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年龄加起来接近两百岁的爷爷辈演员无时无刻不在暗示你,这分明是一部九十年代动作片。
瞧瞧这些经典的套路:带有一点点科幻色彩的人格植入手术,特工与罪犯的双重身份,变态极端的反派阴谋,还有一件杀伤力极大的秘密武器——怎能不叫人相信这部电影是从二十多年前穿越而来。
经典要素一应俱全,特别还有那个年代比较崇尚的温情元素,甚至于整部电影到最后就只剩下了温情。
男主角的感情线太过强大,把本片定性成爱情片也不为过。
仔细审视从八九十年代发展过来的动作系列片,哪一个没有那些典型的符号呢,就算有新世纪以谍影重重为首的不同风格产生,但都没有九十年代动作片那么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作为一部在2016年上映的电影,类似题材我们早已见怪不怪,换脸、换脑、换记忆、换人格等等,就说国外的电影了,连国内的电影电视剧都早已玩腻,更别提今年同档期还有一部同题材影片撞车,竟然连演员都有一样的。
在影片前半段大部分时候,剧情推进的节奏缓慢,主要是男主角在被植入人格之后,不断闪回的记忆造成他对自我身份的认知错乱以及性格重塑。
因此电影很难保持影片一开场的快节奏,基本上是断断续续的发展,观众也跟着男主角在出逃后四处晃悠。
两重人格的设定截然不同,一个是毫无人类情感的天生恶徒,另一个却是珍爱妻女的尽责特工,当恶徒被植入特工人格之后,却意外的以特工为主人格,竟然开始重塑本来的恶徒人格的性格特征,到最后他便果不其然的成为了那一个人。
当主角遇见特工人格的妻女后,两个人格的地位便逐渐确立,而后影片就慢慢进入高潮部分,这位本毫不相干的恶徒却不得不继续完成特工生前的工作。
逃脱、行凶、遇敌、追车、绑架、枪战都干净利索。
为了符合恶徒与特工的双重身份,动作戏略微暴力,血浆略微挥洒,既不夸张,也不拖泥带水故意拉长影片时间,只有那两枚飞弹能让人见着点九十年代动作片的浮夸火爆风格。
不得不提一句,如果要统计电影中最乐极生悲的反派,本片这位必须算一个,不过考虑到细节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暗示,故当最后一刻来临的时候,笔者也并不感到意外。
电影配乐对影片的影响力巨大。
讲真,本片的配乐并不怎么好听,但是却制造了十足的紧张氛围,在听觉上带动了急促的节奏,很有感染力。
然而正如前面所说,影片前半段情节推进较慢,全片大量闪回打碎了影片的节奏,但是耳边听到的却是这种急促的旋律,叫人哭笑不得。
加朵真是走到哪里都最闪耀的一枝花,本片中她同拥有自己死亡丈夫人格的恶徒的感情戏占据了全片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并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最重要线索。
然而正是因为不断插入的感情戏,造成节奏上的割裂。
影片中但凡是完成特工任务部分的情节,节奏明快;而只要一回到这条情感线上,节奏便又放慢下来。
不过这种缓急交替的节奏,倒也不会让人觉得累或者闷。
另外,凯文科斯特纳,汤姆李琼斯,加里奥德曼演技真是没得挑。
按照现在的大众喜好,本片如果能够在人格植入的科幻概念、反派性格塑造或者极端哲学这些方面多做一些挖掘,大作主角因双重人格而形成的自我矛盾与认知错乱的文章,可能就会形成一部不错的具有现代审美的“深刻”的科幻色彩动作片。
但最后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部,以科幻开头、动作过渡、温情结尾的,不过不失的,只能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的老牌动作电影。
(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史歌2016年5月14日子时
重生之杀死那个神经病。
一句话说完电影主线。
起因是个荷兰黑客小子发现了美军武器控制系统的一个漏洞,从而可以在他自己的电脑终端可以远程操纵导弹发射(话说此bug真心比脑洞还大)。
这小子还脑抽要把这个bug卖给一个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以后又反应过来那家伙是一疯子于是反悔了,向CIA寻求庇护。
CIA就派了个特工跟他单线联系,结果人还没接到就被西班牙人逮到光荣殉职了,荷兰小子的下落就此失落成迷(话说这么大的事CIA就派一个人去办关键信息还不及时交付组织,西班牙人最关心的问题没问出来居然就把人灭口了,两边心都挺大的)。
西班牙人说哼最保险的就是死人,死人不会说话。
CIA说too naive,头在秘密在,只要有头就能说话。
然后不造从哪刨出来一个医生(这种类型片里科学怪人是标配,汤米李琼斯的这个医生形象还挺正常温婉的),又从哪刨来一个暴虐死囚(传说中的冷酷无情综合征患者,好多年未见凯文科斯特纳,一下没认出来,困兽犹斗的张狂暴戾终于让片子醒过来了一点),开始了一场记忆导入术。
接着就是老梗了,牺牲特工的记忆在反社会大叔身上觉醒,使大叔同时具备了特工的华丽技能自己的粗暴身手以及解决事件的关联线索。
然而主线模式终于开启,过程中伴随大叔混不吝的体制外作风和什么都要管的体制内领导的冲突,以及华丽丽打开的一个副本(一会再讲),最后把西班牙神经病boss成功KO。
然而功劳并不属于大叔,荷兰小子才是隐形大boss,虽然那个导弹认人拐弯发射模式简直是槽多无口。
以及西班牙疯子仅以弱鸡之身和一个杀手妹子就干净利落地干掉一票特工,CIA,你家总统喊你回家写报告了。
许是太了解我们科斯特纳大叔能文能武可彪悍可深情的路线,别看主线导演走得心不在焉,副本倒是打开得真情实感。
在导演看来,什么记忆梗重生梗动作梗,感情梗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好吗!
从受记忆影响想一探究竟的第一次回家,到受伤后温情留宿的第二次回家,再到后来孤胆救妻女,用一个脑洞接续一段爱情,用铁汉柔情的冲突冲兑动作戏的紧张,还留下一个"他不是他但他有他的记忆所以他又是他你还敢不敢爱他"的狗血伦理争议点,导演也是尽力了。
然而即便科斯特纳的眼神依然如在《保镖》《瓶中信》中般深情醉人,也弥补不了主线的稀薄,每到副本骤然慢下来的情绪被割裂在120分钟的无序里,就像虚幻的气泡,美一下即散,零散亮点难救全局。
最后来说点记忆的事。
关于记忆的电影可以拉一个长长的豆列了。
《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初恋50次》《记忆碎片》讲的是失忆症,《盗梦空间》讲的是植入记忆,各种意外失忆寻找自己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记忆意味着我们是谁,由记忆可以生发出无数喜怒哀乐的故事,但前提是有一定的科学性,至少以现在的知识逻辑再扩展一下能讲得通吧,当然魔幻类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即便像《盗梦空间》这种华丽无比的神片其每一点都是有科学基础且经得起推敲的,然而《超脑》并没有。
两个大脑一通电,自动导入记忆,却只能维持48小时,试用版啊亲,48小时试用期结束,医生说来来来再开一个脑洞能升级为永久正版。。。
逻辑有点忙啊导演。
以及记忆就是记忆,因为记忆,我们成为我们,但成为我们不只靠记忆,记忆不会颠覆人格也治不了大脑缺陷,记忆不是表情包,下载安装就能上线唱大戏。
三星,给大叔、副本和美丽的伦敦。
主角光环啊中了这么多枪不死。
剧情也有点烂,从地下室疗伤开始,强行和家里的老婆孩子产生深厚的感情,他老婆就这么收留他在沙发上睡觉了?
前男主老婆孩子被抓住了带到一栋神奇的楼里,绑匪现在不像之前审问前男主一样直接用电击电死了而是绑架着去图书馆。
从大学里一个不知名建筑里走出来的受伤男人就这么被当成病人。
并且成功找到一辆救护车并开到了绑匪的约见地点。
撞死一个人1v2枪战又打死两个喽啰。
愚蠢的探员们整部电影里都在追击男主,还被反派牵着鼻子走。
卧槽这一切都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最后的沙滩上,当看到士兵举起枪、小女孩向着男主跑过去时候,我以为会像禁闭岛里男主明明知道自己的记忆却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了结自己——男主拿起没有子弹的手枪瞄准小女孩以此让士兵杀死自己。
结果……并没有,他们深情对望着……所以这种克隆人一样的丈夫,女主就接受了?
)
影片中,凯文科斯特纳是一个坏蛋。
他没有恐惧感、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同情心。
极其危险。
按照医学上的解释,这是因为他小时候受过脑伤,大脑前额叶没有被开发出来,这一部分是掌管爱、同情心的。
“组织”里有一个执行关键任务的特工死了,于是组织找了一家医学公司,把特工的最后的记忆植入这个家伙,刚好他的前额叶缺陷被开发出来作为受体。
“组织”在他被移植了他人记忆后,迫不及待只想知道到底关键任务里的信息,不惜牺牲任何人,连特工的老婆,都是可以牺牲。
而此时,这个坏蛋的记忆力有了爱和同情,当人感受到爱之后,故事才真正开始……我觉得很感动。
无情的是组织,有情的是人。
整天看黑帮片,武侠片,喜欢那里面的道义、兄弟情,从来没有感受过。
直到有一年,我被“寻恤滋事”(事情不便详谈,但是肯定是无罪入狱,在你国,真不新鲜),在号子里的最难过的东西,并不是受苦,而是信息不对称。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怎样?
出来后还会不会有人管你。
在我出号子的时候,我在北京认识的一个朋友,也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一辆宝马车,在门口很拉风地等着我。
他自己是一辆普通的车,为了让我感受到有面子,他特意借来他能借到最贵的一辆宝马车,为我接风洗尘。
后来我才知道,他为了我的事情,一个月到处奔忙,差点和好几个朋友闹翻。
他还准备像《美国往事》那样,给后备箱弄一个裸体美女呢,因为我小弟弟在,只好作罢。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兄弟”。
“我知道有江湖兄弟情这件事,但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
”直到感受到了,才觉得真的很美。
严格来说,这是一部众星云集的烂片,虽然演员演技爆裂,但剧情却漏洞百出。
这里给大家盘一盘影片中不合理的地方:1、罪犯的处理结果并不合法。
被植入记忆的罪犯男主杰里科,出来帮忙前,杀人无数,入狱后也不断生事,屡教不改。
借协助警察之便出狱,杀了一个人,撞死两个人,还伤了好几个人。
回记忆原主人的家,抢劫、勒索、非法入室。。。
后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有违法的行为出现,有无辜的路人被伤害。
抢车、撞翻警车等等。
结果呢,最后他并没有被抓去继续坐牢。
合着做了99件大坏事,用1件好事就能抵销。
这从哪国的法律来讲,都解释不能。
2、人物感情很赶时间地硬塞。
把记忆放在另一个人身上,让他回去跟记忆原主人的妻女过生活。
面对一个脑袋是老公的,身体是别人的男人,不可能那么容易想通和接受吧。
从男的角度来讲,你是爱我,还是爱我脑袋里的记忆,也是个有点绿的问题。
电影明显把这部分弱化了,当然导演是想突出破案的情节,不想过多地走情感路线。
但是如果不花时间去铺垫,剧中的人物感情就会变得很突兀。
例如女儿对罪犯过于热情,才见一面,就要他留下来。
他要走了,又叫他一起弹钢琴。
被抓的时候,也一直叫他来救,自来熟得也太快了。
3、开了挂的“荷兰人”。
用了几秒钟把核导弹设置成,谁发射就打谁的模式。
在不同的导弹发射系统之间,怎么在短时间内进行这么复杂设置的。
咱们不得而知,但观众能感觉到这挂开得太过了。
而且男主设置的初衷是谁发射惩罚谁。
可定位的方法竟然是使用者电脑的位置。
得亏发射人是在飞机上,如果是在人群里,或是在某个办公大楼,或是用得核导弹,或者更变态一点,要在男主和家人面前进行,那不是全部挂掉了。
剧本写得有点太欠考虑了,侮辱观众的智商。
4、“荷兰人”得知对接人被杀,竟然不换地方。
记忆原主人被杀,“荷兰人”气愤地说不相信美国了,要去找俄国。
你不相信美国了,还住在他们政府派出的对接人,安排给你的房间里。
一般人都会认为,对接人知道他的位置,政府应该也知道吧。
你住着人家的房子,去找俄国人合作。
不等着被抓吗。
5、主角家人的光环也很耀眼。
妻子和女儿被抓,中途男主炸了反派的武将,去找“荷兰人”,反派头头也没有杀一个人质来惩罚一下他的行为。
后来男主拿到u盘了,反派头头说要妻子目送女儿先走,结果啥事都没发生。
主角解救妻子的时候,反派头头拿着枪在旁边全程观战,连叫主角住手,他手里有男主女儿也不说,真是个正人君子。
为了大团圆的结局,导演也是用心良苦。
这是一部被拍成科幻片的伦理电影。
而好的影片,是会给观众真实感、合理感。
这部片子明显没有。
不过演员演技是在线的,毕竟都是大牌明星。
这么烂的剧本,我一个大男人,看到男主性情的转变,拼命去救记忆前主人的妻女的时候,都有点感动地想哭。
<图片1>講實話,這部電影本身劇情上並不是太吸引人,也不是很出彩,在劇情上充滿各種套路,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我在此寫影評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討論電影中的一個主題,即通過複製額葉是否可以塑造和移植一個人的記憶 人格 與情緒。
根據引述維基百科的內容:額葉是脊椎動物的腦的一部分,位於腦的前半部(頂葉前方、顳葉上方),在人類大腦當中,比起其餘腦中的「葉」,這是最大的一部分,而有些動物的腦幾乎不存在額葉。
這個結構和人類語語言的形成、語言表達(布若卡氏區)、自主意識以及隨意肌的控制有關。
<图片2>很明顯記憶無論長期記憶還是短期記憶都是不被存儲在前額額葉內的,而是被記憶在邊緣系統的海馬結構內。
這是本電影的一個結構性的硬傷,額葉電迴路移植又不是大腦更換手術,海馬體的意識也沒被上傳,記憶怎麼可能說轉移就轉移。
<图片3>額葉:是運動、思考中樞。
當她受傷時,易使對側顏面下半部及對側肢體產 生運動性偏癱 ,痙攣甚而抽蓄,此外還可造成大小便失禁、人格改變。
由於大部分人的優勢大腦在左側,故左側額葉受損會造成運動性失語症,病人可 能聽得懂、看得懂,但不會說、不會寫,所以病人也容易變得沮喪,抑鬱。
左額 葉也是計算、推理、抽象觀念中樞,因此受損後將不會作算數、嚴密思考,並對 常用的成語無法了解其涵義(註二)。
但右額葉受損會使人缺乏空間、立體觀念, 甚而不能繪圖。
此外病人在右額葉受損時會有過度欣喜感,因而產生誇大或不在 乎的情緒表現。
上述文選描述的是額葉受損的病人案例綜述。
由此我們得知,額葉迴路成功移植,也只是促使男主傑里科獲得了男二比爾的行為慣性與情感慣性,此外電影中對額葉未開發前的傑里科的描寫倒是非常寫實,額葉受損未開發的病人往往是歇斯底里,沒有善惡觀感,情緒波動異常,無法算數與嚴密思考,沒有共情能力的野獸,而這是典型的先天額葉受損或未開發患者的表現。
<图片4>但是這依然無法改變電影中的一個邏輯硬傷,這種移植不會帶來實際記憶的轉移,只會產生人格共融的現象,傑里科被植入了一個虛擬的情感人格,而非其記憶,帶來的移植效果會是行動上和情感上的印痕移植,是模糊的圖片體系電迴路信息,並不會有任何清晰的記憶結構被傳遞。
而這是本電影最大的邏輯硬傷。
不過本片確實有一個亮點,那就是傑里科人格被植入后的融合過程,非常寫實,從病態的額葉受損患者,如野獸一般的行為,到產生多重人格結構,行為混亂。
再到人格逐漸融合,額葉修復完成,其行為也逐漸正常化,情緒的波動反應也逐漸正常化。
此外講真,這部片的格局有些過大,沒有其另一部講大腦的電影換命法則節奏把握的好。
死侍叔叔瑞安雷诺兹连续上的第二部新片,有意思的是在昨天的《幻体》中他演的是肉身的供体,而在今天的《超脑》中他演的是记忆的提供者,因此如同前一部中的本金斯利老爷子一样,他在本片中也是个酱油,本片真正主角是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杰瑞科。
故事讲述一位荷兰少年无意间发现了美国军方控制系统的一个漏洞,通过漏洞他制造了一款后台软件可以直接控制美国的每一颗核弹的发射,他在网上发表了他的发现并希望得到美国护照、钱、以及政治庇护——自然坏蛋发现了这种事是肯定不会错过的,一位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而且很有钱)也想要获得他的研究成果,而美国CIA的一位探员本来和荷兰少年已经谈好了一切准备带着钱去迎接他,没想到被坏蛋的人在半路截获并残忍杀死(不知道图啥)该探员是全世界唯一知道把荷兰少年安置在哪里的人,因此为了找到他,CIA高层们找到了该探员的尸体企图将他脑中的记忆移植到另一人脑中——这个人就是被关在监狱中的杰瑞科,因为他小时候头部受过重击前额叶仍未发育,符合移植记忆医生的条件。
但是,他是个超级大混蛋。
后来嘛就不剧透更多了,相较于幻体,本片少了那些冗长的家庭温情段落,而将重点放在了特工片悬疑片的部分,中文译名自作聪明加上了“48小时”,其实影片中对于48小时这个时限的体现并不够深,对于时间感的处理并不够突出,观众很难感受到那种步步紧逼的压迫感,而为了渲染气氛的核弹也终究没引爆,导致后半段本该逐步紧张的情绪并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而且也终究逃不过添加进一些家庭温情段落——好在只是功能性的,并不太多。
比较有意思的是最后杰瑞科大叔为了救探员的妻女一路飙车狂撞,干脆利落杀坏蛋这几场戏,有一种“我就只在乎我的妻子女儿,至于别的人I don't give a shit”的混蛋劲,而这恰好是杰瑞科原本的混蛋人格和探员为妻女着想的心理混合在一起的结果,看起来有种莫名的爽感——看啊,我们才不在意要不要政治不正确还是不能伤害平民,我们告诉你了这个大叔是个混蛋的啊!
最后嘛当然是观众满意的大团圆结局,爆米花套路怎么可能给观众喂屎。
本片大体就是如此,并不多好看,但可能稍微比幻体好那么一点点,或者说本片和幻体算是同一题材的两个发展方向(有没有想到当年一个月内沦陷两次的白宫?
)如果对这类题材感兴趣的话,本片显然比幻体更值得一看——至少有足够的动作戏,追车,爆炸,我想大概不会有人想要去这种片子里找温情吧?
虽然归于爆米花的套路还是该塞一些进去的。
本片的演员阵容也非常强大,死侍瑞安雷诺兹,戈登探长加里欧德曼,超人老爸凯文科斯特纳,神奇女侠盖尔加朵,还有很像发胖的万磁王的汤米李大叔(误!
)这么多超级英雄/超级英雄身边的人参演的作品作为一部流水线爆米花也并非完全没有可看性,至少还是能找到一些爽点的,不是吗?
打分<图片1>惯例二维码
《超脑48小时》剧情是说一位知悉国家机密的特工比利·波普意外身亡,在弗兰克斯博士的协助下将其记忆与技能植入了一位极度危险且无正常人类情感的罪犯杰里科·斯图尔的身上,而探员贵格·威尔斯必须靠这位不定时炸弹来摧毁企图攫取国家机密的犯罪组织。
杰里科·斯图尔特这位混蛋英雄换脑后具有双重人格,在善与恶之间徘徊挣扎,并无意走进了比利·波普的生活,爱上了比利·波普的妻子,在不惑之年初次体尝人性的温暖,而这种情感却令比利·波普的妻子和孩子陷入险境,因此不得不在48小时的时间里,与犯罪组织展开殊死搏斗。
犯罪动作片,打斗悬疑烧脑都是好莱坞风格,看得过瘾,不过令我更感兴趣的是:整部电影推进立足的基础,就是将一个刚刚死去的人和一个活人脑神经相连,能将死人的记忆和技能转移给活人。
这样的理论存在吗?
有这个可能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甚至觉得有点可笑!
当然,这是电影,是科幻,是为了讲故事而编写得故事罢了。
在这个基础上后面发展的故事进一步将这个脑洞无限延伸,这个得到记忆和技能的人捡起了那死去的人未完成的使命,在记忆的大脑指挥下去寻找,去感受,去改变,甚至讨论起是否可以继续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的问题来了。
呵呵,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如果这是真的,那人类还有死亡一词的存在吗?
人类还有什么可以惧怕吗?
人类的世界还能被称之为人类的世界吗?
那如果,这个故事的基础不成为基础,这后面的故事还有故事吗?
哈哈!
时过境迁,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导演,蜚声国际的凯文·科斯特纳如今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不再是《与狼共舞》和《保镖》,而是“那个超人爸比”。
高龄帅比和前帅比的为数不多的转型方式之一,就是不修边幅刷脸秀资历,但显然并不适合还有些想法追求的凯文·科斯特纳——2016年的《超脑48小时》就是他的又一次尝试,虽然结果可能并不会比同样饰演反面角色的、2001年和库尔特·拉塞尔合作的《惊天骇地》好到哪里去。
抛下这个“一句话剧透到底”的中文译名不谈,《超脑48小时》还是很好地洗刷了科斯特纳本人近年来的萎靡不振霉气影响,如《三日刺杀》和没蹦跶起来的杰克·莱恩《一触即发》。
除了在DCEU中令人影响深刻的后爹形象,科斯特纳的电影作品早已被当下的大多数观众所彻底遗忘。
当然,这也并不都是他的错:自90年代中后期的《未来水世界》和《邮差》两大重磅哑弹惨案之后,这位老牌影星虽不至一蹶不振,但很难再接到更适合他的电影了。
从《侠盗罗宾汉》《刺杀肯尼迪》《谍海军魂》到《瓶中信》《惊爆十三天》《关键投票》《麦克法兰》《选秀日》《布鲁克斯先生》(是的,我喜欢《布鲁克斯先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斯特纳在两个不同阶段主动或被动选择的电影题材之间的差异,甚至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和这些作品相比,《超脑48小时》是那种你绝对不会记住的科斯特纳电影,但这部浮夸做作偶尔 有趣的记忆交换电影还是对某些人群有着值得一看的理由的。
异国情调的伦敦设定,以及汤米·李·琼斯、加里·奥德曼、盖尔·加朵和瑞安·雷诺兹的豪华主演名单(DC前任和现役主力)。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死侍》风光无限的瑞安·雷诺兹在本片中的戏份寥寥,如果是粉丝的话,还是不要报什么期望的好。
而更有趣的一点,是瑞安·雷诺兹大约在一年前,与本·金斯利合演了另一部获得别人记忆的科幻电影《幻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雷诺兹在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和《超脑48小时》中完全颠倒过来了——而坊间评价也是和《超脑48小时》一样地低。
《超脑48小时》的故事架构,大致就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那个高科技满天飞、霸气而又荒谬的动作电影鼎盛时期才会诞生出来的B级大作。
这部电影有一些很好的动作场面,但情节相当奇葩而又错综复杂,考虑到参与其中的这些男女演员们的表演实力,这是一件很难原谅的事情。
当优秀的演员遇到错误的剧本,就会留下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印象。
《超脑48小时》成功地在中老年版的《谍影重重》里放进了一个双重记忆的推车老汉,利用荒谬的情节和可笑的对话,让这帮黄金演员们一路跑偏,尤其是加里·奥德曼(算上去年的《44号孩子》,大叔的确需要跟经纪人好好谈谈了)。
<图片1>揣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优良素材,做杂和做砸了一盘名料理的,就是资历尚浅的掌勺人阿里尔·弗罗门。
2012年拍摄并与次年5月上映的《冰人》是一部很有想法、但是执行上问题不少的犯罪电影,片子节奏缓慢单调,但由于群星之中有着正值表演旺季的迈克尔·珊农(本文中第三个来自DCEU的角色)挑大梁,使得沉闷中沾染了一丝宿命和绝望气息。
然而,同样的风格并不适合《超脑48小时》。
我们看到动作片的基因在尽力扭转这种气质,但是最终还是显得冗长、慵懒和无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导演最近两部电影在口碑上有着类似的分数分布,但2012年《冰人》投资1千万,最终票房不抵2千万;2016年的《超脑48小时》的制作费用上升到了3千万美元以上,北美首周却仅仅收得1千万,全球范围能否实现数字上的收支相抵,还要打个问号。
但是9成以上是个句号。
作为千禧年影业和狮门影业年内放出的无数中小成本炮灰电影之一,乏善可陈的宣传似乎在暗示就连狮门方面也没有报什么太大期望。
而大洋另一边,两天内连续引进两部瑞安·雷诺兹的套路片子(在本片中甚至仅仅是酱油),却纷纷大张旗鼓地打着无法引进的《死侍》的旗号做宣传,真是令人哑口无言。
和《冰人》的复古风相比,《超脑48小时》的沉闷几乎可以归类到化石风。
两位编剧道格拉斯·库克和大卫·维斯伯格的上一部电影作品,是1999年的《致命追缉令》,再往前,就是卖拷贝的《勇闯夺命岛》了。
所以理所应当地,《超脑48小时》几乎就是上世纪90年代越拍越离谱的动作片的死灰复燃,20多年过去了,除了核心概念从“变脸”成了“换记忆”,几乎无所长进。
情节依旧漏洞百出,动作戏依旧难以打起精神。
即使电影不屑于在“记忆=人?
”的哲学问题上做思考,但在道德层面上依旧留了大坑:主人公是个暴力犯,下手毒辣凶狠,难道干了特工的活就能干脆洗白,让那几个可怜的押送警察白白送命了吗?
这种刻意模糊和撇开不谈的道德问题,正是现在的动作电影中所不屑于讨论,甚至扭转黑白的地方。
一周后即将上映的《美国队长3》,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难道有名人作保,前犯罪者的犯罪事实就能一笔勾销了?
对他的所作所为就可以不追究了?
显然不行。
但是被惯坏的影迷们才不care。
他们只想看到基和爽。
当然,除了这些不可解的死局,演员在表演方面还是没有出什么岔子。
瑞安·雷诺兹几乎是刷了个脸就退场了,除了证明他能够饰演严肃角色之外,对整个故事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比本片还要早一天上映的、同样无聊的《幻体》几乎可以拿来当个前传或者续集来看。
加里·奥德曼扮演的角色透露出近期少见的不淡定,但是单调得没什么嚼头。
同样定位尴尬的还有汤米·李·琼斯,看得出在这场马戏中不只有加里·奥德曼不知所措。
两个月内就有3部电影上映的神奇女侠同志正在攻城略地,用演技扫清对盖尔·加朵的一切质疑——虽然比不上在奥斯卡战场上屡战屡败的路易斯·莲恩,但在《超脑48小时》中,她还是为角色带来了一些不错的情感深度。
作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者,凯文·科斯特纳的表现可以说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和严肃,极度善于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诠释角色内心变化。
他在电影中的角色从电影开场时的狂躁易怒,逐渐转向冷静内里,科斯特纳很好地平衡和调整了他的角色的情绪状态。
和《布鲁克斯先生》中的书生气连环杀人犯相比,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图片2>所谓春季档多烂片,《超脑48小时》赶在春季档的尾巴上,当然也未能免俗。
电影的情节非常牵强,尤其是Happy Ending更是大跌眼镜。
和前几个月上映的《伦敦陷落》和《九九九》等片相比,《超脑48小时》更加无趣和落后,只有零星几个动作场面能让人提其精神。
这是一部适合那些在碟片和点播市场上无聊浏览的中年男人们打发午后的美好时光的片子,既没有精巧到成为酒后谈资,也不至于让人立刻起身就走。
这种电影你我都见过不少,至于要不要买票去资磁一下——家里电视收不到中央六么?
<图片3>
超脑48小时Kevin Cosner。
我不知道他曾经有多么的帅气,得过多少的奥斯卡小金人。
片子里只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头脑发疯的人,Jeff。
一个完全没有什么情感的杀人狂魔,对生命毫不在意,漠视一切有良知的东西。
而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他童年时期受过伤,导致大脑的感知出现了什么问题。
印象比较深的两个描写:一是他移植成功后,撞车逃脱了,去那个被无辜挨撞的人身边,点了一只掉下来的烟,然后打晕了那个男人,就扔进了自己的车里,点燃了车子,佯装自己烧死在里面。
这里完全是个无辜的、没有半毛钱的人,不过就随手抛下一根烟的功夫。
还有一次就是他为了要几个年轻人的车子,打残了三个男孩,并且都是那种伤筋断骨的,在众目睽睽下能去掉半条命的那种,即使没有什么抵抗力的。
就一句话,他是不可以被违逆的,否则分分钟就爆发了。
在成功干掉三个男孩后,他抢来一个帽子,对着快餐店里的人解释道,“my head is cold.”黑色幽默风格,告诉我们一件事,他在意点我真的抓不到。
所以在后来他闯入了Billy生前的家里,想找到钞票,在已经告诫Jill“不要逼我伤害你”之后,还是发现了jill报警了,但都被他巧妙的用移植的记忆破解了。
然后他恶狠狠地上楼去,我很怕他冲动下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要知道,这时候片子才开始没多久),这时候Jill已经冲破了捆绑,跑到女儿那里,告诉女儿妈妈在这里。
Jeff突现的良知,那时隐时现越来越清晰的回忆,还有墙上一家三口甜蜜的合影,没办法,打碎了照片,拿着那些抢来的不值钱的东西,走掉了。
去当铺的时候,看着女儿用过的银梳子,那些快乐而甜蜜的东西冲进脑子了,于是从当铺老板手里一把夺回了梳子,这么个老么咔嚓的老男人,还是想把梳子还给女儿,Billy的女儿。
影片中的正派,CIA的头头,将所有个人的生命都当作是儿戏。
不过他是那种大义在先的人。
虽然他无视探员billy的死亡,为的只是billy脑中荷兰人的下落,不顾Jeff的头疼,只要第一时间的情报,还有不管billy家人的安危,说不值得,为她们两个我们都会死什么的话都说出来了。
不过有一块,Jeff被关起来和他讨价还价的时候,他被Jeff勒住了脖子,要知道以Jeff原本的人格,杀了他易如反掌。
但那时候他还在坚持和jeff说,告诉我荷兰人的下落,我给你要的钱。
他不怕死。
所以他还有那么点大义的,起码在这里。
但好在jeff邪恶的极品,脑子里有个相反的人格billy,控制了他,在他的生命力,已经开始遗忘的姓名的女儿,和那个美丽的影子,都是他这只有代号的一生里,最美好的东西。
所以他义无反顾。
即使刚到里营救现场也是各种杀,下车就杀的大boss身边木剩下什么东西了。
这里就想,当着孩子的面,而且他还是正义的特工的大脑,原来也是这么嗜杀。
不由得想起天王遥。
说是集两性的强大为一体的力量。
那么他有杀人恶魔的手段,和超级特工的头脑(虽然一开始特工领盒饭的速度,一度让我以为他是肉角,可是后面那些无语的同事,只能凸显这位前特工的优秀),那么他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人,最少在这一部里,基本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和孙行者一样,你只能想法子好好哄着,因为能力太大了,你根本无法完全的降服的了。
神奇女侠只是个花瓶,不过对着jeff说,记得那些从前的点点滴滴,比如结婚时候的海滩,女儿的事情,两人之间互动的暗号……我觉得就是一个已故的人回来,和家人见最后一面,来自忘川的一封信,简是求不来的今生再见一次的机会。
她有一块扭头过去,说天啊,满脸的泪水。
接受不了。
是的,一个开始让自己充满恐惧的人,对自己数次威胁的人,现在有着自己最爱的、已经失去的人的记忆,诉说着他们之间曾经的那些感情,不是“天啊”,又是什么呢?
美的这样,也难过billy爱的那么深。
所以为了突出是脑中的爱把jeff从杀人狂魔的边缘拉回正常出色的特工人生里来,那么,billy和jill的爱情,还有他们的女儿,简直就是唯一的解药了,怪不得一只说“爱”。
医生说,你要让他走吗?
CIA说,I want to offer him a job.突然想起来他之前杀的人都不算数了。
不现实暴力狂【3.5颗星】
换老公- -
就两首插曲还不错,Foals 的 Late Night,Lola Marsh/Madsonik 的 Drift and Fall Again…
补
好難看.......
3.5星。续记忆,无新奇。卡司多加0.5星。
一堆实力派演员,一个很狗血但是也很有看点的故事,可以预计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但是导演毁了一切。这个导演根本不会讲故事,故事的几大要素渴望,障碍,行动,结局没有一个地方及格。这个导演怎么混进圈里的?
不同的思维,在同一个躯体中进行48小时的战斗,当记忆中的亲情让占据的记忆变成永恒,当幻象的人脑被意象化移植,不禁让人感叹科幻的魅力所在;尽管剧情比较单一化,但影片对于科幻与情感二者结合的诠释却是值得称道的。
就算当做暴力爽片也值7分,何况还有英国式的政治讽刺、黑镜式的科幻设定,6.5分低了。记忆植入、技能苏醒、情感觉醒、意识转化,这个过程主角的性格演绎的很真实。
题材上颇有新意,剧情紧凑不拖沓,这般大卡司确保了影片不会烂,只是收尾稍稍有点草草了事,作为观众还是很关心他们有没有发展的。。。
第二次看仍能一口气看完
谷阿莫解说了5分钟,这剧情好复杂啊节约时间不看了
雷诺兹在里面出现了5分钟?然后就是一堆老戏骨讲一个无聊又平淡的故事
撞创意撞题材撞类型撞演员,还撞档期……本片和续命游戏可以混剪成另一部电影,叫《你特么猜猜我到底是谁》……
温情和动作悬疑两边选一个,两边都想留结果两边不靠
和Self-less摆一起看简直了…… 敢情是瑞恩·雷诺兹两个片场来回跑还不用担心会出戏啊…… 看点还算有,1. 凯文·科斯特纳少见的“悍匪”造型 2. 盖尔·加朵美不需要解释
变脸换成变脑,但是差变脸很多
尽管有不少缺陷,也是最近很难得好故事了,如果凯文第一次见到瑞恩的老婆时再粗暴邪恶点,最后的情感转变会更精彩,不管怎么说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三星半,最后结局有点狗血。
剧情内容不喜欢而且有点想到哪拍到哪的感觉,但是科斯特纳居然也演了一回“科学怪人”这点看的好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