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懂事以来看的第一部恐怖片 和表姐在老式6层的房子里怀念两个人并肩紧握着手看片子的感觉 配合香港那个时期的片子特有的色彩陈小春的演出还是很有趣的 恐怖程度也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比较胆小的人介意看看这部片子咯 不会很吓的
影片有一个最大的伏笔,可能大家没有看出来,那就是最恐怖的不是鬼,而是人!
电影最大的boss其实是那个给人算卦看风水的法师!
按理说人死了可以马上投胎的,但偏偏在这个楼里死了的人会变成鬼,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这个法师对写字楼施了法,让在这里面的人死后变成鬼,只有杀了人才放他们出去投胎,这样一来每年都会有人来找自己咨询关于撞邪的事情,自己也就财路不断了。
影片中其实也有伏笔,例如陈小春找这个法师咨询时,法师最后说给钱,3000块!
陈小春说哇,这么贵啊,也说明这个法师是贪财之人!
陈小春真是让人笑的不行,鬼找他居然是认为他不够上进,要反复叮嘱?
舒淇从第一眼出现就猜到是鬼了,包括后期的不和任何人说话的梗太老旧啦。
全片只有一处需要高能预警,就是小春哥从苏梅岛回来,擦了牛眼泪之后,见到的马丽姐。
可是与萧师傅说的干了就会失效不一致,全程见鬼却全程紧张和搞笑。
莫文蔚跳楼时旁边写的是“八”,直到后半段才揭晓原因,这点也很有趣故事完整性和延续性很棒,应该会对当时在香港类似办公楼里工作的人群造成不小的心里阴影
小学的时候看的直接导致我看到一些颠着脚走路的女人就很怕也让我很怕穿高跟鞋的女人同时有了电梯症候群还好,现在不会了反正小时候就觉得很吓人吧
明星很多 故事情节也蛮吸引人 总的来说还是很有看头故事都发生在这一幢办公大楼里 总之是告诉大家看东西绝不能看其表面。
对于恐怖电影来说 这部片子也不是老套和死板 很喜欢影片中小春那段 真的超搞笑!
看恐怖片电影 个人最喜爱 和最有看头的是故事ENDING 对于这个ENDING还是非常满意的。
前面一直都很无聊,后面忽然看到了一些悬念和反转很不错。
一次男主人公被朋友告知,他公司里面的人全部都死了,然后他涂上了牛眼泪,看出来公司里面的人都是死人,而且这些死人商量的事他已经看出来了,自己是死人,要带走他。
然后他躲在自己的屋子里面,非常害怕,结果公司里面那两个鬼来找他,最后他们打开了衣橱,本来以为男主人公必死,结果他们是好心好意的来劝告他的,劝告他认真工作,劝告他遇到一个好女孩子结婚,然后劝告他再也不要睡懒觉,劝告了之后,然后男主人公表示改悔,他们才离开。
此处温暖。
然后是办公室一直都有一个白衣女鬼,原来白衣女鬼只是白化病,而红衣女鬼也就是另一个男主人公的女朋友,她才是真正的女鬼,她哄骗男主人公跳楼。
此时的节奏非常的紧张,为了凸显紧张,一方面白衣女鬼一直不放过红衣女生,在某时某刻就要下手,那个本来要来捉鬼的师傅又堵在路上,规定的时间赶不过来,不可以帮助到红衣女生,然后男主人公只能够自己去保护自己的女朋友。
然后白衣女鬼出来说自己只是白化病,自己一直都想讲明自己不是鬼,并阻拦红衣女鬼去找替身,红衣女鬼不让他讲。
此处也做了一些前后呼应,如说你的办公室不可以进来别人,但是红衣女生进来了,这就说明她是女鬼。
此处的反转比较有意思。
但是白衣女生说她不是女鬼,而红衣女生是女鬼,推敲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
也许是中国人,所以从小我就最喜欢香港拍的恐怖片,心灵上容易产生共鸣嘛。
可惜英叔去世后,加上国内对恐怖片的压制,我很是消极了一阵,转战到了欧美。
前几年,偶尔一不小心看了此部电影。
一下子,久违的情感又回归了。
此片虽不是上乘,但五个字:“真的有鬼耶!
”总比那些看了半天结果不是神经病,就是阐述伦理道德的好吧。
恐怖片,没鬼,有啥子意思哦!
喜欢港式恐怖的同志,此片不容错过哦!
对莫文慰值夜班的那一场印象比较深,复印机的效果还不错。
老莫还是很猛的,扛着斧子去砍鬼,没想被人家用怀柔政策搞定了。
读书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看片不看恐怖片,阅尽影片也白看。
是很久很久之前了,至少十年前刚搬来的时候,门口有家影碟店,每当侯车的时候,就会驻足在那门店前,看新玻璃墙上张贴的影视海报,有电影的,有连续剧,都是最新的面市的;如果是下午等车,还可能会走进里去,那个老板是个长相老成的年轻人,却是极少数我喜欢的类型之一,他从没有赶过我,连一个多余的表情眼神也没有。
因为对文字敏感吧,会看看简介,说是简介,真的是很简单,只言片语,很难窥其全貌,也是在那里我知道了有一部叫《office有鬼》。
光是那个影碟的介绍,就在青春期的心理留下了恐怖的“阴影”,可能胆子大小真的跟心智、年龄这些有关。
光是看那方块形的影碟盒的文字封面背面图形装饰,就让我倒抽一口冷气,背脊发凉更甭说看啦。
凡是恐怖的东西、激情的、快乐的、幸福的、极度痛苦的都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吧,那时上初中吧,office是基本词,所以还认识,《office 有鬼》便在脑中留下印痕。
时光荏苒,一晃10余年的今天,影碟店前几年前便搬走了,或者说没做了,家家户户宽带光纤入户,vcd、dvd、cd的光盘时代已经终结,中国大陆城乡步入了信息时代。
更多习惯了上网看电films,近来无聊或者说感觉一股新的可能叫爱的力量已在心中潜滋暗长、扎根生芽、蓬蓬勃勃了,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跃跃欲试心态,也想借此测试一下,看看究竟人有多大胆,寸心之处多大产。
便联想到了这部以前想看不敢看,想看机会却不成熟的港片。
故事看起来漏洞百出,纰漏不断,其实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只是疏忽罢了。
这也是许多人看电影看好几遍的原因,想四年前,看movie从来只看一遍,看第二遍也是为了学英语,毕竟是巅峰时期,那时候注意力出奇的高度集中,仿佛眼睛像吸铁一般,能把文字牢牢吸住。
可能是后高考时代的缘故吧,或者说高考后遗症。
现如今,也“落入寻常百姓家”的水平了。
莫文蔚的演出不知该不该用“不够投入”来形容,不是特别入戏,可能因为她心理的排异反应所致吧,说不定她是个无神论者呢。
一直认为她不会死,不过剧中她饰的角色还是挂了,不过死的不难看而已。
她死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不怕鬼,二是太好奇。
正常人遇见她的情形早就避之唯恐不及了,她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对一些灵异怪异光怪陆离的事,还是不要太好奇,更不能以身试法,想亲自试一试,这跟尝试毒品一个模式。
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后咪西。
“敬鬼神而远之”就是个很好的做法。
影片的选景也很特别,是在一座写作楼的办公室,而且该剧中的过道走廊没有开窗,显得更加阴闭密封,让人心生压抑和恐惧。
影片由三个短剧结合而成,只有第一个主情节运用了电影拍摄技法,确实也最具视觉冲击力来吓人;或者是为了调剂调节;陈小春这个第二主角出场了,以前认为春哥也就是打打杀杀,走古惑仔道路,可是影人们也是要各种角色突破一下,一看他,就多了份喜感,这跟人的气质有关吧,演到最后更成了搞笑闹剧令人忍俊不禁,还有众“鬼”现身后对他的一番临终嘱托,更是语重心长,1无论如何上班要守时,不要迟到2要勤奋3遇见好女孩,一定要好好珍惜。
情真意切,入木三分,深情款款,情深深意真真,尽显人间真情,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有时候,有些事情有些道理用正常的语言正常逻辑来表现,显得分量很轻很薄很不入人心,没法让人服服帖贴,只有所谓的“鬼话”,让人顿悟、让人放下片刀,立地改过。
现实的很多东西,已经让人麻木了,人们已见惯不怪了,对各种事情无动于衷,只有血、死亡、鬼魂这些东西才能让人清醒,意识到一些被自己践踏了的伦常、道德、良心、真心、同情心。
这也是近来独辟蹊径看鬼片的来由吧,以期让这些特殊的叙事方式来刺激心里某些麻木不仁的神经。
第三个主角有两个,一个男的(不熟悉)和舒淇,其实本人最讨厌的明星就是舒淇了,也就是看着不顺眼看不惯。
果不其然,她就是厉鬼,找替死鬼的鬼。
而看起来最像鬼的却只是一个被厉鬼威胁的自闭症白化病患者。
个人认为鬼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影片的最后部分,也就是怎么收拾鬼的方式方法,每次看总会有惊喜,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有许多难觅的道理在里面,说来奇怪,别人皆不喜欢说教,本人却很喜欢被说教,好像还很欠似的,小学时就特喜欢班主任坐在讲台上骂人,反正骂的永远不会是自己,所以隔岸观火,洞若观火,暗自窃喜。
鬼之为物,只在你脑中感应到,而不是实体,它可以吓唬你,要掐死你,事实上,可能是你双手在掐自己,也就是别让鬼影响你的脑袋,控制你的思想,这样就平安大吉了。
鬼找替身,是让这个替身觉得自己很惨很没用(自怨自艾),让人鬼迷心窍,自己陷入陷阱,所以不临深溪,不近深渊,不被诱惑,不占小便宜是很有意义的。
魔由心生,相由心生,最后以王维晚年的一首《过香积寺》的两句诗结束全篇吧: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分享:
鬼片里面我最怕的场景有两个。
一是厕所,二是电梯。
理由是一样的:密闭空间。
这种想逃又无处逃脱的境地让人恐惧且无望。
办公室是最能催生这两种场景鬼故事的地方。
想起以前在上海工作的时候。
某次加班听到楼下公司有一堆和尚在念经。
我公司仁爱的台湾同事热心地告诉我,他们在念大悲咒。
这是专门超度亡人的经。。。
当时我正欲往厕所走。
而厕所正对那家公司的门。
还好令我欣慰的另一件事是,我公司地处厂房改建的创意园区,楼房都低矮无电梯。
但加好班,午夜时分走到以前住的小区楼下时,不得不鼓起全部的勇气按下电梯的按钮。。。
一般的香港鬼片是以因果来讲故事的。
种恶因,得恶果。
鬼之所以来寻你,那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结果。
OFFICE有鬼是不按章法来的,莫文蔚和冯德伦就是两个悲催的替死鬼,还是彼此的前男/女友。。。
抓交替的故事我听过很多。
多是讲十字路口的。
坊间传闻十字路口在风水学上属于恶址。
不仅不宜居住,还容易出现抓交替的恶鬼。
估计这部片子里的办公楼就是在十字路口的‘凶楼’。
我特别偏爱香港这些小段子组合在一起的鬼片。
比如早期的怪谈协会,半夜N点钟系列。
阴阳路里有一集(我在你左右)也是三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一个大结构故事。
每个小故事都独立却也是分别支撑整个框架的柱子。
这是唯一一部当时立即把我吓哭到连VCD的包装盒都不敢拿的鬼片,也是我心中香港鬼片的翘楚。
喜欢看鬼片,不过是因为对那些坊间戏说奇谈抱有极大的好奇心。
当然也并没有从此就不敢坐电梯,避免厕所的最后一间等等。
可惜好看的香港鬼片越来越少了。
不知道是人变得越来越理性开始玩惊悚而避免直接的恐怖,还是好故事都被说尽了。
一天看了三个“泛绿光”香港鬼片,真是soso……Karen小姐姐那一身儿从头到脚就跟从漫画里走出来似的~最后冯德伦的尸体眨了一下眼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客厅观影#14 重看惊喜,道德化的鬼魂设定,以及大量电影手法与穿插的情节,难怪留下深刻印象,十几年了,现在上厕所还怕。
其实已经忘记是怎样一个故事了 我记得好像是小学五年级大家一起在教室看的……我果然对恐怖片无爱……
那时候确实吓到我了。
一点都不吓人...不过陈小春演的那段很惊声尖笑 哈哈哈
2022-04-30哈哈哈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記得當時看 看完又想看第二遍 然後剛好電視又放
女鬼造型来自于《office 有鬼》第三个故事中的白化症女鬼,故事本身有着太多亚恐的影子,女鬼蜘蛛爬行和“出镜”方式,则完全脱胎于《午夜凶铃》,借来借去,很无聊很不恐怖~
这都什么鬼 ~ 太糙了!编剧“不是女人”是你么?【王晶】 …————— 📀 2002【2018年 12月【➊】】【1小时 29分钟】【国语 ★ 中文字幕】【【⭐】⭐⭐⭐】
小春用保鲜膜太不厚道了,即使对鬼
头掉下来那里笑死了好么!!!
陈小春的咖啡里的眼珠、电梯里的白衣女鬼还有复印机的绿光吓得我一个月不敢睡卧室啊童年阴影...至此遇到恐怖题材从来都开溜...
拿来打发时间调节心情的一律不分好坏都三星!
笑死了这也能叫恐怖片。。。噗,可是还是会遮眼睛!!
原來白衣女子是江美儀演的。 整部看下來我真是當喜劇片再看,不恐怖。
小时候看的,吓死了擦
和普女士一起观看
这种片子绝对不能和一惊一乍的女生一起看。早晚被吓死。
可以算一部反加班电影,下班早点回家啥事没有。吓人的镜头不算多,大概咖啡加糖算一个,复印机成精算一个。陈小春的同事死了不走居然只是想让他上进,这个理由就离谱。
m(13.11.1.10:48)真。。。。。。。。。。。你有阴阳眼白化病你早说啊 装神弄鬼的 非等人死了再冒出来说出真相 乌鸡鲅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