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是Shawn,最喜欢的是Michael 其实还是蛮俗套的…核心还是救赎理论?
貌似 作为一个比较倾向于无神论的人,在后半截一直等着什么事情出岔子然后发现这整个往生都是一个更大的阴谋或者玩笑,可惜不是 眼泪竟然给了Michael,热爱生活才是这部剧的核心啊 必须说剧终季太棒了,让整部剧达到了新的高度!
Phoebe的出现so surprise!当人们真的进入善地之后,生活在无限的重复与满足中无趣无望,这恰恰说明了死亡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chidi说到的如海浪般归入大海,是我认为四季当中最美的一刻。
生而为人的趣味与注定离去的隽永都是深刻的,我们去体验每一刻,我们慢慢开始珍惜开始懊悔开始释然,这些感觉都是如此真实且不可替代。
也许可以活成Mindy那样,可事实是孤独更可怕。
我们仍需要勇气去做Jason等等鲜活的人,这才是应该有的人的体验。
看到最后一季,品味到这部剧的可贵与难得,它最后真的达到了超出喜剧装着一堆哲学大道理的高度,去度人去度己,都是向善的魅力。
睿
Eleanor生前的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庭的影响。
父母都没有什么道德意识,而且也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关爱。
Early attachment style可以影响一个人成人后的道德水平。
Eleanor生前自暴自弃的原因是看到或做出“好”的行为让她感觉很没有安全感。
Eleanor在假善地学习伦理学,成为了进步最大的学生。
她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有了同情心和愧疚感,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有研究(Davidson,2012)表明同情心和对他人的关爱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出来,有一些机构(Mind & Life Institute, the 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re)专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Eleanor作为一个生前没犯过重罪但是小恶不断的普通美国白人女性,最后成为了拯救全人类灵魂的大救星。
这一点到最后甚至已经难以使我信服了。
只能说本剧对普通观众也寄托了这样的愿望。
伦理的复兴(还是它从来没衰落过?
)能改良现代美国社会吗?
巧合的是,上面提到的两个机构都base在美国。
Chidi,本性善良,伦理知识导师。
Chidi 过于在意行为的结果,认为世间一切问题都能通过学习伦理找到答案。
他过于追求完美的选择以至于永远无法做出选择。
Chidi就像是超我(super-ego),通过传授伦理学知识对四人组其他人本能、自私的欲望进行压制。
而Eleanor正是因为受到Chidi感情上的牵制(他们之间的bonding)而开始学习变成更“好”的人。
Jason 进入恶地的原因是他无法克制自己的冲动(impulse),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像Chidi,甚至大部分正常人一样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
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框架下,Jason代表的似乎是本我(id,原始欲望、本能冲动)。
但是他的形象非常像一个holy fool,虽然说话幼稚没有逻辑,行为看似智商不在线,但总能在危机时刻被其它伙伴理解出别的意思,最后救大家于水火(例如扔燃烧弹救大家,还有几次说的话点醒了Michael和Eleanor)。
他的“假”身份是一个僧侣,而最终季他是第一个意识到人生已经圆满的人,而Janet发现他变得像个僧侣,只是他自己也意识不到。
其他有意思的问题:Janet--人工智能(Janet似乎又不是人工智能??
)的多次迭代获得了人类情感“善地”社区是一个剔除了复杂因素让你一心学好帮助你做出符合伦理的选择的社区。
法官不了解“人类社会已经变得异常复杂“,买某种三明治,代表你恐同,买非有机生产番茄,代表你剥削工人云云。
Mortality is the biggest blessing.
补发影评,全程剧透警告 地狱篇(大雾)Eleanor: This is not the good place, this is the bad place! We are all torturing each other! How can this be the good place! 我:你说得对,但你难道没见过 Hell on Earth 地球本球吗四百年来所有人类都下了地狱的原因是:现代世界太过复杂,因果链超长,普通人无法一路追溯到源头。
即使只是随手买个商品,都相当于利用童工、压迫底层、支持 concentration camp 强制劳动,如此等等。
结果最后绝大多数日常行动的道德评分都成了负数。
「过于复杂的世界中 没有人能做好人」这个困境在《陌生人溺水》 / Strangers Drowning: Voyages to the Brink of Moral Extremity by Larissa MacFarquhar 中有所提及,可惜该书案例太多,讨论过少。
还是需要正经伦理学……剧情盲点:决定人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的积分系统 由一群评分员维护,他们对一个行为进行集体投票,由此确定该行为的道德分数。
尽管评分员兼顾了 Consequentialism, Deontology (Kantian ethics) 以及 Virtue ethics, 但这个设定实际上预设了绝对道德标准的存在性。
剧中似乎神奇地完全没有提及道德相对主义,因此规避了最有趣的讨论。
全剧也自始至终预设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因此没有对整个伦理学存在的基础进行讨论,非常可惜。
炼狱篇(大雾)为了公正地审判人类,主角们重新发明了炼狱(。
感觉像是观看胚胎重演祖先演化史2333 古代神话中,是否也是先出现了地狱和天堂(为了满足人们对 retribution 的需求),然后再出现炼狱(为了使并非十恶不赦的人有赎罪的机会)呢?
隐约记得亚伯拉罕一神教语境下的炼狱是后世发明的……在炼狱中,人将不断轮回,在理想情境(一个并不复杂,因此行为的道德评估更加明确的世界)里接受考验,每次轮回中学到的 [绝对] 道德知识将内化为下一轮回中的脑内良心之声(太天真了吧,真以为良心之声不依从道德相对性?
当然如果它只是演化心理学造就的道德模板,可能就更说得通了),直到其道德积分可以用来决定此人该下地狱还是上天堂。
这也让人想起博尔赫斯对斯维登堡神学的介绍:一个人死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一开始他并不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
他继续忙他的日常事务,接待朋友们的来访,同他们聊天。
人们慢慢地感到一切都更加生动逼真,更加色彩艳丽,开始警觉起来。
后来,一些陌生人接近他,同他聊天。
这些陌生人就是天使和魔鬼。
斯维登堡说,天使并非上帝创造,魔鬼也不是上帝创造的。
天使是人升华而成的;魔鬼是人堕落而成的。
因此,天国和地狱里的居民是由人组成的,这些人就是现在的天使和魔鬼。
于是,天使们与死者接近。
上帝没有宣判什么人进地狱。
上帝希望所有人都得救。
但同时上帝也给了人自由意志,这是一种可怕的特权,让人判决自己该下地狱,还是应升天国。
按照正统说法,自由意志在人死的时候终结,而斯维登堡则认为人死后依然可以保持自由意志。
这里有一个中间地带,即幽灵的地带。
在这个地带里,有活人,有死后的灵魂,他们既同天使、又同魔鬼交谈。
抉择的时刻终究会来到,这个时刻可能是一星期,可能是一个月,可能是好多年,我们说不上多长时间。
这个时刻一到,这个人就得决定成为魔鬼,或者成为天使。
其中一个选择该下地狱。
这个地带先是山谷,后是裂缝。
这些裂缝可能在下面,也可能在上面:下面的通向地狱;上面的通向天国。
这个人寻找与他合得来的人,与之交谈,同他们结伴。
天堂篇(大雾)之所以天堂过于完美,居民变成 happiness zombie, 正是因为天堂是遵循 utilitarianism 建造的:其 utility function 就是天堂居民的幸福值总和。
正如 paperclip machine, 这个严格的 utilitarian machine 也自然而然地 backfire 了。
为了解决天堂过于完美导致居民无聊到变成智障的问题,主角们基本上重新发明了死亡(。
在发明死亡的讨论会上,Chidi 在黑板上引用了博尔赫斯的《永生者》。
只不过他们创造的死亡 使用了最仁慈的、地球上无法实现的形式:赋予人选择生与死的绝对自由,自行决定生命长度与死亡时间(如果想要永生,也可以选择在天堂永远活下去),且保证死亡无痛苦。
这可能是我们能想到的最 pro choice 的系统了。
可笑的是,大多人类仍将自杀视为 taboo,但自杀以这种形式在剧中出现却不会遭到污名化。
人间的死亡之所以残忍而不公,不仅是因为生理性的痛苦和恐惧,更是因为它剥夺了人类的选择权。
在它的阴影下,生者无权选择死,将死者亦无权选择生: https://twitter.com/_sunpro/status/1241014079080116227
什么时候求生者才能有尊严地活,什么时候求死者才能无痛苦地死?
整理完发现,其实但丁可能不需要来报仇(。
本剧主角们的历程,几乎正是神曲的现代英式喜剧 retelling(字面意义上符合 Divine Comedy),或许剧本作者确有致敬之意。
如题,《善地》1-3季的核心议题就是讨论人世间有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人,怎么评判这个人善良还是邪恶,变好的可能性要不要计算进去,无心的不自知的造成坏影响的行为是恶吗等等具体问题。
第4季最终季主要讨论进了天堂之后呢,在无穷的人类欲望在永生当中可以轻易实现,就像穷举法一样一个个实现了想要的一切,那么然后呢?
生命还有意义吗?
没有了意义就应该去“死”(剧里是离开天堂终极消亡)吗?
还有自我实现与所爱之人的不统一,当你完成了自我实现,只有爱人的存在让你不忍心告别这个世界,那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你爱的人,这难道就是对的吗?
如果不对,那感情的意义又何处安放?
其中还穿插了一些哲学思辨的经典问题,列车问题,“我们”和“他们”的相处,恶有恶报的量刑是否适当等等。
本人是一个死亡焦虑相当严重的人,毕生梦想之一就是建造足够安全的地下堡垒并且定期盘点储备物资,另一个梦想就是向天再借500年。
这部剧成功让我重新审视了死亡这件事。
并不是说生命没有了意义就应该消亡,而是没有终点的存在本身就近似消亡。
对人类来说就是真正“厌世”的感觉吧。
在活着和死亡一样的平衡时刻,同时也是生命自我完善的至臻时刻,不可能更好更满足,所以选择永远停留在此刻,也许就是主动走向消亡的逻辑吧。
有人可能说万一后悔了呢?
过段时间又有新梦想了呢?
个人认为无限的生命本身就把这个可能排除了,所有的可能的结果都在真正无限的抛硬币中遍历过了,真的都实现了,没有更多的愿望了。
我觉得第4季的后世,如果大家都知道满足了所有的欲望就可以主动选择消亡,很可能都不会主动去实现第二个梦想,反正时间是无限的,选择是绝对自由的。
很可悲的是,我觉得对人类来说,绝对自由的选择就等于无,完全失去了这个选择本身的功能。
在0到无穷的一个随机变量,只能被作当作无穷来对待。
不同于善地,人间的美妙和残酷也在于此,生命是在一个不长的有限区间的,而且你不知道这个终点何时到来。
可能上帝创造人类的时候,就是把死亡/审判日作为礼物送给了人类,让人类可以有滋有味的度过生命的每一秒钟。
有限本身就给时间赋予了意义,稀缺才有价值。
向死而生,这就是人间的规则吧。
美剧常常有拍到后面越拍越臭的传统。
看的时候我也很担心前面几季都这么精彩,会不会因为被续订了所以后面强行加戏。
但是没有,虽然很不舍,但是它在最好的地方选择了结束,这份合适的现实是我最喜欢的。
也和这个剧的主旨一脉相承,没有永远的故事。
结局也是相同,没有所谓的“happily ever after”,虽然也足够皆大欢喜,但是事实就是真正的人生里就算快乐也还是会有终点那一天。
即使是一个完全的“架空”,“魔幻”,“喜剧”,确最清晰地遵循了宇宙的规则。
觉得很神奇的一点是,美剧里越是这样看似荒诞不经的喜剧,内含的观点却越是深刻,就像瑞克和莫迪还有马男波杰克,在完全非现实的故事中一遍又一遍的讨论着我们对于未知宇宙的疑问。
所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大家都希望最后他们能找到那个永恒的“答案”,但是他们没有,因为人类就是不可能找到的,编剧也写不出来,这个疑问不光要留在这个结局,也许还要留在人类永远的历史中,但没有办法,这就是人类出生所背负的一个沉重的宿命,但也的确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珍贵。
说了一些不知所云的话,总而言之一一开始只是当一个傻帽剧在网飞点开了,还吐槽了无数次克里斯汀贝尔的演技,最后看哭了好多好多次。
谢谢。
太喜欢结尾了!!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soulmates也不会在eternity永远开心(看剧时我一直时不时会质疑这个永恒设定,但结尾这样真的完美了…)Jason离开前说,找到别人没关系但只希望Janet不会忘掉他,和我的人生爱情观简直是完全符合!
大家的结局都有种恰到好处的诙谐,编剧处理的太巧妙了。
今天是我的20岁生日,昨晚和朋友在游艇开了派对,今天在家一个人binge完了第四季,曾经大概会觉得这样很无聊,可是现在很满足。
有种从现实抽离的平和感。
以后应该会常常会想起这部剧带给我的thought exercise,什么东西能让我完整?
什么时候我可以讲,”I’m ready to go”? 但无论如何,一切都会结束,所以有限的经历才最美。
天堂即使有永恒, 我们最终也不想要永恒。
Nothing lasts forever and what’s more human than that? 爱生活爱人类!
昨晚把這部劇看完啦,終於。
記得去年2020的MCO也是看了這部劇的第三季…雖然知道第四季很早就結束了。
可是還是等到網飛上了才看的第四季。
最終季啦,一直抱著很舍不得的心態看最終季,很是喜歡13集Chidi對Eleanor比喻的大海論,The Conception of Death。
很虐卻也是最好的安排。
也是在那裏Eleanor對Chidi說,在她還沒醒過來之前離開吧。
我心想不行啦,這樣就看不到他最後一面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因為我真的不擅長離別場面,會覺得因為是離別所以更想把對方所有的最後舉動,表情,說話,都記得一清二楚,不想錯過。
一直以為Eleanor走的時候,鏡頭會讓我們看到他們其實只是又去到了另一個世界,又會再相見,結果結局出乎意料的,並沒有這樣的安排。
仿佛在說:嗯真的結束了,沒有了,沒有另一個世界,他們都不會再相聚,只是回憶永遠不會變也不會被遺忘。
昨天一網友說:被留下來那位一定很傷心,對,說著的Tahani,她擁有自己的夢想,永遠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麽,她曾經一起共患難的朋友們都選擇了離開,而她選擇了留下來,成為建築師…也許當她完成了這個目標,她也會隨著朋友們的腳步選擇走向那道門?
說到這又要淚目了,真的好喜歡這麽有愛的一部劇啊…🙁
[ 感想 ] 看完了,可以说是人生剧 ,看了价值观会改变,探讨人做善事的价值,道德的真谛 ,这个故事包含太多了,没有惯用的煽情/无逻辑套路 ,所有剧情走线和角色性格密切相关,整个故事超 “美剧” for example 吐槽政治,明星比较,作品致等等,但很不一样 ,可以说真的很舒服,很顺的表达,每集看了等于我上了道德伦理课 ,很夸张,我真是不懂,用词太深奥和难理解了老实说起初的四个人类,真的超级没有组合感 ,站在一起真的超奇怪,我没有想过这四个人可以被组在一起,可能导演利用这点来让视觉有突破 ,可是又真的很爱他们 !!!
第一季是最好的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没有想到这种题材,可以写得这么仔细 ,很好笑,很好看,结尾有惊喜到我,从心出发,做善事,但又不能为目的而做,难为人第二季就很长了,因为重新 restart ,这里我就开始看到很累了,然后不断重复,所以很闷 ,笑点也变得尴尬了 ,探讨了做善事的界限第三季也差不多,这里开始就有点小夸张了,我意想不到这种题材可以延伸到宇宙去什么的,也有点长,探讨了人性本善第四季前半段也是无聊,开始做实验,这里还蛮不错的,后半段他们赢了之后我以为要完了,结果没有,又在新挑战 ,这种没完没了的“新挑战”我看了有点心累,后半段我开始渐渐小舍不得,最后一集很夸张,我哭着也笑着看完,我真的为他们的成长而感动Eleanor 一开始的火爆,到最后包容的付出,自私的挽留后,又放手的接受,不再自私,发自内心帮助别人 ,最后看着Chidi 的眼神,心疼,这点我很感动
Chidi 整季犹豫不决后 ,开始的果断,一开始被说自己毕生所学无用之地,到最后拯救了全人类希望还是有点,再要离开的时候,因为 Eleanor,依然选择留下,but soul mate 还是了解对方,安然的离开的那一刻,感人
Tahani前面我真的很讨厌她,想说他可以被爆丑像什么的,但透过整季的了解,可怜多她,依然最美丽,到最后最可爱的就是他 Jason 没有变 ,有时候看他讲话我很想 skip ,可能他是一开始最善良的那个人,最后只是更善良,什么都没变,他还是他
Micheal 不堪回首的过往,迫切体会人的感受,最后终于体验人生,连恶魔都想做人,难道我们人类不应该珍惜吗 ?
最最最爱也是最最最催泪的是 Janet ,不是“女人”也不是“机器人” 但他是最棒的角色,笑点承包在她身上,每集的成长,渐渐产生的情绪,成为最好的她,但是最可怜的还是她,全部人走了只剩下她 ,看着每个人离开,自己只能留在善地,“服务” 最后她的眼睛含泪的送别,我哭爆!
最后的设定很棒,到了善地却有永生,知道自己不会死亡,开始堕落,懒惰,没有目标,有了消失的设定,不在被善地“拘束” 做完该做的离开 ... 整个故事真的很简单 人生是无法用哲学来解答的人就是神奇神秘的生物感觉是形容不出的美好 关系是无形而成的过程人的终点就是消失 死后还是 “死”土归土,尘归尘 身心和灵魂契合的美好就是离开了那一刻愿死后有重新评价自己的地方让人能够真真正正的完成所有 安心,舒服的 “离开”但愿某一处有 “The Good Place “
一部无厘头的肥皂剧里,包含这么深刻的命题,里面涵盖了宇宙真理,反物质,善恶之战,以及深刻的哲学,对不起,以上我说的都是真的。
其实看完四季,核心就是最开始第一季最后那个炸弹。
什么才是善地?
什么才是恶地?
用蜘蛛爆你的菊花,不停的折磨你血肉横飞?
这样看起来确实很震撼心灵,但一万年,十万年,十万亿年后,你还不能麻木那么你一定早就已经疯了。
相比于这些肉体上的折磨,心灵上的折磨恐怕更加的痛苦。
把一个变态杀人狂吊起来打,这画面很不美观,但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但这样是否是正义的?
有欧洲的说法,人类是否有权剥夺他人的自由及生命,即使这些人是恶人。
用他们的恶来惩罚他们不就是承认了我们也和他们一样,那么善恶有什么价值呢?
无法包容恶的善,如何称善,只能是普世价值以及道德理念而已,但和善不沾边。
所以有个很吊轨的逻辑,只有发自本心或者说是完全无心的善恶,才有真正的价值。
这就好像眼见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将问题的表面装潢一新,摆在那里,显得很高大上,其实只是让它看起来更可笑更没价值而已。
所以我最喜欢那个杰森,这么个反智的角色,在这剧里看起来简直太讨喜。
可能有人会说了,不求回报的付出就是绝对的善,这是绝对的定论。
那么我就要告诉你了,世间没有什么绝对的善,当你的善真的发自本心不求回报,那么请先给自己找一个十字架,然后把自己挂上去,有这种想法的你就不该来地球的孩子。
所谓世间的善恶之争,就是一场行为的模拟,我伤害你,是因为我想达到目的,也许这个目的我自己都不清楚,但一定是为了满足我的一项需要。
所有的犯罪都需要动机,单纯无动机的犯罪通常都会被归类为意外。
同理,我帮助你,或者某项行为无意中帮助你,一定是我想要满足我个人的需求。
就算是那些完全忽视自己欲望,而去首先完成他人需求的人,他们一定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
当然,他们不会承认,但进化论就这样描写着。
所有的利他主义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利己。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绝对不是危言损听,而是事实。
所有反对这一点的人,请打开淘宝网购一本达尔文进化论,然后写一篇反对它的论文,寄到瑞典,你将会得到这一期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并将改变人类学。
但真相不重要,至少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并不重要。
恰恰因为利他主义有违人类本性,所以我们的普世价值观一直在宣扬着牺牲精神。
即使经过上千年的宣扬,那些勇于牺牲的人依旧是我们中的少数。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善地恶地其实差距不大,天堂地狱毫厘之差。
佛语有云,心中有鬼即是鬼,心中有佛就是佛。
当然原话不是这样,但意思就是,只要你继续装睡,谁都叫不醒你,所以做一个世间有爱的梦,你将永在天堂,谁也不可能将你打入地狱,因为你早就已经身在地狱。
咳咳,有点恐怖片的意思了,但我想说的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只要我们相信世间有爱,并且能让自己深信不疑,那么就算身体上遭受着永恒的痛苦,其实也没有什么。
比如当你得知你所承受的无尽的痛苦是自我牺牲的为了最爱的人可以逃脱劫难。
这样想是不是好受了一点?
但是如果你现在享受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梦想生活,但你心中却知道这是用自己最在乎的人的一切所换来的,你手中的香槟是不是瞬间就不香了呢?
要真有一个永生的世界,什么才是天堂什么才是地狱,还是让我用我的标题,也就是星爷版济公里面的台词,只要有爱,哪里都是天堂。
最后本剧强烈推荐,最后那个证明人类可以提升自己的理念非常有意思,额,其实我是说这剧里的所有理念都非常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它能把这些东西有趣生动的表现出来。
然后本剧超甜,埃丽若和黑人哲学小哥在明迪家那段床戏甜的要死。
杰森智商永远不在线,但是另外俩妹子都是他的,还能搞到哆啦A梦,为亚洲争光了兄弟。
里面有很多美国明星和剧集的梗,太多包袱,我是没有完全理解,但依旧很搞笑。
我看得翻译也很有意思,我在91看的不知道算不算是打广告,不过我的影评也没人看,没差了哈哈哈。
另外最后的结局很有天使的心跳这部动漫的意思,哇偶,游离子的死后战线联盟,哇和埃丽若好神似,美剧版的天使的心跳哈哈哈。
最后也和这部我最喜欢的动漫一样,唯一遗憾就是太短了,没有看够。
最后埃丽若幻化成光影响了一个陌生的人,真的很甜。
一部甜甜的剧,我追了四季但是还是觉得看不够,真好。
这部剧我花了一整周的时间用下班时间看完,一直想记录些什么,但是有感悟的瞬间太多,不知从何提笔。
这对我来说是一部很重要的作品。
1.印象最深的是迈克尔刚意识到死亡的存在,精神崩溃的片段。
经历的几个过程,从一开始的呆滞,到痛苦到游戏人生逃避现实,到最后接受命运。
“人之所以总是有一点哀伤,正是因为知道会有死亡,这也正是活着的意义。
”2.这部剧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人为什么要向善?
第二人有没有可能去变善?
boring
感觉最后一季很一般……
试图把晦涩的人生哲理用不断的重复套路塞到一部本该轻松的喜剧里这事真的不太讨喜。
这电视名字叫the good place但只有最后两集在good place!好搞笑哦!还有就是,想要学习佛教文化!感觉我的想法好多都跟佛教很类似!
果然是NED资助者参与编剧的洗脑美剧:藏独台独港独无时无刻都在细微植入!
good deeds
塔哈尼太可爱了 整部剧的氛围都好棒 这么好的剧竟然只有四季 不过其实可能也是好事 想想发展受阻的第四季第五季 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油然而生
近四十岁大妈的小妞剧终于完了,半身人女主自私无脑却硬要扛大梁,好烦好烦
本来都觉得烂尾的 但最后一个一个离去 关于活够了的段落还是有打动我
完美,人最大的能力是改善自我,我爱这剧的内核
菲比!
有几集真的很好,比如让全季高潮提前来临The Funeral to End All Funerals和The Answer(sooooo relatable)。但这两集之后有点拉垮,难为一个喜剧片要自圆其说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世界设定,又不能真的过于正经地批判,因此同第三季的一些走向选择类似,多少显得小儿科,轻触问题皮毛后就糊弄过去(不过对good place commmittee liberal的讽刺这季更露骨了哈哈)。全四季最好看的还是character development,最不喜欢的永远是pop culture and celebrity jokes.
某些演员表演太差了,臆想一下国产替换:Eleanor王子文Chidi霍建华Tahani杨幂Jason吴亦凡Michael王志文Janet迪丽热巴(wink 潮来潮往是什么也不为,海水没有记忆而浪已经翻过
每一天都是新的挑战。
好不捨,追了幾年的美劇完結了。總共四季,從頭到尾52集,真的是好喜歡他們。故事討論了人類對於生死、善惡、共情的諸多選擇,在最後一季還引入了永生和死亡的概念,非常有意義。結局,每個角色以自己最適合的時間去決定永久地離開這個世界、宇宙。這部劇告訴我們生而為人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學會珍惜、學會放下、學會結束。在我心目中絕對是這個十年最佳的喜劇作品!
好喜欢Janet和Jason
不喜欢这个结局,估计也没用能让我满意
很无聊已经不想看下去,像是那种八点档。
虽然觉得没那么好看但又确实是一直在看。
一脚蹬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