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连续看了《隧道》《海云台》《潘多拉》,但要属最震撼的,还得是《潘多拉》。
看过很多网友对《潘多拉》的看法与角度,都很有见解,但在本篇文章我想提及一个可能没有被提及的角度——“在舍生赴死前,人到底是恐惧还是无畏?
” 相信在我们传统的动画,电视剧,电影内容当中,在我们漫长的成长路线当中,伴随着我们的始终是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怀揣着赴死的决心,必胜的信念,坚定的眼神,勇敢的心灵......可能是去炸敌人的碉堡,可能是去炸敌人的坦克,也有可能是去刺杀敌军首领。
但是这一切好像总有一种......太过随意,太过轻松,太过简单。
一个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真的有如此的坚定吗?
当然,我们当然承认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会有一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之士,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生死于脑后。
但是,历史,英雄事迹是由一个个平凡的人,一个个最平凡的躯体所造就的。
是人,总归就会有恐惧,有担忧,他们有自己妻子孩子要去牵挂,有自己的父母要去赡养,甚至自己去充当“敢死队”也是犹豫犹豫再犹豫才决定下来的。
《潘多拉》在最后,男主人公哭着对家人说:为什么我得这么死去呢?
我不想就这么死去。
我真的,我真的非常害怕......我好害怕。
对啊,当他一个人看着自己的队友一个个离去,只能对着头盔自说自话,看不到,听不到自己地母亲,妻子,家人的面庞与声音,面对着犹如人间地狱般的房间,即将到来地“坍塌”“辐射”“冷却水”......他怎么会如此坚定地去赴死啊,他怎么会无所牵挂啊,他怎么会......不害怕啊?
我认为我们许多的历史,始终忽略了每一个真实而具体的人,同时每一个真实而又具体的感情随机也被忽略。
我们有选择性的去放大我们希望放大的,所谓的“坚定”“勇敢”,这当然有一部分的合理性。
但是如果我们看不到在这些人所呈现出来的“无畏”“坚定”背后的情感,或许我们会变成一个未加思考便劝人“无畏”的冷血动物。
这些平凡的人当然会害怕,这是人的本性,这不可抹杀。
但是我们之所以称他们为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在历经恐惧之后仍然做出了“逆人性”的选择——这便是闪耀在人性的光辉之处。
我们可以笑着赴死,我们也可以哭着牺牲,无论是哪种姿态,都值得被人民铭记,被历史歌颂。
想以此篇感想,致敬每一个平凡的英雄。
《潘多拉》这电影拍得真是左。
男主怂,怂得彻底。
但他临死前那一连串号哭着的絮语,痛骂了资产家血腥剥削的本质,否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根本执政合法性,揭露了国家机器"人造英雄"的虚伪与无耻。
就冲他最后这几句话,我给电影满分。
它比《挖掘机》《的哥》,更加接近韩国社会矛盾的本质。
他问,"我不过是想要一个幸福的生活,这很过分吗?
为什么就这么难?
"临死前他说,"你活着真是苦了你了。
"从头至尾,他只是资本家们手下的一颗不情愿又无力反抗的棋子——哪怕是死,哪怕是成了英雄,这一切也与他的本愿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什么拯救国家?
什么人民英雄?
狗屁!
我要不是为了我老娘我妹妹我嫂子我大侄子,谁他妈的愿意死!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
韩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斗争精神,令他们更加接近于"伟大"。
最近因为大环境隔离 就找了很多灾难片看 特别是韩国的灾难片 那真是一绝 看了流感 海云台 铁线虫 隧道 本片 看过之后 只能说韩国电影思维意识很超前 而且很多时候天灾只是引子 人祸才是真正导致事情变坏事态严重的罪魁祸首 天灾30% 人祸70% 哎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少一点天灾人祸 真的不希望这个世纪戴口罩 下个世纪戴防毒面具 啊稀巴
电影的前半段告诉我们,看似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万无一失的核电站其实已是破绽百出,危机重重,问题不断,状况百出。
核电站的领导是一个不懂物理、不懂业务、不懂专业的外行人,外行人领导内行人,导致他根本不知道各个工作环节孰轻孰重。
而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各怀鬼胎,敷衍塞责,核电站从上到下没几个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的。
影片的一个细节显示两个工人为了节省时间、远离危险,选择了直接捍接漏洞,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核电站管道压力过大,彻底爆炸。
说明整个电站,从领导到同志,大家都只能是应付工作混薪水而已。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世界只能按照既定的方向走向黑暗的深渊,哪里有上帝之手呢。
电影的后半段,告诉我们那些高大上的理想信念其实是虚无飘渺的,为了挚爱的亲人,为了永不忘记的誓言,做出自我牺牲的人,才是最终的救赎者。
拯救了爱人,亲人,朋友,国家。
《潘多拉》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令最高统治神宙斯十分恼火为了抵消火带来的好处,他决定要让灾难降临人间他让火神用黏土制造出大地上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再令众神赐予潘多拉美丽、聪明、好奇心等天赋最后,宙斯给了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最终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
不得不说,这个片名取得非常贴切这整部电影仿佛就是那个脍炙人口的希腊神话故事的现实版本与火种伴随而来的灾难盒子和与取之不竭的能源伴随而来的辐射威胁正如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代价人类所享受到的所有更富裕与更便利都伴随着更可怕与更危险而核能,就是其中最极致而典型的范例“如果好好利用,它当然是最好的礼物”
如果不呢那么它便“不再是礼物,而会成为祭品”
因为触及到太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痛处这部电影的拍摄、上映过程都十分艰辛长达4年的过程中经历了金主突然撤资的事件换了三次投资方准备上映时,又因庆州发生了5.8级地震(韩国1978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大规模地震)情况与影片中某些内容暗合在多方压力之下,只能一再推迟上映时间2016年12月7日当这部有6280名演员、504名工作人员参与拍摄集结了电影《老手》的摄影指导《釜山行》的视觉特效指导《辩护人》的音乐指导等一流制作班底总投资达120亿韩币总制作经费达155亿韩元的罕见超大型投资电影终于公映时距离它摄影完成,已有1年6个月之久
曾经执导《铁线虫入侵》的朴正宇导演在2016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又向观众交出了一份韩式灾难片的标准答卷虽然在票房上,450万人次的成绩只是勉强过了那条超高的损益线故事前面大半主线基本套用福岛事件在人物塑造等方面上也存在着各种不甚完美的症结但这些丝毫不妨碍它成为2016年韩国最好的灾难片甚至比起《釜山行》里上蹿下跳的僵尸《潘多拉》里那个也许一样也在你我身边存在着的核电站那些和辐射一样随时可能悄无声息杀死你的对核灾害的无知、麻木与贪婪要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警醒作用
正如你们所知最开头的那个神话故事有一个遗憾而悲伤的结尾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它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惊慌万分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
而这一次,被我们捧在手心的潘多拉魔盒当它再次因为贪婪与欲望被打开的时候那存在于最深处的“希望”它和灾难,究竟哪一个会先降临「你猜」
From小玩剧字幕组翻译君:大半年来翻译得最辛苦的一部片两小时十多分钟通篇不是釜山方言就是专业术语台词量也几乎是其他片子的两倍翻烂核电站相关资料已经尽全力做到了准确、通顺、易懂如果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多多包涵吧XD-----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小玩剧字幕组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DE1OTYwNA==&mid=2652019908&idx=1&sn=1e22b4db40bbb0b6a6591a26f8ca4202&chksm=f18bdddfc6fc54c9fbbb22b6a631ac610997cf81b51c790dd54d98ac22772454f68653e8e379#rd转载请告知
是根据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改编的。
说来也奇怪,政治经济上极为仇恨日本的韩国人,翻拍起日本电影来倒是不留余力,当然,翻拍之后,加入对政府的无情嘲讽也是“政治正确”的一部分。
只不过,对于大多数韩粉来说,电影演员年青漂亮,就能让他们以为这是韩国原创了。
电影这段提到因为没有处理废核燃料的设施而把大量乏燃料棒储存在燃料厂房,其实国内情况也与这类似,所以核循环项目的尽快上马是很有必要的感觉有必要科普的就这么多,电影很好的反映了核电业里常说的一句话:一切事故都是人因事故。
转帖:日本核污染水已进入大海,研究称日本核污水排海240天到达中国。
此刻,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日本当地时间13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当地时间24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时间上午9点左右),东京电力公司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召开临时记者会。
东电在临时记者会上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将在当地时间今天下午1点(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启动。
今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预计为200到210吨,每天的排放情况将在次日公布。
首次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看完之后我想了解我们国家新闻了,想了解中国哪些地区修建了核电站、哪些又是已经老龄化、人民是否能够信任我们的政府,面对灾难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预防啊……人们多长点心吧。
首先还是要膜拜一下韩国电影人。
这部电影延续了韩国灾难片的高水准,特效非常不错,故事感人震撼,剧情紧张跌宕,讽刺当局政府也很有力。
男主最后的告白非常真实,我认为这才是正常人的想法。
点赞。
电影中间部分无力感太强烈,“核电站爆炸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念头深入人心,很成功,但是好残酷。
很真实又很沉重的一部电影,不像某国一直高光颂扬政府,而是很勇敢地抨击无能政府,同时从各角度刻画人性,政客的丑陋和懦弱,小人物的怕死却又必须向前冲,核灾难的恐怖和人们在灾难面前的众生相......结尾有点过于煽情不切实际,剧情稍微有点拖沓,其他都还好。
忽然回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小日子核污水排海,真的很讽刺,所谓的大和民族,知小礼而无大义,世界的毒瘤。
我们可以没有一个小岛,但不能失去海洋。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关于核泄漏题材的电影,不得不佩服韩国的电影人,虽然剧情毫无新意,煽情煽的催人尿下,但拍摄灾难片已相当成熟,海云台,铁线虫入侵,流感,釜山行等等,皆是特效优,场面赞,加之创作环境宽松自由,更是让电影人可以无限施展拳脚,黑政治,揭人性。
电影用潘多拉作为名字,确是贴切。
传说宙斯憎恨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于是创造出了潘多拉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并把她馈赠给人类。
但是越是天下掉下的馅饼,吃了就越可能拉肚子。
宙斯同时附赠了一个盒子,潘多拉出于好奇打开了魔盒,于是灾难、瘟疫等都飞出盒子,从此便与人类文明如影随形。
作为战争的产物,核能源在和平年代被投入民用。
在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的时代,核能源确是给人类文明保持持续的高度发达带来了希望,所以我们等不及研究如何预防辐射,便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
当前也只是封闭反应堆防泄漏,但是一旦泄漏则生灵涂炭,方圆几十里将在未来的上千年将成为无人区,比如切尔诺贝利。
当然,和其他观影者的感受一样,电影的剧情过于平庸,经不起对敲。
电影的故事不复杂,开始先交代人物关系、政治立场等相关背景,然后交代后来事故的原因,半个小时后核电站出现危机,剧情瞬间紧张起来,一环扣一环,救灾、逃难、高层博弈三条线并行交织,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导演的叙事功底还是很扎实的,后半段就开始大量煽情了,最后男主牺牲自我炸毁底仓,让我想起了头几年摩天楼的结尾,简直一个模子。
电影的优点就是特效和场面,核电站的外观以及爆炸的场面都极为逼真,人们蜂拥逃难的场面也是非常壮观,导演对核电站的专业知识也做足了功课。
缺点是煽情有余,悲壮不足,讽刺有余,细腻不足。
电影长达2个小时10分钟,后半段煽情过多,大大消弱了故事的悲剧性和壮烈感,对人性的复杂多面未作过多探讨,这一点就远远比不上釜山行了。
男主角后来救工友,以及慷慨赴难这种平民英雄精神,电影交代的缘由是友情和亲情,可是电影前半部分对友情和亲情的铺垫并不饱满,对男女主之间的爱情就更加没有交代了,基础不稳,注定最后感情的宣泄就比较尴尬,最后放炸药的桥段也过于牵强,远不如釜山行里的流畅自然温馨。
总统与总理的内斗也只停留在事件处理表面,没有交代深层次的原因,两人脸谱化明显,为了黑政治而黑政治。
好的电影就是要把观众带到黑暗中去感受丑恶、痛苦、绝望,但在最后总要泻下一缕阳光,比如釜山行。
可是潘多拉却没有表达盒子里最后有希望的意思,也没有对核能源作更深入的探讨,这也是影片一大败笔。
看了潘多拉 发现这种灾难片给你展示战争天灾人祸的可怖之处 却又总是可以被人性的暖光之处所感动 这个片子立了好多人 男主 厂长 救援队 总t 总l 每个人代表一个阶层 没有绝对的去描述谁善谁恶 只是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考量 男主姜在赫一开始人设就是不学无术 好吃懒做 总想着逃离那里 一点都不靠谱 在灾难刚开始时也是最先想到要离开的 他贪生怕死没有道德感 但是却是这么一个小人物在影片后成为了救了全国人民的英雄 因为他有要保护的人 他还是怕的 怕疼怕死 可为了家人他愿意赴死 人物内心的成长线很完整 两个小时的片子不无聊 情节设计的很合理 在逃跑的时候领导将门锁住不让工人逃跑 男主就在电闸箱旁边接线打开了门 也为后文只有男主能安装炸药做了铺垫 这里的情节简直是虚幻照进现实 (得到小道消息想要逃跑,被领导采取强硬手段锁住大门 真实的可怕)看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心思去分析镜头调度 感慨拍的有多好等等 我彻底被故事本身所吸引 再次感叹韩国真的敢拍题材完全不受限制
6.2/ 只顾经济发展不管环境保护的反噬,核辐射的对人类和土地海洋持久的破坏远比电影里更可怕。韩国人拍灾难片从不吝啬对当局政府不作为的揭露和抨击,人群慌乱无措各自逃亡被暴露无遗。
开篇有些拖沓,后面为了煽情,节奏又拖慢了,如果不是金南吉主演,可能这片子我不会看得这么投入。
韩国电影的情感就像韩国人的脸,很少是真的。
距离核反应堆爆炸20公里的釜山市受到了严重辐射,请继续观看污染事件下一部作品《釜山行》。
还好对国家机器没有一黑到底
韩国拍灾难片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氛围烘托和场景都拍的不错,前半段还是能跟着电影的情绪走。后面为了强行黑政府剧情开始拖沓。男主牺牲之前的直播又强行煽情,把前面努力埋好的劲儿全给泄了,为了怕死男主最后成为全民英雄的套路搞这么一出,导演和编剧忘了外面一群人也都要死吗?他们就不怕吗?
看得我泪流满面,之后查了下地图,附近就有三个核电站,欲哭无泪啊。
我想电影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核电站是把双刃剑,但更关键的是政府执政清廉与高效。
未来能遇到的灾难,应该都是人为造成的,所以忏悔吧,为子孙后代们祷告吧。电影真的够煽情,但值得一看。还以为潘多拉是一只变异的怪兽,原来我想多了。
我,就出去2年.第一年,去南美捕捞章鱼;第二年,去阿拉斯加捕捞秋刀鱼.就这样转一圈回来,起码赚2亿.
反正是没有达到我对韩国灾难片的期待吧
虽然故事很感人,但总感觉电影很一般,好电影不应该只是感人。
这种韩国套路的片子有点看够了。
小人物的拯救,韩国人处理最后的情感爆发很牛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透着业余的味道!出了问题毫无可行的应急预案,所有人只想自己逃命,军方没有救援队全靠消防,消防队连一身连体防护服都没有。一次事故整个国家机器都崩溃了,太夸张。最后炸天花板也是莫名其妙,地下室封好,水池多注水不就好了。总之有感动,但很强行,算不上好电影,3星打住。
可以但未必值得一看,不过总好过此地绝大多数片子。总统还不错,去床上耍耍。
曾经脑洞过海峡或者三八中的一方发生人为的核电事故,导致区域不可居住,反而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民族融合。
可能因为是讲的日本地震真事,所以也没有觉得感动啥的,霓虹政府太渣了
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把大规模人群恐慌(骚乱)拍得很到位,建议那些要处理这种情况的部门都看一看,我们的应急预案面对真正的逃命式的大规模人群恐慌,恐怕很是苍白无力。
有日本电影的气质,灾难来临时,政府犹豫不决,人民也并不卖命,所有人都是自私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