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第一的短评居然说剧情是零,你们的社会经验才是零好吧?
幸福的人都是一个样的幸福,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可能你们都是幸福的人,但你们以为编创用这么多篇幅只是想讲千篇一律的同态复仇吗?
几乎故事中的每一个人召唤地狱少女都有自己的理由,审视这些理由,才能为我们揭示出社会和人心的一个个阴暗角落。
用你的同理心去感受每个复仇与被复仇的人的活生生的经历才是本作的重点好吗?
举几个小例子:第11集被诽谤的政治家儿子找报社主编寻仇,讽刺的是日本媒体被政治势力操纵,不顾新闻伦理恶意中伤给他人带来的伤害;第12集,一个认真热血的老师竭力帮助自己社会疏离的学生,但他自己在学校里也是一个被羞辱与伤害的角色(校长说:“总和那些差生搅在一起干什么,我们要的是升学率”),带上面具时,他们的角色是老师和学生的对立关系,但两人却因网络空间的虚拟而得以展现自己真实的焦虑和痛苦,进而产生了一丝情愫,用彼此发落地狱的方式互相慰藉;第13集不仅追溯了地狱少女从书信时代到网络时代的发展历史,也展现了“复仇”本身的无力,一个画家因为妻子的外遇召唤了地狱少女,但复仇带来的一时快感很快被沮丧和恐惧所取代,他的一生被自己的罪责折磨,走向地狱的丧钟反而成了他最后的解脱,最后在画家画室中整面墙壁的地狱少女画像更是给人一种面对宗教偶像的震撼。
但这一切都抵不上画家最后面对地狱少女的对话。
画家问:到地狱后,是不是就可以见到我的仇人了?
地狱少女说:地狱也是很广阔的地方。
这简练的对话蕴含着无比厚重的分量,用但丁的话说,来到地狱的人要捐弃一切希望。
此时不论是补赎或是和好都已经不可能了,这又是何等的苍凉绝望!!
你可以不喜欢地狱少女的设定,觉得这样处理问题很荒谬,但本作试图告诉观众的是,对于一个地狱般的社会而言,地狱少女反而成了最终的解放者,死亡反而成了自由的归宿,这是一个多么可笑又可悲的事实。
这样一部精彩的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居然被如此低评,我只能猜测要么死宅们太蠢,要么老大哥太无孔不入。
在展开我要说的点之前, 先简单说一下对于整部剧的overall feelings. 它有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内容可以看作单元剧, 作为单元剧来看, 探讨的问题先不说有多少深度, 但是很真, 有现实性. 所以怀着这个level的期待去看这些单元剧的集数, 还算是马马虎虎的作品. 其中bgm是我喜欢的风格, 然而人物造型真的不敢恭维, 除了爱和骨女外, 其他人……额.. 但是它又不是纯粹的单元剧, 因为柴田那两父女的出现贯穿了这些单元剧, 使得中间的十多集很尴尬, 尤其是每集都要看这两父女. 最后的三集交代爱的身世, 算是能引人思考的点, 还不错. 好了, 下面开始dis 柴田我几年前在London business school attend 的第一个 doctoral module 的第一个section 里, 其中的一篇assigned paper是 Coase (1976) 的 Adam Smith’s view of man. 我没读过Adam Smith的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原文, 但是按 Coase 的话来说就是, according to Adam Smith‘s presented case, 当被问到你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一根手指去拯救一百万人的生命时, 那个人会回答愿意, 但并非出自 the love of mankind, or love for these people whom he does not know, 而是出自 the love for the dignity and superiority of his own character. 简单说就是, 因为他必须做这样的选择, 他才是一个高贵的人, 才是在别人眼里有价值, 值得肯定的人, 才是不会被自己良心惩罚, 能继续自我认同的人. 所以这一切并非为了那一百万不认识的陌生人, 而是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可以得到utilities.当然, 无论是Adam Smith 还是Coase, 以及我现在, 都知道,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但是它能很好地呈现什么叫伪善, 也正是柴田中间十多集一直做的事情. 一个偷拍别人的照片去勒索钱财的人, 每集都要说一遍 (明说或暗示), “复仇是不对的, 你复仇了自己也要下地狱“. 哦, 你不在乎? ”我跟你讲, 你之后一生都会背负这种罪孽, 这种沉重感, 你肯定会后悔的“. 哈? 你问我要怎么办, 你被恶人凌辱、欺负、甚至生命收到威胁? “我不知道, 我也不敢保证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但是复仇就是不对的”. 没错, 这是个平庸至极的窝囊男人. 他眼中有着他闲得无聊时临时定义的“对”与“错”. 虽然他自己不能清楚地阐明什么是对, 以及为什么是对的, (无论是他的女儿还是其他地狱委托人问他), 反正“复仇”, “私刑” 之类的就是不对的了, 不对在于这些词本身, 跟当事人毫无关系. 所以每当知道有人准备要做这些“不对”的事情的时候, 他不尝试去阻止内心就过不去. 尤其讽刺的是, 每次知道后, 他都会以一种如消防员去火场救人 或者警察追查一件案件很久后终于找到了线索, 之类的心急如焚的仗势前去. 然而每次失败后, 又会在风中, 头发被风吹得零散, 若有所思地眺望远方, 展露出一种深深的萧瑟, 这萧瑟中又有着平静, 稳重, 深沉, 无奈. 对的, 如果你get到了这里面蕴含着什么, 这就是relief, 我已经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已经用尽我全力去阻止了, 但是事情还是发生了, 我也没办法. 我还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 还是一个有着dignity and superiority of character的人. 再加上这对于“不幸未能阻止”的萧瑟, 我就无可厚非了吧, 内心不会收到谴责了. 记得有一集是她女儿和他吵了两句, 然后跑去淋雨了, 他发了疯地去找, 那个情绪激动得……我就好奇, 有人如果欺负了他女儿, 他又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 有本事别去“复仇”啊. 虽然剧情没往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给了一个讽刺力度更大的答复. 不需要什么女儿被欺负或者被杀这种事情, 仅仅是因为她不开心, 然后他就说出“我决定放弃了, 不管了”. 哦 对的, 这本来就是我为了内心不受谴责而做的琐事, 当现实生活有问题时, 什么内心谴责, 什么良知, 都一边去吧. 毕竟我为了生计也是个可以去勒索的人.这个男人的思维模式有迹可循吗? 很有. 万人吐槽的22集, 就是讲和他前妻的故事那集就是很好的诠释. 我喜欢你 追你的时候 你就是女神, 我只是一个卑微的存在. 追到后, 结婚时半途离开, 为了帮忙同事, 这是我认为“正确”的事情, 你不可以怪我噢. 结婚后, 工作忙没办法, 冷落你没办法, 都是为了养家, 这是“正确”的, 你不可以怪我噢. 然而, 你居然有外遇? 要我原谅你? 疯了吧, 你可以去死了好吗? 真的死了? 虽然间接是我造成了, 但是我没错, 一定要一口咬定, 没错. 你问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 反正我一路以来都是做“正确”的事情, 所以错的肯定是你, 而且错了就该死. 不仅如此, 就算死后, 也别扯上什么妻子, 要强调, 只是前妻而已! 当然用通俗的话来说, 真是渣到不成人形. 最后在女儿的有可能杀死自己的情景下, 没办法了, 演个苦情戏, 随随便便认个错吧. 无论是Adam Smith 还是Coase (1978), 他们想说明的一点就是, human beings 的 self-interest. 柴田这个人全剧贯穿的自私到极致的形象真是够 consistent了. 把这样的人跟仙太郎扯上关系, 还做一个explicit的对比真是对仙太郎的侮辱. 讲到这里就稍稍说一下仙太郎. 从剧呈现的内容来看, 我觉得其实仙太郎就是一个正常的挺注重情义的人. 他平时对爱的保护, 以及从爱第一次假死后的几年里, 表现出的真是很善良关爱的举动, 尤其是最后还提议一起离开村子. 爱对仙太郎的怨恨, 不能说毫无道理, 也没有理所当然, 还是看爱本身是如何定义仙太郎在她心中的位置吧. 从结果来看, 仙太郎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爱第二次被埋的命运. 抛开他对爱有什么个人情感的主观因素, 他对爱算是 能帮的都帮了, 剩下的要怪就怪仙太郎弱小无能, 不能对抗全村的人吧. 但是问题就在于, 他也参与了活埋的过程. 当然他是被迫的, 以及就算他不动手, 也改变不了爱的命运. 然而, 他没有去反抗, 拒绝参与, 这就是对爱, 对保护的誓言(如果有) 的背叛了. 所以他就是作为一个正常人, 做的一切都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爱是把他看作许诺过要保护自己的人, 那可以看作背叛吧. Reference:Coase, R.H. 1976. Adam Smith’s view of m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3): 529-546.
In this Craziness,Uncertainty世间众生之愿我们能够将其留于何处?
In this Craziness,You gave me life心中这份愿望我们又能将其守至何时?
让我看见这一切 是想要我放弃吧这个世界的肮脏是无法改变的而人们也希望它这样下去讨厌的人什么时候让地狱少女流放他就好了这种想法 你有 我也有然后那些人 才能抱着希望地活着一天又一天如果这就是现实 你能接受吗
这不是一部快节奏的动画 主线之前的冗长而沉闷的剧情,故事独立分集,而我也会因为某种异常熟悉的恨意,感觉到仿佛心脏被攥住的微微颤栗 然后就这样一直坚持到第二季末,看到阎魔爱的身世,看见她血红的瞳孔和眼泪,说:我恨你们,恨你们所有人。
按理来说这样的她不应该心存善念,搁在三次元,不是重度抑郁患者,就是变态杀人狂 可她没有。
看着她赤足单衣的走在雪地里,看着她温柔的伸出手对男孩说我们走,看着她被乱棍打死却依旧带着满足的笑容,我忽然就哭了。
历经百年的恩怨,见过无数离别,她冰凉的面孔里,依旧藏有绵软细腻的,温柔。
像那个雪天,跳动的温暖火苗。
接着到了,第三季。
第三季贯穿了一个人物——御景柚姬。
说实话一开始并不太喜欢这个人物,但是后来的结局的确非常颠覆。
人性之险恶再次暴露无遗。
而爱,终究为了柚姬,承担下神的责罚,永世工作,直到人间再无怨恨。
柚姬问爱,为何对她这样好。
爱只说:因为你就是我。
柚姬消失了。
爱又要工作了。
那句哽咽的“柚姬”最终飘散在了风里。
最后,依旧是血红的夕阳。
爱一如既往的平静,说“走吧”。
大家也都回答“是,大小姐” 这就是故事的尽头了。
一目连、骨女、轮入道、山童、菊里,谢谢你们一直在小爱的身边 谢谢。
樱花何时盛开何时在山村里盛开樱花何时飘香正值欢笑七童玩耍时樱花何时飞舞正值欢笑七童入睡时樱花何时凋谢正值七童亡魂升天时……有一个叫做“背叛”的字眼深深的刻在心里。
那重重的砸在脸上的石块,眼睛里流出的绯红色液体。
“不可原谅……不是说了要保护我的吗?
”渐渐消失的光明,遗弃了自己的世界。
“诅咒你们,死也要诅咒你们!
”“消失吧,你这个妖怪…… 村子里怎么会有你这个妖怪…… 这样的祸害不如供给山神,还能为大家做点好事……”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吧……只有仙太郎:“爱就是爱而已……”只有仙太郎,自己的世界只剩下仙太郎……为什么姓了閻魔?
“那只蝴蝶没有死,我只是让它再飞起来而已。
”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明明已经藏了起来……只是仙太郎,只有仙太郎,不能原谅。
当你举起铲子向掩埋的洞穴抛下第一铲土的时候,爱明白自己什么都不再拥有了。
“鷍, 你恨阿一吧,夺去你母亲的父亲。
悲伤吧,寂寞吧…… 那么收下人偶吧,取下红线,我们就正式签订了契约。
我会帮你把他送下地狱。
”这怨恨,过了四百年,依然占据爱的心。
“鷍,你们都下地狱吧,流着仙太郎血的人。
”“人真是可悲的生物,被怨恨这种东西占据心灵,连小姐也不例外。
”三叶只能默默地看着你--爱。
可,爱,你知道么,七童寺的樱花只为你一个人开放,仙太郎的黑糖也只为你一个人做。
那么怨恨,是因为喜欢吧,因为喜欢。
那么燃烧的七童寺,是原谅,还是了断?
鷍,你一定知道。
前几天看完了《地狱少女》动画的第二季。
日本众多的主题动漫看多了,这个地狱少女还真是另类的很!
午夜12点,登陆地狱少女的网站,输入你所怨恨的人的名字,地狱少女就会出现,给你一个代表契约的稻草人偶,只要你解下人偶身上的红线,地狱少女就会将你所怨恨的人送入地狱... 但是,诅咒别人是把双刃剑,你把别人送入地狱的同时自己也要下地狱,只是,那是你死了以后的事了...这部动漫名字看似恐怖,实则画面很唯美,配乐总是缓缓的、低沉的、忧伤的...那个名叫阎魔爱的地狱少女总是面无表情、沉默寡言,可是血红色的双眼却能将你一眼看透,她住在开满鲜红色彼岸花的一条小溪旁,微风吹过,花红如血...可就是这样一副唯美的画面,却让你冷到骨子里去...他把人心的丑陋、社会的无情、家庭的冷漠毫不留情的掰开、揉碎,赤裸裸血淋淋的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绝望、让你无所遁形...女人把始乱终弃的男人送入地狱,为了浇灭心中的仇恨女孩把交了其他朋友的知己送入地狱,为了独占自私的友谊孩子把自己的唠叨的母亲送入地狱,为了家庭永远的宁静母亲把施虐成性的父亲送入地狱,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好人把坏人送进地狱,坏人把好人送进地狱旧的怨恨消除,新的怨恨产生,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于是人们开始利用地狱少女来实现自己的欲望,哪怕代价是地狱...地狱少女总是沉默的将载着各色人物的小船摇向地狱之门、沉默的履行着和地狱之主的约定,因为她也曾是个承载着巨大怨恨死去的女孩,为了自己挚爱的人的灵魂而接受了这份被称为“地狱少女”的工作。
所以,无论好坏、无论是非,她都要履行与委托人的契约,哪怕违背自己的本意。
直到有一天,一个无辜的善良孩子被人诅咒,地狱少女将小船摇离了地狱之门,她终于违背了地狱之主的意愿。
刹那间,地狱少女化为片片樱花,一切灰飞烟灭,只留下一句“这样就可以结束了吧”...只是,人的欲望何时才能结束?
被画风吸引,继而第一季第二季穿插着看。
故事情节不算吸引,但是一个一个的小故事确来得很真实。
但也就是真实,于是看的过程中不会只把它当成一个娱乐性的动漫来看,相反,思考着每个故事反映出来的人性的真善恶。
或者,可以这样说,地狱通信这个方式本身就容易让观众反思,究竟这样一种方式能否正确地像片子里一样的存在于世间。
像二笼里最后出现的情况一样,由于地狱通信的真实存在,人们所谓的“怨恨”来得更加容易了,地狱通信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执行机构,没有规矩没有任何制约的帮助人们消除了所谓的“怨恨”。
但是,正如片子里的许多小故事反映的,很多事情并没有得到现有社会公正公平的处理判定,而地狱通信正是代表了这些受害者群体的一种信仰一种寄托。
我想,这应该也就是这部动漫所要表达的吧。
PS:忍不住谷歌一搜索,还真的有个日文版的地狱通信网站。
只有在午夜才能连接的地狱通信。
只有充满怨恨的人才能看到的联络地址。
说出你的怨恨吧。
只要你和地狱少女定下契约,她就可以立刻把你的怨恨的人带入地狱。
但是,诅咒的代价是你死后灵魂也必须坠入地狱,无法升入极乐世界,永远地徘徊。
之后就由你来决定了。
你愿意吗?
以自己的灵魂为代价,把你怨恨的人送入地狱……一直很喜欢章回式的动漫和小说,一个个不同的故事,一个个在现实中饱受煎熬的灵魂。
陷害。
骚扰。
嫉妒。
迁怒。
报复。
各种各样的怨恨。
很喜欢地狱少女,那个娃娃一样叫做爱的女孩子。
她住在一个开满曼珠沙华的地方,满天的红就如同她的眼眸,那么美丽又是那么安静。
死亡一样的感觉。
在某些人眼里,她是死神。
但是,她是那么可爱而又寂寞。
每天陪伴她的,除了永远只有剪影的婆婆,就只有无止境的寂寞。
记不清哪一本书说过,坏人,其实都是很寂寞的吧……你的怨恨,我接受了。
那我呢?
谁来拯救我呢?
不知道未来还有多久,不知道寂寞还要多久,即使能够掌握别人的生死又如何?
所有的所有,都没有尽头。
突然记起几天前祭祖的时候,烧过的纸灰四散飞扬的场景。
如同黑色蝴蝶一样,决然而凄美。
听说纸灰飞起来就是祖先在取用的意思。
我一向是支持鬼神之说的。
我想,应该没有祖先会不尽力去保佑自己的后人,只要他能,他可以。
只是,有很多事情,是他知道但无法改变的。
1校园暴力。
2跟踪狂,加害者永远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3天才棒球少年霸凌同学,杉山纪彰你这声音太有辨识度了,听着很欠扁。
4轻视宠物生命。
5天才电脑少女复仇记。
6出轨还这么得瑟。
7我的演技无可挑剔,就是假8情感纠葛9你追人家人家就一定要答应吗?
10为真相不择手段,都有跟小爱抢单的了。
12俩正常人,被周围人对比觉得自己不正常了。
13五十年前五百年前小爱就存在了。
话说你们这船可以自动啊,那小爱是怕尴尬吗?
14不一定要做坏事才去地狱啊。
可怕15唉,感觉不正常就是不正常啊,正常人不是这样16马戏团资源有限,这价值观都被扭曲了,结局可怕17这父女俩没有不敢去的地方,太勇敢了,你不用上学吗?
18遇事要和父母商议。
人为财死啊。
19豪门不好嫁啊。
这都什么变态啊。
20地狱中二少年,你图啥啊21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鸫竟然被打了!
22柴田这么不顾家,也是够受的啊。
以前是不顾老婆,现在是不顾女儿。
23完美的天使护士姐姐,被不认识的人诅咒。
感情不顺的男子在大街上随机杀死漂亮女性。
柴田反对的就是这种,随意使用优势力量剥夺别人生命的行为。
24/25/26我觉得这三集应该先看啊,这是大背景。
鸫这孩子真是小大人,四百多年没解决的问题,她给解决了。
阎魔爱的战斗力超强啊。
因为我有个没耐心的坏习惯,好几年前也还小,看了一半就弃了,也并不真正理解怨恨与释怀,罪恶与同样深重的罪恶。
如今再将它认真看完,才明白了这部番传达的核心。
悲剧已然发生,破镜再难重圆,弥补已无意义,而复仇亦无价值。
刹那间的愤怒解开后,它带来的只是空虚,是苦痛,从此不得不与黑暗共存的不安,和同样成为手上沾血的加害者的悔恨,伴着那胸前洗不去的印记,终生无法释怀。
害人终害己。
说实话好阴暗。。。。。所以第二季就完全追不下去了。。。真心太过分阴暗了。。
不喜欢能登的声音……
剧情只是单调的A恨B-然后B就被松下地狱了的无限重复...
每集都很相似是要闹那样
超喜欢爱的一句话:いっぺん、死んでみる?麻美子说这句话太有感觉了
很喜欢阎魔爱 但每集剧情都一样啊!看多了真的很腻不过!
社会阴暗面的各种敏感问题
本来以为是用恐怖故事来逆向表达“害人终害己”的正能量价值观,谁知是“我不怕害己所以必须把伤害过我的人都给杀了送地狱受折磨”。擦,都是什么玻璃心瓷器心啊,伤害过你就要受死下地狱?几乎每个故事主人公都是这样想的!人命在这些“受害者”眼中如此不值一提,就凭他们这种思想,这些“受害者”就活该下地狱了
人设很不错,怨恨版柯南
非适龄观众。。。
没啥看点
画面,配乐不错,无悬念碾压的剧情受不了,要讲述的道理也因为地狱少女没有消失而苍白了,对那道理也没什么认同的。能登说那句 来死一次吧 把声音挑太高了,那挑逗味能和 要来一发么 雷同了.....
看了前九集,剧情每集都一样,无聊的很。豆瓣动画番剧的分都出奇的高,不知道这部怎么上8分的。
额……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耐心的把全集看完……
除了画工可以,故事情节真不咋地!
想死么?
“要死一次么?”这话比较屌的~
第一季新鲜 第二季烦躁 没有后来了。
故弄玄虚吓得就是你,可惜没被吓到感觉蛮无聊的。三无少女很萌,个别几集很萌。音乐好听
越来越不是俺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