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虚云

百年虚云

主演:李起厚,尹治,斯琴高娃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百年虚云》剧照

百年虚云 剧照 NO.1百年虚云 剧照 NO.2百年虚云 剧照 NO.3百年虚云 剧照 NO.4百年虚云 剧照 NO.5百年虚云 剧照 NO.6百年虚云 剧照 NO.13百年虚云 剧照 NO.14百年虚云 剧照 NO.15百年虚云 剧照 NO.16百年虚云 剧照 NO.17百年虚云 剧照 NO.18百年虚云 剧照 NO.19百年虚云 剧照 NO.20

《百年虚云》剧情介绍

百年虚云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百年虚云》是以中国近代禅门宗师虚云长老心坚行苦,慈悲济世的一生为蓝本而编剧的故事。 1840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泉州知府萧玉堂夫妇中年得子,不料生下一个肉团。萧夫人惊骇而亡,萧玉堂悲愤交加,命仆人将这一肉团丢弃。一药翁飘然而至剖开胞衣,一声惊天动地的啼哭,虚云就这样来到了人间,由此开始了他长达一百二十年,经历四十八奇的求道旅程。 本剧通过富于禅机禅趣、曲折生动、真诚感人的故事情节,展示虚云长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为法忘躯的一生。通过离尘出家、觉悟之路、庚子西行、重振鸡山、藏汉弥兵、佛心护国、慧灯长明等七个部分,再现百年难遇的一代高僧的传奇经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极速营救我最喜欢的妻子!传奇大掌柜女法医替天行道慧眼女特工第二季女兵切尔西极品老妈第三季乡锁草莓棉花糖OVA2EncoreVOL.02特搜9警视厅搜査一课特別搜査班陆战之王孤寂纽扣战争撩妹法则爱情赏味期幸福草魔都爱之十二星座比利小子第二季战火英雄照片中的女孩爱上试睡师近身你在我的世界里武神赵子龙肏星者们13月的女孩无限密室好小子,好功夫13朵玫瑰

《百年虚云》长篇影评

 1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前前后后追了一周。

终于把20集看完了。

真正的得道高僧真是学富五车见识广博慈悲济世。

被深深感动了。

以前看这种电视剧或者接触这类的人物事迹会觉得很不真实很遥远。

现在是妥妥地被感化了。

或许人真的是得有一定的人生历练后,才能开悟吧。

决定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遍访名刹古迹:五台山,普陀山,韶关的南华寺,莆田的南少林寺,福州鼓山涌泉寺...作为非佛家弟子,虽然不是很理解和支持虚云长老在四十来岁的时候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以报答父母恩的做法,但是他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坚持不懈的精神委实令人敬佩。

以他这样的韧劲做什么做不成呢?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这样的一段对话:梦灵(后来的无梦师父):师父师父,不好了。

虚云长老:天塌了?

无梦:没有虚云长老:地陷了?

无梦:没有虚云长老:那你为何如此慌慌张张?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绝望无助慌张的时候想想,天塌了吗地陷了吗,没有的话,那就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都可以解决,都能过去。

虚云长老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作为僧人的从容和威仪。

不得不让人敬佩。

(2018.3.14这里加一段在zenhabits.net看到的一段话。

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A Calm MottoI recently offered this motto to my 18-year-old daughter, when she was stressing out about a situation she was facing:“No big deal.”I told her, “Just remember NBD. No Big Deal.”Remind yourself of this motto whenever things are going wrong, or someone is frustrating you, or you aren’t getting what you want. No big deal.Of course, there are some things that are a big deal:Life & death or emergency situationsWhen a loved one really needs your helpI’m sure there are other situations that are a big deal, but most of the time, it’s not as big a deal as we imagine. We add stress unnecessarily to the situation.You have a million things to do an not enough time to do it all? Not a big deal: pick the things you can do, and get to work. That’s all you can do anyway, so it’s not worth adding some stress to the already difficult situation.Have a huge task to do that is going to be very difficult? No big deal. Just take the first step. Just get moving. You’ll deal with the difficulty.Plans fall apart? No big deal. Figure out a new alternative.Someone unhappy with you? No big deal. See their pain, give them some compassion, take the appropriate action to help fix things or go on about your business if it can’t be fixed.There’s another way to look at it, of course: everything is a big deal. What we do matters. And in this way, instead of just letting ourselves be distracted or taking things for granted, we can give the act in front of us our full attention and love.That doesn’t mean we need to get upset or stressed out about our situation though: while the act in front of us is a big deal, the situation is not a big deal. Life goes on. And it is delightfully beautiful.)虽然我也曾参禅打坐念经。

却始终未能获得心静。

大概就是师父说的机缘未到。

波罗蜜多心经楞严经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

 2 ) 可能是我在豆瓣唯一给过五星的影视剧。

这可能是我在豆瓣唯一给过五星评价的影视剧,这部短短20集的电视剧演绎了虚云老法师的传奇一生,关于虚云法师大家感兴趣请自行搜索。

再谈电视剧本身,这种题材的电视剧应该不会有太多人看,能静下心来看的完的,更是少之又少。

大家会发现剧中的演员,没有几个有名气的,但是哪怕一个不重要角色的演技和投入,要另当下这一大片浮躁糜烂的所谓女神和小鲜肉演员一起下跪,但时代浮躁,金钱至上,商业为主,经济为先,这个时代的群魔乱舞短时间内不会过去。

回到剧中,可能是由于敏感问题,最后一集关于老和尚的圆寂没有细表,人物年表中也刻意回避了使老和尚圆寂的真相,那就是云门事变,背后的罪魁祸首罪大恶极,大家可以自行搜索,还原历史真相。

此外,剧中还刻意回避了一些神通及不可思议不可说的禅定境界,包括虚云禅定游兜率天等,作为观众我们应该表示理解。

其实剧中还隐藏了几位有修行的大德,只是在剧中都是点到为止,关于他们的事迹也是很有意思。

最后,感谢这部电视剧的始作俑者,导演,编辑,演员及所有参与者,让我们看到了一部节奏及内涵都极好的电视剧,谢谢你们!

顶礼虚云老和尚!

 3 ) 安身立命,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4集:注意寺院仪式和作息;5集:修身只是自了汉,我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出世间而不离世间的境界;6集:重心不重相,上报四重恩(佛恩国土恩众生恩父母恩下济三重苦,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7集:胸有成竹的忍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博大的涵养,广阔的胸怀是站在更高层次上的宽容;11集:上鸡足山的机锋较量;19集:只要有佛缘,人气有了什么都有了!

安身,如何定位自己,将依于所扮演的角色,而安份地把现前所扮演的任何一个角色,尽心尽力的诠释,表现出规规矩矩的模样来;如果,更能从角色的内涵,培养依佛陀所教,依佛陀之法的甚深修养;那末,便可以称得上安身了!

  立命,任听所谓的命中注定,即凡俗者沦落“未知”的窠臼之中;若如是,将止于悠悠放任的日子,耽于畏缩恐惧的心态之下;当知行者学佛,立命之道,全在唯自心的修养,依正念而思,正行而为,践履六波罗蜜法,立慈悲喜舍之心;则慧命如拨云见日,身与命、常住湛然清净之境界里!

  因此,千佛山的格调,以“清净、庄严、淡泊”配合“不管人家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对;做对了是应该的,做错了赶紧忏悔。

”以之为“行道”的家风,即是既能安身,复能立命的指导原则;可以使行者于修养的过程中,从凡入圣,从业入道,以至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殊胜之境。

  安身立命,肯定于因何不能安,不能立;于身者,因何欠安?

于命者,因何难立?

自己的身命,因何自己不能主宰?

是谁、促使其不能安?

复又促使其不能立?

行者学佛,当知华严经中所说: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自己之身,自己之命;唯自己之心,依教如法,正念正行,即得身安命立。

亦如心经中说: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若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作为,必然远离颠倒梦想;久而久之,何愁不得究竟涅槃,常住如佛如菩萨般的绝对圆觉之果位!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颇引人深思,这使我们知道佛的教化有深刻的人间性。

在《心地观经》里说:四重恩是:一、父母恩。

二、众生恩。

三、国王恩(国土恩)。

四、三宝恩(上师恩)。

三途(三涂)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

何谓三苦?

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

一、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二、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三、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一、四重恩 四重恩是: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 1、父母恩: 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

十月怀胎,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

养子方知父母慈。

到了一定的时候,自会领悟其中的含义。

报父母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顺的儿孙。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来说,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恩,每个人的劳动都是为了对众生的报答。

报众生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照顾,建设文明的社会。

2、国土恩(国王恩): 报国土恩。

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是无私的,山川,水土,粮食,矿藏,传统都是国土对人们的奉献。

使国土庄严是我们报恩的职责,也是我们为后辈应尽的义务。

3、上师恩(三宝恩): 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是人们的上师。

三宝之恩自不能忘!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徒认为最重要的,但经典里却把父母、众生、国王放在三宝之前,可知一个人如果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众生的护持之恩、国家的安定之恩,那么这个人说他竟能报答三宝之恩就很难真实了。

4、众生恩: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

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劝发菩提心文》说:“我与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互为眷属、父母、六亲、乃至师友。

而彼众生常为我身作大饶益,或顺我志,令我欢喜;或逆我志,令发道意;又能示现一切极苦相貌,令我惊觉,不生贪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故众生恩德亦复无量,不可言说。

”尤其是“上报”这两字应该记住,修行者若把自己摆在众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报”,就扭曲了佛的教化,因为若无众生护持,不要说修菩提大道,我们连活着都十分艰难呀!

真是令人动容的见地!

我时常惊醒自己:面对众生,要牢牢记住“上报”两个字。

一个人明白了做任何事无不是为了报恩,那就真正地、自觉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强烈的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 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

报恩无尽啊!

由此可知,忘恩负义的人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果报决定在阿鼻地狱。

知恩报恩是「行好事」的先决条件,这是「行好事」的大根大本。

在佛法里面,到什麼地位的菩萨才落实知恩报恩?

《大智度论》说,知恩报恩是二地菩萨以上主修的课程,所以二地菩萨才真正落实了。

回向偈只有八句,而「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占了两句,因为这两桩事情要紧!

古大德、诸佛菩萨、法身大士确实受人滴水之恩,必定涌泉为报,对於恩德念念不忘,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佛菩萨,尊称他为法身大士。

二、三涂苦(三途苦):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1、三途(三涂): 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贪嗔痴称为三毒。

有这三毒,就堕落到三途。

2、三涂(途)之苦: 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

何谓三苦?

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

①、苦苦—— 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环境,如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天灾人祸等苦,一切众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

譬如畜生已受痴昧无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杀、烹煮、食啖等苦,其义相同。

②、坏苦 (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 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非永远,有败坏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虽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其时有五衰相现: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

涅盘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等......’。

就是色界的初禅天得......此乃世间有漏之禅,终有变坏之可能,当其定坏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坠落,此即坏苦也。

③、行苦 (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此乃无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虽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仟大劫,然而寿满定尽之时,还要堕落轮回,其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莫可言喻!

“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其痛苦可知矣。

虽未堕时,也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

 4 ) 转自宣化上人开示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禅七开示于万佛圣城万佛殿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萧,父玉堂公。

曾任福建省泉州府知府之职,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年逾四十,膝下无子。

夫妇到城外观音古寺求子,心诚则有感应。

回府之后,夫人果然怀孕。

十月期满,夫妇同梦一位老者,长须青袍,头顶观音,跨虎而来。

惊醒,胎儿降生,乃是一个肉团(八地菩萨,才有此境界),母惊吓而气绝。

翌日,来了一位卖药的老翁,用刀将肉团割开,内里有一男婴,由庶母抚育。

虚老因为有善根,不欢喜读儒家的书籍,对功名视为浮云,可是对佛经颇有兴趣,所以在年少就萌起出家修道的念头。

有一次,逃到福州鼓山拟出家,被家人找回。

其父遣之回湖南老家去,请二叔严加管教,杜绝其出家之念。

虚老是独生子,三叔很早就往生,没有儿子,所以就成为“一支两不绝”的继承人。

按照当时的风俗,可以娶两个太太,一个是父母的媳妇,一个是叔父的媳妇。

使两支都有后代,可以延续香火。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一般人求之不得,可是虚老认为是苦恼事。

为传宗接代的使命,奉父叔之命,在十八岁时,和田氏及谭氏二女,同时举行结婚仪式。

这二女都是名门闺秀,深明大义。

结婚之夜,虚老向二女约法三章,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

保持童真之体,三人同居,互不侵犯,相安无事。

次年,虚老决心出家修道,征求二女同意(此二女后来出家为尼),偷偷离开温暖的家,来到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妙莲长老为师,名演彻,号德清。

虚老深恐被家人再找到,所以在深山岩下修苦行,饥时吃松子和草叶,渴时喝山涧之溪水。

这种苦行,非一般人所能修持的。

所谓:“穿人所不能穿,吃人所不能吃,忍人所不能忍,受人所不能受。

”面临种种考验,而他受之泰然,不但不觉得痛苦,反而感觉快乐。

三年之后,为了亲近善知识,为了研究佛法,于是到处参方。

凡有高僧大德所在之处,无论千山万水,也挡不住他求道的心,跋山涉水去亲近善知识,得到法益。

在参方的期间,处处受到歧视。

可是虚老本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为求法而忘己,虽然经过多次的挫折,也不灰心,不变初衷,勇猛向前,精进学习。

这种精神,使人钦佩,令人效法。

后来,为报母恩,发心三步一拜,从普陀山拜向五台山。

三年的时间,完成志愿,功德圆满。

以下述虚老在三步一拜,发生感应道交的小故事。

虚老拜到黄河岸的时候,正逢天降大雪,三天三夜下得不停。

他住在小草棚中,又饥又寒,已经失去身体的知觉,不省人事。

醒来时,发现有一个乞丐为他做饭,吃了之后,恢复元气,于是继续朝拜五台山。

后来到五台山,才知道这个乞丐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虚老在九华山住茅蓬的时候,听说扬州高旻寺打八个禅七,就去参加。

从九华山沿着江而行,当时正逢大雨季节,江水泛滥,水漫路面,不慎失足,掉落水中,漂流二十四小时之久,流到采石矶的附近时,被打鱼的网打上来。

这个时候,虚老已经奄奄一息。

渔夫通知附近宝积寺,抬回寺中,而被救活,可是七孔流血,病况十分严重。

休息数日,为法忘躯,所以将生死置之度外,仍然到高旻寺参加禅七,不改变初衷。

高旻寺的规矩非常严格,执行非常认真,如果有犯规,即打香板,毫不客气。

住持月朗禅师,请他代职,虚老不答应;遂按规矩打香板,虚老接受不语。

但经责打之后,他的病势加重,血流不止,病况危殆。

有人在想:“虚老这么样用功修道,为什么护法神不护持?

还让他掉在水里?

”其实,还是护法神在护持。

不然的话,渔夫怎会用网把他打上来?

所以在冥冥之中,都有佑护。

这也是生死的考验,看他遭受这次的灾难,有什么感想?

是不是生了退道心?

“啊!

我修行多年,又读经,又拜忏,又燃指,又住茅棚,种种的苦行,我都认真去修,为什么一点感应也没有?

算了吧!

我不修行啦!

我要还俗,过五欲的生活。

”如果这样一想,就不会做禅宗五宗之祖师了。

高旻寺的规矩最认真,彼此不准讲话,就是同住之人,互相不知姓名。

虚老在禅堂里很守规矩,虽然病得很厉害,仍然只字不提,也不说出落水被救的事,只是一心一意参禅。

二十天后,病况好转,此乃蒙佛菩萨之加被矣!

有一天,采石矶宝积寺住持德岸法师,来到高旻寺,发现虚老在凳上端然正坐,容光焕发,大为惊悦,于是乎将虚老落水被救的事,向大众宣布。

众人皆钦叹不已。

禅堂内职,不令虚老轮值。

至此,能一心参禅,直至一念不生的境地。

在第八个七的第三天晚上,开静时,当值斟开水,不慎将开水溅在虚老手上,茶杯掉地,杯碎之声,闻而开悟(明朝时紫柏禅师闻碗碎声而开悟),乃说偈曰:杯子扑落地 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 狂心当下歇又说:烫着手 打碎杯 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 山河大地是如来开悟之后,离开高旻寺,更努力精进,云游四方,勤访善知识。

后来到云南,重修鸡足山的寺院,因为经费不足,所以到南洋去募款。

搭船到新加坡,在船上患病。

下船后,因为没有护照,英国人认为是传染病,送到传染病院;也就是说,就在该处等死。

后来才被送到极乐寺闭关,不久病愈。

又到泰国去募款,在某寺挂单,入定九天,似死而非死,惊动泰京(曼谷),上自国王大臣,下至老百姓,都来皈依虚老。

信徒供养,布施巨金,汇回云南,作为建寺之需。

一九四七年春,南华寺传戒,我才和虚老第一次见面。

现在还记得,当传完戒之后,虚老受点刺激,喉咙发炎,不能说话,当时不便详问,经过医生的治疗,才开始慢慢痊愈。

虚老一生,所受困苦艰难,真是一言难尽!

我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经得起这种的折磨。

他老人家在这一世纪中,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许多出神入化、祥瑞之事,不胜枚举。

今天简单向各位介绍虚老一生的事迹,希望各位学习他老人家忍苦耐劳的精神。

现在的出家人,坐了几天的禅,就想有感应,就想开悟得大智慧,这未免贪心太大了。

虚老一生之中,舍生忘死,才把本来面目认识清楚。

 5 )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后人的楷模

刚刚看完百年虚云,反而没有断断续续追着看时复杂的心情。

每每看到虚云长老面临各种挑战,都不禁十分在意会他会如何应对。

作为电视剧,一定有他或缺漏或夸张的地方,毕竟当年的事不可考,剧情也不能说全部真实。

但它所表达的虚云长老的精神却不由让人肃然起敬。

我接触到佛 时日尚短,对大德高僧的了解并不多,虚云长老的一生,起起伏伏,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年代,却一直保有着一颗平常心,更不得不让人膜拜学习。

作为一介凡夫,处事,做人,时时刻刻都容易被各种思想,事物,感情所困,浑浑噩噩而不自知。

终于历经千幸万苦得证正果,完全可以自由自在,但却选择了不辞辛苦,为苍生黎明百姓谋福祉而奔波劳碌一生。

这种境界非常人可到。

百年虚云,虽是电视影剧,又不是一般的影剧。

看它也是看自己,想象同样遇到这些困难,自己是完全做不到的。

更不由得想要学习虚云长老的精神。

无论是否修行,佛所提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却是每个人都当学习并奉行的。

有机会,我还会再看一遍,去了解这种菩萨道的精神,在去找些虚云长老的真实史料做参学。

 6 ) 世间再无萧古岩——《百年虚云》1-7集

近日看《百年虚云》,前7集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围绕虚云法师离尘出家和世间情缘展开,这里的矛盾冲突给人的冲击十分强烈,给人的感受十分复杂。

当然,作为电视剧,编剧有意营造和渲染这种戏剧性的冲突,但参阅《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之后,可以知道基本是依托事实展开的。

之所以给人的感受十分复杂,主要是基于几种从各自角度上来说都是正确的理念,产生出的激烈冲突。

首先,从世间法来说,在那个时代,三纲五常是天经地义。

萧古岩(虚云法师俗名)作为人子,应当尽孝,尽孝之根本就是要延续萧家的子嗣血脉,现在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自然法则。

但古岩自幼便有离尘之意,与父亲的意愿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抛弃家庭,让父亲郁郁而终,至死也没有原谅。

另外,夫为妻纲,古岩两房妻子年轻嫁入萧家,虽为夫妻之名,却从未有夫妻之实,古岩出家而去,可以想见是怎样让两位妻子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之中。

其次,从人情上来说,人伦亲情是人之天性。

一是父亲的爱子之情。

萧父中年得此独子,虽然课子甚严,但爱子之切溢于言表。

古岩出家后,父亲万念俱灰,父子也从未相见,古岩虽也思念父亲,但父亲想念儿子之情更加强烈。

当然,世间没有永远的相聚,别离是每个人都要承受之痛苦,对亲人的执着最终也只是镜花水月,但萧父的爱子之情也不甚让人感慨。

另一更激烈的冲突是田氏、谭氏两位妻子的夫妻之情。

田氏、谭氏两位女子都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温柔贤惠,两年夫妻之名,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夫妻之情,再说那个时代,即便无夫妻之情,嫁入萧家便是萧家之人,又何谈移情别恋。

古岩抛妻辞父、离尘出家,让田、谭两位妻子陷入了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中。

萧父辞官回湖南老家去世之后,田、谭两位妻子更无亲人依赖,和古岩庶母王氏一同出家为尼,王氏法名妙净,田氏法名真洁,谭氏法名清节。

不管是从剧中的故事来看,还是从《尼妙净留偈记》、《清节尼来书》来看,三位女子对虚云法师的思念从未断绝。

田氏出家四年后咳血去世。

宣统二年(1910年),法师七十一岁,得清节尼来书,知家中事,庶母于前一年西归,留偈曰:人生养子有何益。

翼硬展翅便冲飞。

怀胎命若悬丝险。

既生得安谢神祇。

乳哺不倦尿屎苦。

如狮捧球不暂离。

待得稚雏成鹏去。

慈亲衰老犹靠谁。

兄薄弟寒父亡故。

弃我婆媳竟何依。

痴情难解鞠育念。

益想益悲令人啼。

欲作鬼母寻子去。

举目云山万重围。

汝能志办生死事。

不见庞蕴把道违。

俗情法爱何殊义。

山禽尚晓栖落晖。

虽获同愿奉佛寺。

日洗寒山冷翠微。

儿既早为空王子。

世尊昔曾度阿姨。

恨兹娑婆尽烦恼。

休心今向极乐归。

清节尼来书云:君亦鸿雁别故乡 冲霄独自向南翔 可怜同巢哀哀侣 万里秋风续恨长望断天边月 泪泉泻满睛 我栖湘江上 竹痕已成斑君必成大道 慧业日当新 昔时火宅侣 原是法城亲当然,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虚云法师早已佛缘具足、前世注定,只不过是寄居于萧家,托名古岩而已。

虚云法师所生之年代,山河破碎、法脉衰微,虚云法师发愿出家,历僧腊一百零一年,弘宗演教,肩挑五家法脉,中兴六大名刹,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处,付法得戒及四众归依弟子逾五百万人,中国佛教的一息命脉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由此反思虽萧家三脉断绝,但中国佛教繁衍昌盛,亦不胜唏嘘,是舍小家而续佛慧命。

电视剧到第7集,已是1895年,虚云法师五十六岁,为谭仕奇念经超度后(谭仕奇其人其事为剧中虚构),与萧古岩有关的情缘已经断绝,在扬州高旻寺禅七中顿然开悟。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最命途多舛的时期,世间再无萧古岩,但虚云法师恢弘壮阔的一生才刚刚开始。

————————————————————————————————————————————————附:《尼妙净留偈记》比丘尼妙净者。

俗姓王氏。

云公之庶母也。

云公法名古岩。

字德清。

号虚云。

湘乡人。

俗姓萧。

梁武之后也。

父玉堂。

佐治福建泉州府幕。

母颜夫人。

年踰四十无子。

祷观音大士得孕。

父母梦一长须青袍人。

头顶观音。

身骑猛虎。

跳入床上。

母惊醒。

异香薰室。

既生云公。

落地乃一肉球。

母大失望。

气壅而绝。

越日有卖药翁来。

剖肉球得男。

即云公也。

庶母抚育之。

云公性不喜茹荤。

稍长就傅。

不嗜儒书。

性好佛经。

父滋不悦。

严责之。

年十七。

以兼祧故。

父为娶二媳。

一田氏。

一谭氏。

云公不欲也。

遁于闽海鼓山。

礼妙莲长老为师。

同治三年甲子岁父去世。

庶母遂领二媳入佛门为尼。

田氏旧患咯血。

披剃四腊即病殁。

谭氏尚存。

为湘乡观音山尼。

法名清节。

尝寄书云公。

称己酉腊八庶母西归。

当弥留时。

跏趺留偈而逝。

其偈曰。

人生养子有何益。

翼硬展翅便冲飞。

怀胎命若悬丝险。

既生得安谢神祇。

乳哺不倦尿屎苦。

如狮捧球不暂离。

待得稚雏成鹏去。

慈亲衰老犹靠谁。

兄薄弟寒父亡故。

弃我婆媳竟何依。

痴情难解鞠育念。

益想益悲令人啼。

欲作鬼母寻子去。

举目云山万重围。

汝能志办生死事。

不见庞蕴把道违。

俗情法爱何殊义。

山禽尚晓栖落晖。

虽获同愿奉佛寺。

日洗寒山冷翠微。

儿既早为空王子。

世尊昔曾度阿姨。

恨兹娑婆尽烦恼。

休心今向极乐归。

又一偈云每因恩爱恋红尘。

贪迷忘失本来人。

八十余年皆幻梦。

万事成空无一人。

今朝解脱生前累。

换取莲邦净妙身。

有缘念佛归西去。

莫于苦海甘沈沦。

云公得书悲喜交集。

悲者悲抚育之恩未报。

喜者喜庶母出家四十余年。

命终心不颠倒。

留偈而逝。

即生西之兆也。

民国十一年岁次壬戌夏 陈荣昌敬撰并书《清节尼来书》拜违 尊颜。

时深系念。

奈云山阻隔。

音问难通。

疏慢之愆。

职是之故。

遥维 德公大和尚。

动定绥和。

法体康健。

曷胜远祝。

忆君遁别家山。

已五十余年。

寤寐之间。

刻难忘怀。

未审道履何处。

仙乡何所。

未获卫侍左右。

实深歉仄。

今春正月。

侧闻高隐闽海。

优游自得。

闻之不禁悲喜交集。

然究未知的实下落。

真令悬恋难测。

因念上离父母养育之恩。

下弃吾等结发之情。

清夜思惟。

其心安忍。

况今兄薄弟寒。

父母年迈。

吾等命乖。

未能兴宗继嗣。

家中无倚靠之人。

宗嗣无接续之丁。

每忆念及。

未尝不涔涔泪下也。

儒以五常为道。

昔湘仙尚度文公及妻。

且我佛以亲怨平等。

调达耶输。

尽先度之。

想吾等与君岂非缘乎。

既不动乡关之念。

还须思劬劳之恩。

吾等无奈之何。

今将家事。

略述大概。

自驾别后。

慈父令人四探无著。

恸念于怀。

常感有病。

告老回家。

养病一年余。

至甲子年(同治三年)十二月初四日巳时逝世。

丧事办妥后。

姨母(即庶母王氏)领我并田氏小姐。

同入佛门。

姨母法名妙净。

田氏鹅英法名真洁。

我名清节。

家事概交叔婶料理。

多作善举公益。

余不烦叙。

鹅英吐红。

披缁四腊。

撒手西归。

乙亥年。

伯父在温州病故。

我大哥现牧西宁府。

荣国(从弟)偕鹅英三弟赴东洋。

华国继续君嗣。

至富国从君去后。

未见信音。

古谓大善无后。

君虽僧伽再世。

然顿绝二祠香烟。

虽是菩萨度尽众生。

未免使愚迷谤无孝义。

吾本于孝义有亏。

常慕君之灵根深厚。

志昂誓坚。

若莲花之不染污泥。

又何必远离乡井。

顿忘根本。

吾之所以痛苦呈书者。

特为此也。

去冬(宣统元年)己酉岁。

十二月初八辰时。

姨母王氏(即比丘尼妙净)告辞西归。

在弥留时。

跏趺说偈。

(偈见留偈记碑中)偈毕。

敛视寂逝。

异香数日。

端坐巍巍。

俨然如生。

嗟乎。

世虽梦幻。

木人也感涕矣。

今寄数语。

使知家中事务。

信到之日。

速请束装就道。

万勿迟延。

并将富国一同回家。

不枉清节倾渴翘冀。

竭尽愚忱。

是吾所深幸也。

况兹圣教凋凌。

楚夏风俗。

君岂不知。

伏祈我师如迦叶尊者。

放紫金光。

同作法侣。

满腔蓄泪。

尽形一望也。

鄙语千言难尽。

意义在不言中。

匪朝匪夕。

盼祷无涯矣。

肃此敬叩慈安。

伏乞丙鉴不宣。

君亦鸿雁别故乡 冲霄独自向南翔 可怜同巢哀哀侣 万里秋风续恨长望断天边月 泪泉泻满睛 我栖湘江上 竹痕已成斑君必成大道 慧业日当新 昔时火宅侣 原是法城亲观音山尼弟子清节顶礼百拜哽咽泣书时(宣统二年)庚戌二月十九日

 7 ) 半懂不懂的看《百年虚云》

我真的很迷茫,看过之后还是眼前有一团云雾。

追求禅宗的虚云和尚,他少年就以六祖慧能法师为楷模,所以求佛出家。

看最后一集时我特别不明白那几句话,还请指教:当虚云遇到山上一辈子种树的“老树神”时,他俩在茅棚有一番对话,老树神说他一辈子种树无欲无求,115岁的虚云听了很感慨,他说:“我这一辈子都在求,原先为了求觉悟住岩洞,后来为求报答母亲恩跪拜五台山,在后来求各种有利他人的世间事。。。。。。。

”他说这句话的感慨神情我就回忆到之前发生的种种事情,感觉到虚云法师虽然出家了,但是百年沧桑仍然艰辛呐为什么他要说他一辈子都在求?

他和老树神的无欲无求有什么不同吗?

这两种人生状态是什么意思?

当虚云说“人这一辈子苦啊,苦才是人生嘛。

”老树神马上就说;"哈哈,这么说,我没有人生啦,因为我不觉得苦。

我每天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没有什么苦啊。

不跟你说了,我该吃饭去喽。

”虚云笑着说:“对,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这住茅棚就等于住大厦。

”说罢他们高兴的走了。

为什么要这么说?

这是什么人生的道理啊?

最后,120岁的虚云离世,他嘱托弟子,其中说:“把我的骨灰用面糖裹成丸粒,投入水中,与水族结缘。

”与水族结缘这个有什么道理吗?

PS: 虚云法师心地慈悲,功德无量,最重要的是他那份恒心。

虽然我体会很浅,感恩法师,阿弥陀佛。

 8 ) 看完了!

虚云百年,人间各事,各有人事。

有了虚云,化解万千;没了虚云,万千化解!

本是尘土,尘土是本!

看完了!

<图片1>

 9 ) 玩玩姓名学

虚云老和尚在出名之前叫萧古岩。

萧,艹//十俱备,法定,固定、不可变动。

所以他出家的意志坚决,父母给他的姓氏也是一种缘分、道缘未了的预示。。。。

古,文采斐然。。。。。。。。。

他记性可是好的不得了。

六祖坛经背的顶呱呱。

横竖一样多。

但他的名字加起来竖比横多。

其实放在现在他的理科更好,但也体现了他的点子多,思维灵敏。

岩,广字符,同有、失、厚、左、右、磊、福、灰等等。

丢失财物被盗被骗。

也说明此人朋友多。

因朋友得到帮助。

也因朋友失去许多物质。

被朋友骗财的事情时有发生。

虚,匕字符,在心部容易动手术。

心肺部,乳腺手术,匕在上喉部五官手术。

我忘记他有没有被刺伤了,但我记得他好像有金刚不坏身。

因为是练功的修行人。

云,上半部分为二,主财富聚集。

“厶”符:火与木相交,走路困难,腿是弯曲的,脚部受伤,易歪脚。

虚云老和尚为父亲一步一跪拜。

期间还因为失足而掉水。

被有缘的菩萨救。

卧龙先生。

卜,木金相战,意外的伤害、损失。

典型的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戈部,代表字有:国、武、成、戏。。。

名字出现时引起争斗的事情。

轻者口舌是非,重则打架斗殴暴力也说明脾气不好。

容易发生脚部受伤的毛病。

著名的风水先生成柏林在劈材时常发生手脚受伤的事情。

成龙巧用2个戈、哲学家与拳击手并用。。。。

大国之间也容易产生纷争,也是因为带'戈'。。

 10 ) 有感

看完,百年虚云这部剧,虚云法师慈悲为怀,以己度人、以己渡世。

看完对人生的一些感悟更加深刻些,剧里面有禅意、佛意。

佛学博大精深,看完只得叹一句,阿弥陀佛。

虚云法师真的是一位真正的出家人。

以前对僧人、和尚不甚了解,如今看到虚云法师的一生,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出家人。

对佛学也有了一些领悟,受益匪浅。

《百年虚云》短评

看不懂

3分钟前
  • 豆友LTgDpuuRSw
  • 还行

影响很大!

7分钟前
  • ヒマワリ
  • 力荐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9分钟前
  • 是°你de大胯
  • 力荐

善哉,善哉。

11分钟前
  • 力荐

2.5 这编剧写得..实在一言难尽。框架内的那种套路样板化的塑造,各种模式化、儒腐刻板(假使主题应用于其他人物也是同样套路的那一类)。各中的东西、有时连用梗都多少牵强:这种牵强是出于剧作很是着眼于世俗名相功利的视角,又只局限在俗侩层面去理解诠释这样的人物,差远了的。。以及这惯于歌功颂德的套路化创作模版才显得诚意不足;此外这种编剧套路还显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病症。这剧唯有的优点是扮演中老年的演员挺好。

14分钟前
  • Christelle
  • 还行

弃恶从善,自净其意,自然能感到心与境的变化

19分钟前
  • L乐乐
  • 还行

苦难就是福祉,烦恼就是菩提

22分钟前
  • 心谷
  • 还行

虚云老和尚行难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他的传奇经历真是上了一课。他对佛法的弘扬让人赞叹。

23分钟前
  • 悦已
  • 力荐

第11集。已经笑疯了,我这个凡人。

28分钟前
  • 吹吻橙
  • 力荐

最后一集让我只能打一星了,整个剧情与传记最多算是半真半假,应该叫戏说虚云,连三国演义的七实三虚都没有,法难一个字都不让提拍个空气啊

32分钟前
  • 胡杨路远
  • 很差

百年虚云,四朝五帝,一心向佛,功德无量

33分钟前
  • 李唐星辰
  • 力荐

虚云大师120岁寿,101年僧腊,一生传奇,可谓近代四大高僧之首。自作诗云: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37分钟前
  • tikey
  • 推荐

这演员,没的境地,真演不了虚云大师,剧情虽然波折不多,看得还是很有味道的。

41分钟前
  • 张十三
  • 推荐

虚云抛妻弃父出家,不尽孝道,出家后反而是三步一跪五台山报父母恩,百思不解。虚云随后的修行弘法令人尊敬,只是觉得其出家无缘由。当人经历了生死别离苦痛疾病世事沧桑,到老了的时候自然就接近于超然的状态。又何必像虚云这样呢?

43分钟前
  • 牛羊肉干泡
  • 还行

修行,修什么。在世间修,还是在道场中修。佛是开悟者,悟什么。悟一切空,空便是放下,是实相。世间种种皆是假象,却那样真。借假修真,唯此道路尔。

47分钟前
  • Magdalene
  • 力荐

我算是明白了,我是朽木烂泥,我觉得虚云费劲不会好好说话

49分钟前
  • 吨吨吨
  • 还行

很涨见识和知识和素质和智慧的一部电视剧。

50分钟前
  • 狐狸先生的货车
  • 力荐

演出高僧庄严肃穆的仪容,某些对白很有禅意。

55分钟前
  • utut
  • 还行

顶礼虚云老法师!百年虚云,华夏大地,风云荟集,老法师如秋风冬雪中的一芦草屋,给人以慰藉。顶礼虚云老法师!

60分钟前
  • Smilence🌈
  • 力荐

曾經的那份感動 不復存在 内容被当局篡改严重

1小时前
  • 手心刻畫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