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赶着挤着时间,昏天黑地地把眼睛熬得生疼之后,我终于一集不落的把长达32集的《杜拉拉升职记》给看完了。
故事是以杜拉拉升职为主线的,在职场生存环境如此严酷的时代,职场生存的法则千奇百怪从出不穷,DB的很多老员工,成功的不成功的,善意的恶意的,真诚的随意的都在提醒着拉拉,应该怎样怎样如何如何,你才能在这个国际大公司里面生存并且发展,只有怎样怎样如何如何,你才能保存自己,免受排挤。
李文华,王伟,薇薇安,ROSE,李SIA,他们在以自己的经历真诚而生动的劝戒着拉拉这个新人,可是没有任何背景的拉拉却能拨开乌云凭着内心深处最为单纯而简单的原则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并且一步步升职,直至走向成功。
她的信念和原则如此简单,就是勤奋尽力把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哪怕王伟说她傻说她被人利用,她也不在乎。
把事情做好是她最简单直接的信念。
就是这样她干好了装修和搬家这两件最为困难的事情,为她在DB的立足与成功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是的,可谓人做事,天在看。
无论多么复杂的环境,拼搏奋斗过的痕迹都不是可以随便掩盖的。
然后她真诚追求真实,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她都最大限度地真诚于事实本身,她因薇薇安为保存自己的团队而怪罪于她的虚伪而而无限气愤,也能为了追求事实的真相而在上司面前据理力争。
当一种简单而又正直的品格被一个人不断地坚持并重复着的时候,它便会开始产生影响,拉拉就是这样一个坚持着,也是她的坚持开始影响着她的公司与团队,也促进了她更大的成功。
剧中的情节固然理想,现实生活中这样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机会依然会很少,可是这样的影片还是真实向我们传达出了真善美的美好信念可以实现的可能,让我们可以因此而由衷地欣慰。
剧中最美好的情节还是爱情,由李光洁饰演的王伟是电视剧中最成功的人物。
这个三十多岁的北京男人,外表帅气俊朗,有着成功的事业,工作中带着霸气,嘴角处那点亦正亦邪的微笑充满了魔气,几乎能让碰到他的每一个女人都缴械投降。
可是一段因妻子的背叛而结束的婚姻经历,让他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伤痕累累锈迹斑斑的情感内心,此时的他,为了逃避那段失败的婚姻,游戏着生活着,十里洋场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下,安放不了他漂泊而又孤独的内心,此时的他已是有着历经沧桑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无奈。
拉拉是无意间闯进他的生活的,从同情到好奇到欣赏到喜欢,他一步步地走近这个看似普通却并不平庸的女孩,从什么时候开始?
或许从那些在他面前狼吞虎咽地吃东西的时候就开始埋下种子了,再到她喝醉酒,跳在茶几上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拉着他的领带沉沉地毫不设防地睡去的那一刻,她便开始触摸到了他那似乎早已麻木的内心深处的最柔软的部分,从未见过这样单纯而又没有心机的女孩,不似以往的所有莺莺燕燕,会围在他身边,献着殷勤,向他讨着爱情,此时的拉拉是如同月亮上白莲花般的清新而又温暖的微风。
而后便是带她开车走过那条他最喜欢走的路,而后便是不算俗套的表白,他们相爱了,这样的恋爱是如此简单而美好,只是下班时几次稀松平常的晚餐,只有晚班之后巷口的温暖相拥,然后便是公司里上下楼梯时候那瞬间会意的对视,茶水间的一句温暖的而关切的问候。
可是传达出来的情意确是如此地温暖而打动人心。
没有任何的情欲,我们只知道那些时刻,最累最苦的拉拉,只要拥有那双深情的眼睛和那个温暖的怀抱,就是幸福而美丽的。
静冈的之旅的情节其实有点拖沓,但是很唯美,我喜欢王伟借着买水的借口补上的许愿情节,这样的男人,明明是一次真心的表白,也要掩饰得这样的不着痕迹。
还有隔墙的表白打动了我,这个经历过爱情伤害,离过婚,浪荡过的男人诚恳地敲开了杜拉拉的房门,吃了闭门羹后仍执着地在门外无助地像个小孩一样坦诚自己的错误、惶恐、对婚姻的恐惧,“我来不是乞求你的原谅的,只是想告诉你我的一切”,丢下了之前男人惯用的掩饰错误的各种借口理由,乞求着一次爱情重新开始的机会。
薄薄一扇门相隔着曾经相爱过的两颗心,画面配乐是足以让人心酸到碎的《说谎》。
“我没有说谎,我何必说谎;别说我说谎,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李鸿明和夏红都演得很拙劣,人物也特别平面,不过这些都不能掩盖我对这部电视剧的喜爱。
因为里面那些美好的东西真的很动人 。
每天下班我都缩短了加班的时间,为的是回来看杜拉拉。
看小说的时候我还在读书,不知道职场为何物,带着点爱情故事的杜拉拉升职记第一次给我起了个萌,女人当小白领是不容易的,拼死拼活,不一定就是对的,不一定就能有所收获,还容易把爱情耽搁了。
当时看完,起码学会了一点职场的规矩,也默默告诉自己上班可真不比上学啊,要万事努力,还要学会与人相处。
前几个月老徐拍了杜拉拉的电影,慕名去看了,决心自己给那个电影改名叫杜拉拉恋爱记这几日看电视剧,看完最后一集,结尾的圆满惊喜和灿烂简直能让我当场石化,我告诉还在看书的老白领---工作五年只当上了一个小小项目经理的相公说,人家杜拉拉当总监了。
相公两眼迷茫的看着屋顶的吊灯,半天才说,哥都干了五年了才是个小经理,总监啊总监看着相公那不得志的表情,我决心给这个电视剧改名叫,杜拉拉做梦记这绝对是职场之梦不知道为什么,电视剧能编剧到这么弱智白痴的地步,仿佛一个还没毕业的女高中生写出的小说。
看着她大喊大叫的跑进总监办公室报告这个报告那个的新人时光时,我都担心她会被直接开除。
跨国公司DB看起来毫无人才,一个说话直敢坚持的人就能坐上总监的座位。
杜拉拉小姐进入DB之后好像也不用做什么,搞个活动居然是大学社团对待每件事都拿出来应付的签名活动。
但是娃顺风顺水一路生平,人人都爱杜拉拉。
爱情事业双丰收。
杜拉拉失恋心情不好,在DB很忙的时候告假去日本散心。
王伟离职希望她能陪他出去走走时,她却义正严词的说,DB正是用人的时候,她不能这个时候请假。
王伟居然留下纸条说自己爱的就是这样的杜拉拉。
发誓自己肯定不会离开她,然后独自疗伤去了。
她的选择立刻得到了丰厚的报酬,总裁大人立刻升她做了总监。
真不知道这样的公司怎么就500强了,又怎么这么不怕垮呢然后王伟归来,还送她一辆车——这个电视剧版的杜拉拉立刻战胜了电影版的,老徐还是自己刷卡买车的同学们。
千万别被这个电视剧骗了,以为毕业后的生活真能这么梦幻呢。
这个,是不懂事的编剧和导演偶像过头了以及,不明白最后几集杜拉拉一直皱着个眉头想表达什么。
她在公司走来走去的不高兴,难道就是工作么?
此篇不是影评,是我无处发泄的抱怨之声。
一直看到有关《杜》的报道,于是,百度了一下,发现版本有三,老徐的电影版,姚晨的话剧版和王珞丹的电视剧版。
电视剧版,在卫视首播的时候看过几个镜头,发觉情节太慢。
于是我在土豆网上,先看了老徐的电影版。
华丽的阵容,跳跃的情节,总算是看完了这部票房过亿的影片。
由于我没有看过原作,只能说这个版本更像是一部《杜拉拉爱情记》。
很多职场上的情节,几乎都忽略了。
注重的更是拉拉与王伟的爱情。
难怪有朋友在网上强烈推荐我一定要看一看电视剧版,这个版本更接近原作品。
趁着周日休息,我把电视剧版全部看了一遍。
拉拉的出场,感觉有点憨。
用上海话说,就是有点拎伐清。
但是可以从这个女孩子身上看到一种对待工作的激情,或许这就是王伟和ROSE当场录用她的一个主要原因吧.在与同事相处方面,从前面几集来看,拉拉与麦琪相处的并不好。
但是拉拉根本不以为然,觉得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OK了,哪怕多做点也没关系。
而在ROSE休假期间,正麦琪把拉拉准备升职的消息事先通过MSN告诉了正在新加坡休假的ROSE。
有时候在想:如果没有王伟的帮助,拉拉的第一个任务会如此顺利地完成吗?
如果公司的高管都像JohnChang那样,拉拉又会如何处理?
一个新进公司的助理,对于一个世界500强的大公司来说,有谁会买你的帐?
看看公关部门的那两个女人就知道了,整天喜欢在背后说三道四的人大有人在,可是真正为公司的又有几人?
这样的人,在如今的社会上比比皆是,有些人更引以为豪,他们觉得能在一家知名外企混,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拉拉后来招聘进来的那个周亮,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再来说说ROSE,ROSE是个能干的上司,但是对于比自己能力强的下属,她还是有戒备的。
就像后面的拉拉与帕米拉。
在与杜拉拉的较量中,她们都输了。
拉拉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那种人。
如果你真的伤害到了她的利益,那么她会紧紧地抓住你的要害,让你自动离开。
这样的女人,更适合在商场上打拼。
在这样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里,除了能力,就是人际关系,适者生存。
在经过一系列的磨练后,她变了,变得更加成熟了。
也学会了如何处世,而不再是刚进公司时,那个单纯的小丫头。
关于杜拉拉与王伟的感情,很多人对于电视剧版的结局,普遍还不满足。
以致于不少人开始了自娱自乐,纷纷在贴吧写续,期待着能拍续集。
王伟是个好男人,但是在感情方面他并没有处理的恰倒好处。
他的前妻黛西在应聘DB时,他明知黛西的为人,却还把她留在自己身边工作。
可以说,王伟给自己留了一个定时炸弹。
黛西很漂亮、很时尚,本来她可以很幸福,可是她放弃了王伟,偏偏选择了老外,却不想,最终的结局是被老外抛弃,一无所有。
于是,再次想到了自己的前夫。
却想不到,此时的王伟早以对那个单纯、努力、有干劲的杜拉拉产生了爱慕之情。
黛西之后的所作所为,其实已经处于一种病态。
她以为通过她的小聪明可以拆散对方,挽回自己的前夫,殊不知,抢扭的瓜不甜。
在对待拉拉的问题上,王伟最后问拉拉是否愿意放下一切,跟他离开上海。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拉拉能有今天,全是靠自身努力换来的,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我知道,王伟这是在试探拉拉,其实王伟的离开只是想让自己静一静,想想他追到日本的情景,又有哪个女孩子不会被感动呢?
最终,他不是又回来了吗?
有一部法国电影名为《FAT GIRL》,中文译名为“小胖妞思春”。
说的是小姐妹二人,一个情窦初开的美人胚子,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胖妞,一家人来到海边度假,两人同处一室。
美人胚子成为男性追逐的猎物,小胖妞则在这个假期当中见识了情欲为何物。
《杜拉拉升职记》无论是徐静蕾的电影版还是王珞丹的电视剧版,本质上其实也都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独自闯荡职场的杜拉拉不正是那个在十二岁的暑假里见识了情欲为何物,暗自啜泣之后,终于硬起心肠梗着脖子活下去的女人吗?
那个小胖妞在《杜拉拉升职记》这样的女性励志片当中仿佛是隐形的,她藏在了俏丽可人和健康明媚的后面,她的肥肉在颤抖、她的目光在闪烁、她死命咬着自己手指,几乎已经窒息。
这就是一个女性,那最龌龊和最脆弱同时也是最真实的一面吗?
当她被花样翻新的各种装饰品深深隐藏之后,甚至她自己都不再相信那个肥胖丑陋的自己是真实存在的。
可是,当她被某种价值体系强行塑造,当她被迫去吮吸权力的尘柄,当她被简单化、被商品化、被符号化、被定义、被解释、被同情、被抛弃,甚至被女权主义之后,她那个自卑的灵魂却依然蜷曲在角落里面,无法接受但又极度渴望那份情欲的诱惑。
张爱玲说过“权力是最好的春药”,陈淑桦唱着“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张艾嘉无休止地交付着“爱的代价”,而我们的杜拉拉小姐呢?
却依然在她的顶头上司兼潜规则情人面前含羞低头说着“有了你我就足够了”这样气若游丝的谎言。
没错,在女人的血液之中,感性的因子相对活跃,于是就有数不清的东西冒出来以那些因子的出现作为交换。
《杜拉拉升职记》中精美的鲜花、银质的挂链、闪着烟火在温泉池中漂过的蛋糕,这些廉价的玩意儿,终归会让女人成为俘虏。
而杜拉拉升职记,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不过是一个送给女人的应景的小礼物。
眼瞅着杜拉拉一步步升职,谁还会关心小胖妞如何思春呢?
如今的时代,女人所面临的诱惑有多么复杂,她的困惑就有多么复杂。
一部极尽可能商业化的影视剧,会醉心于表现那诱惑的复杂性而尽可能回避那困惑的复杂性。
如何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呢?
《杜拉拉升职记》这样的电视剧所用的手段却往往陈腐透顶:爱情——一段浪漫的爱情,成了屡试不爽的良药。
这莫非就是那个女人被抓了几千年的把柄?
杜十娘怒沉一万个百宝箱也砸不破的迷津?
王珞丹以清纯和傻笑继承了徐静蕾的衣钵,相对于徐静蕾,她的样子更接近于一个邻家女子,她更简单、更直接,更少文艺腔,在有关情欲的幻想当中,她也更易于掌控,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容易让人产生罪恶感。
说到底,男人会在对王珞丹的杜拉拉的想象中更容易贴近她那“小胖妞”的本质,那个本质无疑会使人迅速痿遁,百无聊赖之下,只好细细品味附着在她身上的所谓的爱情——那原本就不存在的东西。
所谓的清纯、所谓的浪漫,所谓的偶像剧,大概就是这样吧。
台风莫兰蒂让周末连续下了两天雨,正好蜗在家里把上周开了头的戏看完。
个人认为这是第一部可以和国外同类电视剧媲美的时装剧。
主要演员、服装、音乐、布景、拍摄、编剧都相当不错。
特别是王伟、拉拉和Helen,发型、化妆、服装搭配漂亮时尚又得体,王伟的“围巾花”堪比勒夫。
当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植入广告太多;几个外国人演员象木头一样,只是在念台词,别说专业,连敬业都算不上,特别是那个Howard,他的英语我一句都听不清。
在静冈的拍摄很一般,没有把那种异国情调的美拍出来,可能是因为拍摄工具、场地受限制吧(吊桥的部分是例外)。
相比之下,在国内的拍摄就非常得心应手,建筑的、人物的美都得到了充分表现。
最喜欢的场景是每次王伟送拉拉回去,拉拉穿过长长的弄堂,走上台阶,回头望他。
导演用框景用的很漂亮。
还有一点很不合理,堂堂500强的美国大公司,公司中层在和高层之间对话时,不管谈话内容多重要,竟然都是用的中文。
想必是剧组想省钱省事,不想在这方面下功夫。
不过总的来说瑕不掩瑜,没看过电影版,现在更不想看了,就把这出剧当作长24小时电影来看好了。
红着眼睛看完电视剧,每年力行一次的没原则包剧周,总是少不了王路丹。
而最重要的是,她一点点演出了我想看的那个拉拉。
那个有点倔强,坚持原则,努力向上爬的更多人的一步步写照。
不论是王伟的喜欢也好,还是为拉拉一次又一次打赢漂亮仗而大声叫好,至少还是比电影更多的看出了原书的一些些滋味。
虽然结尾有点潦草,7块的盗版碟不可避免删减,但是她一步步向上爬的那个努力的劲让无数我们这样的懵懂孩看到了自己向上窜的希望。
暂且不管有没有王伟的陪伴,没有海伦的热情,何好得的帮助,可当拉拉最后哭过了像vivian一样用粉饼擦干眼泪,露出有弧度的嘴角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对我们来说,可以做的更好lala go
熬夜给它看完了,其实是冲着李光洁看的,然后又不讨厌王络丹同学。
这剧我觉得也能当偶像剧看,你看那么戏剧的男女主碰见,上海那么大,我跑出大门儿一头撞你车上,我内衣外漏就被你看见了,多偶像剧的情节啊,结果剧情倒是除了亲亲拉手就是大面积的斗嘴,但是,作为一个有闺蜜也叫王伟并且我俩也爱斗嘴的北方老娘们儿是特别挺电视剧里的这些斗嘴桥段的,贫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嘛。
杜拉拉,首先,不像七九年,倒像八九年的,然后看到最后一集有她自己回忆,我才觉得,呀,变化真的挺大,至少最后说话老是慢吞吞的,衣服也大多没有可爱的感觉了,这样看吧,是真的成熟了。
关于这个成熟吧,说实在的,当然还是喜欢以前那个特嫩的小姑娘,毕竟我不是王伟,不能把每个时期的她都爱上,不过从一个成熟男人的感觉来看,自己的女人一步步成长,爱也一点点多了估计。
所以我们要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看待成熟这个问题,总不能一辈子都跟小孩儿一样。
王伟同学,李光洁果然果然好啊,不光实力派而且也很帅啊,嘴贫的总是恰到好处,照顾你面子又维持你自尊,大男子主义也发挥的很到位,这样的人周围一陀女人围着却对感情还挺正经,也不知道是不是电视剧专有的。
结果那戴西还傻不拉几的为了估计是虚荣吧离开人了,离开你就离开吧,你还又回头了。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真理啊。
戴西是个傻子。
李鸿明是个弱智。
夏红是个普通人。
海伦是个人见人爱。
约翰是个暴躁男。
天娇是个老实男。
医生是个金牛男。
李文华是个好人。
肉丝和那个老女人也是挺好的上司。
话说这剧里来了星苹果乐园的人。
还有就是我发现挽回前夫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停的和他回忆以前那些个美好的事儿,然后适当的时候再来两句甜蜜的忏悔,然后灌酒推倒就差不多了。
哈哈哈…总之我觉得比书好看,比电影儿那是更加了。
李光洁完胜黄力行啊。
哈哈哈
其实相信想看杜拉拉的人是都看过书的,在看电影,电视剧……徐静蕾和王珞丹的演技我不做评价。
其实我觉得电视剧更尊重原著。
或者说电影的剧本不够好,没有将所有的内容简洁的概括起来,这是他们失败的地方。
杜拉拉电视剧版本的怎么说呢,我觉得开场不会有这么笨的人存在,这是败笔,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单纯的人,但是也不会有这种傻傻的人存在。
其实没必要夸张,好歹杜拉拉还是民企的员工啊……离开后进DB,在DB里面斗争……杜拉拉都在成长。
里面一直都在宣传一种思想,追求自己的心中所想,也是每个人最初的梦想。
玫瑰走了,薇薇安走了,李文华走了,王伟走了,李斯特走了,何好德走了……在她身边陪着她进步的人都走了,她升职了……我总觉得最后很落寞,很凄凉,梦想真的要是这个结果吗?
虽然符合剧情,安慰我们的心,王伟回来了,但是我们是不是在追求梦想的时候失去太多,这样的生活意义有吗?
我觉得电视剧的剧本的思想可以再提提,升华一下,把这些问题问到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杜拉拉找回她以前的最清纯的梦想,找回她因为升值而失去的东西,找回本生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想然是很少能有这种人的,因为这是很难做到了,没有这么坚强,要强的人,没有这种坚持自己风格的而且还好好做到有思想的人……我并不渴望成为杜拉拉,但是我渴望我们要用心做事……
【杜拉拉】杜拉拉,一个单纯毫无心机、热情到傻乎乎的小女生,最终成长为成熟干练、美丽大方的职场白骨精。
我很难评判这两个杜拉拉,我究竟喜欢哪一个。
当拉拉走出TIM办公室,意气风发地望向楼梯下方的DB大堂,她终于可以微笑地对自己说:你成功了。
然而眼角竟还是一丝的落寞。
成功的路上,她有意无意地学会与大老板套热乎,踩在别人的肩膀上爬升,铲除对自己有威胁的下属……她早已练就了职业性微笑,然而她又是否怀念,行政助理时代的自己,那傻乎乎的大笑与肆无忌惮的泪水。
是的,肆无忌惮。
拉拉的成功秘诀,除了恰到好处的运气,电视剧着力刻画的,就是她的执着无畏,努力进取。
从她举着简历冲进招聘会场,摔倒在招聘台前还傻乎乎地对李文华说“MY NAME IS DULALA!
”的时候开始,每一次机会她都不曾放过。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担类似于装修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1000个签名而上街拉票。
更不是所有人会每月加班100个小时而不收取加班费又没有任何怨言。
在拉拉的逻辑里,工作是公平的,付出,就会有回报。
当然,HOWARD的赏识和提拔,也是拉拉升职路上的重要一环。
一次加班的偶遇,一封云淡风轻的邮件“请各位总监配合”,短短7个字瞬间搞定拉拉拼劲全力也无法完成的任务。
那时的拉拉该是惊愕地发现了一条解决棘手问题的捷径。
也是从那时开始,杜拉拉开始成长。
与ROSE的斗争,让杜拉拉体会到,职场竞争没有姑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文华离开时复杂的眼神,更让拉拉茫然,原来自己的上升总是会伤害到一些人,无论有心还是无意。
善良的拉拉愧疚过,难受过,哭过,然而聪明如她,该明白下一次,她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面对帕米拉的质问,拉拉的眼神里没有一丝慌乱。
VIVIAN说过:等你做到我这样职位的时候,你会明白我的选择。
是的,那个傻乎乎的拉拉,已经一去不复返。
杜拉拉成功了。
然而,HOWARD、SCCORT、JOHN、VIVIAN、ROSE、李文华、王伟、DAISY、周亮、帕米拉,甚至是HELEN,都与拉拉有关无关地,离开了DB。
HELEN上班的最后一天,拉拉忍不住地上前拥抱。
我想,她是在告别一个年代吧?
那些提携、斗争、流言蜚语、拉帮结派……在这刻看来,是否显得如此无谓。
我又想,成功的杜拉拉快乐吗?
对于女人来说,事业究竟是什么?
我们该追求的,到底是女强人还是贤妻良母?
又或者,男人需要的,到底是女强人还是贤妻良母呢?
摇摆的李鸿明最终还是选择了夏红,HELEN也放弃了JOHN投入盛天骄的怀抱,只是谁能保证,发迹了的盛天骄,10年后不会成为另外一个JOHN?
这个社会太包容又太残酷,女人们承载的太少,又太多。
【王伟】王伟这个男人,是难免让女人心疼的那一型。
他什么都有,骄傲狂妄,以自我为中心,甚至颐指气使。
可当你静下心来去触摸他的灵魂,才觉察到他骨子里透露出彻头彻尾的孤独。
被女人伤害,因此变得不相信爱情,玩世不恭的生活背面,不过是独自舔舐伤口的痛楚。
也许正是那样一个白纸样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杜拉拉,搬家时与他顶撞、给他下命令又忍不住嚎啕大哭的杜拉拉,才让王伟动心了吧?
这个36岁,身边美女如云,过尽千帆的男人,这个意气风发的市场总监,是否当他看到拉拉的时候,也隐约忆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拉拉与ROSE宣战之后,王伟终于抛掉北京爷们儿的架子,堵住拉拉的环顾左右言他,轻轻地挽住拉拉说,给我个机会照顾你,好吗?
对于王伟来说,是下了最大的决心,才决定再一次投入爱情吧?
是因为太在乎她,才给了她伤害自己的机会吧?
于是,杜拉拉轰轰烈烈地投入了这一场办公室恋爱。
每个早晨的会心一笑,每次开会时的眼神交流,王伟在不知不觉间柔软了起来,而拉拉却在王伟的教导下逐渐成长。
DAISY的无中生有挑拨离间,策划案泄密带来的信任危机,王伟对于承诺的吝啬与动摇,一场一夜情引起的轩然大波……他们也像任何一对情侣一样吵架、冷战、和好、又吵架、又和好,他们也在爱情中犯过错吃过亏,千回百转,百转千回。
当王伟为了拉拉追寻到日本,在拉拉的门外痛哭失声时,我想他已经是足够爱她了吧。
那些刺痛他、割裂他的往事,他从不轻易示人的脆弱,他统统拿出来给拉拉看。
此刻,褪下所有光环,他不过一个无助的,需要照顾的孩子。
职场上,他是上级她是下属,而爱情里,拉拉的坚强,无疑是王伟最好的依靠。
最后时刻DAISY爆发的疯狂,毁了她自己,也让王伟被迫离开了DB。
此时王伟的失落,是不言而喻的吧。
他落寞地说:这么多年,学习,毕业,工作,一直循规蹈矩地走着,从来没有停下过。
这是个好机会,让我可以静静地想一想,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然而好胜如他,怎会甘于将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他人呢?
拉拉终于还是没有同意王伟最后的请求。
王伟那一句“我更需要你”,是最后的谴责,然而连他自己也能觉出其中的无力。
眼前的拉拉,早已不是那个白纸样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杜拉拉。
她更坚决,更笃定,更理智,更独立。
如果此时的王伟遇见此时的拉拉,那么,他还会义无反顾地爱上她吗?
王伟内心的脆弱终于让他选择一走了之,就像他一直以来逃避过去的伤痛一般。
我想,如果不是为了照顾读者观众对大团圆结局的需要,故事该是在这里戛然而止才好。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完满,就像不是所有的人努力,就会成为杜拉拉一样。
【现实】又一个6点半。
疲惫地打开家门,陷在沙发里,闭上眼睛脑子里却还遍布着数据、报表、规范、流程、催命似的电话、邮件……工作三年了。
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重到有时,有些喘不过气来。
杜拉拉式的连轴转的生活,心好累。
两年前,第一次看《杜拉拉升职记》,彼时,自己还是个入职不久,对自己常常不自信的小女子,对职业前景有些迷茫有些期待。
现时再捧起,嘴角不由得上浮一丝微笑。
刚毕业时,那个做事战战兢兢,凡事请示,打个电话都要斟酌再三的女孩,已经消失不见。
越发觉得自己工作时,笑容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公务性的口吻,与各式人等的PK,无休无止的争论。
是成长带来的必然代价么?
不免怅然。
再想一想王伟的话,是否到了该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的阶段?
那些隐藏在心中小小的梦想,是应该扔进故纸堆,还是一再闪光呢?
工作对于我,到底是谋生的手段,还是梦想实现的途径?
对于杜拉拉,我究竟是羡慕还是同情?
很多问题,我还没有答案。
不过,我还没有放弃期待。
如果从人事管理的角度来说,拉拉确实还是太幼稚,EQ还是很差,就从处理帕米拉和周亮的事情来看,未免太苛刻,太情绪化,缺乏耐心,虽然她们都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但确实罪不该死。
培养人才,教育员工是管理者责不旁待的工作,要将每个员工的特点充分的展现出来,不断的motivate员工是管理者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
现实企业里面,拉拉这么年轻就担当大任其实很少,这不是工作能力的问题,这是处理问题的EQ的高低的问题,某些时候这决定了公司的人才走向,问题可大可小!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字,忍。母亲大人说很好看,好吧,好生伺候着陪看。不过王姑娘,你能不能别老傻笑?
后半部分好拖沓。。。哎,有坏女人跟坏男人的片子总让人心烦。。
好吧,中国也能拍比较像样的职场爱情剧了。看这部片的另一收获是爱上林宥嘉的歌。
王珞丹还能再恶心点吗
小说虽然一般,但写的到还很真诚……电视剧这个是什么……
我们直到最后才学会。。。
我承认,我被李光洁迷住了,喜欢他讪讪的笑,喜欢他不正经地毒舌,喜欢他发脾气的样子,还喜欢SHE唱的两个人的荒岛,喜欢小丸子博物馆,还吃到过期西皮糖。这是当年看剧名就无感到换台无数次都不会停留的爆款剧,没想到十年后看了。
好。。。。做。。。。。作。。。。。。
哎呀我的M
反正比电影好看
只有王伟还能看 王珞丹版的杜拉拉实在是……
陪女朋友看的
王珞丹,你不能永远是米莱,你不可能永远蠢真可爱。王珞丹毁了杜拉拉,先看了老徐版的,失望,再看了这个白痴版之后,开始喜欢“年纪大的杜拉拉”
莫名不喜欢王珞丹
第四颗星是打给李光洁的
断断续续看完
浑身充满斗志。
好喜欢最后在静冈那一段。
结尾有点太狗血了吧,本来可以打六星的。
陈彦妃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