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荐黄金花,原因之一是饰演黄金花的女主毛舜筠(毋庸置疑的有演技的有样貌的实力女星),力荐之二是电影所关怀的小人物(弱势群体)的故事; 《黄》片我看了三遍,每遍的体会都不同,第一遍粤语香港版,第二遍国语内地版,第三遍粤语内地版,这三种囊括了《黄》片的各版本各角度的诠释。
毫无疑问的,最深刻直击内心共鸣的是粤语版本,语言和肢体完美结合促使了内心的化学反应。
我想深入谈谈个人对电影各种感受,影片中很深刻的片段有黄金花第二次预谋杀情妇的红色片段,对于该片段联想式的情节安排,我和我的朋友在放映结束后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我认为片段是黄金花脑海中联想,朋友则认为片段是光仔脑海中的联想,觉得都合情合理,或许导演想表达的是妈妈和儿子脑海中交织的联想,意味深长。
另一个片段则是金鱼覆水回收的镜头,拍摄用了一种倒镜头的方式,想表达一家破镜重圆,亦或是想回到过去平静生活,或更想回到黄金花怀BB时不去追赶老公前的生活。
该镜头用得高级,个人很喜欢。
电影中处处可见金鱼的影子,从浴缸中的鱼到背包上鱼的挂件再到最终落画的整屏海族馆的鱼,预示着自闭症的孩子如同鱼离不开水般离不开家长的细心呵护,据说金鱼只有七秒的记忆,好比自闭症的孩子,所以结尾处采访黄金花的时候,黄金花淡淡地说养一个等于人家养三十个,平淡而心酸,直击人心。
谈谈演技,毛姐把这个平凡、坚强、辛劳、充满爱恨情仇的自闭症孩子的母亲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细节地处理都恰当到位,没有做作、夸大,留下的是温存、回味,不愧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实至名归。
凌文龙演绎的光仔,感觉就是真实,一个新鲜演员银屏处女秀如此精彩,很看好他的未来,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当之无愧。
影片谢幕时候,特别鸣谢的区丁平,香港大美指,感觉电影中某些细节处理手法有着他的影子。
不得不赞一下,电影中的音效处理很不错,音乐的选用也很深入人心,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童声给人希望。
整部片子,不煽情但感人。
不过剧情的厚度还略浅,演技带动了剧情,还是很值得一看!
给电影手动点赞👍
很庆幸陈大利导演能有这部注重社会意义现实题材的《黄金花》,关注自闭症和智障群体。
4月15日的第37届香港金像奖4次提名也是对本片的认可和关注。
本片儿子的扮演者 凌文龙的演技深刻的传达了这个特殊群体的点滴和他们的世界,毛舜筠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演技实力展现—— 一个母亲的不易和陪伴的点滴。
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看的戏,4月20日全国院线上映。
作为一个从业者很清楚的知道这部片子的票房不会好,没有波澜起伏的剧情冲突,没有炫彩斑斓的视觉冲击,没有当红巨星的流量保证。
是一部带有明显生活色彩的类纪录片(有点偏向)但是电影的意义不止于此,展现一种人文关怀和引起更多观众的思考更值得我们去推崇。
我不是说这部片子绝佳,但是看到你会有所思有所感。
《黄金花》妙在假借”打小三“的故事,探讨了我们和痛苦的关系。
毕竟凝望深渊,深渊亦如是。
叙事和抒情正在想,是哪位导演如此强劲,竟然发现是为编剧出身的导演陈大利,而且是《叶问》《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这种片子的编剧……又或者也许他只是把最好的本子留给了自己了吧(大误)。
贫富差距、老龄化、医疗资源紧张……面对层出不穷的城市病,走过80、90年代辉煌的刀光剑影,香港电影开始盛产“边缘小人物”剧情片。
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在少数,近几年更是出产频繁,《一念无明》《幸运是我》《踏血寻梅》,在香港的院线上,几乎都叫好又叫座。
记得在《一念无明》的首映上,黄进自己也承认,在电影中他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这样收尾可能会让观众不买单。
这在电影里是很致命的,只是说”我们继续一起走下去,走一步是一步吧“,显得非常消极。
对于期待故事的观众来说,也是难有启发的。
或许是黄进还年轻,并没有能思考得透这个社会问题,又或者在思路上,他也原本只想达到这样一个完成度。
当然,我自己是非常看好《一念无明》的导演黄进的(他本人很帅气),但对比起来,《黄金花》确实让人惊喜。
紧张的配乐、凶杀的元素都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边缘人的故事,除了卖惨之外,可能性还非常丰富。
打小三的外壳:和痛苦和解港漂多年,不知道内地的观众看“港式悲剧”能有几成的感同身受,毕竟这些所谓”正港味“的故事远不如古惑仔、警匪片刺激。
无论是《幸运是我》,还是《一念无名》,再惨的境遇,主角仍然有房住、有工作可以养家。
如果硬要渲染香港的底层过得比内地惨,那也只能说是强装外宾。
于是,《黄金花》的切入点选得非常聪明,不过度渲染无用的惨来”共情“,而是讲了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打小三“故事。
我也相信,这样一个故事,在内地的票房不会不卖座。
简单说说这个故事,毛舜筠扮演的黄金花是故事的女主角,她和出轨成性的丈夫生养了一个弱智加自闭的儿子光仔,而后全家的生计都靠丈夫在外做驾考教练的薪水过活。
而故事便落脚在丈夫和驾考学生”丹凤眼“发生了婚外情,穿帮后一走了之的时间上……家庭被拆散,只能和儿子相依为命,黄金花在绝望的谷底,压抑交织着怨恨,她打算向第三者复仇,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她花了大钱,联系搭乘走私的船只,制造不在场证据,计划自己捅死那个破坏她家庭的狐狸精。
说是打小三,实则第三者插足只是速度激发起黄金花女士常年对生活的痛苦感受。
她坐在崩溃的悬崖边上已久,不知道应该怎么离开。
婚外情解剖了黄金花的痛苦——跟踪、并排期狐狸精的时间表,过关去深圳再返回香港,她的复仇之路步步为营,持刀已经走到了小三家门口,然而却发现愤怒和仇恨并无法解决复杂的人生。
——她发现精心设计的复仇计划,竟没有考虑到被电梯的闭路电视拍下的可能,最终只好放弃,接而小三的一次面对面挑衅让她再度燃点报仇之火。
这一段常常使用搞笑的方式来拍摄,也提醒我们并不是正戏内容,从中我们真正可以窥探到的是她的生活——丈夫的出轨让她抬不起头,儿子的不受控制让她不断向人道歉、必须带着儿子的特殊状况,导致她寻找兼职养家举步维艰。
富豪雪糕植入了一个非常好的广告。
日日如旧的黄金花,贩卖每日新鲜为你制造雪糕。
痛苦是黄金花的核心情绪。
在本片中,儿子和家庭是她的痛苦之所在。
她也说过,如果不是为了儿子,早就会离开这个家了。
我觉得电影的核心就是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深处绝望,如何与痛苦和解。
对于生活的绝望,低级的快乐虽然奢侈却毫无意义。
我们往往不知道快乐是为何,这种情绪只会让人陷入迷茫。
比如沉溺在男女之乐的”丹凤眼“,和逃避责任后片刻欢愉的丈夫,在快乐中他们迷失;黄金花也是,想象复仇的快乐,让她失去理智,只想用杀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而逃离痛苦的唯一方法是理解。
代表着黄金花痛苦的光仔,在最后拯救了她。
站在痛苦中思考痛苦,承受生活的轻和重,这是一种生活的常态。
就像光仔一样,黄金花创造了他,而他也许并不会和你有完整的表述和对话,但它窥视着你,渗透在你的生活中。
甚至,在所有的情绪中,你花了最多的时间去和它相处,凝望深渊,时间久了,你成为了痛苦本身,痛苦亦能理解你。
最后一幕光仔在即将出发砍死小三的母亲面前大哭大闹,便是最好的解释。
他完全可以感受到母亲所想,尽管他没有太多理解的智力。
黄金花的痛苦瓦解了,她和生活的困境握手言和,于是她便能够继续共存下去。
不要逃避痛苦,你创造了它。
唯有思考它才不会成为它。
它是你的猛虎,亦可以是你的玫瑰。
日本香港两部同名电影,虽然故事题材不同风格迥异。
但同样以独特的视角来描写生活中最真实可又无奈的一面。
本片作为与丈夫合力照顾智障儿子二十多年的家庭妇女,所表达出的坚韧与勇敢,和对残疾儿子伟大的无私母爱,真实感染了每一个观众。
同样折射出了当代女性在面对青春已逝和真实生活中困境与苦难的心里状态。
当她面对拆散自己家庭的小三时,画面中的红色背景,完美表达出她当时一心只想手刃仇敌时内心中的愤怒与悲伤,但当她想到儿子可能会因自己一时的冲动而无依无靠的时候,仿佛心中的一切都以释怀。
是呀!
生活本就无奈多变,那又何必还要用别人犯的错,来折磨为难自己呢?其实面对生活的挫折,我们也不能失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与向往。
就好像1986年《芙蓉镇》姜文在入狱前对刘晓庆说的“活下去,像牲口那样的活下去!”。
虽然无奈残忍,可本片就是这种通过大量笔触描绘百姓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才能体现出华语电影中人性中的卑微与尊严。
昨天(4月15日)晚上,金像奖颁奖了,在大陆几乎没惊起任何水花,虽然我在微博的登录页面看到了他们的广告,当晚在热搜上挂得最久的是赵薇和成龙,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最多的是古天乐。
金像奖的确一年不如一年了,但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
今年最佳新演员奖和最佳女主角分别被凌文龙和毛舜筠拿走了,因为《黄金花》这部电影。
两个人在电影里面演了一对母子,一个人到中年的师奶,名叫黄金花,有一个丈夫和一个自闭+智障的儿子。
电影聚焦在丈夫出轨以后,黄金花想要报复小三却最后因为儿子没有报复成功的故事。
短短半个小时,虽然只讲了丈夫出轨后的一段故事,却几乎讲完了黄金花的一生,如果他的一生是从孩子出生开始。
“我最担心的是我死后,我儿子不知道怎么办。
世人都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种折磨,但对我这样的家庭来说,却恰恰相反。
”(剧中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但是这个意思,但我实在找不到这个原话了,等上映之后我再修改。
)当有人问黄金花最担心的是什么的时候,我猜到了,很俗套,但是却很真实的一句话。
上周,黄金花导演和两个主演来佛山路演,我正好去了,见到了三位主演的面。
不算大的影厅里面竟然都没有坐满,我感觉就算这个电影上映了,估计票房不会高。
路演的时候,毛舜筠没怎么提自己,倒是特别推荐了凌文龙,说他第一次演电影,但是演技非常好。
后来看完电影以后,我得说句真话,他演技真的太好,全程没觉得他在演,感觉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很喜欢这部影片,错过的确遗憾。
去年的时候,腾讯搞过一个活动“1元钱”买画,这些画画的作者都是一些自闭症患者,记得还配有视频,小孩子还介绍自己来着。
我一直以为自闭症就只是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话,直到今天,我都这样认为。
不知道为什么,我还老师觉得自闭症的孩子都有特殊的技能。
这部电影到时让我去查了下到底什么是自闭症,结果发现我想得实在太简单,这个社会大概有几亿人都跟我是一样的想法吧。
不过我喜欢这部影片并不是因为他聚焦了特殊的群体,而是电影所透出的那份平淡真实无奈和生活。
展现了一个有一个自闭症+中度智障孩子的三口之家真真实实的生活,外人所有的感受都不及他们的生活来得真实。
作为一个妻子,黄金花遭遇丈夫的多次背叛,生孩子的时候因为丈夫出轨孩子早产,所以他把孩子的自闭怪在自己的头上,虽然医生告诉他,孩子自闭跟早产没有任何关系。
好不容易孩子长到20岁,丈夫又出轨,我觉得这二十年,丈夫出轨的次数肯定不止一次。
但是她都忍了。
最后小三来找她挑衅的时候,她说了一句,你抢走的不是我的丈夫,你抢走的是孩子的爸爸。
他的儿子如果想要的不能得到,就会发病自残,当他想要爸爸的时候,他就自残,黄金花根本拦不住他,这个时候她应该是最绝望的吧。
毕竟要压制一个20岁年轻小伙子的自残,爸爸更重要一点儿。
作为一个母亲,她尽职尽责。
如果有这样一个孩子,不知道有多少人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但是她却是一个坚强的母亲。
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着自己的孩子,任劳任怨,为了儿子,连丈夫的背叛也忍受了。
她的坚强还体现在丈夫抛弃了他们以后,她带着孩子工作,坚强的不像话。
“为母则刚”,这句话体现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她的坚强还体现在,作为一个想要杀了小三的普通女人,她作战计划非常周详,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也体现出了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
毛舜筠演的真好。
这部电影就讲述了一个有自闭症孩子家庭的真实模样,越真实越能打动人。
不一定要抒发多么伟大的感情,也不需要歌功颂德,更不需要热爱这个世界。
全程没有一点儿鸡汤,这才是电影应该有的样子吧。
所以,我喜欢这种样子。
本片和李连杰的《海洋天堂》有点类似,但是比《海洋天堂》讲的故事更复杂。
本片除了讲到自闭症之外,还涉及了家庭亲情。
故事主要讲视家庭重于一切的黄金花,毛舜筠饰演,和吕良伟饰演的老公黄远山,两个人合力照顾自小自闭症的光仔。
不料老公的因为照顾自闭症儿子太久,出轨自己学车的学员。
黄金花努力维持的家,面临破碎的危机。
为此,黄金花企图杀死小三,而且也为此做了充足准备。
在跟踪观察了一个月,了解了小三的作息规律后,同时也利用自闭症的光仔,为自己找好了不在场的证明。
但在决定去实施计划时,小光似乎察觉了,并且很害怕很伤心。
黄金花想开了,最后为了光仔放弃了杀人的计划,带着光仔找工作,一起开着移动的冰淇淋屋买雪糕。
而黄远山也发现,家庭才是重要的,虽然光仔是由自闭症,但光始终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自己始终爱着自己的家人。
毛舜筠很好的演绎了以恶搞自闭症的母亲,以及一个丈夫出轨的妻子。
很好的把控了,主角在故事中的心理及情绪的变化。
饰演光仔的凌文龙也贡献了不错的表演,这样一个自闭症儿子,没什么台词,基本上就是靠肢体动作。
算比较温馨的片子,可能会戳到你的泪点——《黄金花》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更多朋友关注我
整部影片时刻被一种无望的感觉包裹。
这种无望基本是影片呈现的生活带给观众的感觉。
毛舜筠饰演的家庭主妇黄金花的最大无望来自于自闭症+中度智障的儿子(凌文龙饰)。
影片没有选择励志片那样让儿子最终更接近正常人,因此聪明地躲开了庸俗的煽情套路,也更加重了无望的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通过黄金花接受采访时一句话,像一把刀子一样直插人心:“人家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我们来说是幸运。
”1.如果说需要人照顾的儿子是黄金花无望的根源,那吕良伟饰演的习惯性出轨的老公彻底把黄金花推入无望的深渊。
就像黄金花对小三说的那样:我恨你不是你抢了我老公,而是抢了我儿子的爸爸。
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父亲的角色尤为重要,儿子一犯病就自残,爸爸就要制止儿子,在这个过程中,爸爸身上留下了很多被儿子抓伤而留下的疤痕。
在爸爸离开的日子,儿子又犯病了,这次换做黄金花来制止儿子。
一个妈妈如何在体力上战胜一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
所以等孩子安静睡去后,黄金花在黑暗中边流泪边忍着身体的抖动。
生活想要让你体会无望的滋味,不会一味让你消沉下去,会让你尝试多次看似的希望后,自己得出生活无望的结论,这时心如死灰才是真的无望。
所以在老公离去后,黄金花迎接了第一次希望——如何完美谋杀小三。
为了找到完美作案时间,黄金花带着儿子跟踪小三,认真记录小三的生活规律,寻找小三独处时间方便下书。
然后又从港片得到启发,先从香港去深圳,留下出行记录,然后再从深圳偷渡回香港,杀掉小三,神不知鬼不觉。
第一次因为暴露在电梯的闭路电视里,黄金花只好作罢,第二次因为儿子的阻拦,也没有成功。
感觉希望触手可得,下一秒却遥不可及!
还有比这更无望的事情吗?
在黄金花两次准备谋杀小三中间,有过放弃谋杀过好生活的念头。
她开始和周围婆婆妈妈们聊天,一起去唱K,儿子和她也更亲近,她自己还找了一份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和儿子。
就在黄金花自以为生活朝着美好前进时,小三找到黄金花,说了些不疼不痒的酸话,无非就是讽刺黄金花年龄大,生了个傻儿子,活该老公和人跑了之类的。
然后要和自己离婚的老公又偷偷找到儿子,最后还致使儿子走丢。
接二连三的不顺利才又让黄金花重拾杀死小三的想法。
2.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Tomorrow is Another Day,源自《飘》里女主郝思嘉的一句话。
可以理解为明天会更好这种带有鸡汤味道的激励人心的话。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过一天算一天这样消极的厌世想法。
生活的不断重复、循环,仿佛把黄金花困在了当下。
眼下的麻烦事让她应接不暇,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想其他父母一样,展望美好的未来。
最开始的麻烦事是照顾老公、儿子的饮食起居,同时要面对儿子突如其来的发病,接着就要处理老公出轨,小三找上门这种烂事。
老公离家出走后,黄金花既要面对生存问题,又要照顾儿子。
在老公幡然悔悟重新回归家庭后,黄金花也没有高兴、没有责怪,有的是对未来的绝望:“人家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我们来说是幸运。
”还有什么比没有希望的明天更让人绝望的吗?
3.聚焦这样一个家庭,导演能忍住不刻意煽情,着实不容易。
但导演躲开了廉价的煽情,却没躲开逻辑bug。
电影里黄金花说儿子背她名字、电话都要背5年,可是仅仅看着黄金花记录小三生活作息、洗刀,就能推理出黄金花要去杀小三。
这样的理由在我看来是不能信服的。
瑕不掩瑜,本片能够将“无望”这个有些虚的词塞进每个观众的心里,已属难得。
黄金虾”其实叫黄金花,她是一个自闭➕中度智障青年的妈妈,也是毛舜筠在电影《黄金花》中扮演的角色。
毛毛在2017年凭此片拿下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演儿子的凌文龙也获得最佳男主提名。
然而这部片票房及其惨淡,只有可怜的150万,豆瓣评分也是非常低的6.6。
讲真要不是因为疫情禁足在家,要不是在爱奇艺app上它是免费的还算比较新的片子,要不是因为有粤语原版而我正好想看粤语片,这部即使我作为电影迷也没怎么听说,片名非常不吸引的电影我是绝对会错过。
幸好没有。
坦白讲我有点理解为啥评分不高,虽然主演们表演确实非常优异,毛毛举手投足,一个转瞬即逝的眼神,一个特写镜头中的微表情,都把这位被照顾弱智成年儿子和应付出轨成性丈夫身心俱疲的中年女人演活了。
饰演光仔的凌文龙,看名字很陌生,虽然明知道不可能用真正的智障人士出演这么重要的角色,在观影时刻意观察他的动作表情眼神,还是好几次怀疑不会真的是有智力问题的演员吧?
第一次演电影,32岁演20岁的智障青年,太优秀了。
演丈夫的吕良伟也十分适合这个角色,既有渣男老公的一面,但也是个温柔慈爱的父亲。
另外一众我们看着港片大的人熟悉的配角,像卖鱼婆刘美君,大肚婆江欣燕,客串的邋遢臃肿的强嫂余安安(一代BALL后演这个反差形象惊到我了),演活了地道的香港师奶们。
电影跟《桃姐》一样平淡叙事,没有戏剧性的高潮,没有大时代的背景,只有一个女人,一个家庭的大起大落。
加上那种港式的街头巷尾市井气息,不是浸淫香港文化长大的人,怕是难免会有代沟。
所以很多人不理解黄金花在踢爆老公出轨在他拂袖而去时为啥哭着重复叫喊的只是“我已经买了你的菜”了,不理解那帮以伺候老公儿子为唯一目标的主妇们为啥从头到尾都只怪“丹凤眼”,最后又很自然地接受回头的男人。
这些地道的香港市井精神细碎而真实,但内地观众很难产生共鸣,因此只觉得各种bug太多,无法认同。
电影我个人觉得不算完美,确实存在一定硬伤,但7.5是有的,演员必须9分,综合分8分。
不过我承认有我的主观情怀分,对大家来说,港式小成本文艺片加上你们不熟悉的演员,嗯,如果闲着可以看看,不强推。
毛舜筠今年59岁了,在即将进入耳顺之际,拍了这么一部以特殊家庭生活为主题的《黄金花》,并且凭借过人的演技斩获第37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为她40余年的演艺生涯抹上靓丽一笔。
黄金花 说起毛舜筠,其实可以说很多,比如她和周星星的喜剧之路,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比如《家有喜事1997》,《他来自江湖》,《情圣》等,又比如她和张国荣的情感纠葛,张曾在节目访谈中称:“如果她当初嫁给我,那么我的生活将会是另一种样子”。
这样一个17岁就出道的女人,一个被大众当作谐星的女人,一个喜剧生活剧切换自如的女人(曾经还演过林黛玉),真的很吸引人,哪怕她已经59岁。
言归正传,本剧以女主姓名黄金花为题,讲述了一家三口的生活故事,里面穿插夹杂了几个矛盾元素。
一是儿子光仔。
他是一个中度弱智加自闭症的大男孩,每天嘴里嘟囔着谁都听不懂的YYOO,偶尔会发出几个简单单词,做着与实际年龄不符的事情,也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
光仔既是黄金花同老公决裂的起因,也是二人重归于好的立足点。
血清这种东西是无法割舍的。
有一些评论会说光仔聪明,因为他”巧妙“的浇熄了黄金花的杀机,通过画画、嗷叫等方式叫回了黄金花的本体,让她放在了醋恨。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孩子,他没有这么缜密的意识,但是他通过看到母亲整个谋划过程时,包括看到犯罪预备的凶器时,他知道刀对应的是血、望远镜对应的是丹凤眼、逛花园对应的是犯罪、是害怕、是离别,他画画是表达、他嗷叫是不舍、他流泪是惊恐。
二是冼色丽饰演的小三丹凤眼。
这是中年危机的一种表现,就像经常被用来调侃的是成龙的那句话:“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一样,吕良伟饰演的黄远山出轨了。
其实这种情况下,糟糠之妻人老珠黄,子嗣智障自闭的情况下,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赤壁小乔,都会引起尚能勃起男性的轩然大波。
然而,丹凤眼年轻的不满足,她要全方位的夺走他——老公和父亲。
她拿起光仔的手放在自己胸上的时候,她是愤怒的,心理刻画应该是“老娘就是这样,舍我其谁,你就他娘的应该跟我在一起,你的儿子也不过是我的玩物”,这样或许能解释一些观众对于该处编剧不理解的疑问。
然而,在她想夺走父亲这个角色的时候,吕良伟告诉她“他全职用了7年时间才让光仔牵了他的手”。
这就足够了,激情退去,剩下的只有亲情。
在这两个矛盾中穿插或者串起这两个矛盾的就是黄金花,毛舜筠演的真好,简单的故事饰演的如此饱满,简单的情绪把握的如此到位,简单的无奈释放的深入人心。
在最后和光仔抱头痛哭的时候我觉得她释怀了,因为她找到了生活的中心。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爱和希望·····
整部片子看下来就像是在走钢丝,不要掉下来……差点掉下来……不能掉下来……,最终幸运地没掉下来,好不容易挺过来。
毛舜筠一个人艰难地撑起来整个片子的观感,原本感觉是3+1的结构(黄金花、老公、儿子+丹凤眼)愣是演成了1+3。
剧情上来说感觉像是在学作文,硬硬地给了一个交代,好在是也算给了一个相对正向的结局。
所以给三颗星,一颗星给毛舜筠,两颗星给那三个,导演和编剧暂就不给星了。。。。。
一念无明给港片指了一条路,好像去关注底层人民的题材就很高明很有人文关怀,实际不然。本片全篇的亮点就只有开头的空镜头了,把香港屋邨拍出了日本团地井然有序但是压抑的风格,然后是贯穿第一幕的恐怖片透视镜头,结合导演之前给郑保瑞当编剧的经历非常好理解。而正是第一幕偶有的慢镜已经开始令人隐隐不适,第二幕毫无缘由的煽情和明天会更好的MV则让人作呕。自己嘲笑TVB出品没有剧情没有表演,自己就是一模一样的毛病。什么开心最重要,分手戏那都在港剧里看过多少遍了。毛毛所谓影后级的表演也只不过把剧本上的人物心情描写外化成表情上的控制,吕良伟面瘫级别的表演更是指明导演在指导表演上没有下任何功课(可能也指使不动这些大佬)。再看看颠佬正传那个风格化和完成度。作为现实题材影片,剧本连人物的经济背景都没做好,更别说人物的动机了
#卡航# 像从《电影指导手册》上扒下来的,毛毛姐的真情实感在如此镜头和音乐衬托下显得格外苍白刻意。(光仔竟然是靠演的?太牛逼了吧)
套路之作。好在表演很扎实。
花了两次看完了 故事视角有点普通 但是看多了商业片这种片子反而有点新奇独特 毛舜筠演的真好啊 女子本弱 为母则刚 细节拿捏的恰到好处
三星半,感觉少点什么,就那么一点截然不同
还不错
除去那个滤镜中的杀意,换成与生活的抗争,会不会更有助于升华主题。
毁在名字起得不好,胜过当下港片许多。可以放下浮躁拍一部自闭症题材的中年婚姻危机题材电影,已然不容易。毛舜筠影后超张艾嘉,最佳新演员当之无愧,只是吕良伟相比田壮壮就逊色很多。红色臆想消解仇恨,比《一念无明》《幸运是我》差一点,鼓励下新导演吧。希望延档影后路演之后,热度可以上来点。
感觉妖魔化了自闭症……
2.5,港片最近几年怎么这么喜欢心理问题的题材。另外,香港审美已经被带跑偏,整容脸对整容脸看得很难受。
屎如黄金,虽不可雕,尚能种花。
两遍
导演手法稚嫩全靠演员撑着,不过毛舜筠模样有点过于体面
毛舜筠封后之作
中国电影还是得看香港
很无聊,更平庸,唯二能看的也只有毛舜筠和吕良伟了。
吹呀吹让这风吹,哀伤统统带走。
没像其他人看出《一念无明》感,倒是和国内的《别离》异曲同工。苦命妈妈+自闭症智力障碍儿子的设定的确考验演技,也是本片亮点。但剧情没头没尾,每场戏之间很割裂,好戏连不成好片。杀人策划漏洞满满,没胆弄成《维多利亚一号》,只能强行治愈,强行浪子回头。两星半。PS儿子总让我出戏到董子健
我从前一直说如果我的孩子是痴呆残疾,我宁愿犯罪也杀了他。现在有了孩子,渐渐体会到那些父母的心情,杀不杀变得犹豫了。最近身体不好,适合看这种低气压电影。人生苦短也苦长,身体健康的日常生活其实也是很很多人努力求也求不来的。人生,没办法讲理,是怎样就怎样。真是没意思啊。
这个女人太不容易了!毛舜筠演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