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爱上他的

誰先愛上他的,Dear EX

主演:邱泽,谢盈萱,陈如山,黄圣球,周洺甫,梁正群,杨丽音,安哲,高隽雅,吴定谦,刘黛莹,钟欣凌,万芳,高爱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谁先爱上他的》剧照

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1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2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3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4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5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6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13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14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15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16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17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18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19谁先爱上他的 剧照 NO.20

《谁先爱上他的》剧情介绍

谁先爱上他的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宋正远(陈如山 饰)因为癌症去世了,留下了老婆刘三莲(谢盈萱 饰)独自拉扯着儿子宋呈希(黄圣球 饰)。让刘三莲无法原谅的是,宋正远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是和一个名叫高裕杰(邱泽 饰)的男人一起度过的。高裕杰是宋正远从前的恋人,只不过最终宋正远选择了结婚生子去过正常人的生活,而高裕杰则对他一直恋恋不忘。 更让刘三莲无法忍受的是,宋正远竟然将自己的保险金全部留给了高裕杰,不仅如此,自己叛逆的儿子竟然也选择了抛弃自己,赖在高裕杰的家里不肯走,这个男人到底是有什么魔力?!在宋呈希的眼中,高裕杰是一个吊儿郎当的男人,他沉默着凝视着这个男人,仿佛想要从他的身上看到另一个熟悉的身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熊猫大侠西游记红孩儿灰烬重生唐伯虎点秋香2019剑影喋血斗破阴阳宅乌当堂堂家族红心的杰克失控之枪林弹雨黑暗之心第一季废柴王爷2之御姐王妃摩亚男孩第一季就算是哥哥有爱就没问题了对吧雀魂碰☆谜证轰鸣中的鸟儿我绝对不会邀请你参加我的成人礼情场玩咖武装神姬鼠国流浪记惊爆十三天超人前传第三季黄金万两银河英雄传说DieNeueThese策谋第1章死亡写真忍者2:撕裂的暗影家长委员会盲证恋恋洗衣店如果有如果

《谁先爱上他的》长篇影评

 1 ) 《谁先爱上他的》和其它同性电影相比有何不同?

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从皮毛来讲,其他电影更聚焦双男主之间爱情,而本片则偏重于对爱情的善后。

但即使是在台湾同性婚姻窗口已经开启的当下,本片依然关注了更旧式的同性关系,内核依然是身份认同与焦虑。

而新时代的同志们不应该再纠结于是否要做个“正常人”,不应该再为“我爱你为什么会令母亲伤心”而费解。

骄傲的做个同志,开心的去恋爱才能跳出同影的窠臼。

 2 ) 比被爱更重要的事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她非常漂亮,是我们的班花,领导能力也强,担任我们的班长,是我少年景仰的对象。

毕业多年以后,有一天重逢,她坚持晚上住我家,她要告诉我一件事情:她亲眼看到她的老公偷情,而偷情的对象是一个男的。

  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已经够惊人了。

可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在跟我叙说这个故事的时候的状态。

  她格外地、用力地澄清她自己:我一点都不难过,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她那么激动,拒绝承认自己的哀伤。

  这个状态烙印在我的心里。

所以一有机会,我就很想成就这么一个角色,一个看不出伤痕的悲剧角色。

”  ——《谁先爱上他的》导演、编剧徐誉庭自述

  台湾同性婚姻合法的时候,我听到一种说法:政策出台后,最为之困扰的并不是恐同者,而恰恰是某些同性恋者本人。

  因为同性婚姻合法之后,他们再也没办法给出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来逃避伴侣的逼婚了。

  须知同性之间的爱情只是无数种爱情当中的一种,他们也要面对所有相爱的人都会面对的课题:性格的冲突、相处的龃龉、家庭观念的不和、现实责任的考验。

现在有很多场合,都喜欢把LGBTQ人群架到一个真空隔离层里,像是观察大熊猫一样探讨他们的喜怒哀乐。

就像十几年前“离婚”和“非婚生子”会饱受社会非议一样,只要同性恋者一日还在纠结“是否可以出柜”,这就说明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还远远不够。

  现在网上有很多异性恋情感吐槽帖,或是男方控诉女方,或是女方指责男方,底下总有评论说:“你这是换了性别就不会做题啊!

如果性别反转一下,你再看看挨骂的是谁?

”  所以其实判断一部所谓LGBTQ题材的电影拍得好不好,我的标准也非常简单:试着把主角转换成异性恋,看看这个故事还是不是同样打动人。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口碑非常好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Call Me by Your Name)》,电影的画面确实非常美好,把盛夏的炎热、荷尔蒙的躁动拍得美轮美奂。

但是这个故事的内核其实非常单薄,如果把主角换成异性恋,就成了一个非常俗套的小清新故事:英俊的男子去乡下做课题,和教授的女儿发生了一段短暂的恋情,后来假期结束两人告别,再后来男人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那个小女孩也在失恋后学会了长大。

  如果换成异性恋作主角的话,基于导演的画面气氛调度能力,这应该也还是一部佳作,但其打动人心的力量却会大大减弱。

试想,电影的镜头只是在着力刻画男主角的性感、女主角的懵懂,两情相悦后唯一的梗也不过是用自己的名字去称呼对方——这样一部影片,除了赏心悦目之外,在纯粹情感上深刻动人的点实在是太少了。

  可是《谁先爱上他的》不是这样。

  这个故事里打动人心的很多点,即使剔除掉“同性恋”这个元素,也还是那样深刻动人。

而“同性恋”的议题又使所有的矛盾更尖锐、情感更激烈,故事也因此多了诙谐和张力。

  例如宋正远结婚的时候,阿杰坐在摩托车上远远看着那边的热闹。

他随手掏出一根烟,却摸遍了全身也找不到打火机。

前方不远处正在举办婚礼,有人要点鞭炮却没有打火机,最后是新郎宋正远自然地掏出了身上的打火机。

  阿杰爱抽烟,可向来随身带着打火机为他点烟的都是宋正远。

这一天宋正远成了别人的新郎,阿杰就只能寂寞地远观他的热闹,甚至连一根烟都没法燃起来了。

这里根本不需要渲染分手后的撕心裂肺,仅仅是这样微末的细节便让人看到,他们和对方分手,是真的在割断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鞭炮红烛、言笑晏晏之下,藏的是不忍卒睹的血肉模糊。

  再例如宋正远死后,阿杰仍然让凌乱如垃圾场的房间一切如旧:宋正远留下来的吊瓶、喝过的饮料、看到一半的书,全部都摆在原处。

他仍然每晚抱着他的衣服入睡,仍然会在猛然惊醒的时候,冲出去买一袋他爱吃的小笼包,然后飞奔到医院里他的病床边,才猛然意识到他已经不在了。

  心灵的痛楚与身体的痛楚是一样的,痛到极处都会产生麻痹作用。

阿杰太不能接受宋正远死去这件事了,所以他极力装作没事发生,逃避似的不愿去处理他留下的所有痕迹。

  这些见骨见血的细节,本身就足够令人叹惋。

  “同性恋”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卖点和噱头。

它是一个容器,承载的仍然是真实的血肉、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歇斯底里和真实的无能为力。

  第一遍看的时候我从头笑到尾,一面赞叹结构精巧,一面连连骂宋正远这个渣男。

  第二遍看的时候我从头到尾泪流满面,这才意识到,它讲的是人类感情里最本质又最纯净的东西,它讲的是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和解”。

  阿杰终于学会和死去的爱人告别,刘三莲终于谅解了阿杰的爱情,宋呈希也终于学会和妈妈好好相处了。

  而最大的一场和解,发生在阿杰和他妈妈的身上。

  影片中有一段,阿杰对男朋友宋正远说,他妈妈问起他们两人的关系,他想跟妈妈“说实话”。

宋正远制止了他:“实话会让你妈伤心的。

她只剩你这个儿子了。

让他们不难过、不担心,就是我们的责任。

”阿杰说:“我不懂为什么我爱你她会难过。

  阿杰的母亲,和宋正远从未出场的亲人们,其实可以算是互文的关系。

宋正远因为担心别人认为他是“邪恶的、不正当的、恶心的”,担心父母受不了“独生子是同性恋”这个打击,所以试也没试就放弃了自己和阿杰的爱情,去找了一个女人结婚生子,做回公众眼里的“正常人”。

直到查出癌症时他又不甘心了,想要在仅剩的日子里做回自己,于是厚着脸皮再去打扰阿杰的生活,由是造就了两边的痛苦。

  他真的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渣男,但这真的就只是他一个人的错么?

推波助澜的社会舆论、指指点点的旁观者,就能够清白无罪地置身事外么?

  宋正远又怎么知道,他的父母不会像阿杰的母亲一样,接受并且拥抱最真实的他呢?

  他应该是不敢赌吧。

  许多父母在儿女出柜后,即使表示接受,仍然忍不住在人后默默叹气垂泪。

在这个社会还没有跨出这一步的时候,他当然没有勇气先跨出这一步,更加舍不得以父母的健康做赌注。

  所以到了结尾,当阿杰的妈妈坦然接受了儿子的身份,那一场泪流满面的无声的拥抱,才终于打开所有人的心结。

  没有那么难的,对不对?

  他只是不喜欢异性,但他是个开朗、善良、热爱生活的好人,他甚至并不是大家以为的“第三者”。

他并没有做错任何事啊。

  这部电影里的邱泽是真的迷人。

他扮演的少年阿杰对宋正远老师心动的眼神,那种小奶狗的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好看的还是他剪头发的那场戏:爱人宋正远因为做化疗一直掉头发,把水池都堵住了,痛苦得想死。

阿杰为了鼓励爱人振作起来,就把自己的头发剪掉,说:“我们来比比谁的光头比较帅。

”  从若无其事,到情绪激动,再到把爱人抱在怀里痛哭,他太动人了,也实在太好看了。

  拿了影后的谢盈萱也非常好,她身上是一种真实而深刻的动人。

她做了很多“泼妇”式的、歇斯底里的事情,例如毫无边界感地逼迫儿子考高分,例如在“第三者”家里大吵大闹言语威胁……但电影的叙述流畅轻快,把她的这些充满痛苦的行为都蒙上了一层喜剧色彩。

甚至在她立誓要做个“坏人”的时候,她的语言行为仍然那么克制、那么委屈——她终究做不了一个真正的坏人,她终究只是想要被爱而已。

  整部影片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当宋呈希跟心理医生说起自己有多讨厌妈妈的种种行为时,心理医生反问道:“你确定那是讨厌?

讨厌和无能为力是不一样的。

  有句话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其实这部影片里所有的人,都是在和自己的“无能为力”抗争。

宋正远不敢违抗社会舆论,刘三莲无法挽回外人眼里的幸福婚姻,宋呈希摆脱不了妈妈的干涉,阿杰留不住日益病重的爱人。

这个故事里众生皆苦,没有一个人完全无辜,却也没有一个真的是坏人。

辜负最多人的宋正远恰恰得到了最多的爱意和眷恋,而最忍辱负重的刘三莲却成了儿子眼里的“恶人”。

  阿杰拼了命也要排好的那个舞台剧,便算是电影中最温柔的一个隐喻吧。

  在无数个撕心裂肺的“一万年”之后,他还能清晰地记起那个陷入爱情的假期。

尽管心里的缺口注定无法填补,但是人生中有些发光的刹那,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啊。

微信订阅号:misslintanxi

 3 ) 谁先爱上他的

邱泽的演的小王,真的太能让人共情,一双深邃的眼睛了藏满了深情,把不甘,勇敢,爱诠释很好,我特别喜欢一段台词“我不明白,我爱你她为什么那么难过,我也不懂,但是我知道他一定会难过。

”我想起了HIStory的系列里一句经典的台词,“爱情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因为爱。

宋正远的爱太过自私,所以导演安排了买盐,我们才觉得合乎情理,没法指责。

让这个爱情故事更加饱满。

而留下活在回忆的人,才最可怜。

相见不能见的痛,连呼吸都会痛。

女主的演技也非常的好,自然深刻“医生我只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都是假的吗?

”我想亲情一定是有的,但是同妻太可怜了,不爱不要如此伤害。

那个小朋友果然很有眼光,“一定是你用你的美色勾引我爸的”所以爱情从来都不讲道理的。

 4 ) 谁先爱上他的

说是聚焦于同妻群体,实际上还是在讲感情这东西,没那么多宏大视角的社会性话题切入,同性也好,异性也罢,感情就是感情,爱就是爱。

小王等待了宋致远十几年最后还为了给他治病借高利贷被打断腿,一直守候心里的那份爱情的人错了吗?

刘三莲被宋致远骗了十几年还不被儿子理解,她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宋致远对她有没有哪怕一点点的爱,她作为同妻自然是无辜的。

宋致远肯定有错,可是想想看如果不是社会上的"变态"歧视与压抑,宋致远不愿意追求自己心里的那份爱情吗?

骗婚当然可耻,但通过对骗婚男同的无差别攻击与辱骂难道不也是在忽略社会背后几千年来封建伦理的不正常审视吗?

觉得同性恋是变态不正常的社会性共识才是真正唾弃的东西吧?

社会结构性的不公与歧视压到一个少数群体肩上却不允许他们做任何的妥协,是不是也是种暴力呢?

我无意为骗婚男做任何辩解和说辞,我只是认为骗婚这件事背后的东西是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动摇和改变的......除了以上谈到的比较严肃的东西之外,我还是想感慨爱情的不易与伟大,人这一辈子能遇到自己的爱情就已经是最大的幸事了,为什么要让性别这种某种社会性的传统规训产物来摧毁一些缘分呢?

爱就是爱,我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道理,就像最后让我泪奔的小王母亲为小王献上鲜花的情节,难道因为你的孩子是同性恋你就不爱他了吗?

难道因为你喜欢的是同性你就不爱他了吗?

爱难道是这种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东西吗?

诚然最后的和解是一种消解矛盾和更深层次探讨的取巧行径,但是理想中的爱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不管你爱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你爱他,爱他的一切,爱他的任何样子,我希望在任何时候你都愿意为你爱的人送上一束鲜花然后拥抱彼此,我也祝愿有人能为你献上鲜花然后拥抱你,因为单就爱本身,它就是极美之物......

 5 ) 爱 最 大(内有宋正远的信)

一刷只觉得画面的橙蓝色调很温暖,插曲很好听,二刷为它丰富的细节继续流下我不值钱的泪水。

宋呈希:谁先爱上他的整个故事是以宋呈希为第一视角展开的。

一开始他很天真地想要找到答案:“到底是你先,还是我爸先?

”从很坚定地认为“他是个坏人”

(笑出了声)不愧是父子 被阿杰知道又会臭屁了到看到糟乱的房间里齐齐整整的病人必需品:挂水袋、水杯、棉签、纸尿裤……

回忆里阿杰曾经用棉签蘸水给宋正遠湿润嘴唇

(心虚地)他应该是坏人……吧在和敌人拉锯战的过程中,他发现敌人的面目逐渐模糊不清。

原来他不知情受益人的变更,他卖掉机车给演员发工资,他跟地下钱庄借钱给宋正远治病没钱被打断了腿。

第二张是借据,这几个“未显示号码”的来电据我猜想都是地下钱庄打来催债的,最后一个阿杰直接挂掉了他心里的天平慢慢偏向了小王。

他说他要偷走保险金远走加拿大摆脱他妈,可是看到刘三莲在剧场要挟阿杰不交出保险金就把他是同性恋的事情告诉阿杰妈妈后他问,“为什么你这么爱钱?

”“为什么你是我妈?

“彻底地原谅阿杰,是在他看完宋正远留下的信以后。

电影里没有给出信的具体内容,但这封人物独白徐导一早就写好了。

刘三莲:全部都是假的吗?

这部影片里的主角,没有一个不可怜。

刘三莲亦然。

她唠叨、嘴碎、看重成绩,就像很多烦人的母亲一样。

可她也心软、善良,只是个想要幸福家庭的小女人,哪怕失掉尊严换来的只是假象。

宋正远一向是觉得恨比较容易康复的。

所以他留给刘三莲的也是恨,只说要搬出去,只字不提自己的绝症。

刘三莲便恨了。

她失控地冲到阿杰家捶门大叫:“你们会遭报应的!

”,完全不像她冷静的时候对大姐说的那样“我还要做人”。

她看似已经让丈夫的背叛成为过去,但她还是伤痛的,含蓄地忿恨着。

剧场里,表面上是儿子的质问让她崩溃,背后其实是儿子的偏向让她想起十几年来丈夫的伪装,演技精湛扮作一个好好先生,心里却一直装着另一个男人,十几年的时光都没有将其磨去。

所以她找谘商师念念不忘的只有那一个小问题:全都是假的吗?

就…一点点都没有吗?

宋正远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可他先得到了报应。

于是她便将这满腔恨意转移到了阿杰的身上,一厢情愿地认为一定是他抢走了保险金。

她那么心软,需要给自己找更多理由制造恨意。

我不知道电影前半段阿杰一直暗暗站在她那边管教着宋呈希有没有在她心里坚硬的恨意上敲打出一丝裂痕,但我想真正促成她转变对阿杰的看法的还是发现他跟地下钱庄借钱给宋正远换肝的桥段。

当她看到他刚打好石膏就不要命一样冲去剧场演那个莫名其妙的小破剧的时候,当她想起那天刚好是宋正远的百日的时候,当她看到那熟悉的风铃,扇叶拂过,耳旁响起那清脆好听的撞击声时,她想起了他们的初见。

那个纠缠她很久的问题,她突然就有了答案,她终于也能为敌人鼓掌,她释然了。

不是没有过爱,只是不是她要的爱,却是他能给她最接近爱情的东西了。

高玉杰:爱 最 大邱泽这个角色,泪点最多,最让人不忍落笔。

他美好地不似凡人,而应是天上的爱神,是维纳斯下凡。

在外人面前,他是凶狠狠活跳跳的剧场界一匹狼。

可在爱人身边,他只是个脆弱易碎爱撒娇的小奶狗,偏偏还是个那么会照顾人的小奶狗。

爱人因为掉发说丧气话,他就陪他剃光头(我也喜欢他长发);他给他借钱做手术,却骗他中大乐透;他问“小笼包 or……me?

”不管哪个选项,都是要他留下,留在人间,哪怕拼尽所有换来的只是一个渺茫的希望。

三莲这样,阿杰也这样,爱里的人大抵如此。

而且我要一直留一直留一直留一直留一直留一直留一直留一直留他爱得坦坦荡荡,热烈奔放。

喜欢一个人时,会问他,“宋老师,我可以亲你吗";爱人要放弃他屈服于世俗,他忍痛放手,又偷偷去看穿着礼服的他;相忘于江湖十几年后,旧情人患了癌症想重修旧好,他也傻乎乎心甘情愿地照顾他,哄小孩一样哄着他,治病花光了积蓄冒着危险借钱也要给他做手术。

宋正远不值得,可是高玉杰不在乎。

(宋正远真mmp地气死我了净身出户之后要十几年没联系的旧爱侣照顾自己一个癌症病人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阿杰宝贝你看清楚了这渣男有才华没人品啊5555555)

笨蛋阿杰 没有宋正远你就找不到打火机了吗!

md渣男他抽烟但总忘带打火机。

他呢,不抽烟却随身帮他带着打火机。

最后他却亲手用那只打火机点燃了婚礼的喜炮。

我心痛至死,他却只顾着痴痴地看着他笑。

那个绝美的吻(虽然被宋呈希小朋友涂掉了)早已预示了这样的结局。

他喜欢说实话,想要坦坦荡荡和世界介绍自己的爱人;而他谨小慎微,为了不让父母担心难过,情愿隐忍一辈子。

于是他最终选择了正常的妻子,正常的婚姻。

cr见水印他不在乎世人的目光,不在乎宋正远曾经背叛,不在乎没钱。

因为爱最大。

所以那个让他们相遇的小破剧,砸锅卖铁,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演完。

他唯一在乎的是妈妈的谅解。

阿杰妈妈在舞台剧谢幕时的出现,直接将整部影片推向高潮。

一切悲剧的根源,固然是宋正远。

可他选择“正常”,也是迫于社会压力,结婚后十几年为了家庭一直辛苦维持幸福的假象。

只是得知时日无多,最后的日子,抛开责任,想要弥补爱人,也弥补自己,才有了这一系列的后续。

我做不到去苛责这个懦弱的男人卑微又可怜的最后的心愿。

真正的罪魁祸首,还应该是整个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的不正确看待,假若家庭、社会对于同性恋的舆论压力少一些,LGBT都拥有自由恋爱、结婚的权利,同妻的悲剧就能少一点,小三和小王的对决就不会出现。

阿杰妈妈的出现,正是代表着这种包容与谅解。

阿杰知道,三莲也知道,如果这种包容能早一点到来,就不会有他们的纠结了。

所幸,虽然这只是彩虹旗在一个家庭的胜利,但却是无数家庭希望的曙光。

阿杰与妈妈拥抱的bgm是只非常好听催泪的后摇,原声带里叫谢幕,英文名when love comes。

原声带的创作者李英宏后来将它扩充为一整首歌,叫昨晚睡得好吗。

希望有一天人们谈起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就像问你昨晚睡得好吗那样自然。

我爱电影,我爱大家。

爱最大。

 6 ) 一条专访导演:我的爸爸是个同性恋,他死后把钱都留给了男朋友

《谁先爱上他的》是今年台北电影最大的黑马,总投资3500万台币,不到800万人民币,上半年在台北电影节上获5项大奖,又获11月金马奖8项提名,仅次于张艺谋的《影》。

在今年获金马奖提名的台湾电影中,唯有它入围了最佳剧情长片,被看作台湾电影最后的防线。

剧组全台湾班底,其中不乏初入电影圈的新秀。

导演徐誉庭之前是台湾金牌编剧,《谁先爱上他的》是她的大荧幕导演处女作,原本悲情的“同妻”题材,被拍得轻松有趣、笑料百出。

“我们花100分钟讲了一个故事,其实讲的是原谅:原谅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原谅,但是从那一天开始,你变得比之前更加快乐了。

”自述 徐誉庭 编辑 石鸣

有个女人,在丈夫去世后去办理保险金,这时才发现原来保险金的受益人不知何时,已经从她的儿子改成了另一个陌生男人。

于是她就带着她的儿子去找这个男人,讨还保险金。

《谁先爱上他的》的剧情,就从这里展开。

片子里有3个重要的角色,都是围绕这个已经死去的男人:他的妻子、他的儿子和他的男友。

妻子气势汹汹地带着儿子打上门去。

她觉得,我们是孤儿寡母,你还这样对待我们。

她其实知道自己的老公是同志,这个陌生男人就是老公的情人,但她努力在儿子面前掩盖这个真相。

这个儿子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

他其实也猜出爸爸妈妈之间有问题,爸爸不在了,他更讨厌妈妈对自己的唠叨和管教。

所以被妈妈带到爸爸情人那边之后,他甚至不愿意回家,要跟这个男人住在一起。

整个故事借由这个小孩子的视角,穿针引线去铺成。

可想而知,爸爸是同性恋的事实,对于一个14岁小孩造成的压力。

他似乎懂得情感是什么,又有太多不懂,所以我安排他在片中不断地用旁白问问题。

到底谁先爱上谁?

什么是爱呢?

该不该爱呢?

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我想拍这样一部电影,源于一个真实的人生故事。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她非常漂亮,是我们的班花,领导能力也强,担任我们的班长,是我少年景仰的对象。

毕业多年以后,有一天重逢,她坚持晚上住我家,她要告诉我一件事情:她亲眼看到她的老公偷情,而偷情的对象是一个男的。

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已经够惊人了。

可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在跟我叙说这个故事的时候的状态。

她格外地、用力地澄清她自己:我一点都不难过,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她那么激动,拒绝承认自己的哀伤。

这个状态烙印在我的心里。

所以一有机会,我就很想成就这么一个角色,一个看不出伤痕的悲剧角色。

编剧吕莳媛,是金钟奖得的比我还多的一位才女。

我把故事说给她听,三四个月后我就收到了剧本。

我以为我会收到一个从头哭到尾的剧本,结果从第一个字笑到最后一个字。

吕莳媛极擅长用喜剧包装一个深刻的议题。

整个电影切入故事的角度,反讽又轻松。

就是想让观众不要带着包袱,不要像一般同性恋题材的电影那样,痛苦又挣扎,大家都陷在一个泥泞里面。

儿子和妈妈斗嘴,妻子和丈夫的男朋友像两个情敌一样剑拔弩张,这些都增加了喜剧色彩。

但并不是闹剧。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用非常写实的手法来拍这个戏。

我一直跟邱泽(饰演男主角阿杰)和谢盈萱(饰演女主角刘三莲)讲,不要演,不要演,不要有表情。

这是邱泽第一次拍电影,没想到演了个同性恋。

演这个戏,对他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

他在戏中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可说是脱胎换骨。

我从前其实对邱泽并不感兴趣。

他给我的印象,就是演惯偶像剧的高富帅,有气质、天秤座、注重优雅。

我第一次见到邱泽的时候,他正陷于情绪低谷。

那一年,他双入围金钟奖,单元剧和连续剧都有提名,大家都觉得他一定会拿一个奖,却没有想到都落空了。

他的经纪人找我们吃饭,想让前辈们和邱泽聊一聊。

那天我们到了之后,我就看到一个“飘撇”的男子:穿一件发亮的缎面夹克,上面是电绣的龙凤,脚上是双夹脚拖鞋,胡子拉碴,不修边幅。

“飘撇”是台语,意思是风流倜傥,野野的,有点像小流氓,和我从荧幕里认识的邱泽完全不一样。

那一天,我看到一个私下的、真实的邱泽,像一抹活生生的红色,从我面前飘过。

我决定用邱泽当这个电影的男主角阿杰。

这个角色的底色就是红色。

我热爱这种颜色,红色对我而言代表着坦荡、泼辣、做自己。

这也是片中人面临的主要困境:该如何面对自己、接受自己、成为自己。

导演徐誉庭我之前一直做电视剧,这是我第一次做电影。

当时大家都掌声鼓励,没有人跟我说实话,原来做电影这么苦。

《谁先爱上他的》拍了38天杀青,我以为整个工作就差不多了,没想到苦日子才刚开始。

后期从2017年9月剪到2018年4月,我们对外宣称剪了4个版本,其实40个版本都不止。

第一版剪完之后,我们请专业人士来帮我们把关——李烈、叶如芬、易智言、高炳权等等。

结果每个人看完出来都摇头叹气。

大家吞吞吐吐,闪躲我们的目光:你们这个真的要拿到院线去上映吗?

恐怕会有很大的问题。

我尤其记得,邱泽看完初剪之后的表情。

他努力地想要笑一笑,但是那个嘴角就是上不去。

最后挣扎半天,只说了一句话:我有事先走了。

我知道他非常非常失望。

因为他十分看重这个戏,用心呈现。

为了这个戏4次落发,最后几乎剃成了一个小光头。

后来他才跟我坦白,说当时失望透了,甚至都提不起精神去面对下一个工作。

好几个前辈建议说,你们预算还有没有剩?

如果有剩的话,哪里哪里要重拍,或者再追加预算。

但是我这个电影所有的投资方,都不是财团,而是我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

每个人200万、200万台币集结起来,有的甚至是养老金拿出来。

我没有办法跟他们说,我拍烂了,你们再拿点钱出来,让我重拍吧。

当时只好马不停蹄地剪第二个、第三个版本。

第二次点映,我们找了20位台湾的普通观众,请他们看完之后给我们500到800字的意见。

结果每个人都给我们写了1500字以上,骂我们。

如果说前辈老师们给我的意见还没有让我那么痛苦,这些观众的意见是真的打击到了我。

我记得那一天我坐在院子里,一边在手机上翻着观众意见,一边抽一根烟。

工作室的同事可能感觉到了我的悲伤,出来陪我坐着。

我问他们,我们现在这部电影,你们愿意出去跟别人推荐说,这是我们工作室的电影吗?

那两位同事大概沉默了2秒钟没有回答,我就崩溃了。

我决定卖自己的房子,把所有的投资款赔给我的亲朋好友。

然后把这个片子钉到冰箱里面,或者藏到保险柜里面,永远不要被大家看到,忘了这件事。

可是卖房子也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是,2017年的夏天,我一整个团队的付出。

他们陪着我流汗流泪,他们对我的期待,对这个片子的期待,我卖房子也还不起。

所以我决定面对。

我把其他人统统赶回家,自己一个人,每天抄心经,喝威士忌,流着泪画很多表格,写很多笔记,思考该怎么办。

其实我的出身是剧场。

最早是在屏风表演班,跟着李国修老师学编导。

后来做了编剧,讲故事一直是我的长项。

我突然意识到,我可能被“拍电影”这个概念吓到了,觉得电影神圣不可亵渎。

所以剪辑的时候一直在视觉上找:这个机位这样过来比较美,那个镜头那样比较炫。

我忘记一个初衷跟本质:当时我们邀请来的所有合作伙伴,都是被这个剧本感动,被故事里的主角感动。

我们拍电影,到底是为了致敬它的神圣,还是想要说一个好听的故事?

我豁然开朗。

把整个电影的逻辑全部推倒重来,以故事本身和演员的表演为主。

那些演员表演最精彩的镜头,本来因为画面构图不够美,已经进了垃圾桶,又全部被我拣回来。

观众现在看到的电影版本,有60%都是曾经进过垃圾桶的淘汰镜头。

它们在画面构图上,往往都有一些技术性的瑕疵。

我们后期辅以动画效果,弥补这些瑕疵,也增添一些幽默。

最后,我们很荣幸地获得了台北电影节5项大奖,和金马奖的8项提名。

我们决定要做同妻这个题材的时候,有朋友送了我一堆资料。

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有这么多这样不幸的女人。

大陆的调查数据说有1600万同妻。

台湾没有调查统计,但是总人口对比来算的话,我相信也有非常非常多的妻子是这样的状态。

我有一个同性恋朋友,他和片子里已经过世的男主人宋正远很像:独子,家世很好,爸爸妈妈都需要一场很重大的婚礼,都需要孙子可以抱,所以他后来就真的结婚了。

结婚后具体发生什么事我不晓得,但是他们很快地离婚,妻子拒绝以后再见面。

还有一次,那时我还在屏风表演班排戏,一个朋友迟到,来了之后跟我们抱歉,说是因为处理一个家庭难题。

原来是他的一个朋友过生日,太太帮他办了一个生日party。

结果先生在吹蜡烛的时候说,既然要许愿,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我要做自己,所以我要跟大家说,我是同性恋。

所以这样背景的人,屡见不鲜。

他们曾经因为时代的保守,压抑住自己,或者他根本不肯承认自己,做了一些会伤害别人的选择。

可是到某一个时间点上,突然决定,不再欺骗下去。

本来我觉得那位先生对太太实在太残忍了,在那种场合。

可是后来又觉得,那位先生也有其道理:他逼着太太去恨他,这样她才不得不接受现实,不再浪费青春继续等他,不至于像影片里的刘三莲一样说,我们去看医生,把你变成正常人。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对爱情残忍一点的人,比拖泥带水的人厚道。

我晚一辈的同性恋朋友里面,有很多就终身不婚了。

他们父母家人在知道真相以后,即使哀伤心痛,最后也还是接受了,甚至都鼓励他们把伴侣带回家。

但是这样的父母通常都比较年轻,我觉得年轻一代人真的有差别。

影片中,刘三莲最后进行了报复。

她去向老公情人的母亲告密,揭穿了他的身份。

我很理解她。

你觉得自己被骗了,被一段你以为真挚得不得了的爱情骗了。

你失去了丈夫的爱,甚至可能你的丈夫根本没有爱过你,你还将失去你的儿子。

你再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了。

片子最后那场戏,刘三莲问:这么多年来,都是假的吗?

他到底有没有爱过我?

她没有得到答案。

但是我心里有一个答案,是肯定的答案。

因为我特别想保护她:是的,你曾经被爱过,只是这个人对爱情的需求,不是一个妻子。

拍那几场戏的时候,我自己很震撼。

我对谢盈萱说,请你替全天下的刘三莲翻案吧。

她并不是一个唠叨可笑的丑角,她所期待的只有那么一点点,只要被爱过,就可以满足。

我自己身为女人,我一直觉得,女人在爱这件事情上比男人伟大,包容力大很多。

我们花了100分钟讲了一个故事。

讲完之后,我特别有一种原谅的冲动,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原谅那些你讨厌和痛恨的人。

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原谅。

但是从那一天开始,你发现你比以前更加快乐了。

放过对手,其实也是放过自己。

 7 ) 好有趣的台词啊!

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结构有些混乱,但看完后发现,其实结构挺巧妙,全程跟随着小孩的叙述。

而且作为一个同性片,还是爱人死了的同性片,外加出轨出柜同妻等因素,却终于不用那么苦大仇深,反而很轻松,很正能量。

而且片中的一些涂鸦和漫画,都十分可爱,最最重要的是,片中的那些台词,超级有趣超级可爱超级好玩!

1,如果想进来,麻烦进来之后请关门,如果不想进来,麻烦请直接关门。

2,少来跟我这一套,不要脸的小三。

你话讲清楚,你有没有礼貌啊你?

怎么样我也是个男的,要叫你要叫小王。

3,刘三莲一定是名字取错了,才会变成小三。

4,他叫阿杰,因为比小三多了一根,所以就变成了……小王。

5,少吃两个便当,你就是剧场界的蔡依林。

6,我的儿子我自己管!

你最好管得动啊!

7,我不渴。

帮我拿啊!

8,两个建议提供给您参考,第一你好好回……三9,我爱剧场,我爱大家,爱最大。

10,再怎么样我也算是你的继父继母怎么样我也是你的长辈11,感情要放进去感情都在你那边,没有了啦。

把它当成我啊。

12,我不懂为什么我爱你会让她难过我也不懂,但是她一定会难过。

13,你那个书……那是他看一半的书。

(泪目)14,两个男人都被你抢走……两个我都没抢。

对,了不起。

不用抢就拥有一切。

15,不客气谢谢16,对你后母尊重点三八你爸说那叫真。

真的很三八。

17,一万年就是……当有一个人跟你说他想当正常人,然后离开了你,从那一天开始之后的每一天,就是一万年。

18,很多很多个一万年以后,我爸又出现了,因为他决定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做自己。

19,再不走我脱衣服了。

20,几张?

什么东西?

舞台剧什么是舞台剧?

你要几张?

一张两张。

21,为什么你那么爱钱?

所以你嫁给老爸就是为了他的保险金吗?

对,我就是在等宋正远的存款,等他的房子,等宋正远死,等他的保险金我才嫁给他的,我的眼里就只有钱。

22,幸不幸福不是别人说了算的,作为宋正远的妻子,你真的觉得快乐吗?

我可以改,我可以学,然后我就会很快乐啊。

23,你们两个会有报应的!

(结果一个死了,一个腿受伤断了)24,全部都是假的吗?

没有一点爱吗?

就……一点点。

25,快点叫救护车……这里有人腿断了说有人快死了有人快死了。

26,这个送给你风铃哦?

不是,是非常好听的风铃。

27,去啊,去跟他说说话嘛。

不去。

为什么?

恨比较容易康复。

屁,爱比较容易。

……当然,片子可能经典的、有趣的,好玩的台词,还有很多,我只是简单地列出几条,我觉得很有意思的。

片子虽然剧情不强,情节没有那么紧凑,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反转和高潮,却其实非常好看!

除了台词有意思,几个主演的演技真的很流弊!

尤其重要的,作为一部涉及出轨出柜同性同妻的同性片,一扫以往的各种阴郁,十分积极阳光。

爱人去世了,最爱他的小王难道不可怜吗?

他很可怜,原本他有着很灿烂的前途,一个有前途的演员,却为了爱人借那么多钱,从一个单纯的少年变成一个霸道不讲理的小混混,爱人去世了,悲伤到哭都哭不出来!

片中弹吉他那一幕,说着说着小王就要吃东西,爱人帮他去做,镜头一转,厨房空空的,没有他,瞬间泪目。

他的爱人跑去当正常人,结婚生子,快死了才搬来和他一起住,他不可怜吗?

他很可怜,可是他却依然活得好好的,坚持在爱人百日时演完爱人配乐的最后一场舞台剧,那么爱他,他离开了,却依然可以积极阳光地活下去。

丈夫喜欢一个男人,要和她离婚,而且死后连保险金受益人都不是她,刘三莲不可怜吗?

她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努力照顾好儿子和丈夫,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可是丈夫却要和她离婚,她成了同妻,被一个同性恋骗婚了,而且儿子还死都不听话,成绩也赶不上,她的一生,似乎都被否定了,她可怜吗?

她很可怜,但是她却也依然能坚强地活着。

不管丈夫有没有爱过她,至少她曾经拥有过一段完整的爱情,她是一个同妻,可她积极乐观地活着,照顾儿子,她一点都不需要别人可怜。

小王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大儿子,只剩下唯一一个亲人,那就是小王,她希望儿子可以结婚生子,可结果儿子是个同性恋,她不可怜吗?

一大把年纪,还要承受这样的灾难,她很可怜,但是她积极接受事实,在儿子演出的时候,带着花去看他,虽然儿子是同性恋,但还是她的儿子,日子还和以前一样,没什么不同。

还有儿子,还有无数个和刘三莲一样的同妻,和小王一样不敢出柜的小王,每个人都很可怜,但是每个人又都不需要谁的可怜,我们身上背负着那么多那么多,却依然健康积极地活着,用得着别人可怜吗?

不需要,我们不比别人缺少什么,我们不是什么弱势群体,我们和你们一样,不需要可怜。

果然是好片子。

不是神片,但太喜欢了,五星。

 8 ) 比同志群体更惨的 是被骗婚骗爱的女人

ps:文章刚发出来就无奈被删最近发生了太多事情 我们都来不及去思考想说很多事情你看的都只是表面 很少人会想花时间去真的了解一件事情现代人都是浅尝辄止 猎奇贪婪的一条转发 一个热搜 都可以让全体人澎湃 似乎只要及时掌握热搜关键字 我们就参与到了这个时代的每一件事情中 每个人都成了所谓 有深度 有想法 的人可是真的如此吗。。

 9 ) 很不幸,片中的人物我都懂

就像这个片子笑中带泪,我懂片子里的每个人,是不幸中的庆幸。

看完电影的时候,我给女票发微信说:看完了,好故事。

作为一个LGBT圈内人士,《谁先爱上他的》已经挺进我的同类型电影偏好TOP10。

它与《春光乍泄》有几分相似,没有春光那么浪漫,没有那么迷离,却讲出了一个更好的故事。

这个故事通过孩子的旁白串联4起来,前半部分有些不明就里,谁是小三?

谁先爱上他的……?

直到阿杰到窗边点了根烟,说起他心中的一万年:

慢慢的,故事清晰了:宋正远是大学老师,志愿帮助剧团做音乐,在17年前排练《愉快假期》期间,(几乎同时)认识了刘三莲和阿杰,剧场新人阿杰仰慕宋正远的才华,很快两人就相爱了,与此同时,可能刘三莲也爱上了宋正远。

有一天,宋正远决定去做正常人,拥有正常的婚姻、正常的妻子和孩子,于是毅然决然的离开阿杰去结婚了。

直到十几年后的一个夜晚,gay吧买醉的阿杰在酒吧门口给了正在等他的宋正远一拳:这个男人死了这么多年终于回来了。

原来宋正远肝癌晚期,决定在生命的尾声做自己,于是和刘三莲离婚,净身出户,来找阿杰了。

阿杰为了给宋正远治病借了高利贷,没想到换肝手术失败,还是病逝了。

宋正远病逝前把他的保险受益人由儿子宋呈希改成了阿杰,以偿还巨额的高利贷。

刘三莲不明真相,于是开始了保险金的争夺。

于是有了儿子宋呈希住进阿杰家里偷保险金,渐渐解开他心中的疑问,以及“谁才是小三”……这不仅是关于同志的电影,更是关于同妻的电影。

--看了上面一条对导演的专访,导演坦言这个电影早期做出来的版本大家都很失望,最终还是回归一个打动人的故事,推翻了所有的逻辑进行重新剪辑,回归故事本身,回归每个演员最动人的表演,才有了最终的作品。

在此致谢主创团队。

下面说说标题“很不幸,片中的人物我都懂”。

对了,本文只是我个人对电影中人物的切实联想和有感而发,必然是很主观的。

对于很多的苦难,希望你是因为同理心而懂它,而不是正在经历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少再以对错、好坏去判断人和事。

电影的中也一样,他们都没错,他们都很可怜。

宋正远。

宋正远是很“典型”的传统中华文化里的同志,他深柜,纠结,甚至不敢去爱。

他必须扮演父母的好儿子,正常的去工作、结婚、生子,直到死神来敲门,才有勇气在最后的时间做自己。

儿子、丈夫、父亲、爱人这些角色里,宋正远扮演的最好的,应该是儿子了。

“孝”,古往今来被认为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做人的根源,如果一个人不孝,那他便不是人。

孝植入了历代绝大部分中国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无法突破它。

而我们这一代人要孝顺的父母,他们绝大部分人都只知道同性恋就是变态。

要孝顺?

我们就不能变态。

我不想变成下一个宋正远。

今天是大年初一,这个春节我没有回家过年,而是选择留在漂泊的北京,哪怕孤独、哪怕除夕夜连外卖都吃不上。

父母安排的相亲,好像拒绝的理由已经用完了;亲戚们关于为什么还是没有男朋友的夺命100问,和异性恋网友遭遇到的还能愉快吐槽真的不是一回事。

然而我不能出柜,保守的父母年纪正在越来越大,出柜的后果是这个家庭无法承受的。

然而我更不能结婚,为了名义上的正常婚姻而去形婚、骗婚,牺牲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这更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目前仍旧无解。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我们倡导LGBT人士可以与家人良好沟通,获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微观角度来说,真的让你去面对这个难题,很难。

刘三莲。

刘三莲是中国2000万同妻里的一个。

年轻时爱上宋正远,结婚生子,生完孩子后没了性生活,没想到老公竟然是同性恋。

啊,同妻,沉重的话题,背后是多少悲剧。

她们是男同志做个“正常男人”的道具,是传宗接代的机器,是掩人耳目的掩体。

她们的青春献给了硬不起来的老公,数十年如一日的面对老公的性冷淡、冷暴力,偶尔还能收到老公出轨男人的surprise……写到这里我真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咬牙切齿。

这个恶性循环还要进行多少个年头:男孩发现自己是gay→选择隐瞒→做个正常人结婚→生完孩子完成任务→冷淡妻子→外面约炮、出轨…快终止这样的恶性循环吧。

刘三莲对儿子诉的苦都是真的,为了这个家,自己勤勤恳恳省吃俭用,付出了所有能付出的。

片中有个细节是她在剧场和阿杰、宋呈希当众交锋后,儿子的不理解让她很痛苦于是去便利店买醉,挑了个洋酒,收银员小哥说1000(新台币),镜头切换后她正在喝一瓶米酒……这种失去理智而买醉的时刻,她仍旧在省钱,想着送儿子出国念书。

追讨保险金既是无奈也是不甘心。

要一次次的在各种场合重复老公是个同性恋,死前出轨男人这样的真相真的太残酷。

保险金偏偏给了这个不争不抢就拥有一切的男人,从谎言里惊醒的刘三莲不服。

十几年的婚姻,一句“我喜欢男人”就game over了?

刘三莲无法接受。

刘三莲的性格简直和我妈一模一样。

宋呈希讨厌的饭桌也是我童年的噩梦。

我妈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为这个家付出,也和刘三莲这么瘦。

她们内心的压力很大,而饭桌是一个发泄的好场景,从小到大的饭桌,充满了老妈的喋喋不休,充满了老爸的不耐烦。

宋呈希说他想去加拿大摆脱刘三莲,而我则独自北漂,再辛苦也不要回去,我爸呢,更是远在非洲大陆,实力摆脱我妈的唠叨。

我内心很理解、同情我的母亲,但是行动上我却无法和她好好相处。

世界上的悲剧为什么这么多?

阿杰。

刘三莲不知道宋正远为什么喜欢这个整天跟磕药了似的的男子。

但我们知道。

阿杰与宋正远的CP有点像《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年轻的男孩被年长的男子所吸引,他们之间除了性,还有一种古希腊式的男子之爱。

为了安抚宋正远掉头发,自己也跟着剃头发;为了给他换肝,就去借高利贷;宋正远都死了,他没缓过劲来还去医院送小笼包……阿杰对待自己的梦想很认真,卖掉摩托车接着演,腿都断了也要演,甚至还有一口气他都要演。

这样的男子,为何不喜欢呢?

阿杰好可怜,我想抱抱他。

深爱的人突然离开,这种痛只有经历过才懂,而我们阿杰,经历了两次。

第一次离开,他去偷偷看了宋正远的婚礼,强颜欢笑;第二次的离开,他留着宋正远的睡衣,留着他看一半的书。

这个情节让我想起《断背山》的最后一幕,Jack的衣柜上挂着Ennis当年沾着血迹的牛仔衬衣。

关于宋正远第一次的离开,若干年前也曾是我的故事里的情节。

只记得那时的自己撕心裂肺的哭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悲伤?

可能因为这样才显得幸福的幸&福之处。

--电影毕竟是电影,有适当的冲突,也有happy ending。

片中也有些细节没有处理到位,比如宋正远和阿杰分手的时候台词太僵硬,且不符合逻辑,宋正远离开时说的话应该是他们刚聊分手时说的;宋呈希有几个镜头脸上有伤,大致因为剪辑的缘故没有了铺垫;片尾阿杰妈妈的转变太突然,过于为了结尾而服务;以及宋正远的形象塑造缺乏特点,太脸谱化,他不是宋正远,而是中国千万的男同志……瑕不掩瑜,仍旧是个好电影。

隔壁高举LGBTQ大旗的《性爱自修室》第一集就有一句台词惊到我:“你知道恐同是2008年的事了,对吗?

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然鹅,国情不一样。

我很认同本片的观点不打扰是最好的祝福。

中肯的说, 一个同性恋者对异性恋者强行灌输多元性论,和异性恋者强行说同性恋是变态,本质上没什么差别。

不奢望父母那代人可以理解并接受同性恋,毕竟他们从出生到成熟到认知固化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渠道可以丰富认知,毕竟他们接收的信息都是被仔细审查、严重过滤的。

只希望我们这代人,互联网原住民,对这个世界可以有更多元的认知,在我们步入中年后,可以从容接受下一代人展现的丰富个性,这样就很好了。

 10 ) 關於「誰先愛上他的」的19個彩蛋

1. 阿傑給宋呈希戴的那頂白頭盔,和他載宋正遠的時候宋戴的是同一頂。

2. 宋正遠不吸煙,但是隨身帶著打火機,給阿傑點煙。

後來婚禮上找不到打火機點鞭炮的時候,也是他掏出了身上的打火機。

3. 阿傑家進門右手邊的桌子下擺了一排酒瓶,和PUB門前醉酒那場戲呼應,暗示宋正遠回來之前阿傑一直過的是醉生夢死的生活。

4. 電影阿傑手機每一次來電屏幕上顯示的都是「未顯示號碼」,推測都是地下錢莊打來的。

5. 宋呈希在翻阿傑的東西的時候翻到過一張借據,寫著債主、號碼和筆數。

6. 阿傑的手機鎖屏是假期愉快,機車前座上也綁著一沓假期愉快的傳單7. 开头阿杰惊醒跑买了小笼包去医院是他忘记宋正远已经走了。

8. 宋正遠看到一半的書是「人間失格」

9. 阿傑給劉三蓮打電話的背景音是宋正遠的心跳逐漸停止最後心電圖變成直線的“滴——”聲。

(感謝@阿靜的追星日記 的補充)10. 宋呈希看到阿傑還沒起床的時候,阿傑懷裡抱著的一件外套。

外套是他載宋正遠去看宋呈希的時候宋正遠身上穿的那件,也是阿傑打電話叫劉三蓮來醫院見宋正遠最後一面時手裡抱的那件。

說明他每晚都抱著宋正遠的外套睡覺。

(感謝@JuneJunC 的補充)

11. 燈光師在綵排前cue燈光3.1的時候,阿傑眼神放空坐在地上倚靠在一個矮桌邊。

那是回憶殺里他和宋正遠對視的位置。

12. 電影里宋正遠的信後來在官方ins上公佈了

13. 原聲帶的創作者李英宏把阿傑和媽媽擁抱時的bgm擴充成了一首完整的後搖,叫昨晚睡得好嗎14. 阿傑家的墻壁上貼著很多十七年前「假期愉快」的劇照。

(還有很多合照)

15. 這部電影對外宣稱剪了4版,其實40版都不止。

因為很多表演精彩的鏡頭畫面有瑕疵,導演這才靈機一動想出用塗鴉遮蓋的方法,最後還拿到了金馬獎最佳剪輯提名。

(參見徐導專訪: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741161/)16. 因為邱澤演電視劇出身,總是本能地注意鏡頭,去配合每一個人,徐導經常臨時改台詞改劇本,讓他全身心投入到當下那個氛圍里。

(參見邱澤專訪: http://www.xinchaoss.com/mingxing/8149.html )17. 官方ins放的預告里有一些片段都被刪掉了。

(鏈接:https://www.instagram.com/p/BpV4NJ7nu4k/?utm_source=ig.share_sheet&igshid=1bjijs1knhe4t)

18. 阿傑家門前的樓梯位於南機場附近的國宅,是場景經理話了一個月才找到的讓導演們滿意的「梯」19. 阿傑開頭和結尾穿的藍色外套是造型師純手工打造,全球僅此一件。

也是邱澤的最愛。

後來阿傑的好幾件戲服都在電影宣傳期被拿去義賣了。

未完待續歡迎在評論區補充

《谁先爱上他的》短评

骗婚Gay有什么好玩苦情的

6分钟前
  • 叶欢聚
  • 较差

在高铁上 爆想哭又不敢哭刘三莲的台词真的是和我妈的一字不差 一字不差!

7分钟前
  • 君君乘
  • 力荐

之前看过一篇报道说,中国大陆至少有1600万的同妻,但稍微关心这个议题的朋友应该都清楚,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事实上进入异性婚姻的同志数不胜数,说句难听的话,同妻不可怜,是这些同志更可恨。希望同志不要进入异性婚姻,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

10分钟前
  • 下大垅
  • 推荐

台湾很温暖。片尾母子两个人从那个坡道慢慢走下来的时候,感到台湾甜美、静谧、富足、自由的空气。但巧妙的回避了直男主导的男权社会施加的压力,把突破口放到了妻子和妈妈身上,而且都善意的得到了这两个女人的祝福。

14分钟前
  • Sabrina
  • 还行

话剧式的电影,演员也是话剧式的表演,看谢盈萱的表演,脑子里一直在脑补任素汐,一样的表演方式,演技也是似曾相识。用孩子的视角展开故事,用孩子的道德观判断小三和小王的对错,编剧中途又适时加入了小三和小王的视角,讨巧的还原了渣男骗婚的始末,故事竟然没有苦大仇深。可能是期待太高的缘故,没觉得有多好,只是完成度不错的水平,但还是很喜欢导演对待同性恋题材的态度,直接不做作,这样的电影应该拿给那些准确骗婚和已经骗婚的基佬看。★★★☆

1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从一个14岁小孩的角度来说同妻的问题,最后祝医生发财说明是个好孩子了www阿杰妈妈最后还是爱儿子的地方真好啊,看得我哭唧唧。到最后所有的不甘心只是那些你有没有过一点点真心。里面母子关系反而让我感觉更真实,LGBT的地方可能太梦幻了。喜欢阿杰家的墙纸。

22分钟前
  • 黑貓十一
  • 还行

“爱最大”这个没有错,但我不喜欢故事的预设,预设是一个婚姻骗局,一名“同妻”的控诉。而“他”,在整个关系网中并没有把“爱”当一回事,他要的只是一个“正常家庭”,“他”是缺席的,以知识分子角色出现,却在爱的对岸观望,懦弱、无耻,是贪婪的爱的饕餮。质询原配和小三谁胜谁负,以及“不被爱的才是小三”这种命题,都是无情的,没意义的,真正的意义在于叩问每一个人仅有的人生里,会如何爱,如何去定义爱。原配、小三是爱的引擎,没有爱的是“他”,他虚晃,他猥琐,只会给两个无辜,对生命如此热爱的人留下伤害。也许金钱是可以弥补的,也是“他”唯一可以弥补的方式。可真实世界里,更多人暗暗吞下苦果,任何抚恤都是没有的。电影中,活着的人神经兮兮,恰恰是问那个死去的人,你悔恨过吗,爱过了吗。你骗婚,你良心不会痛吗。

27分钟前
  • 成富贵
  • 推荐

等了大半年就这水平?台词如诗歌背诵,演技就是比吼叫。有同性恋元素就是好片?另外这也叫大尺度?这也能金马提名?OMG096

30分钟前
  • 西西里的朗读者
  • 较差

哎,从“那是他读一半的书”,三莲顿住,我已经开始绷不住了。然后三莲见心理医生,我才发现这个“讨厌”的妈妈是怎么变成这样,她老公有一丁点爱过她吗?她怎么会不疯?最后小王妈妈的鲜花更是让我泪流满面。妈妈是那个永远爱你,支持你的人。再最后八婆一句:骗婚的都不会有好下场!不管你gay不gay。你会绝症,不能同真爱一起一辈子的。害了一个家庭的报应。

35分钟前
  • Justina
  • 力荐

把殘酷的話題拍得清新、輕鬆又動人,雖然多少有點避重就輕的意味(比如同妻的痛苦可以說是點到即止),但從兒子的視角出發+配以搞怪的漫畫帶來非常棒的觀感。邱澤的表現意外地好~

39分钟前
  • 凌麦儿
  • 推荐

7,小王好帅。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对骗婚基佬没有批判,对同妻受到的伤害描写不足。同妻最后还要给基佬纯爱起立鼓掌

44分钟前
  • tingting
  • 很差

看一半弃 男同为什么总能被美化成这样??受不了了

48分钟前
  • AAA建材老王
  • 还行

7.9。结尾拉低了好感,个人觉得邱泽比徐峥演的好多了。

52分钟前
  • Jabbahy
  • 还行

看到了戴立忍和秦昊的影子,几个虚实转场用的漂亮,风趣的形式也还好,这个聒噪的遇到人渣的妈一旦安静下来就会自杀好吗?你们看到了爱情,谁又看到了绝望?一切都是假的,你上了他,他上了“他”妈,“他”还跟你一伙,多团圆。

56分钟前
  • 杨三疯
  • 还行

导演的重点不是在父亲的苦痛、同妻的纠结,阿杰的爱与艰难,而是通过母子角度与杰妻对撞来展现父亲留下的烂摊子与爱相交后的混乱,其实出发点很有趣。不过宋呈希很难带入老爸真正的角色,悼亡感远远不如海街日记,话剧的厚度也欠佳

59分钟前
  • 半弦月
  • 较差

看的过程始终有个疑惑,如果将邱泽角色换成女性,剧作是否成立,但观众对情节的接受度又会否大打折扣?再到电影的释疑上,视角的切换让男女双方的回忆,母子向咨询师的阐述,全都只将原因提供给了故事外的观众,需要沟通的角色之间反倒是互不知晓的。那最终是如何消弭彼此间的隔阂的呢?是生给的爱,尤其母亲出现在后台。这在社会议题上若还有一点意义的话,剧作上的落点实在显得潦草。

1小时前
  • 刘浪
  • 较差

当成一个偶像剧来看就很轻松也很入戏(毕竟是《我可能不会爱你》的编剧的导演作品),关于父亲这个完全避开的角色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偶像剧不需要解释。

1小时前
  • 深邃
  • 还行

看完这片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小王好帅啊,只是我印象深刻的更是女主,这个一上场似乎有些招人烦絮絮叨叨仿佛全天下都对不起她招人烦的“大婶”。看到后面她对着心理医生哭泣的说“人都死了,没有什么好想不开的,只是有一个小问题我一直都想不通,全部都是假的么?没有一点爱嘛?就……一点点都没有嘛?”……我实在不能接受骗婚的gay。谁先爱上他的我都觉得不重要了,倒是觉得宋正远实在不配得到他们两个人的爱。为什么男人女人都非要爱上渣男呢?🚬

1小时前
  • 萌发奇想
  • 还行

在火车上看的,边哭边笑,拍的真好。本来看见是Netflix原创剧,推到首页几次都没看,猜会太鸡汤,结果颇具有人文教养,一切都基于神经病妈妈的善良跟妥协。青春期的小朋友可真是能气死人,自己当初也是这样的烂脾气,嫌弃妈妈爱哭,完全体会不到妈妈的辛苦与不易。在孩子眼里,爸爸的男朋友总是比陌生人要亲近一些的吧,生活的复杂真是一言难尽。教养是很憋屈的,换个泼妇,直接上门来挫骨扬灰,儿子长大恐同见一个杀一个,最后母亲在探监时又后悔没把孩子教育好。这位妈妈真的好善良,蠢货儿子的内心继承到了她那不易被察觉的温柔。电影很棒,可我的台湾朋友最喜欢的是大陆的《上瘾》,如果这个世界还值得热爱的话,那一定是因为有一些善良的人在不断妥协、忍让,别欺负她们。小王真是一个迷人的小王八蛋!

1小时前
  • 姜小白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