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精灵1》席卷全球后,《蓝精灵2》再次将勾起小伙伴们的童年情结,只是这一次,《蓝精灵》不是来追忆童年的,而是充满各种毁童年。
不仅有各种生冷不忌的笑话,还干脆来个彻底颠覆,蓝妹妹的爸爸直接设定为格格巫等情节,让《蓝精灵2》跳脱出上一部的低幼模式,更加适合全家欢。
剧情上,《蓝精灵2》延续了上集的故事走向,主要围绕养父和生父争夺蓝妹妹的情节,而在这之中穿插了现实世界里帕特里克和继父维克多之间的摩擦,两条线索各自发展,到最后又融成一根线索,无论是精灵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中的,都凝聚成一股力量营救蓝妹妹,各种耍宝乐开怀同时,也有浓浓的正能量在其中。
影片最令人惊喜的地方在于主角的选择上,在营救蓝妹妹的阵营中,不是传统的清一色的强者阵容,而是加入了笨笨、厌厌这种有强烈性格缺陷的角色在其中,儿尽管他们自身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在关键时刻,他们还是能克服自身的缺陷,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这点对于现实世界也有教育意义的:第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第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种超越高伟正的人物定位也使得剧情在饱和度上更加丰满,也更加富于励志意义。
而在反面刻画上,除了格格巫一如既往地令人讨厌外,其他的反派“韦克茜”和“海库斯”都相当萌,而且性格也多元化,不是格格巫那般偏执的坏,而是与蓝精灵有着诸多共通之处,最终他们加入到蓝精灵阵营在证实着这种向善的心理。
影片在制造欢乐气氛的同时,寓教于乐的功能也是相当强大的,大人在这里读懂了纯真,小孩子可以领略真善美。
当然,《蓝精灵2》里最大的重头戏还是耍宝,卖萌、或扮酷、或臭美、或搞笑,耍宝路数,这些都驾轻就熟,一众蓝精灵的活泼着实让围观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而在3D效果的表现上,无论是蓝妹妹飘摆的发丝,还是蓝精灵骑鹤飞行横冲直撞,都十分立体逼真。
触手可及的视觉感受让人如同身临其境置身蓝精灵的世界中一样,与他们一同冒险与欢笑。
总体来讲,《蓝精灵2》是一部合格同时接地气的动画作品,它不仅有着萌萌的人物设定,超炫的3D效果,寓教于乐的现实意义,在这里,别去找你槽点,跟着他们一同,找你的欢乐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附件:《蓝精灵2》http://www.diliutv.com/donman/lanjingling2/
让我意外的事,豆瓣上第二部的评分居然低于第一部……这……有没有某些幕后的故事呢?
因为第二部实在比第一部好。
好得不多,但是多出来那一点点很明显。
【于是我就先从争议开始说吧:植入广告。
】我觉得植入广告的处理在于诚意的问题——这是说笑。
植入广告能不能成功,在于它会不会让人觉得恶心。
所以它其实是跟创作者的处理能力有关的。
《大腕》里怎么植入都没有违和感,这就是好故事的妙处。
而同样是冯大导演,《非诚勿扰》植入得那叫一个不堪入目……我在影院里看的是原声版,却不影响片方做的“中国化”的努力。
譬如开篇的画册标题贴心地做成了中文,譬如新闻节目换成了国内电视台的节目。
这并不能亮瞎谁的狗眼,但至少片方愿意花些时间在这上面。
这大抵就像三星,不管你怎么鄙视人家的塑料机身,多么不喜欢S3的P排A屏,人家就是愿意跟中国的运营商合作出各种型号的双卡双待机,还有心思做给中国特供的奢侈型号……这扯远了。
关键是这个“中国版”至少不像《钢铁侠3》那样“没诚意”——活生生把范爷出场的时间做成了上厕所时间……这真的扯远了,貌似我是在说植入广告的……好吧。
中国人看这片子能不被那三个大字的中文商标抓住眼球么?
至于那些怒骂的,我第一反应是,你没看过上一部吧?
其实就算没看过第一部,也可以留意一下这一部里蓝爸爸提到的上一回是怎么穿越到人类世界的。
我看到那个蓝色的洗涤液瓶子的时候,先是一愣,既而乐了。
什么叫诚意?
这就是诚意。
换成汰渍雕牌什么的都不能叫诚意,真正的诚意就是,植入广告能变成彩蛋!
我很容易想像我给外国朋友描述这个广告的植入的方式时,他们会怎样为品牌名字与电影内容的“巧合”而惊讶。
如果在中国摆擂台寻找最适合植入《蓝精灵》的品牌,我还真想不出第二家……【故事:我不能说这故事多好,我只能说它比第一部好。
】第一部的故事对我来说纯粹就是靠“蓝精灵”这三个字卖钱。
如果没有这么多人的童年回忆,第一部的接受度一定惨不忍睹(虽然现在的接受度也不怎么样)。
第一部的故事的缺陷都是教科书级别了,而在第二部里修正得最好的就是,故事没那么散了。
第一部的故事也是分两条线:蓝精灵要回家;Patrick在工作方面有问题。
两条线唯一有意义的交集就是笨笨把广告画换成蓝月亮……结果剧情凌乱,无章无法。
第二部的故事终于把口袋收了一下:没有用高级技法去处理两条独立的线,而是用一个相同的主题把两条线串起来,也就是继父与养父之争,或者说,“何为父亲?
”于是两条线的交集出现在了Patrick(演员和角色重名真是好……)和蓝爸爸的对话里,给观众的感觉是这两条故事线从一开始就是向这里发展而来,而不是像第一部那样突兀。
这样的改变带来的效果就是,故事及格了。
对于经典动画片或漫画改编的电影,我一直觉得不能要求过高。
因为众多客观元素给了创作者很多限制,编剧又不是海选的,而命题作文本来就是很难的,这个题目激发不了这些编剧的灵感也是没办法的事。
你不能指望每一部改编都像黑暗骑士般牛逼。
只要有一个六十分的故事,加上十分的3D动画效果,加上十分童年回忆,这不,就有八十分了嘛。
何况,无论就算电影拍得多好,这个世界上,能打败你的童年回忆的编剧,一个巴掌就能数完吧。
你的童年,终究是回不去的。
【文化:我们看着不一样的蓝精灵】首先,我在影院里看到的中文字幕是中规中矩的翻译,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贾翻译争议的影响,中文没有任何发挥,甚至故意弱化原文玩的游戏。
{说到这里忍不住插播一段笑话:网友:你这些地方翻译错了。
贾翻译:我这叫接地气。
网友:你这些地方翻译错了。
贾翻译:我们的翻译流程很严格的,有很多专家把关。
网友:你这些地方翻译错了。
贾翻译:现在这世界真是有些小人……插播完毕。
}具体的例子,有比如格格巫说“your long lost sister”,中文字幕里只有“你妹妹”;比如海克斯变成蓝精灵后说“you face is leaking”“I'm leaking too”(总之就是说了很多次leak),中文字幕里直接是“你哭了”“我也在哭”。
这当然不是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则是从片名开始就产生了。
相信英语好一点的同学看了第一部都认识到了一个和我们小时候用中文理解到的不一样的蓝精灵世界。
Smurf这个词被翻译成“蓝精灵”后迅速丢失了它的原著最赖以出名的东西:这是一个几乎万能的词,它可以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可以是好是坏是中性……它在台词里时不时的出现,当然,实际含义是不言自明的。
譬如“what the smurf is going on here?”“Oh holy mother of smurfy”“You look smurfy today”。
这个万能词在原著和电影里都产生了不少亮点,然而在中文语境里全失。
我也不认为这是翻译的责任——不管是电影翻译还是最开始的原作翻译。
中文的语言特点实在跟西欧语言相去甚远,很难造出一个能产生相同效果的词。
另一个给翻译带来的难题就是角色的名字。
笨笨、聪聪什么的,平时都算是合理的翻译,但是到这一部就出了大BUG,因为厌厌(Grouchy)想改名叫乐观(Positive)。
这不是问题,关键是电的正极也叫positive……而且关键情节里厌厌还要大喊“I don't like negative. I want positive!”(我不要负极/悲观,我要正极/乐观)。
这……换哪个翻译都会傻了的……这种文化隔阂也产生在昨天(前天?
)《纽约时报》评《一代宗师》的文章里:{当片中叶问狡黠地问:“你是什么风格?
”时,显然王家卫也在问着同样的问题,因为“风格”在这部片子里和在他的其他影片里一样,并不仅仅是可以省略的华丽表面,而是深刻内涵的表达。
}我觉得这是属于姜文说的“外国人误读中国”的典型。
喜欢做评论的人常常过度解读,赋予作品一些作者都没想过的东西。
“你是什么门派的?
”这句话跟“风格”这个词毛关系都没有,结果英语里“门派”和“风格”都是style,这篇英文再转译成中文,变成“你是什么风格的”了……在这种困境中,我观影的过程中不时地欢笑,让我女朋友很不满。
可是听不懂英语的人我实在帮不上忙。
这些被翻译错过的笑点真的这么好笑么?
也不尽然。
我一直持有这样一个“外语幽默假说”:1、同等程度的喜剧,外语剧产生的趣味感更强,因为夹杂了理解外语的喜悦。
2 、观看母语喜剧时,如果旁有其他母语者,获得趣味感更强,因为共同体会笑料带来另一层欣喜,而且人数与仪式感成正比。
这个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根本不明白菲比为何在《Friends》第一季第一集里听说Paul the wine guy后疑惑地说“does he sell it, drink it, or he just complains a lot”却笑得欢乐开怀。
没有一家字幕组明白笑点在哪里,也不妨碍大家自得其乐的捧腹绝倒,更何况那些能听明白的?
【表演:你是在开玩笑吗?
】这个格格巫是一个合格的格格巫,我相信这点绝大部分人都会同意的。
男主角戏份不多,也没有表现的机会——Neil Patrick的演技说不上多牛逼,演喜剧还是有一手绝活的,可是在一部以一个动画角色群体为主角的电影里,你还想让导演把焦点从他的3D虚拟角色上移开么?
于是Neil Patrick也是一如既往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跟所有其它真人动画电影的真人主角一样那个纯剧情功能角色的任务。
其他真人角色则是龙套得不行了。
小朋友的出现一度让我以为要看到童星闪耀,结果根本是虚晃一枪……【不早了,早早总结几句:如果你买了全价票,肯定会感觉亏了。
如果买五折票,肯定不会后悔,不会像我上次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文配音版那样叫苦不迭……】
《蓝精灵2》确实拍的不错,值得一看。
正好十一期间电影频道播出《蓝精灵1》,重温了一下,才发现这是一部连续剧。
第一部中帕特里克的妻子格雷丝挺着大肚子,第二部他们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第一部格格巫被留在人类世界,第二部他就在巴黎成为著名魔术师。
总之,一切都是有联系的。
《蓝精灵2》依旧是蓝精灵们与格格巫斗争的故事,格格巫制造出两个灰色精灵,挟持了蓝妹妹,蓝爸爸率领他的三个孩子再次来到人类世界。
这部有一个新的人物——帕特里克的继父,把很多事情都搞砸,但为了自己的继子不惜一切的老头。
帕特里克从开始的不理解、不接受,到最后倾情相拥,父子相认;有两个新的精灵——灰色的捣蛋精灵,一开始为格格巫马前卒,最后变成蓝色,成为蓝精灵的一员。
我们总批评国产动画片说教味太浓,其实外国动画片说教味也很浓。
外国动画电影大都有一个伟大的主题,而且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主题。
我总结了一下,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励志,如《功夫熊猫》系列;友情,如《玩具总动员》系列;亲情,如《海底总动员》;冒险,如《马达加斯加》系列,等等。
《蓝精灵》无疑属于亲情系列,本身蓝精灵就是一个大家庭,有如此众多且个性鲜明的蓝精灵。
电影第一部强调的是家庭的重要性,第二部却另辟蹊径,走了一条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之路。
帕特里克与他的继父没有血缘关系,蓝妹妹、灰色精灵与蓝精灵大家庭也没有血缘关系,但这四个人或精灵的生父、继父表现得完全不同。
帕特里克的继父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帕特里克,即使他不理解;蓝妹妹的继父蓝爸爸也无时无刻地关心蓝妹妹,即使她是敌人制造出来的。
格格巫是蓝妹妹的制造者(生父),把她打入蓝精灵内部,但被蓝爸爸收编;格格巫想用亲情感化蓝妹妹,告诉她他才是她的亲爸爸,她的后爸爸不会来解救她,但格格巫只是想让她说出变蓝的咒语;格格巫是灰色精灵的制造者(生父),但只是把他们当作工具,等他们一变蓝,同样要被提取精华,最后迫使他们弃暗投明。
因此这部影片告诉我们的是,没有血缘关系也可以有亲情,生父也可能不好,继父也可能好,这在离婚率高居不下的西方世界确实很有教育意义。
但奇怪的是,蓝精灵村里居然又增加了两个蓝精灵,而且还有一个女蓝精灵,也就是说,从此以后,蓝精灵村里将同时存在两个女蓝精灵!
这严重背离了原著和我们对蓝精灵的一贯印象。
按照推理,《蓝精灵》第三部仍然主打亲情牌,但将围绕这两个新蓝精灵,尤其是新女蓝精灵展开。
为了重温经典,十一期间我找来《蓝精灵》动画片来看,看过几集后突然发现,《喜羊羊与灰太狼》与它太像了……
在《怪兽大学》之后上映《蓝精灵2》应该说是这两周中国上映动画电影很明智的安排了。
两部成人与孩子都能得到满足的影片,一个教给我们梦想、勇敢和友情,一个教给我们善良、爱和责任。
蓝精灵走上大荧幕,我们本就不期待它能像阿凡达、少年派一样画面多华丽,多震撼,至少对大部分人来说,它能再次出现就是给我们对童年最好的回味,很显然它们做到了。
亮点一:温馨父子情与父女情熟悉的道尔家,小家伙已经长大了,又加入神秘爷爷的角色,应该说家庭氛围浓厚了不少,而这个搞笑又温情的爷爷在后面扭转蓝爸爸和蓝妹妹感情戏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道尔家父子和蓝精灵家父女的类比,说出影片中最温暖人心的一句:重要的不是你来自哪儿,而是你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同理,某品牌的出现是否也是想说,重点不是你的污渍从哪里来,而是你要怎么洗。
亮点二:反派笑料多不得不提的反派,一个是灰精灵,个人还是很喜欢那个傻呼呼的哈库斯的,给影片有做调剂作用,总不能人人都那么聪明吧,另一个就是阿兹猫,它对格格巫表现出无奈的时候,萌中带鄙视,笑翻全场。
中秋,实在郁闷,走出家门,寻找欢乐,就选中了这部儿时热衷的动画片。
希望它能把我带回去……若怀着一份童心,影片还是不错的。
电影里有一句对白,令我印象深刻“拥有爱的人,是强大的。
”那么,失去了爱的能力的人,是不是无力阻挡任何风雨了呢?
想到这里,眼睛不禁有点湿了。
不管怎么说,中秋,在他们都离去的时候,还有一部电影陪伴着我,蓝精灵,可爱的小伙伴!
BTW,影片里的歌曲都很好听的
其实动画这东西不等于幼稚是很多制作动画的公司立志要告诉观众的真相,它只是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概念以一种更加绚烂更加美满的方式展现给观众。
因为受众群不同,表现的手段也就不同。
比如北美的很多动画是辐射全年龄层的,那么势必在内容上更加充盈,励志温情浪漫娱乐一应俱全;再如日本的动漫很多是针对成年人的,充满了热血暴力有时还有点小情色。
当然也有面向婴儿的,比如风靡网络的“起司猫”,一集动画才几分钟,就只有一只猫在各种角度卖萌,我也没看见哪个女孩说它幼稚,因为是针对小婴儿,你会去看就必须要接受这种无意义的可爱。
《蓝精灵》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尽管它的受众群应该是孩子,却有不少成年人想从中寻找回忆。
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抱着电视看到小东西跳来跳去就会欢喜,晚上做梦还能和他们并肩作战的孩子了。
当人们成熟以后再回来看蓝精灵,难免就觉得简单幼稚。
更主要的是比起普通如动画剧中花样翻新的使坏手段,《蓝精灵》的反叛角色格格巫就只有一招——就是用魔法抓到蓝精灵。
《蓝精灵2》里多了两个精灵,尽管最初是站在邪恶的一方,但大体趋势还是一样。
那两个小家伙是用来在最后升华家人主题的,如此说起来真正的坏人就还是格格巫。
而《蓝精灵2》中所谓家人的概念,其实一直都是他们动画内容核心,同心协力对抗格格巫的过程就是使精灵们彼此连接的纽带,这纽带不需要血缘,甚至跨越了种族,总是能把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缩小。
由此可见这天下大同的概念在《蓝精灵》中倒是永恒圆满存在的。
如此一来难免让人有些审美疲劳。
当然,电影版的《蓝精灵》中有真实世界的鼎力加盟,某种程度上确实将我儿时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梦想实现。
但蓝精灵却没有长大,依旧是蹦蹦跳跳的可爱模样,我们一方面感慨岁月的流逝,一方面又忍不住嫉妒为什么他们永远停留在最年轻的岁月。
这感觉有点像我的小侄女,她渴望长大,我们却渴望抓住过去。
她幼儿园的时候很喜欢喜羊羊,等到上小学之后却表示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看这么幼稚”的东西。
她想要成长,转头再看喜羊羊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周而复始折磨灰太狼的动物很无聊。
但她所谓“幼稚”的童年时代就是留给喜羊羊的,而我则留给了蓝精灵、花仙子以及小神龙俱乐部里一票的卡通人物。
所以尽管《蓝精灵2》真的有些简单,人物性格也都没有任何的新意,人物角色特别是我最中意的尼尔·帕特里克也只是本分的打着酱油,我却还是不能给予它十足恶评。
这就像我陪朋友去看喜羊羊也会给不错的评价一样。
我们选择了儿童的视角,就必须接受它就是恶俗幼稚的。
我们不能批判这种幼稚,如同不能批判自己的童年一样,因为正是这样的简单给了我当时最真的回忆,我们买票想去找回的正是这种回忆,不多不少幼稚的恰到好处的回忆。
这次影片换到了巴黎,拍起来果然就是有不一样的气质。
景色美归美,剧情还是那么让我觉得弱!
里面的主角我真的很喜欢,有帕特里克这个基男演爸爸和丈夫(不过我很难忘记他现实生活的老公和婴儿);还有《欢乐合唱团》的杰玛饰演妈妈和妻子,她这个配角戏份还真少(她的眼睛还是打得让人无法忍受);他们的孩子顺便说一下,实在是好可爱(虽然演技不怎么好);在蓝精灵里面,存在感最强的是靓靓这个自恋鬼(实在无法忽视),而笨笨是存在感最差的一个,我几乎忘记他的名字;蓝妹妹这次头发被剪短,依旧减不了她的魅力,还是那么的动人(水果姐其实也蛮会配音的)。
蓝精灵们一直买萌耍宝,适合给小朋友看,想要观看刺激片子的人请绕道。
如果你去看,请不要抱着太大的希望,当作娱乐消遣看看就好。
里面有那么多个桥段,一定有一个会让你笑。
那只猫也是一直作出超萌的表情,虽然没有含泪委屈,可是他的无奈生气还是让你不得不对他心动。
电影的3D技术倒是弄得不错,将现实和虚幻结合得自然。
剧情还是一样的老套(严重透剧):坏人发明灰人做坏事,美女被绑架,拯救团穿越去人类界,来到男主家,全员救人,迟来一步,美女跟灰人打成一片,拯救队失望回家后又决定不放弃,坏人最后奸计得逞露出真面目,男主(和爸爸)成为英雄,坏人失败,好人得胜,跳舞,HE!!!
总而言之,蓝精灵是一部让你从拾童心,享受短暂萌物演戏,让自己放松笑一笑的电影。
不要对动画片有那么多要求,毕竟这只是商业娱乐片,不是什么大道理悬疑用脑片。
还是一样的套路,于是我看了这部电影,我们所爱的蓝精灵们象征着爱与和平与正义所以他们又一次的把格格巫打到,猜到结局的电影依旧抱着零食跑到电影院,只是想找回远离我们的东西,那些从小就相信的,王子会举着宝剑披荆斩棘来营救受到阻难的公主。
那些妈妈教我们的,可以吧邪恶的力量感化,还依旧存在么?
还是说,只是我们一直在一厢情愿把他种植在脑海中。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因为那些滑稽而笑了。
上学,上班,总是匆匆的,早就把思考抛在脑后,家人对与我们给予的期望、信任、爱、无私的奉献,对朋友无理由的帮助,我想在电影里都可以找得回吧。
这是我看蓝精灵2最直观的感受,可以放在不同的角色身上。
电影本身很成功,值得一看。
作为一个已经充分受到繁杂社会浸染的不纯洁的人,看到如此纯粹的温情电影后,还是得出了如此带有贬义的结论。
20多年前,姑姑送给我一个一米高的蓝妹妹的玩偶作为生日礼物,作为男生平生收到的唯一一个玩偶,我至今都还保存着。
带点弧度的帽子、圆圆的鼻子、蓝色的皮肤,让我觉得很诡异,于是就压在了箱底,每年冬天找厚衣服的时候才顾得上拿出来看一眼。
这是蓝精灵给我的唯一但极其深刻的印象,Oh My Smurf!
多遗憾,好似失去了许多童年。
算起来观影日是离家上学整整10周年的日子,10年里的经历让我从当年一个很傻很天真的高中生变成了今天这样一个腹黑的伪中年人,碰到任何事都恨不得从坏处考虑,阴谋论几乎充斥着生活,丧失了最纯粹的感情。
极少看到影院亮灯后大家都在座位上静静的看着蓝精灵们的开心歌舞,极少看到如此一部纯粹的浸透着爱的温情动画片,突然间察觉自己是那么的内心阴暗,以至于时刻以自己的角度去揣度演员们的“弱智”言语和行为,恨不得自己就是格格巫去轻而易举毁掉整个蓝精灵家族。
这样好累。
年幼时生活里有着很多符号,都来自于日常生活里最新鲜的部分。
每晚6点半的动画片、每年一两次重播的西游记、一次次响起的儿歌童谣,在多年后看来都那么的让人无比怀念。
整个时代都在怀旧,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不断的翻出特定的旧时光中值得回味的东西咂摸着,一个个从儿时起接触的符号、形象都会唤起曲折生活里那一点点被埋藏的纯真。
能与过去共存的时光是极其美好而感人的,哪怕只有很短的时间,给予人的是从内到外延展的力量,仿佛体内的杂质都被心里迸发的温情给融化,这段时间里,每个人都生活在童年。
回想起当年变形金刚上映时,看到擎天柱从汽车变身为真身的时候,我的眼泪都要下来了,仿佛那一瞬间我还是那个每晚守在黑白电视机前等着看汽车人的小孩。
蓝精灵虽没有如此震撼的能力,但带给我欢笑,让我感受到人和人之间质朴纯真的感情,委实难得。
继续期盼。
(全文完)
人类角色:影片中的人类角色与蓝精灵们之间的互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他们之间的误解、合作和最终的和解都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理解。
《蓝精灵2》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和温馨情感的动画电影。
它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享受,更在情感上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影片通过蓝精灵们的冒险故事传递了正义、爱与勇气等积极信息,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同时,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蓝精灵2》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4D版太动感了
Vicky太可爱了
原始人乱入蓝精灵了喂!
一点没找到小时候的感觉 我老了
粤语版的很怪异,哈哈。。。看第一部还是和芃看的。
低幼二倍速游戏背景电影~~
这算是国外版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吗?正义永远战胜邪恶。剧情很欢乐,音乐也很赞!
完全当打发时间 居然还挺欢乐
居然花了70块钱看的,holyshit
挺开心的,格格巫太像吴彦祖了。
因为到场看的觉得效果很美又是差不多是包场,所以多给一颗星
这周终于等到粤语版了,阿莎又来了,这次喵星人继续秀逗~~~比一切蓝精灵都得意~!!!
富于激情与野望的格格巫比愚不可及的蓝精灵们有趣多了,尤其是丑陋、蠢笨、玻璃心、不辨是非的蓝妹妹,如果被抽光精华而死才算是死得其所。
希望你能记得我。
0 0好好看啊.好萌啊
广告片,好讨厌那个真人男主呀
武汉天汇影城 3D 2013.9.13 22:51 45*2
对续集不抱多大期望 但是不是有点太低估小朋友们的智商了。。。
东方卫视和蓝月亮一定是搞过的一定是吧- -
“先来点含羞草花粉,还有百合花瓣能让精灵精华有更强的活力,最后再加上思想的火花,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