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那些关于爱的小事 《宠爱》讲述了六则暖心的故事,这个企划包括名字其实都极具商业性,如果头篇打好了,完全是可以做一个同类剧集和相应情感收集。
整个电影目前依托这种温暖光环,截取了六个主打故事,基本涵盖了孤单慈父如何跟女儿沟通、青年才俊养猪而女友和猪猪无法共处怎么办、女初中生为意外失明的好朋友训练导盲犬、外卖小哥如何获得内心受伤狗狗的信任、新婚夫妇想要亲热却一直遭受新娘狗狗打搅、以及洁癖插画少女如何通过猫猫和暗恋的男生相爱的六个情感故事,人物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那种善良的、希望人与人有沟通有关心的群体,一点点容融化内心的隔阂与坚冰。
由于有宠物元素,有很多演员与宠物之间的互动,拍摄的难度也相对大一点,因为要一直捕捉宠物的表情姿势。
基本下来都挺到位,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些宠物与人互动之间让人心酥软下来的瞬间。
宠物很接近于我们内心尚处于孩童的自己。
这些让人融化的瞬间,可能正是我们不便于在生活中自然袒露的部分。
具体说说故事的话,六个故事各有侧重。
首先要照顾猫而走近的一男一女,女生是插画师,男生好像是电视台工作要经常出差,女生有洁癖,但为了心爱的人开始慢慢接受猫猫,虽然猫猫不断给她捣乱。
这个气质调性很像之前看杜琪峰难得温情的《向左走,向右走》,几米漫画打底的都市故事。
这种为了心爱的人自己努力做一些什么心情,大概开始喜欢的人都能明白。
而猫猫的陪伴前面是崩溃的,后面离开了以后反而容易让人怅然若失。
这是一个较甜的爱情故事。
里头父亲那个角色我觉得老戏骨依旧处理得挺好。
一个贼有钱,给十八岁女儿都买完房子了的老父亲,一个人住着豪宅,仅剩的也就是这只陪伴自己的猫和通过猫跟自己女儿对话,他有点愧疚于自己失败的婚姻怕对女儿的影响,但远在美国的女儿明显已经早熟更希望大人能跟她真诚一点。
这种彼此关心但未必能一下子说透的情绪,被女儿的一个要求上升到一个特别有趣的场景。
那就是女儿要一个偶像明星的签名,于是老父亲和一堆饭圈女孩挤在一起去要签名,无比搞笑又让人有点唏嘘动容。
包括之前为了留住猫,要让猫猫配合故意捣乱。
钟楚曦那段一直要守护主人的大黑狗,始终破坏新婚夫妇亲热也挺有趣,这只狗身体日渐不行了,使命感更高。
直到临死女主人却因为工作无法到达,一直痛苦的老狗慢慢地放心离去,是终于确认了丈夫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女主人。
此处宠物又有点像是不放心的老父,离开时放心才会踏实。
而养猪猪的这段也挺有趣,这个猪猪陪伴了主人太久,所以面对女朋友发出有猪猪就没我的责难,男主人为难到把猪送走,然后女主人心软了,慢慢相处。
猪猪被误解,其实是为了保护女主人,慢慢从不相识到接受是家人,也是一个互相融入的过程。
影片出现了一个蛮有意思的场景,屠宰场。
好担心通灵性的猪猪就这样被宰了,但一直很得瑟的猪猪总是幸运的,所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他可以在这个家庭继续当一个玩闹的大宝贝了。
剩下的几则也都是这种暖心的故事,我相信每个人看完电影都会收获温暖,更有力量迎接新的一年,会发现生活的美好,开始认真地对待这个世界。
最后想说,宠爱本身可能是一种爱的恩宠。
如果纯粹从一个完整的电影角度来评价该片,多少会有些微词,比如剧情碎片化严重,戏剧冲突几乎为零,没有镜头技巧等等。
但是一锅菜是否好吃,天时地利人和三样必不可少,而本片则是占据了地利和人和。
如果这个片子放在暑期档或者春节档这样的强手如林的档期,必然被秒杀,但它却是放在了一个人畜无害的鸡肋档期,新年档,一天的假期。
大片看不上,都憋着逐鹿春节档,小片则是认为已经进入春节前的黑暗期,索性放弃。
而这个时候《宠爱》横空出世(说得有些夸张了),可以说是非常应景这个档期的影片,没有竞争对手,地利算是拿到手了,同时我们看受众,新年档期不同于春节档,并不是个全家观影的日子,更倾向于年轻人,而这个片子的题材也恰恰是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都市小年轻,于是拿到了人和。
《宠爱》是一部纯粹商业性的宠物爱情家庭喜剧,它几乎囊括了时下受年轻人喜爱的所有类型、风格、演员、桥段,将它们放在暖色调的气氛中去烹制,最终包含了菜肉蛋鱼、米饭面条烙饼馒头、瓜果梨桃,总之,各种风味都在其中,而将这些酸甜咸香放在一块,对于食客的味觉可以一大考验,万幸,导演将一块厚厚的名为“我的爱宠”的奶酪扔进了锅里,瞬间香味把所有其它的味道融入其中。
吴磊、张子枫、钟汉良、陈伟霆、钟楚曦…..几十个我认得出和认不出的演员。
真是要流量有流量,要演技有演——咳咳,总之,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里面的感情线还是有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
吴磊和张子枫这对CP,张子枫的表演说实话是要盖过吴磊的,她引导着吴磊,使得他们两个的故事,可以算是最青涩、真实、出彩的段落了。
一条狗、一个少女、一个失明少年,构成了一段看似伤感,却是能点亮人心灵的小故事。
张子枫的演技要不就是甜到我牙疼,要不就是吓得我掉我一身鸡皮疙瘩陈伟霆和钟楚曦这对小夫妻的故事,是最狂野,同时也是最大的泪点制造者,导演试图给予这两个看似最浮夸,最都市的男女一个令人动容的感情,不是男欢女爱,而是对于一条狗的真情,制造出一个鲜明的反差。
钟楚曦对于这条狗的感情和她冷峻的外在气质有强烈的反差整个影片在我看来中规中矩,几个故事和演员,让我能说得上 有印象的只有上面两个,它的选择档期和演员的一个成功范例。
昨天去看的点映,本来以为就是个搞笑片,前面阚清子和陈伟霆两对搞笑的地方很多,还有郭麒麟那个也很搞笑从中间开始 吴磊那对 有个场景是张子枫去找吴磊(具体的不剧透了!
)然后吴磊弟弟一句话让我泪崩😭 再后面就是豪七和小猪猪(记不清顺序了)本来我也是不太喜欢猪的 但是后来有个地方就很感动 虽然知道有夸张的地方但是猪猪好像真的是很聪明的动物?
然后就是豪七 虽然之前看预告就知道后面豪七进医院会很感人 但是!
有个预告片没有剪出来的片段!
就是豪七它(不剧透了!
)当时我眼泪直接喷涌而出 周围也是一片抽泣声 我现在回忆起这个片段还是很想哭 真的就是养宠物的人看不得这种 因为自己一直养着的宠物 它就是会很爱很爱很爱你呀 虽然平时很调皮 但是一察觉到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就很警惕地想要保护你 我家是养的小狗 出去溜它的时候有时候走累了 就在小区的长椅上坐着休息 它趴在我脚边 只要周围有人出现 它马上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声音并且双眼死死地盯着对方 直到对方走开 (但是身体不会动 就只是一直盯着)在家里也是 只要有人靠近我的房间 还没敲门它马上就会给我通风报信 但是我却可以随意进入别的房间 它不会叫 我的小狗 时刻都想守护着我 叫我如何能不爱你啊
首发于今日头条天涯小鸟movie极具野心的演员阵容我本人并不养宠物,也不是网络上云吸猫或者云吸狗的一员,对宠物并没有什么特殊感情。
这部电影的目标群众当然还是养猫狗一族,但吸引我这个非宠物粉走进影院的是《宠爱》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 于和伟 、吴磊、张子枫 、钟汉良、陈伟霆、钟楚曦、檀健次 、郭麒麟、李兰迪。
选角导演有心,选择的演员几乎都在电视剧中磨炼了足够的演技,全片看下来表演风格自然流畅,没有哪一个杵在那儿当人形立牌,拉电影后腿。
这部电影演员种类非常齐全,走偶像剧风的男神陈伟霆和钟汉良,走青春剧风的吴磊、张子枫、李兰迪,还有经常在历史剧中露脸的于和伟和檀健次,因《庆余年》小火了一把的郭麒麟,由此可见导演想要一网打尽各路粉丝的野心。
路人缘极佳的明星+足够可爱的动物演员+合格的电影剧本,能吸引到像我这样的非宠物粉,在我看来就是一部能成功出圈的电影了。
因为演员众多,我原先设想的或许是和《我和我的祖国》一样分为六则小故事,但事实上剧情是把这些演员安排在同一座城市青岛,让宠物医院成为直接或间接的人物关系纽带。
各角色组之间或者为同学,或者为同事,或者是邻居,戏份平均,来回切换也不见生硬,只在最后结局时抓捕流浪狗巴顿时集体出场呼应新年大团圆的主题。
可见背后有一个非常流畅的商业化剧本的,当然幕后的剪辑师也功不可没。
总的来说这部宠物电影有笑有泪,笑点时整个电影院哄堂大笑,泪点时大家齐齐抹泪,是部工工整整又十分合格的商业电影。
克制的镜头表达宠物电影并不好拍,媒体报道中时见“狗粉”拦屠宰场车的报道,而且还有旧时对于养猫狗的城市妇女的刻板印象(八九十年代影视作品中养狗的上海妇女一般都以刻薄形象出现)。
虽然养宠物在当代家庭日益普及,但整体社会环境算不上特别友好。
一旦电影拍得过于煽情或浮夸,容易引来网络舆论的群嘲。
但《宠爱》这部电影却拍得非常克制,虽然落脚点还是在可爱的猫猫狗狗上,但是也未因对宠物的爱而遗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
许多泪点或者笑点并不仅限于宠物带给人的感动,最终还是由角色之间的动人感情关系带出。
在吴磊张子枫的部分里,吴磊饰演的天才少年乐云因遗传病失明,曾经的击剑梦想一夕之间破碎,除了对过去的告别,也迎来了对未来的迷惘。
他即便足够坚强也不过还是一个小小的少年,过去的辉煌令他敏感无助,也令他不愿接受自己将以盲人的身份步入未来。
张子枫饰演的小青梅跟随父母搬家,但为了乐云来回学校方便,把家中的金毛犬阿扎训练成了导盲犬。
最终导盲犬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也让乐云从阿扎身上看到了对自我的接纳:“既然阿扎能接受自己成为导盲犬,我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是盲人呢?
”而让乐云完成这一蜕变的幕后,是小青梅两个月对阿扎坚持不断的训练,不知跌跌撞撞撞伤了多少次膝盖。
也是乐云的母亲默默无声的陪伴和用白T恤衫打出的横幅“他第一次出门,他想要独立。
”导盲犬阿扎虽然是最终成就的“果”,但亲情和友情才是引导乐云走过泥潭的“因”,而友情和亲情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同样克制的表达同样出现在钟汉良的剧情里。
钟汉良饰演的基金经理李响是社会新贵,有自己稳定的女友飞飞,但他一直不敢让女友知道自己养了一头猪作为宠物。
而且他对于这只名叫“小叮当”的猪极为宠爱,不仅独占一层楼作为卧室,还有海洋球和各种玩偶作为玩具。
但在女友与宠物的作战中,李响的处理十分理智且公正。
因为小叮当一再打扰了两人的情侣生活,李响还是决定将小叮当寄养在农户家中。
最终也是在女友的谅解和接受下,两人接回了小叮当。
《宠爱》并没有因为自身是一部宠物电影,就把主人与宠物的爱凌驾于其他感情之上。
它把这种感情放在一个合理的高度,并正视它作为都市人情感寄托的一面。
说白了,这种感情不见得比亲情、友情、爱情更高贵,也不见得比它们更低贱。
它只是所有感情中的一种,因为家庭宠物的日常普及而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宠物电影的未来日本和欧美的宠物电影已经有不少了,而且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电影类型,日本有《忠犬八公》,美国有《流浪猫鲍勃》,前些年的《小Q》也是小火了一把。
宠物电影的横空出世也意味着中国的城市文明进展到了一定程度,都市人的情感需求被猫狗抚慰也是一种流行的趋势,这一点我们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上也可预见。
但是现在养猫狗的人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宠物粉偏激地认为猫狗的地位应凌驾于其他动物或者人类的观点,也是令社会舆论所侧目的原因。
这是宠物市场膨胀又缺乏管理的一段混乱时期,但也会随着猫狗入驻更多家庭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这一点其实90后人应该感触最深,小学时在网吧打游戏的一律被视为混混、坏学生,有些家长还要送沉迷网络游戏的子女,到杨永信的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电一电。
但当我们长大,电竞游戏已经成功出圈,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号正式体育竞赛项。
中国的电竞团队多次卫冕世界竞技场,逆转了整个社会风向。
当我们的父母也开始沉迷于手机,就再也没有人来指责年轻一代有“网瘾”,毕竟网瘾这回事已经成了全民共“病”。
我也相信随着宠物圈的日渐扩大,宠物与主人相互依存的感情能得到更多的谅解。
中国有自己成规模的宠物电影,也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PS最后私心放一张吴磊。
电影里弟弟妹妹真实太有CP感了,全场最佳情侣。
春节档是属于喜气闹腾的片子的、国庆档是献礼的、2月中旬是留给纯爱的、暑假里动画和漫威几乎要占掉半壁江山,中国的电影市场经过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在电影供给方和消费者的相互磨合和培育下,逐步形成了固定的商业模式。
这不,徐峥亮着温暖治愈的招牌,带着一群颜值超高、可爱异常的萌宠,以及几乎覆盖所有年龄段受众的明星们,理所当然地杀到了2020跨年档。
虽然知道是套路,但是很多观众还是会买账,即使不是猫猫狗狗粉,我也在这么短的元旦假期里看了两遍,一次陪小朋友,一次陪大朋友。
电影名叫《宠爱》,关于宠物、关于爱,大爱、小爱,关爱、恋爱…。
通俗的名字里包含了太多的意思,因此也可以做万般的解读。
片如其名,电影有6只宠物、6段故事、6份爱,真的可谓是“666”了。
佩服导演和监制的一点是,这6段故事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有所交织和关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持电影的完整和内核的统一,但对剪辑和节奏的把握是一大挑战。
从观影反馈来看,瑕不掩瑜,这样的创新至少达到了合格以上,值得肯定。
6只宠物包括3只狗、2只猫和1只猪,大小品种不一,但都凭着过人的颜值萌化你的心。
在这电影之前,试问有几个人认真看过猪的脸和五官?
看这电影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对着大屏幕发出感叹:“这猪猪好粉嫩啊、眼神憨憨的、耳朵摇摇晃晃的,爱了爱了”。
回到我的标题,难道我只为猪落泪了,狗狗猫猫就没有让我哭吗?
错了,应该说如果猪都能让我落泪,狗狗猫猫还有难度吗?
不知道是编剧有意为之还是纯粹我自己的个人感受,6个故事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侧重于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宠物只是桥梁和纽带,譬如张子枫和吴磊的友情、于和伟和李兰迪的亲情、檀子健和阚清子的爱情,影片里更多的笔墨是花在了人与人的互动上,而对宠物和人之间的感情则说得比较少。
所以我们会为于和伟对女儿的父爱流泪、也会为他蠢萌的举动而欢笑。
但是对于小札、呼噜和726,只留下了会叼袜子、看闹钟等很多技能,又或是超级美超级奶的印象。
另一类则侧重于通过人的故事来表达宠物和人类之间的感情——陪伴、忠诚和长情。
陪着钟楚曦成长、成家的豪七,一见到别人亲近钟楚曦就发狂的豪七,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谁最爱我”的豪七,至死也想着主人的豪七,赚足了观众的热泪。
只是我要吐槽的一点是,电影用了起码三个雷同的片段来表达豪七的“忠诚”,这既给观众留下了钟楚曦和陈伟霆yu望太盛甚至有点雷的印象,事实上也不太准确,于我而言,那叫占有欲,不叫忠诚。
巴顿的故事,其实是借着郭麒麟来表达巴顿对前主人的爱和留恋。
这段故事最触动我的是,快递员、邮递员、流浪狗,在大城市里都没有根、难有归属感,但故事里的他们不仅相互依靠,也得到了宠物店老板、医生甚至社区保安和居民的关怀和照顾,温暖又治愈,再一次传递了这部电影的正能量。
接下来我要说说猪,小叮当。
自古以来戴着人类宠物标签的猫猫狗狗很容易让人共情,但养猪,而且是普通的家猪,what for?
那不是用来吃的吗?
放在李响和曲飞飞餐桌上那盘猪肋排,不应该才是它的归宿吗?
钟汉良干嘛要养猪啊?
这完全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
可惜影片没有交代,还是朋友提醒了我,“大概是因为钟汉良是基金经理金融男,养只猪讨个好彩头吧。
”我觉得,嗯…。
先不管为什么,总之钟汉良是养了,而且他跟小叮当之间的感情,不是一般般的深厚,影片明线和暗线都表现了这一点。
明着的,是豪华猪舍、高级电梯、墙上那一幅幅合照、小叮当被留在农家院那不舍的眼神,更别提让人泪目的猪猪奋力爬楼梯救主、和李响走出屠宰场大门那痛苦绝望的表情。
暗着的,也是我更喜欢的,则是两次选择的情节。
在关于女友还是宠物的取舍上,影片给这主宠二人都有选择的机会。
一次是宠物的选择、一次是主人的选择。
第一次是李响让小叮当选择是左手还是右手的山楂,小叮当选择了给飞飞腾地,李响由于几个闯入者的打岔分了神没来得及阻止,想再给小叮当吃左手山楂的时候,小叮当毅然决然地离开了。
第二次是李响求婚,一盒戒指、一盘猪排(这里真是神来之笔),表面上是给飞飞选,实际上是李响选,钟汉良那明明求婚成功、却一脸要生离死别的表情,也是没谁了,想起来就要发笑。
在选择上,小叮当比他主人干脆多了,这种洒脱奉献的精神,人与人之间都不一定有吧。
多说一句,这明明是精英金融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养了猪,李响看起来多憨啊,对着女朋友是多没底气啊。
如果养的是狗,是不是腰会挺得直一点?
可怜见的,哈哈哈。
看到有人说,这电影太脱离现实了,宠物都要成妖了。
那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看过《一条狗的使命》,当看到贝利几世投胎、却每回都要去找他主人伊森的时候,难道也在想,“这只狗是不是成仙了?
”。
反正我是哭得稀里哗啦的。
当人与人之间变得更虚假冷漠的时候,把感情投射到动物身上,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更何况,电影只是通过萌宠,用来表达真诚可贵、人间有情的思想罢了。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皆因国产宠物电影太少了,希望这次尝试可以开个好头吧。
我家小朋友还念叨着,他养的小仓鼠,会不会将来也会拍成电影呢?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首先祝各位小伙伴新年快乐,去年立的flag都实现了没?
新的一年我希望能继续给大家推荐好片,吐槽烂片。
不知道大家庆祝新年的方式是什么,不过本阿拉斯加当然要去电影院看看电影了。
于是,我决定去看看昨天刚刚上映的《宠爱》。
其实在走进电影院之前,我对《宠爱》的期待值很高。
演员阵容强大,从张子枫、吴磊到陈伟霆、钟楚曦再到于和伟,可以说流量明星与老戏骨齐聚。
加上爱情喜剧题材的加持,如果拍的不错,保不准成为一匹黑马。
电影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六只宠物组成了六个小故事。
在这些宠物的帮助下,有的人化解了隔阂;有的人重获亲情;有的人收获了爱情......首先得承认,每位演员都是演技在线,这里尤其要夸奖一下张子枫。
她在故事中跟吴磊饰演一对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
当男孩意外失明之后,她训练了一只导盲犬成为男孩眼睛,最终帮助吴磊乐观面对生活。
妹妹的演技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这里说一个小细节:故事的最后,恐高的她为了吴磊毅然决然的站到学校的高台上,开启嘴炮大法。
在得知吴磊被自己鼓励,重新振作起来之后,姑娘顾不得回答吴磊的话,第一时间从高台上跑了下来。
张子枫就这样把一个勇敢又善良的初中生给演活了。
此外,不仅电影里演员发挥出色,宠物的表现也令人惊喜。
不管是小奶猫、流浪狗还是憨憨的宠物猪,每一只都能萌的你一脸血。
这种萌宠加煽情的套路,让不少人在电影院里湿润了眼眶。
但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我却没有被它打动,甚至有些生气。
首先就是在电影的呈现形式上,导演放弃了单元故事的常规拍摄手法。
而是将所有故事打散之后又相互穿插进来。
这种手法看起来很高端,但《宠爱》的故事线太多,导致剧情的跳跃感太过强烈。
一个故事还没讲几句,马上又跳到了下一个故事上,总是给我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其次,好几个故事,实在是太令人尴尬了。
比如其中一个故事,发生在一对情侣和他们的宠物猪之间。
女孩得知男友家里养了头宠物猪,一直对他颇有微词,甚至跟一只猪吃起了醋。
迫于女孩的压力,男孩只好把宠物猪送人。
虽然我们都知道最后故事的结尾,肯定是两人一猪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但是你们绝对猜不到女孩是如何接纳这只猪的。
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发现了猪还在家里时的录像。
原来这只猪曾通过看监控,发现门口有几个陌生人,它聪明的猪脑子马上意识到这群人是要入室抢劫。
它默默地爬上了楼,看似是在给正在洗澡的女孩捣乱,其实是在救人......这猪是隔壁平行宇宙穿越过来的蜘猪侠吧!
我知道导演很明显是想给女孩一个转变的契机,但是这个反转实在是让我接受不能。
试想一下如果宠物猪没有救下女孩,那最后他们就不能把这只猪接回来了么?
爱自己的宠物,难道就不能接受它的缺点,必须把它训练成超级英雄么?
照电影这么演,我是不是该去训练小宝送外卖了?
*请店家给小宝广告费其它故事里,有些情节也特别让人迷惑。
比如2个月训练出来的导盲犬;比如一见到男女主要啪啪啪就冲上去咬人的老狗;还有熟悉整个小区每栋楼的流浪狗……
我感觉自己看的不是一部萌宠电影,而是《复仇者联盟之神奇动物在哪里》。
其实电影中的宠物有些超能力,我还勉强能接受,谁让它们可爱呢。
但是跟成精的动物相比,跟他们搭戏的人仿佛都被加buff,智商一下子降了好几个档次。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洁癖漫画家和电视台记者(职业不重要)之间的爱情故事。
记者希望漫画家帮自己救下困在车底下的小猫,之后的剧情大家不用猜。
两人因猫结缘,收获了一段甜蜜的爱情。
漫画家是重度洁癖,还要强行养猫的情节我就不说了。
那只小奶猫实在太有戏,谁看到它都绝对把持不住。
剧情老套也就算了,反正六碗鸡汤不差这一碗了。
但是男主最后的独白委实给我恶心到了。
原来他为了追女主,故意把早就已经救出的小奶猫又给塞回车底下去了。
故事里他根本就不是真心喜欢小动物,就是给女主留下一个爱护小动物的人设,博取她的好感,这个故事哪里甜了?
这个男主不就是个只知道pua套路的渣男么?
剧情老套,逻辑爆炸,结尾强行煽情,加上乱糟糟的剪辑。
2020年看的第一场电影就栽了。
从影院出来回家的路上,我生了一肚子气。
倒不仅仅是因为看了一部烂电影,而是电影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核让我难受。
我自己也养宠物,虽然两只狗子经常拆家,或者在我写稿、录音时大喊大叫。
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它们陪着我度过无数个孤独的夜晚。
在我撑不下去的时候,默默的守在我的身边。
在我心里,它们早就不是所谓的宠物,更像是我的朋友,是我努力对抗整个世界的盾牌。
我们养宠物,不是因为它们多么聪明多么可爱。
也不是奢求它们在发生意外时挺身而出,抑或是牺牲自己成全我们。
它们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就是陪伴。
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用它们独有的方式给予我们微笑面对困难的勇气。
就像我的铲屎官朋友所说的。
我相信,可能会有人看完电影之后落泪。
但是许多人不是被电影中的情节所感动,而是通过电影回想起自己和宠物之间的点点滴滴。
所以小伙伴们,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们跟自家宠物之间的点点滴滴。
让那些粗制滥造的萌宠电影看看,到底谁才是合格的铲屎官。
宠物是真的好,剧情是真的拉,杨子是导演?离谱真的就是商业片,无语😓。。。。。。。。。。。。。。。。。。。。。。。。。。。。。。。。。。。。。。。。。。。。。。。
。。。。。。。。。。。。。。。。。。。。。。。。。。。。。。。。。。。。。。。。。。。。。。。。。。。。。。。。。。。。。。。。。。。
动物的爱简单、赤诚、热烈、直白,而我们在扮演着拿“宠物”当挡箭牌的胆小鬼,总是兜来转去,有太多顾虑,充满期待却又小心翼翼,《宠爱》其实是我们借着宠物来表达自己无法言说的爱啊!
六个故事,每一段中都有一只萌萌的小动物,但它们更多是作为纽带,去串联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而这六个故事也有着共同的内核:爱,因而彼此牵连又特别动人。
突然遭遇失明打击的少年、内向有严重洁癖的年轻漫画家、舍不得猫更舍不得女儿的老父亲,他们正好处在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看他们对情感的表达很有意思,仿佛我们越长大,越胆小,越要用无关紧要的话掩饰内心真正对情感的希冀与渴求。
吴磊饰演的少年陈乐云意外失明,生活可谓翻天覆地,突遭打击的他还有力量挑战自我,可是当得知一心信赖的好友搬家时,这积聚起的力量一下子溃散,这段特别真实,勇气需要在经历一个个难关后才能淬炼成钢。
张子枫饰演的江楠在无可奈何下想到把金毛狗小扎训练成导盲犬,可是这时的陈乐云已经不愿意接受她的好意。
少年人的友谊总是带着一腔热诚和义气,即使面对冷漠和拒绝,江楠仍在努力,最终小扎成为了一只合格的导盲犬,陈乐云从小扎身上学到接受作为盲人的自己,当看到他跟着小扎一路走到学校,他妈妈跟在身后,看他过马路时连忙着急地高高举起写着“他第一次出门,他想要独立”的白衬衫,看到这一幕简直泪目。
如果说少年人对情感的表达带着股执拗的勇敢,那宅女漫画家和男编导对彼此情感的表露要曲折得多,若有似无的情愫固然美好,但彼此互相靠近的那一步至关重要,有时我们需要一个契机推动,可是不会每次都有一只丘比特小奶猫给我们勇气。
于和伟扮演的老父亲最让人感慨,他就像一只寄居蟹,小心翼翼,想要付出爱但不知道怎么做,和女儿聊天只能借着聊猫来表达关心,知道女儿想把猫一起带到国外,不舍但只是掩饰自己的不舍。
看到他去求明星签名,在一群追星少女中间一起大声说着我爱你,因为要不到签名就要送走呼噜,脸上悲伤的表情竟然和身边的少女是那么一致,看着真的好笑又倍感心酸。
什么时候我们对情感的表达变得这么胆小了呢?
在意和顾虑都太多,也怕受到伤害,前进一步,就左思右想是否要后退三步,这似乎成为我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但大概从未踏出去就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看到女儿向父亲吐露最让她伤心的事,深深地感受到即使亲如家人,每个人也还是可以在自己情感的堡垒里。
有的话你不说出来,我真的不会知道。
看这部电影,有很多笑点,也有很多让我忍不住哭的时刻,不论是宠物与人、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实在很美,但看到最后,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到底怎样才能鼓足勇气表达内心的爱呢?
#时不时的戏#宠爱#adoring
这部电影引起我注意的时候是连续排片与亮眼票房,在此之前对宠物似乎从来没有过兴趣,去年开始身边的朋友陆续养宠物,忽然觉得宠物也蛮可爱的,喵喵,狗狗,看着他们觉得世界也多点色彩。
杨子姗我差点没认出来,钟楚曦再去稍除下痣会更好,陈伟霆的造型很帅,张子枫真是年轻又甜美,吴磊演技给好评。
我最喜欢导盲犬的故事,世界如此残酷,但我们不得不继续发现美好,努力生活下去,我觉得在学生时代努力奋斗和喜欢的对象一起考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学,真真是十几岁的时光里无敌浪漫的事,无论何时想起来,都是甜甜的。
PS. 最萌的是于和伟叔叔和他的小呼噜,人类不太习惯直接的情感表达,还好有小动物这个托儿~
这是一群中产阶级的养宠故事。
这一群主角,大多居住在同一个小区里,宠物都来自同一家小区宠物店,有的养猫有的养狗有的养猪。
养橘猫的傲娇爸爸于和伟,有一个跟着离异前妻去了美国的女儿,父女关系生疏,爸爸只好靠宠物来和女儿维系关系,连和女儿打电话都要用猫的口吻。
养猪的金融男钟汉良,有一个马上要谈婚论嫁的女朋友,然而家里藏着一只又白又胖的宠物大肥猪,不敢告诉给女朋友知道。
从小养罗威纳犬的钟楚曦,一朝长大结婚,狗却不放心“女婿”,像个吃醋的老父亲一样,发誓要把“女婿”赶出家门。
洁癖宅女漫画家阚清子突然被做编导的男邻居塞了一只小奶猫;送外卖的郭麒麟突然和小区里一只流浪狗惺惺相惜上;一直以来热心帮助失明同学的金毛主人张子枫突然要搬家,面临和同学的告别……今年跨年档,山争哥哥徐峥,带着他的监制作品《宠爱》暖萌来袭。
六段故事,六个宠物,讲述发生在都市里那些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故事。
这是一个为冬天和跨年量身打造的电影。
《宠爱》有三多:笑点多、泪点多、萌点多。
萌点多就不用多说了,有猫有狗有猪,对于毛茸茸爱好者来说,还想要啥自行车?
笑点多。
《宠爱》的六段故事各有分工,而承担笑点功能的,是钟汉良和于和伟。
没想到吧,一个是高冷男神,一个是酷拽大叔,然而,在这部戏里,他们是搞!
笑!
担!
当!
钟汉良饰演一个金融男,在《宠爱》这一群有钱的中产阶级里有钱的也特别突出,住在带庭院的两层小楼独立别墅里,每天从一万平米{嗯?
}的大床上醒过来。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猪肉价格飞涨的2019里,人家还养了一头目测三百斤的大肥猪!
钟汉良的猪叮当,独享一个地下室,装扮的花团锦簇,还配备有专门的电梯。
会晒衣服会开电梯还会换台看动画片,这样的猪,两百块钱一斤也难买呀。
在《宠爱》里,钟汉良一改往日的男神形象,饰演一个大脑脱线男,为了金屋藏猪,每天都要和女朋友斗智斗勇,防止女朋友找到自己家,然而还是被女朋友找上门来,从此开始了两人一猪的同居生活。
养猪养出习惯来的钟汉良,养起女朋友来也是猪里猪气的:做好饭,习惯性地把女朋友那碗往猪食盆上一放;菜掉在桌上了,随手夹起来就往女朋友碗里放……2020年最没有求生欲的男朋友,非您莫属了。
另一个笑点担当是于和伟饰演的傲娇老父亲。
女儿和前妻去了国外,自己一个人在国内和猫相依为命,结果女儿再回国还要把猫也带走,老父亲于是开始了护猫大作战,总的来说,就是让猫迅速“变坏”,挠沙发拆家具尿床……然而小把戏被女儿一眼看穿,提出新要求:只要爸爸能帮她拿到爱豆的签名,就不带猫走。
年过半百的老父亲无奈开始追星,跑现场,混在一群小姑娘里冲着女儿爱豆哭喊“XXX我爱你”“XXX给我签个名吧”,没有要到签名时脱力地哭倒在旁边小姑娘肩膀上,真是又惨又好笑。
而电影的泪点,主要集中在两条狗身上。
一条是钟楚曦的罗威纳犬,一条是小区流浪狗巴顿。
先说巴顿,巴顿这条狗智商绝对过百,不仅出逃狗肉馆智斗打狗队,还有一段和前主人的悲惨往事,可谓是“美强惨”的典范。
而钟楚曦的罗威纳犬豪七,从小伴随着小主人长大,小主人从中学生长成了新娘,自己也从小狗长成了老狗,怀着对侵入者的防备心,频频破坏钟楚曦和老公陈伟霆的二人世界,却在主人出差时突然走到生命的尽头,躺在病床上强撑着,想等主人回来告别……对于狗的故事我特别容易产生共情,因为我也养过狗。
在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养过一条狗,那时狗也不过满月,我看着它从一只小奶狗长成一只威风凛凛的大狗。
在家里,狗和我的关系最好,那是一条特别聪明的狗。
每天,它会跑过一整条长街,到长街尽头迎接放学的我。
做作业时,它就趴在我脚边,写作业写累了就rua一把狗头;冬天它是暖手宝和脚垫,任由你把手和脚伸进它的肚皮里……悲伤的是,它没有陪我长大,而是在某一天晚上跑出去玩时丢了。
那时我才四年级,哭着沿着大马路找了它一下午。
听上去,和钟楚曦跟豪七的故事前半段有点相像。
但在电影里,我却更喜欢巴顿和前主人的故事。
巴顿的故事是贯穿电影的一条线索,篇幅不算太多,但拍的非常恰到好处。
从郭麒麟偶遇巴顿发觉巴顿对人的防备心,到巴顿从捉狗队的围堵里突围,到郭麒麟去向宠物店打听巴顿的故事,揭开巴顿和前主人的往事……最后,为避免巴顿被狗肉店捉走,所有主角一起参与捕获巴顿计划。
巴顿终于在幻觉里再次看到了前主人,前主人一句“巴顿,不跑了”,让我瞬间泪崩。
“分离”是铲屎官和宠物一定会面临的问题,寿命的差异、疾病和各种意外,注定了人和宠物不可能永远在一起。
当不得已分离时,只希望,没有我在身边的时候,你也一样能好好的。
巴顿让我再次回忆起小学四年级丢狗的那个下午,遍寻不获放弃希望的我,唯一的愿望,也不过是我的狗没有死,而是遇到了一个新的主人,那个主人待它非常好罢了。
和巴顿的故事比起来,钟楚曦和豪七的故事,显得有点过头。
前面搞笑部分,豪七出于一个老父亲的醋意和警惕,频繁阻止钟楚曦和陈伟霆的蜜月生活,这个梗确实蛮好笑的,但未免也重复太多次了吧?
我这一场,第一次,影院里大家哈哈大笑。
第二次,笑的人已经减少了大半。
第三次,有人忍不住嘀咕“怎么老这样”。
说实话,这好歹是个合家欢电影,有人带孩子看呢,就算孩子看不懂,大人也觉得尴尬啊。
后面煽情部分,倒不是用力过猛,而是铺垫不足:对豪七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铺垫不够,所以后面豪七病危显得有点突然,前面看上去明明是条壮年的狗嘛,怎么突然就病危了?
这个故事,如果把前面搞笑的部分压缩一下,把时间分一点给豪七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铺垫,可能结构性会更好一点。
剩下两个故事,阚清子和檀健次,两个邻居,一个是内向洁癖宅女漫画家,一个是外向开朗男编导,两个人性格互补,因为猫而结缘,故事更像一个温暖的小品文,独自漂泊在外的年轻人看了后可能会比较有感触。
反正身为铲屎官,看到阚清子的猫嚣张地把她的手办挨个推下来的时候,我是挺有共鸣的。
张子枫和吴磊的故事是最让我无感的,虽然子枫妹妹是蛮可爱的。
或许我已经过了为校园青梅竹马感动的年龄了,只觉得他们的故事比较游离于电影主题外,除了张子枫训练狗的那段,基本和狗没什么关系。
而最后校园告白的部分,也让我感觉仿佛在看韩剧,总的来说,太悬浮了。
不过,或许现在的中学生就是这么drama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