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还在这里从不曾离去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若生命直到这里从此没有我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看完电影之后,这首插曲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着。
电影最后的那一幕,当万豪喝拿着一年前两人共同酿造的葡萄酒,久久的凝视着这片见证过他们的幸福的草坪,天边仿佛是化作天使的萱萱在看着他,带着微笑,或者笑中有泪。
萱萱,就是一个人间天使。
为了支持丈夫,她曾经甘愿放弃事业成为全职太太;为了帮助她人,她主动去医院当义工为病人们做心理辅导;而当病魔降临到她的身上时,她也以一颗天使的心对生命勇敢的微笑,帮助起了别的病人。
美丽,善良,坚强,乐观,它们就是萱萱的天使的翅膀。
看完电影后我跟闺蜜跟说,好希望有一个万豪这样完美的男人守护着自己,闺蜜的回答却狠狠的击中了我,她说几乎每个女人羡慕万豪对萱萱这么好,可是有多少女人拥有萱萱的优雅美丽自信吗?
就像去年我们刷着求张亮这样的暖男时,我们自己是不是那个甘愿站在张量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寇静呢?
是啊,有多大的付出才能收获多大的回报,有多大本领才能有多大的收获。
门当户对四个字有时候是对的,两个人只有拥有同样质地的灵魂才能真的心灵相惜,才能上演出这样令人动容的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
所以,在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的道路上,每个女人都应该努力成为萱萱这样的天使,坚强乐观善良阳光自强。
因为只有凭着这双天使的翅膀,白马上的王子才能辨认出你。
我妄自以为,这样的相遇,便是一辈子了。
描写生死别离的爱情电影太多,却很少有能如《下一站再爱你》让人感觉这么真实,这么接近心灵,冲击又是如此强烈,可以让观众静下心感受这种超越生命的爱情,为之伤感,为之泪奔。
从技法和风格来看,《下一站再爱你》是非常简单的,没有炫目的特技,也没有宏大的背景,没有复杂的情欲,影片的画面像速描一样清新淡雅,勾勒出一幕平实但催人泪下的爱情画卷,这是创作者的高明之处,面对一场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情,任何华丽的修饰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片中,沈万豪和林子萱和很多现实中的夫妻一样,原本过着温馨甜美的生活,对未来满怀憧憬,万豪的生意即将有所突破,子萱也为怀孕做好了准备,可以突如其来的癌症报告无情的撕毁了一切。
在死神面前,子萱尝试着最后的努力,万豪的不离不弃,反而让她陷入了更痛的纠结中。
在为了能让万豪能在自己百年之后有所依托,子萱在甚至撮合他和闺蜜青青约会。
嫉妒是女人的天性,试想哪个细腻敏感的妻子,可能做到如此的胸怀,我们看过太多闺蜜成为小三的撕逼故事,但是看到子萱这样把老公推向别人身边的情节却并无违合感,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到深处无怨尤。
在生命的最后一站,子萱宁愿独自忍受着痛苦,去品尝着命运的苦果,这就是爱情的伟大。
如果以催泪效果来衡量,《下一站再爱你》几乎做到了满分,在记忆里,相近题材的片子最动人莫过是刘青云袁咏仪合演的《新不了情》,清新与虐心交织的缠绕,把观众的眼泪拧得七零八落,又别有一番碧海晴天的清澈,去年《被偷走的那五年》再次把相近的故事演绎得痛彻骨髓。
其实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类似的故事,默默回想这些年身边那些被病魔夺走生命的朋友,他们或多或少,都曾像子萱一样经历过痛苦挣扎,我们总是为他们的生命感到痛心,却往往忽略了对于他们来说,爱情比生命更加难舍。
这是一种很少有人能达到的境界,也是每个现代人都能感同身受的爱情,在这劈腿变心已成常态,闪婚闪离大行其道,网络社交工具催生了太多一见钟情的快餐时代,我们怎样守护古典式相濡以沫到百年的爱情。
可能是我们还太年轻,眼前的世界太过美好,对于那些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情,好像总是存在于传说中,是距离遥远的故事,尽管曾无数次为这些凄美的爱情付诸赞美、感叹甚至泪流满面,却很少真正用心去体会,也无法设身处地的投入其中。
或许,直到未来的某一天,当死神降临到身边,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超越生死离别的爱,到底是怎样的刻骨铭心。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到无尽的悲伤,又似乎有几分希望。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可能都还未曾经历与爱情的生死离别,总以为未来还很漫长,在名利的追逐中,忽略了眼前人,愿所有正在爱或即将爱的朋友,都能珍惜现在,不留遗撼。
一部电影,没有明星,没有特效,甚至连一个正经的大场面都没有,只有一个根据真事改编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影片的全部所有,也是它和其它影片竞争的唯一依凭。
今天,电影的娱乐功能已经远远大于甚至覆盖了其叙事功能,但后者才是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根本。
很多票房让人眼红的电影只是一个MV串烧或者段子集锦,故事根本看不到。
一个好的电影故事,不是看观众有没有哭或者笑,而是看散场之后,故事有没有停留在观众的心里。
《下一站再爱你》讲述了一个有点不太真实的真实故事,它像偶像剧一样虚幻不合理,可它又是真实发生的。
以至于我在走出影院时都有一种恍惚,不知道荒诞的是电影,还是我们的生活。
女主角以刁蛮公主的幸福生活出场:无条件迁就自己的帅气老公,不用苦哈哈上班的豪门小媳妇(上无老下无小,爽翻了),忠诚体贴还不会和自己抢老公的闺蜜兼私人医生,上班不开心了一秒变踩葡萄的小土豪——女观众请不要翻白眼把嫉妒往肚子里使劲咽吧!
完美的童话当然不会是最后的Ending, 忠诚闺蜜的一纸诊断书立刻让世界翻转,之前爽得你一塌糊涂,立马虐得你万劫不复,女主角的演技很赞,把听到噩耗时的心理变化表现得相当有层次,让上一秒还在翻白眼的女观众恨不得秒变知心大姐送心灵鸡汤。
女主角刚刚从天堂掉进地狱,现在又要努力从地狱到天堂(精神层面),原有的故事和人物设定也随之发生反转,面对生活中的巨大变故,所有人都走上了一场心灵救赎的路程。
从心理医生变为病人的女主角反而真正开始学会去医治周围的人,而病友阿猫要面对的不止是恐惧,更是她凌乱而痛苦的过去。
在影片最后,当女主角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第一件事竟然是帮丈夫续弦,这个情节成了升华这部影片最重要的一个拐点,看似十分荒诞的设定,其实早就一路预埋,反而呈现出一种震撼的合理。
其实影片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但不是一个你侬我侬情比金坚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克制和大爱的故事。
我很庆幸,在最后,我看到了这个故事,它留在了我的心里。
影片的叙事方式和完成度都非常的出色,除了男女主角,阿猫、牧师、院长、教堂里的老太太每一条支线也都毫不马虎,丫子客串的爆笑心理医生,阿猫的犀利金句、冷面笑匠院长更是亮点,缓冲了影片的节奏。
卡司虽然一般,但每个人演技都是开挂了的(导演应该觉得赚翻了吧),饰演女主角的杨梓嫣在《甄嬛传》里演的敬妃虽然角色张力很大但戏份不多。
这次在《下一站再爱你》可算撒开了,从一开始的任性阳光,到中期的阴郁冷漠,再到后期的豁达坚忍把女主角从生到死的生命形态和性格表现得极为到位,一双大眼睛里全是戏,实力派就是这么屌!
饰演的男主角的马浚伟也完全抛弃了TVB式的演法,把一个丈夫面对爱人将要离去的无力和愤怒表现得十分到位。
而饰演阿猫的Makiyo更是为了角色剪去长发,以平头素颜造型亮相,牺牲颇大。
据Makiyo说,这个角色是为了她患癌症的妈妈而接。
那一刻开始,我就相信了这个故事。
虽然首映是免费看的,也被导演倾家荡产的精神所感动(卖房子)。
但不得不承认,这部片子是烂片。
给人一种小成本微电影的感觉。
目测导演是第一次拍片,演员都是第一次演戏。
演的非常假和做作。
尤其是片中叫阿喵的。
我来稍稍吐槽一下剧情。
片子开始是男女主角秀恩爱,秀恩爱秀的无新意,又漫长又做作。
之后好不容易“牧师”出现了,以为他能引导什么,结果没有。
后来阿喵出现了,以为会围绕这个古怪的女孩子会展开新剧情,结果又没有。
好不容易在女主得癌症了,会以为是一部励志的凄美爱情故事,结果还是没有。
老医生的古怪行为,让人以为他隐藏着什么重大秘密,结果更是没有。
我绞尽脑汁从各种细节观察出:原来是女主的私人医生很早就喜欢女主丈夫,即便是女主很早就患有癌症,也不告诉女主,等女主晚期时,又找来老医生说女主只有两个月的生命,打击她的精神。
等女主死后,私人医生就能嫁给她老公了。
我很气愤,原来主角竟然是那个坏心肠的私人医生。
估计全场几百号人就我一个人能够看出这样深层含义,正当我为自己的智商感到骄傲时,结果就大结局了。
女主死了,男主很伤心。
原来我又错了。
毕竟结局时男女主角拥抱的那幕还是能够感动不少小女生的。
再加上后面的一段黑白视频,说明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
这就完了。
这个片子成本低到不可想象。
我感觉我都能拍一部比它好很多倍的电影。
现实的社会已经让人类在爱情的道路上彻底迷路。
今天又爱你的权利,明天有不爱你的权利。
今天有爱一个人的权利,明天说同时爱两三个人也是我的权利。
今天说是真心爱的,明天说爱情死了。
爱情对于今天的我来说不是童话、不是神话,而是笑话。
《下一站再爱你》,吸引我前往电影院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真实的,比之琼瑶的花前月下、星星的穿越时空,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真”才最重要的(假的到处都是)。
现实生活中,还没见过真爱,都是假的,都是自私的,都是善变的。
所以这个真实的故事抓住了我,让我看到世上仍有极少极少极个别极个别的人,是用真爱在爱,是用生命来爱的。
当真实的男主女主出现在电影后10分钟的时候,我真是有点诧异了,一直的观念都是漂亮或帅才有可能被真爱爱着。
但真实的主人公竟然是平凡地不能再平凡,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路人甲路人乙。
看来相貌并不能决定真爱与否。
那么是什么使二人能够用生死用生命来爱对方呢?
电影的结局要告诉我们的原来是:信仰的力量。
因为上帝先爱了我们,所以我们要彼此相爱。
昨晚看的首映式。
放映影片开始,一束灯光照在舞台上,当主持人(片中扮演明明者)浅浅的、柔柔的诉说这部影片时,我就感到了一种真诚和感动。
果然如此,观看这部影片,真诚,永恒的爱是我感受最深的。
这是一部很用心在做的电影,不为了收视率,不迎合市场需求,不哗众取宠,不植入广告,甚至连演员的衣服都没有换过几次。
没有幽默的段子,不像小时代那么奢侈,它简简单单的在讲一个故事。
虽然这个故事很简单,看到开头就能想到结尾,没有跌宕起伏和荡气回肠,但是就是这种简单,这种真实让我看到了最大的真诚。
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难得的放慢生活节奏,安静的看一场安静的电影。
也难得用一生的时间只去爱一个人。
或者说多数人已经没有了爱的能力。
那么看这部影片吧,你会找到些什么。
众口难调,这部影片在现在的电影市场中,可以预料收视率不会超级好,喜欢的人会喜欢它,不喜欢的也会不喜欢。
我想有一部分人看过感悟到什么,这就足够了。
于我来说,喜欢这部影片,也推荐这部影片,如果你和我一样还相信爱情,探求简单、真实而又快乐的生活,那么不妨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吧。
最近,我有一个朋友的母亲得了胰腺癌,全家跑到北京的肿瘤医院来治病,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民房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
他们那个院子里住的也全是癌症病人家属,和他们的情况一样放弃家里的一切来照顾亲人。
朋友告诉我,很多人已经知道没什么希望了,但就是不想放弃,哪怕只是陪着走完最后一段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安慰。
不过朋友说他最惊讶的是,每个人的脸上并没有遭遇不幸的暴戾、怨怼甚至哀伤,反而十分平和友善而且慷慨互助。
也许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会发现很多以前想奋力争取的东西都不重要了,只想还原最真实的自己,用悉心的关爱为将逝的亲人找回尊严,也找回自己的尊严。
生命无论富贵贫贱,都是一样的脆弱。
无论我们创造了多么丰富的财富,得到了多么显赫的尊贵,生命的属性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一抔黄土,一把火油,可以轻松地将我们的痕迹完全抹去。
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终极恐惧,尤其是当你看到生命正一点点地消逝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更加痛楚。
所以我们能理解《下一站再爱你》中阿猫心中的愤怒和敌意,父亲坐牢,还在花季的年龄还没享受过爱和幸福却可能要马上离开这个世界,她凭什么不能愤怒?
她对周围人的捉弄并非是在宣泄这种愤怒,而只是在恐惧之下努力寻找生命的存在感。
女主角子萱这个角色看似又是一个白莲花圣母,自己得癌症了,还帮老公相亲,相亲的对象还是自己最信任的好友。
你会觉得不是子萱的脑子有问题,就是编剧的脑子有问题。
可是你要知道,这个角色是有真实原型的,她做的这件“傻缺”行为也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我们抛开所有感情的因素来分析,这样的选择是合理的。
就像人物原型Tracy说的:“我看见他(老公)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我当然嫉妒。
但是如果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一个人还想着我,痛苦的是他。
所以,我宁愿嫉妒。
”这个看似抛弃了所有情感因素的选择,事实上却是基于最浓烈真诚的情感做出的。
如果她不是真爱这个男人,又怎么会宁愿自己嫉妒痛苦也不想让对方痛苦?
我们知道,生命弥留之际,是最痛苦恐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努力抓住和享受一切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所以那些王侯贵胄会让最钟爱的宠姬和最价值连城的玉石金器陪葬,而对于那些拥有遗憾的人,亲人们也会在这时候尽量让其得偿所愿。
有谁会像子萱这个傻瓜一样不仅不让丈夫多陪陪自己反而亲手把他推向别的女人?
事实上那些看似风光入殓的王贵公卿,是最不体面的,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为此不惜践踏别人的生命来温暖冰冷的坟墓。
而那些在生命最后的时候仍然被未了心愿控制的人也同样是为了逃避死亡而成了欲望的奴隶,让人怜悯。
只有像子萱这样在最后的日子里选择孤独才是真正的勇敢,才是真正的体面。
她不止维护了自己的体面,也维护了阿猫和其他癌症病友的体面,更维护了丈夫以后生活的体面。
这样一个女人,当然值得所有男人“下一辈子再爱你”。
斯蒂文森说:“文学是裁剪的艺术。
”于是当塔可夫斯基将电影比喻为“雕刻时光”时,我们就似乎给了电影文学的意义。
让它的核心从故事,延伸到光与影的表达。
回忆起那些美妙的电影,我们总能记起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
那些镜头,或属私人情怀,或属刻骨洞见。
即便故事细节已随时间褪去,镜头的魅力依然像安置情感的蜗牛壳那样涡卷悠长。
将感情带到柔软的深处,引起人们从心而来的感动。
这些,是我对电影感动的理解。
于是,当我看到《下一站再爱你》以“2014最感人电影”自居时。
我就不其然将对它的标准,上升到“深刻”的程度。
尤其,它是一部在基督圈子里传闻已久的“大陆首部福音电影”。
这让我更想给导演一个机会,去让最深刻的福乐透过电影表现出来。
只可惜,导演所描画的,和深刻相去甚远。
这并不是否定了电影中真人真事的寓意。
但再好的材料,也需要导演一笔一划地雕刻成为电影语言。
这个工作,包括台词,造型,分镜,道具。
最后表现在电影的表演中,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电影的情感。
可《下一站再爱你》更像是一段点到即止的介绍影像。
九十分钟的横向叙事缺少了对人物的纵向深入。
以至于片中关于“爱”,关于“天家”,关于生与死的表达,犹如网络上的鸡汤片语,调不出它应有的质感与味道。
这些话固然深刻。
但这都应来自于对鲜活人物的总结概括。
离开了深入的感情刻画,道理就沦为纸上谈兵,让观众与人物间竖起了一层隔膜。
使最美丽的爱情,变成了最肤浅的幼稚。
这仿佛是一种通病,在某种福音电影里根深蒂固。
除了福音,导演就再没能表达的东西。
任何对人的敏感与关怀,对电影镜头的捕捉与雕刻,对时下社会的理解与洞察,都幼稚得犹如迫不及待的小孩,流于一两句听起来道理十足的对白,然后就从开始悬着“耶稣爱你”的标语,让观众都自动理解神圣的光芒。
长镜头的深入与蒙太奇的节奏感在这些电影里荡然无存。
甚至还可能找不到一点基本的电影美学,让观众的印象直觉只停留在电影表面,而深入不到自己内心。
可真正的电影,都应该与这完全相反的。
它直入人心,情感真挚。
以慎密灵光的镜头运用,去理解这个是世界的方方面面。
罗马尼亚导演蒙吉,梦想以长镜头清洗世界的哀伤。
尽管他只站在人性的这边,却能拍出真正抚慰人心的电影。
然而为什么,在最代表深刻的圣经,耶稣面前,却鲜有能比肩于世俗电影的传世之作,鲜有在艺术上能让世人认同的电影?
可能,说教与艺术的界限,只有最具实力的导演才能将他们处理得宜。
但当这个导演出现之前,我建议大家还是先按捺一下好奇心,看一下它的港版,《生命因爱而动听》为妙。
因为,一部无法深刻传达人性的电影,无法深刻传达神性。
这和审查制度无关。
这个类似福音电影的片子可一点都不轻松。
一看开头1分钟,已经对这个故事失去了兴趣,讲一个绝症病人在生子和斗病魔,加上丈夫的爱,医生朋友等的关怀,这放在民生新闻报道还行,上升到一个电影就太小题大做了。
还要是真人真事改编。
为什么不能从相识相恋,绝症这样来讲述呢?
虽然是韩剧日片那一套,但至少让人有期待啊,而且很多人愿意被虐心,愿意煽情。
但这个已经结婚的故事真的没有期待,甚至连第三者这样的吸引点都没有。
主旋律、公益也得搞得好看点,才能让更多人看,不然你拍出来没人看,也就起不到公益的作用,公益不就想多点人看到学到点什么吗?
才知道这个原来是号称第一部在内地上映的福音电影,不过刻意淡化了宗教的东西,毕竟审查了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宗教。
好吧,虽然有审查,但其实真的不用这么说教来做一个电影的,看看《八月照相馆》,看看《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恋空》等,就认真讲一个爱情故事,也一样能打动人,而且只要巧妙地把福音的符号放在里面即可。
好几首的MV组成了这电影,最无聊的居然还有闪回恩爱画面,电影晒得大家都已经厌烦了。
福音电影也看过好几部,但说真的,还没有看到可以留下深刻印象的。
后面那段真人短片老是在说恩爱,就像拼命给人灌输说教,有点狗尾续貂,撑时间吧。
片尾字幕看到郭美美的名字,是个唱歌的,还特意注明是新加坡的,怕人误会吧。
呵。
我是冲着马浚伟看的,故事很浪漫,结构也很紧凑,只是我觉得要是拍成话剧的版本,那样舞台效果会更好,情感表达的会更真实,更贴切。
故事让我明白,亲人的健康直接关乎你的幸福,生活就是和亲人在一起,爱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工作呢,再怎么换了也只是一个更大的房子。
还有工作少了你,应照样下去。
亲人失去了就不再。
老婆下班,接上她去了那个做葡萄酒的地方,好浪漫极啦。
141205 真实故事改编 小投资 导演不行 情节无特点 倒是最后真人讲述很感人
甚愿在这个冷漠的世代里这部电影可以带来一丝温暖在人的心中。
已婚夫妇最爱,BGM要不要这么潦草直接放歌了,最后忽然变成了纪录片wtf?2星支持国产
不怕 有我陪你走下去
故事确实很老套,看看也有趣儿
我都不知道为啥会去电影院看过。。。
就电影而言。差。人物造作,情节单薄的可怜。不知道是不是剪辑的结果?!最后的纪录片,翻译时,将GOD模糊化,不看英语,应该是真听不出来吧。感觉“福音电影”没有体现出来。或许是期待过高了。
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故事原型为基督教徒,因此本片被传为基督教电影,女主患癌却为丈夫寻亲的故事,有些煽情,但拍得很粗糙,我觉得本片的立意点似乎存在一些问题,还好宗教因素并不多。
我哭的挺厉害的。。除了剧情本身,就是和我这几天参加一个癌症病人的丧礼有关,我还有一个患了癌症的老师还在医院呢。。。这个片子本身就像很多的短评说的。。如果没有基督徒捧场,应该是不会有人去看的。。。所有的盼望的源头是你有这个信仰,如果没有上帝没有主,下一站就是更黑暗的死亡。。。
感人
真神造人,假神人造!!!
没查到导演的相关信息片子一般但导演的想法也是很好的。
背景音乐太多了
和我一起去的姐妹👭很感动,我觉得不好,说实话就是支持一下,愿上帝给导演更多的智慧,能够拍出一些真感人的片子,或者表述更加明白一些
电影真心只想给一颗星。其余四颗是为了纪念我和我最爱的人两个人包了场。。。
如此真实动人心弦的爱,哪怕绝望,依然有希望,看完后泪流满面😂
剧本略单薄,私以为将剧后人物叙述的小细节改编入电影戏剧张力会更好。看完电影院里有人流泪。看完后感慨要珍惜身边人,普通的幸福也不容易。一分给演员,静妃娘娘、小玄子演技不错。四哥你的西服装不要太帅气!一分给笑着离开的子萱,一分给院长、阿猫。OST扣1.5分,剧本慢吞吞扣0.5
看哭了,若我不能陪你到老,一定会找个天使代替我护你安好。
故事本身很感人,只是被导演演绎得过于苍白。三颗星给原型男女主人公,人间至爱莫过如此,生生世世不离不弃。剩下的一星就送给导演吧,拍成这样一定有他的苦衷,大家都懂得。
基督徒电影 真人真事有点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