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孩子挺有教育意义的,培养他们看书的兴趣。
2.看了半天才知道克里蒂是个男孩……3.电影画风不错呢,水彩的感觉。
放风筝的画面颜色超级美,已截图,当屏保了。
4.大人陪着小孩看最好,可以一起聊一聊其中的道理,比如姐姐的行为。
姐姐看起来感觉眼神坏坏的,还以为最后也要恶意破坏弟弟的拯救行动,没想到还是个好心的姑娘。
因为存在bug,所以需要设定。
但这部剧的设定根本没有解决bug,反而让人觉得一切都只是为了让小男孩能认字,而小男孩不能认字这个设定又是整个故事能完成的前提,两个设定循环自洽。
所以女巫后来还是没有被人注意反而是她与自己和解了,木偶爸爸的眼镜能还给他吗?
而姐姐,明明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讲,比如对弟弟刻薄是因为外婆(?
)只给弟弟讲故事而忽略了她,但是姐姐只表面地给了个线,前期刻薄地出场,甚至说出“但她已经死了”这样的话,后期对弟弟突然善良起来,所以中间要穿插妈妈讲的那句话“他们表面上天天吵架,其实彼此都在关心对方”,不然后期的转变就像姐姐前期的刻薄一样毫无根据了。
而且,“其实她没有丝毫的偏心”,认真的?
钱对姐姐有什么用?
还不是因为故事的圆满完成需要钱来修理房顶?
而且,轻松的“讲出一句话”就能完成“拯救魔法世界”这么重要的任务,两个根本就不对等啊,而让不识字的弟弟来完成?
为什么?
弟弟有童心而姐姐没有?
那为什么不让姐姐感受童话,这样她也能拥有童心了,魔法世界也能继续存在了,皆大欢喜不是吗?
至于弟弟,看医生去吧( ¨̮ )
小男孩七岁了,还不识字。
讽刺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他,却偏偏继承了姑婆一屋子的书籍。
书的主人不在了,书们也就失去了守护神。
书们极其需要一个新的守护神。
怎么办……必须检讨的事,第一次看此片时,看了十几分钟,我才明白:克里蒂是一个男孩!
大概是克里蒂的那个”蒂“字先入为主造成的误会吧。
怎么也找不到国语版的链接。
抱歉了!
六一节,孩子的节日。
那么,抽出时间来为孩子”同声传译“也是应该的。
而这样的一次看电影的记忆,也会铭刻在孩子心里。
画面一开始光影变幻中的书架,歪斜着的书,倚靠着,像一段静默的尘封的历史。
老书的烫金封皮、舒缓轻快的歌谣和雨中淅沥的小镇风景很能一下把人拉近故事里。
不得不说老书架迷人极了!
法语和好听,特别是老人给孩子讲故事的语调,亲切动人。
进屋里的片段回忆相当温情。
好似一迈进了老房子就渗入了一份回忆里,木质的霉味以及透过新开的窗射进的阳光一下子把这份回忆唤醒了。
光影的开合更是配合到位有一份奇迹开启的闪亮和新奇。
“别心急哟,我的小纳塔,有一天你会知道的!
不过千万别忘了,有一种信念可以汇集全世界的人们,那就是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可以没有梦想!
”“埃莉诺真是拥有一个美妙的人生啊,知道不,她最大的乐趣,就是躺在那里,睡在她的安乐椅上,然后那天清晨,她依然如此,只是忘了醒来。
今年该为她庆贺百岁生日。
一个世纪啊!
这对于咱们太遥远了。
哎,我现在又是一个人了。
就像粘在岩石上的老贝壳!
”“他试过,但学校的日子终究是很难!
就好像是那些词儿卡在他的喉咙里拒绝出来。
也许是他太过于幻想了。
幻想也不错啊!这不是缺点!
咱们都需要梦想!
”钥匙穿过孔眼的一刹那变得巨大,而随着咔哒一声开门声,主人公的小脸见到屋内简单的陈设而失落的脸意料之中。
而随着一次莅临的视察慢慢在眼前开阔的整间小屋都更让人好奇,隐藏其中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而随着红色的帷幔屏障的遮盖消失,呈现整间书屋,开场的镜头又不顿在脑中重演。
”是书,那些秘密的东西竟然是书!
”我们不由得和主人公喊出了一样的声音。
可惜,小家伙并没有一下子爱上这份馈赠,写满了失落的脸扭曲着跑开了,遗落在角落里的娃娃和掉出孔的钥匙一样,遭到了拒绝。
幼年时最最渴慕的玩具,最最向往的境地,而一旦得到了,反倒显出岁月的陈旧,这才是孩子吧!
我喜欢极了小镇的夜,背景是青蓝色,繁星是映衬其中的白点,海鸥并不在飞,仅仅是飘浮着的姿态,倒像是被风牵引着,又像是在夜风中安静的熟睡。
所有的祥和都最后归于陪伴着小纳塔的那盏小台灯,发出的橙色光芒“可我不是书里的人物啊!
我不知道我的故事会是什么样。
也不知道结局会怎么样。
”“俄罗斯套娃,她经常对我说,那些套娃实际上跟人类是一样的,艾德里安……真正的财富往往深藏不露。
”极温情的一段改编“你变成粉色也很好看。
谢谢。
来吧,亲爱的狼,说再见的时候到了。
我们曾是最佳拍档,就咱俩。
我的恶狼扮相还成吗?
相当成功。
你吓坏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
他们会想念我们的。
”“并不是因为是创作的所以就不存在!
””不知道您是怎么看的。
但在我看来,如果生命中有一样东西比物质更重要,那就是安静的形状。
“”爱丽丝心中猜想,某天,当她成为老婆婆时,她还是会永葆童心,向她可爱的孙儿们讲述她所经历的奇妙冒险。
“就像那些深藏不露的宝藏一样,每个人都永远一个世界,不是不存在,而是未发现!
不相信童话就能证明自己成熟吗?
相信童话一定幼稚吗?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爱丽丝知道,有一天自己会变老,但仍然会保持那颗童心,还会给自己的子孙们 ,讲述自己所有的奇幻故事。
”“他不识字,他不识字”姐姐对纳塔哼唱,嘲笑着他。
七岁的纳塔患有阅读障碍症,却收到埃雷诺婆婆一整屋的童话书,纳塔恐惧不敢面对。
然而童话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生命,作为接班人的纳塔必须念出咒语,才能不让他们消失。
故事由此展开……纳塔看似怯懦,实则富有冒险精神。
姐姐安洁丽卡看似“恶毒”,却也充满爱心。
两人平时打闹,可是都互相爱着对方。
安洁丽卡帮助纳塔后,纳塔激动道:“如果你不是我的姐姐,我早就夸你了 。
”两人的亲情如此生动,让观众触动。
有句歌词说,“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但影片里却告诉我们“编出来的不一定都是假的。
”童话里传达的真诚,善良,勇敢,不是骗人的。
它教会我们如何对待世界,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不让内心有一丝阴影。
影片结尾,世界各地的父母用他们国家的语言给自己的孩子讲述着童话故事。
温馨而又动人。
童话依然流传,真情依然流传。
对所有童话人物的记忆几乎都来自于小时候的故事书。
童话故事的美好之处就在于,无论现实世界有多么复杂混沌和不堪, 我们总愿意相信善良、勇敢、信任、友爱这些最朴素的真理。
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峙在童话里总能有一个完美的答案,这启蒙着童年的我们形成最初的价值观。
影片让我们看到所有记忆里的童话人物真正地跃然纸上,当他们集结在一起,展开了另一个故事。
世事再难,葆有童真。
ps.色彩很美好,画面很美好。
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冒险、勇敢与治愈的儿童电影,它不只单纯迎合儿童心理与视野,同时也具有教育性。
让儿童在潜意识中理解童话故事中奇特的想象空间,拓展想象力。
另外影片内容想要传达的主题,正是片尾借爱丽丝之口重复所言: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这不仅是儿童电影题材所要阐述的主旨,同时也是剧作家们创造优质儿童电影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与自我要求。
什么是善良的谎言?
匹诺曹躲在黑暗中,他的鼻子又变长,我们都知道他对纳塔说的是谎言,他多么的羞愧。
我们总是在指责对方对自己说的一个有一个谎言,即使是善良的或许也会在当下指责。
只是我却觉得当下连真实和虚假都没有界限,根本已经没法去判别。
谎言,就像一个魔杖,慢慢摧毁这个世界。
我们总是认为孩子的不可靠,但他们的能力永远超乎自己的想象。
爱丽丝是我读过的所有童话中最喜欢的角色之一了,也许和柳林风声里的鼹鼠和水鼠还有老獾不相上下。
那些光怪陆离的兔子洞也从此不停闪现在我的生活中。
虽然影片里的爱丽丝很温柔,不是我想象的样子,可是看到爱丽丝蓝蓝的眼睛,神经质的兔子,也还是很让我感到熟悉而安心。
影片最后使用各种语言的父母们给孩子讲述童话的场景突然让我心底一热。
无论哪种文化,我们都需要故事。
就像我现在恰好在读的一本谈论虚构故事的书,书里说,我们是纸墨魂灵的后代。
编出来的不一定不是真的。
不知道哪里去找这个电影的配音版,我想一定很适合不识字的小朋友看。
看完电影后,我最大的冲动就是把它和儿子分享。
上次看蓝精灵,也是没有中文配音的,但整个剧情对小朋友来说非常刺激,所以看得很带劲。
而这样淡淡的隽永的片子,是适合睡前看的。
像读一本绘本,带着心满意足的快乐,进入甜美的梦想。
里面有很多朴素的哲理,比如两个孩子的对比,两样不同遗产的寓意。
一个孩子言语木讷,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一个孩子聪明外露,却难免因为自我感觉太好而显得挑剔刻薄。
礼物代表着姑母希望孩子们保有的最重要的品质。
对纳塔而言,那就是永远保有一颗童心。
而对安吉丽卡而言,珠宝的价值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想告诉她,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才最有价值。
纳塔拯救童话书的过程其实是在拯救他自己。
有多少聪明的孩子,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
没有表达的思想是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的,在努力拼出墙上的单词时,纳塔终于克服了对自己不识字的恐惧,其实最大的恐惧,往往不是我们所面临的困境,而是恐惧本身。
当你把那些不存在的,构成你的恐惧,阻挠你做某一件事情的因素排除开,你才发现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困难。
从孩子第一次牙牙学语,第一次走路,人类就一直在重复着这样的努力,因为唯有如此,你才能进步。
稀饭小红帽和大灰狼
我也想有个这样的书屋。
给小朋友看,可是提高他看书的兴趣。哈哈。还算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童心故事。
除了设[定不错外,别的都一团糟.
看起来蛮有娱乐效果的,这故事就像是梦工厂或迪士尼倒腾出来的,但如此文艺的绘图也只属于法式酸菜了。
原来法国孩子和我们看的童话是一样的...喜欢小红帽和大灰狼,她和他配合了这么久...当年在武汉的法国电影展上看过~~好治愈~~尤其小红帽和大灰狼的对话~~
简单的故事...不过,画面真的太漂亮啦!
剧情很简单,但是这个故事的意义却很深刻。呼吁人们去爱护书籍。
幼稚可爱。
开始不久后那段唱rap一样的童话人物报菜名差点给我看哭了。说起来童话是挺厉害的哈,就我感觉小时候也没看过几本童话书,这些人物我怎么看个模样就全认识。
Monsieur le Pictou 还蛮可怜的
孩子的动画片。
Ce n'est pas parce que c'est inventé que ça n'existe pas.
必须要有梦。
看惯了日式的画风,看到这种画面和人物风格还是觉得挺别致的。当纳塔面对着文字而无所适从的时候,文字变成了海洋变成了墙,变成了一股压力的时候,也能让你感觉到压抑的气氛。最后纳塔面对咒语怎么都读不出来的时候我真是急死了啊混蛋!!!这样的感觉很棒。这故事里大灰狼和小红帽也是一对啊!
童心都渐行渐远,动画片要走出格局把握定位也真是不容易...丰富性与低龄化的平衡、高立意与傻欢乐的平衡都是导演和编剧要头疼的事...
爱开头结尾多过中间...
法语真好听
喜欢极了
很现实地说, 这是患有阅读障碍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