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给蔡健雅的《停格》(张学友唱的更好)一星给绞尽脑汁逗大家春节一笑的王晶毫无期待的观看了《澳门风云III》,果然和想象中差不多。
1:为何要有监狱那一段?
有就有了,为何又要在里面加一个《功夫》桥段?
有意义否?
2:为何要让发哥装疯卖傻逗笑观众?
人家一把年纪容易么?
为了钱?
好,我们去电影院看满足你。
3:第一部谢霆锋的武打,第二部发哥的飞牌,都被你王晶吃了么?
这个机器人打斗,算什么打斗场面?
还我漂漂拳?
如来神掌?
好吧,你赢了。
4:鸟叔那个逗比是不是走错片场了?
格格不入的演技...最让我生气的是,既然来了,为什么不唱首歌再走!!!
欧巴,江南死呆。
欧巴,江南死呆。
欧巴,江南死呆。
5:华仔打麻将那场戏,为什么要唱些内地观众很难听懂的歌?
你就不能好好赌下?
打个麻将还要刻意去【搞笑】,关键根本没人笑好不好!!!
太不尊重观众了!
6:张家辉骰子那段很棒,很意外,很惊喜,这才是观众需要的喜剧好么?
【点赞】7:恋爱的傻强很有趣,但是最后为什么不让他帅气的打一段就死了!
和我一样很遗憾的【点个赞】!
8:除夕我去看《鼠来宝》,里面歌舞桥段让我在电影院都想【与之共舞】。
《监狱风云》那段我只想扶额好不好!
ps:就是监狱跳舞那个,还有后面那段......都不友好....9:明年春节档,欢迎王晶继续来,毕竟你还是带给很多【笑点低的观众】欢笑。
ps:这里没有任何看不起他人的意思,因为每个人的笑点不同,大家理解....记住几点1:赌就好好赌,打就好好打,搞笑就好好搞笑,别搞的四不像!
2:让我们发哥帅点,严肃点。
搞笑的事情交给年轻人好不好?
别破坏发哥形象了,老了不容易!
3:如果还会有歌舞,请和星爷的《美人鱼》学习下,星爷写的《无敌》多棒....4:你和星爷都老了,干脆握个手得了...如果你们合作票房保底25亿!
(我承认我愿望化了....)最后一点是我个人的【小九九】蔡健雅的歌很棒,让我想起了陈绮贞。
哪个导演和我们陈老师合作下...让我们陈老师也在春节档火一把......最后那么王晶导演,这就拜托了!
明年我会去给您捧场的,您是一个非常棒的导演,我相信没有那些【刻意的炒冷饭】,您会更棒!!!
第一个穿红衣服的刘德华是炸弹人 结婚的那俩看起来很惨其实卵事没有 张学友为了暗恋的女神要干死周润发 原因是在飞机上他女神因为周润发跳下飞机 但是被张学友救了 大脑因为气压瘫痪了 张学友变身为超级发明家造了好多机器人 还把自己的胳膊改成屌炸天的机器臂 主角的逗比机器人和刘德华的机器人 在一起了 居然还会么么哒 机器人女主被撕开的时候机器人男主还会变身 看起来超级厉害结果还是被秒杀 还有李宇春是刘德华姐姐 还被人暗恋 那些国际警察和囚犯简直是来搞笑的 看得我真是醉了 结局当然不是是主角开挂秒杀一切 而是张学友女神突然复活搞死了张学友 悲剧的他就在流血不止的情况下看着他俩么么哒 我看的内心真的是崩溃了 赌王为什么永远都有两个 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巧克力味的屎 或是 屎味的巧克力曾经有位大哥的名言:"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你的下一块口味是什么。
"而今年,王晶导演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一口化妆成巧克力的屎塞进院线,让人感叹“该来的还是来了”。
港片中惊悚血腥的风格在内地走不通,喊打喊杀的套路亦会与核心价值观相悖,只剩下“眉来眼去”恋爱经和“无厘头脱线”搞笑法勉强可行。
小香人民多奇志,什么都敢试一试。
几十年的冷饭、老梗,再加上点网络热词和新技术,用新生代拉拢市场,用老演员贩卖情怀,这锅大杂烩混合着五湖四海的芬芳,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极大程度地考验着你的智商。
如果你没有看前几部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发哥把自己最喜欢的刘嘉玲弄死了,刘嘉玲的万年备胎张学友要复仇,掌握这一主题,之后的事情就可以顺理成章了。
【才有鬼!
】故事从发哥嫁女开始。
先是婚礼现场被不明机器人轰炸,再是发哥失忆并因涉嫌犯罪入狱。
(备注:失忆梗参考《赌神》系列)【系统提示:“监狱风云”关卡--启动】在监狱中,发哥和张家辉秀了一下凭空变物的能力,牛B程度打破质量守恒定律、气死拉瓦锡;鼓动犯人和狱警齐跳广场舞;华仔+春哥+向华强的儿子空降劫狱。
然后…人就被接走了……问一下,狱警心脏可好?
暂住张家辉家的发哥与众人试图找出幕后黑手。
【系统提示:“神雕+倚天 孤岛”关卡--启动】(备注:刘德华曾出演83版《神雕侠侣》)期间你能看到,一个四川男机器人和一个东北女机器人谈恋爱;发哥、华仔、李宇春、张家辉油腻腻蛋糕大战;女性生理卫生知识科普;天津口音罗家英《我爱发明》特辑等。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反派Boss泡面头张学友上线。
狭路相逢勇者胜!
激烈的角逐马上开始!
而这些赌神级别的大咖较量的项目是:……乒乓球……你没看错。
是乒乓球。
【接下来请欣赏亚运会友谊赛--天王豪打乒乓球。
】危机关头,发哥2.0出现,发动【王者归来】技能,被动驱赶泡面学友。
为了揭穿泡面学友的阴谋,一行人决定接受邀请。
【系统提示:“通天塔”模式--启动】赌侠系列,重点戏份当然是“赌”。
发哥等人面对的又是怎样艰难的赌局呢?
…是麻将、骰子和斗地主。
你没有看错 是 !
大写的 !
斗地主!
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悦耳的笛子声。
简单来说,华仔和春哥一边唱着《大英雄》一边打赢了碰瓷组老爷爷和老奶奶。
张家辉靠凭空取物变出一堆骰子稳胜刺青女。
发哥用催眠术打趴了“我爸刚neng死他”的鸟叔。
定位到赌场大楼里有异常的一行人分别搜楼,分队如下。
张家辉叔+春哥+机器人两口子:【变形金刚+钢铁侠】副本刘德华:【真假美猴王+未来警察】副本发哥:【前女友+风云】副本你能看到俩机器人生死缠绵,一群刘德华吊打刘德华&一群刘德华在铁桶上跳舞,钢铁侠版的张家辉大叔,以及几乎没穿衣服却没♂有♂露♂点的刘嘉玲。
结局是醒过来的刘嘉玲裸着把麒麟臂张学友捅死了。。。
我想 也有可能是裸着的刘嘉玲刺激太大,张学友心力不支。
大团圆结局,张家辉大叔&春哥CP,俩机器人“生了”双胞胎。
我TM居然吃掉了这口屎!
如果有人觉得逻辑完整的话 那是我只挑出了比较合理的部分啊!删减奇怪片段若干!混乱的逻辑,单薄的人物,用一首又一首粤语歌、一场又一场诡异的感情戏串联起来的一部戏。
【里面应该还有很多老梗没捞出来】赌神高进的标志性食物就是苦涩的巧克力,这丝苦涩陪他走过青葱少年、王者之巅、退隐之年。
而 如今 向经典致敬”变成了毫无条理的堆砌,可以迎合市场的搞怪。
我记得李立群老师说过那么一句话:“把蛋糕糊在脸上,观众都会笑;但那不是喜剧。
”如果你看这部戏笑了,很正常,但是,请别把它当一部电影。
全明星阵容,高级特效团队--可以说是一块巧克力;低俗、庸俗、媚俗的三观,过时的模式--说这货是便便,简直不能更同意了。
推荐大家一部戏擦擦眼睛《绝代艳后》---备注:王者归来+监狱风云+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钢铁侠+变形金刚+未来警察
口水坚来源【From 百度贴吧】口水坚来源【From 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p/2885550893
有一种观影心态叫作贱,明知是一部烂到无极限的片子,预告片都足以令人反胃,但你就想知道他到底烂到什么地步了,本以为不抱期望的心态能在观影中收获意外惊喜,哪怕一丢丢也好。
可从第一分钟开始,你便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不能快进,是最大的痛,愤然离去,不划算,你就这样自虐般强忍着内心的鄙夷在周遭傻呵呵的笑声中,纠结了110分钟。
《澳门风云》这个ID连续三年在春节档上映,票房也连年爆仓,明星效应被滥用过度了,傻多速们都要审美疲劳了,明年这个ID还能来唬弄我们吗?
不得不说,香港是一个盛产明星的“弹丸之地”,在90年代,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港片红遍华语地区,也让香港明星扎堆脱颖而出,真可谓盛极一时。
但随着大陆电影市场的迅速崛起,香港导演演员也纷纷北上淘金,借助香港演员在大陆的明星光环与粉丝效应,大展拳脚,屡试不爽。
但有一个问题都被他们淘金队伍所忽视了:电影要创新,要改进,而不是无底线无节制得去致敬经典,打着怀旧与情怀的旗号,用90年代的招式和路数,甚至用同样的明星阵容来讲同一个故事……在香港导演里面,王家卫、许鞍华、陈可辛,甚至徐克,再甚至周星驰等,他们都在尝试创新,新的题材,新的风格,新的故事,尤其是陈可辛,从歌舞剧《如果·爱》,悬疑武侠《武侠》,励志剧《中国合伙人》,打拐寻亲《亲爱的》,人物传记《李娜》(尚未上映)……陈可辛除了把内地的题材故事呈现在电影中,还不断尝试各种电影类型,这就是突破与创新。
徐克的武侠片是香港电影的标志符号,但徐克去年却硬把一部烂俗套、老掉牙的“宫廷正剧”——《智取威虎山》这一文革样板戏拍出了大片的感觉,这就是突破与创新。
周星驰能够在演员与导演的转型中路拍出自传性电影《喜剧之王》,足球特效电影《少林足球》,功夫梦想片《功夫》,外星人奇趣与父子亲情《长江七号》,西游奇幻与爱情理想《西游降魔篇》,人鱼童话与环保反思《美人鱼》,这就是突破与创新。
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尝试新奇,这是多少电影人的志趣和理想所在。
我也实在想不通,有人能数十年如一日的拍同一种类型风格的电影,而且永远都是那副过时了的陈词滥调,真的一点都不好笑。
但,就是这样的片子,还硬是能打造出众星捧月般的豪华明星阵容,王晶的脸很大,向华强的脸很大!
这其中或许有香港影视江湖里的恩怨情仇,也或许有莫须有的难言之隐,但大家一起来圈钱,这就是最终呈现的结果!
一群即将过气的明星用过气的方式出现在荧屏上,也是需要勇气的!
演员,名利双收是最好的结局,所谓盛极必衰,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不寻求突破与创新,唯有江河日下,弄得晚节不保,消费的是自己的名气,消耗的同样是自己的名气。
所谓常青树与常春藤,并非形容演员浓妆之下的“不老容颜”,因为明星总有暗淡和落寞的一天,唯有演员的生活阅历与工作经验会在时间的历练下越发具有韧性,并不断升华为表演的艺术。
当一部电影纯粹沦为赚钱的工具,甚至连王晶都可以公然叫嚣社会差评:不在乎口碑,只看票房。
如此飞扬跋扈、赤裸裸的市侩导演,每年都能笑着赚得盆满钵满,真是小人得志想起杜汶泽的那句话至理名言:低俗,是我的光荣。
好吧,不服还真的不行!
可能是预期比较低,本来抱的希望也不大,看过《澳门风云3》之后,并不觉得多烂,从新年贺岁档大片来说,娱乐性十足,看得轻松不累,还算值回票价。
也可能真的是上了点年纪,看周润发、刘德华、张学友、张家辉一帮人搞笑耍酷,简直接纳度超高,而且我真的可以对里面穿插的每首歌都耳熟能详。
从“监狱风云”到鸟叔“江南style”,到罗家英的“only you”,到包租公婆的“谁是大英雄”,到华仔的“独自去偷欢”。
艾玛,真的是完全暴露年龄的大回顾,真的是被香港影视剧影响下的典型一代啊。
《澳门风云2》中周润发与刘嘉玲的相爱相杀未免显得太过缠绵,看两位平均年龄55岁上下的老龄人恋爱实在未免尴尬。
到了3之后,加入天才偏执狂张学友的三角恋总算是蜻蜓点水而已,张家辉、刘德华和春春的三角CP也都是浅尝辄止,于是对我这个观众而言算是满意了。
四川口音机器人伟强配了个女朋友,两位一本正经地恋爱,画面还算赏心悦目,打斗后还上演了一档生离死别的戏码,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机器人大对阵对动物造型的变形金刚模仿了个十足,不管创意是否够新,但至少也是增加炫酷特效场面的一种尝试吧。
真假刀仔的打斗对刘德华来说应该很好玩吧,一个鬼马机灵的本尊,十几个耍酷呆呆的机器人,同时处于一个画面里,简直目不暇接,看得也甚是欢乐。
至于周润发装疯卖傻,在《让子弹飞》里已经是炉火纯青,在这里也是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反正看着他们这些老面孔,一起笑笑玩玩、打打闹闹,真的觉得还蛮亲切啊。
总之,不追求深度和意义的前提下,我对本片的观影体验尚算满意吧。
很久没看过这种群星汇集的港片,典型贺岁范儿。
笑点表现得很直白,插科打诨得很低级,闹哄哄的打成一片,无聊却也热闹。
除了僵硬的LYC,所有演员都是叱咤江湖的老杆子,把那么无厘头的故事都能演绎得有声有色有情趣。
纯靠主角们的个人演技和魅力撑起一部搞笑剧,也是令人折服,以及小辛酸。
机器人相关剧情实在恶俗,但考虑到是贺岁片,随便笑笑就行了。
电影从始至终都在表现出一种气质:我是贺岁片,所以我烂我有理。
我倒是欣赏这种坦然的无赖。
这部只适合在春节看,放在平时上映确实挺侮辱观众智商。
不过和《美人鱼》比,至少主角演技大为胜出。
后者相比之下简直就是屎,呵呵。
(sorry,貌似我又偏题了。。
)
澳门风云3,很多人都不愿意写一个字,我挺认真写了这许多字,是因为对香港贺岁片依然有期望,因为对王晶、对刘伟强、对香港贺岁片依然怀有期待。
有人说:你居然对王晶怀有期待!
王晶绝不只是烂片的符号,他是追女仔系列的王晶,他是赌神系列的王晶,他是亚视畅销剧《纵横四海》的王晶,他只要够用心够认真,还是会甩很多导演无数条街,更不用说还有《无间道》的刘伟强。
那么这部难看的《澳门风云3》是如何被弄出来的呢?
我想情况也许是这样的:《澳门风云3》创作组会议:A:全明星阵容,连群演都是金牌绿叶,有档期加戏,没档期拍群戏,人越多越好,数星星虽然有点过时,但总比数路人要好;B:所有参演明星旧片的笑梗必须全翻出来,要各种的排列组合;C:要是梗太老,年轻观众看不懂怎么办?
现在年轻人的意见很重要哦;D:所有老梗全部红果果接进去,不用前因不用后果,解释这是什么梗那是观众的事,我们只负责展示;E:必须有机器人,要不然还以为是回到过去的穿越剧,我看大白很受欢迎,我们反其道行之,弄个瘦版机器人;F:嗯,那个XXX里面,某人说东北话多搞笑,我们也要用方言,只要不是东北话就行,就让机器人说,老逗人了;G:哎呀,这些明星之间写不了爱情戏,都是熟人熟角色,不好编;H: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就退朝;I:找个能唱主题歌的演吧,现在流行……你看,不能说他们不用心,只是此用心非彼用心。
的确,香港的贺岁片都是群星荟萃、热热闹闹的,但那些笑梗在当时是新鲜的、是费心思的,不是若干年后用来炖怀旧菜的,此时不费心不创新,你让再若干年后的导演都无旧可怀,只能再去清蒸古董笑梗了。
港片的可贵之处在于无论何时,总有一批人怀着自己的理想,为开拓各种类型片而努力。
回头看看自己的初心吧, 很想说一句:有时候,抢钱的捷径走多了,忘了江山还是披荆斩棘、一步步打下来的稳当。
全片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向佐,因为脸型特别、过目难忘,没有强行搞笑,老老实实打架,安安静静待在旁边;第二印象是刘嘉玲真美,有一种成熟女人的风韵。
我有印象的都是说话少、不乱的角色,没让人尴尬。
那些替影帝影后可惜的朋友们,不必叹息,要不是有这么一批浸淫香港喜剧十数年,演过无数香港喜剧的老演员在,这种电影怎么演?
不信,你换一批人来试试,保证你双目无神、呆若木鸡、欲哭无泪。
感恩吧,至少你还数星星了!
周润发的这个澳门风云系列,真的是烂片系列。
一部比一部差一部比一部更加让人想吐槽。
澳门风云是看赌博的,而不是看打打杀杀,还用牌打打杀杀,太奇怪了可以改为和平时期的战争片。
包括刘嘉玲以为自己的腕大来客串这演的啥玩意儿,真是不堪入目。
第一部还好 后面跟赌博有何关系???
在1989年《赌神》的结尾,高进嚼着巧克力对面瘫脸的龙五讲“你一直这么严肃,今天能不能笑一个给我看”。
龙五强颜欢笑,竟然比哭还难看。
这就是王晶,搞了很多赌术的奇技淫巧,也搞了很多吴宇森式的枪战,但他最中意的是影片中的欢乐精神。
高进失忆后的情节,几乎是尽情嬉闹,依靠各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平民笑话,硬生生地造出了最理想的效果。
倘若不考虑偏见,这部电影中的场面调度、剪辑和音乐使用都有太多的出彩之处,只是淹没在一种欢乐气氛中而消融无痕。
从任何意义上说,《赌神》都是王晶最好的电影,它在开启香港电影一个独树一帜的类型时,也预见了之后同类作品的风起云涌。
倘若我们把香港赌片划分为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类时代,那么唯一的神自然是高进,英雄是他的两位弟子小刀和星仔,至于之后的千王之王、赌霸、雀圣之类,都泯然众人。
香港赌片就是这么开启了自己的漫威宇宙,凭借一种关系网制造了江湖,在之后的江湖里,每个英雄独当一面,但电影似乎越来越不好看。
上述问题也是好莱坞的困境,在单打独斗渐渐无效之后,他们推出了复仇者联盟,在复仇者联盟之后,每个单独的动作系列也都是复仇者联盟。
说白了,这是个Teamwork的世界。
国产电影是不是跟得上好莱坞的商业步伐呢?
确实有,那就是《澳门风云》!
用最强的港片Ip召唤最强大的卡司,赌神回归,连带他的弟子赌侠和赌侠朋友化骨龙(此处变成了小马),老朋友龙五。
《澳门风云3》作为完结篇,试图将牌推到最大,若非向华强和周星驰结怨,赌圣出现在本片之中也不足为奇。
刘伟强和王晶虽然是蹒跚学步,玩的也不高明,但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香港赌片的漫威宇宙。
漫威宇宙其实也不怎么高明,说白了就是靠牌硬,好莱坞搞这一手,和中国人搞春晚没有什么区别,任何一台晚会抢夺收视率,比的不是节目用心程度,而是谁家咖多牌硬。
但是把如此多明星凑在一起,共同玩一个游戏,能平均他们的戏份,让粉丝们各自买账,这是个市场的学问。
《澳门风云3》也不高明,但是看到赌神、刀仔、小马、包租婆、only you,港片遗老们会买账。
刘镇伟当年在王家卫入不敷出的时候临危救命,玩了一个实验,他让香港最牛逼的一群演员挤眉弄眼、装疯卖傻,竟然玩成了经典。
日后人们回看《东成西就》时候不禁感叹,这么大牌的明星,个个都这么贱。
的确,《澳门风云3》中的人物不但很贱兮兮的,还玩了金庸武侠的cosplay,张无忌、神雕侠侣、灭绝师太、张三丰。
看起来下三滥一样,但金庸武侠和香港赌片的结构骨子里没啥不同,师承和江湖,变着法儿换的反派,斜刺里杀出来的远房亲戚和莫名的帮手,统统都是这一套。
相反是怎么把这么多人凑一块,武侠小说里是“英雄大会”,电影里就是复仇联盟,反正都是叠罗汉。
《澳门风云》中的老梗经过各自穿越,织造了港片的情境,它在各种折扇式的叙事中反复穿梭,时而是《监狱风云》,时而是《英雄本色》,周润发自己的角色都激情穿越,不单拉着二胡领着狱友高唱《友谊之光》,还不忘秀一下自己的经典台词:我最恨别人用枪指着我的头。
同样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夹克让刘德华穿越回《赌神》中那个经典马仔,王晶懂得怎样平衡粉丝的兴趣,于是刘德华不止穿越回神雕大侠,还领着一帮机械复制人唱起《独自去偷欢》,外加张家辉赠送的两句《忘情水》。
龙五苍老却依然面瘫如故的脸上流逝着《赌神》诞生之后二十七年的时间,此刻他又有了自己的儿子——他亲生儿子扮演的龙十五。
至于罗家英的角色,不管是only you 还是达文西,他的发明都没有什么进展,因为王晶已经用上了变形金刚。
赌桌的部分,王晶重回《赌神》开篇的模式:麻将、摇骰子和扑克,中间耍老千的手段虽然不高明,却依然没过时。
就像元秋和卢海鹏出场时候的《打雀英雄转》到哪都是牌桌神曲,曲子前奏一起就可以把观众带进情境,何况元秋本身就是赌片老面孔,此外她还是“包租婆”,影片里为之植入了《功夫》中的经典旋律。
赌神和他的徒子徒孙们,就如中华折扇的扇面一样,组接起港片的混沌宇宙。
如果你看过《八星报喜》里打乒乓的段落,你就知道张学友和周润发的比赛仍然是有典故的。
按照英文名God of Gamblers来看,《赌神》的第二部是《赌侠》,第三部是《上海滩赌圣》。
这是江湖的序列,而随后的《赌神2》和《赌神3:少年赌神》则是自传序列。
大一统的江湖,是前者,共时性的切面,才是漫威式的宇宙,它甚至不排斥关公战秦琼。
站在市场上说,这没有什么不道义。
观众是这么一类奇怪的动物,明明你挠她阴蒂她就觉得爽,但她偏偏不承认,硬说没到G点。
但就我来看,按中国电影目前的品质,G点就是个幻想,是个乌托邦,你根本就找不到。
所以王晶没什么不道德,相反是坦坦荡荡,梗虽老却很硬,烂也烂得过火癫狂,这是标准的贺岁片,他的商业嗅觉没怎么衰退。
反倒是《三打白骨精》这样的影片,打着什么普渡众生的幌子,骨子里竟然是唐僧对白骨精欲望,道貌岸然的背后,拿巩俐这个年纪的女星搞色情消费。
网络有很多水军,也有组团打分的结党者,但是这些评价,都不保真。
前者是把黑的描成白的,后者是把装逼当作了技能。
生活和命运之中,人们搞不清电影的标准,也不知如何理解现象。
我认识很多港片遗老,他们不少人没有学术视野,也不做理论批评,但我很欣赏的一点是,他们真正把“感兴趣”当作自己对电影的承诺,做一个浪漫主义的港片迷,不需要那么多前提和假设。
《澳门风云3》是该系列的完结篇,也是华语电影的一个大流通的现象,它和漫威电影一样走的是大排场的浮夸路线,但是我们不能用理智去解释它,就像贺岁是一种情境,而我们所需要做的要么是无条件进入这样的情境,要么就干脆拒绝,眼不见,心不烦岂不更好?
[影咖]独家供稿,请勿转载
年后开工的这几天,大家都在感慨什么《我的故乡衰落了,青年堕落了,就知道唱歌喝酒赌博》,一缕蛋蛋的乡愁背后,充分反映出新时期过年内容的丰富多彩。
那你敢不敢交代一下,除了返乡随俗迫不得已参与唱歌喝酒赌博等多种体验生活的项目以外,难道就真的没有去偷偷约会自己的初恋情人吗?
好吧,你可以继续装纯,但我相信你看完本文,会怪我为什么不早写一篇这样的指南,来拯救你和初恋的约会。
呵呵,我还应该帮你是咋的?
旺、旺旺……鸳梦重温,当然少不了看电影这一环节。
那么问题来了,密会初恋看电影选哪部?
今年春节档可选择的片子不多,但烂片率是难能可贵的低。
可以说本档期烂片率的其实就是靠一部电影在撑着,那就是无可争议的《澳门风云三》。
甚至传说有电影院发声明称,放映了这种电影愧对观众、愧对人民,“搞不懂港片怎么会没落到如此地步。
”并主动减少了排片场次,建议大家不要观看。
但是,这部烂片,却是最适合你带着初恋一起去看的电影。
为什么呢?
首先,它够烂。
只有够烂的电影,才能让你们在走出影院时有的吐槽有的聊,充分缓解久别重逢导致的尴尬症。
骂一部电影总比夸它有更多的话说。
试想如果你们一起看了一个好电影,那发表观后感的时候恐怕只能干巴巴地来一句:“这片子真好啊!
”再不就是“这导演牛逼啊!
”不是因为语言匮乏,实在是没必要像个nerd一样分析镜头语言怎么高明、戏剧结构多么精巧。
而烂片就不一样啦,你可以说花式吐槽一通狂喷,把在心里憋了一个半小时的弹幕都泄出来,俩人玩味剧情还能再笑一次,顺便你也轻轻松松地秀出了智商优越感。
其次,你们够老。
别看你平时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一切暴露年龄的机会,还露脚脖子假装90后,戴上牙套假装00后,自称宝宝假装10后……但当你看到发哥拉着二胡高唱《友谊之光》的时候,心中涌起一股五味杂陈的自豪,扫一圈周围一张张傻笑着的稚嫩的脸,你会不忿地想:哼,你们懂什么,你们听说过《监狱风云》吗?
是的,只有你、只有你们老泪纵横中的笑才能隔着银幕和阿正产生共振。
其实,你们太珍惜每一个能暴露年龄的机会,哪怕是再俗再烂的老梗,只要能帮你找到自己的同类,你都不会放弃。
其实,我们喜欢的老港片,就像是自己的初恋。
经过回忆的神话与滤镜,仿佛从来都不曾是当初那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而永远都是皎皎照人的“床前明月光”。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和TVB剧真的就是绝对的经典吗?
如果是放在现在,恐怕也难逃剧情狗血、演技浮夸,外加五分钱特效、四分钱布景、三分钱造型的吐槽。
然而,经过时间的洗礼,那些瑕疵也成了可爱之处,不仅值得原谅,简直就是叫人爱得发狂。
有缺憾,风格才得以形成。
多年以后再撸,这些片子依然让你热泪盈胯。
它们就像一把把钩子,牵扯出多少陈年旧事、多少唏嘘感叹。
你的生活看似平静如水,可只要在心里搅的够深,总能再次沉渣泛起。
鲁迅先生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看大陆的电影让人想坐下来接受生活,而看香港的电影则让人想要站起来奋发有所作为。
(好吧,可能和原话出入有点大)粤语歌响起的一刹那,你的青春就全回来了——青春不再是课堂上的一脸懵逼、补习班里妈的智障,也不再是年复一年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而是敢作敢当的江湖义气,敢脱敢爱的儿女情长。
现在没事闲的特爱怀旧的八零后这一代人,青春其实最苍白。
就像当时的荧屏,没有马脸的夏洛克,更没有会喷火的大黑龙,播来播去就那几个台。
所以现在一拍青春片就是玩命地打胎——别觉得荒诞,本来就没怎么爱过,再不许打胎,还怎么营造痛心疾首的惨烈?
毕竟我们这一代人也需要残酷青春啊!
于是,比打胎更有情怀的港片老梗出现了,去年从《夏洛特烦恼》《煎饼侠》《港囧》的致敬,直通年底王晶《澳门风云》的乱炖,虽然片子有那么多人在骂,但依然还有那么多人去看。
那些故事代偿了我们的青春记忆,仿佛你也曾经那样生机勃勃,热气腾腾。
而老港片里那些桀骜不驯、胆大妄为的坏小子与坏女孩,正是我们从没有机会去成为的叛逆少年。
早被嚼烂的老梗,让我们可以对抗着时间,尽管也不知道最后是谁会赢。
喜欢,剧情有槽点也有华点,整体很不错!!!
一部比一部大咖多,就是为了圈年轻观众,还让大龄明星们说网络用语,好尴尬...
没看过澳门风云1和2,去看3也是因为看了预告觉得很好笑,所以看过之后没有所谓的失望。全篇哈哈哈,虽然有系列承接,但能看懂。主旋律不明显,张学友的情痴形象深入脑海,模糊了他国际军火商的身份。特效和打斗场面看的很过瘾,满片都是熟悉的面孔还蛮惊喜的。给罗家英配音用天津话太逗了,实力搞笑!
一星给刘德华。帅
不好笑吗?明明很好笑啊,很符合贺岁片的节奏啊
举世惊天无敌大烂片 贺岁档魔幻手机 电影版巴啦啦小魔仙。烂的我整个人目瞪口呆.jpg 两个小时坐如针毡 尴尬症已到末期。想不通这帮牛逼闪闪的电影大咖究竟哪里想不开要拍酱紫一部戏……两星全给李宇春 over。
电视台播扫了两眼。。及时在王晶的电影里也算是最烂的。。真不敢相信这个票房。。
呵呵
傲娇云先祖,五星献吉祥
赌神3.0,升级版就是不一样。很喜欢伟强和奔妹儿
原谅我热爱港片笑点低!不说别的,这几张脸凑在一起我就买账23333
烂出新高度,演员们表现起来也相当轻松,好演技都被糟蹋得所剩无几。机器人秀爱情,男主角搞基,生拉硬拽植入几段粤语歌舞,唯一好听的歌还是上集的张学友却被安插在不合时宜的场合。王胖子恬不知耻露脸,讲了一万个冷笑话,这样的电影拍出来除了圈钱还有意义吗?
我承认。这是一部有点烂有点二的片子。但是,我笑了,而且我挺喜欢!可能我就是这样的烂人,二人,但是我喜欢
机器人大战之前同一首歌我几乎可以给三星了
大年初一够喜庆就好了 大家笑就好了 何必深究那么多 难道一定要故弄玄虚出多少大道理才叫深刻好电影吗 道理被人说烂也不见行动 有人说烂俗 难道谁可以做到脱俗吗
4.4/3.5⭐️不纠结剧情,还是挺有意思的。傻强cp尤其搞笑,还有一对机器人小宝宝。能接受90年代的无厘头,为什么不能平等心看待10s的大杂烩?
已经到了一本正经胡扯都扯不下去的地步。心疼张学友演得太认真,在一群快要忍不住笑场的大牌中显得好孤独。
这就是给老粉丝看的!
表妹怎么都好看 每个造型都好看!
一群老头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