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到预告片很惊艳,不得不说霓虹的脑洞确实大,哥谭市的英雄和罪犯回到战国时代但也没有太多违和感,前面节奏倒也紧凑流畅,但是后来要塞出场开始不得不怀疑是编剧的恶趣味了,一股浓浓的恐龙战队即视感,还合体?!
最后的大猴子和大蝙蝠侠真让人接受不能,原本还是很期待多一些最终决战类的动作戏,把忍者的特色多代入点,可惜了…最后蝙蝠侠在蝙蝠包围的半空中快速变化的双手真让我担心给搓出个大火球来。
人类能在电影里轻易完成纷杂的合体变身,却在现实里,仅连个观念,人和人都无法统一。
[忍者蝙蝠侠]里终究还是合了体。
这部从名字便暗喻合体的动画,进行到65分钟时,终于达来了高潮。
©绷了大概65分钟,终于看到了合体后的巨型蝙蝠侠倒也不是说合体不好。
资本合作下两头讨好最快捷的方式(由日本神风动画和美国华纳联合制作),搭上了日漫合体传统的顺风车。
往大了说,还能算作是对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消解,化一己之力为伙伴协作的设定正好对了日本市场的口味。
©可惜大洋彼岸的网友便不这么想了,IMDb上评分只有5.8,西方网友的评论很是直白不过,也佩服日本人,既能将本土元素糅进美漫,更是将日漫里用烂的合体梗,写进电影的流行符号中。
所以,电影里为什么会出现合体?
自从1974年,一个叫永井豪的日本人,在其漫画《三一万能侠》首创合体机甲这个概念,这股妖火几乎燃遍了日本所有的机甲系列漫画。
©《三一万能侠》和永井豪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机动战士高达》。
©《机动战士高达》里的初代高达后来漫画家们跳出了机甲的局限,万物皆可合体,乃至奥特曼。
©虽然奥特曼在1966年便已经诞生,但第一次合体却是出现在1984年[奥特物语]里还有赛亚人。
©《龙珠》初代里,悟天和特兰克斯合体的悟天克斯,眼球都快被帅掉其中最开心的当是日本玩具生产商,原本论个卖的玩具,因为合体玩具的出现,变成按套卖。
美国人看着眼红,于是漫威便有了《变形金刚》。
©作为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动画,《变形金刚》的创意来自日本在美国卖爆了的两款合体变形玩具戴亚克隆和微星而2009年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2]里,擎天柱和天火的合体结合3D食用让人直打饱嗝。
©擎天柱与天火合体妖火烧到了中国,烧出来个《葫芦小金刚》。
©《葫芦小金刚》里,葫芦七兄弟合体变成葫芦小金刚虽然东亚和南亚在地理上并无太大差别,但印度的[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却将合体拍出全新全异的感觉。
©[宝莱坞机器人之恋]里,印度人将合体与本土歌舞元素结合,粗糙的特效让其看上去直接又有趣新时代机甲电影代表[环太平洋],自然要致敬经典的合体梗。
而三头怪兽的合体竟比机甲还要拉风。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里三头怪兽合体新时代机甲电影代表[环太平洋],自然要致敬经典的合体梗。
而三头怪兽的合体竟比机甲还要拉风。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里三头怪兽合体合体之前,泰罗六兄弟打不过古兰特王,悟天和特兰克斯一起上也不是魔人布欧的对手,擎天柱被堕落金刚锤成猪头,三头怪兽与机甲战士难解难分,更不用提一个一个送的葫芦娃。
合体改变命运,团结就是力量让敌人明白什么叫社会主义铁拳。
而亚里士多德曾说“整体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抽象的哲学概念细化成公式叫“1+1﹥2”。
虽然其意思经常被国内传销组织曲解,成为洗脑成员发展下线的工具。
但这不妨碍其成为合体打架的理论基础。
合体在电影里还有另一种奇观。
希腊神话里有个怪物叫奇美拉,它是狮子,山羊和蛇的合体,会喷火,是灾难的征兆。
©希腊神话里的奇美拉这个怪物的名字到今天,变成遗传生物学里嵌合体的英文(Chimera)——具有不同的基因型的细胞组成的单个生物体。
其是离开艺术创作,生物学里真实存在的合体。
2017年,某国际科研小组把人类干细胞注入猪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猪嵌合体胚胎。
听上去像是天蓬元帅在实验室里下凡。
©图为人猪嵌合体胚胎和[大话西游]里的猪八戒不过由于生殖隔离,其只能提供干细胞生产器官,现实里并不会出现所谓的“猪八戒”。
神话里奇美拉预言灾难,电影里也充满无限可能。
1986年大卫·柯南伯格的[变蝇人]里,因电传机里飞进来一只苍蝇,男主和苍蝇的基因合体了,悲剧是过程不能逆向,只能任由自己变成苍蝇,最后被女主一枪爆头。
©[变蝇人]里与苍蝇合体后的男主[人兽杂交]里的小夫妻也是吃了这个亏,舆论和资金均未能阻止他俩的愚蠢,妻子的基因混着动物DNA创造了一个性别都不明朗的合体生物,养大后家毁人亡。
©[人兽杂交]里的合体生物Dren科学领域不缺人才,玄学里也不缺法师。
[妖怪都市]里的雌雄降头大盗的尸体被其师父炼成了阴阳合体僵尸,不过好在有林正英,这合体的妖怪也仅只是蹦跶了两下。
©[妖怪都市]里的阴阳合体尸不过,[贞子大战伽椰子]里的主角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作为日式恐怖片两大经典女鬼IP,男主还幻想着以暴制暴,利用她俩的怨气互相杀死对方,结果两个女鬼在井底合体变成一团不可名状反杀所有人。
©[贞子大战伽椰子]里,贞子和伽椰子在井底合体后变成了一团抽象而跳出科学与玄学之外的邪典[人体蜈蚣],将合体梗上升到反人类领域。
©[人体蜈蚣]里变态科学家强行将人和人物理合体,最终他死于警察枪下,而人体蜈蚣还剩“一节”存活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作的。
如果电影里主角能少一半好奇心,可能并不会出现如此多合体怪物。
望周知。
合体的现代释义出现之前,一般代指男女之事。
宋朝画家赵孟頫曾想纳妾,其妻管式为其作了首《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虽看上去直白,但词中有爱情的甜蜜,而“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描绘的合体更是包含性隐喻。
重点是,赵孟頫因此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赵孟頫自画像希腊神话里,湖中水仙萨耳玛西斯对赫马佛洛狄忒斯的爱感动诸神,将他俩合为一体,成了神话里的阴阳神。
©赫马佛洛狄忒斯雕像,其名字衍生出了英语里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s)的意思这么说可能会有点歧义,但爱情永远是合体重要的母题。
电影中亦是如此。
正如[银翼杀手2049]里虚拟管家乔伊和复制人玛丽埃特合体,让这段充满科技感的一夜情里,掺进了爱情。
©[银翼杀手2049]里,两人合体[阿凡达]里杰克·萨利放弃肉身,留在潘多拉星球与纳美人合体,不只是因身体的残疾,还有对公主的爱。
©[阿凡达]最后杰克·萨利舍弃了人类的身体,与纳美人合体若说爱的最痴狂,合体地最热烈的,只能是[两小无猜]里的苏菲和朱利安。
©[两小无猜]最后,朱利安和苏菲狂热拥吻,在混凝土的浇灌下,永远合为了一体因爱合体,为爱“合体”,或许并没有歧义,合体和爱情一直共生。
人类能在电影里轻易完成纷杂的合体变身,却在现实里,仅连个观念,人和人都无法统一。
正如[忍者蝙蝠侠],美漫和日漫只是做了碰撞,并没能合体。
它华丽,却平庸,严肃,却令人捧腹。
水崎淳平力图抓住的每一个重点,呈现出的效果似乎都在背道而驰。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至少他抓住了合体。
-作者/夭夭酒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如果给dc系动画做个个人排名的话,这部《忍者蝙蝠侠》绝对是我心目中前三。
当然了,并不是说动画本身质量有多好,而是作为粉丝观感特别的爽。
蝙蝠侠帅气的片头这几年DC声势是越来越不行了,拍了几部DC宇宙电影,毁誉参半,高层用人多疑,选角选导换来换去。
漫画打入了中国市场,但是没有在本土多年的读者基础,美漫在中国还是比较小众的存在。
动画年年倒是出,前几年依赖于改编评价和知名度都比较高的漫画作品,但是光吃老本总有吃完的时候,动画制作也慢慢显疲态,出彩的反而是与乐高合作的几个低龄向故事。
这次DC与日本神风动画联合推出的这部动画电影,倒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了。
好在《忍者蝙蝠侠》算是赚足了视觉上的新奇劲,不至于算是太失败。
动画是一个原创故事,蝙蝠侠在追捕反派大猩猩格鲁德时,触发了格鲁德制造的时间机器,他与一众反派一起回到了日本的战国时期,由于在穿越时受到了干扰,蝙蝠侠到达日本的时间比反派们晚了两年。
这时候的日本,几个反派早就成了日本大名,互相征战,每一个哥谭罪犯都想征服并统一日本....这里大名的设定,日本人也不忘沾些历史上战国大名的风头,的小丑号称“第六天魔王”,企鹅人占据了甲斐,毒藤女占据越后,丧钟占据陆奥,双面人拥有近江。
了解一点日本历史,或者玩过日本“战国”系列游戏的朋友一定不陌生,这几个国家最著名的武将中,“第六天魔王”是织田信长的外号;“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旗号为“风·林·火·山”;“越后之龙”上杉谦信据说面容俊美,男生女像;“奥州笔头”伊达正宗为独眼;近江国的浅井长政娶了织田信长的妹妹,是织田家的诸侯,最后却背叛了织田信长。
虽然牵强,但几些反派还真跟这几个大名给对上了....蝙蝠侠回到日本之后,先是遇到了认为他就是预言之中拯救世界之人的蝙蝠忍者一族,在他们和四个罗宾的帮助下,先后打败了小丑和其他四个反派,以及他们驾驶的超大机器人....
日本人真的钟爱超大机器人....还是战神金刚那种合体型机甲这种故事,也太无限流了,连同人都不敢这么写啊....穿越类故事美漫里有很多,甚至很多超级英雄,像命运博士、闪电侠、奇异博士等,本身技能点里就有穿越时空;蜘蛛侠也搞过一个蜘蛛宇宙,里面一百多个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蜘蛛侠。
但是回到过去做皇帝?
霸道总裁爱上我?
有这种故事的也就独此一家了....这动画集合了日本动画圈里最爱用的穿越+战国+巨型机器人,跟蝙蝠侠这个现代超级英雄的结合居然没有不伦不类,大概得益于蝙蝠侠这个英雄本身,就带有很多日式元素。
宇智波·韦恩!
蝙蝠侠在正传故事里,曾在刺客联盟里接受忍者训练,这段经历在诺兰三部曲的《侠影之谜》里有过描写;成为超级英雄后,更拥有忍者一样隐秘的行事方式和武士道的坚韧性格。
几个罗宾的兵器,长棍、短棍、忍刀等等,也都是日本忍者比较常用的。
四个罗宾和蝙蝠侠造型除了故事让人连声惊叹外,《忍者蝙蝠侠》的美术水平着实算是同系列里的高水平。
几个美漫人物与日本风格的结合近乎于完美,特别是二代罗宾的僧侣造型(上图的右一),极其契合“红头罩”的原设定,蝙蝠侠的铠甲造型较之正常的装甲也不遑多让。
有几处转场用了不同的原画设计
3D建模的人物应该是美术方面唯一令人不适的地方,特别是动画里主要人物是3D建模制作,背景和次要人物用2D,违和度略高。
而且背景的美术做的比较出色的情况下,略渣的3D人物就显得观感受滞。
除此之外,这种不同文化混搭制作超级英雄影视作品的方法,在美漫及其改编作品中真的比较少见,合作程度如此之高的更是前所未有。
日美两国漫画模式本就完全不同,对美漫来说,根本没有分镜头这一说,一遇到打斗场面画面完全僵住,来来回回只有几个动作配上大块的拟声词。
这导致拍出来的动画也缺动作感,整个都是平面的一条横线,超级英雄们打起来是一来一去的互殴,还不如小孩打架。
动画确实吸纳了日本动画的优点,但缺点就是太“日本化”日漫的优秀分镜水平还真不是其他国家能学会的,别的不说,日漫可以全篇幅仅靠动作不靠对白的讲故事,《灌篮高手》中湘北对山王工高,中间有数话完全无对话,但是画面张力足够,无话反而能衬着一种紧绷感;《龙珠》的动作分镜,在日漫里也算佼佼者,每一个画面都可以当做动画的分镜头稿用。
《忍者蝙蝠侠》靠着日本的团队,在画面动作上较之以前确实有很大提升,视觉效果耳目一新。
说起来跟国外的合拍动画,美漫两大家DC和漫威都做过,DC在2012年和国内的狼烟动画工作室合作出过一个叫《上海蝙蝠侠》的三集小短片,加入了一些中国水墨元素,设定非常有趣。
《上海蝙蝠侠》的猫女造型漫威的动画部门一直不景气,出过的几个动画电影故事幼稚、画面糟糕,更像是小作坊产品,在2010年开始与日本著名的MADHOUSE合作,推出了钢铁侠、金刚狼、刀锋战士的日版动画,但是其中故事太本土化,导致出来的作品四不象,挂羊头卖狗肉,评价都十分差,所以出了一季之后就再没了下文。
如果这次DC的合作成功的话,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更多本土化的漫画人物出现。
如果没有了闭门造车,不管是文化的输入还是输出都是一种良性发展,对这个行业来说,可以说是延伸出了无数种可能性。
说不定,史蒂夫·罗杰斯版的《回到明朝当王爷》、托尼·史塔克《寻秦记》、布鲁斯·韦恩《斗罗大陆》,也不是不可能啊!
这回DC又开脑洞了。
哥谭全家桶穿越到了日本战国,怪杰们变成了知名大名……这种古今东西烧出来的大杂烩自年初放出PV开始,就一直吊人胃口,知道最近美版放出了资源……还好有好心人做了英文字幕,不然啃起来就费力了。
这回忍者蝙蝠侠和日本神风动画合作,确实作出了不同于美漫的东方风,且不说人设和道具有做考究,人物分镜乃至小丑的中段支线采取了类浮世绘和油画的技法,让人耳目一新。
只能说导演太懂观众要看什么了,夜翼红罗宾达米尔等蝙蝠家族齐聚一堂已让老爷粉们惊喜,既然与日本合作,怎么能少得了巨型萝卜(机器人)呢,六神合体的梗玩的那么六,漫山遍野的小猴子加上遮天蔽日的蝙蝠居然能合体成超级蝙蝠巨人,而且还说的通!
(颜色毕竟对的上)实在是让人大呼过瘾!!!
看完本片,只能再次感慨:华纳总是用心做动画,用脚做电影[捂脸][捂脸][捂脸]
这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评分,如果除去滤镜,我会给4分。
其中3分给画风,是的,画风就值3分了,武打+后面的水墨风都十分精细,看的出来帧数很高!!
1分给剧情,生拉硬拽的日式觉醒式剧情,强行和日本当年名人合体,虽然很喜欢啦,但是客观来说很多人估计不感冒,而且小鬼被红头罩(强行信长VS佛教)打那里是怎么回事?
蝙蝠侠连大超都要怀疑,会相信小丑从良?
呵呵呵呵小丑的信长,企鹅的德川,德鲁的秀吉我给加1分……从初中就开始接触太阁系列,高中玩了野望系列和无双系列,那个时候日本的战国武将我能数出60多个,虽然现在不行了。
感觉开始哥谭反派介绍那段简直时髦值刷爆,单出一部漫画都行了,而且各种机械感觉世界观很有趣的样子,佛教机器人什么的好有趣,不过明智光秀应该是信基督的?
为什么要给他大佛?
到底企鹅人从哪里找来的企鹅啊?
萌的不要不要的,小丑入乡随俗,种的花居然是彼岸花形状的……结果科技树最低的是蝙蝠侠一伙……蝙蝠侠的超能力明明是有钱和科技树好嘛(传统与近现代武器的对抗?
)合体那里我内心是和蝙蝠侠一样冷漠的,但是脸上真的一直是在傻笑,就是看到熟悉的中二感的那种傻笑,毕竟DC动画要么搞笑,要么正剧,很少有这种浅显直白的中二剧情了。
但是莫名其妙,小丑又中场休息了……内心一股疑问,种田还没种够吗你?
猴子那里我也是很尬了,真的很强行啊2333那种虫子一样的感觉我看着有点难受……老蝙蝠人设强行出现场,蝙蝠强行不怕火。
打斗方面我觉得比我看的任何的DC动画都好看,也算是耳目一新吧。
所以大家当平行世界外传看好了,蝙蝠侠被洗了点。
而且我觉得这么多设定,深挖一下不借DC壳出漫画或者连续动画肯定更棒一点,电影展开的有点急了,BTW,这部电影的MVP是丑爷,真心的,丑爷帅爆,为丑爷打call!!
这部蝙蝠侠就打了个战国具足的连环画酱油,简直像是老爷知道自己是二番,所以出工不出力。
顺便本来是想听日版配音的,但是不小心下成了美版,丑爷好像还是之前丑爷的配音,超棒的,老爷好像也是之前常配老爷的那个配音演员,但是没去查,也不知道对不对。
总之习惯日式动漫套路的大概会觉得OK吧,如果只喜欢美漫风格,或者只希望看到美漫风的蝙蝠侠的话,那这部片最好不要以他是蝙蝠侠的心态来看……
其实一直不太喜欢DC的英雄,仿似个个苦大仇深,人人压抑不已。
尤其是蝙蝠侠,在黑色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对小丑深深的爱恋。
无论小丑如何折辱、欺负他,无论小丑做了多少天怒人怨的坏事,蝙蝠侠都会义无反顾的帮他擦屁股,把他送进监狱休息几天,出来后继续相爱相杀。
不过我超爱日本战国的那段历史,所以才看了这部动画。
总体来说,风格偏日漫,尤其是单挑打斗方面,很飘逸,这样挺好的。
在大猩猩格鲁德的实验中,哥谭的罪犯们回到了战国时代的日本。
一人控制了一个小城,制造了各式各样的巨大机器。
而后来的蝙蝠侠孤立无援,一群忍者却莫名其妙的效忠于他。
最后召唤猴子和蝙蝠,和合体机器人大决战。
蝙蝠车变成摩托,再变成机甲是第一个高潮吧。
最后的机器人合体和猴子蝙蝠合体大战,是最大的亮点。
不过我还是最喜欢忍者。
这是一次有趣的尝试,美漫中难得的一股清流。
一些水墨画的运用让画面变得唯美,而日式的打斗也让肌肉男显得飘逸。
挺不错的,希望能多一些这样的合作作品。
我确实是二桶的脑残粉,但是在这一部如果不吐槽都不知道怎么评论好2018年日美最新力作《忍者蝙蝠侠》中,我这么说确实没有有失公允。
此片最要命的一点就是人设好崩,尤其是蝙蝠侠和罗宾,简直就是相同名字的两个人,蝙蝠侠居然还带着点刚出道的青涩,大大咧咧在头上稳蝙蝠纹身(居然还是地中海,简直了),所有的高科技都用光了也不知道怎么办,然后用合体变身击退敌人。
罗宾就不用说了,还我毁天灭地的米傲天。
至于夜翼和红罗宾基本没戏份就不说了。
虽然整体是难看的,但是我还是要大赞中间我桶出场的那段戏份,画风极美,水墨画很有东方文化的韵味,镜头分镜又有点意识流的意思,最后结尾的反转的画面也给人很强烈的冲击,有人说布鲁斯傻白甜轻易相信了小丑,我觉得还好,算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如果赶尽杀绝反而不像他。
画风真的太酷了,神风动画的三渲二真的很厉害,但是感觉离JOJOOP还差点。
但是剧情真的,,,真的,,,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槽了。
平庸的地方都能猜到,反转的地方满是槽点。
蝙蝠侠和除了小丑之外的反派都没有发挥出魅力,只是走了个过场,换成谁都行。
老爷也给我的感觉怪怪的,没有高智商,没有plan b,只有炫酷的装备和忍体术,甚至会说出没了装备我是什么这种台词(确定不是钢铁侠?
)中间那段真的太羞耻了,你能忍受一群哥谭反派在那里用英文喊着×××××变形吗(突然觉得日文真是太适合中二了),本来看到机甲互怼,互相吼中二台词我忍了,看到合体那段我直接下巴惊掉了,之后小猴子合体和巨大化蝙蝠侠我直接傻了,真的傻了,满脑子黑人问号。
这是啥呀?
拍给小孩子看的吗?
最后的蝙蝠侠和小丑的动作戏还行。
如果你能接受哥谭反派们开着高达互怼,如果你能接受蝙蝠侠变成奥特曼手撕高达,,如果你能接受疯狂ooa,,如果你除了画面配音什么都不要,就可以去看。
ps.哈莉和猫女好漂亮!
画风、配乐都很喜欢。
动作风格爽快,典型日系,就差给每个招数起名字了,出招儿的时候再大喊出来,比如城堡组合叫五恶归一;猴子叠罗汉叫大圣显身哈。
剧情的话,在这么短时间放这么多人必然会模糊,但总体来说已经很好了,主要是看个爽快和有趣。
但有一节,我想说下,就是忍者元素还是太少,既然突出忍者两个字,那对应的就是忍术嘛,除了后面的犊子笛奏,蝙蝠🦇替身,赶脚就没什么有趣的玩意儿了,这点的确是个小遗憾。
一不小心,被这部动画电影给帅到了!
真的很难想象,当美漫超级英雄与日漫碰撞后会有如此奇妙的化学反应。
它就是——《忍者蝙蝠侠》。
等等!
“忍者”跟蝙蝠侠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是一部以穿越为背景的电影。
故事开头,蝙蝠侠为了阻止大猩猩格鲁德的天体震动引擎实验,引发了时光隧道,蝙蝠侠、猫女、小丑、小丑女等主要人物都穿越到了古代日本战国时期。
在发生穿越事件后,蝙蝠侠的敌人们相继成为了日本战国大名:双面人成为明智光秀”、企鹅人成为德川家康、丧钟成为伊达政宗、毒藤女成为上杉谦信,而小丑则化身为“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
而我们的蝙蝠侠“老爷”则成为了一个日本忍者组织的领导者,带领着一帮小弟和日本忍者向老对手们继续宣战。
对于DC迷来说,这一次《忍者蝙蝠侠》给出的阵容可谓强大!
双面人、企鹅人、丧钟、毒藤女、贝恩,还有DC最强反派小丑,以及女伴小丑女,哥谭反派悉数到场。
老爷这边的人也不少,猫女、罗宾、红罗宾、红头罩、夜翼,还有管家阿尔弗雷德也来了。
这样的阵容一点都不输给隔壁漫威正在热映的《复联3》,更重要的是这部动画电影的画风帅出了天际。
漫画式的人物登场帅气十足,
战斗画面充满了十足的日式动画风格,
更将日本动画画面细腻、色彩丰富的优势完整继承了下来,
可以说,每一帧都能拿来当做壁纸。
除了这种常规的细腻画风外,还有一种类似山水画的风格,充满了十足的东方神韵。
原来,本片是由DC与神风动画联合出品的。
作为制作团队的神风动画曾经制作过《JOJO的奇妙冒险》动画前三部的片头,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的画风会如此出众了。
除了帅出天际的画风,更燃的是这部电影竟然各种脑洞大开!
蝙蝠车弹出蝙蝠战机,蝙蝠战机再弹出蝙蝠摩托,蝙蝠摩托最后还能变成蝙蝠战衣,可谓是看得目瞪口呆。
反派那边也不差!
哥谭粉丝团人手一个可以变身的要塞,之后五大要塞还能合体成一个巨大的机甲体,给人一种“变形金刚+高达”的即视感。
既然反派能合体,老爷也不能落后。
先是猴子们合体成一只巨猴,发现打不过丑爷的高达,紧接着又与蝙蝠们合体了,一尊巨大无比的蝙蝠侠压轴登场。
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最燃的还要数老爷与丑爷的巅峰对决。
虽然本片中两人的武力值不合常理,但是这种旗鼓相当、同时带着东方味道的对决充满了热血与悲凉的气息,反倒让人看得惊心肉跳。
这一场巅峰对决在原版作品几乎难得一见,不知道圆了多少DC影迷的梦。
相比于酷炫的画风,剧情就相对弱了许多,甚至在人设上还出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尴尬。
剧情是很典型的传统三幕剧,蝙蝠侠经历了低谷、觉醒再到反击的过程,几乎没有啥意外,也让人很容易接受。
但蝙蝠侠的人设就很糟糕,过于善良、鲁莽冲动甚至有着一颗“白莲花”的心,虽然是这个人物本质上的延续,但丝毫看不出这是我们身经百战、内心腹黑的老爷啊!
本片从片名可以看出主打的是“忍者”,这与蝙蝠侠结合在一起并不奇怪。
因为在《侠影之谜》里,老爷就是跟着忍者大师学习的体术,因此他与“忍者”结合在一起天经地义。
但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老爷还要结手印这种东西啊!
难道是因为到了人家的地头入乡随俗吗?
作为最大的反派,丑爷的则几乎是从头一路哈哈大笑到结尾的中二形象。
就更不用说其他的配角了,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都是一笔带过、草草了事。
这种人物塑造上的空洞,让整部电影成了一路打打打、炸炸炸的爆米花电影。
本片在豆瓣上依旧得到了7.1分,烂番茄上也得到了83%的新鲜度,似乎说明了人设上的尴尬并没有影响粉丝们对于这部脑洞大开的电影的喜欢。
不仅如此,前不久DC也上映了一部名叫《自杀小队:严厉惩罚》的动画电影,得到了7.4的豆瓣评分。
而真人版的《自杀小队》仅有6.1分,还被粉丝们骂的半死。
再回看去年,《黑暗正义联盟》豆瓣7.3分,《乐高蝙蝠侠大电影》更是高达8.0分,普遍质量不错。
与之对比起来,DC的真人电影宇宙就真的像是扶不起的阿斗。
比起老对手漫威在真人电影上的风生水起,DC的真人电影一直是毁誉参半的。
要嘛赚了钱输了口碑,要嘛赢了口碑赚不到多少票房。
DC真人电影在努力保持原著中的厚重感时,但却忽视了大电影的娱乐性。
而今,被漫威强势碾压的DC只能靠着动画强撑。
虽说动画电影不如真人电影那样影响广泛,但只要动画保留了DC的底蕴,粉丝们就一直都在。
《忍者蝙蝠侠》虽说仍然存在些许瑕疵,但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神风动画带来的浓厚日漫风格,给原本粗犷的美漫英雄带来了新的活力。
对于影迷们来说,要做的就是跟着蝙蝠侠一起穿越到日本战国时期,好好爽一把!
本文授权并首发于巴塞电影APP,请勿私自转载。
日本制作的蝙蝠侠系列动画!画面上真是太精彩了,远比美国的要精致,动作啊、细节啊、特效啊,非常好!在古代的日本,真是想象力爆棚,把日本喜欢玩的武士啊、忍着啊、六神合体啊、群猴群蝠全部一锅烩。这些设计真是不拘束!不过情节上有些弱智,傻乎乎的,没什么意思。而且蝙蝠侠的性格也给整得不太对劲,而且傻乎乎的,毫无主动性。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偶尔进行风格的混搭,很有意思。
比之前老爷动画精细太多!神风给力!除了部分人设与战国时代结合起来有些不适(没错就是catwoman🙄)蝙蝠车变蝙蝠翼再变蝙蝠盔甲我🙄️ 大战设定为颇具日式喜好的高达🙄️老爷蝙蝠枪发不出去😂卷轴式转场新颖别致,画风多变,东方水墨韵味十足。屋脊决战老爷空手接白刃,忍术太炸裂!
6.6分。将日本战国背景和DC宇宙结合到一起,还挺有些意思
脑洞和画风都是相当地飞。除了走马灯似展示各种stereotype东瀛元素,后期连机甲合体大战和屋顶宿命对决都出来了。要什么剧情逻辑啊,打得爽画得开心就好啦 :)
又一部蝙蝠侠动画,画风太赞啦,大爱,就是老爷一直在躺啊,忍者也只停留在画风上了
脑洞清奇,画风奇崛
笑鼠,导演估计想糅合日漫+超级英雄这两大元素整点花活,天真的认为这只需要元素堆砌到位外加整点噼里啪啦华丽的人物打斗和机甲战斗场面就足够,至于剧情起承转合、人物关系啥的只要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就能擦出火花来了,结果活生生整了个一没忍者特色,二没美式超级英雄风格叙事的四不像,噼里啪啦的吵闹场面看着也实在无趣,对此只能说这部同人作品拍得挺好,建议下次不要拍了hhhhhh...
想象力和美学风格是有的。但是从正派到反派,没有一个不浪的,这么好的设定和美术,就拍个动物大战房子,还tm合体动物。一些要素的大杂烩,即不蝙蝠侠,也没突出忍着。
画面不错,剧情没啥意思
没啥深意,太多无聊的堆砌
除了画风一无是处,从中期开始发现格局太大根本园不了故事直接放弃治疗,到最终大决战搞机器人变形已经是拔掉呼吸管的程度。
六神合体的魔丑王,哈哈哈哈哈~
3转2比例非常高,预告片期望太高食用感受非常打折,小丑最后决战烟薰妆好看,其他的有点不够刺激。动作控制在决战部分不错,大部分打斗场景中也都不错,但觉得最好的还是《鸦》这部老片。小丑的辫子动得有点过度,但散发后却不动了。巨大化合体再巨大化什么的很没意思了,人肉决战还是可以的。
日漫比美漫精致太多了 后期变形金刚大战中二爆表
当哥谭遭遇战国时代,当天守变形移动城堡,当次元壁被一次次的打破直至消失——这注定是一个矛盾的融合体,线条手绘与CG动画相结合,机甲文化被赋予了超英的内核,混搭中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蝙蝠黑标头顶纹,掌声送给社会人/丑爷化身小贱贱,官方吐槽破四墙/战国无双未演完,猩球崛起就开场。
首先是一部日本动漫,充满日式热血的写意的性感的喜感的元素,然后人物心理又很DC,蝙蝠侠依然苦大仇深。DC真人版什么时候能领悟到漫画的精髓呢。
什么几把玩意儿
猴子和蝙蝠组成蝙蝠侠太扯淡哈哈哈,不过蝙蝠车四次变形好酷,房屋机甲酷酷的,虽然想听日语吹替,不过这个joker和harley配音也很赞(美番真省cv)有彩蛋!
这动画剧情太没水平,太套路化,不仅剧情没什么智商表现,而且人物形象太刻板平面了,流于表面让原本很有深度的人物缺少光彩。要塞机器人和结尾各种合体看得我以为走错片场,这根本不是古代日本,未来日本我都信,只是未来日本要这样又显得太中二了些……另外两星就给精美动画制作以及人物建模吧
大平晋也的农夫小丑哈哈。猴子朋克蝙蝠朋克。战国金刚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