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故事设置安排不错,虽然影片不惊心动魄,但是创意也算是有一些吧。
过去的事情与现在的事情交融,同时现在的事情又似乎是过去的事情的重复,本以为,翼仔与铁臂将要走上就哥与左手的道路,原来那就是他们的道路。
到了顶峰就及时隐退,可是他们这样想却不能这样做,骚动挽回了兄弟情义,却失去了生命,也许这样的结局也不算是特别差。
左手曾经受过凌辱,于是外表看似潇洒放荡,实际内心却有着永远不能抚平的伤口,生活在一个有些扭曲的内心世界,于是斩草必除根,这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恨那些人,而仅仅是因为这些人勾起他内心的黑暗。
他的内心没有他的外表那么强大。
而就哥,从他出道时候的名字就明白了,他的整个家庭似乎都是黑道大哥的典范,可是人几乎都已经死了。
他算是受了家族的一点余荫,他哥哥是翼哥,于是他便是翼仔,没有人真正在意他是谁,他的名字仅仅是因为原来有个比较牛的大哥。
从他妈妈的态度与卖枪的人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当他哥哥与他爸爸在的时候,可以想象,他们在黑道也算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但是人已死,什么都不算了。
铁臂说这将是他们打响招牌的时刻,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翼仔从此摆脱了家族的影响,成为了就哥,从此别人介绍他的时候,不会再说这是谁的弟弟,而会说这是就哥;而他也成为了杀人无情的左手。
就哥算是一个有能力的行动派,话不多但是一字千金,外表和颜悦色,但内心强大,该杀人的时候也绝不会手软,并懂得处理手下人之间的关系,冷静不冲动,有手段,似乎手下人的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可以说是一种超凡自信,这种人似乎遇到什么事都能冷静分析,不会在心理上崩溃,完全是大哥风范。
首先理清洪仁就(刘德华)左手哥(张学友)翼仔(余文乐)turbo(陈冠希)的关系。
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就哥是中年的翼仔,左手哥是中年的turbo.第二种:翼仔和turbo是接替就哥和左手哥的又一轮回。
我比较赞同第一种说法,此部电影运用倒叙的手法,将青年与中年的主角穿插在一起,既交代了两兄弟生死与共的关系,又让观者模棱两可。
从最后监狱对话还有就哥的婚姻,翼仔的yoyo,也可以看的出来这一关系!
第二种说法不无道理,新虎兄豹弟突出一个新字,与老电影《虎兄豹弟》并不是一回事(笔者自己认为,如果不妥请勿喷我)!
“新”就新在同一种境遇,同一种关系,同一种结果,只不过是“新”的轮回,turbo和翼仔接替左手哥和就哥重新执掌江湖。
这就是这部电影最迷人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从自己的角度看自己的世界,编剧和导演给了大家非常足够的想象空间,比起其余的港片,虽然没有华丽的打斗场面,但是剧情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还有一个迷惑的地方就是最后就哥和左手哥雨中被多人围砍,网评上很多人说是左手排出去的人将他们砍死,左手最后的电话打给手下取消行动不及时,导致小混混不认识左手连左手一起砍死。
我并不这样认为,如果是这样的剧情,不免让这部电影落入俗套。
笔者认为,围殴两兄弟的人是三巨头派来的,疑点有三,首先,电影开始,三巨头通电话已经透漏出一起除掉两兄弟的意图,费哥说“不如一块干了”这也是导致三巨头之之中,唯独费哥没有被保护,最终被灭门的原因。
这也提醒大家,说话要小心,隔墙有耳!
其次,左手哥打电话取消行动时说“叫那小混混回来”可以听出这是叫了一个人来刺杀,并不是一群人,如果大家认为“那小混混”是一群人我也没有办法,毕竟每个人想法不同。
还有就是如果就哥和左手死了,获益最大的就是三巨头,可以说刚开始是左手想要杀就哥,但是三巨头也不是吃素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三个才是幕后黑手,坐收渔利,电影开场他们三个说“就哥一走肯定开战”他们并没有想到左手会出手这么早,所以费哥满门被杀,同时他们也想先下手,所以有了后来两兄弟在雨中被砍死的场面。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拙见,毕竟不是编剧,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见仁见智,有争议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我还是没弄明白要杀安迪刘的到底是不是张学友。
据看过港版和内地版两个版本的网友说,那个人不是左手。
感到蛮欣慰的。
张学友一直跟在天王后面饰演那种跟班小弟。
从阿飞正传,到旺角卡门,再到这部江湖。
他演的每一个愣头青我都喜欢。
左手哥无疑是最霸气的一次。
2004年的陈老师好年轻好淫荡我好喜欢。
余文乐嫩的可以掐出水来。
准备想再看看半支烟里的小谢了。
那真叫一个帅。
很多人说这是烂片,但我觉得那个方脸小妓女脱丝袜的段子还不错嘛。
6年后我才看到这部电影,时间过的真快。
《江湖》,今天还能挖出二十年前的黑帮文艺大赏,必须先说一句:感谢尊者!
情与义,值千金,刀山去,地狱去,有何憾,为知心,这是港式江湖永远的魔音。
能借人生之轮回制造时空错位,以荒谬式嚣张反刺波诡云谲,导演偷师昆汀,却又味觉新质,爽辣之间糅藏清冽,再邀得一朝元老悉数登场,如佐醇酿,如享饕餮。
可惜时长恨短,但为歌神演技以及电影配乐,补足五星。
除了阿肥,还要特别点名棠夫人,只出镜一秒,足以弥散一个江湖世家的底蕴。
然而不得不承认,最后的杀手究竟受何人指派,的确是导演有意埋下的一颗江湖冤种。
二十年间众说纷纭,又分粤语国语两个版本,但也无妨再来重新梳理一些镜头细节:其一,左手最后打电话的粤语台词是,“阿胜,帮手揾靓仔啊”,这句话貌似少了一个“返”字,表面上是找到小混混杀手而非找回的意思,好像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其实也不必如此绝对,你仍然可以理解为小混混杀手已经派出,现在要阿胜帮忙找找看,能挽回就挽回一下。
凭什么笃定小混混杀手是左手派出的呢?
在最后二人倒下的时候,有一个飞奔跳跃的小混混拍马赶到,成了新一代的迟来大师,虽然也无妨视为二人弥留之际的回想,但从时机和镜头来看更偏向写实。
我觉得有一个误区在于,好像左手派出小混混杀手就一定意味着他要跟就哥反目,这个观点并不准确,以就哥的战力而论,一群小混混都未必是他的对手,更别说一个迟来大师的货色了,更何况有左手贴身护送,打虎亲兄弟,小混混杀手根本不在话下。
所以摆明了只想吓唬吓唬,点到为止,同时为自己除掉另外三个废柴找点儿由头,这应该是左手的本意。
其二,按镜头明确的停格显示,最后的杀手可以分成四拨人。
第一拨在阶梯上下夹击,但被打得落花流水,随后又有一个明显的跑来几个杀手的低位镜头,至此就哥跟左手开始挨刀,同时伴随背景配乐进入新的高潮,可以判断这是第二拨。
后面则更明显了,陆陆续续又来了第三拨和第四拨。
比较简单的直觉是,这四拨杀手来自四个人的分头指派,费哥、高佬、巨肺应该没跑,从影片伊始三人打电话商议到后面费哥死前的台词都是明证,三人在大战之夜的松弛也不难理解,一是故作伪装,二是把握十足,同时也刻画了三人的蠢钝如猪。
但第四个人是谁呢?
独眼铁哥的嫌疑最大。
铁哥人狠话不多,但唯独把忠心二字表现得过于直白了,跟大嫂面前一番信誓旦旦不必多说,救高佬的时候第一句话是“就哥叫我来救你”,而高佬本能地接了一句“谢谢铁哥”,一则可见铁哥的威势不容小觑,二则人人知道铁哥是就哥的家臣,还用得着刻意标注嘛。
铁哥处处以忠心的面目示人,皆可为日后安抚帮众旧将所用,不致反噬,这也是左手一直不听、不懂又不服的道理。
而且能镇住帮派其它手下的也只有铁哥了,阿胜的分量不够。
无妨想一想,为什么前后四拨杀手竟能为了一个目标卖命?
除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职业精神,似乎也在暗示杀手们都被临时整合,同为新一代老大递上投名状。
特别注意最后连刺就哥数刀的杀手并非一个西装暴徒,他的扮相表明这也是一个雇来的小混混,而此时左手派出的那个小混混仓促入镜,讽刺感直接爆表。
不过这里多少存在一个变数,高佬在影片伊始提过一批货云云,所以既然是江湖恩怨,未必限于门墙之内,是帮派的对头趁机买凶也未可知。
但要说大嫂是幕后主使似乎脑洞过大,综合影片的各个片断来看,大嫂是就哥最坚定的支持者,包括引左手老妈去医院,应该视为保护而非要挟。
不过我也觉得大嫂未必没有动作,所以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大嫂下定决心除掉左手,交待铁哥伺机而行,不料反被铁哥利用,引狼入室。
若果真如此,剧本精彩依然。
就哥为了左手的兄弟情义不惜孤身犯险,但他运筹帷幄,始终气定神闲,如果连他都算不到自己遭遇十面埋伏,那只能说明,他是被一个最意想不到的内鬼给出卖了。。。。。。。
然而生命这样的旅程,或许永远需要慷慨轩昂的情义来完整!
港片《江湖》(2004)海报01 欢场的真情翼仔:“你叫什么?
”游游:“yoyo,我是出来赚钱的,别对我太认真。
”翼仔:“我知道。
”游游:“你别那么傻了,做我们这行的,谁知道以后会怎样。
你去杀人,担心自己有没有命回来吧!
”游游为了帮朋友(电影中没交代是什么朋友)还债,当了凤姐。
和Turbo(陈冠希 饰)一起在后厨谋生的古惑仔翼仔(余文乐 饰),在社团抽到生死签、拿了安家费,杀人前一晚去找游游,结果古惑仔爱上了凤姐。
只是,欢场有真情?
最后,余文乐成了社团大佬就哥(刘德华 饰),那么游游就是就哥的老婆(吴倩莲 饰)。
看来人间自有真情在,即便是欢场。
《江湖》剧照:翼仔(余文乐 饰)&游游(林苑 饰)02 我熬了鱼汤,记得回来喝丽姐:“这包是什么?
”翼仔:“帮大哥做事的钱。
”丽姐:“那就是安家费。
什么人生下来做什么事注定的,你要干我也没办法。
我既然是你妈,就希望你平平安安。
我们一家大小都吃江湖饭,收了安家费很难回头。
你哥给了我一次,算了,这次我不收,你能回来就行。
他们给你什么家伙?
”杜汶泽:“是啊,我跟他说了。
”丽姐:“你拿这些钱去跟蛇仔明买把枪,就说是丽姐的儿子。
明天我熬鱼汤,记得回来喝啊!
给哥上柱香,让他保佑你。
”丽姐(惠英红 饰)一家大小都吃江湖饭,大儿子领了安家费后死了。
当二儿子翼仔抽中社团生死签,也拿了安家费回来时,丽姐只想他回来喝鱼汤。
03 江湖雨,兄弟情就哥:“叫兄弟们收手吧。
”左手:“放出去的人,哪收得回来,顺其自然吧。
”就哥:“说你又不听,听又不懂,懂又不做,做你又做错,错又不认,认又不改,改又不服,不服你也不说,那叫我怎么办?
”就哥:“我约了那两个废物,有兴趣的话,一块来。
”左手:“阿胜,叫那小混混回来。
约了他们在哪儿?
大哥!
”左手(张学友 饰)出场的时候,自带背景音乐。
人在江湖,刀口舔血的日子很难捱,没有兄弟就挨不下去。
就哥:“我记得我第一次杀人,也是这么大雨。
”左手:“是,真TM巧。
”为什么电影里的黑社会,都喜欢穿黑衣,难道真的是因为“黑”社会?
双拳难敌四手,再厉害的老大,也拼不过几十个前赴后继、为了“一步天王”不怕死的小弟。
04 《江湖》VS《无间道》电影里的Panasonic传呼机,当年买了一个,印象中一千多。
因为没几个人知道呼机号码,日常电话也很少,懒得别在腰间,更多时候是扔在箱子里,有时一周都没想起来看一次,想来真是浪费。
《江湖》(2004)里,铁臂Turbo(陈冠希 饰)是年轻时的左手(张学友 饰),翼仔(余文乐 饰)是年轻时的就哥(刘德华 饰)。
《无间道》(2002)里,陈冠希是年轻时的刘建明(刘德华 饰),余文乐是年轻时的陈永仁(梁朝伟 饰)。
所以这算是致敬《无间道》及刘德华换个角色玩?
05 林雪:废柴警察专业户年轻时的余文乐(1981-)与陈冠希(1980-)搭了不少戏,出双入对,就像是男版Twins。
林雪(1964-),饰演教训古惑仔不成反被铐上手铐、夺枪的肥警察。
林雪这是拍完《机动部队 PTU》(2003)后,继续本色出演废柴警察?
港片《机动部队 PTU》(2003)剧照:肥沙(林雪 饰)推荐指数:3.5星(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Andy Lau是很多人的偶像、很多人的情人、很多人的主人,但是《旺角卡门》和《江湖》两部电影让我明白,他是Jacky Cheung一个人的大哥,他最在意的也永远只有这一个细佬。
抛开两个主人公(算上edc和余文乐其实应该算四个)之间对看一眼就能让我想到天荒地老爱恨纠葛的强大吸引力,我想说《江湖》真是好有质感的电影,是《放逐》之后我看过最美的黑帮电影。
雨夜那场剪接和镜头都别出心裁的决斗戏,我脑子里一度浮出很多下意识的感触:“会拍电影真好”、“能拍出这种电影真好”、“原来好的东西真是可以好到如此难以解析,好就是好”。
前阵子和闺蜜谈心还聊到我觉得真正好的文艺作品就是有高于逻辑理性的不可言说,闺蜜问这样岂不是不可知论?
好的东西理应是可以被剖析借鉴的,这我其实也是认同的。
硬要分析黄精甫这部《江湖》凭什么好,我也可以长篇大论探讨他的镜头语言有多含蓄柔美,电影配乐有多悱恻动听,对颜色、光线、物体、质地等等自然元素的运用有多么灵动写意——可以说这些,可是真的在看《江湖》时,我又觉得不必说这些。
我会做的事情就是记住它是值得一看再看、一品再品的好作品。
就是欣然感念“存在超出我赏析能力之外的更高更美的东西。
”而回到根本,其实抛开四个主角——抛开刘德华张学友、edc余文乐去理解《江湖》的好,一开始就是根本不可能的。
很难说清是这两对演员成就了《江湖》,亦或是《江湖》太有眼光、能够如此切中如此精准地选中两对如此合适的演员,以致豆瓣网友都会严肃认真地总结陈述:“《江湖》是我看过最好的同性片。
”是不是把男人戏拍得好就等同于同性片,暂且按下不表——但我在想,行走江湖的所谓兄弟义气,和同性爱情肯定有至少一点相通:就是对抗全世界也要跟你站在一起,不用理由,不论利弊。
真的。
看《江湖》到将近结局我还没意识到四个主角之间的关系,但已经完全本能地感觉学友哥对Andy的感情同edc对余文乐的感情好像,甚至心里不断涌起自己两年多前给《使徒行者》蓝博文和邵志朗写的一段念白:在一切物是人非的记忆中,在一切不被允许的快乐里,原来我一直最喜欢你,喜欢到为你做什么都可以……和腐文化没关系和同人女的大病也没关系,《江湖》也好《旺角卡门》也好《使徒行者》也好,包括刘青云和吴镇宇一起演的《O记三合会档案》也好,黑帮男人片描述的真真切切就是这样的兄弟情义。
一个人无理由地为了另一个人付出一切根本就是不用道理的事情。
对比Andy和学友在《旺角卡门》和《江湖》两次搭档,前一部里也许因为女主角的存在,我内心深处还嫌这种胡搅蛮缠的男人义气太不理性、怎么头脑发热的华仔就是非要被烂泥扶不上墙的乌鸦拖累;放着芳龄正好珠泪满面的张曼玉不理,两个男人手牵手同归于尽。
等到了《江湖》里,我这次是真的对两位之间的浪漫五体投地;甚至一直想,乌鸦当年没死的话,今天想必也会如左手护着就哥一样,护着那个为他什么蠢事都做尽的阿华吧?
你下不了手的人我为你杀,你的老婆儿子我比你挂心,你籍籍无名时我是你的小弟,你名满江湖的时候我也从不妒忌。
刘德华在长桌对面问他:“真的有那么想做大佬吗?
”学友的表情让我在屏幕前也替他觉得委屈:“我没有啊。
我只是想跟在你背后威而已。
”从最一开始到如今,他都是卢巧音唱的《垃圾》,是许志安唱的《烂泥》;他是江湖上出了名坏事做绝心狠手辣的左手哥,但在他自己的大哥面前,他还是当年那只眼神闪烁望着自己大哥的小狗而已、讪讪着笑问 “你说我算不算半个好人啊”、说“我被揍都习惯了,等你替我报仇啊”。
为他要做什么都可以,正如在《江湖》里还上《旺角卡门》欠他的情。
而华仔呢?
睥睨众生的华仔,万人之上的华仔,人老精鬼老灵,在《赌圣》、《门徒》、《龙在边缘》、《新少林寺》里都是大哥、师傅、长官和王者的华仔,他在乌鸦、在左手面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松弛和信任,恰恰那是一种值得让人为之丧命的东西。
“如果真的有人能杀我,那就只有你啊,左手。
”这么无奈和坦然地笑着讲出这种话,心里很清楚别人听后只想为他去死而已。
最重要的是,这一切其实从来都找不到原因。
上面提到的全部电影、全部搭档、全部男人和男人之间近似荧屏情侣的兄弟戏,他们全部统统都没原因。
恰如《使徒行者》里古天乐那句:“做兄弟在心中,你唔明嘅,我讲一万句都喺废”,刘德华同样在《江湖》里把动魄惊心的剖白讲得好平静:“我会用我的命来让他明白什么叫兄弟”。
初看香港电影没多久的时候,可能还会嫌弃这些编剧把台词写得烂俗又白目。
其实看到最后你就懂,这些对白每一字每一句,都是香港人内心深处所理解的兄弟情,是这片刀剑无情的江湖里最真实、也是唯一能够信仰的事情。
而这可能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如今我爱看香港的黑社会电影甚至胜过爱看爱情戏。
在无奈如此庞大、不确定性使所有人如此衰竭的这个现实世界,在热情都被岁月偷走而付出都需要十足理由的这个年纪,“喜欢到为你做什么都可以”的这种笃信,成为如此理想、如此美好,在满是血腥污秽的凶杀镜头里依然闪着光的东西。
至少在一部香港黑帮电影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有充足的权利去做一件不正确、不聪明、不值得、不合理的事情。
——就仅仅是因为,我乐意。
兄弟·江湖·爱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而且还是一辈子的事。
一踏入江湖,一切就已开始,想改变都没办法改变。
为兄弟付出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开始失去;得到权力金钱的时候则表示着你注定绝望。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说得好。
雨夜的刀光和发梢上是悲凉一点一点地书写着兄弟情刻画着江湖义。
可惜,江湖根本就是一个巨大深邃的黑洞,从你一开始踏足之时就已经写好了答案,这是谁都无力改变的宿命。
翼仔和turbo、洪仁就和左手命中注定了要相忘于江湖。
《江湖》的英文名字是《brothers》(兄弟),前者写实后者人性;翼仔干练turbo怕死;洪仁就隐忍左手张扬;一切冥冥中自有天定。
江湖的色调永远都是阴郁的,江湖头上的那片天空也永远是见不得光的,虽然兄弟间血性的情义可以画出一道红色的彩虹,可惜那道红色红得太深了,有一些发紫、发黑。
纵观全片,红色鲜血似乎只有turbo的右手受伤时才流淌出来,但当影片结尾处出现在夜雨中那两具瘫倒街边的身体时,血性的红色仍旧冲击心头,让人感觉红色鲜血那残酷的美。
一刹那,兄弟情义和黑紫血迹为江湖为人生写下了一个个激越的感叹号,任夜和雨的侵蚀和冲刷却宁折不弯。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江湖就是这样,为了扬名立万为了出人头地,情与义、爱与恨都可以放在一边。
YoYo在翼仔的肩头写下地址和电话然后说:“如果你能活着回来,就来找我。
”我不知道翼仔的眼神中究竟有些什么,我只知道我许久不曾感动的心头有一些酸楚,那根本就是一种对爱情的镌刻,对未来的期许。
只可惜大家都是江湖儿女,我有人要杀,你有泪要流。
把悲伤都留给自己吧!
因此,号码和地址都写在了转回头也看不见的肩头,转回头只有看见虚无。
年轻的时候,兄弟间是可以为对方做任何的事情的,哪怕是牺牲自己的一只手;等到了中年成了大哥,为了权力可以找死士来做掉兄弟,心痛心寒心伤。
然后,就哥说:下棋嘛,不一定非要吃完所有的棋。
然后,就哥又对左手说:讲你又不听,听你又不懂,懂你又不做,做你又做错,错你又不认,认你又不改,改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出声。
最后兵不血刃兄弟俩街中被砍......江湖只是一部电影,有开始就有结束。
只不过哪样的结局是我们想要的呢?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
“来用我的身体,去挡你挥的刺刀,绝口不计以死相见似白费,方知这江湖中全无义的惯例;用我的身体再挡你挥的刺刀,绝口不计我也只盼到下世,恳请各位朋友能明白什么叫手足兄弟。
”片尾曲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兄弟;而爵士版的女声独唱《把悲伤留给自己》则讲了一个苦涩的爱情片段。
这就是现实的江湖,有爱有恨有情有义有兄弟,还有雨水冲不走的无奈......
只不过新旧交替,循环往复,而已!
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夜,也是旧秩序迎来重整的时刻。
那一夜很短,旧秩序的大佬们轰然崩塌;那一夜很长,新世界的混混们在生死一半的微光中,匆匆告别亲情爱情,毅然去搏一把。
殊不知,他们所亲自结束的生命,也既是自己生命结束的寓言。
而天亮时呢,你在你的江,我在我的湖,天地之大,各有归属,何必江湖相聚,终有一别。
拍得是真好,各方面的好。
说你又不听,听又不懂,懂又不做,做又做错,错又不认,认又不改,改又不服,不服你也不说,哼,那叫我怎么办?
导演你丫真有才。
%-
何为江湖?
有厮杀、有情义,再以悲剧收尾。
起初看到这个名字以为是类似《东邪西毒》的古装片,但以黑帮话江湖也是极恰当的,同时增添了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浪漫的氛围也通过这个故事本身和那首主题曲《将悲伤留给自己》呈现。
影片两个时空两条故事线并进,因为切换处注重情节的联结,所以并不显杂乱,而是为观众设下悬念,直到结尾揭示人物关系,两条故事线合一。
他兴致勃勃,什么都能替他冲在前面,抽生死签,找苹果妹,挨打也是,遭受侮辱也是。
从不敢杀人打架不还手,这时就露狠向,要报复,只杀那人不够,还要赔上全家。
他为他牺牲了右手,他第一次杀人也是为了救他。
他经此一役如愿坐上大哥的位置,后来,他也成了大哥。
纷争四起,他要他出国以护他,他选择留下来护他。
势均力敌之际,面临的是彼此相威胁的可能,猜忌、戒备、杀意在昔日兄弟间流转。
他觉得他太心狠,教育他做大哥不能这样,说他不会做大哥,他却说他根本不想做什么大哥,只想跟在他身后耀武扬威。
最后,他还是追出来熟练地揽过他的肩膀要和好,只是对彼此虎视眈眈的不止他们,杀身之祸也在这时来到,临死一刻他还要过去他身边,和他死在一起。
想起当年看韩影《隐秘而伟大》,最后他们从高空坠落,背景独白是之前闲聊时李玹雨饰演的李海真问金秀贤饰演元柳焕的话:如果重新活过想做什么样的人?
出生在平凡的国家,平凡的家庭里么,那我就出生在这样的你的邻居家好了。
——他们死在一起。
明星扎堆,却搞得装逼过分了
知道爲什麽字頭牛逼而你很傻逼么,就是因為即使你包裝了很新奇的外衣但是其實卻是最最傳統和霸權的東西,沒有任何新見解,卻還要以新銳搏出位
点解要接咁嘅剧本?
镜头有些糙,但是故事吧,很好
09/08/02
汪竟扑你去死
2005,上海环艺影城,补登豆瓣。
问候导演黃精甫全家女性!
装逼,没意思
太黑暗
不怎好看。
“说你又不听,听又不懂,懂又不做,做你又做错,错又不认,认又不改,改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说,要我怎么办!?" 非得弄个妓女插入段感情戏 餐厅里镜头的摇摆代表心情很创意 2004年的港片就有戴佛牌的了 大陆现在才佛牌店遍地开花
结构挺聪明的
这真的有同性之爱么...
《旺角卡门》和《无间道》中年版。虽然很弱的剧情,兄弟情义还是浓浓。从无间道系列出来之后的香港黑帮片似乎都与之相似的模式剧情和结尾,就哥和左手哥两个不同的江湖哲学最后同样的鹿死街头,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出来混的迟早都是要还的。江湖就是玩命。
喜欢学友,加一星。
長氣, 扮嘢, 不知所謂
原版应该好看得多
1.36G .REMASTERED.LiMiTED.EDiTiON.iNTERNAL.DVDRiP.X264-KiSS-sub(1)
這是基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