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悠风号3

響け!ユーフォニアム3,吹响!上低音号 第三期,吹响悠风号 第三季,ユーフォニアム 久美子3年生編‎,Sound! Euphonium 3

主演:黑泽朋世,朝井彩加,丰田萌绘,安济知佳,户松遥,石谷春贵,大桥彩香,雨宫天,七濑彩夏,久野美咲,土屋神叶,杉浦栞 ,夏川椎菜,松田彩音,寺泽百花,陶山惠实里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4

《吹响悠风号3》剧照

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1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2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3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4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5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6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13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14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15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16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17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18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19吹响悠风号3 剧照 NO.20

《吹响悠风号3》剧情介绍

《吹响悠风号3》长篇影评

 1 ) 编导好幽默,俗套致郁番

人物三大件外貌S,人设F,配音S剧情三大件设定F,内容F,节奏B质量三大件画风S,音乐S,动态S5个S,3个F,个人分一星,不给,过度伪百扣一星合计5-12-1=-8星久美子进化成部长,又要开始牺牲自己吗?

说实话不如第一季部长,完全成了心理导师。

第二年全国都没进?

好糟糕丽奈这个师生恋本就够恶心了,舔了三季,早该有个结果的,一直吊着,制作组真脑缺!

活活玩炸一个角色。

真由的出场,那个氛围营造的,天降大神,真女主?

要换主角直接换,这是在干嘛?

女主7+2年白练了?

啊,这是人能想出来的剧情?

第三季了,谁都对女主有了感情,这样的做法跟喂屎没区别。

相比前两季,这季废话明显多了,制作组换人了吗?

还是没有好的内容了?

视角全部偏向边角料配角的那点琐事,又蠢又散,关于演出全部被砍,前两季的初心呢?

这跟那些三流番有什么区别?

这季的老师作用变得更低了,比第一二季还不如,主角好累,忙着处理队友那点屁事,个人成长线也砍光了。

所有角色的干劲,凝聚力远不如前两季,人物成长又很俗套。

女主的恋情也是,老是提,又不撒糖,什么意义,上一季礼物都收了,这一季还在吊,制作组又想百合Bg两头吃。

女主和女二的情感,是否过分描述了,特别的?

特别在哪儿?

一个一心扑在老男人身上,一个连自己都搞不清楚却一心扑在别人身上,她俩能有啥特别的,注定的遗憾。

搞不懂编导脑袋里装得什么,毕业季,就给我看这个?

我只想看女主完美收官。

真由这个角色真的是来掺屎的,真要把女主毕业季搅黄?

我都不明白女主练了九年多的设定是怎么回事,真就还停在原地,一点实力感,专业感都没有,活回去了?

制作组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幽默,陪了主角三季,就看这个?

主角照顾队友照顾了三季,怎么,烂好人这么好当?

故意整个角色来恶心人,丽奈也是,接着舔老师,塑料情拉满,一群人集体鞭尸女主,这真的是那群凝聚力拉满的队伍?

这季人设彻底被玩炸。

最后选拔,制作组觉得自己很幽默,玩遗憾是吧,第三季删了吧。

第一季的内容丰富,第二季的情感细腻,第三季有什么?

狗血?

俗套?

人设全部打碎重来,塑料情的羁绊,摇摆不定的主角。

前半段松散的剧情,后半段强行的遗憾,被砍的主角成长,被砍的演出内容,毫无凝聚力的队伍,再强行整个全国金奖,再来个分道扬镳,无敌了编导。

 2 ) “成长”叙事与消费“现实”——关于《吹响吧!上低音号3》

一、“阵痛”的后设性视角关于“成长”与“责任”,在本作中显现为“青春”的“阵痛”。

然而,真的是“阵痛”吗?

结尾,长大成人的久美子重返校园,慈祥的笑脸散发出母性的光辉。

此时的久美子已然是合格的“大人”了。

换句话说,她已经“长大”了。

但是在“长大”背后,以“成长”为载体的青春叙事,又以何种形式完成了“大人”/孩子之间的反差,这在作品中的呈现是极为可疑的。

简明来说,“成长”是以具体的“责任”、不甘心、关系等形式存在的;而更为抽象的“长大”,已经从“孩子”的时间/视角分裂出来,即以“重返”/回归这样的表达形式来呈现的“断裂”。

这样的“断裂”,可以理解为一种变相的“告别”,因为视角已经转换。

但是“断裂”之前的“成长”,亦非“阵痛”所能涵盖。

我想我们应该警惕这样一种叙事,即在“故事”的结尾将孩子的“成长”处理为可有可无的“阵痛”,将“奔跑”的“不甘心”还原为“长大”后的会心一笑。

“孩子”的“成长”,那段无法被意识形态总括和涵纳的青春时光——那种“复杂”——就这样被“后千禧年”时代的“故事”所消解了。

二、“现实”问题的难解此外,关于饱受争议的“第12集”:以听“音”投票的形式对“由谁来担任上低音号独奏”这一问题进行裁决——由“初来乍到”的黑江来代替已经是最后一次参加全国大赛的久美子进行上低音号独奏——并且,导致久美子落选最关键的一票来自她好姬友高坂——同时,高坂虽然听出了久美子的“声音”,但还是以“实力至上主义”为由把票投给了1号(黑江)。

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进行裁决的标准究竟是“青春不留遗憾”这样的情感态度,还是“实力至上主义”这样的理性意志。

在高坂这里,当然遵从的是“理性”(这也符合她一直以来的“人设”),而于观众而言,大家当然希望久美子的青春能有一个更加圆满的落幕(“情感”)。

然而遗憾的是,本集贯彻的主题是希望所有人(包括观众)去直面“真实”。

无论“情感”还是“理性”,所谓“青春”就必然勾连着“遗憾”,亦即“成长”的“阵痛”。

可笑的是,这样的“阵痛”确实如其所名,是以一种极为突兀的方式出现的。

先不说转校生黑江对久美子的“天降正义”、高坂一直强调“想和久美子一起演奏”最后反而在听出久美子的“声音”时毅然“通敌”,仅论对“音乐”本身的理解,本集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的。

至少之前所贯穿的意志,一直都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结,不然就算技术再好,也是吹不出真正的好音乐的——这在第二季铠冢霙和伞木希美的“关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技术/“理性”固然重要,但是在合奏中,仍旧需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凝结。

第一季中关于到底由谁(高坂还是香织)来担任小号独奏的争议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技术中心主义”的倾向,但是恰恰在这一点上,叙事产生了犹疑。

在此我们能够发现本作的又一主题,也是“故事”能够吸引如此多忠实观众的原因所在——即“立场”。

也就是说,本作的引人之处之一就在于那种几乎“不带立场”的“立场”,那种微妙的“情感”的犹疑、“情感”与“理性”之间的张力。

而究竟该以“情感”为“立场”,还是以“理性”为“立场”,已非一部动漫所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暂时将这些搁置下来,重新回到争议本身。

总之,本作的一大卖点在于——无论持何种立场,都希望观众代入其中,去“理解”角色——但是这样的“理解”,还是要以“立场”为基点,即没有什么对错,端赖一种非意识形态性的“立场”来进行制衡。

这种微妙的张力贯穿了故事始终,所以在最后引发了争议。

端看这样的“现实”态度,争议也是必然会引发的。

所谓“成长的阵痛”,消费的就是这样一种东西。

而这样的“现实”,正是“后千禧年”所制造的“大人社会”本身的结构性难题,亦即一种集体主义式的“个人主义”,或者说,披了一层“集体主义”外衣的“个人主义”。

由此制造的“小叙事”,必然会产生如此的问题,并且必然会自我崩坏,最后被“现实”本身所撕裂。

这样的“成长”叙事,在以“现实”为名企图规训消费社会的“少年”的同时,便注定会受到“现实”的反噬。

因为其所立身的“大叙事”,就是“消费”这一“现实”本身啊。

三、感受以上都是一些个人的看法,也可以说是一种胡言乱语式的“感想”,当然还有许多不妥之处,毕竟本人的语言还是跟不上思考,所以产生了许多的意识流和弯弯绕。

当然,无论多么“理性”,最后还是想回归“情感”。

关于本作,确实是一部意义非凡的作品,那种京阿尼独有的“细腻”,以一种“动作”的形式贯穿始终——这也是本人最喜欢的一点。

作品中所描写的“成长”“责任”,以及青春时期独有的感受(苦呀西!

),都是“孩子”们绕不开的存在。

成长于千禧年的“千禧一代”,对动画/动漫就是有一股莫名的好感。

我们成长于大人口中最幸福的时代,我们的“幼稚”“委屈”“不甘心”,也不过是少年时期的一段“阵痛”。

这样的“后千禧年”,已经在以一种后设的视角来看“千禧年”以及“千禧年”的“少年”。

在这些“少年”长大成人之后,又立即被驱使着进入“大人社会”,那些少年时代鲜明的记忆,那些“怪异”“不甘心”,转眼便被“现实”所吞噬。

但是正如“现实”所固有的内在自反性,“后千禧年”的“大人社会”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所在。

因为无论“千禧年”还是“后千禧年”,都已经是总体性失效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种种“小叙事”的存在勾连起了“少年”的成长记忆。

而及至“后千禧年”,就连这样的“小叙事”也要被剥夺吗?

那么“后千禧年”有没有制造一种可以取代“小叙事”的总体性/“大叙事”呢?

如果没有,那么以“幼稚”/“阵痛”为名的规训只能是与父权制合流的谎言!

当被谴责为长不大的虚无主义者时,又有谁来提供那种即时性的思想补救?

又有什么东西能够取代“小叙事”而避免“个人”的心理缺失?

我想“大人社会”的运行机制是发现不了这些“问题”的。

所以作为“千禧年”之“续集”的“后千禧年”的诸多“问题”,便只能由“千禧一代”的“少年”来解决。

这便是“千禧年”的意志,亦即勇敢地“发现怪异”的“少年”所必经的“成长”之路。

——“别担心,等你长大后马上就会这样想:‘小孩子真厉害啊’。

 3 ) 有人喜欢的是赢到soli的久美子,但我喜欢的是故意吃亏的久美子

我知道很多人看完12集后意难平,觉得京都动画在乱改编,如果你真心这样觉得,那是这一路白看了,或者无非是粉圈那一套,我推竟然会输。

虽然到最终季才明确说出实力至上主义,但回顾一路以来,这就是久美子的本心。

从自己初中因获得独奏被前辈排挤,到支持丽奈高一时击败香织得到独奏,以及当选部长后对实力至上的坚决执行,以至于自己最后坚持到输给真由,这才是久美子“特别”的地方。

其实久美子真的和真由实力相约吗?

至少从动画的改编来说并非如此。

如果真的是这样,泷在第二场完全可以选久美子,即使犹豫,他也是依据实力至上为原则的。

而到了第三轮全员投票就更看得出,真由是技高一筹的。

回顾投票的几个镜头就知道了,叶月后来入门者,是听得哪个演奏更好的,但她听不出谁是谁,所以她很直率地选择了真由。

小绿、塚本和奏,投票时的表情都值得细味了,他们都肯定能听出演奏者是谁,所以他们的选择有多少主观因素影响,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最值得说就是丽奈了,她必定坚决执行实力至上,所以万分挣扎下,她还是选择了真由,哪怕她百分百能听出久美子的演奏,这基本也是认定了,久美子和真由的水平,真的不是在伯仲之间。

很多人或许在这里对丽奈心生怨恨,尤其是这段还加入了挚友间承诺绝不背叛的回忆,或者有人理所当然觉得丽奈应该选久美子。

但想想,什么才是对久美子的背叛,是选择她作为独奏,还是选择支持她以及自己一贯以来对实力至上的选择?

答案不是显而易见吗?

违背自己对实力的判断而选择了感情上更亲近的久美子,才是对久美子(及自己)的背叛吧。

虽然指导老师对久美子说“你们小孩才真的厉害”是在最终竞选结果出来之前,但已经暗示了这样一个评价:摒弃大人们那种妥协的行事方式,坚持真正正确的原则,或许只有“小孩”能做到了。

正确的道路,往往都是艰辛的,我们都将成为大人,圆滑妥协,仅此而已。

所以,当看到小奏说着“你总是故意吃亏”的埋怨,看着大吉山上两人互相诉说着那份巨大的不甘却也明白那份对原则坚持的“特别”,才是维系二人关系的真正羁绊,这样的改编,怎么能让人不动真情呢。

所以,如果你不明白这一切,仅仅把它当作一个普通动画番剧来看,那么你多年来高黄在国赛合奏梦的破碎让你怒评一星,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我觉得应该远不止如此。

 4 ) 不得不说的话

为了看第三部特地从第一部到剧场版从头看了一遍。

第三部从画质到音乐一如既往还是高质量的。

但是确实很前面几部比有以下几点不足:一是节奏太赶,感觉如此复杂的剧情,多对矛盾要消化,参考久一年的篇幅,久三年的内容就不是简简单单13集就能交代清楚的,节奏感到什么程度赶到sunfes没有音乐,赶到京都府大赛,关西大赛比赛当天感觉一笔带过,赶到最后结尾夺金以及之后的收尾要在片尾曲的画面里去交代,久三年的毕业完全没有交代。

二是太多的人物塑造过于匆忙,前面沙里等一年级新生还花了两三集塑造,后面的每组矛盾一带而过,相比较第二季,为什么第二季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每一组矛盾都很丰满收尾也很感人,前半段的南中故事,后半段的明日香和久美子传承,每一段都做了充分的铺垫和展开。

三是不得不说的真由和久美子solo这事,听交响乐都知道有不和谐音很正常,但是每一首曲子在最后不和谐音一定会回归和谐,就如百川归海般自然。

真由的出现就是久三年这首曲子最大的不和谐音,二本应该在最后的solo,听过久美子的胜出实现和谐,只有久美子胜出即是对久美子的自我升华,也是对真由的释怀,毕竟真由也说过自己每次都上solo导致最好的朋友放弃了低音号,那么只有当黄部长胜出了全力以赴的真由,真由才能更释然的去上低音号,也才能完成自我的蜕变,结果这么好的曲子被编剧玩脱了,导致整首曲子最后无法回归主调,稳定的和弦音形被打破,总结两句,一是经费不足咱别硬上,我们的情怀让我们等得起值得更好的打磨,二是青春可以有遗憾但不需要强行遗憾。

 5 ) 短评补充

原评价:我心目中最棒的动漫!

如果黄前最终能和丽奈一起参加多重独奏,这确实是很美好的回忆,这份回忆,会让她们成为很亲密的朋友,然而黄前提出盲选,和表决结果的宣言,表明了她与丽奈对音乐有着共同的信念,这是更深刻的来自灵魂的共鸣,这超越了一般的友谊,更合适的称呼是同志!

后续补充:我能接受京吹3的结局,但是网友的意见也很有道理,也让我不由得幻想,如果不改编会是怎样的感受部长失格,观感太糟糕了,给人感觉丽奈完全没将黄前的友情当作一回事,自以为是,自私自利,极度傲慢,冷酷无情(现实这样的人是可能的,但是否符合前面剧情的人设?

)被人这样伤害,一个道歉就能挽回?

高黄CP还能磕得下去?

还有最后的平票确实太假了,很刻意我能接受的点:黄前在前面7集也接了好几个任务,让我怀念起了前2季的美好回忆。

黄前圣人的人设和理念是我能接受的,但是这样塑造的剧情还是过于生硬和单薄

 6 ) 失眠之后,我还是帮不了你们找借口

看第三季之前,已经叠满了被剧透的甲去看,后三集连续看完,关掉电脑,脑子里闪回第一,二季,利兹与青鸟,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京阿尼到底是为什么这样改编,善于从其他角度看问题从而达到逻辑自洽的社畜,此刻失眠了,翻看骂声一遍的评论区,想起缺席的明日香,麻美子姐姐,被挡在门外的夏优,突然觉得她们很幸福🙂其实前12集到丽选择之前还算是正常发挥,毕竟那件不幸的事情大家都清楚,因为是京阿尼,我们有足够的包容心和耐心,但最后编剧是出于什么原因作出这样的一个改编?

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是为了什么?

想赚取骂声然后让全体辛苦等待,一直鼓励你们的粉丝体会一下当小丑的感觉?

🤡我认为二次元一直是我精神的港湾,尤其是现在这个充满资本注水剧,投机取巧商业片泛滥的现实世界,为什么最后连京阿尼这片净土,京吹这个IP都要毁了?

我实在搞不懂你们的商业逻辑,原来制作第三季是为了回血嘛?

结果论的拥护者?

最后恭喜黄大叔喜提神格,丽奈获得一个神级朋友,北宇治喜提金奖和一个优秀的顾问。

身为观众的我们拥有一个不配的TV结局,毕竟我们这群贱民,等你们出了剧场版还是会去看的,呵呵一个被叠满甲后依然作死去看第三季并参与差评的苦命人

 7 ) 人无完人,感情亦是——京吹3追番完结记录

看完最大的意难平是没看到制定曲演出画面和自选曲的完整演出画面😭。

或许很多观众觉得高黄跟前两季比开始ooc,但这一季我很强烈的观感是:一定别轻易相信人物所说的台词——在高坂坦白自己听出来哪个是久美子而依然选择真由后,久美子认为高坂这么做是“特别”的,同时她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她太不甘心了——相信这也是所有观众的观感。

抛开原作来说,这个改编是成立的,因为这让我恍然大悟,“特别”绝不是完美,而不完美对一个人来说绝不特别。

原来高坂,久美子,真由,小奏,泷升都是不完美的……意外出现的完美居然是秀一!

秀久党狂喜!

秀一才是特别的那个!

所以说为什么秀一会当背景板呢,因为他完美啊!!!

京吹追了几年,这个故事终于落幕了,虽然意难平,但我依然热爱这个故事。

以及提琴cp给我磕拉了。

以及我爱美知慧老师。

以及我爱ending的秀久结婚照。

还是那句话,好想跟黄前小章鱼做朋友啊。

 8 ) 写在第十二集的意难平

考虑到周围没有一个人看这片,真是天知道我这一个月的周末都经历了什么,直到今天终于把目前所有心结的解了,闲言少叙,直接开说。

首先,先吐槽一下最后的竞演,我个人更喜欢黄前的演奏,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黑江的演奏非常衬托丽奈的小号,坚定的打底,重点突出。

而黄前的演奏能明显听出是一种交相辉映的感觉,相辅相成,互相融合。

不过相比丽奈和学姐的第一次竞演,差距肉耳可听的明显,这次优风对决真是太过接近了,前前后后听了三遍也就听出上面一点差距,正所谓文物第一,武无第二。

也就成就了平票后,仅凭天才丽奈的选择了。

这里几个小细节能够体现京都镜头诡计的厉害之处。

首先是数字大的先吹,然后两人聊了半天之后黄前先起身,很容易让人想到黄前是第一个吹的。

而且在丽奈选人之前,还特意插了一段,“如果你背叛我,会杀了你”这段狠话,成功晃点一拨人。

但是,在投票的时候,久石奏和男主(还有这个人?

)都选了后吹,又给人一种黄前是后吹的错觉,所以直到黑江向前迈出一步前,悬念丛生。

由于感官上,更认可黄前的演奏,所以对结果的设计只能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首先要说回到上一话,黄前终于放弃音乐大学说起。

之前黄前纠结的点在于既想保持和丽奈的友谊,又看得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上限,也就是再怎么努力也吃不了音乐这碗饭,换句话说是不能靠音乐成为丽奈口中“特殊的人”,但是看到了二年级学姐们毕了业不在社团还能一起开开心心,明白了友谊不是只能通过音乐来维系。

而这一话补全了黑江的过往,能够看到黑江是真心喜欢吹奏,即使顶着巨大压力也要吹好,诚实的面对自己的热爱。

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么安排,算是情理之中。

但是好难接受,正像是黑江顾虑的那样,观众也是一步步跟着黄前的视角见证者黄前乃至北宇治的成长。

作为情感投入的沉没成本,谁不希望自己爱的角色最终获得胜利呢?

但是作者依旧选择用这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要做正确的人,正确的世界观是认法则而不讲情面。

第二点想说的是黑江人物弧光终于完成了。

还是想从上一话说起,上一话之前,只是直觉黑江这颗钉子插得恰到好处。

首先作为角色来讲,这是个近乎完美的设定,性格讨喜,服务大家,角色形象美好,又老是表示退让,直到北宇治拳王——久石奏一拳惊醒梦中人,真正想要退的人根本就不会问。

这时对黑江的印象是最差的,原来表面的退让都是绿茶的缓兵之计,在小恶魔眼中,这不过是腹黑的计策罢了。

于是这话彻底把话聊开了。

不过聊开有很多种形式,有撕破脸的歇斯底里,也有这种互相成全。

于是我们看到了黄前被打压的过往,也看到了黑江一再退让的潜在原因。

有趣的是相似的两人都在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人缘好的要才华,有才华的想要一团和气。

这时想到第一话黑江演奏时,黄前就感慨吹的太好,也许这时京都就已经埋下了暗桩,只是在尘埃落定前,我自己还在幻想着少年漫画那个欲扬先抑的套路而已。

第三个想说两个特别有感触的对话。

一个是黄前和老师的对话,黄前说大人真是了不起,字面意思就是果然逃不出佛祖的五指山啊!

自己纠结半天,大人早就看透了。

而老师则回了一句,孩子真是了不起。

因为老师也看到了黄前的上限以及她肯定不会选择音乐学校,但是还是能吹的这么卖力,这么出色,难能可贵。

一个就是黄前和拳王的对话。

老实说在看这一季前,还以为新的一年是黄前作为前辈怎么对付拳王搞出的各种事端,要么就是拳王每天整点小活的欢喜日常。

没想到直接来个黑江大魔王把姐妹俩双双淘汰出局。

而代入第一季的剧情,药效加倍。

所以拳王这句话分量格外重:“你到底在干嘛,为什么总是主动吃亏呢?

”(明明可以露脸演奏,多少还有人缘加成,非要搞北宇治好声音——一手好牌打稀烂)

最后,还是想说回到现实。

之所以这话对我的冲击如此之大,就是因为在社会染缸涮了一圈,难免会沾染任人唯亲的人之常情。

小范围的开展工作还好,肯定是配合合拍的人在一块最有效率,但是大范围的合作往往就不灵了,于是看到了太多的圈地自萌最终作茧自缚。

昏庸的老好人和快刀斩乱麻的能人之间,人们通常会选老好人,因为在能人那里,要出头得靠能力,能力有上限,练起来又辛苦,而在老好人这里,只要主动靠上去做工作,总会因为站对了边捞点好处。

这事还不能罚,越是罚的重,越是感觉没必要为了说不清的事情拼得头破血流。

不明白这个道理最终会沦为异类,更别提出人头地了。

黑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嘴上一直强调最重要的是一团和气。

老师想要懂这个道理,所以每年都会问大家到底是想玩玩还是要拼搏。

但偏偏北宇治是青春动画的舞台。

这里实力至上,这里是真正的法治校园先锋,这里敢拼才会赢,这里的主角愿赌服输。

就像秦国一样,这样的社会不发展才怪,这样的社团不前进没有天理。

虽然乍看下来矛盾基本都理顺了,就差一口气夺冠了,但是拿什么补偿难受的死去活来的宅登呢?

就看最后一话了。

第二天补两句有人说投票有人情票,我这里能看到的人情票,黄前这边有小绿和男主。

久石奏没听出来,因为投票很犹豫还满头大汗。

能猜到的,黑江那边有卡林巴的二年级生。

所以其实差距也不明显。

以及我真心感觉第二段好,从揭晓之前就感觉第二段好,虽然差不太多。

从商业角度来说,京都这个选择不好。

因为能看下来三季的人都有一定岁数了,一般职场中老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喜欢人情,毕竟当年都是吃过亏让过来的,新人要出头喜欢规则。

所以老粉们应该都对结果接受不能。

而又因为都有一定岁数,都有一定阅历,不需要一个动画教我们做人。

再加上庸人社会不长这样是因为人真的很难法治,大刀切到自己,很少有黄前这般觉悟。

所以就像很多动画会提前放出三话揽客一样,应该最后一口气放两集,用最后的胜利冲淡此刻的憋屈。

什么?

你们甚至没准备让北宇治夺金?

不会吧。

 9 ) 这是一部黄前久美子的成长故事。

  早年在看第一季和第二季时,认为这是一部为了梦想躲金的故事,但看完第三季后,才真正发现这个故事是写黄前久美子成长的故事。

  黄前久美子是一种强大的情商,她不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能影响她人的情绪,虽然自己还不够成熟,但已经被大家所认可。

黄前久美子就是这部作品的“神”,田中明日香是神的领路人,久石奏是神的坚定追随者。

  结局虽然早已猜到,但结局还是让人很欣慰的,她是这所学校吹奏乐社最适合的人选。

  不太让人满意的是,第三季写的太潦草了,应该分成两季番,缺少前两季的各种插曲,在这里过少体现久美子的神之能力了,让人看得不过瘾。

 10 ) 最后说些题外话吧

从第12话风波,到今天正式包了饺子,荡气回肠的京吹落下了帷幕。

肉眼可见的制作捉襟见肘,演出场面大幅度缩减,剧情反转导致一周评分掉了2.1,直接跌落神坛,这些不说了,单说最后一集的观感,于我来说很不好。

因为路人这边太过于重视,所以提前时不时的看了前面的总集篇,于是那个代替演出作画的官方MAD,显得取巧而平庸。

饺子包完,怅然若失。

因为对我来说,京吹承载了太多。

我总是不禁去想,如果没有京吹,就没有京都纵火案,人才的损失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也许龙女仆第二季就不会乏善可陈,京紫也不会狗尾续貂,可能还会有日常、幸运星那样的神来之笔,山田尚子也不会出走。

所以,作为这个世界线的关键节点,京吹对于一个老粉来说承载了太多作品外的情绪。

而从主要人员来看,大火对于京吹的影响又比较小,所以作为一息尚存的老京都作品,京吹3开播前,对于它的希冀,可想而知。

然后就是1-6的铺陈,7-11的矛盾激化,渐入佳境,以及12话的整了个烂活。

这背后的原因B站UP主Nbht做了个视频,讲得很理性很清楚,这里不再赘述了。

完结回来看评分,7.0,将近3700人评分,9年,太漫长了,感觉年龄最小的中二少年都已经大学毕业了,绝大部分估计都在社会上卷生卷死好几年了,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大家心里有数,所以坚持下来的人不容易,还在坚持的人,不是来学做人的,更不是来学修仙的,更多是寻找一种慰藉,看看老朋友,感受努力友情和成功。

这时候还是忍不住再多说一句12话。

原本以为12话的改编是一种剧外的更高层次的勇于追求,一种让黑江更立体的大胆尝试,一种黄前飞升成仙的渡劫,一种苦尽甘来的欲扬先抑,一种理性的剧情需要。

但是,做了一周思想工作,最后一话看到黑江就感觉被摆了一道的扼腕,看到丽奈就感觉被背叛的厌恶,看到黄前回来当音乐辅导老师,更是有点悲凉,感觉她没有走出去。

尤其争议最大的丽奈的无脑扁平化处理,牺牲了之前的人物刻画,泷升的躺平不担当,也看不到之前为了明日香、丽奈出头的明灯。

这种为了点丢了面的做法,越想越说服不了自己,这是个更大格局的改编。

巧合的是这种迷失榜样的做法最近也看了一部,《世界很坏我不坏》,高下立判。

剧情之外,有人认为不应该改编,一团和气未必不出彩;Nbht认为应该再多出个黑江的外传,先铺一铺会更好;我则认为如果非要这么处理,至少应该最后两话连放,不要让失落的情绪发酵一周。

各有各的考量,因为也没发生,所以说不上哪个更高明。

但是肉眼可见的是作为全系列的最终话,就这么半推半就的糊弄过去了。

要知道,在永无止境的八月,这个工作室,用了几乎完全不同的分镜做了八集一样的故事。

现在就把前面名场面原封不动剪了剪,搞了半集小总集篇MAD?

于是思绪又跳了出来,想到曾经的gonzo,gainax,俱往矣,被科学猴和trigger晃了两把,也不敢无脑吹,虽然京都之前明确区分了作品是媚宅还是媚腐,让粉丝各自安心享受定制奶头乐,但是这次的倔强在牺牲商业化、牺牲重要核心角色的铺陈基础上,没有成功营造更加立体的新角色,和更加深层次的剧情,实在说不上成功。

而从大火中走出来的粉丝们,手下也没有留情。

京都,成功用一话剧情,将北宇治的分裂延伸到作品以外,一个小众向的第三部续作,还分出无脑吹和无脑黑们,在屏幕前打得头破血流,而这些经历了9年成长的大人们都这么剑拔弩张,就更让剧情中一群高中生去一鼓作气的包饺子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好在还有总集篇,由于四月番大剧荒,只看了这一部,在断供的时候,就会翻回总集篇看两眼,这才发现那些曾经一闪而过的“路人”,其实都是后期非常重要的角色,“原来那时她也在,原来那时她是这样的表情”,这样的发现令人惊喜,就像翻出老照片的温故知新,或许是一种美好的安慰了。

如果看到这里,你也和我一样感时伤逝,无奈于一代人终将老去,那就回去重温一下前两季吧,它们值得万人以上打出9+的高分,也值得承载更炽烈的情感。

或许这也是京吹3最后的寓意,曾经精彩过,他们不后悔。

《吹响悠风号3》短评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改变后的ep12看似圆满了真由,但是将前俩季久美子所作的努力全都一股子忽视了,看似更为现实化的叙述,但是更难让观众接受。

4分钟前
  • shore..
  • 还行

拿个全国铜洗洗睡吧。就这还有脸卖百合呢,也不知道是在恶心谁。

9分钟前
  • 葱花花花花
  • 很差

其实我觉得还可以呀,这个被背刺的结局不是从头开始一直在暗示嘛。大概是经历了太多失败,对失败的人生习以为常,倒是可以平常心看待,背刺的世界不是理所当然?接受失败才是成长嘛。心愿达成这种事情本来就很少,虽然还是希望起码在故事中实现,但看多了黑深残,也不是不能接受被背刺的结局就是了。

12分钟前
  • kuansa
  • 推荐

E12之后改5★,圆了黑江真由的塑造,将两位女主的羁绊比武吹更进一步,提升到“除音乐之外的联系”上——对真正的正确的坚持

15分钟前
  • 安格涅
  • 力荐

情愿没有京吹3😓多一星是给久美子的🥺

16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给京都动画打一星,这系列看了快十年不是为了最后看一个路人女配独奏的

18分钟前
  • 旺旺打
  • 很差

最后一季的冲突莫名其妙,一味的遵从“泷老师”的指导,连正常的沟通都无法做到,丽奈最后的选择也令人匪夷所思,就知道自己,啊啊啊啊啊啊,最后还喜欢老师,什么跟什么!!!!

22分钟前
  • 失眠的马冬梅
  • 推荐

看完第一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精致的制作和恰到好处的原创情节填充,京阿尼终究努力地恢复了昔日功力。片头看到池田晶子和高桥博行两位的名字还是心头打了个突,谢谢你们。黑江真由的出场曲就透着一股没看过原著的人也知道山雨欲来的不宁静,偏偏这又是一个极致佛系且已经连续吃过两年猪肉(全国金A编)的人,正如新秀赛季拿到总冠军的人未必懂得老兵对冠军的渴望,这种不协调贯穿着久三年那场名为“谁来吹响上低音号”的争夺,也注定在吹奏部这个历经三年已经被打造成“真•实力至上主义的教室”掀起波澜。不消说,武田绫乃在这场冲突中贡献了全系列最佳笔力,而第三季甫一开始就给高、黄、黑、奏四人做的细微铺垫,或许也预示着京阿尼有足够雄心把第三季做到最好。又:迎新演奏上秀一像素级复刻明日香动作与台词笑死,逃耻的《恋》放这里也很好听

26分钟前
  • 点与线
  • 力荐

黄前久美子部长是北宇治吹奏部新一代领导核心。在位期间,她创造性的回答了怎样建设吹奏部、建设怎样的吹奏部这一重大历史命题。她在久三年会议中首次提出了“两个结合”,要将夺金目标与北宇治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夺金目标与前两任部长留下的优秀精神相结合。体现了久美子部长对吹奏乐水平提升规律的深刻把握,立足于现实维度和北宇治精神维度,对夺金方法论的高度总结。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黄前久美子部长为核心的北宇治吹奏部周围,坚持“京府关西全国,三赛全面夺金”路线。实现北宇治吹奏乐全国制霸的伟大胜利❗❗❗书写属于北宇治吹奏部的伟大光辉史诗❗❗❗

27分钟前
  • 归零
  • 力荐

看完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故事。作为从头跟到尾的观众,我非常喜欢这一部作品。哪怕最后黄部长无法作为solo的主选,我也觉得没问题,毕竟不完美才是青春,黄部长在三年级一路上的成长还是有目共睹的。

29分钟前
  • 白崎
  • 推荐

真的很感动😢……对于久美子对于北宇治,现在是感动到不想多说什么的状态。动画本身绝对是优秀的,对于场外因素,辱骂和愤而打低分这些情况,就放在长评里说吧。

30分钟前
  • Hnoss
  • 力荐

514//久川绫 。。。期待下一曲 、、、、

31分钟前
  • 143.
  • 力荐

2025 番7其实剧情我尚能接受,但制作真的明显差了很多

34分钟前
  • Buzz
  • 还行

黄前败选和即使没有黄前北宇治也仍旧能因这位优秀前辈之鼓舞精神不死的文本设定及情节延展,舍弃了前两季优秀的群像戏把控,和极大程度上弱化了即便未得金奖也丝毫不掩众人怀着各不相同之吹奏理由却依旧能挥洒出一段情感共通的、真挚动人的青春冲动魅力乐章。感觉主创团队们已经无法想象主角们在高中末期大学选择迷茫期是否也能迸发出不输于之前(前两季)的青春闪光可能性了(亦或不相信),索性直接降格到了天道酬勤和前后辈精神传承的常见竞技类型中最保守的叙事模式。

38分钟前
  • 一念无明
  • 较差

人生在世,哪有那么多主角,不得意才是人生常态,虽然有点难受,但是意难平才是主旋律

39分钟前
  • 乔宇同学
  • 力荐

如果长期坚持的信念,跟自己的利益有冲突怎么办?成长在这一刻完成了闭环。久美子对丽奈是无条件支持,但丽奈支持的是“实力至上”的“正确音乐”。丽奈是如此不近人情,但也正是这些特质,深深吸引着久美子。经过这两次选拔,久美子也最终认识到:自己和丽奈终究不是人生道路的同路人,进而做出人生道路的选择。

44分钟前
  • 启明星
  • 力荐

最后两集直接封屎,情节莫名其妙的,我没看过原著,但是我也觉得这情节真的差,最后得了金奖也没有给我那种终于如愿以偿的感觉,不知道怎么想的……

48分钟前
  • 九零后吕布
  • 还行

京阿尼带着你的京吹三滚远点,我再也不想看见你跟你改编的那坨了

49分钟前
  • 地尽头
  • 较差

能感同身受很多遗憾与不甘

54分钟前
  • 木林林
  • 推荐

烂尾了。

56分钟前
  • 白翼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