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有地震,有旱灾,其实中国在近年来不缺乏冰灾,龚应恬导演的这部南方大冰雪也就正好填满了这一空缺。
虽然是有主旋律的因素,但是其实这电影并没有对ZF有过多的歌颂,而重点在于塑造人物,与表达灾难当中人与人相濡以沫的情感,这实属难得。
这部电影其中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是它的音乐吧,其实仔细留意,音效也是相当给力的,哥搜索一下才发现原来是李米的猜想配乐毕晓笛的作品,难怪难怪,如果吧电影比喻成一盘美味的主菜,那么配乐便是调味的香辛料了。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三个士兵救助一个老人的故事,三个平常的士兵,还有点小毛病的士兵,他们在关键的时候做到了尽心尽责,做到了尊严。
更多的人都在谈利益蒙钱的今天,又有谁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尽心尽责?
有多少人能做到无私地给别人帮助和温暖,尽管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是多么地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大家看惯了武侠和喜剧传奇的今天,摄制组拍了不武侠不喜剧的电影。
但是武打打过瘾之后,好笑笑完之后,是不是应该有人关注一下不太商业,不太传奇,也不太好笑的士兵呢?
而不是只有洪涝冰雪地震灾害的时候想到他们?
在票房论成败的今天,是不是也应该有人来支持一下这部表达主流价值观的《南方大冰雪》呢?
以前看主旋律总觉得不太真实,所以往往感动不了我不过《南方大冰雪》算是一个真实一点的主旋律电影,而且对于身临其近的,经历过08年那场冰雪的我,更是有感染力。
《南方大冰雪》将病情危急的陈阿婆、堵在高速路上突然要分娩的孕妇、堵在路上无法参加演出的90后女孩……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为观众重现危急雪灾面前人性的真善美。
同时,影片将感情纠结的连长周志强(吴超饰)、新兵杨华华、鲁莽的农村兵赵多福三个“非高、大、全”的军人揉入这个大背景中,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两条故事感情线亦是感人肺腑。
说回吴超,吴超是一个复杂的男演员,作品不多,很少人知道,但是每一个人物塑造都让人印象深刻,都有一种让人惊艳的感觉。
无论是《月蚀》里神经质的司机、还是《笔仙》里“御妻”的暴力男,都将角色诠释的很到位。
有观众评论说,“他眼睛里有一股狠劲,执着又让人惧怕的狠劲儿。
”这就是吴超独特的个人气质,是表演很难达到的。
他此次出演《南方大冰雪》,一改以往复杂人物形象,以正派的军人身份呈现给观众。
这次转型也着实带给观众惊喜,穿上军装的吴超硬朗英俊,犀利的目光透露着几分威严。
龚导对吴超的表现非常满意,更是大赞其一身正气,前途无量。
影片中,吴超饰演周志强,在军队魄力十足,却在感情里有所畏惧,一个非常真实的人物形象跃然银幕。
电影背景的那一年,我也在堵车的路上当年也算是勉强回到家,不过沿路的积雪算是我活了二十几年中最深刻的一次。
姑且不论故事情节,这个08雪灾大背景让我的感触的确很深。
下次如果吧主旋律的感觉再隐藏一下,相信会更符合市场。
虽然算是比较老套的“救赎”性剧情,但电影的感动有时候不能只是看剧情,叙事手法也非常重要,龚导在这的确下了不少苦心,三个主角,三条主线合一,引出故事的开端,把平凡的故事控制节奏恰当好处。
虽然军旅电影看的不多,在这一方面没什么评论的权威,不过军旅电影是以主旋律为主,“五毛”、磅礴、气势、爱国这些关键词所构成的画面想必也不会太有吸引力,但这部《南方大冰雪》却没有走这个老套路。
桥段上不算新颖,不过摆脱高大全的叙事传统,营造“不完美”军人的形象明显会更贴近观众
因为无聊然后搜某个演员就看到了这个片子,然后一看豆瓣评分这么低,但还是好奇的去看了看。
简单分享下感想吧。
1,从剧情安排上,编剧真心无力吐槽。
过于夸张和简单的编剧,虽然我知道08年雪灾影响之大,整个影片从一个小的事件中来突出主题,这种手法我个人觉得还不错,毕竟大场面肯定免不了假大空。
但整个剧情安排和进展真的让人们在感动的同时,选取故事太单薄导致拍的太拖沓,有种为了感动而感动,让人感觉到没有那么引人入胜的真实感的感觉。
这种救援方式,然后还在高速路上,还失联了,真『灾难』片啊,我D的救援水平也太差了吧,难道又是战忽局?
整个编剧感觉讲一个好故事讲的像老太太裹脚布一样,而且还讲烂了,这才是最大的败笔,电影很多时候就是讲故事,就看故事讲的好不好,这个就是讲的很不好的那种。
2,细节处理上,有很多细节处理的很好,但也有很多处理的很烂。
比如最后女军医的那个戒指戴在手上,显得很大,这应该是反应了买戒指的人并没有太多去了解戒指的大小,从侧面烘托了儿女情长和保家卫国的取舍。
但总体还是缺点很多。
如地图,对讲机什么的,还有开头的闭眼倒车,有点漏洞百出。
3,感情上,确实让人很感动,毕竟政治正确嘛,不过这里的政治正确的感情,并不让人烦,这点是我打分的原因,主旋律的片子,很忌讳的是掺杂了太多的意识形态灌输和思想上的强加,而这部片子在这块表现的就比较真实,比如说动员大会的讲话,比如说最后团长面对采访时候的讲话,虽然看上去我们都觉得这个太过于形式化,但同时这个也是很真实的,很多时候现实就是这样,在豆瓣里就不加探讨这个问题,我只想说这种表现相对比较真实。
还有班长在面对别人骂『臭当兵的』时的愤怒,还有富二代的成长,更加将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
所以在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上来说,虽是主旋律,却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里面没有大道理,却处处让我们看到最可爱的人。
总体来说,开头虽然还好,虽然平庸但是不觉得烂,片中的故事讲的太烂,结局刻画的深刻,仔细想想,还是反思很多问题。
在当今社会,很多时候我们在骂ZF,骂JC,骂军人,就像前段时间一位女性乘高铁阻拦关门等他的家人,后面有人说JC都是干什么的?
为什么不把她拉下去,但正要拉下去了,估计第二天他就会在网络上被喷死,那么群众的舆论也许就不是拦高铁而是JC打人了,我们一面在质疑,一面在喷,又一面说别人做的不够,这真是很可怕的现实。
好吧,我还是愿意给个中等偏上的分数。
😁
这真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影片,多年都没有看到感动得落泪的影片了,尤其是那场戏,老班长无声的哭泣,还有就是连长为了救阿婆,最后松开手的那一霎那,真是震撼。
原来很少看军队的片子,但这次看《南方大冰雪》后,我对军人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每当我们遇到天灾时,只有他们才能一次次冲到最前面,感动!
感动,再一次被感动!
太棒啦,好多年没有看过这么好的电影啦、真正值得家长带着孩子去影院观看,坚强、感动、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谢谢你,又让我找回了坚韧的意识,从电影院出来后我女朋友搂着我默默的说,老公我爱你,我爱咱们的家庭,以后我要好好的工作,咱们好好的生活,我当时就感动了。
这根本没必要拍成电影的···
被迫看的。看得我好尴尬
给低分的估计根本没有部队的经历,根本不了解军人。
当年参加高考,只记得天气是异常的无情。08年真不容易,让我记住了很多,这部片子让人亲临其境,剧中对白、情节设计可圈可点,能够拍出这样的片子来纪念那个时候的事情,让人感动。
一般
为了让观众感动刻意制造感动。
只想说军人不易,披上戎装,肩负使命,特别是战友主演的电影
国产灾难片诚意之作!
当解放军战士唱着“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不禁热泪盈眶!
就着CCTV6不知不觉给看了。虽然生长在南方,但因为地势原因家乡冬天一直都是15度以上,对于大冰雪的记忆仅存在于电视画面中在大雪纷飞的白色世界里记者痛苦的脸上
挺感人,不错!主旋律应有的姿态!
连长接到任务带上一士官一士兵去救心脏病危困在路上的老太太,冒着暴雪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抬着担架,居然还牺牲了连长。请问:病危的老太太在担架上大雪中颠簸折腾几个小时,居然还活着?在灾民都在用手机的情况下解放军执行任务居然是用对讲机,还特么是坏的?这么单一的救援行动如此笨拙与不得力,完全
大灾大难从来都是军人挡在前面,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军人负重前行!向军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片名这么宏大,还不如改名 抢救病人老太太
想想那年,眼光都湿了。。。 感动!
抛开电影本身,为2008年雪灾75***部队的全体抗冰救灾的班长们送上5颗星
好好的真实故事写成这样。08年冰雪灾害。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加上爱情戏份 唉。浪费题材。
属实是浪费一个好题材了,太多不合理
将三个“问题军人”具体在同一个行动中 他们通过这次的磨练迅速成长 吴超塑造的军官形象依然让观众热血 对待感情不苟表达 也让人看到这位“最美军人”的美好形象 或许当主旋律真正“自然”过度到没有“痕迹”的时候 那么它们所表达的价值观才会被观众全盘接受 这需要过程与时间 更需要本片电影作为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