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冲着吴秀波去看的这个片子,不过,我对他这个角色很难真的认同。
片子的前半部,我喜欢浦蒲的表演。
作为一个上海女孩子,把那份打工妹的感觉演的10分到位,是我喜欢的亮点。
看到下半部,我觉得浦蒲没有能够把一个女人的感觉演绎出来,可惜了。
感觉人物成长的张力不够。
从头到底的形象比较单一。
那个成熟的小牧,很难找到感觉。
可能也是造型的关系吧。
讲不清楚。
后半段的戏,纯粹是在看孙淳的表演。
他的出现,把康凯这个老好人的好完全的比了下去。
他对小牧的爱,也把康凯给彻底的比了下去。
以至于看到最后,甚至怀疑康凯到底爱不爱小牧。
什么时候开始爱的?
为什么爱?
感觉象感激更多一点吧。
总之那几段感情,处理的都不完美,是这个片子的硬伤。
但是几个演员的演技绝对征服了我,从头看到底。
就像一部长长的电影……每一个画面、每一处镜头、每一束光线、每一段音乐、每一份情感,都在静静的流淌、细细的讲述,如同温暖的拥抱,却又嵌入肌体;如同轻柔的抚摩,却又透彻心扉;我在一个个细腻唯美的画面中流转,陷入在这些美好画面的美好人心之中。
我相信这一切的真实,即使它是来自一个虚拟的世界,我相信这些虚拟一定都是生活中真实的体验与经历,因为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懂得。
康凯康凯是个温情的男子,他看似平淡的爱却是那么的绵久恒长。
他一直深爱着一个女人,他们一起八年的时间,即使在她无情的背叛之后,他依然深爱。
对他而言,有些感情是永远都无法割舍的,这是他对待感情的纯粹,而更多的,则是他对待这个世界的宽阔与包容、隐忍与纯善。
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也许,非常的简单,也许,正因为简单才容易获得快乐。
他内心的坚守,从不为外界所改变,总是听从自己的心,于是便也获得了无限的自由。
结婚那天,他带她去了一个小餐馆,并向老板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亲自下厨做一个菜,呵呵,这是多么特别的愿望,多么简单却又温情的举动哦,虽然坐在他对面的新婚妻子仍然对于因为房子而仓促决定的婚姻充满失落与不甘,而他依旧满盈着喜悦与幸福,弥漫全身全心。
离婚那天,在电话里面他说“我同意离婚”,而放下电话离开后,他又转身走回来,再次拿起电话,没有言语,他又把电话放下了。
在这拿起与放下之间,是他对这份八年感情的难舍,拿起是因为他心里其实放不下,而放下是因为他已挽回不了,这个小小的动作,细腻感人,耐人寻味。
康凯是整个片子的灵魂与核心,他在对自己说“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多”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去问自己我们究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们身处在这个繁华的人世真正能让我们为之追寻,获得内心快乐、平安的源泉。
而他则是在不断的对他人的付出中获得,至始至终,从未改变。
尚洁尚洁就是康凯最初深爱的那个女子,他们一起走过大学的恋爱时光,再一起走过毕业后四年的相守。
她,善良、聪敏、感性、理想主义,始终对生活有太多的期待,她期待狂热的恋爱、她期待浓烈的激情,还有更为丰富、神秘、让人充满好奇的世界,正因为这种期待,让她模糊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她拒绝与不相信现实生活的琐碎与平淡,内心从未真正的平静与安定,所以,她可以感受到康凯对她的好却不会满足,所以,她可以与康凯一同走过那么长的时间,却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毅然的离开,去追求她原本以为她真正渴望得到的。
“为什么你不懂我呢”,“让我走吧”她对他说,“你就让我走吧”她不断的对他说。
离开了,才发现激情的虚妄,才知道最初他坚守的不易,而可怜的自尊与只想逃避的现实让她只能选择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流连与放纵,迷失了自己。
是那个当初她弃去的男子康凯再又寻回了她,给她温暖的爱、温暖的家,她开始懂得这个始终在她身边的男子是多么的宝贵,可是她的孩子出生了,不是他的,她在挣扎了很久以后,问他“如果这个小孩不是你的,你也会一样疼爱他吗?
”他坚定的说“会的”,其实他早就知道了这个事实,而这个冰冷而残酷的现实,是她无法面对的,在精神的世界里她是如此崇尚高洁的女子,她的完美主义让她永远都无法接受这一生的污点与耻辱,还有对这个男子的愧疚,她只有选择离开,彻底的离开这个人世,获得解脱与救赎。
留下了她原来也是如此深爱的她的宝贝——最大的宝贝。
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标准,唯有每个人给自己内心树立的界限。
前两部都听说过,不过这类戏想来不是我的菜。
这次因为老吴去看的,康凯和尚洁的部分是最感动的,看完心里有种郁结,久久不散!
也怪老吴演技太高,看了很多戏了,很少有能搭得上对手的女演员,这回和陈数的对手戏可算是旗鼓相当,非常淋漓。
看的俺们观众那叫一个心疼啊。
婚礼取消当晚,康凯到酒店,亲手做菜,然后一个人把垒得高高的酒杯倒满,这个镜头也出现在片头里,那份落寞与挣扎透出刺骨的痛。
大雪夜康凯去北京酒吧街找尚洁,那一句“一辈子也不会看你笑话”代表的是一种担当和责任。
这段儿是两个人最精彩的对手戏了,看得心里麻酥酥的。
还有在尚妈妈病房门口的对话,自杀前的对话。
各种强烈的化学反应在空中爆发。
太喜欢这俩人了,多年以后,一个成了传奇女子铁梨花,一个成了局花卧底刘新杰。
不自觉穿越,期待他们还能一起演戏。
每一个人,活着的死了的,得到了的失去了的,他们都为了自己的爱情拼尽了全力,他们付出着,回报着,纠缠着,放手着,他们孤注一掷,他们含泪转身。
到底为了什么,他们让自己活得这么不痛快呢?
其实答案早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康凯说,我们需要的其实并不多,但是这不多的东西里,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就是爱,偏偏这又是最难得到,超过金钱,超过权力,难到我们拼尽全力也无法得到,所以,我们开始自欺欺人,开始蔑视他。
看着的时候,好多次忍不住流泪。
并不完全是为了剧情,而是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人跟你一样,相信爱情,相信善良,相信无私,相信纯真,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被珍惜,这样的人还不止是一个。
相信有时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
这话真不错。
我们认识是2018年11月20日,我上一次是2022年1月重新翻出这部剧,再到我们分开的2022年3月,再到2024年的今天,我又重新看完这部剧,将近六年的时间,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可是我们还是分开了。
弹幕上说,人身本就有遗憾,但是我却觉得人生需要坚持,我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今年我会回长沙,不管最后结局怎样,我都不想让自己后悔和遗憾,人要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生活。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感知到我的爱,不知道我这迟来的反省和回追能否重新让我们走到一起,但是我做了决定,要去重新找回你,哪怕我最后只是丛原。
我爱你。
我断断续续看完了相思树。
之所以不一气呵成,因为这事儿对我挺难。
连这篇观后感,也是犹豫良久才敢下笔。
这部剧的剧情不算复杂,难说的是里面的人。
复杂的总是人。
人作出的选择汇成命运之河。
不要问为什么会拥有现在的生活,而是回首时光中的某一刻度,你如何选择自己的路。
我认为,我们的选择,被我们的性格和我们对生活的信念决定。
在这部剧中,每个人都有他们对生活应该是什么的理解。
他们循着这个理解,完成自己的命运。
这是部很精致的剧。
音乐舒缓优美,画面温暖又沉重,演员用心,功夫用在细节上,精心雕琢。
导演是从还懂审美的年代出来的人,这部剧有一种学院式端庄典雅的美。
那时候没有凤姐和小月月,只有舒婷,北岛,娜塔莎和安德烈。
当在到处梳着鸡毛头,穿着外星装乱哄哄的电视剧中换台时,肯定会被它独特的韵味吸引。
这部剧的最大的主题是什么呢?
是成长?
不太像。
是爱情?
也不见得。
我沉吟良久,终于得到一个词:真善美。
创作者费尽大部份笔墨都在赞美和絮说人性中的纯粹与善良。
这部戏当之无疑的主角是萧晓牧。
这个故事的主干是一个女孩的成长成才和此过程中绕不开的人。
但这部戏的灵魂人物是慷慨和尚洁。
如果把其他枝叶剥除,没有晓牧的励志故事,没有晓朴的人性堕落,没有晓牧妈妈和严明的狗血负心汉故事,没有钻石王老五丛原的完美深情,只是把慷慨和尚洁的故事拿出来,这部戏可能会更深刻。
因为慷慨和尚洁富有人的深度和美丽。
老吴在戏里收掩起他的张力和霸气,就像哈利波特披上了隐形衣,从最灼目的明星到消失于人群之中。
从这部戏中,可以看出老吴演技的强大,他隐藏了强烈的自我,把温文而内闭的慷慨奉献给观众。
好人慷慨,老实人慷慨,这是角色慷慨的标签。
他确实是个好人,宽厚、善良还隐忍。
他打工资助失学孩子;给素不相识的准骗子帮助,甚至以为这骗子真骗了自己才好。
他以善良的心意揣度每一个人。
这个人是个绝不会嘲笑别人的人,他有一种对别人的痛苦都感同身受的本领。
他最神奇的本领是一味的付出,对回报不怎么放在心上。
这是个胸怀像海一般的男人,几乎能承受所有生活的玩笑。
但不像大部份苦逼哈哈的中国式小人物,被生活越磨越没有形状,越磨越猥琐。
在慷慨的身上,虽然背负着沉重的考验,但他从来没有丢失过自我。
因此,生活的减法带给他的是人格的加法。
越多的考验加之于他,他的善良、宽厚和坚持自我的姿态就愈发持久而恒定。
他不停的完善自我,因此就像一杯酒,愈发醇香。
一个站得直,站得稳的普通人,在中国国土上很是稀有。
更多的人是在生活面前弯曲了膝盖和脊梁,活得市侩而庸俗。
所以在戏中,慷慨在工地干活,老久去看他,慷慨说:我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但老久却说慷慨是不会变的。
我仔细看过老吴为相思树做宣传时的访谈,老吴曾这样评价慷慨:“慷慨身上有一种行吟诗人的浪漫气质,他一定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相信我绝不会被世界所改变,给他一个舞台,我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我不管他最后成功了没有,这不重要,我不管这世界上是否有这样的人,这也不重要,我就感觉自己像被重新洗了一遍。
”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对慷慨最精准的评价。
慷慨就像是相思树这部戏,虽然世道已以丑为美,哗众取宠之人辈出,但他仍独守一份馨芳。
老吴提到慷慨是个懦弱善良的人,我不赞同。
慷慨其实善良而强大。
他的不含恨意的隐忍真的是一种了不起的胸怀。
我对照了一下自己,只能占便宜绝不能吃亏,要是吃个小亏心里别扭的要死去。
如此可知,慷慨难做。
那么慷慨对尚洁的爱呢?
尚洁是慷慨的第一个女人,我认为也是他灵魂中唯一的女人。
他对她的爱是男人对女人的爱,他爱她,于是希望拥有她。
她背叛了他,他不能说没有恨,没有嫉妒。
他养着她和别人的孩子,最初也是不能接受的,但他爱她,于是包容她所有的错误。
在慷慨这里,每一件事都被他做到极致,爱就是爱,我爱她,这份爱除了情爱,还包含了承诺,责任,呵护,包容,反正你能想到的所有事情。
尚洁的死给他的打击巨大,但没有把他击垮。
生活中有些人,伴侣死去的时候,自己的心也随之而去。
慷慨没有,难道是他的爱不够浓烈?
不是,是他的爱情观念拯救了他: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在爱之前,我首先是一个完整人格的人。
即使有一天彼此分离,我也会怀着对你浓烈的爱,坚强的承担寒潮风雷和霹雳。
慷慨有着自己对世界,对自我,对爱情的理解。
他坚持着自己姿态,一步步走出独特而真实的人生。
一个人死了,但最爱他的人知道,他永远都没有离去,他紧紧地、每时每刻地出现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带着思念、爱和承诺,勇敢面对未来的生活。
在所有和老吴搭配的女性角色里,我觉得能配得上老吴剧中角色的真的很难找出来。
基本上大部分女人既蠢又矫情,每次看到很多没长脑子的女人转来转去,老吴因为编剧的脑残剧本不得不喜欢这些女人,我都很抓狂。
陈数绝对不在她们之内。
陈数扮演的尙洁难得的可以搭配慷慨此人。
陈数的表演也非常出色,和老吴不分伯仲。
尙洁是个有争议的女人。
但在我这里,她得到了我的绝对赞美和同情。
大家有没有在生活中迷茫过: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的短暂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
很多人只是想想,然后把这个问题扔在脑后,开始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但尙洁却把这个问题一直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因此,她和康凯一样,对于诚实面对心灵、完成自我观念里的人生有一份坚定地信念。
尙洁应该是双鱼座的人,她对于浪漫的生活有天生的追求。
整日活在自我所编织的梦的世界。
就像在其遗书里面说的:我完全混淆了梦和现实。
这是她对生活的要求。
对自我的期许。
有的人不理解尙洁的逃婚。
当我看到尙洁婚前苦苦挣扎的时候,我知道她的逃婚是必然的。
因为我自身有这样的经验。
我大学时光无聊而空虚,追问生命的意义而不得。
但愈见生活的虚妄和无聊。
毕业后,我去了新疆支教。
一年后,当我再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时,生活的虚无感完全没有消退。
我不在乎我的努力能带来什么回报,我不在乎这个,什么好工作啊,好对象啊,我完全无感。
我就是希望寻找生命的意义。
我渴望一个漂泊流荡而刺激的人生。
我渴望我回首岁月时,生命是丰满和属于自我的。
我可怕的坚持着这个信念,罔顾我我妈的恳求、斥骂,全体亲戚的围攻。
这些都没使我改变心意。
但我内心的压力和痛苦却无时不蚕食着我的感受。
就像尙洁那样,无望的独自走着,知道对亲人的必然伤害,但仍是不可避免的走下去。
不管我以后如何落魄,如何失败,我都可以接受。
但如果我现在不遵从自己的内心,则会一辈子都难以平息。
做了,后悔也不怕。
不做,一定会不甘心和痛苦,我会变成一个埋怨一切的可恶而讨厌的人,这才是最难以接受的可怕后果。
我觉得尙洁的难题就像是我自己的。
尙洁很清楚自己的心,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当东方凌霄对她说,自己并不能给她承诺,一定会伤害她时,尙洁依然选择跟东方凌霄走。
尙洁不过是试图躲避掉一个可能被平庸无聊消磨的人生。
她渴望浪漫和激情。
虽然事后证明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她并不足以坚强到承受这种生活。
而且,这种看似跳脱奔放的人生其实是个陷阱,里面的冷漠和伤害多的不可想象。
但谁又是没有做过傻事的人呢,不可理喻的执迷于某件可笑的事情可能不是个聪明的选择,但恰好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
尙洁在最后的遗嘱中说:“我曾经执着的追求完美的人生,注定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
我明白,我懂得。
我知道。
但是我仍然沉湎,不能自拔,慷慨,这就是我,曾经是你的大傻瓜。
”她仍然沉湎,不可自拔。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恰是飞蛾扑火的姿势。
这个追求完美的女人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最后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战胜自己的愧疚,走掉了。
她是个脆弱的女人,但也非常勇敢。
这个女人值得慷慨付出他全部的爱。
当观众用伦理道德的标尺衡量她时,将她放置在和他人的关系中。
她是:一个女儿,一个女友,一个母亲。
但是,忽视了她本人。
她对自我承担了责任。
这就像是一个信徒,放弃很多,只为某个信念。
当我们苛责她的软弱时,要记住她的勇敢。
我认为,陈数在这部戏中的表现超过让她走红的《倾城之恋》,她精准的捕捉到这个女人的本质。
除了尙洁和慷慨,我觉得康慧是个独具特色的角色。
演员没话说。
虽然比不了前面俩人,因为他们表演的细腻性和难度不在一个层次上。
康慧的真实是本剧中其他的角色缺少的。
其他人都是现实中人的某个侧面。
康慧就是生活中的风风火火的一大妞,往哪儿搁,都不突兀。
至于剧中的其他,我没有八的欲望。
晓牧这人不是我的菜,因为我总受不了她楚楚可怜的叫“慷慨哥”,再用这个武器蛮横的进入他哥的生活。
我欣赏的做法是:晓牧应该直接告诉慷慨,我喜欢你。
然后再开始蛮横的插手他的生活。
这样就是在尊重当事人知情权的前提下干涉其生活,这才公平。
此时被干涉也是出于慷慨的自愿了。
里面给我最震撼的有三场戏。
一是慷慨和尙洁在病房里和解的那场。
导演给了他们长长的脸部特写,倆人的表情填满屏幕。
他们的整个儿身体都在述说着尴尬,痛苦,难言和无言的默契。
演员的表演提炼出了人感受的精华,你只觉得一切都恰到好处。
都直击心灵。
我的确有一种触电的麻麻的感觉击中大脑。
太精彩了,我想这就是属于对艺术美的感受。
我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叹。
再有一个就是慷慨在同学聚会上朗诵《致橡树》。
然后,我说,奥,这就是美啊。
看,它多么具体的呈现在我面前。
这个演员,这首诗,这段抒情的乐曲,就构成了能直达你感受的东西。
这时候,人不是机体,诗歌不是字词的集合,乐曲不是音符。
他们是什么呢?
我打个比方,就像太阳不是光线和热量,而是——温暖。
这是只有灵魂明白的感受。
最后是尙洁跳楼,这出戏的亮点是它的戏剧性。
这是一个极度刺激人的神经的场景。
你上一眼——她在笑。
下一眼——她沒了。
这凸显了现实的荒诞和难以理解。
现实中她死了,情感上你绝不能理解和接受。
外在和内在产生了绝对距离。
现实制造的落差对感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是戏剧性吧。
编剧在这点上绝了。
我直接泪奔。
写下这些东西,耗死我很多脑细胞。
中国的有些电视剧,在看完后,会生出一种人生如斯的感觉。
窝在黑屋里熬着看完,出来看满大街车水马龙,喧嚣鲜活,就是说恍如隔世也不为过。
以前的时候也就恍如隔世下也就过去了。
现在至爱老吴,总觉得再这么随便太不虔诚,于是就开动我生锈的大脑和记忆力。
把我的感受写下来。
不论好坏,总是一种决心。
比起丛原我更喜欢康凯!电视剧里丛原给康凯写了一封信,邀请他来公司上班,其中就说:康凯内敛,无欲则刚的品质他很是佩服.我觉得这六个字是对他是最好的评价!康凯对只有一面之缘的晓牧解囊想助,资助她上学,还和她通信,了解她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你想啊,这对于一位自己还在读书的大学生多么的不容易啊,插一句,晓洁不也是被这一点打动的,和康凯相处了六年啊!和晓洁在一起的时候,他牺牲自己来帮助她;当晓洁爱上别人的时候,他选择离婚;在接到晓洁妈妈的求助时,他又义无返顾的上北京把晓洁接回来,即使晓洁妈妈要求他们结婚时,他最终还是答应拉。
我觉得最终他和晓洁的结合也是责任多于感情!
为什么,如果他真的爱晓洁,宁可暂时不结婚,在她身边守着。
康凯还是位好哥们!
他出狱后,老久好几次给他安排工作,他都拒绝拉,最后那次他这么和工地里的工友说:就是因为我们是哥们,所以我不能害了人家啊,人家这么信任我,我也不能给人家添麻烦,哪天我觉得我自己行拉,自己有能力拉,我会去的!
想想在在社会能这么想的有几个啊,有这么个机会往上爬都来不急啊!
他爱晓牧吗?
我想是爱的。
晓牧对于他的好他难道没有一丝的感动,否则他不会在工地里呆这么久,他不会说:晓牧我朝另一个方向走的太远拉,我怕我我回不了头啊!
康凯善良,正直,内敛。
他的处事态度可能在当代社会里很容易吃亏,但是是我欣赏的,也是我们现在最缺的!
最后我想说丛原很有魅力,但我是晓牧的话我还是选康凯!
就是因为那女的丑我到这个月才看《相思树》。
那个女的丑就算了,造型师和她估计有仇,大短脸还要大刘海压到眼睛,横看竖看都丑得不得了!
硬着头皮努力忽视那个女的丑样,才发现相思树是多么优秀的电视剧,不愧是当年央视一套播出的,行云流水史诗般的爱情,吴秀波通过眼神把一个温暖和煦的形象刻画得如此美丽!
贯穿全剧的片头音乐《简爱》给整部片子增色不少,可惜网上只能找到男女声对唱的,原剧音乐没有搜到。
孙周导演不愧为名导,让人享受史诗般的感觉。
23集里 康凯酒醉后在工地上背诵 致橡树的场景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怎么也挥之不去我竟然想到了《平凡的世界》处在生活下风处被命运作弄的人他们高尚的情怀 真挚纯洁的感情亘古不变的 最具有穿透力最能打动人像当保姆时候的小轩 像康凯 像孙少平他们是真正的贵族
《相思树》很烂。
《相思树》很好。
这样奇怪的观感,在观看同一部剧时出现,真是绝无仅有。
但却在我看《相思树》的过程中不断闪回。
烂在一百个不可能的剧情。
从打工妹发迹可能性的微乎极微,到成熟成功男人一厢情愿爱上小保姆,到脑科主任抛弃糟糠之妻却始终深情地单身着,再到跨国公司多年以来孜孜以求想聘请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此种种,不可枚举。
可这剧又极好。
好在其感情的自然绵长。
不仅片名的英文是致橡树,不仅片中反反复复多次出现这首诗的吟诵,还因为片中如诗般隽永温暖的感情,仿佛是向那个时代那些人们致敬,更象是向着我们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爱情致敬。
或者说,导演给了这剧最好的情感,却置于一堆不可能的剧情中。
如果这样的感情是在金庸古龙那样的情节中,十六年都是弹指一瞬,便没有那么多置疑没有那么多不可能,有的只是为这样的情感深深感动。
相思树中的康凯不是世俗观念上的那种好。
他大学毕业不去大公司谋职,不寻求去美国的机会,却辞职开了餐馆。
他算不上那种满足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好儿子。
他的爱情平淡在做一道菜和接送爱人的琐事中,对于尚洁算不上能够给予她足够激情的好情人(试想如果尚洁曾经体会过火样的激情,又怎么会轻易就被东方凌霄所诱惑)。
他为尚洁去教训了东方凌霄,其结果却是卖了餐馆让父母抚养了豆豆四年,而且他父母一直都不知道其实这不是他们的亲孙子。
他为了躲开晓牧去工地,让晓牧死心的目的没达到,却让豆豆被同学嘲笑有一个民工爸爸。
所以其实,康凯是一个另类。
他虽然不是焦阳那样的秋虫,却也不是勤奋的蚂蚁。
他表面看上去近乎平庸,可其实,只是因为他过于透彻。
因为透彻,他不想贩卖自己的时间给所谓的大公司,更不想因此背井离乡。
他说,成功之后呢?
不就是买个餐馆可以过自己的日子。
那么现在就可以开餐馆过这样的日子。
如果不是为了豆豆,他后来还不会去大公司;如果不是为了还人情债,他后来也不会背井离乡去美国。
别人趋之若骛的,他视若粪土;别人视为平庸的(晓朴曾饥笑他开餐馆),他甘之若饴。
当所有人都在苟苟营营地挤同样的独木桥的时候,他已以真诚的姿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了。
也因为透彻,他原谅了尚洁的伤害。
大抵,这是一个男人不应该能够忍受的事情。
新婚当天被逃婚,然后归来的新娘不仅颓丧靡烂,还最后发现怀了别人的孩子。
是个男人就不该忍,可他忍了。
因为他太过于明白。
八年的相处让他了解尚洁,他知道这不是尚洁的错,而是东方凌霄的错。
在几乎所有男人都会捍卫自己自尊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原谅和接纳尚洁。
更有,他一句话都不问地接纳了那个孩子。
与其说这是隐忍,不如说这是透彻。
他知道八年的感情比短暂的出轨更真实,他知道一个温暖的家庭比男人的自尊更可贵。
所以,康凯不是一个一般的甘于平庸的男人,他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知道孰重孰轻。
他没有因为东方凌霄抛弃了尚洁而打他;但是他为了东方凌霄毁了尚洁毁了他一手建起来并之后又努力修复的幸福爱情和婚姻而痛打他。
(悄悄嘀咕一句:这五年的量刑好象太重了点)而同时,康凯又是一个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男人。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样的高度,让身边的人会有一点压力。
哪怕他自己不自知。
晓牧感激康凯不光是当年的助学,还有她多年未上学的谎言被戳穿之后,康凯的体谅不计较。
这样的大度,真的是会让人死心塌地毫无防备地交出自己的心去,何况是晓牧这样的傻孩子。
尚洁临死前哭着拍打着康凯问他:“你为什么不问为什么不问我?
你有权利知道!
”虽然康凯太透彻,有些事情他不想知道他不想问,他可以一句不问地就原谅;可是对于受者,这是无形地心灵煎熬。
彼时的尚洁可能宁愿被骂一回甚至打一回,也好过被这样全盘地原谅。
这样的原谅,让她彻底地无地自容:她嫁的这个男人太好太好,而她所做的一切太坏太坏,以至于她无法背负着这样强烈的良心谴责去过完余生。
以至于丛原。
丛原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比康凯更好的选择。
事业,家境,到未婚无子的婚姻状态。
可康凯根本就没有直接面对过他的竞争。
这是电视剧中极少见的一幕:明明是一个女子在两个男人之间的选择,而这两个男人却一点都没有竞争。
康凯完全躲避,把晓牧让给那个可以给她更好生活的男人。
代入丛原那样的男人的角度来思考,他会有些尴尬。
明明没有任何一丝的竞争,康凯的影子却在他和晓牧之间永远存在,无法抹去。
所以,当好多人为丛原报不平时,其实他知道他已经输了。
对手尚未出招,自己已经招数用尽。
对手从来不为自己着想,只为晓牧考虑,而他自己也要想一想,晓牧心底真正想嫁的人是谁了。
他真的累了。
康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无欲则刚,甚至,无招胜有招。
他不要太多东西,老天最终还是厚待了他。
无论是他进了监狱当了民工,或是他去了美国中了头彩,他的道德操守都没有变,他的理想生活都没有变。
那些大起大落的不真实桥段,也许只是为了说明那句古训: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
所以,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也配得起最坚贞的等待和最绵长的爱情。
让康凯和晓牧,还有那个温厚的月老丛原,就这样美丽如诗地如橡树般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是为观《相思树》作评。
(完)2011年12月29日
这个故事很像下雨天突然就雨过天晴!人生就是这样。
好几年前就看过这部剧了,故事太过美好,以至于我都不相信它是真的。女主身上有丛源喜欢的那种东西。孙淳拍这部剧时真是恰逢作为一个男人四十一枝花的年纪,帅到没边了。
x
开始是为了秀叔看的,结果发现了淳叔,意外惊喜呀!!!
近年来再没有过的良心剧。每次都是看一集哭一集。画面、构图、光线每个细节都很认真,制作也不错。还是陈数和孙淳,每个人的表演都像教学示范,到位、饱满、充满生机。陈数真是美,动容的要命。
拍的有一种情怀,不容易
看的生气!男主人好到窝囊!
哪儿来的圣母白莲花啊!编剧是不是初恋情结太严重了过不去这个坎儿啊!这么喜欢给女人戴个痴情为爱奉献一生的帽子吗?要不是主演的颜值和演技,真的很难看下去。男权社会塑造的女人中爱情奴隶千千万,能看清现实勇敢生活的凤毛麟角。
只是个童话...真美
致橡树
感动的不止是康凯的致橡树,从原的月下老人,还有尚洁的两封信,给我的宝贝和只是我的心出了问题,柔情而坚强
良心之作,里面满满都是感动,记得当时还是上学时候看的,现在有时候还会挑出来看看,康凯和丛原这两个男主都喜欢,也是为数不多男一,二在我心目中并列的电视了,所以里面编剧导演的心思真是下足了,唯一可惜的是,女主要是再漂亮点就好了,陈数在里面演的是个坏女人,但是看的让人心疼
不喜欢女主
遇到丛原这样的男人真该嫁了
女主太脱戏 致橡树留在了心里
我看过一集就不想看了,一个上海女孩居然会把一个外地男生误认为是上海人那么久,兄弟,编天方夜谭呢?
29集竟然演了这么多内容……老天爷,赐我一个康凯哥这样的男人和老久这样的朋友吧!QWQ前面我想导演一定要把女性角色设计的这么烦人吗?后面好多了,淦,好动人。刚对尚洁产生了和她美貌相匹配的好感没多久她就死了……晓朴变得真招人恨啊……东方凌霄贱死了,本来挺喜欢廖凡的,都快因为这个角色烦他了哈哈哈但是该说不说他的造型和人设一出场好搞笑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非常真挚感人QWQ康凯哥你好苦,还好最后苦尽甘来了了QAQ
在晓朴替康慧擦干眼泪笑着跑进婚礼礼堂的那一幕止不住流泪。拜金、公主病、任性是人们加注在她身上的标签。可是这样一个女孩,要有多大的勇气才可以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承认自己所爱并且义无反顾地相信他呢?结婚后,对任何一个家人都体贴入微,从不要求别人给予她什么,而是靠自己去争取。
编剧用点心就更好了,二个疑问:1、康凯在美国遇上孩他爸,2:晓牧都准备与丛原登记结婚了,又盘下饭店等康凯,有个成语叫“合情合理”不知这么编剧?
整个生活气息拍的非常的棒,尚洁去世的镜头处理的太高级了。我能理解尚洁,也能理解康慨,现实生活中,我也会看做出和康凯一样的选择,都是心甘情愿的,不存在什么被欺负,他妹妹观念太世俗了,但是也很真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样。我喜欢这样理想化的生活选择,因为生活中没法做到这么伟大,才更羡慕这样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