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猎谍者,贵婉日记,Spy Hunter

主演:秦俊杰,徐璐,陆毅,胡海锋,张芷溪,朱刚日尧,莫小奇,孙佺,丁勇岱,丁海峰,吴秀波,吴越,胡静,李乃文,吴刚,刘威葳,许亚军,钱泳辰,李建义,张凯丽,冯雷,高露,许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天衣无缝》剧照

天衣无缝 剧照 NO.1天衣无缝 剧照 NO.2天衣无缝 剧照 NO.3天衣无缝 剧照 NO.4天衣无缝 剧照 NO.5天衣无缝 剧照 NO.6天衣无缝 剧照 NO.13天衣无缝 剧照 NO.14天衣无缝 剧照 NO.15天衣无缝 剧照 NO.16天衣无缝 剧照 NO.17天衣无缝 剧照 NO.18天衣无缝 剧照 NO.19天衣无缝 剧照 NO.20

《天衣无缝》长篇影评

 1 ) 虐杀器官: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两者共存?

约翰•保罗从大量的资料中分析出:屠杀是有语法的。

看了好多日漫,其中的共同模式也会隐约感觉到。

这部动漫可以归为一种操控心智类动漫或者洗脑类动漫,类似的比如《反叛的鲁鲁修》的Geass,《Monster》,《心里测量者》(第一部),《巴比伦》等,其中的反派角色都有很强的对人的心智的影响力,但这几部动漫中都有一个保持自我与之对抗的正面角色。

毕竟只有反派是无法把剧情进行下去的,并且正反价值观的碰撞才更吸引人,作为观众的我们内心更倾向于正派角色。

回到这部动漫,人们可以通过屠杀语法提前预判危险的到来,人们也可以通过屠杀语法激活虐杀器官,让人进行屠杀。

这是一把双刃剑。

这一秘密是否要公之于众,这两种手段该如何运用,动漫里的人物有不同的抉择。

脱离作品,回到现实世界,借用莎士比亚的那句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或许人类永远无法知道人类的未来是生存还是毁灭。

不过只要条件合适即使毁灭,也会重新孕育新的文明,生生不息。

基因为了什么而突变进化?

文明为了什么而传承?

生命为了终究为了什么而生生不息?

你的猜想是什么?

这些终极问题,对于平凡的个体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都被生存的本能驱使着前进,只不过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2 ) 我从地底深渊刺向你

《虐杀器官》是我喜欢的类型:末世战争,家国情仇,主角始终在个人意志和集体意识之间摇摆。

昏暗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挣扎是小说家们笔下的永恒篇章。

一如《和谐》《尸者帝国》,贯穿伊藤计划三部曲的母题始终是微观个体和宏观集体所呈现的不可协调性;命运交织的网将主角一头罩下,然后冷冷旁观他将如何狼狈逃窜,无声呐喊,悲凉反抗,最后黑暗将是这类人的归宿。

读者的目光牢牢锁定其上,燃起怜悯和惋惜,继而生出冷汗,深思这夸张笔法下的人伦问题。

克拉维斯·谢泼德:感情线上的傀儡关于主角谢泼德的身世,在电影和原著中有一个明显区别的。

电影编剧删除了一条剧情线:主角总是梦见死去的母亲和战友和自己说话。

原著中关于心理的诸多描写确实难以在画面上表达,这也导致人物性格呈现扁平化,在需要人物行为动机支撑的剧情节点变得不合情理。

原著描述谢泼德童年父亲自杀,成年后母亲又遭遇车祸,成为无意识的植物人且无复苏可能。

谢泼德在一番挣扎之后,签字结束了母亲的生命。

很难想象一个童年有阴影,又背负愧疚的士兵如何自控,在复杂的敌对环境下保持稳定?

不过电影想到了这一点,特意提到士兵在作战前会注射屏蔽感情的药剂,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电影为了大结局的戏剧效果,多次突出画面里主角有别其他士兵冷漠的情感,特意放大他的怜悯和面对杀戮时的犹豫。

一个在战场上有迟疑的战士如何能够一次次安全归来?

主角犹如提线木偶被剧情拉着前进,始终缺乏有力的心理活动支撑他的行为。

作用也仅仅是以他的视角观察故进程,亲历结局。

(这点和《和谐》的主角写法如出一辙)。

因为删除了家庭的感情线,谢波德的情感就被安置在了露琪亚身上(反派女朋友):从开始接近,到日常行为接触,解女主角内心世界。

可以朦胧地看到他对她的好感,或是一种探谜般的好奇心。

这种亲近感不足以支撑结局的人物转变。

所以在电影中因为露琪亚被枪杀而导致谢泼德的行为失控,是不专业且俗套的。

性格决定命运,如此脆弱的谢泼德是无法承载重压,并实施反戈一击的。

这也是诸多人评论剧情二三流的重要原因。

露琪亚·希克罗波娃:献祭台中的夏娃在这个女性人物身上,电影和原著又出现了分歧。

原著中谢泼德对露琪亚的评价是,她长得不算太美丽,但是笑起来却很亲切。

在电影里她被塑造成一个身材婀娜的成熟女性,知性优雅,让人动心。

这么做也是为剧情服务,让谢泼德在感情上的沦陷有了依据。

在我仅有的圣经知识里讲到,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生活,一日一条蛇献上苹果给夏娃,夏娃和亚当分食。

在那之后,他们开始对坦诚相待的赤裸身体开始有了羞愧感,开始用树叶遮挡身体。

堕落源头是蛇献上了苹果,但真正原因是夏娃把苹果给了亚当分食,也即是夏娃把羞愧的情感给了亚当。

在电影里,反派约翰·保罗趁妻女出游,和自己的女学生露琪亚在公寓偷情。

不幸的是,保罗妻女死于萨拉热窝的热核爆炸中。

虽然前者的死和露琪亚没有半点关系,可是两者的间接联系,依然导致约翰产生了负罪感。

在某种意义上,露琪亚也是有罪之人,因为她手递苹果将羞愧带给了约翰。

露琪亚对自己老师的盲目崇拜,继而生出的爱慕之情,是她最终走向死亡的源头。

她对谢泼德也怀有一种朦胧的感情,剧中把它归结于谢泼德外貌和约翰有几分相似(权且把它当做一种移情)。

我们无法苛责一个陷入爱恋的单纯女人,更何况她对约翰的所作所为毫不知情。

不过上帝不因她无知而不降罪,沾染不洁的她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放上献祭台,成为大屠杀之前的最后一道仪式。

约翰·保罗:深渊底下的凯撒语言在漫长文化积淀中进化,伴随人类成长。

它了解人类的弱点,作为文化传承工具,信息沟通桥梁,将它当作人的另一个器官也不过为过。

电影叫虐杀器官,其意就是虐杀语言。

我们可以抵御外界攻击,却无法防备来自自己器官的伤害。

从这一个巧秒构思出发,反派创造出一种语言上的屠戮文法,通过语种的不同来隔绝相互传染,在一定区域内实施清除目标。

此时此刻,他已握有统治世界的武器,是语言上的凯撒。

在约翰保罗看来,彻底清除罪恶国家,保护人民是一个美国公民该有的觉悟。

可我们提到个人的想法始终无法和国家的策略相提并论。

他奉行的恐怖主义很快被美国政府所否绝,被列为恐怖分子。

充斥黑暗哲学的电影里不止一次暗示美国充当了这些国家恐怖主义的幕后黑手,其目的就是谋取利益。

在荒原的树下,面对谢泼德的眼神,约翰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当见到自己的情人露琪亚也被波及。

权力争夺必然带来流血牺牲和反抗,世界无法保持安宁,制造恐怖的源头就在美国,是他一心想要保护的国家,他遭到了自己国家的背叛。

死亡不可避免,在他自愿被主角谢泼德击杀之前,不过他和谢泼德做了一次交易,他的王权传递。

酒店老板曾对谢泼德说过一句话:年轻人常常认为,世界上存在着绝对与纯粹的自由,年轻人必须要先经历过,并且歌颂这种虚伪的自由。

这样他们在长大成人后,面临必须自己做决定的情况时,才能切身体会到,自己选择的自由,才是更自由的自由。

在听证会上,克拉维斯·谢泼德上尉最终选择了他的自由。

结语:历来最疯狂的就是不顾一切,把最美好的初愿变成了手中挥舞的大棒。

伊藤计划的故事充满了对人性的唾弃,每一次都推倒重来,然而每一次都深深遗忘,可悲地重复着绝望。

所幸我们的世界没有走到这样的悬崖边缘。

如此黑暗寓言足够让我们警醒:千万不要试探人性的底线,否则它会从深渊里将你彻底击穿。

 3 ) 巴别塔

探讨语言的作用,确实有着"巴别塔"的寓意。

在此过程中也探讨了"奥斯维辛"的恶,让我在观影过程中直接想到了阿伦特的作品。

大多数战争除了利益,还有就是误解。

我们国家一直强调的对话,实际上也是为了协调不同语境和逻辑之下对同一事务的认知和看法,防止出现彼此征服的情况。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凝结,这一点不仅仅是包含传达信息的作用,包含着国家的认知,包含着历史文明的痕迹,也包含着人们处理事务的出发点。

就像动画中所阐释很玄学的"屠杀语法",实际上也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底线,或者爆发点。

比如"纳粹",比如"种族主义"。

这一点上,我们所能够掌握的度是有限的。

动画所展现的作战科技比较惊艳,颇有艺术之美。

世界上有很多"约翰保罗",他们想用他国的杀戮,来启示本国的人民,用他国的战争来衬托本国和平的灯塔。

我们可以预想到,他们希望世界上有本国所宣扬的"伊甸园",却不能容忍他国的"桃花源"。

和平是一种奢望,但是我们都要为之努力,太多历史的经验教训都在眼前,老大哥余温未灭,还在注视着我们。

 4 ) 狂骂白左。

虐杀器官,看完了。

幼稚,中二,大型装逼失败现场。

作画太烂了…一个剧场版经费这么不足…真特么话痨…一个劲掉书袋问题是能不能来点没听过的,全是耳熟能详的等待戈多,城堡,我操拿这玩意装什么逼啊?

对话也是没信息量,跟什么昆汀之类有趣又有信息量的话痨根本没法比…配乐也太烂了…这打斗戏的作画特么还不如爱尔兰人的德尼罗流畅呢…50分钟处想吐槽一下,你在电车里又没开窗户为什么头发会被吹起来?

费大劲画头发,结果人物走路都不流畅…有点像x圣治。

这场猎杀戏不错。

我最近读的有关纳粹的书完全是在反驳这个观点,纳粹的杀人是有意识的,而不是把自己当作机器当成工作。

二逼了点,如果把各方面都调整一下,其实可能挺牛逼的…说好的人造肌肉能保住他们的命呢?

说好的你们都坐不了的头等舱呢?

怎么就死了?

哦,原来就是只要穷国都死完了,就只剩文明国家了,就不怕蛋糕不够分出现野蛮人了?

非常反白左啊,这里面美国政府不就是代表白左的长臂管辖?

如果没有白左看人家国家乱就跑去干涉别国内政,也就没有911,反派的妻女也就不会死,反派大概是这个观点吧。

这结尾有点没看明白,是如果告知虐杀文法的存在,美国就会让所有穷国自相残杀,白左群众会反对这样的行为,但如果不这么做,美国再被恐怖袭击盯上,白左就不会这么想了?

但主角觉得就算这么做了,美国人也只会变成没有感情的群众,所以他直接用英文说了虐杀文法?

额,相当失败的影像化,估计整个核心观点都来自原著,但其实整个故事也挺中二的,尤其主角一喊起来,比如坠机后的枪战,还有最后跟队友喊,太二逼了…而且没有影像叙事的能力,全程嘚逼嘚,居然故事还是没怎么讲清楚…尤其一个有点复杂的概念,还有新造的专有名词,你不解释这些玩意,把概念讲清楚,而是搁哪卡夫卡,城堡,这对观众理解一点帮助没有,反倒是负面作用。

其实还挺边境杀手的,如果拍成真人电影说不定还行,据说朴赞郁要拍,那可能会不错,但这版本就…尤其前40分钟太灾难了…4分。

 5 ) 咒

预言家刀了这个John Paul不就是精英主义么 eliteだ。

世界范围 国家层级上的精英主义。

站在精英的角度所以有些事情看不到?

以及装看不到?

老修奈泽尔了。

像怕被后浪推倒的前浪,像为保大而放小的福利,逃避更应该做的事。

况且单一的视点引发的一言堂本身就是暴力。

语言很难有效反抗,语言暴力和舆论战一样,碾压性的舆论不就是语言霸权主义吗。

认同一种意识形态的情况下,人也是某种文化的“国力”的象征。

似乎辩论时只有正反两方,非己即异。

说着平等,却还是将人分为自己和他者而已。

卷入一场无谓的游戏,是这个世界陷入悲剧性的根本原因。

最近一直在想意识是主观的,所以很容易被影响(甚至看之前我刚说过“需求是主观的,既然可以随个人的意志改变就很容易被引导。。

”),又不容易被影响(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想到泽连斯基近期在东洋大学那个讲话里说的“希望只将语言作为武器”。

那当然,语言是多强大的武器,尤其在会用的人手里。

即使没有用片里具体的文法操作系统,语言一经说出口也不知道会对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JP对男主说的那个暗示也许就是让他对环境/军队和“自我”产生怀疑和反对情绪,因为感性增强(机器苦痛,抑郁飞升),价值观引导到感性层面,根据男主后面的表现也就是证明起作用了【试着解释一下也许是用了带有美感和情绪色彩的词,音乐/qj/诅咒,飘渺的比喻手法,贵族。

(和后面心理医生引导时用的逻辑分析对比区别看看,像坚定确定自己的选择,哲学逻辑推导。

同样是引导,看怎样往不同的方向)】最后的文法,其实John的思考方式就已经是文法了,公之于众后作为人们记忆表层也好深层也好地留存下来了。

就像你曾经看过读过听过的东西一样,以及你对它们产生的认知和其元认知,都有可能造成影响,VR宇宙也是真实的宇宙,克莱因壶也是真实地投射到你的脑中留下痕迹,还可能对你之后的选择产生影响。

所以说要谨慎选择自己的经历啊。

包括看到我刚才的话。

"Once you know what you are capable of doing, it becomes impossible to escape from your own potential." ——来自片中结尾板子上的便利贴任何语言都可以有所谓“诅咒”/即心理暗示 的力量的。

(正好最近看了咒这个片,瞎起个名以及呜呜太好看了为什么我不早点看(算了早点还不一定能懂看了白看(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以及及还没有看 和谐,看了再改也许)

 6 ) 不是我的菜

2017年,科幻动画电影《 虐杀器官 | 虐殺器官》三部曲啊。。

都挺中二的。

还差一部没看,《和谐》已经看了。

非常不是我的菜,这部电影依旧如此。

剧情有点小意思,就是节奏不好,中间大量对白,话痨一般,又没说出什么所以然,真是统一的风格,毕竟是小说改编。。

完全是扬短避长了。。

叙事平淡,但是战争枪战描绘比较露骨,血腥,科技感十足,武器方面的想象力爆炸,仿生鱼那段非常不错。

也许这已经是唯一的看点了吧,不过剧情上三部曲倒是还有连接,有点小惊喜。。

不过没有太大冲动再看的说。。。

说原因估计就是有一种莫名的无病呻吟,诚心矫情的感觉。。

很违和。

据说是基于原作还是有些改动的,真的是,可惜作者死的早啊。。。

我是哒哒哒哒哒的分界线---推荐指数:★★☆(5/10分),一般吧,不是我菜。

不太感冒。

 7 ) 意外惊喜&简短剧情拔萃&不足之处

在Netflix上看到的作品,抱着随便一看的态度点开,却是意外惊喜。

一个不吵不闹,讲述完整的故事的动画作品大多都有其独到之处,本作就是一例。

作品讲述的故事很完整。

“虐杀器官“是作品唯一“主要科幻设定”。

所谓“设定”,就是接受即可,不要死抠。

随着剧情发展理解意思就能理解剧情了。

开篇于莫名虐杀发生地(人间地狱),主角执行任务,队员之一混乱,被主角射杀。

交代时代科技背景与主角性格工作大任务等设定。

随后剧情发展,接触女主,引出创造地狱的始作俑者约翰。

介绍女主与约翰背景,以及主线事件的进展情况。

也介绍了社会的状况。

夹杂了对社会现状的不同看法。

“一般大众”:放弃自由,换取安全(全面监视以防止恐怖袭击)。

“纸币朋克”:恐怖袭击数量不减反增,已放弃的自由根本没有得到对应的报偿。

剧情进一步发展,真正接触到了约翰其人。

约翰为何要制造地狱?

约翰的妻女死在恐怖袭击中,所以憎恶它。

但他认为恐怖主义本身就是无视理性的行为,所以监视->被发现的后果无法阻止它。

所以约翰就通过自己的研究甄别有“倾向”的人,并把他们集中到一个地方,通过自己研究操纵他们相互厮杀。

这就是地狱诞生伊始了。

影片最后女主代表普世价值a->她要求男主把约翰带回去起诉,因为她认为普世价值不允许约翰这种想法。

同时如果她若放任约翰,就等于要她承认自己安逸生活的世界是建立在人间地狱之上的。

这种想法显然她无法承受。

你说是圣母也好普世也好,总之是一种合理的想法。

男主表示明白了,但队友忽然反水射杀女主。

队友的想法是,约翰所做之事不应被公布于众,不然自己生活的世界将再次被恐怖袭击环绕,无法安乐生活。

队友说出了另一种合理想法。

女主死后约翰说既然女主死前要他公布,那就公布吧,因为我欠她的需要赎罪,于是请男主杀他并将事件真实情况公布。

于是就有了开篇与结尾一幕。

男主公布真实,看到国民反应,但同时亦说,现在生活在安逸中的国民高举道德大旗抨击约翰流的不道德做法。

但9*11再次发生的时候,你们又会怎样反应呢。

==不足之处不涉及影片核心。

比如美国官僚机构显然不会像作品所描绘得那么简单。

女主的头脑意外地比较弱势(如果她只是单纯代表普世价值观,约翰在最开始为何会与她交往)。

动画中军火公司的线也没有交待得很清楚。

==作品总体上让人眼前一亮。

不要管警世不警世,多少能引发一些思考,又好看,就已是一部不错的作品了。

 8 ) 2017年12月07日

很典型的高逼格但是商业化程度低的作品。

创作者有很好的创意点,有想表达的主旨,人设也算带感。

然而,故事跟节奏一塌糊涂。

1.点子很潮的科幻作品,一定要把观众的理解障碍考虑在内。

主线清晰,不能凌乱,表达有序,一次给一点信息,尽量降低理解门槛。

但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概念是怎么表达的呢——通过BOSS和男主的对白来表达。

这个处理手法可以说是很low了。

可能是因为想表达的概念太绚丽,对创作者的故事表达产生了障碍。

他的故事叙述有点凌乱,可能是不知道该把重点放在故事上还是概念上。

(也或者他的节奏感跟电影表达能力一直都是这么差。

)2.作为单纯的故事,最主要的闪光点还是要放在情节和情感的冲击力上,放在主角认同感的营造上,这是票房跟群众基础;这些东西都过关了,再来考虑表达主旨;等表达主旨也过关了,再去考虑炫酷的概念设定。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比较健康的优先顺序。

尽管很俗气,但是一个人基础(基本的故事表达能力和情感渲染能力)都没有合格,就去考虑概念表达,是不是太好高骛远了呢。

3.题外话:关于“语言”的幻想虽然荒谬,但还挺带感的。

一直没太留意语言学,觉得无趣,不过语言的诞生对人类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了,应该要有点啥狂想。

 9 ) 道理其实很深刻,人对现实的感受是可以被语言扭曲的

今天看了伊藤计划三部曲里的《虐杀器官》,我想说这是一部很有创意的科幻动画剧场。

但是他在豆瓣上的评分很低,我想应该是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这样的世界观,不能接受人的自由意志是那样脆弱那样容易被人操纵。

由于最近都在看心理学的作品,我了解到作者的这个世界观设定其实是有科学根据的。

所有的虐杀器官是指人的脑区里面确实保存有残暴的本能。

因为各个人类的物种在历史上都遭受过严重的饥荒,这时候残杀同伴或者对同胞见死不救可以增加我们存活下来的概率。

而这种本能在一定的语境下会被不知不觉的唤醒。

就好像屠杀平民的那些纳粹士兵,这里再科普一下,人在本能上是渴望关系的,所以残杀同类,在人类看来是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的,当人们在访问战败后的纳粹战俘时,他们都说虽然知道长沙平民很残忍,很不人道,但这是他们的工作。

语言上对工作的定义掩盖了行为的血腥味,包装上了为国家为人民创造价值的外衣,于是他们就对残忍的行为熟视无睹。

电影更有趣的地方是人物设定,这里面的男主和大魔王可以说是一体两面,本质上都是在做残忍的工作。

男主站在国家的立场暗杀那些制造恐怖活动的政治人物,暗杀过程中为了保证行动的保密性,牵扯到的人,不管是平民还是小孩,全部格杀勿论。

行为其实非常血腥,但是电影在播这一段的时候,用的很明亮的色调,还有男主一直若无其事的在跟他的队友聊对家人的思念,你观看的时候直接被他们的语境带跑,完全没意识到这画面很令人不适。

男主的年代为了方便士兵行动他们的意识和认知都让心理医生调整过的,反正就是通过药物抑制和一些简单的概念诱导,使士兵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并且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他们被抹去了对痛觉的感受,身体被炸开两节还神情淡定地跟队友互通战况,眼里没有绝望,谈话带着微笑直到生命活动停止,整个画面看起来是说不出的阴深,他们俨然已经是超级战士,但已经人性无存了,没有了软肋也没有了怜悯。

男主也只是在战友枪杀了他心爱的女人时才意识到心疼。

人脑的决策就像一个会议厅,各个部分的念头都在发声,基因决定哪些念头得到重视的时候得到奖赏和快感。

成为超级士兵的原理是通过科技手段把杀人有关的意识无限放大,把怜悯懦弱恐惧抹杀掉,从而让人成为完美的兵器,拥有压倒性的力量。

但是虐杀器官里面,导演有意安排残忍的故事让我们意识到放弃人性走极端是会产生悲剧的。

电影要表达的东西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我们的意识里,本来大魔王要投降了,男主心爱的女人深明大义,本来都不用死,但是他背负的罪孽太多了,让他的女人死掉是上天在向他讨债。

在我们触不及防地看到女主被爆头的时候心理才明白出来混得迟早要还。

那么看完电影我们得到什么呢?

我想大概是让我们警惕自己内心的魔鬼,他跟随着基因来到和平的年代,实在没有必要在放出来见人,心情不好觉得绝望的时候不妨想一下这个年代都是乐于助人的人受欢迎,一定会有机会走出困境的

 10 ) 现实的想象力永远在前

这种战争中终于还是发生了。

哈马斯朝以色列区域射火箭弹,以色列人往巴勒斯坦区域射导弹——不但炸毁了新冠医院,炸死了新冠医生,还——打电话通知。

没错,打电话通知,这就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战争。

将巴勒斯坦人描绘成反LGBT的保守分子,通过一系列尊重差异的方法,进行攻击。

电话通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就像拉康的例子“要钱还是要命”。

电话打完,你是要继续待在你的房子里,还是跑路,从而获得在这场“无害的战争”中的位置——反正没炸死你嘛!

美国国防部长支持以色列捍卫主权。

他也是个黑人,就在一年前这个国家还因为种族主义问题陷入分裂当中。

民主党支持的温和组织在暗中篡取运动的主导权和“尊重警察”,与此同时警察工会在系统的研究针对运动的战术。

或许他们支持的是这样的表演:你大可以上街游行,示威,你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是你不能伤害别人!

要尊重差异!

资本主义收编的方式并不是单纯的异化——仿佛把人变成没有思想的机器(或者像只要唤醒人们,就能获得解放一样的启蒙思想,这两种想法不过是一体两面)——正是因为差异,语言才得以作为一种形式发挥作用,尽管似乎改变形式就能改变语言的整体,但是这只不过是将他者作为变量而考虑和引入。

所以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有着被商品化的风险,也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有着财阀撑腰,但是资本对此总是来者不拒,一旦运动放弃了从生产关系上对社会予以变革的立场,那么无疑是在削弱自身的力量(除非是不得已的策略),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

《天衣无缝》短评

通过语言与文字来实施精神控制的未来,是不是比1984更可怕

6分钟前
  • 尘世舞
  • 推荐

故弄玄虚。

10分钟前
  • 文于天
  • 较差

很无聊的,整部影片都没什么张力,除了画面和在未来世界的创意上面还不错以外,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13分钟前
  • 糖果魔法师。
  • 很差

画面很精致然而剧情实在是。。。真·嘴炮控制世界的故事OTZ

16分钟前
  • AveJing
  • 较差

给原著五星,以及伊藤计划。本片四星。

20分钟前
  • 莫逢
  • 力荐

勉强及格。拆开了看的话,那些战斗场面血腥度尚可,战斗器械的设计(鲸鱼状和战斗体多形态的投放仓)精致,和平与动乱的两个世界的人为创建具现实感,南奥塞梯跟印度等背景也抓了热点,这些设计的意图起码在立意上比《人狼》之流纯粹人道立场的傻逼片子高了不少。但具体落实的缀连上稍显啰嗦

2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勉强4星,有点以前看浦泽直树的怪物的感觉,都是对战争创伤发起的道德审判,可惜概念大于故事,篇幅太短无法深入更多的被这个概念牵连的人和事,比怪物差了一个级别,新颖的着陆飞行器是亮点,射杀场面的描绘很写实,无任何渲染,以表现士兵的麻木冷静。

26分钟前
  • Adarkwalker
  • 推荐

很有未来感的一部科幻战争电影,隐形战斗服、空投集束火箭弹、既保护人员安全抵达目的地又能直接战斗且自动销毁的侵入鞘、战斗飞行机器人、眼药水式视屏、嗅觉仪、大型飞机、三桨大型直升机,都让人看得激动莫名,杀戮持枪儿童又略显血腥,抵消了生涩的言语和反战反独裁霸权反祸水外引的意义,值得看

29分钟前
  • 龙皇
  • 推荐

很沉闷的科幻片

31分钟前
  • 六楼
  • 很差

画面不错,至于内容/场景一般。

32分钟前
  • 0905
  • 较差

看一个文科生是怎么颠覆政权的

37分钟前
  • 萌仔
  • 还行

玄乎。。

39分钟前
  • 减盐
  • 还行

利用小说电影黑(粉)乔姆斯基也是一大发明

42分钟前
  • 无鬼斋
  • 推荐

科幻感,剧情线,主旨,美术,各方面都中庸吧

44分钟前
  • 稚龙初醒
  • 较差

每个人物都在叨逼叨,越叨逼叨越没有逻辑,什么玩意?就不能简单直白的来个突突突吗?非要起高楼,实在忍不住从四十分钟之后剩下全部快进看完了,万幸没有多浪费一个小时。

45分钟前
  • siyanchai
  • 较差

画面精致的话唠片,深度有限而冲击感不足。节奏冗闷的编导同一人系列。

50分钟前
  • 贺兰迈克
  • 还行

没帝国那么烂 但还是烂

51分钟前
  • implication
  • 较差

可以跟槙島先生拜把子了

56分钟前
  • 坂田仙
  • 还行

烂片一部。。。不看也罢

58分钟前
  • 淡定哥走路带风
  • 还行

作者逻辑死,编故事也不能太扯吧,2星是给画风和声优,白瞎了这么美好的阵容

1小时前
  • 绯色的绯色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