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音乐剧《来自远方》(Come from Away)是一部彰显人性之光很有魅力的音乐剧,曾获得托尼奖。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音乐剧《来自远方》的音乐和歌本由Irene Sankoff和David Hein创作,讲述了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发生之后,38架飞机被迫在加拿大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小镇甘德降落后发生的故事。
近7000名乘客滞留机场,小镇人口瞬间翻了一倍。
在尚未接到明确迫降原因及疏散方法的情况下,小镇居民迅速自发组织起来,毫无保留地接待了这些陌生人,不论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性取向,为他们提供住房、食物、衣物。
在了解到迫降的真实原因后,乘客们经历了恐慌、绝望,极力想与亲人们取得联系,为所爱的人们祈祷,而小镇居民们则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乘客们与居民们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陌生异乡人之间的尴尬,到逐渐放下防备,最后彼此支撑。
音乐剧以十年后机组人员、乘客与小镇居民的重聚结尾,点题这些“来自远方”曾一度滞留的人们。
正如剧中甘德镇镇长所表达的,“今夜,我们向失去的一切致敬,但同时,我们也纪念我们所找回的一切。
”这部音乐剧被多家媒体誉为年度暖心剧,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
“9·11”事件是一个沉重的题材,尤其是对于亲历者来说,这依然是一道不能触碰的伤疤,这部剧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种“净化”悲伤的效果。
戏剧的“净化”(catharsis)功能由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旨在形容观众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悲伤也得以释放,从而获得灵魂的平静。
这也是为什么,当《来自远方》在美国巡演时,无数观众携家人一同走进剧场,在这部剧中流下了泪水,收获了温暖,他们将它称之为“9·12音乐剧”,因为它关于明天,关于治愈,关于重建。
音乐剧中的《me and the sky》歌曲非常动听,女机长在听到 911 噩耗之后,用这首歌描述了自己从小梦想当飞行员以来的人生历程,以及对此事的无比痛心。
聆听此曲,都会被女机长的认真与热情所感动,人生就应该克服环境的险阻坚持自己的梦想。
In memory of 911 2001, a Tony award musical is brought to screen and released in Sep 2021. 12 powerful cast members shows how people from different places around the world work together to face challenges and fight against difficulties (^▽^) , even though there's hardly dancing features this time. anyway this is a real movie full of humor and heart (*๓´╰╯`๓)♡
我真的边听边哭。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感染力。
一方面,莽荒的美似乎对我有天生的吸引力。
歌词里的大海、岛屿、寒风、黑夜、星辰、峭壁、无人之境,都对我有着吸引力。
一种把心掏空,用真空的力量来吸取我的吸引力。
就像《海风中的血色馈赠》,空旷得让灵魂产生回音。
另一方面,911明明是我3岁时欠缺记忆的事,我却深刻共情。
音乐剧里把这种划时代的大场面拍得很intense,不是用人海、特效这些电影用惯了的伎俩,而且简单的几个人、几把椅子、几束灯光,就压缩了极大的张力与情感浓度。
飞机迫降戏我大爆哭,先是地勤连线各个航空的机长,通知他们必须降落;然后机长们灯光一换,座位一转,就化身乘客,对此不知所措。
灯光、音乐、对白把urgency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everything happens at the same time,充满紧迫感,也让我仿佛置身at the start of a moment。
他们努力地克服miscommunication,让心的语言沟通。
当地人穿上救世军制服,特地表示欢迎。
非洲人却以为都是士兵,感到害怕。
司机发现对方手上拿着圣经,虽然看不懂,但明白是同样的编号系统。
于是翻出了一句话“对一切都无需顾虑。
”‘这不仅连接了文化,更加连接了灵魂。
这里有冲突也有团结,大家在教堂里用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祷告;大家因为语言不同、种族歧视而争斗;但也在酒吧里欢聚一堂,谈论世界各地的见闻。
With any transformation comes a tiny bit of risk. You gotta walk the plank. And there will be blood or there will be bliss. 所有转变都伴随着冒险,你必须冒险,要么是福,要么是祸。
人物的双重身份:机长也是镇中学职员,很多人都分饰两角If you were me, you would have done the same面对灾难时,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不分你我,互相帮助。
其实也是自己帮助自己。
But here we are, where the continents once crashed together before they went their separate ways forever. So stop the world.You found your heart but left a part of you behind.人们得到并失去,分离并相聚。
Nick受不了异地恋,从伦敦来到德州求婚;Kevin恋情出现裂痕,两个人分离于东西海岸,但仍以各自的方式纪念911.灾难过去了10年,人们来自远方,再次相聚。
灾难会过去,真情永存。
全片最爱的一段就是女机场的独唱,翻来覆去听了好多遍,就在网上搜了下相关资料贴在下面。
《来自远方》官网:https://comefromaway.com/index.php《贝弗利·巴斯于 9 月 11 日飞往美国航空公司,她的故事变成了音乐剧》:https://www.mamamia.com.au/beverley-bass-come-from-away/以下是对报道的翻译:没有多少人可以说他们坐在观众席上,在短短4分19秒内观看了他们在舞台上记录的整个人生。
但贝弗利·巴斯(Beverly Bass)可以,她一共观看了“她自己”的《我和天空/Me And The Sky》 158次。
她对音乐剧《离家出走》的每一个字都了如指掌,这部电影设定在9月11日袭击事件发生后的一周,讲述了当38架飞机被迫意外降落在加拿大甘德小镇时发生的事情的真实故事。
贝弗利是这些飞行员之一,她回顾2001年在甘德的那五天,怀旧和悲伤交织在一起。
基地组织劫持使用的两架飞机是他们的——所属美国航空公司。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被挟持的)人是我们两架飞机之一的机组人员,袭击五角大楼的机长 -他和我住在同一栋公寓楼当我们在纽约受雇时,”贝弗利告诉记者。
但他们要到30小时后才知道同事的命运。
当时他们发现自己在一个人口不足10000的小镇的停机坪上被限制在飞机上28小时。
“我们在9月11日上午10点降落,工作人员们到飞机上说“你要到明天才能下飞机”。
我们节省了晚餐的送餐服务,分发了毯子和枕头,并放上电影。
当时天气很好,我们很高兴能够打开飞机舱门,我们会邀请他们 [乘客] 回到驾驶舱轮流过来参观,”贝弗利说。
第二天早上7点30分,当贝弗利、她的机组人员和他们的156名乘客终于被送进航站楼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候机楼的每一面墙上都摆满了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你甚至无法想象的食物。
但我们早上下飞机,[我意识到]他们一定都吃饱了“晚上准备食物。
这是我第一个念头,我们不是在一个普通的地方,”贝弗利告诉记者。
对于来到甘德小镇的6700名陌生人来说,他们对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的经历充满了善意。
这就是为什么它能以音乐的形式而永垂不朽——而贝弗利是主角之一。
但这并不是贝弗利一生中唯一的非凡经历。
1976年,贝弗利成为美国航空公司的第三位女飞行员。
1986年,她成为美国航空公司第一位商业飞机的女机长。
那年晚些时候,她担任了商用喷气式飞机历史上第一位全女性机组人员的机长。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她必须应对一个尚未准备好让女性进入驾驶舱的行业。
当她刚开始找工作时,有人告诉她,“我们不能让一个女人带着我们的高管到处飞,他们的妻子会怎么想?
”“我甚至不认识另一个女飞行员。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
所以我在机场是个怪人,”她告诉记者。
因此,当一位防腐师向她提供了一份工作时- 运送死者尸体,她无法拒绝。
“我白天上大学,下午和晚上我会飞运尸体,”贝弗利说。
“我会坐那架单引擎飞机,里面装不下棺材。
尸体会放在担架上,上面盖着一张床单,货物抽屉很小,所以你必须把担架倾斜到把它放在飞机上,然后床单会掉下来,头会在我的右边,”她说。
“我不得不翻过他们的脸才能坐到我的座位上,所以他们在旅途中就在我身边。
我很高兴能拿到飞行报酬,我不在乎他们在里面放了什么。
”为美国航空公司飞行32年是贝弗利一生中最大的荣誉之一,在 9/11之后的七年里,当她还在为美国航空公司飞行时,她经常从机组人员那里听到她来自甘德的一名乘客在船上,所以她会上前聊天,共同回忆那段经历。
自2001年的那五天以来,她已经六次回到甘德,如果COVID-19允许她在2021年到达那里,那么在袭击发生20周年之际,她在同一家酒店(假日酒店)预订了14间客房。
至于关于她的经历的音乐剧,贝弗利坚持你应该去舞台上看“她”。
2018年十月,《来自远方》在百老汇成为全世界登台历史最长的加拿大音乐剧,赢得了50多个奖项。
贝弗利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收到年轻女孩的电子邮件和信息,她们通常穿着自己的飞行员制服,演唱她们自己演绎的《Me And The Sky》。
从她开始在美国航空公司工作的那一刻起,她的同事就告诉她,她是一个“开拓者”,但即使在50年后,她也很难将自己视为那样。
“也许50年后我将能够说‘是的,我曾经是’。
但我只是一个梦想驾驶飞机的孩子,我要实现这一目标。
幸运的是,它对我有利,”她说。
“我的生活如此美好。
我是一个老妇人,三月份我将69岁,我仍然在驾驶喷气式飞机,”她补充道。
对于那些可能认为关于911的音乐剧“太悲伤”而无法在夜间欣赏的人来说,贝弗利有这个故事要分享:“我在DC的时候请了一个年轻人去看这个节目。
他是我们美国航空公司的年轻飞行员之一,他是撞上北塔的副驾驶的儿子。
他父亲去世时他15岁. 我们在航空业有我们所说的“失去的十年”,因为在911之后我们有10年没有雇佣一个飞行员。
他是9/11之后雇佣的第一个飞行员。
他是在 2011 年被雇佣的。
“所以如果他能看到这个节目并且绝对喜欢它,我不知道人们怎样才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主啊,请让我永远不必找寻O master, grant that I may never seek不求过多安慰,但求去安慰So much 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不求被理解,但求去理解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不求被爱,但求全心全意去爱To be loved as to love with all my soul让我助你通往和平Make me a channel of your peace生活中遇到绝望的地方,让我带来希望Where there's despair in life, let me bring hope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Where there is darkness, only light有悲伤的地方,就有欢乐And where there's sadness, ever joy注:我改动了一些中文翻译。
上一次看这样放在网络平台上的百老汇音乐剧还是汉密尔顿。
当时看的沉迷其中无法自拔,OST反复在手机里听,每次听到那种激昂的情绪还是会浮现。
带着很大的期望看了这一部,虽然与汉密尔顿形式不同,但一样的精彩绝伦。
可能少了一些恢宏场面,是以小人物的视角来讲述那样一个不平凡而又平凡的故事,感人肺腑。
911的当下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初中生,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而哪怕到了如今,也都不知道当时居然还发生过这部音乐剧里讲述的故事。
那么多飞机被迫降落,而陆地上的民众却不知道飞机上有没有同样的xx分子。
可是啊,他们拿出了自己humanity的那一面。
他们care,他们在意飞机上乘客的衣食住行,在意他们心理上能否接受,在意他们精神上的打击和重创,在意他们是否需要一些特殊的生活用品,甚至还在意那些和人类一样的生命。
而人性的闪现恰恰落在这样的细节之处。
在那样巨大的创伤下,这些闪烁着的光辉点显得尤其可贵。
我最爱女机长的那段成长史的唱词。
太好听,百转千回慷慨激昂。
我们不屈,我们不怕。
每次看到911的话题,总有人在下面评论上升到国与国的高度以此来对这次巨大的灾难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可是啊,看看那些纪录片,这些受伤的,遇害的民众。
他们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都做错了什么呢?
他们与我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说句粗鄙的话,我们只是“碰巧”没有出生在USA,没有遇到这样的灾难罢了。
如果遇到了,难道还要对自己说一声活该吗?
这个世上有国家,有民族。
可总有些事情是超越了这些的。
我们之所以能够活着,人之所以可以称之为人,我们身上那些发光的地方,无他,也只有humanity罢了。
因为911二十周年看了这部片子,又搜集了一些当时的资料,心中感慨万千,不仅是当时造成的伤害,20年后这件事遗留的问题还有很多。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向前走,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重演。
😭😭😭😭😭😭😭😭😭😭😭😭😭😭😭😭😭😭😭😭😭😭😭😭😭😭😭😭😭😭😭😭😭😭😭😭😭😭😭😭😭😭😭😭😭😭😭😭😭😭😭😭😭😭😭😭😭😭😭😭😭😭😭😭😭😭😭😭😭😭
忙忙碌碌很久没看剧了,最近被很多现实的无奈与痛楚推搡裹挟,忘记了关于生活的爱与理想来自远方再一次唤醒了我,给予我自省的勇气与力量一直不愿再提及的时刻,当勇气被界定为笑话,懦弱成为铠甲我不愿再次置身痛苦之中,但那把大火的余热仍在时时刻刻灼烧着我三年的历史落下帷幕,人们该如何记忆与讲述关于立场与人性,怎样选择是非对错,怎样评判功名利禄,怎样吊念逝去亡魂答案在心里,失去很多也留下很多哪里是归处,何处是远方我想我们无法站在上帝视角去追求完美的圆,那便守护好善良的人性与同舟共济的温暖,保持理性但永远不要麻木在时代洪流里去爱那些具体的人与事带着那些爱,自由与勇气向前走别回头,别慌张,可以转向,允许偏航,理解迷路,但要一直扬帆起航最后I will be here,永远祝福着你
讲述了911事件后,38架飞机因美国领空关闭迫降在加拿大纽芬兰岛上的机场,小镇居民热情帮助机上乘客,大家携手共度难关的故事。
这本该是个悲剧故事、灾难故事,但剧中仍旧有很多欢快的旋律,展示了纽芬兰的淳朴民风和大家面对灾难的乐观顽强。
虽然时长仅有107分钟,剧情却非常充实,一直采用快节奏的叙述和调度,观剧全程应接不暇。
用12位演员表现出被困的7000人和小镇上的9000居民,每位演员都要扮演好几个角色,每个角色的个性却仍旧突出,前后故事线连贯。
热情的镇长、罢工的校车司机、动物保护者,阿拉伯裔、纽约小伙、热爱飞行的女机长……各种身份性格的角色构成了灾难面前的众生相,而在灾难之外每个人的经历、情感同样扣人心弦,正是因为每个角色都是真实鲜活的,他们面对灾难的焦虑惊惶和相互帮助的勇气善良才更加有感染力。
角色的多样性同样能够引人思考,特别是无辜的穆斯林在恐怖袭击发生后受到猜疑的剧情,小岛居民的热情善良体现出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但人与人之间也客观地存在差异、隔阂甚至仇恨。
在灾难之后,当世界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安全,我们如何重建信任,如何鼓起勇气继续自己热爱的事业,如何更好地保卫和平保卫亲友,纽芬兰的故事会是一颗希望的种子。
《来自远方》是一部关于缺席的音乐剧。
它讲述了大批乘客因为“9·11”恐袭而被迫降落到加拿大纽芬兰的一个名叫甘德的小镇的故事,展示了当时面对如此紧急事件时的众生相:怀疑、惶恐、迷茫、愤怒、悲伤……各种负面情绪一下子全都涌入到这个加拿大偏远小镇中,然后在那里疗愈、放松。
小镇人民用自己的热情与温馨接纳着同样始料未及的挑战。
《来自远方》的多线叙事是极为复杂的。
每一位都分饰多个角色;一些角色有明显的的人物曲线,而有许多没有姓名但是典型的人,他们都有所表达,可是他们的话语马上就淹没在了整个故事的大叙事之中。
他们的呐喊看似无足轻重,似乎只是整个剧的“气氛组”,但这模拟了当时的小镇一下子迎来如此多外来人口的混乱。
(你能想象吗?
整出戏仅仅只有12名演员!
)突如其来的访客,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旅行动机,有不同的目的地,甚至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同时也都偏偏被运送到偏远小镇这里。
计划被打乱了,每人此刻的个人诉求与对于恐袭事件的求知欲杂糅在一起,他们无所适从,只能在纷乱无序中努力去保存自我,去寻找出口。
他们的呼喊似乎被听到了,但又无人回应。
这种时候,耽搁的一场极为重要的商务谈判又算得了什么呢?
太多声音都同等重要,所以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意义反而是通胀的状态,原本的价值体系在此时此刻处于崩坏边缘。
同时这出戏的舞台调度又是一流的,全剧刻画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英姿飒爽的女机长、纽约消防员的母亲、自省的男同性情侣、紧张兮兮的黑人小哥……编剧凝练出这些极具代表性的角色,突出了这群乘客的矛盾与挣扎。
他们先是被困在敝塞的机舱,然后又被安置于陌生的临时居所。
大概他们是世界上最后得知在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什么的人吧。
在滞留期间,他们的情绪发展是由脆弱驱使的。
后怕、担心、焦急……女机长热爱飞行,不过此刻她痛失熟悉尊敬的同事,她一生信任依赖的飞行器却成为炸弹;她曾经创造历史,但是在甘德,以往的成就感不再,她需要对乘客们负责到底,同时自己也一样无援无助。
还有人因此相识,互生情愫,但恐袭这个特殊的情况却令他们隐隐自责。
有道是911改变了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
这出戏倒是像是灾难的另一面,它捕捉一些隐性的、缺席的事物。
即便是万众一心,每个人的小情绪也必然拧巴。
幸好,小镇人的热情与慷慨把整出音乐剧的光谱向低频区进行安抚,这种底色成为整个这段佳话成立的必需之物。
即便绝望与悲恸迸发在曼哈顿的现场,而心痛的感受却暗涌于整个世界。
来自远方的噩耗,有如突然需要一张床铺休息的疲惫之人,需要沉淀,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关怀,最重要的,需要找到一个出口、一条回家的路。
在事件发生20周年之际,Apple+《来自远方》的官摄是旧日伤痕的一道回响。
它独辟蹊径,用远方的远方去弱化掉灾难本身的震撼与悲伤,选择去审视灾难的余波。
它把远方变成了现场,把彼时换作现时,它激发了没有经历灾难的幸运儿们一些“缺席”又身受的回忆,911的辐射有多深远,究竟自己何以至此?
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慨。
我跟朋友一同观看《来自远方》的剧院录像的时候,他不断感叹的便是:“这出戏太适合疫情之后观看了!
”的确,虽然没有去过抗疫一线,甚至身边都没有病例,我们每个人却真真切切被这大流行病所影响了。
我想看完这出音乐剧,我们会想起之前已经模糊掉的新闻,有温暖、有气愤、有荒诞、有焦灼,如此复杂的情绪都蛰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空间。
如果更宽泛地讲,大事件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波及到我们每个人的。
平凡的我们身处在太多关键事件的远方,而远方发生的灾祸仍旧不得不让我们切肤经受,我们要以一种小镇人的态度去接纳它们,但愿能有好的结局。
看完之后又去回顾了下911事件 窒息和难受
感动的无以复加!在北美小镇上生活过真的是能够理解每一个细节,每次有人要我描述那个地方,我都称之为世外桃源——每个人都认识每个人,十年间的犯罪率为0,一切温暖与爱都是理所当然给你的。小时候不懂这些东西的珍贵,现在明白了。
be anxious for nothing.
华丽、幽默、动人,精彩至极。至少以这部舞台剧所呈现的面貌,在这个跨大西洋航线的繁忙航路点,“大西洋主义”找到了字面上的意义,没有对抗,而是团结、互助、包容和博爱。无比想成为纽芬兰那几天的航空业从业者。比F1七冠王强。
对音乐剧了解较多的人会发现 能做到单一场景却如此丰富、转换流畅 非常难得;音乐、演员表演动人 导演厉害
欣赏不来。美帝你丑恶的侵略嘴脸在这伪善个啥?想吐
没多大新意的911团结一家主旋律音乐剧电影,穿插了太多没意义的内容,整体显得很碎。
除了第一首不错,受不了各种主旋律正能量
女机长值得赞美
装个a和c之间那啥用的
情节凑合 唱功不错 意识形态稍硬
这官摄太棒了,方方面面都是。祈祷的一幕戏和倒数第二幕的突然压抑都是神来之笔。所有悲伤的经历都会带走你的一部分,更何况是911这样的事件,他带走了每个人的一部分且永远地改变了这个世界。
如果我国的主旋律拍成这样我一定给五星
超棒的!!!
音乐一般,剧情表现力差点意思,真实的故事已经足够感人了。
这帮家伙真的太飒了!爱!
女机长每场戏都好棒啊!
第一分钟就知道全部的点,所有的政治正确搜仿佛在叫嚣“给我高分”,女机长的声线很可以,大开大合。
转场令人映像深刻,但是可能事件太遥远,没办法引起共鸣
太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