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贺岁片,挺应景儿的,每一个场景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对应的记忆,李老师就像是千千万万老爷子的典型,朵儿也是万万千千当妈的代表,因为我是你爸我都是为你好,因为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而你却为所谓的自我去追求自由。
因为李莉未婚怀孕一事年夜饭没吃成,又停电了,老爷子晃晃悠悠点蜡烛祭奠老伴儿又自言自语的片段真是撮到了心坎儿上,尤其给离家出走的儿子打电话说的那句“你老爸还跟你记仇呢,赶紧回来吧,好好过年啊”,好心塞💔,老年痴呆有时候也是因为心病吧……<图片6>李二毛:因为偷李老师钱离家出走N多年从未回过家,而事实上,他一直守在李老师身边,有任何情况从来都是第一时间出现;除夕夜在车站找到李老师终于才肯露脸,父子没有隔夜仇啊!
<图片5>莉莉:典型婚姻不幸福家庭孩子,遵母命赴美留学,结果未婚先孕回国,什么都跟母亲作对,行为过激。
这个电影除了最后全网齐心协力找迷路的李老师的情节让人觉得很温暖,其他看着更多是心酸…如何使用亲情,使它恰到好处发挥作用而又没有负担,特别是不作为一种道德绑架,一生都应该好好修习的功课。
<图片4>
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低的分,发现豆瓣装逼的略多。
看电影是感受,以前觉得赵本山是个老梗,小时候的春晚,一到了赵本山的节目就煮饺子,吃饺子看赵本山,然后春晚没了赵本山,煮饺子也需要看时间,春晚彻底是为了听个声,仪式化的东西。
为了吐槽而看。
说远了。
得了老年痴呆的老人,忘了生活,但是不会忘记自己的子女,依旧守候在破旧的车站等待子女。
老人的记忆停滞了。
旧的车站带来的盼头是团圆,是家庭。
老人被时代“淘汰”,固执的守着老宅。
老人固执的安排女儿的婚姻,工作,女儿离婚。
反抗老人。
女儿长大了,成家,离婚,女儿开始安排女儿的人生。
多么熟悉的景象,一代代的轮回。
她说她女儿,你退学我怎么跟你爸交代?
是女儿的人生重要?
还是交代重要?
都是爱。
但是是不被需要的爱。
一人我饮酒醉的傻子,始终开心又无忧,与“乌烟瘴气”的家庭成为对比。
傻子多快乐啊。
朱莉任性自私,不知道是家庭变故的伪装?
还是真的自私呢?
寻人微博力量大于警察。
羊朵,为了梦想,辞掉铁饭碗,去北漂。
然后这个年三十,投资人撤资,爸爸阿兹尔海默症,女儿任性怀孕,前夫也有了新的生活。
一连串儿的打击让这个女人情绪不受控制。
老李固执坚持自己的方式爱女儿羊朵,羊朵固执的坚持自己的生活,固执的有些散乱,固执的羊朵用固执的方式爱着女儿朱莉,朱莉用固执的方式反抗着母亲。
过年好。
我觉得影片蛮不错的,虽然结局烂尾一些。
但是大家太忙于结局了,你要什么结局呢?
老李头的老年痴呆只会越来越严重最后不能自理,依旧会去那个车站等待不会再出现到那个车站的羊朵。
好在儿子回来可以照顾老人到离世。
其实儿子一直守在父亲附近。
羊朵年后回到北京,依然要面对事业危机,经济压力,羊朵是否会会和大海再续前缘。
女儿朱莉呢,到底会不会回到学校,生不生孩子,是否与皮特在一起。
其实这更贴近生活,哪有那么多结局啊?
不过是另一个开始。
四星,流畅性差一点。
但是真的不至于一星,。
贺岁片里面这个算是走心的。
更不应该跟消费主义的小时代相比。
读不懂这部剧,真的是你们太小了,当你们真正经历之后你就知道这个电影多真实,他不是告诉你过年好,他是告诉你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都在慢慢的失去彼此,女儿的父亲逐渐忘记一切,女儿的女儿距离她越来越远,而她所谓逐梦的事业也危机四伏。
多么真实,所谓过年好,无非是一个讽刺和无奈。
又快过年了,你过年好吗?
总有一些人带着有色的眼光看电影。
电影中出色的部分自动过滤,有瑕疵的地方牢记在心中,因为这样能够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让别人看起来更牛逼。
我看电影总会有一种“屌丝情节”,即欣赏好的地方,瑕不掩瑜的话就ok。
我没有那种想要拯救中国电影的伟大理想,我就想好好看(更想用欣赏这个词)一部电影,买票看电影不就是获得身心愉悦嘛?若是非得要挑出毛病来证明自己很牛逼的话,我觉得这才是中国电影界的症结。
但愿豆瓣不会成为一个装逼圣地……再次向导演和老赵致敬!真的戳中了泪点!
文/梦里诗书对于电影本身而言,《过年好》无疑是一场糟糕的演绎,刻意生硬的情感,做作难耐的悲情,走马观花的群星走秀亦难谈何演技可言,但本山大叔老父形象的拜年贺岁,使电影终还是在应景节日的氛围中找到了些许亲情的沉淀,给人以对家的温暖。
作为一场本意家庭团圆的喜剧,原以为电影会以家的日常暖人心房,犹如李安的《饮食男女》那般给人以真挚的感动,但看其成片方才知大错特错,失望透顶,这是一部如果没有赵本山完全就是一场灾难的电影,导演非常明显的无从把握人物角色的情感,喜与悲间转折的突兀令人简直无所适从,犹如舞台剧式的演绎更使其全然失去了真实的奠基,一种虚假做作的喜气氛围根本感染不了观众,即便是应景春节的电影,能将一个本自合家团圆的故事演绎到如此不堪,确也是令人所见导演高群书其自成一派的不凡“神”功。
《过年好》并非没有实力派的演员,相反群星荟萃用在在对《过年好》的形容上并不为过,但电影不是春晚,更不是依靠群星来个广场舞的大结局就能让人感受到所谓之年的氛围,它是需要一个真情实感的故事,需要真正契合演员的功底呈现出精彩的群像,来真正向全国人民真挚的问出一声新年好!
但这样的问候显然不属于这样一部群星走马观花的演绎,电影中几乎所有人的情感都是断层的,演员亦只是生硬刻板的背书出了自己的台词,使群星荟萃变成了萝卜开会,好在赵本山的老父形象,那一头白发和中肯的演技,诚然在这部电影中有所小成,但对于一个惨不忍睹的蓝本来说,并无法力挽狂澜,这无疑是电影最令人遗憾的所在。
本应是合家团圆,年味十足的《过年好》,虽不曾有以多么期待,却未曾想会是一出如此尴尬苍白的闹剧,平时如此滥竽充数也就算了,合家团圆之际仍旧不忘如此!
却还是要感谢电影的良心提档,让观众尚不至于过个糟心年。
凉皮昨天拉上好基友去刷了《过年好》,在电影上映以前,凉皮还是相当期待的,毕竟是赵本山老爷子又重新出现在大荧幕上。
况且,《过年好》这个名字也太应景了,又有作为《武林外传》忠实的腐竹喜欢的佟老板。
总之,虽然是不被看好的电影,凉皮还是有不少期待。
结果···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过年好》,顾名思义,显然走的是“合家欢”、“亲情”这些“喜剧”、“感动”路线。
没想到电影是一个大杂烩,当下流行的元素都有了——不要钱和唱着歌剧的菜贩子爱做诗的车站派出所警察摆阔的土大款痴迷追星的孙女离异独自打拼的女儿孤独的空巢老人···甚至连《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都出现了但就是让人感觉不到好笑和感动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凉皮之前说过,让人笑的方式有很多种,是有等级之分。
而最糟糕的喜剧表现就是,”我都这么努力了,你就笑一个呗“。
很显然,《过年好》无论是一开场的菜贩子还是买咖啡论壶装的土大款,都是电影里的”包袱“。
你都知道,它要抖包袱了,都已经有了笑的准备,但就是笑不出来。
为什么呀?
夸张的表演虽然让人想笑,但并非夸张的表演都是好笑的。
更让人尴尬的是,电影还把自己分成了好几幕,中间穿插了几个与故事剧情并没有多大关系的情景喜剧。
笑点没有,倒是让人直呼莫名其妙。
尤其是在电影里,配上凉皮喜欢的佟掌柜,简直就是《武林外传》的即视感。
可是无论是炉火纯青的赵本山、浑然天成的闫妮还是新近正露锋芒的大鹏个个都是拔尖的喜剧演员,却没有碰撞出半点喜剧的火花。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更可惜的是,出于感谢师恩客串的赵家班也在电影中有亮相,可竟然是在最后陪着赵本山老师跳了一个MV。
能把这么多优秀的喜剧演员”烂“用这种地步,《过年好》可以算是巅峰了。
喜剧不够,感动来凑呗。
其实在感动方面,《过年好》的题材太有优势了,”亲情“是大多数人感动的点,尤其是赶上了春节回家这个热点,让人感动确实不是难事。
可是,《过年好》实际上是一个裹然着团圆外衣的母女版”小时代“。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简单概述就是,女儿热扎依在美国怀孕了,备胎炎亚纶还特意从美国赶来想娶热扎依,结果在除夕晚上暴露了。
妈妈闫妮情急之下抽了热扎依两耳光,热扎依突然控诉闫妮独断,母女当场撕逼。
外公赵本山病犯消失,母女不计前嫌共同寻找赵本山,最终一家人团聚。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呸”这不仅是凉皮的想法,也是整个影院观众的内心写照。
而本应该代表着过年团聚、对故乡的执念、和子女的关系的重要意义的赵本山扮演的老人的角色却并没有起到发挥出它的意义。
在《过年好》当中,老人赵本山对于过年回家、吃团圆饭的执念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而少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所不可替代的人情味。
而对于现在社会,老一辈和子女存在的隔阂、矛盾、不理解,电影也通过争吵的方式带过,却最终没有任何结果。
这跟闫妮和热扎依母女撕逼没有实质性区别。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这种为回家而回家造成的为感动而感动与前面的为好笑而好笑的展现方式实在让人无法感同身受。
此外,《过年好》在使用贺岁档明星客串方面做了非常不好的示范。
电影里赵本山老爷子失踪了,于是孙女热扎依发了一条微博寻找老人,一众在电影中就饰演自己的明星们纷纷暂停了各种年三十聚会、嗨皮的热闹氛围,神色沉重的一个个在网上转发号召寻找老人。
这个时候,凉皮身后的一只说个不停的少女大声喊道:“一个个都不找人转发微博有个屁用啊”虽然呼吁大家,在电影院尊重他们观影,不要一直说个不停和大声宣传,却也不得不不赞同这个少女。
这个狗屁剧情,谁信啊!
所以,谁跟凉皮说“过年好”好,凉皮跟谁急。
最后,祝愿大家过年好
电影以老年阿尔兹海默症为背景,一个专心挣钱的母亲,一段不美满的婚姻,一个留美却意外怀孕的女儿,家庭之外的其他似乎很好,乐于帮助的警察学生,痴心的有钱单身汉,不介意女孩怀孕的留美小帅哥。
但这些丝毫掩饰不了那一炖糟糕的年夜饭。
中国现代父母和孩子沟通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母亲以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孩子却从没得到她想要的关怀。
出现问题之后有的只是争吵,互相伤害,互相放狠话,接着就是长久的哭泣。
好像看到了一个模板,结局好像也是差不多。
父母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孩子慢慢或许会理解父母。
但这种电影最主要宣传的就是想要大家提早有一个意识吧,成长和理解或许是缓慢的,但时间消逝是回不来的。
既然你们最亲,就学会换位思考,以对待老板抑或对待客户抑或某个你每天献殷勤的角色的态度对待父母,交谈起来或许容易些,你也会感到更多的温暖。
时代在进步,孝顺不能丢。
镜头每次给赵本山一个人心里就接受不了,老了只剩自己,会不会太凄凉。
真的多陪陪父母吧,钱和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但人活着至少要学会感恩。
后来突然跳广场舞,真的无法从刚才的吵架中出来,理解不了的结局。
从寻找老人开始就不断出现各种明星,但越看越觉得再也不像是个电影,网络这么发达,随处可见很多明星,请不要硬塞进一个电影,很减分。
私下揣测,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是本山大叔宣告安全着陆。
其次呢,我徒儿大鹏拍个煎饼侠都过十亿,我赵家班人才济济,还拉了这么多大腕捧场,再赶上春节这个大IP票房怎么也能分分钟过十亿。
可惜电影情节是硬伤啊。
这要是台话剧,绝对超赞。
可拍成电影放cctv6我看不到十分钟就得换台。
宝宝实在看不进去啊。
祖孙三代过于脸谱化,故事不够温馨,情节凌乱生拼硬凑,无头无尾。
很多明星只露了一脸,演员表里宋小宝等人直到片尾才出现,最后来段歌舞我以为穿越到了宝莱坞。
唯一搞笑的是胡同里那几个神经病,就这还混进去了文章……看完我就醉了,这电影有毒啊。
乡村爱情随便拍一集都比这个好看啊。
我知道炎亚纶挺帅的,演的美籍华人也挺洋气。
可是这人设,还有这三观,什么“女朋友怀孕了,孩子不是我的,但是我愿意负责” 这都是什么玩意?
赵老师,你确定让现在的90后,00后看这电影不会有问题??
<图片1>
10分制的话7.5颗星吧剧透预警电影加入舞台剧节奏的尝试,梁超他们团队在搞,从闫妮嘴里客串了一句的开心麻花也在搞,然后高群书又开始搞但我还是原来的观点,从未成功过,或许我刻薄,恶棍天使就不提了,同时我也并不认为夏洛特烦恼多么好看两个字,折腾电影就是电影,你可以把舞台剧做成电影放,但那是“电影院内放舞台剧”本质上还是舞台剧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但是我觉得电影的气质,在表演主体上,是无法过分外化的,电影可以荒诞可以解构,但是表演主体本身面对镜头是一种“呈现”,它必须符合镜头节奏本身,而舞台话剧不同,它的场子决定了它的表演必须是外化的,这是它们的本质不同,就像话剧和传统中国戏曲的表演模式本质不同一样电影主体表演可不可以疯魔可不可以外化,当然可以,但必须符合镜头节奏和叙事节奏本身,镜头为叙事服务,人物表演也为叙事服务,如果叙事本身是疯魔的荒诞的,那么表演当然要符合这一镜头节奏,远如周星驰喜剧,近如夸张的《厨子戏子痞子》和《滚蛋吧肿瘤君》都是这样的符合节奏的作品本山大叔的表演是大师级的,但问题在于,他很明白电影表演中戏剧化和生活化的平衡,所以这个阿兹海默症的东北老头形象十分立体,但在这样一个写实的背景之下,他和梁静演的那个疯癫的鸡贩子的冲突就显得莫名其妙,实际上更真实的菜市场拉价儿对话完全有可能比这种荒诞主义表达更有笑果,但是电影的叙事节奏上却采用了像舞台剧一样的人物形象对比模式,这就非常得让人难受要知道,本山大叔自己就是舞台表演出身,但他是用电影的演技在走,结果却最后还是被剪成了舞台剧,太折腾了同样出离的还有那个时不时出现的MC视频房顺口溜,对不起我实在无法将其称为音乐,我自认不是那种优越感爆棚的高冷文艺青年,但是这玩意仍然只是不入流的视频房顺口溜,我能理解开始两句重复多次的话是导演想用荒诞的模式制造节奏的同时强化主题,但是这节奏,还是是太折腾了同时这作品叙事也不完整,前后不对称,最后矛盾没交代完就开始跳广场舞,当然,我们都知道,这种家庭矛盾通过叙事脉络和情感逻辑本身的推演,是无所谓交代不交代的,其实这也恰恰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即发生了什么事儿,一家人还是一家人,但即使是无所谓交代不交代,在叙事完整性上也不能不对称,把结尾撂在那也不收就直接跳广场舞这就太糊弄事儿了,就像吃了一颗药,到嗓子里没下去,拿一通水硬压下去的感觉,二次元的话,这叫,强行完结,是要吃刀片的不过大的叙事节奏和一些扯淡的东西之外,这个片子的细处还是十分有张力的传统现代家庭矛盾剧,细处的走心的表演就不受大框架约束了,反而非常的细腻感染力强其实讲的东西就是俩字儿,代沟。
最近讲代沟的片子很多,对于现代中国家庭,寻找合家都能看的电影的契合点,从代沟的矛盾做切入是很正常的事情,老炮儿、一切都好,再到这个过年好,其实讲的是一个事儿——我是你爸爸就连歪果仁也来凑这个热闹,拍了星战之我是你爸爸和熊猫人战争之我是你爸爸以及火影忍者之我是你爸爸,还扎堆上映相声管这叫伦理哏。。。。。。。。。。
横向看来把我是你爸爸讲得最自然真诚,代沟表达最切实也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就是火影忍者和这个过年好,因为它们都对人物性格和矛盾发展细节做足了功夫,博人最开始就是鲜明的现代社会小熊孩子,而孙女最开始也就是鲜明的东西方混合式新新人类姐妹淘。
他们夸张,但是会让人们觉得可以会心一笑因为他们的整体气质是对的,对PSP和电脑网络的迷恋也不像很多对现代社会根本落伍的导演视角表达得那么尴尬,同时也以相对温情的方式探讨了时代变迁中父辈无以适从的教育方式和责任的问题,孩子并不真的像老辈儿想得那么无理地熊,老头儿也不像孩子想得那么无理地犟,这种基于平实细致的生活观察的呈现,要比老炮和星战那种程式化的东西,靠谱很多,毕竟同时理解两三代人,这太难,所以热依扎的角色要比李易峰更立体,炎亚纶的花瓶也比吴亦凡更有亲和力,有人说孙女作妖得过分,其实就别说她是个中西医结合疗效好的姑娘,就算是我身边的一些二十来岁的新时代小妞儿,做派上像这样的其实也挺多的,可能豆瓣知乎上都是文艺妹子不是走这一挂的所以觉得不可思议吧。
和其他家庭剧一样,矛盾之中爱的牵扯是这部电影当然的最核心的主题,女儿对老爸的又爱又气,孙女对老妈的又爱又气,孙女对姥爷的又轻视又重视,这都非常的符合现代中国家庭的情感结构,最后二舅回来认亲把这种对比性冲突推向了高潮,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我说一个非常能触动我的小细节,就是热依扎把连奕名和闫妮拢到一块说了一堆感情,然后顿了一下,冒出一句,我上学的钱谁给啊,一般来说,这种台词就是来搞笑,或者说明这闺女不靠谱的,但是那中间的一顿,却彻底戳穿了我的泪点,这一顿当然不单因为前言不搭后语,同时还既体现了三个人关系的尴尬,也反映了夹在父母之间的女儿的境地和心态的尴尬,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那种本来就不成熟的心态中做包含的复杂,但是离异单亲的孩子应该最能明白那种“不知道该怎么想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既是他们感情的轴心又同时和他们的事件毫无关系的难以自处”的感觉。
又或许是我想多了,那就当我想多了吧综合来说,大框架上的折腾看得我很糟心不假,但我觉得我还是可以给它打高分,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还是可以推荐纠结中有家庭这一环的朋友们去看一看的最后,热依扎挺好看的,张柏芝和野中萌好蓝合体的感觉
刚看,觉得有些评论有点偏颇,可能也是每个人欣赏不一样吧。
反正我爸在那看得说挺好的,场面拍得也挺喜庆,春节档看很温暖,美工挺不错的...反正我大学生也没啥多大的见解,总体一句话,热热闹闹。
反正我也不知道高群书是谁,也不知道这个片子跟郭敬明啥关系,贺岁嘛,还好,内容是单调了点,不过导演拍的时候用了挺多心思,有些人物矛盾冲突的时候。
演员是挺多的,不过主要演员的演技什么的都在线,主要人物也突出了。
个人感觉不错,贺岁档很合适。
看了个十分钟的cut,外孙女那个角色太莫名了,闫妮好评
除了那个吓人一跳的250结尾,整体是动人了,且说出来了很多人过年都要面对的家庭问题。做菜的那些片段有点饮食男女的影子。结尾是怎么啦?家庭恐怖强行清洗。
这什么玩意儿,热依扎喊的人脑壳疼。心疼赵本山出来受这个罪……
很热闹的一部贺岁电影,适合打游戏做个背景音,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不过不要紧,赵本山爷爷不在春晚也可以看到,还有炎亚纶和热依扎演一对儿,就是图个热闹。
差点因为尴尬死在电影院
感动哭,好温暖,里面元素超多,包括过年,年菜,留守老人,三十团圆,三代人之间的隔阂,少女怀孕,老年痴呆,微博,太多了
中间部分看了一个小时 太烂了 明星的堆砌 莫名其妙的剧情 完全是觉得央视放本山大爷太难得才看的
感觉个个儿都是本色出演,演的挺好的。有两个我不能容忍,一个是莫名其妙跑来一段说唱,还有结尾MV,真是舜乐一奏,百兽率舞。陪我妈看的,就这两处看的我如坐针毡,刘能赵四儿白展堂姚晨出场也无法挽救整个情节的失控
终于知道为什么老高要请三次才请来赵本山,本山大叔看了剧本是真不想演吧,冲着朋友面子才来的吧,碎片式的剧情比看3D还晕,矛盾最尖锐的酒席部分最后用一场老人失踪来化解,太生硬了,请这么多明星拍一部其乐融融的贺岁片不好吗?非得让人添堵,贺岁片最好的典型就是满汉全席,高导可以借鉴一下。
莫名地有些文艺感 拍的不错啊 有亚伦四星
看的泪奔,稀里哗啦的,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真别作也别死要面子。
无论是表演还剧情都不错,家庭关系更是一针见血,我来拉一下分。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只好微微一笑,一个个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像这样的电影,都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了。。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片就是个娱乐之作,不过可能他们花了钱,而我却等了一年才看吧。。。但是我很庆幸现在看了,因为我也想说:过年好
真庆幸我不是在过年的时候看这部电影,不然一定怒砸电脑。片名是“过年好”,结果电影半点都不好,从一开始娘俩儿掐架,慢慢的讲到了中年离婚,意外怀孕,老年痴呆,种种人生窘境。这尼玛看了过年能好才怪。最后直接烂摊子连收都不收就跳了场广场舞收尾了。高群书别再自诩是中国最好的制片人了!
小制作,大主题,每个人都得去面对。
是不是整一大堆明星,弄个过年的题材就是贺岁电影了?赵本山没用好阿,浪费了
千古奇片,能看到众多派系,分不清哪只跟哪支,东北派的,博纳于冬派的,明显看出出资人想捧谁,但是没捧起来,无法形容的一部电影,因为这基本上已经不能算是一个电影了。众多资深演员大杂烩,群魔乱舞在结尾达到高潮,高群书凭此片可留名影史。绝
我的天好心疼赵本山
好看
对,我是来拉分的。片子比期望中好看许多。本以为是俗套大团圆类型的喜剧片。结果不但内容有点意思,连形式上都比较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