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言
The Testament,Haedut
导演:阿米查伊·格伦伯格
主演:Ori Pfeffer,Rivka Gur,Hagit Dasberg,Orna Rotenberg,Emanuel Cohn,奥里·雅尼夫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奥地利语言:希伯来语年份:2017
简介:45岁的约埃尔是大屠杀研究方面的国际专家,他花了超过15年的时间努力研究纳粹在奥地利和匈牙利消灭犹太人的方法。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他偶然间发现了一些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暗示他的母亲生活在假身份之下。他确信这是一个错误,但他越深入研究,就越怀疑他母亲的犹太身份。这是关于一个人愿意冒一切风险去寻找真相的故事。详细 >
三星半。从今天起做一个打分苛刻的人
一个笃定的人出现了身份认同的偏差,母亲的死既是迷茫的结束也是更加坚定的开始。不是犹太人的母亲愿意被认可为犹太人并为此付出生命。她说“我想在死之前成为新娘,可我不是犹太人”,而他说“来吧,我们是天作之合”
德国犯下了滔天罪行,道歉忏悔赔偿,还动不动被拉出来鞭尸。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死不悔改。——根源出在美国的双标对待。美国如此不讲公义,怎能服众?凭什么做世界的共主?
选题好,但呈现差,所有想要讨论的点都浅尝辄止。
2017年威尼斯地平线入围;每一段巨大的历史伤痛都是由个人伤疤组成的。最值得赞赏的,可能是影片对于一位历史学家“挖掘”历史过程的真实呈现;最动人的,必定是主角的妈妈当年的自述和如今的沉默。
事实就是事实,只有接受和否认。
导演可能没学好剧作 那么好的题材 导演竟然把它搞得乱七八糟
#Venice2017# 片名应是[证言]。极为成熟老道的讲究剧本,大屠杀的数据库(耶路撒冷的,德国的,红军档案馆的),执拗的主角与自己机构和奥地利人的对抗,历史-记忆的关系,最后对自己身份之谜的挖掘。片中幸存者/见证者的证言颇似[浩劫],极有感染力。
premise那么灵 拍得什么鬼样子
#2018siff# 挺好的,对于身份认同的另类书写,但整体还是缺少那么一两处让人惊艳的华彩段落。
@Spazio Oberdan: È veramente un capolavoro.
〖北影节第十二部〗对身份的迷惑推着他寻找历史的真相,过程中遇到一批即使失去一切也要选择生活的人们。不管电影拍成什么样,至少有这种核心推动,就让人可以看下去,何况片子因为“寻找”的推进天然有节奏。(想了想,如果把我放在那样的事件中,或许已经提早寻死去了,也就没有后来的事。)
#siff#非常不错的剧本,历史学家挖掘历史真相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牵动自己的生活产生冲击,这一条线很巧妙。寻找真相的过程一波三折,略带紧张感,也让人更深入地了解整个犹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挖掘和保护。
耻辱,愧疚,让知情人缄默。死亡,让真相消逝。若命运使我必负重前行,我选择背负真相而不是秘密。无论好坏,为过去画上句点,然后才能向前。在追寻大屠杀的真相和主角身世的真相中,都贯彻着执着的信念。所有大屠杀的电影里,这部不是最震撼的,但依旧有触动人心之处。
敬失去所有,仍旧选择生活的人
正好之前花时间了解了一个犹太家庭 可能现代犹太人或犹太教徒的子女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并没有那么细究
犹太人+大屠杀固定组合,很难拍出新意。虽然导演也略微改换了方向,但仍不充分
这是一部关于纳粹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的真相探索影片。超级冷门,冷到只有406人看过……
艺术品总是简化现实。惊心动魄的艺术品,简化的是无法言表的现实。
要么接受它,要么矢口否认:这就是男主寻找的绝对真相。以事实为切入点,把纳粹大屠杀和犹太人的身世求证结合在一起,很扎实的剧本,配合幸存者的证言显得格外厚重(重到有点不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