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鼠

Beach Rats,沙滩喜欢蓝(港),浪荡沙滩(台)

主演:哈里斯·迪金森,马德琳·温斯坦,凯特·霍吉,尼尔·哈夫,妮科尔·弗莱斯,弗兰克·哈卡杰,大卫·伊万诺夫,安东·谢利亚尼诺夫,哈里森·希汉,道格拉斯·埃弗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沙滩鼠》剧照

沙滩鼠 剧照 NO.1沙滩鼠 剧照 NO.2沙滩鼠 剧照 NO.3沙滩鼠 剧照 NO.4沙滩鼠 剧照 NO.5沙滩鼠 剧照 NO.6沙滩鼠 剧照 NO.13沙滩鼠 剧照 NO.14沙滩鼠 剧照 NO.15沙滩鼠 剧照 NO.16沙滩鼠 剧照 NO.17沙滩鼠 剧照 NO.18沙滩鼠 剧照 NO.19沙滩鼠 剧照 NO.20

《沙滩鼠》长篇影评

 1 ) 沙滩的沉默日记

看完电影,有种虚无的念头萦绕在心中,伴随着的是对主角认同和理解的欣慰。

整部电影就像是零散的日记合集,讲述的是夏天沙滩边上那些明明随时在发生着,却被深藏于黑暗深处无法发声的沉默故事。

女友、朋友、网上约的大叔、家庭,好像是围绕在主角身边的日常,却又缺乏一些紧密的拥有说服力的联系,导致故事结构非常散漫。

散漫的叙事嵌入散漫的结构,倒带给人更加真实和沉重的情感体验。

电影中男主的镜头主要只有中景和特写,前者表现他活力青春的肉体,充斥着荷尔蒙的味道;后者随着手持镜头的摇晃,表现出藏于暧昧下的迷茫不安。

两者更是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像是鲜嫩水果上的一块腐烂。

男主是一个很敏感的人:第一次跟大叔去motel,他会用笑容掩盖自己的羞涩和不安;朋友为了大麻抢劫自己约出来的人,他会睁大眼睛惊恐地注视,愧疚地回头;当向女友问及对男同的看法是,他会渴望听到让自己释怀的答案而露出期待的目光。

他的生活漫无目的,发现自己是同性恋却缺乏认同的勇气。

他迷茫、不安、缺乏安全感,就像是把一个不经世事的孩子推到了战场。

正是这样的一个男主,让我有强烈的认同和理解,大概谁都会有这样一段时期: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只能像机器一样游荡;想改变却又看不见光,在黑暗里寸步难行;渴望摒弃骨子里对归属感的在意,却始终无法突破自己内心深处的桎梏。

就像是沙滩上的老鼠,在涨潮退潮间随波逐流,游走在窒息和疲惫的边缘,凝望着天空中的烟花,却永远也无法触及。

 2 ) gay要渣起来,比直男还天理不容

纽约少年Frankie(哈里斯·迪金森 Harris Dickinson饰)的父亲得了癌症奄奄一息,自己与母亲也关系失和。

Frankie整日和几个社会边缘少年吸食毒品,借此打发无聊的生活。

毒品之外,Frankie隐藏了自己渴望同性身体的秘密,结交了性感女友。

一方面对于女友的生理需求无法满足,使得Frankie甚是矛盾;另一方面,Frankie在纠结自己到底是不是同性恋的同时,又忙于在网上和同性约P。

《沙滩鼠》是女导演伊丽莎·希特曼的作品,该导演凭借此片获得圣丹斯电影节剧情类最佳导演奖。

男主角哈里斯·迪金森也借此提名第33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男主角。

(最终获奖的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蒂莫西 ·柴勒梅德《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占有我,问我想不想要就好!

整部电影聚焦于同志少年的“深柜”问题,配乐、画面和剪辑等整体呈现出的效果像是男主的私人日记片段。

导演试图拍一部引人深思的同志文艺片,但《沙滩鼠》却又达不到文艺片的水准;说它是肥皂片,片中的部分内容却又值得探讨。

导演借助“男同志”的标签,引申到每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与选择问题。

1【渣gay比渣男更甚】影片一开头,就是Frankie浏览同志约P网站的画面。

随后和朋友外出,交到了漂亮女友。

女友主动和Frankie欲行羞羞事,对女性“无法坚挺”的Frankie只能借口自己嗑药过量嗨大为借口。

之后女友离开,Frankie为了掩人耳目求复合。

第一次和女友爱爱,Frankie是在隔壁自己撸硬了后才勉强行房事。

于此同时,Frankie恋老,频繁和年长者约P,野外、开房等等。

带性感女友去酒吧,Frankie遇到了自己曾经的炮友酒保,甚是尴尬。

在隔间与女友爱爱到一半时,索然无味的Frankie中途抛下女友,又开始“寻老”。

除了在情感和性的问题上欺骗对方,Frankie还沉迷于毒品。

不顾自己癌症的父亲,悄悄当掉了母亲的饰品购买毒品。

到最后无力购买,Frankie与同伙合作,诱骗其他同性恋,以此抢劫他们的财务和毒品。

从来没觉得同性恋是什么值得褒扬或贬低的身份,因为性取向不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性取向和道德、价值不挂钩。

同性恋不渣,羞于承认自己是同性恋也不应该被批判,但是隐藏自己性取向的同时去伤害别人,则是非常可耻的事。

隐藏自己的同志身份,你是欺骗自己;隐藏自己的同志身份去和别的姑娘交往,你是欺骗别人。

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我能接受形婚,但对和直女结婚的同志向来无法认同。

你出柜或不出柜,受伤的只是自己所在的一个家庭。

你若隐瞒性取向,和一个完全没有性冲动的直女结婚,你伤害的是三个家庭:自己的,对方的,你与对方建立的新家庭。

这种欺骗,别扯什么环境所逼,身不由己;所有的环境最终都由个体去塑造。

同志和直女骗婚,所谓的向环境妥协,不过是向人性中丑恶的自私妥协罢了。

希望天下所有美好的姑娘,都不要成为渣gay用来满足自私的牺牲品。

2【出柜这个,真没你想的那么严重】影片中,男主Frankie两次试图出柜。

一次是试探性地问女友,如何看待两个男生之间的亲热。

在女友轻描淡写说那是同性恋后,Frankie转移了话题。

另一次是Frankie和朋友们闲聊时,他跟伙伴们讲述自己上同志网站,跟男人啪啪啪的经历,但他却捏造了一个谎言:只是为了获取大麻。

无论是女友、母亲、甚至他的朋友,都没有表现出对同志群体的歧视。

但Frankie却无法走出自己的内心,缺乏勇气承认自己。

女友和他拍ins上标准的情侣合影,他面无表情的配合,心里想得是:可以跟妈妈交差了。

在影片的结尾和几名同伙诱骗其他同性恋者抢劫他们的财物,以昭示站在异性恋阵营的立场。

只可惜身体这东西,比任何事物都诚实。

Frankie再度沉迷于同志网站。

Frankie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否处于青春期没有关系,这种孤独源于内心欲望和现实选择的对立。

这种对立造就的撕裂感,让男主角整日无所事事,架着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行尸走肉般地度过漫长的日子。

日裔美国学者吉野贤治在考虑自己是否出柜的问题时,他的一位老师对他说了一句话:“你最大的天赋,是你能够面对你自己”。

一个人只有遵循自己的天性,才能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

若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只能像机器一样游荡;想改变却又看不见光,在黑暗里寸步难行。

如果我们有成为某种人的权利,那么我相信,从逻辑上和道德上来讲,一定就会有说出自己是什么人的权利。

对我而言,只有当我克服了掩饰的要求时,同性恋才能从一种状态变成一种生活。

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拥有我的情感,我的政治,我的爱人。

在出柜的问题上,澈澈向来是那种不张扬自己是gay,但也不刻意隐瞒自己性取向的作风。

进入社会结交了一位朋友K,帅气且优秀。

在之前创业抢夺资源的过程中,K是唯一一个能把澈澈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前的朋友。

我们一个共同的女性朋友多次劝告我不要向K坦白自己的同志身份,认为K那种钢铁直男接受不了。

前不久做公号,某天晚上。

澈:我在写公号文章。

K:什么公号,让我看看。

澈:你要看?

那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我要给你说个事。

K:啥?

澈:我喜欢男生。

···K:开玩笑?

澈:这种问题也开玩笑?

···K:叔叔阿姨知道不?

有没有去看心理医生?

澈:差不多知道,这种问题需要去看医生?

···K:澈澈,我很感动,谢谢你能告诉我。

澈:哦K:真的很感动。

我不会给别人说,我女友也不说。

我对他的出柜经历就是如此。

之后的几个月里,他还是会主动给我打电话,和我探讨工作、感情的事。

他还说:“澈啊,我一直有看你的公号文章。

怎么说呢,你是第一个我接触的同志,但我为你骄傲,因为看你的文章,发现你对自我身份的认可度特别高。

彩蛋:电影中深柜的不止男主一人,还有哪个大家去电影里找。

推荐另一部深柜电影:我有钱有颜,我自虐十年留言点赞数最高的两位朋友加李澈微信拿红包。

午睡之前,记得看一眼12:40澈澈有没有找你。

一个专注同志电影的暖心微信公众号:李澈学长 ID:CheLeeboys近期金老师对澈澈说:无论男女,只要你的身体能获得快感 看两个老头间的人鬼情未了,竟让我边笑边哭 只要能把帅哥骗到手,管他趁火打劫还是趁虚而入历史莫里斯 有钱的基友 | 一炮定情 | 玩区块链的gay夏威夷 | 叔侄恋 | 羡慕其他gay | 吴彦祖和冯德伦 | 体育生分手 | 跆拳道 | Gay的新年祝福!

给直男写情书 | 三个儿子全是gay | 同志电影节

 3 ) 夜空中的烟花 海滩上的沙滩鼠

本以为是美国独立片,结果没想到走的是法国文艺路。

男主选得很好,青春,肉体,湛蓝无辜的眼神 棱角分明的面庞以及宽躺结实的肌肉。

女主的演技就不行了。

感觉总差点什么东西,可能是剧情吧。

卷卷而来的海浪声,升空四起的烟花,焦躁乏味的仲夏,保守的社区,狐朋狗友的peer pressure,肆意寥寥的大麻, 压抑的家庭还有男主自己迷茫痛苦挣扎的心。

我觉得应该可以表达得更多,而不是所有都浅尝即止。

他似沙滩鼠般在心中的黑夜里四处乱撞,否定着自我,却又网上寻欢。

开头的照相着实让我很惊叹,配乐我很喜欢,和人物心灵相得益彰,后面却一直平淡,直到最后的结尾,才如每晚都放沙滩上的烟花 在空中化为灰烬如有男主自己删掉了那些照片 回到了『正常』。

 4 ) 访伊丽莎•希特曼

文 / 维奥莱特·卢卡(Violet Lucca)无论经济还是社会的发展从来没有平衡一说。

而布鲁克林就是这种残酷现实的一个缩影,这个行政区既有纽约市高企的房价,同时又有五分之二的家庭收入低于最低标准,连温饱都不能得到保障。

伊丽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的电影《沙滩鼠》(Beach Rats)通过地点选择(格瑞森海滩,这个位于南布鲁克林的社区实在太过偏远,以至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开发商染指)和角色设定(一个在生活和爱情两方面都没有太大前景可言的年轻人)触及到了这种不平衡。

弗兰基(Frankie,由大眼新人哈里斯·迪金森[Harris Dickinson]饰演),乍看之下正是典型的沙滩鼠:金发碧眼、体格健壮的无业游民。

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跟朋友们鬼混,不是在一起嗑药就是在雅各布·里斯公园的海滩上闲逛,但他的大摇大摆却根本掩盖不住心底涌动着一股不安的、不悦的暗流。

一边是他的父亲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当然,这也给了弗兰基一个稳定的止痛药货源),另一边是他只有等到夜深人静之际才能偷偷摸摸地上一个同性恋聊天网站去游荡。

就在这个夏天,弗兰基一心想要与可爱又自信的西蒙妮(Simone,由聪颖的玛德琳·温斯坦[Madeline Weinstei]饰演)建立恋爱关系,但是同时他又加快了跟男人约炮的步伐。

直到影片最后,弗兰基暗地里的私人欲望和白天的那几个朋友在沙滩上相遇了——却是一场令他倍感痛苦的冲突。

《沙滩鼠》跟她的上一部故事片《感觉就像爱》(It Felt Like Love,2013年)如出一辙,希特曼仍然将镜头对准了年轻人的身体,意图从私密的角度去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那些摇摆不定的时刻和更为普遍的生活状态。

维奥莱特·卢卡作为《电影评论》(Film Comment)网络版的编辑在上周采访了希特曼,地点安排在已经中产阶级化的南威廉斯堡,两个人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她们就如何运用轻盈的电影语言去讲述这个有力的故事展开了对话。

这个故事最初的念头是哪来的?

你向男人请教过他们的性和成长吗?

创作是怎么展开的?

完成《感觉就像爱》之后,有好几年的时间我都在纠结一个问题,我想要搞清楚电影界对我的下一步到底是什么样的期待?

我既想要驾驭电影这个工业,又想要拍自己真正想拍的电影,我就在所有这些矛盾和纠结中迷失了。

脑壳都要想破了,才不得不放下所有的纠结,我决定回去做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只是要把视野再打开一点点。

在拍摄《感觉就像爱》期间,有好几个见闻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当时我们沿着水岸拍摄,大家都发现了那个地方竟然还盛行搭讪这一套把戏,而这就是我在脑海中做了记号的一档事情。

拍摄《感觉就像爱》的时候我从布鲁克林当地的格瑞森海滩挑选了几个小伙子,这些男孩被称为“沙滩鼠”,一听到这个叫法我马上想到“沙滩鼠”可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片名。

2013年参加圣丹斯电影节期间,我就开始准备下一部电影,用的就是《沙滩鼠》这个名称,讲的就是他们这群家伙的故事。

为了给《感觉就像爱》寻找正确的人物形象,我曾经在创作期间浏览了大量的Facebook页面,而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却成了《沙滩鼠》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

从拍摄《感觉就像爱》开始我就一直在研究这些家伙,他们基本上被隔绝在一个固化的阶级内部,而他们居住的社区长久以来又充斥着各种暴力,所以你无论把谁推到某个各自抱团的小团体面前都可能引爆一场冲突。

他们的住处离地铁很远,他们的机会也寥寥可数。

当我开始创作《沙滩鼠》的剧本时,我脑海中颠来倒去的就是这些念头。

我还想要搞清楚的一点是,男人是怎样通过性寻求陪伴的——已经有很多人跟我指出不要把《感觉就像爱》中男人的性等同于陪伴——但我知道那些角色跟我自己在本质上其实是一路人。

虽然他们跟我一样与自己身处的世界有诸多格格不入的地方,但是他们仍然会想要努力满足身边人对自己的期许。

你算是又稳又准地抓住了藏在南布鲁克林最深层的底色,而且还看到了奥施康定和止痛药在这个地区的滥用,在你之前还从来没有人认真讨论过这个问题。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是因为《感觉就像爱》,参加演出的很多家伙都极度依赖冰毒。

比如参演的嘻哈歌手尼克·卡逊(Nyck Caution),他创作的很多歌曲都在讲自己的朋友,讲他的朋友无一例外都对药物上瘾。

我研究发现这个地方所有问题都是混在一起的,然后恶性循环——孤立无援、机会渺茫、毒品泛滥,以及在他们身处的世界中争取各种身份认同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沙滩鼠》揭露了一个现代生活的悖论,因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每个人似乎每时每刻都处于超级链接的状态——任何时候,只要动了念头,只要动一动手指拨个电话就可以跟某人买到大麻————一切都是奔着毒品去的!

但是同时每个人又像是要把自己隔绝起来,嗑药嗑到吐不出只言片语。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普遍有种不善言辞的特点,特别是当他们碰到那些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问题时很容易在内部崩溃,然后向外爆发。

这会给他们自己或者给其他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男人的性觉醒在大多数电影中都被认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男人们总是被塑造成一副生来好色的模样,当然,这一设定或者只是为了可以用他们制造笑料。

你跟男人讨论过他们的性经历吗?

或者只是把你自己的性经历嫁接到了男人的身上?

我有许多跟敏感男人交往的经历,我知道他们上了床会怎么设法掩饰自己的脆弱,所以我创作剧本的时候参考了很多自己的亲身经历。

一开始确实很难,免不了会自我怀疑一下:“我可以讲这个故事吗?

”但是转念一想,我心目中大多数探讨女性性欲的优秀影片不也是出自男人之手吗?

所以我决定让自己去尝试一次。

《沙滩鼠》既不是一个成长故事也不是一个出柜故事。

在我的概念中这是一部一步一步认识自己是谁的电影,而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现在出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问题有点类似于当年《月光男孩》(Moonlight,2016年)的遭遇——但我甚至不想把它称为“出柜故事”——这不是一个出柜故事。

他从来没有打开柜门。

没错!

不过对《月光男孩》的一个批评是在性描写方面太过隐讳了。

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我当然希望自己能够更直接地去表现,但在这个国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分级制吗?

因为分级制,也因为演员的限制。

像《湖畔的陌生人》(Stranger by the Lake,2013年)这样的电影即使使用替身演员,出钱的制片公司还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虽然是我自己选择在影片中只要表现那种比较常规的男性裸体,不要去过度地挑战禁忌,但我在认知上也明白那里确实存在着一条不允许我们逾越的界线。

《感觉就像爱》的女主演曾经划掉了剧本中所有让她感觉不适的地方。

可以详细谈一谈再次跟非职业演员合作的问题吗,这次有没有类似的讨价还价?

这次没有。

等选角导演和我把《沙滩鼠》的剧本发出去之后,我们一开始收到的反馈都是负面的,所有经纪人的态度都非常侮慢,但他们也算是直言不讳:“尽是些男人的裸体和同性恋的床戏!

”他们根本不能想象自己代理的演员去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能够挑选的演员非常有限。

洛杉矶某个工作室给我们发来了很多试演录像带,最后拿下男主角的哈里斯·迪金森就混在那些试演者中间,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他演艺事业的根据地是在英国。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他骗了我们。

但哈里斯从一开始就百分百地投入,对所有要求没有任何的保留。

他看过我的另一部电影,所以知道我拍片会注意分寸,会很小心地掌控在某个限度内,而且他知道摄制组的规模很小,所以他跟我之间没有类似的讨价还价。

他的年纪相对也要大一点——已经19岁了。

哈里斯非常勇敢,非常坚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他已经没有退宿的余地了。

你是否觉得有必要突破那条被划得太过明确的界线,去表现那些很少有机会展示的东西呢?

绝对有必要。

我真的好喜欢加斯帕·诺(Gaspar Noé)拍的《爱恋》(Love,2015年),他怎么可以把床戏拍得那么漂亮,简直像芭蕾舞一样美!

我一直对那些致力于突破界限的电影抱有兴趣。

但是在这里,我们同样是拍电影的,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你需要不断争取,在争取的过程中要不断做出选择,放弃一些,坚持一些,总之就是很难保持刚开始创作时的初衷!

哈里斯竟然是英国人,对这点我到现在都难以置信。

他来自伦敦一个比较类似的社区。

格瑞森海滩的沿岸聚居着各种族裔的美国人,包括爱尔兰裔和意大利裔、还有俄罗斯裔、阿尔巴尼亚裔和中亚裔,我只希望哈里斯能够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融入其中。

虽然他从来没有到过那里,但是他了解这个世界。

虽然哈里斯有着太过明显的央格鲁人特征,但这个选角还是特别妥帖。

感觉上他就是出生在那里的人,就像是金发碧眼的西西里人之类的。

“他是个爱尔兰裔美国人!

”这是我们最终的设定。

弗兰基病入膏肓的父亲那条故事线是基于你高中时母亲生病的亲身经历吗?

因为我的个人经历,我已经习惯了把青春期和笼罩在头上挥之不去的疾病捆绑在一起。

我偶尔也会想到《湖畔的陌生人》,或者想象一个人在失去父母之后可能遭遇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犯了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其实已经没有申辩或者改正的机会了。

是的——年轻人的粗心大意,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像滚雪球一样迅速恶化成一个可怕的事件。

当弗兰基和他的朋友们为了买大麻的钱偷他妈妈的耳环时,一群人撞到了弗兰基的妹妹正在和她的小男友约会,看到这一幕坐在我旁边的一个观众倒抽了一口凉气。

人生原来也可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啊。

我想把那些小小的紧张时刻发展成更大的事件。

《沙滩鼠》是一个特别简单特别直白的故事。

你是怎么一步一步搭建起来的?

最初的草稿根本没眼看,写来写去就是这个家伙在两个世界之间来回穿梭的那点事情。

初稿完成后我就把它带到了圣丹斯的编剧工坊,但所有人看过之后都指出它“没有展开!

”从圣丹斯回来之后我才给这个故事搭建了一条主要的故事线——基本上算是重写了剧本。

在最初的草稿中,并没有设计让弗兰基等到父亲去世,在熬过了这一段艰难的时光之后才让他真正跨出去找男人约炮——而是让他从一开始就在行动。

我在初稿中设置了很多极端的行为,但几乎没有安排因果关系,每个读过剧本的人反应都不外如是:“呃,这需要有前因后果吧!

”就是说虽然有结构,但还是太粗陋了。

我本来还想安排妹妹讲一讲她那简单又诚挚的爱情故事,好让她的哥哥在内心深处对她产生嫉妒之情。

小姑娘可以有一种最简单的魅力和成长的体验。

表面上看起来弗兰基好像是一个超级阳刚、有着过度保护欲的哥哥,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他其实是嫉妒。

妹妹的角色很小,但是你能感觉到她整个夏天都享受着心花怒放的快乐。

我最后还是决定把一切都往简单了做,即使父亲亡故也不要用情节剧的表现模式去放大这一事件对他们造成的情感震荡,不要去表现他们大悲大恸的情绪,[相反]我想要抑制各种遭遇在角色身上可能引起的强烈反应。

你会反复观摩其他影片来帮助自己打通思路吗?

我没有哎。

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只能用鸡飞狗跳来形容了,既要完成一份全职的教学工作,又要照顾一个孩子,哪有时间看什么电影啊。

连投在这个故事上的时间都是压缩了再压缩。

这简直就是《洋葱新闻》(Onion)上的那篇报道嘛,《找到你最热爱的事业,然后在你的余生用夜晚和周末去完成它。

》(Find The Thing You’re Most Passionate About, Then Do It On Nights And Weekends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要是能熬夜干活还算好了!

晚上这个时间确实会让我看到一些对视觉建构有所启发性的东西。

菲利普·格朗德里厄(Phillippe Grandrieux)的《白癫》(White Epilepsy,2012年)和他的其他电影看上去都很有意思,我会特别注意他是怎么运用黑暗和拍摄场地原有的味道来营造氛围的。

为了寻找打光的灵感,我还和剧组工作人员一起研究了他的《阴沉》(Sombre,1998年)等一系列作品,最后我们制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夜间照明方案,就是借鉴了那部电影的打光方法。

《白癫》创造了一种很特别的正面打光方法,我们就借鉴这种方法去给所有的人与物打光。

这种正面光线看上去好像没有任何的动机。

我们把这种打光方法比作给黑暗中的动物照明,然后就在这样的光线下单纯地捕捉到了那些在黑暗中的动作。

这是一个会让工作人员感到局促的方法,因为剧组中的每个人都希望电影中的一切元素都是有动机的,大概也只有配乐这一项不会受到打光影响了吧。

在电影中没有一盏街灯、一道手机闪光灯、一片月光应该是单纯的,它必须是一道光。

这一选择确实让某些场景被暴露得惊心动魄,而且会时刻提醒我们是在观看一部电影,所有的场景都是一种人工构造。

这种光线当然不是为了加强虚构的意味,而是为了提醒观众,所有你能看到的事件在某种意义上都不过是叙事者想要你看到的部分而已。

但对很多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很难领会用意的决定。

比如我们的照明电工就会提出质疑,所以你花钱雇我参加拍摄就是为了让我把灯绑在一根杆子上然后再举上那么几个小时吗?

我喜欢拍摄光线,但我不是那种复杂的人。

我只要考虑怎么用一台16毫米的摄影机去完成一个简单的夜间照明,再也没有其他了,没有斯坦尼康,没有移动摄影车。

我们曾经用LED灯做了一个打光的测试和实验,每个人都想让我用更加数字化的设备,因为它们的感光性更好,但我想要的是黑暗啊,我想要用黑暗来营造那个空间的感觉。

因为这是一个人物认识自己的故事,他必须直面自己内心深处那些黑暗的部分。

影片中的几处烟花都是原来就有的设计吗?

是设计的一部分,而且一场接一场烟花可以构成一种叙事的节奏。

科尼岛上有很多乌烟瘴气的酒吧,那些家伙混完酒吧就喜欢出去放一把烟花,而且大家都特别喜欢一家挨近游步道的酒吧。

烟花这种东西看上去有点像是那种浪漫化的爱情,既日常,又充满了神话色彩。

影片中这对男女努力拥抱的就是那种浪漫爱,虽然付出了努力,但最后还是灰飞烟灭了。

我想要满足观众的期待,让大家看到这桩异性恋情事的破产,虽然他们已经很努力地去相爱,但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坠入过爱河。

我好喜欢有西蒙妮出场的所有场景,她是一个特别强大的女性角色,而且完全不是那种依靠口头语言对自我进行标榜的女性。

这跟很多电影的做派不一样,没有在影片中直接贴标签“看看这个坚强的女性吧,这个角色对大家很有意义,而我们创造了她!

” 西蒙妮的强大在于她是一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而他刚好不是她想要的男人,所以拜拜吧。

她努力了,她也付出了耐心,弗兰基身上的敏感曾经激发了她的性欲望,她以为自己可以帮助他克服那种脆弱。

我想知道你是否认为周五的就职典礼(译者注:特朗普于2017年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会把世界变得更加的政治化?

在拍摄《沙滩鼠》之前我参与的众多项目中有一个叫做“堕胎旅游”,报名参团的女人都来自宾夕法尼亚农村这样的地方,因为在当地没有堕胎权,所以她们只能长途跋涉前往纽约寻求帮助。

我想这个典礼已经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大家担心罗伊诉韦德案(Roe v. Wade,译者注: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堕胎不违宪的案件)会被推翻,担心对美国计划生育联盟(Planned Parenthood)的资助也会被撤销,所以我想自己正在写的这个故事已经比刚开始动笔的时候更加紧迫了。

我正在写两个闺蜜的故事(译者注:《从不,很少,有时》[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2020年),她们乘坐灰狗巴士赶到纽约去堕胎,用48个小时的时间对这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城市展开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航,并且度过了她们各自的人生危机。

这是一个关于女性之间的友情故事,是关于女性可能经历的漫长旅程,特别是当一个女性失去对自己的主导权时她的生活可能坠入的地狱。

我想等明年再投入拍摄,因为这将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被真正提上议程的事情。

我会一直创作,不再过多地去纠结外界对我的期望。

感觉在今天这个时代任何电影都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了,但是你已经在这部圣丹斯获奖影片(译者注:《沙滩鼠》荣获圣丹斯电影节剧情片最佳导演奖)中找到了一条非常直白、但又不是那么公式化的创作道路,虽然还要考虑票房,但又不仅仅是为了追逐票房。

我要感谢Cinereach制片公司接纳我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并且上上下下齐心协力设计了一个全力支持这部影片的创作方案,我不知道其他公司会不会愿意这么帮我。

就推广层面来说,《沙滩鼠》是一部感觉上有些怪异的电影,它给人的观感更像是那种私下的约会。

另外,现在让我感到难过的是它竟然与这个时代的脉搏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更为切近了。

在我刚开始创作这部电影的早期阶段,听我谈过构思的那些人,很显然啊,我想大家都不会在这个故事中看到阶级这个议题。

或者说,在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区域,出柜仍然是不被允许的,虽然对于许多从事传媒工作的白人男同性恋来说出柜这类故事早已经过时了——但这仍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权利!

在那个世界(《沙滩鼠》的世界)是没有出柜一说的。

那里可以有小小的失序,但是不可能真正脱离。

所以,对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来说,只有互联网才是他们了解自己释放自己的一条通道。

2017年1月24日发表于《电影评论》2022年5月30日译于杭州原文地址:https://www.filmcomment.com/blog/interview-eliza-hittman-beach-rats/

 5 ) 十个深柜七个渣八个贱九个烂

首先声明,我并不排斥深柜,我只是排斥渣男!

同性恋爱中的深柜,和异性恋爱中的隐婚,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是编造出一张谎言的网,假装自己和别人一样,假装自己是单身。

这本身没什么问题,我并不排斥,毕竟不是每一个深柜和隐婚,都那么渣,有些人可能是出于某种不可说的原因,比如工作啦、家庭啦等等,是为了自己好,而且又没伤害到别人,那无可厚非,可就怕那些深柜或隐婚的渣男!

明明是深柜,却毫无理由地迫害同性群体,明明是隐婚,却到处撩妹到处勾搭!

这样的渣男,会直接被我打入到心底的十八层地狱,永不再见!

当然了,本片的重点其实是在描述青春期的躁动,一个少年面对身边一系列境况的变化,懵懂的内心开始不安,再加上对自身性向的迷茫与抗拒等,这些都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就是一个渣男!

我这里就撇开那些青春的美好,单单从渣男这方面说说自己的看法。

影片总男主一开始遇见女孩,把女孩带回家,女孩衣服都脱了,结果他硬不起来,这就说明了,他其实根本就不喜欢女人,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同性恋!

是同性恋没什么可耻的,可耻的是他羞于承认,然后用各种伤害别人的方式掩饰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

当然了,他也和女孩做过爱,但片中只展示了一次,还是他磕完药,跑到卫生间自己撸硬了之后才去的。

另外一次在酒吧里,和女孩激烈地为爱鼓掌,结果啪了之后,没了啪啪,做到一半他跑了!

你可以理解为他情绪不好,但是我感觉他更像是想用和女人做爱证明自己不是同性恋,结果却硬不起来,或者硬了,但是和女人亲热并不让他感觉兴奋,所以他跑去给一个老男人演奏吹箫。

第一次和网友约炮,半夜出去,凌晨五点回来,被妈妈发现了,于是他又找到了那个女孩,编造出一系列美好的谎言,让她当自己的女朋友,假装半夜出去是和她一块去嗨了,从此他就经常半夜出去私会野男人了,妈妈也不再问他什么了,毕竟有了女朋友,理所应当会认为他和女朋友半夜出去嗨了嘛,那个漂亮的女孩啊,真是可怜,被这样的渣男骗上床,结果只是一个挡箭牌!

虽然我也是个同,但是我深深为那个女孩感到难受,那么性感漂亮、乐观阳光的一个女孩,被这么一个渣男糟蹋了!

不过还好,那个女孩十分看得开,不就是走到路上被疯狗咬了一口嘛,没关系,老娘打几针狂犬疫苗,疼几次之后,谁丫的还记得你他妈是谁啊!

如果碰到那种用情至深的女孩,说不定被渣男这么一骗,寻死觅活的心都有了!

再或者如果女孩不幸怀孕,发现自己被这么坑了,一激动,跳楼了,一尸两命,渣男的心就不会痛吗?

当然了,他不会,因为他是渣男嘛!

明明已经慢慢认识到自己就是同,一开始在视频里看到暴露的男人都会立马转走,看到穿着整齐的人才会聊几句,后来再看到暴露的男人,就不那么排斥了,用手捂着眼睛,偷偷地看!

可是你自己在家看小视频撸啊撸没什么,甚至和网友出去开房到小树林野战也没关系,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你情我愿的,谁能说你什么啊!

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明明就是视频看男人的,却跟朋友们说是为了搞到毒品才去勾搭男人的!

你这样说了,没有伤天害理,也没人说你什么,可是你更不该,借着约炮的理由,骗别人出来,然后让朋友们一起,抢了人家的毒品!

人家再有钱,毒品也是用钱的买的,也是很贵的,之所以愿意答应你拿出来,是为了和你分享,是希望和你发生一段亲密的关系,可是你不但让人家的期待落空,还这样对人家!

你也是一个同性恋,试想一下如果你被这样对待了,你心里会怎么想?

抢完人家的毒品之后,把人家推到海水里就跑了,虽然有些犹豫,却终究还是滚蛋了!

除此之外,为了吸毒,还当了母亲的珍珠耳环,父亲在家里躺着,快要过世了,也看不到他对父亲有任何的关系,只顾着和那群朋友们整天在外面到处嗨……你可以说他不过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嘛,会迷茫,会叛逆,会胡搞八搞,很正常嘛,但是青春期就已经这么渣,那么以后呢,能长成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吗?

男主的颜值,身材,胸肌、腹肌,我也都很喜欢,但是他的行为,让我觉得很难受!

母亲那么关心他,看到他整天和一群人胡搞,就让那群人赶紧离开,看到他吸毒,就把家里他藏的所有毒品都收了,看到他那可怜的小表情,心疼地关心他,他大可以说出自己是同性恋,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母亲那么爱他,或许会接受他呢?

就算接受不了,看着他这段日子那么难受,母亲也会心疼啊,可是他没有,他继续做一个柜子里人,做一只藏在沙子里的沙滩鼠!

是的,我很痛恨渣男,所有伤害到别人的人,我都恨不得送他去火星!

尤其是深柜的人,几乎大都是渣!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深柜,可以形婚,但绝不找女人结婚,让无辜的女孩做同妻,这样的人我佩服,可是大部分人都是渣!

明明是同,还找女人结婚,结婚生子了之后,不好好对家人,还在外面到处约,你不是人渣是什么?

说你是人渣都便宜你了;明明自己是同,还对别的同性恋嗤之以鼻,为了显示自己不是,甚至会比普通直男对同更加残忍,你自己说你是不是渣男……其实看似我是痛恨深柜,其实我是痛恨那些深柜里的渣男,看似我是痛恨那些深柜里的渣男,其实我是痛恨一切故意伤害别人还毫无愧疚之心的人渣!

不光深柜、隐婚,我痛恨一切伤害别人的人!

别跟我说迫于社会压力、迫于家人逼迫,迫于这迫于那的,我才不管呢,你上班迟到老板会管你是拉肚子还是堵车吗?

事实上你就是伤害了别人,别管是迫于天大的理由,你都是人渣!

一个连自己都不敢做的人,还能做什么?

十个深柜七个渣八个贱九个烂,还有一个人人厌,大家啊,跳出来,见到一个踩死一个!

世界这么大,渣男那么多,踩死一个是一个,世界如此美好,怎么能让渣男破坏掉呢!

当然了,不止渣男,还有渣女,毕竟啊,人渣,是不分性别的!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6 ) 不能因为人家如实描述了我的生活,我就给它三星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每分钟120击和沙滩鼠,三部电影。

我实在不想用某个词语来定义它们,因为它们很显然都超出了定义范围。

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主题方面,他们很显然可以分为一类,但风格和主题却云泥之别。

如果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描述了我理想的生活状态,每分钟120击则表达了为了获得理想生活状态所做出的努力和抗争,最后由沙滩鼠讲出了我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

打了一个只对我自己有意义的四颗星。

毕竟想了想不能因为请以让我很舒服,每分钟让我很震撼,就对真实描述出我对自己生活感受的沙滩鼠这么刻薄。

 7 ) 这世界上最难找寻的东西就是自我,无论是GAY与否

悲剧就是当着你的面毁掉美的东西。

GAY就是当着世界的面毁掉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青春是最美的东西。

每个GAY都是天生的悲剧大师。

烟花绚烂,与你何干青春残酷,你更倍之你是戏剧界最糟糕的伪装大师你又是真实人生里最无奈的小丑所以每个GAY都是天生的分裂症危险是美丽的但你却不能把伪装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重合就像折叠世界突然平面化了留给你自己的,只剩下绚烂又模糊的烟花。

 8 ) 「技术一把」视听分析:深柜的不止男主一个人

男主团队看起来最小的那个小朋友,也应该是深柜的boy。

这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小朋友出场率非常高,且有几处特写。

电影拍摄中,一朵云的漂浮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这说明小白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狐朋狗友。

几处视听语言应该能够验证,小小技术分析一把。

欢迎指正或者增加证据1.小白作为除了男主外3/4的成员,与其余两位并不共享画面空间,影片20:48和1:18:50两处段落特别明显。

第一处是谈论男主的“女朋友”的画面,双人中景,友X友Y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小白并不入画;第二处是“网上调基”的段落,同样双人中景,友X友Y嘲弄网页的大叔,小白也是在画面之外。

空间位置隐喻了人物关系:男主与其余三人的分割,小白又与其余三人的分割。

他们并不一样2.在1:18:50这个段落与影片最后的叙事同样作证了这个观点。

小白蜷身走过——使得约炮失败。

这里与其说是他不小心,不如说是故意要破坏——同为天涯沦落基,不忍相煎急。

还有最后一个段落,劫持白粉男,小白并没有参与,同样基于上述原因。

3.影片55:00,完全属于小白的一处忧伤段落。

其余三人纷纷脱下衣服拥抱大海,唯独小白缓慢坐下来,看着他们追风逐浪。

这样的安排不言自明,小白自认为是四人中的”他者“,无法真正融入朋友们的开怀时刻。

关于小白,印象最深的是这几处安排,纯视听的隐形表述,很高明。

应当相信,小白和男主一样,觉得自己是”独特“的那一个,因不同而痛苦的躲闪。

这个电影与其说是男同深柜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因为害怕孤独,男主和小白不得不努力融入XY的世界,又因为害怕孤独,男主在网上不断的寻求约炮对象。

影片的叙事基本上是‘约炮——沙滩——日常生活——约炮——沙滩’循环的结构,可能不工整,但沙滩是连接两处世界的节点,无论日与夜,无论是与朋友还是炮友,当海风吹来的时候,他不是孤独的那一个。

 9 ) MAN派推荐 | 赤裸的身体,深藏的心,深柜同志的双面人生

MAN派推荐 | 赤裸的身体,深藏的心,深柜同志的双面人生

弗兰基是在纽约的布鲁克林生活,他有着健美的身材和英俊的脸庞、而且很有精力,他与他的三个同样具有活力的兄弟每天四处鬼混,而他们最好的猎场就是位于布鲁克林南方海滩。

弗兰基独特的气质吸引着各种辣妹的主动靠近,但是在他的心里却隐藏着一股没有地方发泄的情绪,还有无法对包括家人、朋友和女友说的秘密。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弗兰基会在同志软件上专门找成熟的大叔们聊天,在一开始的时候,他看见裸露的身体时会马上的翻过,不做任何的停留,只有在遇见穿着整齐的他才会和他们聊天。

在初次和女生爱爱的时候,他怎么也没办法ying起来,面对女孩,他只能撒谎说自己是因为嗑药磕多了,当女孩摘下胸罩时,他不会去关注女孩的胸部,当女孩子问他我漂不漂亮的时候,他反而将胸罩比在自己的胸部反问女孩他美吗。

在他第一次和男网友见面的时候,他异常兴奋的洗了澡,修剪了自己的yin毛,不断的检查着自己的身体。

他也会担心对方会不喜欢自己,更害怕遇到骗财骗色的。

在第一次的树林中野战中,他会不断的躲闪和对方的皮肤接触,在荷尔蒙的不断分泌下,伴着各自的声(呻)音(吟),又像是压抑了很久的情绪一下就释放出来了一样。

父亲得了癌症,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弗兰基的内心是爱着父亲的,却不懂得怎样表达出来,而这或许也是他会找老男人搭讪的原因(心理学家上线)。

白天他还是照样与朋友各种鬼混,看不出一丝的异样,只有看到妹妹交了男朋友时,会表现出一种羡慕,这种羡慕又发展成了嫉妒,再升级就成了嫉恨。

他恨自己不能像妹妹男友那样做个异性恋,与女孩进行正常的恋爱,正常的做爱,这种恨后来又发泄到了妹妹的男朋友身上。

当和哥们儿看到之前搭讪自己的女孩正与别人打得火热,他又主动上前向之前的行为向女孩道歉。

反过来追求女孩,这次与女友的爱爱还是硬不起来,只能借口上厕所撸硬了再回来,他是个同性恋无疑了,连双性恋都算不上。

不过这种感情毕竟维持不了多久,后来女孩还是与他分手了。

直到影片结束,主角都没有大的改变,不像别的电影那样会有一个内心的觉醒或者真相的揭露那样促进主角的成长、引发观众反思的事件发生。

据说,导演本来拍了这样一个结尾,电影的末尾,主角向母亲坦白实情。

但是觉得加上不好,剪辑影片的时候又把这段删掉了。

而这样没有改变的结尾却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更能够做到感同身受。

从艺术性来讲,这是近年来深柜心理刻画得最细腻的电影,满屏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气息,裸露却不色情。

抛开道德判断不谈,从头到尾的性感肉体绝对秀色可餐。

 10 ) 闲感

飘飘欲仙?

愿你上天。

在无尽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后,一切虚假的东西:相貌,青春,体格,都无法给人带来任何生命的气息,只有死寂 、欲望之后,无尽的死寂。

烟花真的不浪漫,它象征着这些男孩,在以自己最恣意的方式将生命绽放后,生命的凋谢。

生命之路本无对错,可先想清楚,把青春挥霍完了,自己还剩什么。

青春,不应如此不堪。

《沙滩鼠》短评

L'Inconnu du lac but going-into puberty.(Harris Dickinson,他的我看过的这三个角色,都挺相似的,Money Boy、肌肉Twink但实在美味型,带英怎么不推这位啊,真的是,比Matt Smith、Tom Holland、Paul Mescal、Aaron Taylor-Johnson、Josh O'Connor、Austin Butler等一众新生代亮眼多了!

5分钟前
  • .
  • 还行

不知所云……除了男主比较帅

6分钟前
  • 卷心菜
  • 很差

鼠标向右一滑,视频社交就会带你进入另一个暧昧空间。像欲罢不能的瘾,要靠吸食处方药排解。母亲一遍遍拨打无人接听的电话,只为再次听到父亲的声音。在这速食的年代,海滩灌木丛或街边小旅馆,情爱仿佛快餐即时解决。打手壁球练结实肌肉,谈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如烟花的灰烬,落在这无所事事的夏天。

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关于身体:拥有,年轻时的放纵,对易朽身体的依恋,在它以外无所依靠;在父亲去世之际选择年龄相仿的gay友,在gay友与女孩之间逃避对任何一方的承诺,与同年龄的男性玩伴疏离,像烟花一样寂寞的短暂。

10分钟前
  • neo
  • 还行

父爱的缺失部分催生出一个对老男人格外迷恋的深柜,通过网上约炮填补空虚,女友不过是一个试图掩饰的幌子。从故事到拍法都非常稳妥,甚至对于作为“闯入者”和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受害者”的女友这一矛盾第三人的描写都只是浅尝辄止。整体剧情还是太平了,不过男女主那般年轻美好的模样让人耽溺其中。

14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空灵的配乐,若有若无的画面色彩变化,角色特写来烘托人物内心,有些尺度的船戏,再打上独立标签,再来个同性题材,拍的稍微话少点,影片忧郁基调就有了,呵呵,现在独立电影真好拍,不过这部我很不喜欢就是了!真的很受不了无时无刻地局部特写镜头,也就男主一个人浏览同性网站这个点我比较喜欢吧

17分钟前
  • Kk
  • 较差

还没老的迪金斯真的美,女导演拍深柜拍得就是细腻。

21分钟前
  • SpyLiu
  • 推荐

7.0分 十分当代,十分焦躁。百无聊赖的性感。希特曼真的是个好导演,在不安的手持镜头里我得以窥见另一种人生。 哈里斯有一双太美太美的眼睛,像两颗海蓝色的玻璃球。

25分钟前
  • Simple Blood
  • 还行

把老套的题材拍成这样感觉挺不错的,男主小伙很耐看!

28分钟前
  • willamette
  • 推荐

散漫无果才谓young。

32分钟前
  • 老K脸
  • 推荐

比call me by your name好

36分钟前
  • 過期罐頭
  • 推荐

远不如期待,手持特写的地位好像有点被拔得太高,以致于剧本有些被忽视了

41分钟前
  • 2noWfall
  • 还行

颓 迷 心乱如麻

44分钟前
  • FMIUL
  • 较差

这个导演还是视角小了些,本来这种因为寻求性和毒品刺激并因为环境原因无法出柜而导致性取向挣扎的故事,是可以拍得很深入的,但是本片各方面都只是点到即止,可能真的改不了一个劲拍大特写的毛病(这次是演员脸上的雀斑)。可是!!男女主角的颜值都太高了吧,突破天际,站在一起简直A&F的海报...

49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看完小心肝,再看这个,天塌了

54分钟前
  • nally
  • 较差

太浅太浅了

58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怼脸特写看着很爽 亲密镜头拍得很好看

1小时前
  • shesinsane
  • 推荐

每次射完,天空变得格外明亮,无忧无虑,但黑暗迅速袭来,和寂寞空虚一起,成为美貌的衍生品。烟花真美,照不亮天空。

1小时前
  • 哪吒男
  • 还行

写实的风格很不错,让人想起《美国甜心》,只是更缺乏叙事和印发的共鸣,不知道把两小时献给布鲁克林小年轻的无所事事上妥不妥当,虽然肉体是美好的,但感觉自己得更加有所事事才对。。。映后导演上台时才知道竟然是女的!lff

1小时前
  • 阿哲系
  • 还行

导演的视角还是窄了一些,所以故事也就停留在了动荡的夏天。几乎全是超特写的摄影事实上是我最不喜欢的类型,但是是一部描写内心动荡的比较intimate的电影所以也相符了。另外,是个纽约的电影人都喜欢在Coney Island拍片,我也曾干过,另外我发誓我看到了认识的群演

1小时前
  • 踩缝纫机的智子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