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11月30日,中国最差的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播完了。
和其他的电视剧不一样,这部电视剧最大的争议点竟然是它的三观正不正。
这在中国不说是首次,也是罕见吧。
因为中国的观众一向认为中国的电视剧的三观过于正了,束缚了主创的头脑。
当然,近年来,也有很多声音斥责琼瑶剧、韩剧、宫斗剧……三观不正,但是这种不正跟《北上广》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这方面,《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
我想将来某一本中国电视剧教材上,这部电视剧是不可回避的一个标志性的电视剧。
无论是褒是贬,中国电视剧的历史不能回避《北上广》,就像小品史不能离开赵本山一样。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
下面,还是吐槽吧。
首先,电视剧的名字就让人匪夷所思。
什么叫《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有人说名字太土。
关键不是土,是完全文不对题好吗?
一个北京人,一个上海人,在广州工作就叫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了?
那赵晓亮要是黑龙江人,是不是应该叫《黑上广不相信眼泪》?
电视剧完全和北京上海没关系啊。
叫《广州不相信眼泪》还贴点谱。
电视剧的情节我就不吐槽了。
脑残剧也看的不少了,现在无论多脑残的电视剧都能接受。
尽管这部电视剧的情节更加让人不可思议,但也没什么了不起。
最了不起的就是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的一举一动,总是站在公共道德的对立面,能够做到一点两点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竟然能做到处处跟主流道德作对,真是不简单。
外国人如果看了这个电视剧,一下子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游客近年来在国外屡遭诟病了,原来北上广的高级白领也是这个德性啊。
而且他们会感叹,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国人的素质还在原始阶段。
钱虽然多了,人还土得很,真是土豪。
我有一个预感,将来可能会有一档节目,或者一堂课,专门讲哪些事是你不应该做的,哪些观点是错误的,而举例时就是播放这部电视剧。
一、哪些事是你不该做的1、酒驾酒驾的危害众所周知,现在电视上也在反复宣传,惩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可是仍然有些人顶风作案,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这里面竟然也包括一些自以为是社会精英的白领,甚至女白领。
比如潘云。
喝酒后不听别人劝阻,坚持开车,结果撞坏了消防栓。
2、酒驾之后找人顶包在新闻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司机出了事故之后,家人替其顶包,原因就是酒驾了。
这样的人最后往往因为说不清楚事故原委,或者在监控中被抓住现行,结果不但顶包不成,反而把家人也牵连了。
某电视剧中潘云酒驾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承担责任,而是打电话找人顶包。
而他的老板也主动替她顶罪,这种行为在电视剧中甚至被视为一种很男人的做法,这是公开宣传违法行为。
3、开车打电话,开车穿高跟鞋(还是细跟的)驾驶汽车过程中打手机危害非常大。
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而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同时又是单手操纵方向盘。
此时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大脑和双手都来不及反应,极易酿成惨祸。
因此现在交管部门也在反复宣传。
我们国家有很多司机对此认识不够,总觉得自己能应付。
其实开车十年,车祸一秒。
要想避免终身的遗憾,最主要的是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像系安全带,开车不穿高跟鞋,开车不打手机,开车不吃零食,这些规定都是由血的教训换来的。
大多数车祸都不是因为驾驶技术不高造成的,而是由驾驶习惯不好造成的。
新手往往并不容易出事故,因为他很小心。
而当新手变成熟手之后,危险期才刚刚开始,这个时候能够保障你安全的,就是良好的驾驶习惯。
有些事故,只要出了一次一生就over了。
潘云经常开车打电话,穿高跟鞋驾驶。
置交规于不顾。
与韩剧中的主角形成鲜明对比。
韩剧中的人物如果开车,打电话一定用耳机。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韩国人未必会做的这么好,但是引导观众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这也是电视剧的职责之一。
4、超速驾驶摩托车据说,男人大都喜欢发动机,迷恋速度。
其实,不光是男人,很多人都喜欢飚车的感觉。
但是,如果这种感觉是以威胁自己及他人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你还迷恋这种感觉吗?
我敢肯定的是,我不要这样。
因为一时刺激,而让别人断胳膊断腿,让别人家破人亡,这种刺激我受不了。
比如著名的二环十三郎,这十三分钟里,他爽了,旁边有多少车要躲避他,甚至为了躲他而险些酿祸?
如果调查一下,他的行进路线上跟随的一定是骂声一片。
有人说,十三郎是因为太年轻不懂事。
不过我记得人家选择的还是人烟较少的半夜。
可是某电视剧里高占军已经上了年纪,在得了老年痴呆症,大脑平衡能力变差的情况下,仍然在城市里超速驾驶摩托车,甚至是在交通高峰期,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在电视剧里,这种行为却被描述得很帅。
5、随地乱扔纸屑这好像是现代文明的最起码标准吧。
连小学生都知道这个行为准则。
当然,也有些人完全意识不到。
比如前天我去逛商场。
离开时一辆车停在路中间,我直觉里面有司机,于是按了一下喇叭示意。
当时在这辆车的两边和后边堵了好几辆车,因为他停的地方实在是太碍事了。
过了一会儿车才起步走了。
我跟在后面,马上看见驾驶舱里扔出来一个酸奶盒。
于是我立刻明白了司机刚才在做什么。
他在喝酸奶!
能想象到,司机坐在驾驶位上不慌不忙地喝着奶,耳朵里听着后边的喇叭声,嘴角带着不屑的笑容。
待酸奶完全喝干净后,一脚油门,扬长而去,将奶盒抛至车外。
此时的他,一定觉得自己帅极了吧。
而我们,只能对此报以苦笑。
什么?
你说不可能有这种表情?
那你看看《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最后一集吧,赵晓亮用力把废纸扔在脑后,帅帅滴离开。
此时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帅酷行为得到的不是粉丝的尖叫,而应该是邻居的怒骂。
因为——他把废纸扔在了楼道里。
这种事,连常被大家嘲笑的大妈都不会做的,北京帅哥,广州高管做起来却如此流畅,真让人叹为观止。
我现在有点相信在泰国寺庙的厕所里贴卫生巾的游客真的是中国人了。
6、报假警报假警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以前曾经有个报道,说110的接线员经常接到骚扰电话,结果导致110占线,其他处在危险之中的人不能及时得到帮助。
还有些虚假报120的,接线员虽然明明知道是报假案的,但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也不得不走一趟。
有时候却因为这种恶作剧,耽误了真正危重病人的时间。
最后调查出来,打电话的人多是无聊的混混,但也有一些出生在首都,受过高等教育,自称革命军人后代的败类,为了要女孩子的电话,不惜浪费公共资源,戏耍公职人员,视法律如儿戏。
对这样的人一定要严惩。
遗憾的是,这样恶劣的行为,在某电视剧中,似乎被描述成了美好的回忆。
此外,据说《北上广》还有什么开车随意变道之类的情节,不过我没有看到。
上述这几条我觉得就够写一本反面教材了。
二、哪些观点是错误的1、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有人为了升官发财,为了一己私利,或者为了稍微崇高点的想法,比如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为了妈妈能买一个奢华的包包,他设了个圈套,把你家人骗进了监狱,把你父母杀死,把你家产夺走,但是他对你还是不错的,因为他想娶你为妻,和你一起享受荣华富贵,你该怎么评价那个人呢?
曾经我以为,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一万个人都会有同样的答案。
但是现实告诉我错了。
潘云的丈夫被人设计进了监狱,潘云知道后,回答:”男人为了追求女人,耍点手段,这很正常。
“我不敢说她说的不对,我只能说我的观念落伍了。
这种观念我绝对不能认同。
如果全社会都认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是正确的,那我也只能叹息一声罢了。
我没有接受过这种教育,我接受不了这种观点。
不得不承认,现在有很多人都跟潘云有同样的想法。
比如前一段播出的电视剧《三个奶爸》,里面有一个角色为了上位不择手段,设计陷害每一个对自己有恩的人。
贴吧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人都痛骂这个角色。
可是也有几个人回帖说骂坏人的人幼稚,没在社会上混过。
她说”做人就是应该踩着别人往上爬“。
我觉得很可怕。
有人有这种思想我不奇怪,从古到今,到处都有这种小人。
但是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这是上不了台面的,是说不出口的,是怕人揭穿的,不是吗?
因为人们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公共的道德观存在的。
什么时候,已经可以公开的宣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正常的,是应该的了?
甚至已经开始拍电视剧来宣传这种思想了?
现代社会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还是北上广已经变成这样了?
我们小地方的人真是理解不了。
所以看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如果北上广是这样,干吗不去农村种地呢?
活得像狗一样。
而我的同事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城市现在已经这样啦?
真是跟不上啊。
2、利字当头,义放两边我最近读古书比较多。
有一个故事让我很震撼。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甲进京去赶考。
在途中他住在一家客店,听到隔壁有呻吟声。
店小二告诉他,隔壁是一个进京赶考的学子乙,生了重病,没钱治疗,马上要死了。
甲马上说,天下学子是一家,我要去看望他。
小二说,你别去了,这是传染病。
甲不听劝阻,来到隔壁,对乙说,你不要担心,我一定会把你治好的。
于是花钱给他请了大夫,给他买了饭菜,日夜服侍。
终于把乙给治好了。
但是甲也耽误了考期,于是回家继续种地。
分开时,两人义结金兰,并且约好明年重阳,乙去甲家探望甲的母亲。
转眼过了一年,重阳节那天,甲一直在村口等待乙,坚信乙一定会按时赴约。
可是到了夜深也没有见到人影。
夜半时分,村口来了一个黑影,正是乙。
甲邀请乙回家吃饭,乙拒绝了。
原来乙因为家事繁忙,忘记了日子。
到重阳节早晨才发现重阳节已经来到了。
两家距离几千里,一日之间不可能赶到。
于是只好自杀,魂魄前来赴约。
乙说我还没有入葬,你一定要赶到我家,送我一程。
于是甲拜别母亲兄弟,赶到几千里外,在乙的棺木前自杀,两人合葬,在另一个世界做好兄弟。
这个故事让我很震撼,因为它里面蕴含着强烈的道德规范。
守信,助人,重义。
当然,这只是个故事,而且是一个极端的故事。
但是这就是古代的道德规范。
古人编这样一个故事来教育世人,引导世人向善,这就是舆论的导向。
我们现代人笑古人迂腐,什么仁义礼智信,统统打碎。
但是却没有建立一个不迂腐的道德规范。
孝敬老人,友爱兄弟,乐于助人……很多美德都是需要现代社会去弘扬的。
如果人们能多一些谦让的美德,还会有那么多斗气车出现吗?
还会有那么多一气之下,致死人命的惨案出现吗?
当然了,现实不可能那么美好,但是最起码主流社会要引导大家向善,总不能去号召大家杀人吧?
这个逻辑你总应该同意吧。
但是谁来引导呢?
古代靠书本,靠说书人。
现代恐怕媒体更有力量,电视剧、电影更有力量。
《北上广》中,为了自己的老婆能上位,利用手中职权,把别的员工的报告压在自己手中秘不上报。
如果你的领导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想?
我会恨死这个领导了。
况且这个领导还号称是自己的铁哥们,被背叛的感觉会强烈的无以复加。
剧中汪涵竟然像没事人一样跟那两口子继续交往,真是海量。
这一段我不想说了,想起来都恶心。
3、婚姻不是圈地电视剧中视出轨为正常。
主人公说,你以为结了婚就是圈了地了吗?
错。
你老婆最终还会是别人的。
还说古书。
古代书上描写的看到别人老婆貌美,就设计陷害人家老公的故事可真是不少。
有的几乎一本书篇篇都是这个故事。
好像古代人就好这口。
比如众所周知的西门庆啦。
当然,最后这种奸夫淫妇最后都得不到好下场。
这是古代封建道德的底线。
那么现代呢?
现代就可以随便去别人的婚姻中抢老婆了?
现代就可以当着老公的面去和老板暧昧了?
现代道德有底线吗?
婚姻当然是圈地。
结了婚就说明自己对对方有责任也有权力。
结了婚就说明对方不可以明目张胆的去和别人谈恋爱。
结了婚就说明对方劈腿自己有资格出手。
结了婚就向大家宣告,你不可以再打我老婆(老公)主意了。
如果连这点儿都没有,那结婚和不结婚有什么区别?
结婚证有什么意义?
就是分财产用的吗?
无语。
电视剧的主人公中还有很多没素质的情节,大公司跑到别人家里去办公,到了别人家随意翻人家的快递等等等等。
这是我们小地方的人也不会做的,太不尊重别人隐私,太让人无法忍受了。
北上广,你是一个村的名字吗?
广州屯?
楼倒是建的挺高的。
至于情节的不合理,那就没法说了。
外星人的思维,没法搞懂。
看了这部电视剧,我脑子里常常想到《古惑仔》。
很多黑社会老大被捕后,交待自己是受了电影的影响才走上犯罪道路的。
就是这样一部副作用明显的电影,也是把劝人退出江湖作为主旋律的。
而《北上广》连这样的外衣都不肯披上。
真是赤裸裸啊。
对于这么一个垃圾电视剧,我竟然也看了这么多集,也是醉了。
鉴于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强烈建议广电总局停播此电视剧。
刚开始看第一集,我一度怀疑自己已经out到看不懂现在的电视剧了。
一男一女一见面就狂吻,全然不怕电梯打开遇着人,鞋子衣服丢一地~我K,饥渴得好浮夸啊!
看酒店的高级程度,还以为是豪门夫妇~不料是俩“穷二代”啊!
第一集那个赵总是傻子吗?
看到女人喝白酒就丢了魂了?
居然还围过来一圈看热闹的~呵呵,现实中恐怕只有冷场或者自取其辱、自讨没趣吧!
朱亚文卖“行走的荷尔蒙”这个人设是没错,可犯不着演啥都吊儿郎当、没个正形吧?
马伊琍还没从夏琳的阴影里走出来吗?
那个矫情、骄傲、自以为是的劲儿没来由地就上来了,看得人尴尬了都。
太假了~男朋友找到了高薪的工作,不替他高兴,反倒连求婚戒指都气得扔了!
两个人个性都那么张扬,都是那种酷炫狂拽的人设,真的好吗?
开头就牛X的有种人生巅峰的感觉,后边还演啥?
————————————————————————
男女主角貌似是精英,貌似在大环境中身不由己,但所有恶果均为自己所种,因此,他们生活中的大多数磨难均为他们行为的必然后果。
但是男女主角均不自省,反而在错误的基础上用更大的错误来弥补之前的错误直到无法回头。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的为字念二声而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四声。
意思是人不好好修自己的德行,天理不容。
男女主角在害人害己的道路上乐此不疲,似乎陷入了为了害人而害人的思维怪圈,仿佛不做坏事就没法活。
所作所为令人汗颜,匪夷所思。
成年人都知道什么是社会,大家姑且看看热闹。
未解世事的少年少女们,社会并不是这样的。
像男女主角这样的人是不会有真心的朋友的。
人做事是要有底线的。
虽然剧中有时口口声声提底线,但它的底线到底在哪儿实在难以分辨。
永远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会过的比想象中悲凉的多,而且大多不会像男女主角一样拥有好的结局。
总而言之,此剧三观极为不正。
希望大家不要受此剧中心思想的洗脑荼毒,还是能够坚守自己的底线,把握好分寸。
办公室恋情在电视上看多了,但像这部剧里面的两位主人公那样的办公室恋情还真第一次见,真有点狗血。
潘云和赵小亮在剧中其实也算是在各自领域中的精英。
在一次误打误撞中,赵小亮竟然成了自己妻子潘云的同事,当然,总裁于德伟开始是被蒙在鼓里的。
剧情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为什么说剧情略显狗血呢?
因为这段办公室恋情其实没必要发展到后面如此不堪的地步。
赵小亮开始是看重年薪,确实,谁会跟钱过不去,但得知于德伟是喜欢潘云的,作为丈夫的赵小亮却显得挺窝囊的,不仅没有劝潘云离职,而且让潘云一起演下去,甚至在于德伟知道真相后,还是如此,于德伟不对付他才怪。
而且在剧中,赵小亮的暴脾气三番四次被于德伟利用,甚至把自己送进牢房,这时作为妻子的潘云也无法忍受下去,可能是看不惯自己的丈夫真是蠢到家了,选择跟他离婚。
这点真的不怪潘云,只是在这件事上,潘云也有责任,因为当初是她自己选择配合赵小亮演戏的,发展到离婚这地步也是他俩一起造成的结果,明知道赵小亮有野心、自大,容易被人利用还不劝他离职收手。
其实正常来讲,像他们这些办公室恋情暴露了,一般都是一起离职。
其实于德伟不断向潘云献殷勤也是一个原因,潘云经受不了考验,但她还是爱赵小亮的,最后才没陷那么深。
赵小亮在剧中作为男主角真的显得太窝囊,于德伟更像是男主角,赵小亮在剧中为了眼前利益不断耍小伎俩,其实他一切都被于德伟掌握之中。
在得知自己的妻子被于德伟追求时,他不但没有劝潘云一起离职,还打算算计人家于德伟,甚至把最无辜的梁伊也利用上。
剧中的另一对夫妻南海和汪涵就不多作评论,比较正常,在剧中也是起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其实整部剧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剧情不拖沓,连贯,几条线索发展着,包括南海汪涵、梁伊陶可道、高占军潘晓慧、于德伟叶昭君等,这些都是吸引人看下去的亮点,当然最为吸引还是潘云和赵小亮最后的结局。
于德伟如果不是自己本身不正,他是不会被赵小亮逆袭的,这也是剧情需要吧。
整体来讲还算不错的,可以看看。
还没看完,忍不住写剧评,不喜欢这么多重伤这部剧的话,什么三观不正之类是最扯淡的,要看三观正的,看新闻联播就好了,看什么电视剧呢。
这部剧确实槽点很多,但不是三观。
槽点一,假的500强企业。
500强企业开会能跑到员工家里?
500强企业的上下级关系那么随意,下级看到上级想吐槽吐槽、想蔑视蔑视?
500强企业招个市场总监,连专业的背景调查都没有,还需要CEO天天盯着查?
500强企业遇到价格战,立马慌得明天公司就要倒闭了一样?
500强企业的高管们,都是如此弱智,实在让我尴尬。
槽点二,电视剧的名字实在是差强附会,第一发生地只在广州,第二我也没看出来放在其他城市不可以。
既然取了城市的名字,怎么是不是也得有点联系。
而且,听名字以为是奋斗之类的励志片。
可明明是情感大戏,中间穿插着莫名其妙的偷来偷去的什么黄金时代,和巴拉巴拉小魔仙似的LOW。
到现在我都不太明白,这群人想干什么,毁掉湘湖的生产线?
然后低价收购?
丁乔有这么傻吗?
虽然没看到结局,但我总以为公司间的竞争,这些个手段是起辅助作用的,而对于明显实力就强于湘湖的国际性大企业ABA,是不是得有更扎实一点的市场竞争法则或力量。
而不是寄希望于老板泡员工的老婆,把员工激的偷公司产品去卖,然后再把员工抓起来,把员工老婆娶走。
怎么看都不觉得是一贯操盘手的明智做法,更像是清代剧里面的后宫戏码。
但是我很喜欢里面关于潘芸感情的真实描写。
而不是像一般的片子一样,至始至终对男二无视。
她被于德伟的魅力所吸引,也尝试着发展下去。
甚至说出被很多网友吐槽的话,男人追求自己心爱的女人,有些手段也是正常的。
我认为这句话很正常,女人是被爱的动物,另一个还是自己欣赏的男人对她示好,心里都是有些小兴奋的。
我也理解她又找赵时的心情,可是为什么当赵又骗她,而且害她孩子都掉了时,她还能转身问赵的计划呢。
可能每个看客都是由己度人,如果是我,我会不再转身,这个男人能把你滞留在危险中一次两次,就有三次。
能欺骗你一次两次,就有三次。
可能马伊琍也如现实中的她和我们一样,无法拒绝男人的道歉,无法放下曾经的付出和情感。
冲着马伊琍看的这部剧,此前不认识朱亚文,看完之后对他很是好感。
痞帅的男人最有魅力,很男人,很有种。
中间被耍的几集,不像自己了。
梁伊说,赵小亮刚进公司时,腰杆挺的笔直,像杆枪一样。
这样的男人真是很有魅力,让90后的女孩为了他倾尽一切。
站着他的角度,其实也理解他为什么会瞒着潘云,这大概是所有男人的想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或者等事情有结果了再告诉她。
反正也不是出轨,也不是不爱你。
可女人是敏感的,不交心,就不会相信你爱她。
整体还是觉得挺好看的,我的前半生我看了几十集,觉得看不看没什么影响或者很想看的感觉,可这部剧我是一有空就拿出来看,上班还想着。
可见不管真实与否,狗血几多,还是蛮引我入胜的。
我是因为朱亚文才看的,越看越失望,越看越觉得编剧把我们的把我们当白痴了。
不说别的,一、大单看大环境,广州,一年到穿几天长袖、外套,再看剧里。
二、aba国际大公司,500强。
潘云可是金牌销售,而且还是工作那么多年的销售,竟然买不起房,买不起车,还天天挤地铁上班。
三、汪涵,因为丢单,交不起房贷,然后潘云接手汪涵的房子,编剧有脑子不?
这个房子要这样接手吗?
直接借钱给她好了,周转几个月,销售又不是一年到头只做这1个单,怎么可能丢了一个单,就完全供不上房子了。
如果世界500强的金牌销售在广州都买不起房的话,那么中国还有几个能买得起房的。
还有剧情各种水,各种为了剧情而剧情,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潘云:喜欢 泼水,泼赵小亮,泼北京的那个什么哥。
还喜欢跟老板搞暧昧,哎,妹子,你结婚了结婚了耶,你天天跟你老板搞暧昧。
不能让自己老公放心,还一天天的觉得赵小亮应该无条件的信任自己。
还搞得自己多委屈似的,在我看来 潘云的人设就一贱人,吃碗里的看锅里的,还惦记菜地里的。
没有廉耻心,也不知道分寸,毫无道德底线。
更多的吐槽就算了,看到十多集实在怀疑自己的智商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偶尔机缘巧合看了一两集,大概演的是赵小亮抢了汪涵的单子给他老婆,然后导致汪涵还不起房贷要跳楼。。。
还不起房贷明显应该只是暂时性的困难,因为他两都有工作,如果工资不够还贷也就根本贷不了款。
这时候汪涵的男友居然只想到了银行收房子(太没生活常识了),然后就想到要短时间内卖房子还银行钱,这思维,太非常人了。。
这时候男女猪脚的表现堪称落井下石之典范,马上提出要收了别人的房子,而非正常人的想法:借钱给好友还房贷,帮助其度过难关。。
更有男猪脚对女猪脚此刻说这房价高出市场价十万,会亏得(估计编剧有此一景是为了表现女猪脚的仗义够朋友,但是。。。
)。。
不知道这算不算斤斤计较。。
10万的绝对值是很多且不知道男猪脚这个十万怎么对比出来的。。
,但是请注意相对值。。
剧中说说房价三万,那房子目测应该有100左右,也就是总价300万,,10万相对300万的房屋总价来说,也就是去中介公司买卖的中介费多一点而已,广州的房价300万上下稍微浮动一下也不止10万了。。
再相对男猪脚的年薪也就是男猪脚一个月得工资而已。。
打个比方,你的好朋友闺蜜还不起房贷了要卖房子(而且是因为你对不起别人,损人利己导致的),短时间内找不到买家,这时候你去接手会因为房价高了你一个月得工资而心有怨言么。。。
别人都因为你的损人利己行为被逼的卖房子跳楼了,你不帮忙借钱帮好友度过难关已经很不够朋友了,还要假惺惺的说要帮别人收了别人房子,然后还要因为比市场价高了3.3%而觉得自己很亏。
最关键的是,这是多好的闺蜜朋友啊,你还坑了别人。。。。。
只能说有男女猪脚这样的闺蜜朋友上辈子真是损了多少阴德啊!。。。
即便是在不相信眼泪的北上广,有这样的损友闺蜜朋友,早早绝交,这种人人品绝对有问题,迟早他会把你当成他上升的垫脚石的。。
因为剧名,去年就想看这部剧去年就想看,结果一直拖到今年才看。
整部剧可以说是凭借着我强大的毅力挣扎着看完的,简单的说下观后感吧👇👇1.剧情是最大的吐槽点,整部剧看下来至少不知道ABA是做什么产品的公司,剧情空洞,散乱,拖沓😿2.喜欢赵小亮这个角色,欣赏潘芸和汪涵这对闺蜜,欣赏高叔叔这一圈人之间的这种真挚感情,不喜欢南海,优柔寡断,不够男人,总觉得他配不上汪涵;3.值得欣慰的地方是演员们的演技挺在线的,👏👏马伊琍和朱亚文的演技很自然,真实;喜欢汪涵的扮演者,特别气质;4.去年看了【我的前半生】,同样是马伊琍的作品,到时候剧情演技上面都比这部剧好很多倍。
怀疑老马这剧本选的有点问题,剧名很好听,但剧情是最大的败笔,真心不好;第一次看朱亚文的剧,演技挺不错的。
😸5.很多都市剧都是在上海,北京拍的,剧中的场景都好,尤其是夜景,非常漂亮,繁华,这一次在广州拍的,把广州的繁华和漂亮都展现出来了,很多熟悉的场景,让个人对广州又多了一份喜爱😉
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个神一般的男人的存在,近在咫尺,遥不可及,你别说不是。
北上广最吸引我的不是潘云的雷厉风行,果敢大气,也不是赵小亮的聪明过人,敢打敢拼,不是高叔叔的男子气概,自由如风,而是梁伊的乐天机灵,唯爱至上!
不管你信不信很多喜欢最初都来自于欣赏当梁伊为赵小亮断骨,为赵小亮去于总的办公室偷快递,为赵小亮挨潘云的巴掌,等等等,你问她想得到什么,也许她自己也说不上来,喜欢你,不能跟你寄情山水,共享幸福,只能为你保驾护航,为你排忧解难。
我发誓,这个世界上好姑娘绝对占99%,喜欢一个人的态度往往是,我要对你好,什么事儿想着你,理解你,包容你,用最好的方式喜欢你,最后直到我永远的失去你……微博上最近有一个话题叫#心疼梁伊#,大家都喜欢她的欢乐,乐天,无论被赵小亮怎么拒绝都能一秒回到满脸笑容,也许她情绪回转的有多快,心里刀扎的就有多深吧……前一段时间小伙伴问我,我喜欢一个男生这么多年没结果你为什么从来没劝过我放弃,脑海突然浮现出来陶可道劝梁伊时她的回答"我就喜欢这么一个人,你至于往我心里捅刀子吗?
",这话我一直记得。
有些人,能遇见就是最好的恩赐了,你还要强求什么?
大概很多人都喜欢过一个不可能的人,愿意为他粉身碎骨,甚至挫骨扬灰,这样的姑娘,好,但不聪明!
我就希望你幸福,你过得好,多年之后,我依然知你音讯,就很好。
当违法的人被法律揭露罪行、违法的人急了。
当犯罪的人被警察查获犯罪事实,犯罪的人急了。
当北上广轻易揭开社会面纱下婚姻、职场、利益、诱惑这个赤裸裸的现实,喷子们急了。
不费口舌,直接进入正题。
我眼中的北上广,我为什么喜欢北上广。
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个电视剧,你绝对不会放过、不会浪费任何一个精彩、经典。
无论是潘云、赵晓亮演绎的80后荷尔蒙冲动、领证冲动、裸婚、离婚率高、心怀梦想选择一线城市、游戏职场但又想着证明什么、职场上下级关系、职场升职诱惑、职场相互之间的利益、第三者出现的感情纠葛等等,还是潘云的每一句反映机敏、丝毫不给对方留余地的锋利台词,还是赵晓亮这么聪明却在潘云面前每一次都成了孙子的窘相,还是在这个电视剧夹杂在情感、职场、利益、诱惑之间一切变得不再简单的情节。
一开始我喜欢有情调、有原则、感性又不缺理性、每件事都能恰如其分的把握好那个度、聪明机敏把事做的漂亮、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着无敌表达能力的潘云。
这是我所欣赏的女性,她演绎的不得不承认真的很到位,就像在演绎自己。
但是后来我讨厌潘云,因为语言是她最锋利的武器。
潘云用这个武器把自己保护的很好,不会吃任何哑巴委屈,但是却把爱他的赵晓亮伤的让人不忍直视,赵晓亮在潘云面前成了孙子。
潘云也犯过很多错,但是她的错、她的过、她的囧都被她如此聪明的圆过去了,不得不承认,她太聪明了,太完美的利用了语言这个武器。
潘云思想出轨、伤害、负了深爱他的赵晓亮,就算最后赵晓亮都快被带绿帽子了,还没觉得潘云有错、不恨潘云,仅仅是检讨自己。
赵晓亮太爱潘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潘云为人处事真的很无敌,能杀死全世界、全世界的人还心甘情愿的认为她没措、她是好人。
尽管我讨厌这样的潘云,但是我也不得不在心里暗暗佩服这样的潘云,气场真的不是一般大,而这跟马伊琍的演绎密不可分。
简而言之,我看北上广,就是冲这马伊琍饰演的这个角色来的。
这个角色的小到一句话、一个表情、大到随着剧情跌宕、角色在剧情里不断变化,我都细细用心关注,算是用心在看。
以及跟这个角色有关的所有人:爱人、友人、亲人、领导、同事,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错综复杂的感情纠纷,都会边看边思考。
我不是喷子,不会喷社会丑陋的现状,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产剧,更是现实的镜头,我会联系到现实,会想到自己。
尤其是潘云的一句话,“她是个小人物但她知道自己是天鹅,因为她有梦想。
”这句话是多少人偷偷想过,却从不敢说出口的。
现实中的人,无论内心丑陋的还是美好,都太善于伪装、隐藏在心了。
为什么怕说出来?
因为说出来怕被喷子喷。
但是就是有这么一个人、不怕喷、敢说出来、她叫潘云。
就是有这么一个电视剧、不怕喷、敢演绎出来、它叫《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看的分集剧情,惊得说不出话来
我怎么觉得还行。。。
刚播出的时候因为尺度,话题度特别高,甚至说是『马伊琍复出报复文章的一部戏』。然而我看的时候,爱奇艺版已经删减的不像话,剧情跳转太厉害。缺点太多的一部电视剧,讲真的几个主演都不错,为什么会接这种烂剧,为什么还能拍的出来还能播放?诧异、震惊、愤慨!片中广告无孔不入。镜头特写、演员口播、充当背景板、戏内的伙食饮料等等。剧情是一摊糊涂,从一开始的「隐婚」,扯到了商业机密,搞成了商战片,却是写的乱七八糟的,不知所云。希望编剧能够先补补课,专业知识有了再写,不能啥都能乱来。为了“王金花”来看,希望好演员能演更多好片。马伊琍二胎哺乳期还要出来接戏,真的辛苦,不过该休息休息吧,剧中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我以为是正能量职场剧,结果剧情一言难尽。
有些夸张,但不缺乏现实依据
严重忽视基本的逻辑和智商,看这种剧的意义在哪里?
很现实
没有廉耻之心,到处都是利用
马伊琍演技越来越好,美丽大气身材好。朱亚文长的一般般,不过越看越有男人味。
男女主演技亮眼,靠觉悟在演一部剧本大框架有意思但无数细节戏剧冲突蛮幼稚的戏。
名字起得很大,剧情差点意思
还可以吧~不过剧情过于平淡没有跌宕起伏的感觉
陕甘宁不害怕喝醉
结尾简直不知道是个什么鬼。朱亚文真真的帅呀。
删残了
潘芸真不是个东西!叶昭君看着就招人烦!广州的婚姻登记处和房产交易中心这些事业单位,最后甚至还有上海市长宁区房产交易中心,同一个人说去哪里上班就去哪里上班?他爸爸是谁呀?
两主演演技都不错,就是剧情太幼稚太傻逼
1分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我的眼泪不值钱
就是有一种劲儿,让人觉得丧心病狂却又执迷不悔,好像是沉沦,对,就是一种沉沦的感觉。看着他俩那种爱到骨子里然后痛得裂开的样子,有一种一般来说日剧才能够提供的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