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源义经这个人物和他的生平,我不想作太多赘述。
姑且只谈谈演员和角色罢。
1.泷泽秀明:源义经秀明先生来作唯一的男主角,不得不说是导演眼光独到。
首先,秀明先生在神态上太得义经之神。
有人如此评价,觉得泷泽本身就是一个大写的虐字,因为无论命运如何不公,他却始终甘之若饴。
这一点与义经何其相似!
可能正因如此,演义经时,他并未给人演戏之感,而是不自觉间就已流露出义经之神态。
泷泽秀明的眼睛里,有着与22岁(最年轻的大河剧男主角,至今未被打破)刚过弱冠之龄不符的宁静,深思,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忧郁,使得哪怕他的笑容都给人隐隐心疼之感。
到了义经后期,眼中的深思和忧虑越发加重,却无一丝慌乱,这又恰好体现出义经对于苦痛甘之若饴,也令人更因此令人心痛他的悲剧命运。
令我个人最深刻的莫过于书写腰越状的一幕。
灯火下他缓缓抬头,双目盈满泪水,如怨如慕,倒映出点点星光,却迸发出令人不忍直视的光芒,似有千言万语无法用言语阐述内心痛楚。
嘴角紧抿,仿佛狠狠忍耐。
身前的书案上是写满字的腰越状,似乎还能嗅得到未干的墨水香气。
只这一幕,将义经被兄长苦苦相逼的困境刻画得近似完美,远胜过千句台词。
容貌上的秀明也完全符合后人对义经的期望,那时候的泷泽真的是满满的天使颜。
白衣的秀明在树下吹笛那一段,活脱脱的眉目如画,少年义经想来也莫过如此。
在五条大桥上与义庆打斗的画面,那被解开头纱缓缓回头的瞬间,美得惊为天人。
换上军装铠甲后,不乏英姿勃发的一面。
泷泽秀明和源义经,也许是茫茫之中天注定,有种人神合一之感。
2.渡哲也:平清盛个人非常满意渡哲也版本的平清盛,无论是年龄,体型还是神态都很符合我对平清盛的认知。
对于义经他既是敌人又是父亲。
在面对小小的义经时,他的微笑威严而和蔼,看义经玩竹蜻蜓,仿佛面对的是自己亲儿子般。
为义经在屏风上画上小小的帆船,引得自己诸多儿子眼红不已。
在小义经心中,这个权倾天下的男人,纵然恋慕这自己母亲的美貌,纵然不会时常来看他和母亲,依然是自己唯一的父亲。
平清盛同时是平家的擎天柱。
在将女儿德子嫁给高仓帝之后,平家的荣耀达到顶峰。
然而平清盛也十分清楚,高仓帝和父亲天皇在妻子平滋子死后对自己的种种不满开始显露。
他担心诸多,包括源家的重振,因此强令常盘夫人将小义经送至寺庙修习。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只是,恰好是在白马寺修行内,义经得知了自己生父源义朝的存在,和他和平清盛的悉数过往。
试想,若是平清盛将义经一直留在身边细心呵护,义经会不会就一直以为自己真是平家人呢?
3.中井贵一:源赖朝太赞叹这个形象,这才是哥哥赖朝该有的样子。
话说2012年的平清盛里那个空有肤白貌美的冈田将生的源赖朝真的能在那个战乱时代成为一代桀雄么?
(但是对于源赖朝的夫人北条我不得不说在本剧里面,一开始有点显老,后来看其实也还不错)中井贵一的赖朝总给人面目严肃之感,因此他的眼神戏也就格外重要。
赖朝的戏份是越到后面越精彩。
特别是末尾几场,下令追捕义经时,眼中的狠毒似毒舌发难;对于义经未出世的孩子,对妻子北条说:是女儿则留,男儿则…你知道该怎么做时,眼中的冷酷似毫无波澜的海水;最后,得知义经自刎,眼中闪过一线茫然,又迅速被喜获成功的沉稳之色所取代。
赖朝和义经太不相同。
义经既是战神,也是从未见过生父一面的遗腹子;是在乱世中重情重义的美男子,也是身经百战也不离不弃追随哥哥的弟弟。
对于平家,他爱恨两难,平清盛于他,既是仇人也是恩人。
他的眉目间充溢的是怜悯,是忧思,是深情。
他爱的人静御前,也是温柔和善的女子,带给他的是内心的抚慰。
而赖朝,生来注定和平家为敌。
他只有一个身份:源义朝的嫡子;一个任务:复兴源氏。
他认定与家臣或盟友之间的纽带靠的是利益而非情谊。
他与妻子北条,纵使成婚之初尚是你情我愿,而后来则政治联谊、强强联手的色彩更多。
感谢中井贵一,给我一个如此的赖朝。
4.石原里美:静御前给十元:无论你是顶着厚刘海的贫穷女,是如德芙般丝滑的巧克力职场恋人;被和尚盯上的迷人小妖精,还是热爱时尚的元气女孩,在我心中,你都是在石路上回眸浅笑的古典美人,静御前。
十元那时候真美啊。
不是泷泽秀明那种宛若不是人间烟火的天使颜,不是仲间由纪惠那种妩媚嫣然,不是柴崎幸女将军的霸气无双,不是长泽雅美似邻家少女般秀美娇羞。
那时年方十八岁的石原里美,落落大方,仪态万方,眉目娴静而坚贞。
作为舞女持折扇起舞,庄严如一场神圣的祭祀;在爱人义经怀中落泪,褪去了矜持后的少女之心真情流露反倒更令人心疼;与义经在大雪中诀别,为了让义经专心隐瞒了自己的身孕,明明心如刀割却比义经更加冷静地转身;在得知自己刚出生尚未见一面的婴儿被赖朝杀害,痛哭失声,似癫狂似疯魔;最后的起舞,吟唱对爱人的相思,在秋日纷乱落红中迎风而立,以决绝不屈的意志抵御尘世的折磨。
阿静阿静,武士的妻子,注定了命运多舛凄迷。
5.其他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啊喜欢僧兵义庆的仗义忠诚,喜欢常盘夫人稻森泉的婉转柔顺,喜欢阿韧的直率坦诚(上户彩妹子也很美啊),喜欢小时候那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小义经神木隆之介,喜欢善识人心的赖朝妻北条政子…然而,那个教会义经武功的白发老先生总是一出场就让我有种看鬼片的毛骨悚然…《义经》是我看的目前为止最投入的一部大河剧,故写一点粗略的影评,以此纪念。
被剧里面的常盘御前给打动了,乱世中的美人不过是浮萍而已,来去都不由己。
常盘御前和幼年义经的分离已经看的人很难过了,但是生下幼女又马上被平清盛遣嫁到一条家的时候,真的是让人流泪。
一个女人在这样的世道下,哪里能算得上是个人?
即使如此,为了孩子也要强撑起情绪,怕自己表现不好连累到他们,真的是太可怜了。
由于对于日本的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看了YAHOO JAPAN 上面对义经的讲解 很诧异 居然还有日本人认为他是成吉思汗的化生...汗对于这部大河剧 我觉得泷泽和符合秀美的条件 呵呵
2012年7月4日,终于把这部大河剧看完了,用时前前后后差不多有5个月吧临别结尾时候,对义经大人如此结局倍感唏嘘,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深夜一发感慨来自鞍马寺的绚丽徘徊于历史与传说之间,沉淀人情与智慧,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这么一位人,”源 義経(みなもと の よしつね)。
幼时名为“牛若”或“牛若丸”,曾取名法号“遮那王”(夏娜王?
),元服之时取名为“源九郎义经,而这个名字也被人们久久地记住。
传说是那么的惟妙惟肖,容貌俊美,骁勇善战他,容貌俊美,曾为镰仓幕府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传统英雄。
一生的经历充满着波折。
出生后不久,父亲战败被杀,母亲被迫改嫁。
认作仇敌为父,饱受猜忌,七岁时被送到京都鞍马山寺院寄养。
一生的大多数时间中都处于四处流浪状态中。
战争是残酷的,但也是让人奋发的好时机。
凭借自己的奇遇和不懈努力,九郎大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力量,拥有了自己的家臣,对阵平家的战斗中,一之谷,他开日本骑兵长途奔袭机动作战之先河,于无路之悬崖开辟险径,以寡敌众,给平家军以重创。
屋岛之战,再出奇兵,占领平家海军的陆上阵地。
坛浦海战,他穿越于汹涌波涛之间,将平家几十位主将击落西海,彻底粉碎强大的平家水军。
三战锁定胜局,书写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神话,为镰仓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镰仓战神的美誉也因此而来。
作为一个男人,他已经拥有几乎完美的资质,容貌或是能力,既能上战场杀敌,又能制敌于千里之外,在给兄长的著名《腰越状》里,也能强烈感受到他的文笔和情感。
所谓,文武兼备,情感丰富,已经是很难得了。
虽然生活坎坷,可是生活中不时地流露出一种贵族的气质,处理事情温文尔雅,待人真心和善,世上此间人多乎哉?
余私下认为这几条作为男人的标准是毫不过分的。
义经与赖朝然而,就是这样近乎完美的人,在波澜壮阔的人生走到第31个年头的时候就画上了句号。
虽然功绩显赫,并没有留下实质性的影响,他哥哥源赖朝和他相比,就更加有作为。
身为镰仓的领导人,创立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武家政治——幕府政治。
完善了大名和武士之间的关系,御家人制确立,对后来的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影响深远,连德川家康都不得不赞叹他。
男人都怀有远大理想,但是这两兄弟心中理想确是截然相反的。
一个是在乎理为中心,一个在乎情为主导;一个是老谋深算,一个是执着不妥协,这两种不同的道碰撞在一起,即使是兄弟也产生了矛盾,等到了不能调和的时候,悲剧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而在于处理各种关系中,源义经与他哥哥相差的太远了。
在贵族氛围中成长,对于世间险恶都不是很清楚,频繁被玩弄于公家、天皇手中,无端卷入各种力量的纷争中,封赏受请也没有处理的好也是导致后来悲剧的一大原因。
若是作为一个与世无争的隐者,这样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要想成为一个领袖,还有很多很多是必须了解,必须实践,还有一些是不得不放弃的。
纵观九郎的家臣集团,多半是主动投靠的下层武士、和尚、农民等,勇武有余,智力不足,平时大家过得开开心心,确实有一种家庭的温暖,但是他们只能说是勇战可以,心战完全不能施上力。
反观赖朝这边,他生气的时候家臣总能适时地劝他冷静下来从长计宜,每一种情况出现时,采用合适的手段以最小的损失迎击。
突然想到我国东汉末年的刘备,前半生也是到处流离,郁郁不得志,但有了徐庶、诸葛亮等人之后,便逐渐发迹了。
如果九郎身边能有几个出谋划策的智者,或许结局不会如此这般吧。
借用网友所说的话:蹙眉泣血,斯世空蝉,恍若浮舟。
人生也许就是这样朦胧的美术感吧,可是生活本就是悲与喜的结合体,遇人不淑的困惑,壮志难酬的抑郁,还有更多更多的事情让人揪心。
另一方面,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自己充满理想节奏下走向失败,如樱花凋零般落寞,也是一种美啊“宁愿在喜欢的事情上失败,也不愿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成功”。
当九郎大人在高馆选择的自杀的时候,心中仍怀有那个理想的国度,可能这样的死去,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慰吧
从3月份开始看《義經》,到昨天全部完结,洋洋洒洒49集,看的确实有点疲劳。
出于对義經遭遇的同情,也有对人物命运的共鸣,心中的悲剧情结一直挥之不去。
義經一生并非因波澜变换,极尽绚烂而受人关注,正是他的人生道路上流露出的人性本身,给了我许多感动。
義經的一生都在追寻梦想,“实现梦想需要力量”。
有些人将梦想融进了野心里,而義經则太过执着于理想。
理想的鼓舞让義經结实了“郎党”们,并且最终和義經在被政治纠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陷入命运的悲剧。
義經的故事是一个悲剧的童话。
--《源義經》第46集,看的最伤心的一次。
義經与阿静在吉水神社“暂时的分离”,没想到成了他们今生的诀别。
本可以在京城营救的義經,在理解了阿静出于不想连累更多无辜的人而独自前去镰仓的心意后痛苦的按捺着,如果说是義經心中[义]的光芒盖过了[爱]的话,不如说是義經和静的[爱]已经超越了[爱]固有的属性。
不只是仇恨会使人坚强,爱也会给人以无穷的坚毅。
京城有名的白拍子的静,看似柔弱的身躯从不缺乏为爱而生的勇敢和坚韧。
---源義經凭借着卓越的战略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消灭了平家,却被哥哥所杀的悲剧英雄。
诛人,诛心,赖朝做的无非是自古政治家脱不去的惯例。
義經与赖朝——历史以极其残酷的形式一步步将两兄弟的情谊撕碎。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许就是志在夺取天下的冷酷的权势者与富于人性的、优秀的领导者之间一种必然的趋向与结局。
最终,他的哥哥赖朝“天下之草创”建立了镰仓幕府,得到了天下人的膜拜。
而義經,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悲剧英雄则超越了时空,和“Yamato”“武士道”一起成为了名族精神的寄托,至今还被日/本人民所铭记,就像日/本的太阳,照耀着全日/本。
--后记:剧中義經的扮演者泷泽的的卖相真的没话说,我作为一个男人看到他都会梦幻一下,什么小栗旬啊,木村啊在泷泽面前都是渣渣。
哎,实在是奶油的可以。
当然義經这个人物有兼太阳和月亮的气质,是俊朗和柔美的结合,而泷泽的出演,柔美多于俊朗,但相信在日系艺人里面找不出第二个義經了。
司马辽太郎的小说《義經》里面则重点刻画了他与清盛公亦父亦敌的矛盾冲突,远没有剧中義經与清盛情如父子那样的关系。
全剧对于義經善良的性格魅力的突出多于军政的才能,并不完全符合義經日/本古今三大“军神”之首的冠名,这也正是大河剧与小说不同,视角独特的地方,始终更加注重和关怀人的性情与命运,而较为淡化史实。
一改之前大河剧严谨的拍摄风格,本剧实在需要各位以浪漫细胞来欣赏,PS:为了拍好本剧,泷泽特意来我国少林学习武功,暗中还在上海杂技团受训,敬业精神够犀利。
记得以前曾经说过,看过的大河剧里面最难看的是《风林火山》,不过自从我磨蹭着慢慢把《义经》看完之后,“最末”的位置似乎要被《义经》所取代了(虽然还是觉得正在慢慢看的《风林火山》也很难看)。
《义经》的画面是几部大河剧里面最精致的(精致到做作,比如泷泽和阿部叔叔船上对战时满身掉砂金,这个也忒~那什么了吧),然而美则美矣,这一点都不能为拖沓的剧情加分。
《义经》真正好看起来的部分其实是40集以后(前面的40集几乎都是废话,至少可以用缩短一半的篇幅拍完),也就是义经和赖朝两兄弟开始出现嫌隙的时候,然则这一部分恰恰正是被一些心软的观众呼喊着“义经太可怜啦,不忍心看下去啦”而被舍弃掉的精华。
我是一个心狠的女人吗,我对这一段看得津津有味完全一扫之前几十集的颓废。
说到不忍,其实我在看那几集的时候确实也很痛心,只是痛心的不是义经被兄长误解的“悲惨”命运,而是痛心这家伙太不会挑家臣。
看看义经身边最重要的几个家臣,僧兵(这只其实还可以)、原京都街头的混混(这只是电车男演的)、船夫、强盗、猎人、武士两枚……除去综合能力不错的弁庆和两枚武士,这支看上去就像是桃太郎故事的组合说白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家臣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主君的政治竞争力,对比是显而易见的,赖朝生气的时候家臣总能适时地劝他冷静下来从长计宜,使用合适的手段以最小的损失迎击,而当义经生气时,他的家臣们却只会“非常忠心”地跟着他一起生气,一起激动,而结果往往却是火上浇油,把事态弄得更严重。
当义经因为接受了法皇册封的官位而惹怒赖朝时,他身边的家臣没有一个向他指出引起赖朝生气的原因和这之间的利害关系,而是傻傻地(单纯地)认为赖朝小心眼,继续我行我素,因而把兄弟间的嫌隙引至无法收拾的局面,无知者无畏,无知者创造悲剧。
政治有政治的游戏规则,义经的身边没有懂得这个游戏规则的人,所以他注定成不了游戏的赢家,悲剧早在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祸根,即便你再重情义也好,“规则”是这些所拧不断的。
不要怪赖朝冷酷,至少在这部片子里赖朝已经够可以的了,他只不过做了正确的事而已。
回过头来看看义经,既然他强大的人格魅力可以吸引这么多忠义的家臣,但为什么却惟独没有想到要去收一个稍微精通一点游戏规则的人呢?
如果说家臣的基本义务是对主君尽忠,那么主君的基本义务就是不断开拓自己的仕途,保护家臣,给他们更大的回报。
没有收到一个可以真正对自己有最大助益的家臣,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单人迎击来自镰仓政府武力和智力上的挑战,这个是义经作为主君的失职。
最后,当义经被逼上绝路,那些单纯的家臣们还在快乐地吼着“忠义之歌”快乐地赴死时,我忽然觉得义经其实是一个残忍的人。
因为他给了那些人与能力不符的身份,引着他们走向了自己完全无法左右的命运,而且还是最终引向绝路的命运。
如果他们还只是小混混、船夫或者强盗的话,或许还能再渺小但快乐地活下去。
没有能力的家臣不能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你一点助益都没有,而且其实你还有可能会毁了他们。
P.S.不厚道地忽然意识到,其实我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竟然是“没有能力的人不要妄想超出本分的人生”呢,笑。
出生于大名混战的时代,义经注定命运多舛。
作为被平家战败的源氏遗孤,义经被平家一族忌惮;而自幼在平清盛身边长大,又使源氏遗族对他心存嫌隙。
武功高超、精于谋略为义经赢得名将声誉,可功高盖主,也引起身为源氏嫡流的哥哥源赖朝的多疑。
侠义心肠与满腔赤诚固然引起英雄间的惺惺相惜,而对权力斗争的懵懂,对政治局势的蒙昧,使得义经注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空有国主之名,手无兵权的法皇,在平家衰败后,不得不倚重源氏,而为了遏制源氏势力,又心怀叵测地利用义经来对抗源赖朝。
身为源氏族领的赖朝,从平家灭亡中吸取了教训,看出用人唯亲、兄弟互为制肘是导致平家分崩离析的根本原因,所以刻意重用外臣,疏远与义经的关系。
可惜,义经不明其中玄机,接受法皇的进爵和奖赏,令赖朝下定决心不予重用,并最终逼得义经出奔奥州,被赖朝反间计所害,卷入奥州大名之位的争斗,战至最后一人,自尽身亡。
本剧主题狭窄,着力把义经塑造为传奇英雄。
可是,几个家臣追随义经,拼死效忠的理由不够充分。
描述义经武功之高也前后不一致,一忽儿功高似神人,一忽儿却连暗箭也躲不过。
泷泽秀明演义经的确赏心悦目,但显得呆板,把义经塑造成很单纯的人,说这样的人是乱世中崛起的英雄,有些牵强。
与《利家与松》差距甚远,人物不够饱满,平铺直叙地把故事说完了事。
这部戏很好看,比我想象中要好得多了,一集集看下去后,看到小泷选了石源做老婆,他为什么不选国民彩呢,看到这里不想再往下看了
不知源义经在日本是否那么受人关注,不过我看来他只是个悲剧性的人物,连英雄也不能算得上。
当然一个英俊异常,军事才华又优秀,而命运又非常悲惨(政治不顺,英年早逝),所以受人同情关爱也是合情理。
只不过我依旧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不过巧合的是他的命运与韩信和汉尼拔倒颇有协同之处。
其政治上的短视行为与韩信类似,而最后的人生历程与汉尼拔雷同(千里逃亡依旧被逼自杀),最终三人都英年早逝(韩信被杀)。
以韩信为例,为什么刘邦建立汉朝后对异性分封诸侯大开杀戒,不能光以功高震主来解释。
而是以韩信为代表的分封诸侯们还希望建立周朝的“共天下”体制甚至春秋战国的政治形态,事实上项羽也是这样认为并实行的。
可是秦虽建立时间短,但统一的东方专制体制已经生根发芽,一旦中央政权建立并有实力时,消灭分封诸侯就是势在必行(同姓的分封诸侯也被文景武三帝消灭)。
所以韩信的命运已定。
而义经所在时代,正是日本从公家体制转为武家体制的关键时期。
事实上平家就是个桥梁,平家以武家出身掌握天下,但治理天下却依旧采用公家为表,透过天皇政府的形式。
所以渐渐变成了公家。
剧中平家的一个核心人物说:我们已经变成公家,却要领兵打仗,怎么可能胜利。
就是这个道理。
而日本社会由于时代的发展、战争的进步,武士的力量越发强大。
平家一方面受到公家势力的制约和反扑,一方面又失去的新兴的武士们的支持。
平清盛活着还能够压制双方,但后代已无雄才大略,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而不幸的是义经没有认清这一点,在战场取胜后依旧对公家怀有政治希望,又怎么能不失去源赖朝的信任最终被逼死亡。
此剧虽然讲述的是义经的生平,但后白河法皇和源赖朝两个配角却抢尽了风头。
后白河法皇可谓老奸巨滑,以一己之力周旋于各个政治势力之中,拉拢挑拨,上串下跳,意图恢复公家政治。
而源赖朝则安静沉稳,不动不山,不声不响地积蓄力量,最终一动不如一静,掌握最大力量的源赖朝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武士治国的制度,其影响直到二战后,可谓强中自有强中手。
相比之下义经只不过是战场上有几次出色的表现,而在政治上简单如同幼儿,又怎能不败。
其实我想一来其战例并不突出,多为奇袭,正面战场不多。
《孙子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
过于使用奇袭可以感觉义经聪明有余,大气不足。
称其为战神实在太过了,韩信和汉尼拔才算,基本上什么战斗都能够取胜。
也许他应该失败一两次才能够真正成熟,可惜的是没有。
而上述三人在军事上确实有过人才华,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甚至不为上位者所用,也就只能被上位者毁灭了。
所以其是悲惨性的人物。
我觉得配角们的表演太出彩了,把泷泽的单薄表露无遗.剧情比较商业化,静御前出场的次数令我觉得简直不是女主角,就这样.
经过长期奋战终于看完,大河剧真系好大河!
第一次看大河就是这部,以为大河都是美美的,后来才懂我错了,因为是义经才美美的
相对于大河剧忠实还原历史的立意,作为大河剧改革之处的这部剧集,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主人公命运的刻画上,和时代背景的总体联系略显不足,
为了takki给5星··其实我坚持不下去~
神木...
《义经》告诉我,梦想总是遥不可及,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但只要为了自己的目标奋斗过,也没有什么可惜可言了。
太长,没看完,看大河剧真的要有耐性啊~
泷泽什么都是好的
爆哭
过于浪漫。
takki太嫩了。。完全演不出来啊,评论夸成这样我不是很能理解
不知道为什么不少人说这剧差,说Takki演的不好,我也看过几部大河剧像《利家与松》、《天地人》还有在播的《江》,但是最喜欢这部《义经》,Takki演的也挺好的。几部相比之下剧情最差的是《江》,奇怪的是《江》的评分还比《义经》高,真不知道按什么标准评的。
磨砺心性与修罗之道是去定力自己所处在的瞬息之世,与背负不同以往地波罗万丈赋予知晓的天地之道,沦世无常。平家一族团结族心与失去“最初的梦想”,历史积淀诉说曾经的荣华与“退化”。源氏心魂的“奠基”与“遂愿”的追寻、心与义相通是后来居上打败平家一族最终力量。战胜溃败无常,留给后世触目皆是。20200517-20200715
泷泽秀明真好看啊,但是剧情是真无聊啊
被泷泽叔认真帅到 也很敬佩义经这个名字 坛之浦飞翔的男儿
耳边一直不停响着tank的《三国恋》
看到第6集,觉得传说味儿太重。
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的第一部霓虹大河剧,太虐心太虐心!!!Takki神颜!!!
大河剧最高~takki太帅了、
本来义经的故事就挺圣父杰克苏的。为了凑一个大河剧,水了很多废话剧情。好在泷泽秀明好帅啊。光看颜值都够本了。石原里美黑经常拿这个剧说她早年颜值不行,其实还挺可爱的。和新选组的小田切让一样,一部长剧下来,越往后的颜值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