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少女下去,花工资的80%去租漂亮的大房子、在家里扮演女仆play、穿上婚纱开趴踢、躺在被剧毒生物环绕的房间里...这些梦幻的小事情却只能借以孤独实现,一个人,就能肆无忌惮去做许多想做的事。
但又无时无刻不希望能有一个人能来分享我的小秘密。
如同小时候认定一个女朋友陪自己上厕所,只和你一起上厕所。
封闭的自己打开了一扇小窗户。
“秘密只和你说,别告诉别人。
”我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孤芳自赏、又渴望被理解。
小时候的相互理解可比长大了后容易得多。
于是我愿意努力去赚很多钱,愿意花钱去得到,金钱的等价交换能让我欣然接受,而非接受难以承受的“陌生人的善意”。
然而,买来的只是认识你的一个契机。
我愿意花钱,创造和你在一起的机会。
至少比单纯停留在internet上的接触要好。
这钱花得值,至少还有这个简单粗暴却又纯粹的办法。
这么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真白。
影片也的确像是两个风格迥异的故事和人物。
一个是不管任何事都会说"はい"的七海,一个是活得潇洒自我的真白。
好像只有这种搭配才比较容易成为朋友。
凌晨三点回家,叫醒你也不会生气、直接躺在你的身上睡着。
七海是温顺、透明、没什么棱角。
真白是真白。
两个人都从对方身上汲取到了一些什么东西。
影片的两个高潮:カラオケ和穿婚纱。
我的心仿佛也一下被填满,想要时间就此停下。
但回过神来,真白已经不见了。
戛然而止得消失了。
我喜欢那些把女孩作为主角的电影,且并不认为此片是百合的基调。
反而,此情此景,不拥抱、不亲吻才是怪事呢!
然后我们一起拥抱睡去,多么浪漫纯粹。
最后去向该去往的地方。
只有死亡才是停留在臆想世界的最好方式。
但剩下的日子还需照旧,七海难以去创造什么惊险刺激、浓墨重彩的生活。
但至少无论在哪,她都能很好得适应下去,仿佛世界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治愈。
对于一个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点击播放是需要点儿勇气的。
对岩井俊二并没有过多的研究,知道这部电影也纯属巧合。
所以当满头雾水的看了半小时之后,我便搜了个电影介绍,知道了个故事大概。
但当最后把电影看完时,我后悔了。。。
悔不该去看那个故事大概,因为电影的每一步发展真的都戏剧化的超出我的想象,令人深思。
电影从始至终弥漫着一种压抑,但与此同时清新干净的画风和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又好像充斥着一股暖流。
正如很多评论中提到的,导演的这个故事里包含了太多元素,网恋,出轨,同性等等。。。
两位女主由于各自成长的背景,使得她们在面对这个世界时那么的无助,无奈。
七海被学生玩弄,被婆婆算计;真白被妈妈嫌弃,就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而病魔还死死抓着她。。。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她们遇到了彼此,相互取暖,并产生了一种相互依赖的感情,甚至超越单纯的所谓同性之情。
虽然最后真白还是去世了,但七海的生活却像是乌云密布被撕开了一道缝隙,照进了一束阳光。
真白去世后,她也终得到妈妈的理解和眼泪(看到几个人脱衣服那段,真的是要哭了。。。
)生活甚至生存可以是被动的,无奈的,但即使这样也无法剥夺人们爱的权利。
关于安室,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个人唯利是图,但在电影里,换个角度来看,他确是有些许上帝视角的角色。
所有的人通过他关联起来,当然这种关联有好的,有不好的。
但很多细节也看得出,他不是个“坏”人。
至少看完电影,对他没有恨意或者厌恶。
不管怎样,他还是值得七海最后的那句“谢谢你”。
最后,电影的很多画面确实美得没话说,蓝色的水母房里,两个女生穿着婚纱依偎躺在在白色的床上。。。
这个画面可以让人怀念很久。
我承认我对岩井俊二是有偏见的,很大的原因是在两年前观看完《情书》后难以忍受那种“矫揉造作”。
直到现在,在《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长达三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逐渐击碎了我过往对岩井俊二的认知。
这是部很具有争议的电影,那些因为《情书》而爱上岩井俊二的观众可能无法接受这种虚晃一枪的做法。
岩井俊二在这部电影中走上了传统的反面。
为何说”传统的反面“,那就牵扯到标题说明的两个方面。
先说“破”,岩井俊二在这部电影中首先消解的现实生活中长期以来单一名字作为一个“符号”与意义本身“人”的关系,挖掘了“人”本身被其他符号解释的潜力,继而消解了人物之间稳定的现实联系,最后消解了现实仪式的庄严感。
三个步骤逐步递进。
“名字”作为一种符号长期被人类使用,但岩井俊二将“名字”放置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会框架中的时候,网络“名字”和“账号”的变换使人物更好的隐蔽自己,正如当皆川小姐第一次见到安室先生的时候,安室先生讲的话:这年头大家都有很多名字。
承载网络的载体手机和电脑正如阿兰·巴迪欧谈阿巴斯《十段生命的律动》时的汽车一样,成为谈论世界的封闭场所。
在这个场所中,当人可以在不同“名字”指代的身份中转换的时候,人物之间的关系就不总是那么透明的。
这种观点在电影中具体表现是在安室雇人陷害皆川,偷拍的视频经过剪辑成为了诬陷皆川出轨的证据。
这也就是为什么岩井俊二在这部电影中根本不屑于去追问事情的真相,不去追问安室的种种动机和行为。
岩井俊二给我们展示的只是不稳定现实关系中那露在海面外的冰山的一角,就像皆川的丈夫只能看到被剪辑过的视频而无法得知人物真正的关系。
这种令我们无法依赖惯性电影思维去思考的设置正是他对依托线上信息传递和表达的社会观察最有价值的地方。
当不稳定的人物现实关系进一步发展时,它不仅会造成实际家庭的解体(皆川被赶出家门),更重要的是,它会造成“虚假”关系的建立。
皆川为了面子在婚礼上请了“演员”装作亲戚,这种虚假家庭的建立在一开始就展示给我们,所以当婚礼举行时,仪式的庄严和神圣感被更多的“表演”替代。
而且在皆川也开始在别人的婚礼当演员时,岩井俊二用一句并不会被引起多大注意的话为现实仪式的庄严彻底做了了断。
当时coco饰演的真白(瑞普·凡·温克尔)随口说了一句“这人似乎犯了重婚罪”。
按我们惯常的认识来说,婚礼会产生新的婚姻家庭,而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认识中婚姻在同一时期都是只能保持一个。
在这里同一时期可以举行多个婚礼,仪式变得廉价。
而我们明白,维系社会秩序很重要的一点是仪式的神圣感,无论是皇帝的祭天仪式还是普通人的婚礼葬礼。
所以步骤走到这一步,岩井俊二的方向就已清晰可见,那就是在数据传输时代社会的秩序还可以维持表面的稳定,但表面之下已经暗流涌动。
在皆川遇见真白时,影片转向了一个更加奇怪的方向。
一方面真白与皆川的友谊在各种巧合下不断巩固,但安室这个幽灵一般的人物也逐渐显露出他作为幕后操纵者的身份。
真白在出场后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但我们从一开始除了知道她有两个名字:真白和瑞普·凡·温克尔之外,再无其他了解。
这个神秘的人物一度要将皆川带上死亡的道路。
看到现在,似乎岩井俊二过于严肃和残酷了。
但皆川与真白相处的过程中,岩井俊二在重新塑造着前面被他一一消解的东西。
这就是“立”。
非常重要的一场戏是,皆川与真白穿着婚纱开车回到租住的别墅里。
在这里,这两个穿婚纱开车的“异类”确立了岩井俊二对希求真实情感的态度。
按我的猜测,这也就是为什么本片为“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新娘”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因为仪式而产生的,而是因为感情产生的。
在婚纱一段的拍摄上,慢镜头处理的十分的浪漫。
岩井俊二用仪式感的镜头拍摄这段的意义在于:“婚纱”作为一种符号指代的不应该是“仪式”本身,而应是仪式中的感情,也就是“婚纱”(符号)是携带真实感情(意义)的感知。
在接近结尾时,岩井俊二更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表达。
真白最后被皆川发现是AV演员。
这样设置的点在于当观众观看成人电影时,首先关注的不是演员的符号——名字,而是演员的身体,是性本身,带给观众和演员的都是真实的生理体验。
当在酒精的麻醉下,一向对女儿无视的真白的母亲也像女儿一样在外人面前脱光衣服时,她感受着的是“羞耻”这份感情,是真实的感情体验。
最后即使是安室这个神秘的人物也脱下了衣服去感受真实的“羞耻”。
在这里,岩井俊二已经完成了他的重塑,完成了一种作者化的表达。
我们常说不破不立,在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影片里,岩井俊二前一个半小时完成了“破”,后一个半小时完成了“立”。
在看透这个世界表象下的本质后,依然希求着真实情感的意义。
我只能用这样略显俗套的话来表达敬意。
第一遍看的两小时版,感觉包含的内容很多。
后来又看了一遍三小时导演版,好像多了些废话,剧情并没有丰富多少。
最后五分钟脱衣那段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又哭了,而且哭的更厉害。
想想看,其实前面的故事都是为那五分钟做铺垫。
前半段是人情冷淡,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唯有女主角七海像一个误入地球的外星人,真诚的有点二。
孤独的七海先是在网络上像网购一样找了一个老公,本来只想找个家庭过安安稳稳的日子,然后就一系列撒谎,一系列被骗。
一直在“帮”他的“3T”公司帅哥安室有多张名片,多个身份。
表面是帮人解忧,其实帮人害人都干,有钱就行。
被丈夫和婆婆赶出家门后,走投无路的七海在又安室的安排下认识了想要找人陪自杀的真白。
这次都开始骗她的命了,她还是那么傻乎乎轻信,一心一意为别人着想。
但这次一个患绝症的AV女反而能全心全意的接受别人的善意和真心。
七海和真白两个少女之间的感情,有点desperate,像是冰冷世界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们聊天玩耍,弹琴唱歌,互戴看不见的戒指,接着不是同性恋也不是异性恋的婚.....“你愿意为我去死吗?
” “愿意 ”--这是她们俩的最后一句对白。
为了这句话,真白放过了她。
最后的五分钟来了,这时如果你这时不巧去了卫生间就会miss掉整个电影的point。
岩井俊二经常来这一招。
在一直以女儿的职业为耻并和她断绝来往多年的真白妈妈家里,三个人本来正客客气气的交接钱物,真白妈妈突然当众脱衣,只为了感受女儿在公众面前脱衣是不是感到羞耻,安室突然打破职业式的客气假热情,也陪她脱下衣服。
三个人就在那里喝酒脱衣流泪,不停说好耻辱。
为什么把真实的自己示人会觉得耻辱呢?
我突然发现自己也泪流满面。
结尾,七海用面具蒙住双眼左右观望。
人生为什么这么平淡无味,繁琐冗长?
人们把自己的善良和真我藏在琐事下,藏在金钱下,藏在各种仪式下,藏在面子下,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如果每个人都脱下所谓保护自己的面具和盔甲,是不是会有想不到的奇迹发生?
把电影当成悬疑片来解读其实大有嚼劲。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看完之后纠结的是安室的骗局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导演似乎本来就没有想过把答案告诉观众,因为一切都有“狡辩”的理由。
既然没办法识别骗局,那就从相比之下的真相开始梳理。
真白的死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花一千万找人陪葬也一定是真的。
那么如果以此为基点,安室的终极目标就是为真白找一个真心“朋友”,也就是七海。
然而问题来了!
找七海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从七海离婚,接受安室的工作,第一眼见到真白开始吗?
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仔细回想,真白死之前和七海说到了“去超市,看到服务员一样一样给自己清点物品,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这么做⋯⋯”恰好,七海在结婚之前就在做超市服务员。
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断,真白早在一开始就认准了七海这个目标?
也就是说整部电影,七海一直处于安室的骗局之中?
而假扮家属的工作只是为了捏造一个美好的邂逅?
和男网友结婚在计划之内。
和男网友离婚也并非男方母亲作祟,而是从一开始男网友和母亲就是安室的演员。
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只是因为真白想找一个真心爱自己的陪葬品。
她认为陪葬品没有经历过绝望,就不会体会到自己的好不好真心待自己。
而是和之前几个失败的候选者一样。
说到失败的候选者,大家应该有印象:真白的葬礼出现了5.6个女孩子,她们很坦然地闲聊,话语里透露出一些线索,“我之前摸她胸的时候发现有肿块⋯⋯”说明这些女孩之前都和七海一样和真白相处过,而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为完美的陪葬品。
七海可能那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开始抽泣停止了有所暗示。
而结尾她能重新生活,我想也应该和认识到真白的目的有关。
否则如此快的走出两次人生低谷未免承受能力也太强了,而女主这种随波逐流的人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从他失去第一段婚姻以后的不知所措显而易见(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第二次适应了)然而最终七海并没有被杀。
大家都能理解,毕竟真正爱的人还是愿意让他好好活着,而不是陪自己死。
其实我认为以陪葬目的被揭穿做完结尾很完美。
但是毕竟岩井俊二,悬疑片呀巴黎还是不太符合自己的气质吧?
用了冗长的一段结尾,以七海主动和安室握了手告终。
我觉得很显然七海应该意识到安室其实一直在骗自己了。
但她任然感激。
为什么?
如果没有了安室,生活也许一直浑浑噩噩,是安室给了自己奇妙的经历,虽然是被骗。
当然也有可能计划就是从七海在别人婚宴上第一眼见到真白开始。
七海到最终也被蒙在鼓里,握手只是感谢安室曾经一次一次帮助自己。
大家怎么看呢?
昨晚见到了岩井俊二导演和目前最爱的日本女演员黑木华。
几乎满三小时擦着眼泪看完了「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特别想在还没过夏天的日子里就宣布我看完了2016年最值得看的电影。
退场时全场观众的肃穆也相信不是单单我一个人被感动。
因为读过了导演自己写的小说所有情节都熟知,更加被每个情境的设计,每位演员的深刻打动的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的每一帧拿出来都是高品质的广告图,泉水一样可以随意的流淌进眼睛里,又精致的晃眼。
人生百态,谁也不要以为自己理解了谁的欢乐或痛苦。
我完全不觉得这部电影涉及女同故事,真白和七海的惺惺相惜是一种对生活的释怀,对苦难的宽容,退到了最原始的人类的情感源头。
我们能爱自己的孩子爱家人爱朋友,爱有所属格的事物,其实我们也可以爱路人,爱花爱草,爱不相干的莫名而来的好好坏坏,一切尘缘。
我们沉浸在不幸福里,被生活的种种压碎了善意,是因为人类小看了自我的悲悯。
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伦理?
什么是自我?
什么是旁人?
在这部电影里被耐看的镜头和耐听的音乐一次次不断提起和探讨。
在都市节奏中扭曲着残喘的我们,在网络,技术,各类新兴事物面前不堪一击,一个人静下来时我常常在考虑在人类的知识储备被机器超越的那一天,还有什么剩下是我能做;每个人走到他或她人生的最后那天,实实在在被留下的到底是什么。
我依然不是很明白,也会继续思考。
爱和被爱都是了不起的能力。
无论爱走向何处,来自何方。
我只想保护好自己的价值观,保护好所有经历给我带来的感悟,用心看世界,有韧性有热度,尽可能百分百真诚地生活。
岩井俊二也许不是合格的小说家,但确实是一位能用肉眼捕捉真实和哲学的天才导演。
最后,借导演的一句话,「この世界はさ、本当は幸せだらけなんだよ」(这个世界啊,其实是充斥着幸福的。
)
3月10日晚七点半西门町Lux影城看的导演惊喜版。
800人的巨幕厅,坐在第四排(前三排不卖),全程仰视还要不停左右找视点。
(由于倾向使用自然光所以基本每个镜头的焦都很浅,离近看头晕)来的基本都是死忠粉,令人惊异的是180分钟的片长除了自己去走了两次肾之外没有发现其他人离座。
片尾从未出镜的小姑娘问女主:tokyo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呢?
女主无法回答,戴上猫帽遮住眼睛,四处张望。
这是一个由于“在陌生人面前脱得精光真的会害羞”的城市。
这是一个人人带上猫咪面具外表友善坚韧,腹中各怀黑水的城市。
但cocco在生命最后一刻还是宁愿相信这个世界,其实满满都是幸福呢。
(挖坑有空细表)
继Zootopia后看过最治愈(岩井俊二)的片。
电影落幕,一时间好像所有人都被真白治愈了,其嗜酒而善施冷暴力的母亲,以买卖人际关系、利用人性丑恶生财的绫野刚,大抵都是被真白治愈了才会在骨灰盒前脱光衣服哭成个傻子吧(绫野刚应该是没想到真白最后没有诱导黑木华陪她一起死,而母亲与其说治愈,更多是悔恨吧)。
讽刺的是,治愈生的却是死…而治愈死的也是生,若不是傻白甜黑木华智商捉急情商感人,像个真正不深涉世的孩子一样,想必真白应该是会带她一起去地狱的吧…到底是穿着衣服的人该羞愧,还是脱光衣服的AV女该羞愧?
证实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像某种讨厌的传染病,阻隔着我们接近真相和理解他人,然而the truth is rarely pure and never simple, just like the human nature -上帝只给了我们一副面孔,我们却给了自己另一张, 又一张脸… 理解不是赞同,而是无偏见无差别吧,能有多少人可以”有”自己,又能”无”自我地看世界、他人、尤其是自己在乎的人呢…Would you just see me as a person?Out beyond ideasof wrong doing and rightdoing,there is a field.And I’ll meet you there.
課室, 年輕中學女教師皆川七海照常踏上台階授課, 一樣不該有的物件放在教師講台 ― 一枝放大用者聲線的麥克風置身台面, 它背負學生作弄老師惡意期待教師打開啟用鍵的出洋相。
教師先是難為情的看著物事, 後問學生是否真的要用? 學生訕笑答老師請用, 導師陪笑拿起揚聲器, 叫學生打開課本第27頁, 開揚聲浪傳遍班房......教職高層傳召老師問話, 他斥責派遣老師你怎麼會聽學生的話? 日本老師嚴禁在課室用麥克風; 體育課老師也是禁止用哨子, 老師利用擴大音量用具是會損害學童聽力, 學生需要在安靜環境學習。
觀乎香港教師於上課尚未打開課本, 已經忙著開動接駁麥克風的擴音器, 稍為把音量旋轉鈕刻度調大, 會發生陣陣破耳巨響, 老師眉頭深鎖, 深怕突然爆裂音浪滋擾學生; 埋首書本課本學生照單全收, 詫異看著歉意滿面老師, 學校習以為常、老師遇上只有一臉尷尬力圖盡快挽回臉子、耳鼓震盪學生對異常狀況麻木, 師生校方認為這是必然有的現況, 不會深入思考寧靜學習環境對學生的重要; 日本學生又豈不知道? 七海聲線柔弱, 外表溫文, 個性纖弱, 教書想來是依書直說, 加上是遵行短期合約制, 合則來, 不合則去的派遣職員, 歸屬感難免七折八扣, 教書但求四平八穩, 不求學生歡呼的尊稱[熱血教師], 但求無風無浪的完行任期續約。
然而, 學生依然戲弄不會抵抗的教師, 校方只會責怪不嚴守教條的七海老師, 不警告發起事端的學生, 學校總是把責任歸咎於老師, 老師心理負荷巨大, 教學盡責以外亦要學生愛戴, 學生愚弄女老師是她得不到他們喜愛, 自此, 校方辭退了七海。
人海茫茫, 眾裡尋他千百度, 七海於都市等待男子鐵也, 過往男女結識不是男的面對心儀女子時大汗直流; 女的耳珠發燙, 愛情發芽是經眼睛看到的美、鼻孔嗅到的體香, 耳聞對象的品學兼優養分茁壯; 現代女子, 七海在社交網站結識了素未謀面男子, 她看的是黑色像素行字、嗅的是無味空氣、聽的是指尖鍵入訊息的單一, 憑直覺, 發展不合大不了分手, 姻緣亦要更新交替、科技同步。
日本是很顧全面子的國家, 不論男女兩家, 出席婚禮人數偏低有失體面, 七海父母離婚、小親朋, 只有父或母連同數名親戚朋友就座未免太寒酸, 日本人勝在多念頭, 準新娘聘請了[萬事屋]公司老闆安室安排旗下業餘演員扮演女家親朋好友出席婚宴, 面子留住了。
然而, 夫婦只需坦誠相對, 萬事都能商量, 虛偽的湊足人數婚禮是婚姻的不信任, 新娘子連出席人數少, 根本不是她錯的事不敢向夫家提出, 神父尚未宣佈雙方是合法夫妻新娘已經瞞騙了新郎, 引子一起, 往後的雙方隱瞞是不說出來不想傷害對方, 我的苦獨自背負, 只是為你好的藉口。
離婚、攜帶行李迷路、撥電話求救不果的痛哭、冷雨溼透了身體, 七海不再是安份家中的妻子了, 天意弄人迫她成長, 回復單身的七海要求酒店女傭介紹工作, 並虛心學習執拾被褥工序, 後來獲聘安室從事角色扮演差事, 她演的是婚禮一方家屬親人, 她與同是演家屬演員談話, 嘴角帶笑的拍攝新娘子, 初次演出演技自然, 七海還是走不出人愛活在矇騙中的織網, 騙局只要令人歡笑快樂, 但願不甦不知不覺。
顧客肯付款, 要你是什麼就是什麼。
安室老闆是日本怪盜怪人二十面相, 他帶上不同的隱形臉譜, 因應客戶要求扮演不同角色, 他可以是婚禮家屬親人, 亦可以是眾孩子保母, 自我身份迷失, 他的營運公司經費是藉騙人的善得來, 能夠幫忙人家挽回體面是天大的善舉, 人騙得透徹, 一旦發現潔白如紙的七海, 他得到了救贖。
女子處境堪虞時致電求救, 哭至聲線沙啞, 不知身在何處的慌張安室知道他是間接毀了女子婚姻, 他介紹七海薪優舒服工作, 不斷開解, 免費服務發自內心, 安室在七海那處找到久違了的真, 光稍為照亮了心底的暗, 他的亦正亦邪, 到最後的認罪, 完好了他人生。
沒有算計, 心白如雲帶的七海吸引了性情隨意率直的真白, 很瘦女子從事工作是脫掉衣褲配合男主角擺出不同體位交合的AV女郎, 衣服是踏出片場, 做回常人的蔽體, 真白發現婚紗時大喜過望, 白紗是踏進人生新階段的載體, 也是潔淨混身污穢的聖布, 她要借禮服找回愛, 儘管是曖昧不清穿上婚紗同床吻了七海的同性戀, 她要的是短暫耀目人生; 透明發亮水母, 外表美麗, 體裡毒素卻是不能觸及, 腐爛了的心, 早晚毀掉肉體, 正如日本年輕一代, 雖然利用光潔衣物做成虐幻美景, 還是沒有未來。
Patrick Chan寫於2016年3月28日
岩井俊二的新作《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又名《梦之新娘》),可谓是今年上海电影节最受关注也最受期待的一部日本新片,粉丝们当然一如既往的一片叫好声。
拗口的名字让粉丝们追本溯源,一度认为故事背景脱胎于一个西方版的南柯一梦故事,似乎又给文艺的岩井俊二这部新作多了一重神秘色彩。
不过,在电影节的见面会上,岩井俊二揭开了片名的奥秘,完全原创,与影迷们的猜测大相径庭。
但是,无论如何,这部新片与导演此前的那些诸如《情书》《燕尾蝶》《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都有着太多的不一样,电影节放映之后,也出现好多不同的声音,表示对这部电影的不理解与懵圈。
而在日本国内影片也是反应两极,一方面作为文艺片元老级别的岩井俊二,久违十二年推出的真人新片,而且启用了黑木华、绫野刚这样的当红炸子鸡做主演,首先就体现了他在日本电影界的地位特殊,颇受演员们的追捧;然而,影片3月底在日本上映时却几乎完全无声无息,首周末连票房十强都没有冲进。
或许大半原因是出在影片发行策略上,过小的上映规模造成影片起势颇微;另一方面口碑反应也很奇怪,一面是日本雅虎网友上映初始给影片3.38分的评分,到现在已经缓慢爬升到3.83分的高分评价,而一面是日本影评界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少数几个不咸不淡的评论认为影片氛围营造不错,几乎失声。
这或许是岩井俊二第一部各方面反差如此大的作品。
拜岩井俊二这次开日本电影界先河的发行策略,影片先于日本本土在海外先行放映的情况,我早在四月就去香港欣赏了这部电影,第一感受是,三个小时的导演版技术掌控仍然一流,然而讲述的故事却有些匪夷所思,让人很难理解。
与岩井俊二过往影片最大的不同,在于首先这不是一部聚焦于主人公青春期成长的故事了,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年过半百的岩井俊二也终于不再沉溺于他不老的青春期回溯了。
其次,这次的故事也相当的线性结构,与之前他的电影习惯于网状氛围的营造不同,《新娘》非常单线型的故事发展,将压力完全承载到影片出场的人物身上。
影片的前半部分是一个网恋成功并且圆满结婚的故事,黑木华扮演的七海是个说话极小声的代课老师,虽然因此被学生投诉导致辞去教职,但此时她通过网络认识了铁也,然后旋即就决定和他结婚,以此为借口告别学生而离职。
因为担心亲友过少不能出席婚礼很失礼,而请来“使命必达”的绫野刚扮演的安室出席假扮亲人来填充场面,没想到婚后不久便发现丈夫外遇,又因为伪造亲人出席婚礼而受婆婆指责,更进一步反被婆婆指控不忠而被逐出家门。
影片的后半部分则是陷入绝境的七海透过神秘介绍人安室引荐,展开了一连串的奇妙打工,她不但也开始有偿出席陌生人的婚宴,更意外接到一份高额报酬的住家女佣工作,谁知这竟是一份几乎令她毙命的谋杀策划,然而最后的紧急关头,事主AV女郎真白最终放弃谋杀而让她逃过一劫,而经历了这样奇幻经历的七海也终于成长起来,看上去终于走出自己闭塞的内心空间,更加坚强了。
这大概是岩井俊二故事性最强的一部电影了吧?
影片的可看性还是挺强的,三小时一气看下来倒是不累,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傻白甜少女,不经人事被莫名其妙骗婚又被莫名其妙逐出家门,接着流浪东京,开始各种底层打工,不过遇到一个全能又善良的东京拆白党,不但给她介绍各种奇怪的职业,还最终介绍她认识一名神秘的雇主,获取了高额的报酬。
而且导演的电影画面实在太唯美,美轮美奂的镜头比比皆是,日式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台词金句自然也少不了,诸如“因为你的眼泪,我愿意牺牲一切,甚至是我的命”“每个人的幸福都是有额度的,我的额度已经用完,所以只能用钱来买。
”这些金句对于本来就迷恋岩井俊风格的粉丝而言,简直是必杀技,不要太容易就纷纷被治愈了。
然而并不包括理性派的我,毕竟七海的遭遇也太过戏剧性,引入派遣员工、伪装亲戚等日本非常现实性的情况来铺衍,使得影片较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感,显然这并非是个寓言性的故事,既然如此,剧情的合理发展必须依托于人物自身的驱动才对,然而整个故事看下来却总是不间断的掺杂着一种微妙的违和感,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以七海而言,这完全是个木偶式的人物,毫无自觉性,作为派遣教师因为声音过小而被解职也就算了,姑且算是她第一份工作吧,然后与铁也的交往也是奇怪,完全没有交代两人因为网络认识以后,两人交往的细节,双方靠什么认为就必须结婚了?
雇用伪装亲友出席婚礼,在日本的确是一种风潮了,但一般是用来隐瞒对方家族的,而女主角连自己的老公都隐瞒,这种疏离感也真是没救了,然后对于婆婆明显借机驱赶她的行径,一不辩解二不反抗,为什么对特定的人会暴露自己致命的弱点?
这完全不是一个正常女性的反应吧?
七海自己的家人去了哪里了?
为什么不找自己的家人商量?
然后她又是凭什么完全毫无保留的相信安室呢?
轻易就相信安室参加伪装亲友出席婚礼还算可以理解,接受安室的建议,高薪担任别墅佣人也是可以理解,但之后对此完全没有一点好奇心,也是太不符合正常女性的心理了。
为什么知道真相之后,还是与真白一起疯闹?
为什么能够和最后的杀人犯一起欢笑?
七海完全是个没有思维的玩偶吧?
所以,即使是实力派演技卓越的黑木华出演这个角色,也让人觉得完全没有实感,绝对不可信。
然后是安室这个角色,绫野刚的表演让这个角色有一种通吃黑白两道的能人即视感,当然与他过往演出的《新宿天鹅》等影片有关,这也没什么不对,问题是他是守财奴吗?
而且他与七海的关系非常奇怪,他为什么要那么无条件的不断帮助七海?
是心存善良还是对后者有一丝暧昧的爱意?
而无论是哪种,从剧情设定来看,安室早就知道真白要找一个人陪自己殉葬,那么将七海介绍过来就是完全不合理的,或者所有为了七海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事先要为真白找这样一个殉葬之人?
且不说单纯为真白找这样一个人,已经相当于共谋犯,承担这样的风险对于安室这样的老油条来说是否合理,或者只能说安室这个人已经坏到了骨子里,那就完全没法解释最后在真白死后拜访其母亲的那一幕,无论如何看起来,在其母亲影响下也脱光自己的衣服,很显然是想表达这个角色无限的后悔,但无论是一个老油条还是大恶棍的设定,安室真的那么容易被打动吗?
而安室这个角色也就是一个小恶棍,实在让人痛恨不起来啊。
其次就是真白这样一个角色,也是众多的迷之困惑,一个AV女郎为何可以入住如此豪华的别墅?
真白得了绝症的设定很容易被猜到,然而她是如何选择殉葬人的呢?
七海是她随机选择的还是有一定要求指定安室去挑选的?
观众完全不知道。
所以对于她最后放弃让七海陪绑去死,也就缺乏更深的感染力,难道真是百合情的因素?
太多蜜汁困惑,让观众完全迷乱。
这样看下来,虽然故事很有趣,但是却总让人无法深究细想,因为三个人物竟然没有一个能够立的住脚,看上去全部沦为导演手中的人肉道具肉屏风,导演指东就不能西行,虚幻得让人无法代入,这大概就是我这样的剧情派观众很不满意的原因吧?
也许岩井俊二没有错,他太了解他的受众喜欢什么样的电影,所以只要有美丽的演员,只要有美丽的镜头,只要有暖心的金句,只要有治愈的情节,无论怎样,粉丝们都会叫好吧?
就像上海电影节上粉丝们用几倍于原价抢到与他合影的机会,再PO到社交媒体上满溢出来满满的幸福感,谁还记得也就是一年前,上海影城旁边举行多场发布会的银星宾馆大堂,满是影迷与记者,而岩井俊二没有被一个人认出来,穿过大堂的他虽然身材高大,但在我看起来无比孤独。
或者,无论怎么样,你们喜欢就好。
完全看不出真白小姐的演员有39岁了,很有个性的美~“Rip Van Winkle, 华盛顿欧文同名短篇小说主人公,一觉醒来时间过去20年”(《广告狂人》第六季)
飞车开进大气层的展开,虽然从女主角度讲的故事节奏其实十分缓慢,但完全风格化。最后竟然还拐回了温柔善良的人得好报的结局x
满满的WTF感
一次非常奇妙的观影体验,喜欢的地方非常喜欢,而且往往是前一刻非常喜欢,随后就开始无法忍受剧情和人物。整部片就在很喜欢-很讨厌-很喜欢-很讨厌的循序交叉中度过。有冲动打5星的时刻,也有恨不得打1星的气愤。这样的过程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总而言之,这样的体验我并不会乐意继续经历。
浪费时间的片子。
黑木华和绫野刚都很好,但故事实在太不喜欢了。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觉得岩井俊二的少女风格真的好幼稚、做作、无意义,也一点都不让人愿意追忆或向往。古典音乐的背景纯粹就是哗众取宠。
什么玩意??女主角一直娇喘的声音简直令人作呕,百合女二整个一个吸毒的感觉。整部片,除了摄像好看,其他都是垃圾
Haru太可爱了只想看着她一个人啊啊啊啊!摄影美,剧情咽不下去,如果只拍MV会很漂亮,尤其两个新娘跳舞那段。岩井俊二还是我初中那会看的感觉,这么多年了没什么新意也没有退步,令人欣慰。
B站的名字是《被遗忘的新娘》一开始觉得很不知道故事很奇妙有一种不知未来很迷茫的感觉,但是到了后面就完全被触动了,人生也是这样啊,不知道怎么走下去,拼命找办法来控制自己的走向,到最后似乎是死才是我们能唯一控制的,而女经纪人又一直一直在说:死了就什么意义都没有了
依靠视角切换遮蔽叙事确实远高于日本类型片。与此相应的是风格不统一剧情断裂,三小时看了三部电影。小熊妹的演技好棒,孤独、奇遇和美好都在她身上。午夜十二点,你是一只被“超级粉丝”提问风格跟园子温很像的岩井俊二。
两场婚礼和两场葬礼,其实走的还是岩井俊二的老套路,双女主,一个自由奔放一个温驯压抑,有戒指的婚礼充满了欺骗和痛苦,没有戒指的婚礼由其中一人背负回忆独自坚强前行,不过的确不知道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所以还是任性啊
被欺骗之后仍然对着这个险恶的世界鞠躬致谢,岩井俊二塑造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存活于世的女性角色。岩井俊二的自带体系,更不能用传统类型片的三观和剧情推进来套用在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上。莫扎特、巴赫、门德尔松用了好多遍啊但也没有过满之感,和画面结合恰到好处。
犹豫要怎么打分了好久,三个小时,晚上看完后躺了一会儿结果睡着了,一睁眼十二点多。黑木华舒适淡然的气质,是有点独特的,有演技有演员的魅力。但七海这个角色,感到一种被社会驯化下的女性形象,任何场面都十足的礼貌,各种的小心翼翼,找不到路打电话哭个不停,吃便当时说骂人的话,情绪崩溃时也要克制压抑也要“女性特质”,还有哪些记不起来,这些部分的台词和语气都很让我厌烦,日语对话中多到数不清的“え”终于在这部里面,受不了了。婚礼宾客演员还挺想体验一下。
绫野刚竟然到最后也没有把黑木华拉到丑岛那里借高利贷!
完全看不懂想说什么,琐碎拖沓凌乱至极的剧情,结合快进忍耐到了两个小时多最后几十分钟实在看不下去,关了。浪费我两个多小时的生命。
179分钟版本
1.5 服了,日本人费劲巴拉拍出的烂片还真不少,太害怕下一秒会有什么奇葩情节(是那种真的让人害怕)。只能认可岩井俊二是钢琴曲发烧友了。怎么刚子老在参演巨长电影…又忍了一部
应该直接就拍电视剧 没必要做电影
我曾经有一个小妹妹,和黑木华一样脱线,搞不清楚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我曾经开车往返600多公里去接她,那两天,是我会永远记得的快乐时光。希望她能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我,单纯快乐的过一生。
总在生活的底线予以暖而轻的风,所以它冷酷而美丽。婚礼美呆了,无以言表,心痛也无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