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过年好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赵本山女儿说:你别老拿死来吓唬我!
当他女儿说这句话的时候情绪非常激动,很明显是害怕的,因为我也深有体会,我和我母亲吵架的时候她以前也会说到死这个字眼,我听到之后写的瞬间有说不出话的感觉,因为我无言以对,我害怕这个字眼,如果没了母亲,还有什么值得争取呢,我的一切都是母亲给的,所以,身为子女的我们应当更理智,能不和长辈争吵尽量避免!
《过年好》这部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可以看作是巨多明星参演的一部长篇的小品吧!
看了之后挺有感触。
整个电影将大年三十这一天浓缩在100分钟里,电影以话剧的形式分五幕展开,这种新颖的叙事方式十分特别,虽让人有些不习惯却也让人耳目一新。
赵本山饰演的化学老师有很多学生,闫妮饰演的女儿羊朵是个离家多年却事业不尽人意的北漂,热依扎饰演的则是一个叛逆处处与妈作对的90后小姑娘。
前面四幕看起来显得略微杂乱但是却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奸诈的卖鸡商贩、和李家有着密切关系喜欢装逼的土豪大海、略神经却热心的小天、热情的警察沈强、被生活所迫压力大的路人甲乙丙丁……导演透过这些人物影射了人间百态,一个个包袱让人捧腹,几乎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在这部电影中找到“自己”。
虽然老李患上了老年痴呆,思想常常突然间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但他最最不会忘的就是闺女、外孙女、女婿、儿子,一定要给孩子们整一桌年夜饭!
年夜饭年年都吃,但这顿饭将老人的一年的爱和思念都包含在内,特别是像老李这样一年见孩子们一次的空巢老人。
随着老李一道道美味佳肴的出锅,天色暗了下来,来到了故事的高潮第五幕。
羊朵的事业感情问题、孙女朱莉的叛逆、羊朵与父亲的矛盾等等都一下子赤裸裸的展现在了这个原本就脆弱的家庭面前。
桌上丰盛美味的饭菜和主人公们一句句的争吵形成强烈的对比,整个剧情由喜转悲,十分突然却又看起来那么的合情合理,主人公们争吵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颗石头,不断击打着我们的心,导演功力确实是好(全场观众一片静默)。
虽然有万年好男人Peter和全剧笑点之一的小天的调解,一家人还是面临“一哄而散”的尴尬。
看到独自哭泣的羊朵和给老伴上完香又犯病给空桌发红包的老李,我的眼眶湿润了。
犯病的老李走失后,家人朋友急切地奔走相告、网上电视上发寻人启事,最终老李与家人团聚,特别是和多年未露面的小儿子团聚这里又是戳了我的泪点。
一家人团圆矛盾化解,圆满的结局!
(每次要掉眼泪都被小天神一般的“今朝我饮酒醉,醉把那家人成双对”给打断,真是调节气氛的神句哈哈!
)看了这部电影吧,真的觉得其实我们生活的家庭是脆弱的,稍不留神也许维护许久的家庭感情就会岌岌可危。
在外打拼的人们,过年了,回家看看爸妈,他们用一年盼着这团圆的一天。
时间一年年过,爸妈一年一年老去,又有谁知道你能与爸妈再相见、拥抱过几次?
叛逆的孩子们,也不要想着青春期叛逆多么多么正常,爸妈打你骂你都是爱的体现,如果自己做错了就更不应该蛮不讲理了呀!
总之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电影,看得我又哭又笑,它展现的是我们普通人都有可能会遇到的事儿,看过之后会有很大的共鸣,很适合和爸妈一同观赏,来电影院找找剧中“你的缩影”吧!
——来自一个普通90后观众的观后感ps:颜值担当炎亚纶真帅!
导演,Bigbang演唱会开了几个小时那么长?
哈哈!
and片尾mv和拜年视频星光璀璨!
作为贺岁档的电影,电影在满足了商业片的同时,也在尽量的说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现代的春节的故事,那个中国人最重视的所谓大团圆的日子。
而且我觉得这个故事说的还是比较有看头的,会多多少少让人共鸣反思的故事,这点高群书的电影做的都很好,比较厉害。
作为观众,电影压根不懂,但还想说说,电影主色调昏黄,场景大多数放在一个胡同里或者说一个屋子里,春节元素一桩桩铺展出来,呈现出了过年的感觉。
台词上也很用心,还有就是人物,随着时间推移,场景的变换,出现的熟脸越多,让一部本来以三个人为主的家庭故事片变的有点像小品般或许喧闹,但一句句“过年好”也实实在在的把这个过年的欢庆氛围烘托了出来,我觉得这是这类电影最难的。
(这里提一句应景电影吧,或者理解为主旋律电影也未尝不可,但能拍出那个感觉我觉得也是很厉害的,拍好了更厉害,但这类电影就这个情况,拍不好有人骂,拍好了还有人骂,这也没办法,还是看票房。
)中国这30年的发展用飞速我都觉得慢,隔代人价值观的翻天覆地,文化的严重断层这些问题其实细想都是很可怕的,修复的办法我觉得也是没有的。
所以当作为这样的一个家庭,在弱化了一切人物关系之后,只让三个价值观为主这是非常直接的做法,而作为母亲,她一边反对这上一代那种保守,早早被时代丢弃的思想,一边又要被迫接受那过于奔放,甚至说完全违背了自己底线的新鲜思想,作为一个“革命者”和“被革命者”的转换,有趣也无奈。
而闫妮我觉得表现的还不赖。
两头的那两位,没错,叫你俩呢!
呵呵,老头对于这个时代的完全不理解,这点不甚体会。
女孩可以说说,单亲家庭,父母唯一的交叉点,其中经济上的纠缠这点很能理解,当然电影中这是很微末的一点,但共鸣却是很大的。
以至于当后妈出现,还傻乎乎的念诗,引起她的大笑,我却觉得她是非常难过的,这个时代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难以理解呢?
不同于老人的不接受,不同于中年人的转移话题,我们的方式似乎是偏激的不合作的自我为主,我们不是脑残,只是没有你们那么可以堂而皇之的去评判这个时代,尽管感觉你们也不是很懂。
这个人物的价值观其实是有点不好的自私,但想想也能理解。
(父母吵架那段,闫妮的思想也很现代化嘛)这个时代就是个夸张的时代,自我表达就是文化断层太厉害,继承不了就自己来了。
就这样,以过年为背景,把三代人聚在一起,中间还夹杂了大量笑点的一部现代都市家庭情景剧,我们作为观众看着他们的不同的烦恼,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焦点,以及他们眼中不同的新年,就如同看着我们的,时不时会有所思考。
有几个场景感觉很傻,大鹏那场同学相聚,明呛暗讽的卖生意人,很幼稚。
找姥爷转微博那段,很有时代氛围但仍觉夸张。
结局大团圆,很切题的结局,团圆嘛,就是太俗。
凉皮昨天拉上好基友去刷了《过年好》,在电影上映以前,凉皮还是相当期待的,毕竟是赵本山老爷子又重新出现在大荧幕上。
况且,《过年好》这个名字也太应景了,又有作为《武林外传》忠实的腐竹喜欢的佟老板。
总之,虽然是不被看好的电影,凉皮还是有不少期待。
结果···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过年好》,顾名思义,显然走的是“合家欢”、“亲情”这些“喜剧”、“感动”路线。
没想到电影是一个大杂烩,当下流行的元素都有了——不要钱和唱着歌剧的菜贩子爱做诗的车站派出所警察摆阔的土大款痴迷追星的孙女离异独自打拼的女儿孤独的空巢老人···甚至连《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都出现了但就是让人感觉不到好笑和感动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凉皮之前说过,让人笑的方式有很多种,是有等级之分。
而最糟糕的喜剧表现就是,”我都这么努力了,你就笑一个呗“。
很显然,《过年好》无论是一开场的菜贩子还是买咖啡论壶装的土大款,都是电影里的”包袱“。
你都知道,它要抖包袱了,都已经有了笑的准备,但就是笑不出来。
为什么呀?
夸张的表演虽然让人想笑,但并非夸张的表演都是好笑的。
更让人尴尬的是,电影还把自己分成了好几幕,中间穿插了几个与故事剧情并没有多大关系的情景喜剧。
笑点没有,倒是让人直呼莫名其妙。
尤其是在电影里,配上凉皮喜欢的佟掌柜,简直就是《武林外传》的即视感。
可是无论是炉火纯青的赵本山、浑然天成的闫妮还是新近正露锋芒的大鹏个个都是拔尖的喜剧演员,却没有碰撞出半点喜剧的火花。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更可惜的是,出于感谢师恩客串的赵家班也在电影中有亮相,可竟然是在最后陪着赵本山老师跳了一个MV。
能把这么多优秀的喜剧演员”烂“用这种地步,《过年好》可以算是巅峰了。
喜剧不够,感动来凑呗。
其实在感动方面,《过年好》的题材太有优势了,”亲情“是大多数人感动的点,尤其是赶上了春节回家这个热点,让人感动确实不是难事。
可是,《过年好》实际上是一个裹然着团圆外衣的母女版”小时代“。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简单概述就是,女儿热扎依在美国怀孕了,备胎炎亚纶还特意从美国赶来想娶热扎依,结果在除夕晚上暴露了。
妈妈闫妮情急之下抽了热扎依两耳光,热扎依突然控诉闫妮独断,母女当场撕逼。
外公赵本山病犯消失,母女不计前嫌共同寻找赵本山,最终一家人团聚。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呸”这不仅是凉皮的想法,也是整个影院观众的内心写照。
而本应该代表着过年团聚、对故乡的执念、和子女的关系的重要意义的赵本山扮演的老人的角色却并没有起到发挥出它的意义。
在《过年好》当中,老人赵本山对于过年回家、吃团圆饭的执念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而少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所不可替代的人情味。
而对于现在社会,老一辈和子女存在的隔阂、矛盾、不理解,电影也通过争吵的方式带过,却最终没有任何结果。
这跟闫妮和热扎依母女撕逼没有实质性区别。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这种为回家而回家造成的为感动而感动与前面的为好笑而好笑的展现方式实在让人无法感同身受。
此外,《过年好》在使用贺岁档明星客串方面做了非常不好的示范。
电影里赵本山老爷子失踪了,于是孙女热扎依发了一条微博寻找老人,一众在电影中就饰演自己的明星们纷纷暂停了各种年三十聚会、嗨皮的热闹氛围,神色沉重的一个个在网上转发号召寻找老人。
这个时候,凉皮身后的一只说个不停的少女大声喊道:“一个个都不找人转发微博有个屁用啊”虽然呼吁大家,在电影院尊重他们观影,不要一直说个不停和大声宣传,却也不得不不赞同这个少女。
这个狗屁剧情,谁信啊!
所以,谁跟凉皮说“过年好”好,凉皮跟谁急。
最后,祝愿大家过年好
片子其实是有些惊喜的,并非是想象中的团圆剧,也非评论所说的那么不堪。
独居老人;北漂者同时,也是一开始遵从父辈,而后因为时代的变迁、个人意识的开化然后“下海”;因为中代,而被影响到的下一代,早孕、叛逆、留洋、甚至数典忘祖;其他还有土豪,同学等等。
导演欲要表达和展现的角色和信息载体颇多,但是主题仍然是这个时代。
视角则是这个时代与传统的碰撞,几代人的爱憎纠葛。
因为想要承载的东西太多的缘故吧,所以显现出情节的些许混乱。
叙事的细节也还是很有思路的,比如断电、分幕等等。
矛盾的解决方式,有老年痴呆的设置。
大潘儿的设置,胡同神人的日常生活等,也幽默的不低端。
断电后的反思,“光明来了”预示着悲到喜的反转。
看的时候,也确实很有感触,也能引起反思,所以电影还是可看的。
总之,5.0的评分,确实有点儿低了。
但是结尾的这个跳舞……实在是……不太适合这个片子因为一部喜剧及格与否,不是逗乐不逗乐的问题,而是是否“戏剧”性。
“一人,我饮酒醉,醉把佳人成双对”
一开始是没看豆瓣评价,随便找来看的,并没有他们一星两星所谓的那么不堪,这个电影还是挺接地气的,但并不俗,小朵对于多年来的不满和患了老年痴呆的父亲吵架那一段还是很棒的,人物性格诠释的很好,对于前夫的留念以及知道前夫有了新女友那种心酸无奈也体现的不错,傻子总唱一人饮酒醉的那种快乐与本山大叔一家糟心形成对比,本山大叔对儿子的宽容所打的那一通电话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小朵女儿在家的那种自私状态恰恰也是一些儿女的真实生活状态,前面整体的故事叙述很扎实,后面为了贴合温暖过年主题有点烂尾,但是整体还是可以打到7分之上的,豆瓣的影评我也不太知道到底是怎么评价,我认为这种真实反映小生活的电影打分应该要高于一些商业片的电影,然而恰恰相反,好吧,我还是觉得在中国电影行业商业化,校园化的大背景下,这个片是我这两年看中国家庭类型电影里值得一看的影片,推荐!
第一次看贺岁片,挺应景儿的,每一个场景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对应的记忆,李老师就像是千千万万老爷子的典型,朵儿也是万万千千当妈的代表,因为我是你爸我都是为你好,因为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而你却为所谓的自我去追求自由。
因为李莉未婚怀孕一事年夜饭没吃成,又停电了,老爷子晃晃悠悠点蜡烛祭奠老伴儿又自言自语的片段真是撮到了心坎儿上,尤其给离家出走的儿子打电话说的那句“你老爸还跟你记仇呢,赶紧回来吧,好好过年啊”,好心塞💔,老年痴呆有时候也是因为心病吧……<图片6>李二毛:因为偷李老师钱离家出走N多年从未回过家,而事实上,他一直守在李老师身边,有任何情况从来都是第一时间出现;除夕夜在车站找到李老师终于才肯露脸,父子没有隔夜仇啊!
<图片5>莉莉:典型婚姻不幸福家庭孩子,遵母命赴美留学,结果未婚先孕回国,什么都跟母亲作对,行为过激。
这个电影除了最后全网齐心协力找迷路的李老师的情节让人觉得很温暖,其他看着更多是心酸…如何使用亲情,使它恰到好处发挥作用而又没有负担,特别是不作为一种道德绑架,一生都应该好好修习的功课。
<图片4>
我是第一次写影评,没有献给好莱坞大片,也没有给喜欢的偶像,今年看了很多贺岁片,这部和张国立的那部真的看哭了,我也总在外面,不回家,家里也有老爸老妈,还有姥爷~(楼主单亲),真的很感动,很喜欢本山大爷,从小看他的小品长大,觉得很理解闫妮,在外面都不容易,炎亚纶虽然整容了,但是角色很讨喜,就是小外孙女有点贪玩不懂事,哎呀~~~看了之后明白以后不管什么日子,有时间真的要多回老家陪陪妈妈和姥爷!
好感动!!!
喜欢!!!
记得若干年前看过一个电影叫《西风烈》,至今都为我喜欢的演员吴镇宇演这样一部垃圾感到遗憾,还有里面一妇女用陕西话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第一次感觉什么是两眼发黑,当然这部电影最厉害的是导演对观众的糊弄,在紧张刺激的最后决战开始之前,躺在边上半死的倪大红忽然起身掏出枪把吴镇宇表演的大反派爆头了然后说:‘就这么个坏种你跟他啰嗦个屁’,这个电影到这就像个屁被放完了,从这时候起我就认识到一个神一样的导演——高群书,知道他在中国导演糊弄侮辱观众界无可争议的大师级地位。
如今这位大师又携着自己的最新力作《过年好》出现了,我们高兴地看到他不仅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糊弄观众的才能,并且发展出多种特点,体现出他活到老学到老的努力。
不知道有没有,但我国每年产生这么多的学术垃圾里应该有一大部分是探讨为什么小品不适合变成电影,而且理论已经很成熟了,但不知道为啥还是有这么多的傻逼把小品以及网剧这样的垃圾往电影上套,那种夸张化的表演耍嘴皮子的出息都是仗着观众知道还有五分钟这些傻逼就要鞠躬了才得以苟延残喘这么些年,现在妄图把这种玩意拉长到90分钟甚至120分钟,真该给他两耳光: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了你。
开头赵本山在菜市场买菜那一段,碰到那个卖鸡的大妈,两个人的对话我第一句就听不下去,他们还以屎为食愣是扯淡了几分钟,如果你看到这里,那么我告诉你,整部电影就是这几分钟的重复扩大。
那一点好的地方都没有吗,有的,就是吵架的两场戏,还是有他妈的生活的,否则整个片子只剩下婊子扮纯良的假和腥,举个例子,你让一个政界商界文化界B社会都要通吃哪个都不落下的赵本山演自甘平淡的老头,就是当观众煞笔观众也知道演不像,倒是吵架是能体现他们的生活之一隅,反正他们的生活就是为了钱为了名啥也不要,谁也不服谁,娘们不服爷们,儿子不服老子,一天打架撕扯要八百趟,这下全展示出来了,多自然,根本不用演,拿个摄像机架在他们身边就源源不断出来了。
最最牛逼的就是结尾了,一路扯了无数个麻烦,哎哟我操到底赵本山能不能去北京搞美食啊,哎哟我操闫妮到底能不能咸鱼翻身啊,哎哟我操闫妮女儿到底真退学假退学了,哎哟我操整容整的面部线条跟变形金刚似的炎亚纶能俘获丑女芳心吗,大家还想看看高大师在剩下十分钟里怎么来个结束,结果一大帮人跑到铁路上跳起广场舞了,啥王小利宋小宝也不知道啥时候露出头来,舞得跳得那叫一个浪,然后,电影就……结束了。
NMB
文/梦里诗书对于电影本身而言,《过年好》无疑是一场糟糕的演绎,刻意生硬的情感,做作难耐的悲情,走马观花的群星走秀亦难谈何演技可言,但本山大叔老父形象的拜年贺岁,使电影终还是在应景节日的氛围中找到了些许亲情的沉淀,给人以对家的温暖。
作为一场本意家庭团圆的喜剧,原以为电影会以家的日常暖人心房,犹如李安的《饮食男女》那般给人以真挚的感动,但看其成片方才知大错特错,失望透顶,这是一部如果没有赵本山完全就是一场灾难的电影,导演非常明显的无从把握人物角色的情感,喜与悲间转折的突兀令人简直无所适从,犹如舞台剧式的演绎更使其全然失去了真实的奠基,一种虚假做作的喜气氛围根本感染不了观众,即便是应景春节的电影,能将一个本自合家团圆的故事演绎到如此不堪,确也是令人所见导演高群书其自成一派的不凡“神”功。
《过年好》并非没有实力派的演员,相反群星荟萃用在在对《过年好》的形容上并不为过,但电影不是春晚,更不是依靠群星来个广场舞的大结局就能让人感受到所谓之年的氛围,它是需要一个真情实感的故事,需要真正契合演员的功底呈现出精彩的群像,来真正向全国人民真挚的问出一声新年好!
但这样的问候显然不属于这样一部群星走马观花的演绎,电影中几乎所有人的情感都是断层的,演员亦只是生硬刻板的背书出了自己的台词,使群星荟萃变成了萝卜开会,好在赵本山的老父形象,那一头白发和中肯的演技,诚然在这部电影中有所小成,但对于一个惨不忍睹的蓝本来说,并无法力挽狂澜,这无疑是电影最令人遗憾的所在。
本应是合家团圆,年味十足的《过年好》,虽不曾有以多么期待,却未曾想会是一出如此尴尬苍白的闹剧,平时如此滥竽充数也就算了,合家团圆之际仍旧不忘如此!
却还是要感谢电影的良心提档,让观众尚不至于过个糟心年。
这片子真的能归类为喜剧吗,糖衣也过于薄脆,内核沉重悲伤。如果没有碰到过同样问题的人是幸运的,如果已经处理好同样问题的人是睿智的。
这电影看得人精神分裂。单纯用段子拼凑搞笑剧可以给个四星,专注苦情写实剧可以给个五星,可是偏偏不伦不类,在最后引人落泪的结局过后突然切换到欢天喜地集体大秧歌,高导你是喝了之后拍的这部片子吧。《征服》的黑帮三人组给个好评,梅子的回眸一嗔再给个好评。请关注留守老人,关注阿兹海默症。
总算又见到赵老师,两段吵架戏很过瘾,表现了不同年龄段间的代沟,妈妈几十年都对姥爷管得太严而不满,但又不由自主地对女儿一样的严管。可惜搞笑处没有特别搞笑,温情部分提升的高度也不够。
一人在外无法回家过年。上映第一天网购了两张电影票给爹妈去看。娘亲说还不错,赵本山版本的一切都好。其实这种有点深意的非简单合家欢爆米花片的电影,挺适合带爹娘去看的。多到爆的脸熟明星们也是适合他们看的原因之一。买张票给爸妈说声过年好吧,如此简单的心意,如此心酸的无法回家过年。
由于今年的春晚,所以特地来看赵老师
五星给闫妮的翘臀,这部戏里身材太特么好了
终于知道为什么老高要请三次才请来赵本山,本山大叔看了剧本是真不想演吧,冲着朋友面子才来的吧,碎片式的剧情比看3D还晕,矛盾最尖锐的酒席部分最后用一场老人失踪来化解,太生硬了,请这么多明星拍一部其乐融融的贺岁片不好吗?非得让人添堵,贺岁片最好的典型就是满汉全席,高导可以借鉴一下。
过年好,过年吵,吵个没完,伪贺岁片。整部电影的节奏突兀,乱到完全没有章法,把一大堆大咖拉来客串根本毫无意义,微博名人的转发拍得太做作,片中各种矛盾的激化让观众产生极大反感,而且最后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尾。以为大家配着任昌丁中文版的神曲来齐舞就能把春节气氛洋溢起来吗,导演你错了。
除了明星大腕,整个片子混乱,故事不明晰
过年好 感觉还是反映了一些现在的情况 只是过激了一点
过年看这片等于心理阴影。
分裂
土的掉渣,试图融入一些当下的社会现象,却显得生硬而极端。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得到一个回答。还不如直接放最后的舞蹈。
千古奇片,能看到众多派系,分不清哪只跟哪支,东北派的,博纳于冬派的,明显看出出资人想捧谁,但是没捧起来,无法形容的一部电影,因为这基本上已经不能算是一个电影了。众多资深演员大杂烩,群魔乱舞在结尾达到高潮,高群书凭此片可留名影史。绝
还行
比较粗糙的制作,也完全没用好赵本山。想知道,片中大量的剧情除了秀导演的人脉之外,还有任何意义么
今天早上我妈说她看了这电影 说里面有赵本山 还有许多明星 我?我怎么没听说过啊 我就是刷片的 拿到资源打开一看,,,大部分的在浪费观众和明星的时间 喜剧片的规则是人和人冲突是要有趣 这电影主要就是在磨嘴皮子 观众过年了 很累的 找点轻松的话题大家包一顿饺子乐一乐就行 这电影人生不如意都在屋里 大过年的要和中药吗?。电影看完,,一杯苦药下去 赵老师 我悟了 行!一声过年好 过去的总是要过去 今年还是要加油活着。
感动哭,好温暖,里面元素超多,包括过年,年菜,留守老人,三十团圆,三代人之间的隔阂,少女怀孕,老年痴呆,微博,太多了
很好,各家各样,经经难念,固执的一家子没一个省油的灯,但中国人的年就是这个样子,很贴近生活!另外,本山大叔演技真强大,只是可惜我上映时没看
很多剧情没必要存在,能拍出彩的剧情成为了其中尴尬的点缀,整个剧情也,完全没讲明白。这个结尾它到底是为啥呢,啊?跳舞?WHY?整一个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