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实话我并不喜欢法1,法2,男主女主我都不喜欢。
法1为了看林文龙才看下去的,法2如果没有郑嘉颖我都不想看。
且法1法2的案件很容易猜到凶手是谁(香港破案剧看多了推理能力也强了),法3我很少能猜到凶手的,只能跟着剧情走。
只有法证先锋3男主女主我都喜欢,不喜欢的演员也比较少,可以直接跳过,我看剧照就喜欢pro sir和mandy,第一集看到pro sir已婚就想他快点离婚,二十多集pro sor和mandy才在一起,急死我了。
我本人是好喜欢他们的这种爱情的。
还有三观不合的婚姻早点离婚对任何一方包括孩子都是好事
一开始追剧就容易刹不住,并且越追越有失风度,就像《法证先锋3》的编剧,开头甩案子动作漂亮,剪辑利落,重案组,法证,法医各界牛人以最专业的姿态闪亮登场,期间英文专业用语频频爆出,法庭戏还有2场精彩辩论另人印象深刻,但到了剧中呢就开始三三两两穿插打酱油的小恋爱故事,很快发展到破案三言两语快速搞定,而主角们的小心动小暧昧倒源远流长,于是一边打哈欠一边开始怀疑自己看了部在爱情故事里插播破案的小偶像剧。
到29集了编剧才开始下猛料,残忍的变态杀手事隔三十年突然复出,二位女配角果断挂掉,伤到自己人的筋骨了,才发现之前笔墨拖沓的爱情故事都是为了这一刻悲剧做铺垫和对比,但抱歉,除了有点没猜中结果的小懊恼外,没啥可感动的,反而觉得剧中人物真是心态乐观,冷静从容。
大结局的时候刚刚死了相爱15年的前妻的完美男人布sir立刻携手红颜知己Mandy试婚纱的情节太不近人情,更狗血的是女儿雯雯都没见哭过自己亲妈就对着后妈一口一个妈咪叫得那个亲,好一个往事不要再提的大团圆,即使承认这部剧情颇为抓人,对白颇为科普,三对恋人们颇为可爱,作为TVB当红小剧集还是不能免俗,遗憾狗尾续貂,不能善始善终。
以每天2集,周末加餐的速度,我跟隽窝在家追完了全剧,还不过瘾之下,又翻出法政第一部看,这一对比更显得第三部好看多了,主角欧阳震华替位黎耀祥那个无所不知,一眼破案的神话级人物一出场就给人肿么了的感觉,剪辑、音效、人物动作、说话节奏都比第三部慢了无穷多,一个案子能跨度三集,再加上演员不养眼,无甚特色,便有强烈的旧不如新,看不下去的感觉,他们说,这叫先入为主。
喜欢《法证3》中EVA利用自己对公公爱逞能的个性的了解,在法庭上略施小技使理直气壮的公公立刻遭到法官质疑的小聪明。
喜欢布sir和自己老婆在法庭上针锋相对,水来土淹,尽显专业人士的气魄与从容,两人个性昭然,一过招便显出EVA爱耍小手段的不上档次,格调自分高下。
喜欢Ada跟Wind在一起的甜蜜浪漫,徐子珊的长卷发很女人,笑起来又有几分孩子气的可爱,她扮相最丑的那次是穿着晚礼服直发的样子,俗气的像个坐台小姐,而最可爱的是,被Wind骗说有记者的时候,再转回小脑袋一不小心就被Wind kiss到的样子,那种帅哥美女天然擦碰的小火花都不用演,一点就着。
Wind是另一种绝种完美男,帅气多金、温柔贴心,毫无纨绔子弟那种“垮”掉的气息反而格外善良勇敢,积极上进,为了心爱的人敢于PK高Sir,听说Ada将被调走,他不假思索,不顾一切的冲进高sir办公室请求收回成命,情急之下把平日对Ada的关注,心中的爱意统统泄露,这一段情节写得很高明,看得很欢乐!
看一部电视剧跟看一本长篇小说一样,一旦上瘾就左右为难,好奇心趋势你为之不断追加时间,理智又告诉你,要克制,每天只看一点,便能幸福久一点,谁都知道,满足的背后是长久空虚,诚然我们可以寻觅新的满足,但沉浸在一部片子的情感是独一无二的,我只希望新的印记覆盖得晚一点,而这份余温之恋消散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2011年出的法证系列,每次想要重温的时候看到第一个故事就觉得我看过,案情很熟悉,印象中没什么特别好看的,也就弃剧了。
一直到这个特殊的假期,法证4上映。
我又把法证3找出来看,跳过第一个故事,惊奇的发现我下面的剧情都没看过。
不知道pro sir会离婚,不知道最后还有一个小丑案。
于是津津有味的看起来,避免过多关注每天海量的疫情信息,以及不想面对的事业上的不确定。
黎耀祥和胡定欣是亮点,不仅是法庭上那段对峙,黎耀祥发现胡定欣欺骗他之后,两个人站在码头的那段对白也好精彩。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恐怖,你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天真,两夫妻不应该是这样的。
Eva为了事业放弃家庭,确未料到际遇不由人。
际遇总是难以琢磨,有时即便用心良苦也是委曲求全。
弹幕总是在嘲笑Eva,但是真有一栋山顶豪宅你动不动心呢,Eva至少够坦诚,没有扛着为家庭奋斗的大旗,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说是为这个家辛苦,却从不肯为家人多分一份精力和心思。
我们总是放更多心思在事业上,因为觉得事业来之不易,稍有不慎就全盘皆输。
而忽略了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家庭,默认他们永远都会容忍自己,不会离开。
其实,家庭婚姻亲子,每一个都需要去经营,就像经验事业一样。
你花很多心思想如何和领导汇报工作,却面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甚至不加思索张口就回绝,把他永远逼近孤独的角落。
没有用心,又怎么可能有一份满意的答卷。
到底2011年我有没有看过法证3?
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时机未到看了也不会理解。
港剧总是有很多一家人一起吃饭,一起饭后闲聊,一起和朋友吃饭happy的场景,那时我觉得这些是多余的。
但现在,每次失意总想打开一部经典的港剧,边吃泡面边沉浸在独特的港式治愈中,顺带收获很多温馨小提示,善与恶,好与坏,对与错,生与死,你要怎么选择?
我们总是质疑剧中人,但你又怎么确定自己的选择一定是对的?
2020,收获一部失而复得的好剧。
不拘泥于既定的思维,跳出来,你会有新的发现。
很多人对法证先锋3有着天然的抵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演员的大换血。
不过我没有丝毫抵触,一方面新演员我都不烦,另一方面我对TVB的刑侦律政剧一向信心十足。
他们有足够优秀的编导。
第十一集最后,Pro sir和老婆当庭对峙那段的台词绝了,真的让我找到了看《波士顿法律》或《法律与秩序》时的感觉,任何阴谋诡计在绝对的法理正义面前,都是纸老虎。
费挺大劲把原文抄录如下:“你同意吗?
高级化验师布国栋先生?
”“我不同意。
”“请说理由。
”“Common law is the law for common man. 香港法律的基础是普通法。
普通法的法制模式是承认规则的客观性。
也就是大多数人不成文的做法。
习惯、对错、黑白,是普通法法律的基础。
一个行为意义如此,不仅是我的估计,是来自普通法的基础,是大多数人的做法。
被告把药瓶塞进死者的口腔里面,他的行为意义,就是逼死者吞服药瓶里的氯胺酮。
”“法官阁下,证人的解说,已经脱离了身为发证人员的专业范畴。
”“专家证人可以继续。
”“我的专业,绝对是必须基于普通法的法例基础。
所以我的作供并没有脱离我的专业。
……所以,你刚才拿起杯子放到嘴边,头微微仰起,喉咙有吞咽活动,这整套的行为动作,在正常合理的情况之下,杯子里一定有水或是其他饮料,正常人才会做出一个喝水的动作。
当然,有人会拿起一个空杯子装喝水,因为他们在演戏,是一个演员。
你刚才这样做的行为意义,是刻意制造一个好像合乎常理,但其实是异于常人理解的假象,是企图推翻事实的真相。
在你的立场处境,要否定我的推断,这么做其实可以说很合理。
不过,我必须要强调,凭我基于普通法法例的基础而作出的专业判断,被告把一个装有氯胺酮的药瓶塞进死者的嘴里面,逼她吞服,导致死者死亡,这个绝对是接近事实的正确判断。
没问题了吧?
周大状。
”“法官阁下,我问完了。
” 振聋发聩的法庭辩论。
倒不能说自己是忠实的TVB迷,但是不得不说,从小就看着《刑事侦缉档案》长大的,看张大勇,看高婕,看《鉴证实录》……是去年才把法证先锋的一二看完的,因为每天都在看着pps上有什么在更新,电视上还没有引进法证先锋吧欧阳震华是人们心里约定俗成的一种感觉,所以,当法3的名录出来之后,大家都觉得失望,没有佘诗曼,没有欧阳震华,没有林文龙云云之类的其实,不是所有的剧都能按部就班的拍摄续集的,也不是每个演员都能排好了档期等着续集的。
我们等来的《武林外传》电影版,是否有点狗尾续貂了呢?
原版人马又能怎样,当成了名之后,失去了淡定的心境,终究是无法表演出一个好剧集的。
即使是原班人马,也一样会有指责,会有失望。
因为是我们的期待太多了,不是么。
当年是不是也有人说法2不如法1的?
这是一个很苛刻的年代。
我们总是想要通过说“不”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我必须承认,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没有不喜欢法3的意思。
只不过,从剧情的过程来说,其实都很延续TVB的惯用伎俩的。
所以,你可以猜到谁是凶手。
我们看到了高科技的人才,高科技的设备,那些和生活完全脱离的东西。
我们看到神一样的法证人员,神一样的法医,那些和正常人有很大区别的人。
我们看到了sb一样的挑战警察的人,看到了各种心理变态,那些每次都会有个和政 府挑战一下的结局其实都是那么回事儿TVB的东西,剧情,你们都是可以猜到的我赞同朋友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必要把男女主角硬生生的拉在一起,很多网友都说了啊,为毛要在一开始就铺垫着让pro sir 和eva分开,然后让dr 钟跟pro sir在一起。
婚姻最初是不是都不幸福啊!!!
还有就是,离婚就离婚,走了就走了吧,还让eva死成那个样子。
最后的几集,编剧有点着急了,是吧,很多事儿都没能交代的好一点,挑战警方,爆破什么的都还是按照过去的样子进行,不管是多危险,都会用肉眼或者是用经验判断出自己的地点求救。
雯雯那么爱自己妈妈,都没说一下雯雯是怎么接受妈妈的死么,都没表现的难过一点,这个貌似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虽然TVB这几年总是追赶美剧的步伐,也想快节奏的把剧情播完,但是,终究还是不细致。
案情我觉得还是都不错的。
算是比较离奇了,但是有没有什么参照物我就不知道了说说实话,黎耀祥比欧阳震华演的好。
张可颐的妆有点嫩,要知道,我十年前就很喜欢张可颐的。
可能这个法医有点太神奇了的说。
胡定欣很亮点,不过,很不幸吴卓羲徐子珊神马的,都是龙套。
没有做到法证法医警察三方平衡,警方的能力很弱了,这就是徐子珊没法挑大梁的原因,就是演什么不像什么,只有演烟花女子比较给力。
哎哎 萧正楠那对还是不错的。
可是angle死的很突兀最后还是觉得,不要认为这是续集,这是我一贯的想法,就是遇到翻拍续集神马的,都当做是新电视剧看,这样失望的程度就会小,淡定就好。
要知道,《冲上云霄》的续集不会有陈慧珊不会有马德钟不会有吴镇宇的,你要继续骂么?
《金枝欲孽》续集也不会有黎姿不会有佘诗曼的,我们还是淡定看就好。
从潜行狙击开始,迷上了tvb的police剧。
素知法证系列口碑不错,看到了新出的法证先锋3,又有吴卓羲,所以毅然决然的看了!
开始看第一集的时候不太喜欢张可颐,因为觉得她明显有装嫩的嫌疑。
最雷的是,她为了躲避一个小男生的搭讪,让一个老人扮她的BF,更更雷的是,那个老头不是她爸,是她爷爷!
我去!
她是有多小啊!
之后看下去觉得张还是很有气质的,不愧是港姐出身。
可是她们家这个混乱的年龄和与别人家不同寻常的辈分间实在让我很头疼。
(话说编剧对年龄很没有概念,整个比Pro sir他还小的美女喜欢老爸!
)案情:我之前没看过1、2,觉得3的案情还不错,虽然衔接上明显很唐突,但每个案子还是很有看头的(虽然很多我能开始不久就猜出凶手,也许只是推理类的东东看多了,知道故事一般的思路而已……)。
尤其是最后一个案子,我觉得真是很精彩!
是整部剧里最有悬念也最激烈危险的案子!
但不得不提,2对主角的命真不是一般的大,可怜的配角angel怎么还没怎么着就死了呢?
可怜了阿ken,只能和她的骨灰一起去南极了。
也许配角命薄不解释!
职业:法证系列涉及3种职业的人,法证、法医、重案组警察。
虽然片名叫法证,但法证不是神啊!
法证知识广博、思维缜密这都没错,但不需要破案神马的全靠他吧!
Pro sir在自己的领域牛逼就好了,干嘛在重案组都要插一杠子,还一杠子把重案组无论madam or sir全捅成酱油党了。
法医爱看侦探小说,通晓各类知识也可以,但没必要直接把她的好姐妹整成破案的跟班吧!
结果呢,就是法证和法医成了鸳鸯神探!
重案组的兄弟姐妹们只有录口供、追犯人和说“我是西九龙重案组高级督察凌倩儿”和变形版“米兰达警告”的份儿了。
最让我气愤的是,每次三个部门开会的时候,重案组的兄弟姐妹就像白痴一样,不管一切是否明显,总你妹的要问鸳鸯神探,要捧主角也不用这么敬业吧!
所以看到网上一片骂Z3的,也不是没有原因,但我想这绝对是编剧的原因,哪个高级督察爱这么个打酱油法啊!
家庭:法3除了案件以外的部分,我基本就只看了吴卓羲和徐子珊的感情戏。
我实在是忍不了布家那无聊的生活:爷爷是多血质疯老头,孙女酷爱画画的不可爱小孩,夫妻俩的感情说不上是好不好,但感觉就是面和心不合,否则也不可能那么一点就离婚。
而且,我同意某些网友说的Pro sir有点精神出轨。
反正觉得他家一家人都不真实不真诚!
Doc钟一家开篇已经说过,至于其他的家庭无亮点也无感。
不能比较的比较:看了法三觉得不错,又返回去看1、2.现在1快看完了,我现在是无比的理解为什么法3被比较厉害的拍了,换演员事小,剧的质量下降事大啊!
看了1才知道,法证、法医确实是辅助重案组破案的,重案组的madam其实是很神勇睿智的!
我被挑战的常识又得到了平复;看了1才知道,家庭的事儿是可以很好的融进剧情甚至案情的,而不是最近没案子破了,jim跳出来说他弟弟失踪了十几年,wind的家里开始争财产、不断死人,然后凑了几个案子!
看了1才知道,法证和法医都不是福尔摩斯,也会犯错,但绝对靠证据而不是直觉说话!
所以,法3单独拿出来算一部好片子,但若是跟法证系列的其他比起来,就明显逊色了,硬伤太多了,感情、家庭着墨过多却没说个合理,不讨好。
法3,真是不能用来比较的!
看完了,实在郁闷至死~~这就是我期待好久的一部剧?!
实在是不吐不快!!!
先爆句粗口:梅婶你搞毛啊?!
————————————————————————————————————1. 超人男主女主都是完美无暇的超人。
性格和善,无所不知,还要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一块去(这是给男主家变后的感情线做伏笔?!)。
感觉。。
相当的刻意。。
2 年龄能不能不要42岁的张可颐演32岁,30岁的胡定欣演33岁啊?!
这样看得我相当穿越!
女主本来是为SSM设计的嘛,张可颐临时顶上。
剧情比三圣母还是HD很多了。
幸亏是二小姐顶上了,如果SSM没有故意临时辞演,我真不知道是应该为了祥仔忍三圣母,还是干脆为了三圣母割爱算了。
只能想象,如果是SSM演得,肯定会被骂死…这就是江湖地位…3. 英文能不能不要想科普片一样,不断地抛专业术语!
你要表现专业表现高科技,可以在办公场所说说就算了吗?
在健身房,对着小孩子都是专业名词乱抛。
还要先说个英文名,然后再说中文名,再解释。。。
最雷的是,孟德尔定律你们都搞不清啊。。。
装啥呢!!
简直是浪费时间!
4. 家庭这点本人完全的接受不能!!
——梅婶你搞毛线啊?!
理论上,黎耀祥也是好戏之人啊,但是总觉得他在里面有点不入戏。
和他家人没什么家人的感觉。
十几年的夫妻!
大学就开始谈恋爱了,默契还没高过同事?!
在一起十几年了,现在才知道你妻子的性格是很好胜的?
现在才发牢骚?
以前去哪了?
每次夫妻两碰到MANDY,PRO一定会冷落自己的妻子,他们生怕别人看不出他们有多么多么的默契啊?
连MANDY吃啥,选啥男人,喜欢啥东西,童年阴影,全部都知道啊?
你对你老婆有没那么了解啊?
MANDY也是的,看到人家两夫妻在恩爱,硬要去插一脚,炫耀她跟人家老公有多么有默契,说下HI就可以滚了啊,还要坐下来BLA BLA BLA 不停的说!
要是其他女人早抓狂了,像EVA这样还忍受你们的已经很好了!
EVA是做律师的,不是做慈善的,一有点污点就做不下去了啊!
现在工作难找,不像你们!
一直炫耀自己有多么专业,就能马上破案了!
帮助自己的当事人是义务,不折手段,这就是律师!
如果你觉得做律师就一定要帮清白的人辩护的话,说明你还在读中二!
PRO SIR啊!
你是不是还读中二呢啊!
这么简单的都看不清楚,你的工作是工作,你老婆的工作就不是工作了?
EVA可惜了,胡定欣也可惜了,多么有气场的演员 一部法政3居然要靠一个不知道几号的酱油拯救,还是一个充满了硬伤的酱油。
eva的角色转换太不自然了,不想输而耍手段让人换律师,跟包庇别人买凶杀人、教唆别人自杀博取法官同情是完全两个性质的事情。
前者可以理解是虚荣心作祟,输不起,但后者完全就是利欲熏心了。
这样的突然转变根本没有说服力。
为了要赶紧让男女主角色一起,所以一定要写得原配十恶不赦?!
梅婶是不是琼瑶附体,也不想想现在看着TVB长大的大多都是结婚生子了,这么些小3上位的片子谁喜欢!
5. 警察为毛徐子珊在里面除了打架的时候,就像她在团圆里的角色呢?
为毛吴卓羲这这里面这么没有存在感呢?
为毛重案组的人如此酱油呢?
真可怜了IC姐姐在《古灵精探》里的惊艳。。。
这部戏最大的败笔就是,不像之前的法医法政警察三足鼎立了,想想之前的感情线也是交叉发生的啊,汀汀和古医生是法政和法医,高SIR与小柔是法政与警察,IVAN与英国马是法政和警察,这部戏呢?
除了张可颐和黎耀祥是法医和法政,其他都是内部消化了。
最重要的是,全是法医和法政在做事啊,警察就负责听他们分析加抓人啊!
徐子珊哪里有小柔和英国马的智慧啊,除了知道请客,连高SIR的追求都不知道怎么躲,真不知道怎么坐上MANDAM的位置。
6 炮灰 胡定欣,真的是跑错剧组了,明着编剧要成全法医和布sir,注定炮灰啊,从开始只是忙还是好妈妈到后来唯利是图啥的,简直是往死里黑啊。
陈展鹏,虽然造型有点。。
作为另一枚炮灰,我宁愿编剧大发善心把他写死,也不想被拉出来黑半死,比如搞半天这厮是心理变态男。
结果,莫名其妙的飞了,也算好吧。。
元彪,最后三集,已经不是炮灰了简直变弱智了都。。
陈茵媺。
死的毫无理由,莫名其妙。。。
对剧情完全没推动,没任何意义!
7 雯雯POR SIR 女儿最后笑眯眯那一声daddy 妈咪 直接雷到我了!
雯雯啊,你亲妈咪刚死啊!
编剧不能为了大团圆而大团圆啊,还不如弄死其中一个主角算了。
孩子为亲妈哭泣的镜头都没的,太惨了实在是太惨了,窝窝囊囊的死了就算了,最后还要被脑残孩子画在全家福上祝福圣父圣母,圣父圣母还用祝福么,这俩自己就不应该在人间与一帮俗人混,应该早早头顶冒烟快去升仙。
这点真是火大,编剧连孩子接受的过场都不舍得有....真不知道脑子是怎么想的!!
8 墨镜一帮装逼货又带着墨镜出来办案了...是走秀呢还是查案特别是最后一集,刻意的让人恶心。
一定要告诉所有人我们开始走秀了?!
所有灯光摄影准备?!
9 相比法1法2 法1案子不错,欧阳胖胖,林文龙,蒙嘉慧,就算是钟嘉欣那个时候扮粉嫩除了身板稍显粗壮也没什么不可以,毕竟年龄在那。
设备简陋?!
那是啥时候拍得片子啊.... 法2,整部戏就是SSM的专场!
那叫一个家长里短啊,看的我无趣死了整部戏叫英国马传奇比较好!!
欧阳震华和林文龙都变成喝汤的有木有!!!
为了给SSM更多戏份直接炸死了钟嘉欣,炸飞了蒙嘉慧!
我勒个去的!
本来以为法三还要扯英国马和KC,没想到换演员了,大喜!
还期待法3能回归1的模式,谁知.....法1,单从案子上来说,比法3出色了不知道多少,不是说案子剧情多高明,但至少不是上帝视角,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也没有那么多的硬伤说教.感情方面,不是很出色的设定,但至少那几个都是正常的男女,没有什么圣母圣父最后,法三有案子么有案子么有案子么..一些吐槽...吐槽吐槽吐槽吐槽
近来在看《法政》三,看到20多集,男女主角布国栋和钟学心才终于走到一起,布国栋之前是有妻有女的,钟学心之前是谈过无数恋爱的,可算是千山万水,可算是百转千回。
天涯上有很多人在讨论主演黎耀祥和张可颐没有火花,大家都在想念既可憨态可掬又可专业严肃的欧阳胖胖,都觉得黎耀祥太苦逼,因为之前的柴九太深入人心,我刚好没看《巾帼枭雄》,但我记得黎耀祥早期的角色,周伯通和猪八戒,都是很搞笑的配角。
说到黎耀祥,他真的是一位非常勤奋的演员,演了无数的小人物,演技很好,但是外形不够出众,一直跑龙套,直到近几年才大红,可谓是大器晚成。
张可颐刚好相反,凭着出色的外貌在早年就大红大紫,但《金枝欲孽》之后就基本沉寂了。
如果在十几年前,你说这两个人是同一部戏里的男女主角,那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在古天乐版《神雕侠侣》里,黎耀祥扮演的是疯疯癫癫的老顽童周伯通,一头白色乱发,总是手舞足蹈,而张可颐饰演的是黄药师的关门弟子程英,一身青衣一手素笛,沉静柔美,两人是没有任何交集的。
但是时间是最好的魔法师,十几年后,曾经的小配角已经成为TVB三料视帝,曾经美貌如花的张二小姐风光不再,时间让这个男人沉淀了一种沉稳的气质,时间让这个女人收敛了耀眼的锋芒,时机刚刚好,一切水到渠成,两人终于成为最佳搭档,就算不是非常有火花,但还是很和谐很圆满的。
1.欧阳震华演的太经典,看完前两部,第三部大换血,以为很难代入,就转看《刑事侦缉档案》去了, 看了几部审美疲劳之后,又回来看第三部,竟然眼前一亮。
第一次看到这16:9这么高清的港剧,黎耀祥也完全可以压得住场,并且是另一种风格。
2.前两部法证部只有欧阳胖胖和林文龙在“办公”,本剧所有人都有在做事,更突显团队。
设备和手段也都现代化,但通过伤口,就能推测出凶器的那个软件,有些神化了。
3.本剧中的madam偏年轻化,应该让更成熟些的演员饰演。
4.剧中的一场法庭戏超级精彩,接下来想看TVB相关的剧了。
5.看过几部刑侦剧,最后一个案件都很劲爆,本片也是,发生在主角几个人身上,但总显得过于仓促,儿子不是傻子是一个小反转,但真儿子凶手副编辑竟然自己现身了,那么巧是在工作的单位,如果是不相关的人看到报道,去杀Eva,也不突兀吧?
主角被困铁皮屋,前两部结局欧阳也被困过。
6.eva死,使案件劲爆些,也可以给另个女的让位,很说得通,但把短发女写死,不太能接受,皆大欢喜的结局不好嘛。
本剧虽然添加了一些类似于黎耀祥与胡定欣庭上交锋等颇有分量的剧情,以避免被过度喷炒冷饭。
但实际上相较于前两部,取证严谨性大打折扣。
我试举几处:1.胡定欣演的Eva遇害,身为其前夫黎耀祥扮演的布国栋没有规避采证、鉴证工作。
事实上,如果现实中出现这样情况。
上头一定会将此案的鉴证工作交由另一组负责,布国栋负责的团队都不会给安排对该案的任何工作。
2.李展锋外祖父的续弦和他的姨父被杀案。
首先,李展锋的母亲钱茂英被差馆扣留这一处理非常业余。
钱茂英之所以被扣押理由只有两点,一是后母谭小环扮演的姚丽冰沉尸用的提箱是她购买的;二是没有确切的不在场证明。
但这两点都是完全够不上特征性指向。
沉尸用的大提箱是放置在一家老小、连同管家佣人十几号人,都知道都能够随手取得的杂物房。
这种情况下购买者已经完全失去了"使用它"的特征性指向。
就如同在一所学校,有人从三楼扔桌子下来砸死楼下的学生,你把当初购买这张桌子的人先扣押、拘留。
这不是在搞笑吗?
至于第二点“不在场证明”就更是无稽之谈。
因为警方对其全家上下几乎就没人被确定明确的不在场证明,包括真凶阿忠。
大家都无不在场证明,凭什么你厚此薄彼?
结果警方就凭这两点毫无特征性指向的“依据”扣押了钱茂英。
有人说香港那边警方有48小时扣留的权力,看港剧这么多谁不知道?
可问题是你没有充分依据强扣人,跟大街上随便拉个人去扣押有什么区别?
这是反映警、证专业性的视剧,如果你用强行扣押权去解释其合理性,那只能方衬托出警执法的粗暴、业余,完全违背本剧拍摄的宗旨。
其次,释放钱茂英这一段就更是业余到家了。
明显这一段是炒了第一部蒙嘉慧饰演的梁小冰其父亲被拘押那一段的冷饭。
但取证设计简直是儿戏。
第一部好歹那个发传单的证人是个智力健全的人,证据部分是完整的。
而这一部设计出一神经病患者当证人。
稍微心思慎密一点的人都想得到,即便钱茂英真施舍过钱给那神经病患者、也真的被那人捡到她的首饰,首饰也验证了是钱茂英的。
可你怎么证实是案发那天发生的事情?
古明华演的神经病患者,不具备证人资格、事实上他也从未给出案发当天获得钱茂英施舍的证明。
捉人跟放人都一场没必要的闹剧。
只不过是为了完成钱凌两家和解、让李展锋凌祖儿顺利结合,穿凿附会整出的一段剧情。
3.在上案结尾中,李展锋和小姨通电话中。
郭少芸扮演的小姨似乎对请律师为凶手阿忠辩护的事挺上心。
这让我有一种感觉,仿佛一眨眼的功夫,闭上眼前是上海,睁开眼后就在温哥华了。
我脑子跟不上这么大的转变。
小姨钱茂森的丈夫张谨明,虽然算不上称心如意,但起码表面上言听计从、千依百顺。
让不去舞会就不去舞会、让戒烟就戒烟。
整剧下来也没证明他有在外面搞女人。
而此人最大毛病就是太贪财兼玩股票亏一大笔。
可是钱家正好非常富有,完全容纳得下他这毛病。
充其量也就是在股票上亏那500万会对钱茂森有点刺激。
因此,钱茂森怎么可能那么没心没肺地对杀死自己丈夫的凶手释怀?
编剧搞来搞去连自己都不知道人物之间的关系。
我知道它为什么这么红了。
最后烂到想砸电脑啊。
不给个两星不能抚慰被大结局雷到的心……真要全能型男女猪在一起,一开始就不要有eva这个人好了丫!最后要死个专栏作家么随便找个人演就可以了丫。又要男女猪在一起,又要男主已婚且感情好,再离婚,结果离婚理由又这么弱……编剧脑子不转弯的啊……
这季的案件都是主打情感戏的嘛。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没有欧阳小胖也没啥太反感。唉 好可爱的女生被整死了,编剧太狠了吧,期待第4部我会一直追下去的。
演员都还不错呀,就是最后一个案子都死死伤伤的…看样子还要出4…
羲羲~~~~~~~~!!!!!╭(╯3╰)╮
无力吐槽的感觉,最后那华丽丽的小屋爆炸和公路翻车啊,哎。。
。。。就这么结束了?第四部一定还要这些演员啊!就是不喜欢欧阳震华!!
跟同等比算是上乘了
莫名其妙
港版识骨寻踪
还是徐子珊看着顺眼。没看到一个案子是出乎意料的。
法三是我心里最好的一部,Pro sir和Mandy是我最喜欢的成年人的爱情,没有什么浪漫但却很真实,可惜糖太少了,以为能有续集结果等来了4让我打回欠3的五星
弱爆了……吐槽无力……看来以后还是等播完了再一气儿看比较好。其实,不是编剧智商越来越低,是我们被TVB教育得刑侦智商越来越高。
發生命案,早期有偵探、警察推理,現有法醫、法證、警察三個部門,對應勘察、分析、行動三個動作,這部劇裡三部門配合完美。可惜前期case簡單,後期case稍稍複雜,比不了美劇、日劇,但可以虐殺大陸劇。用TVB大樓作警局很出戲,扣分。胡定欣角色出彩,遊走於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上位。
后边几集有点雷
还行吧……
每个案子都是2分钟猜到凶手,tvb刑事剧越来越呈现弱智状了。
案件剧情都好弱
为了张可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