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十六岁
Sweet Sixteen,双失十六岁
导演:肯·洛奇
主演:马丁·康普斯顿,威廉·鲁尼,Annmarie Fulton,Michelle Abercromby,Michelle Coulter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西班牙,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2
简介:母亲即将出狱的消息让莱姆(马丁·康普斯顿 Martin Compston 饰)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他明白,母亲是无辜的,她惨遭牢狱之灾只是为了替她那混蛋男友斯坦(Gary McCormack 饰)顶罪。在母亲出狱之前,莱姆还有好多事情要忙,他希望母亲能真正的获得自由,这意味着她必须远离一切可能将她拉下水的人,其..详细 >
(1)肯·洛奇镜头里的“少年犯”和国产法制宣教片里的“少年犯”显然相距甚远,他的电影虽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但始终聚焦于生动鲜活的个体,以带出社会结构性问题。(2)本片的片名当然是反讽,Liam的十六岁毫无甜蜜可言,而是充满了阴郁、冰冷、绝望的气息,十六岁,明明还是渴望爱与拥抱的孩子,却不得不接受法律的审判。(3)肯·洛奇的影片叙事,总是将戏剧矛盾、冲突集中在结尾,以显示矛盾的不可调和、难以解决,譬如《甜蜜十六岁》和《石雨》里的主人公犯罪,《小孩与鹰》《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主人公结尾的痛苦遭遇。
支离破碎
如果片子再长一点,一定能超过《华尔街之狼》成为用f词最多的电影。学了好多苏格兰英语的单词哦~~~把甜蜜放置在痛苦中,好使我们看得更清楚。
有个不靠谱的妈就是没辙啊
提前十分钟离场
在十六岁生日当天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积攒的金钱和希望全部落空。夜晚的梦中是甜蜜的十六岁,与母亲相依为命。
英国现实主义,乡下版牯岭街,脏话版莉莉周。作为成人礼收下的刀子,用来得到帮派的信任,用来和兄弟撕破脸皮,最后还是鲜血淋漓地刺进别人的身体。十六岁爱别人太早,可得到爱似乎又显得太晚了。几次漫不经心的场面调度让人以为温情四溢,到头来还不是悲剧收场。男主角好像谁。
前面真是又闷又冗
含fu*k量极高
逆向的成长,温柔的叛逆;努力奉献爱,仍无法得到对等的柔情,父母皆祸害,无法感动,无法谅解,无法拯救…
3.5
英国为什么这么多这种电影?
400 Blows
甜蜜本身即反讽,<四百击>的一种痛改,并不高明。仿照意味着失信,选择Martin Compston眼光毒辣。
甜蜜的16岁男孩杀人事件.整部片子里面英语口音真令人头疼
全然不甜蜜的惨痛16岁,努力学着成熟长大,努力去爱,而现实从不会因为自己的柔情而融化半分。深陷泥淖无法爬升的底层,安于麻醉梦境装睡的亲友,阶层固化无法撼动,人性弱点坚如磐石,让人绝望的环境,让人寒心的母亲,这个世界怎么会好。徘徊在海边的少年啊,究竟何去何从,与《小孩与鹰》同样痛心。
这是无论多么努力都走不出的现实困境和阶层固化,肯·洛奇在这里讨论的不再是单纯的社会问题,而是缠绕着一个男孩的悲剧般的宿命。
已经是我最爱的导演了。每一部都这么这么的好。
少年对家的渴望,和pinball的拥抱,和妹妹的拥抱,妈妈在新家里参观仿佛一切辛酸苦辣都有了出口。刮胡子拿刀喝酒的成人礼,不合身的西装,两个孩子在居室里生活的违和感。开头摇滚停止后少年侧脸就定下了整个的基调,妹妹擦药时窗前的绿植,酒吧探头时的反光,厕所里的蓝色水帘,墙漆的反光,妹妹门上的影子,是liam的孤独茫然挣扎。不时闪过的空境又仿佛在暗示,这座没落的工业城市里,这样的少年到处都是。年纪大了看不得这种眼神真挚的少年犯错堕落吃下命运的苦果。
肯·洛奇大爷社会现实主义风格的完美呈现!私以为最后一个镜头可以更往[四百下]靠一点。马丁·康普斯顿演技真好。在影片的最后半小时终于出现了熟悉的肯大爷的吵架电影以及重叠对话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