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一曲
Aimer,酣歌畅爱(台),爱,饮和唱,终曲欢宴,雷利的生活,Life of Riley,Love, Drink and Sing
导演:阿伦·雷乃
主演:萨宾·阿泽玛,伊波利特·吉拉尔多,卡罗利娜·西奥尔,米歇尔·维耶尔莫,桑德琳娜·基贝兰,安德烈·杜索里埃,阿尔芭·贝露琪,杰拉德·拉缇戈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4
简介:科林(安德烈·杜索里埃 André Dussollier 饰)和凯瑟琳(萨宾·阿泽玛 Sabine Azéma 饰)是一对戏剧爱好者,在两人排练新戏期间,他们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他们共同的好友乔治(安德烈·杜索里埃 André Dussollier 饰)患上了不治之症,时日无多了。 乔治生病的消息让凯瑟琳..详细 >
雷乃的随心所欲: Stage is the art
SIFF201404 @上海影城一厅 雷乃真的是拍舞台剧拍上瘾了 除了独白背景比较有趣之后 其它的对于雷乃来说都太小儿科了
九十多岁的人了,加之有《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和《我的美国舅舅》垫底,阿伦·雷乃愿意怎么拍就怎么拍吧,高兴就好。
舞台剧爱好者居然看困了
用葬礼戏来告别,男人女人间的那些小心思纠缠在一起,中心人物的却是缺位的,与他的一切只能间接的表达,间接的了解,甚至还有些矛盾。戏中戏,最终结束的恍惚间不知结束的是哪一层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聆听一位富有思想和见地,有比你多活了数十年的老先生去讲述他在人生暮年对于老年和死亡的思考,是有益、高深又有趣的(也许带着痛苦)。“哦,原来在阿伦雷乃眼中,死亡是带有一种戏谑感的轻松呀”这是我在看完导演的作品以后首先想到的。他的这种轻松态,也是建立在对终极不可知的妥协背面的吧。雷乃最负盛名的电影《去年在马里安巴》《情人》都带有一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黑白片,很先锋,但到了老年的这部电影,不论是是颜色还是叙事,都给人一种“丰富、圆润”的感觉。他的心路历程如何?真的是很令人好奇!
上来就看遗作 大约不是太好
#bjiff# 形式非常独特,舞台的布景设计和特别的独白段落都有很强烈的风格,前面幽默清新但最后戏剧张力十足,音乐很有趣,可是下不到原声。。
上一部之后的又一次葬礼,不过这一回真的是诀别了。即便高龄,仍能坚持风格化,舞台感,转场的设定,有趣的独白背景。一个从未见过的乔治,这个缺席者却是所有人最熟悉的人,也是本片的真正主角,一如躲在镜头后的导演。
棒!从色彩到布景与前作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但这一部真是让人从头笑到尾啊!像雷乃的一生一样完满。
#SIFF2014#三星半入;结构极工整;六人人物结构设置和布景搭建的室外空间,很像《吸烟/不吸烟》;三组男女交叉,渐渐形成一个幽灵主角掌控的“舞台即生活”的故事,外景和鼹鼠区分了时间和空间的流逝;最妙的是对画外音的运用,无形中打破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纪念永远的雷乃。
轻松的完结 现在看来乔治就像雷乃对自己的影射
一群女人为了一个男人争风吃醋,唯一的共同点是她们都在这个男人身上留下了青春的印记,借此来寻找自己丢失的岁月。笑点十足,也十分有戏剧张力。缺失的中心人物乔治,舞台式的表演和布景,不得不让我想起欧荣的《八美图》。很荣幸的见到了主演西波里特,很健谈。虽然不认识这个演员但还是很激动!
挺好看的呀,看来我的确适合这种话痨调调
真是很特别的一部电影,舞台剧的背景,故事也是发生在排练舞台剧过程中,而且从头到尾所谓的“男主角”根本没出现,有意思。
结尾很好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到底希望以怎样的方式被后世铭记,结果他拍出来的是这样轻松诙谐,一个不存在的背影,轻飘飘地来去……感觉不是文艺青年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过还挺法国。
舞台设计感十足 从未露面的乔治 如同导了这场戏
缺失了作为电影的些许意义。阿伦雷乃此前的一切意象化尝试和实验风格都曾让我深深着迷,晚年的这部片子则明显是玩脱了的表现。色彩构图艳丽无比,其全部内容也仅限于此。或许是借一次葬礼向自己逝去的时光致敬?片尾放在棺材上的照片倒是有些触动。6.6
好看好看,借电影玩戏剧,绝症主角和排的戏剧都没见着,呈现的又是一出戏。布景很喜欢,院子后面直接挂背景幕布,硬生生将生活场景舞台化。无论是布景还是故事,雷乃都太坏了,太会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