的拍摄 好有广告片跟MV的fu
节奏太慢……不是自己的菜……
劇情台詞中上水平,全員演技在線,ost精簡入肉,鏡頭感新鮮,刻意做出旁觀者的視角。陳奕迅的黑洞和趙學而的其實我怕選擇,實在太好。我愛這個香港的士佬的愛情故事,又有玄机又有温情,赤裸又真心。
『有时太挂住一种感觉,係会令人产生幻觉』林狗的旁白真是令人一秒入戏。
有点闷
重度文艺风,慢得惊人。
这个镜头真是美爆,不愧是广告出身的导演。性冷淡画面和色调,对于习惯性关注镜头的人来说,简直棒。然后,感情描写,太细腻,太写实,真实的让人不敢看下去,又迫不及待的想看下去。
周家怡和王宗尧太差 四集四小时特别篇一集70分钟只有最后五分钟是没有播出的片段 图方便建议直接看SP 边洒狗血边灌鸡汤的神剧 同居鸡毛蒜皮吵架 渣男死缠小三不放 同性线很牛掰 阿灿的角色什么鬼 暗恋青梅竹马好哥们玩了一把友妻门拆散人家 最后深柜选择形婚之路坑害同妻WTF
1. 感情中的乏味、外遇、慰藉、信任……每一处都被诠释的淋漓尽致。没经历过的人看得心寒,经历过的人看得心酸。2. 构图真是神了……3. 配乐精准
对世俗感情片儿没兴趣弃
还不能不想看了
确实是难得的好剧!
还是更喜欢叹息桥
赵子龙这个角色充分地说明,只要演员长得够直男,就算是给出再明显再明显的暗示,也没法让人相信他做这一切是因为喜欢男主角……
feel不到 男女主都不喜歡 廖碧兒蠻漂亮的
有的人消失了,却反而更存在
唔落
终于还是看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