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本作中可以看出很明显的京都脸了,这部作品大概是一个承前启后之作,前面的cl眼睛大的令人怪异,这部作品中眼睛变小了,但还是京都特色,脸型没有变化,头发也变得现代了,每次看呆唯我都恍惚地以为是玉子,不过后面的玉子等作品的京都脸要更成熟更圆润许多。
2,超级爱ed!
本来整部作品是轻松搞笑的日常,人物画的都很萌,根本就是小学生的头身比例,而看不出来像是高中生。
而ed里一改正片画风,真的卡库伊!
非常成熟的画风!
不羁的表情和不羁的灵魂,高傲冷漠忧郁的表情,动作,装饰,都非常酷!
真的是有国际摇滚女巨星的范儿了!
don't say lazy我也听了很多很多遍!
最爱了
3,整部作品就是搞笑、轻松、日常的一部番,并不是一个正经的音乐番,呆唯有妹有房,父母双忙,大小姐豪门千金,这样的设定在现在可能俗套了,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太可能存在。
作者着眼于日常少女的琐碎的小事和对话,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氛围。
几乎没有勾心斗角和什么人际关系的波动,给观众呈现的都是最美好的一部分,当然也因此显得不够真实,但是作者本意可能就是创作一部轻松日常的作品。
轻音部的五个人几乎都没有练习,每天都是喝茶吃点心聊天,却也能演奏出来,当然虽然她们声称目标是武道馆,但是这就是一个自发组织的初创的乐队,都算不上社团,指导顾问老师也是来搞笑划水的,大家可以放手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这与京吹不一样,人家吹奏部是一个组织严密的,需要很多人通力协作的,甚至有三个顾问老师的社团,人家的目标是参赛,轻音部的目标就是在喝茶中玩音乐,定位不一样,京吹着重于真正的音乐练习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轻音就是个卖萌番。
4,ed的don't say lazy的歌词也说了,请不要说你(我)们lazy,其实是crazy,水上的天鹅高贵雍容,恬静优雅,其实在水下也在拼命扑足;鹰在俯冲时威风八面,其实也韬光养晦了很久。
这里大概是轻音部少女们在为自己辩护:别看我们整天喝茶聊天,其实我们内心深处都有坚定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只是在刻苦练习之余,也需要偶尔休憩。
有时还会遇到瓶颈和看不见希望的挫折,这时修养生机,养精蓄锐,韬光养晦,这是对自己的爱惜,不爱自己的人又怎么会爱别人?
没有自我认可的人又怎么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5,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呆唯,我们没有大小姐一样显赫的家世,没有mio和律队一样良好的基础,也没有梓喵父母爵士乐的耳熏目染,只是一个不太聪明,什么都不会的普通人。
原来的呆唯无所事事,废宅一个,全靠妹妹养活照顾。
自从呆唯接触了吉他之后,整颗心都全心全意扑在吉他上了,不再是没有目标没有梦想的咸鱼,而是有了可以用来占据时间精力的爱好,有了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热爱着的东西。
这就是变化。
我们都有很多志向抱负,却由于自身的怠惰和外界的因素而不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因此荒废了岁月。
而呆唯则是幸福的,她找到了轻音部的伙伴们,她找到了吉他,呆唯是幸运的。
最后,附上呆唯从家里飞奔到学校的那一段内心独白:“说来,开学典礼时也在这条路上跑过,一边想着一定要做点什么,一边却在烦恼做点什么好,甚至担心什么都没干就这么长大了呐,我自己啊,那个时候的我,可以不必担心哦,马上就可以找到的,自己也能够做到的事情,令自己全心投入的事情,在那重要的,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地方!
”
好久没有这么执着一部动画了 也好久没有这么一周要重复看三次动画了 每周五的中午顾不得午饭疯了似地从公司奔回家里,为的就是看最新的一集。
然后再开始不停地期待下周五的来临这样。
的日子循环反复从四月到六月可以的话,我真的不希望就这么看着幕布落下。
可以的话,我真的希望和这些女孩子一起长大。
如果给我两个月时间和一个女子朝夕相处,我定会爱上她。
更何况这二次元的萌物呢?
不管别人的如何批评,卖萌也好,骗钱也好,作画崩坏也好,或者别的什么都好。
我不跟他们解释,我不跟他们计较,因为在全身投入的感情里,一切负面的言论都是尘埃。
从开始到现在到将来我始终这么义无反顾地爱着k-on,爱着其中的每一个女孩,唯的天然,澪的娇羞,律的吵闹,紬的乖巧,梓的傲娇,优的人妻,和的稳重,以及佐和的糟糕。
甚至他们每一个人表情,还有演奏的每一首曲子。
统统都爱。
所以,根本无需拿来比较谁好谁不好, 正如唯一股脑地热爱着轻音乐和轻音部的所有人。
我也是真心地拼命地打从灵魂里爱着这部动画。
至死不渝。
《轻音少女!
》第一季14话食用完毕。
《轻音少女!!
》第二季27话食用完毕。
啊啊啊啊啊啊可爱!
终于能体会《挪威的森林》里“春天小熊”譬喻的精妙了!
假如有一天我也在森林无情无绪一脸阴郁,看到迎面走过来一只蓬蓬的雪豹,一只呆呆的海獭,一只滴溜溜的虎鲸,而雪豹抱着它的大尾巴,海獭拼命挼脸,虎鲸嘤嘤嘤地抽打随身携带的金丝猴(bushi),后面还跟了一只悄咪咪立耳的小德牧——它们对我说:“来一起搓麻将吧,人类,三缺一哟!
搓麻将神灵会喜悦,会旋转,会赐福哒(这可不是我瞎编的,霓虹真有类似说法),我们可以打通宵,还包食宿!
”我大概也会沉默五秒钟,再缓缓露出一个居心叵测的微笑,回答“我知道一些更好玩的游戏哦,比如摔跤……想不想试试看呢?
”的吧。
我原本以为,《冰菓》就是卡哇伊宇宙联盟的奇点,《重启人生》就是女性疗愈乌托邦的尽头,却原来更早之前,京都动画就打造出了比“古籍研究社”更日常,比“埼玉县北熊谷”更空想,对女性友好到不需要骨头也不需要眼泪,排除所有杂质也排除所有干扰的超绝性别童话了吗!
一开始些许动作还有媚宅的痕迹,但到后头连镜头都越发干净,女孩子在家穿睡衣是长衣长裤,不再有莫名其妙肌肤的裸露和对身体曲线角度清奇的强调——我实在没忍住翻查了一下作品表,果然,监督山田尚子是弥足珍贵的女性呀!
不只大量女性工作人员参与保证腔调,而在关键位置有女性坐镇的京都,可以说除了“京都腿”的内八,连所谓《冰菓》高级的内媚气息都褪尽了。
呜呜呜没有披上“山姥的假皮”的,用女校文化承载一切美好的青春物语,就是赛高(声嘶力竭)!
之所以说是“超绝的性别童话”,首先故事发生的主舞台,樱丘高中是女校,那么理所当然由小唯,阿律,紬紬,澪和梓喵组成的轻音部也是一水儿十五岁的花样少女(终于!
身高155cm以上的女角体重都超过50kg啦!
想想以御坂美琴为代表的一堆儿161cm+45kg吧)。
由主角团舒展开来,后援团是女生,指导老师是高人气女老师,少女们又各有好友,主角小唯最亲的家人是妹妹,关系最好的邻居是欧巴酱,乐队有一代目……学校不是没有男老师,商店街不是没有男路人,阿律也有一个弟弟,但一切男性都像一个浅浅淡淡毫无存在感的影子,甚至不需要他们作为剧情的点缀。
(话说出镜率最高的,大概只有教学楼前矗立的校长青铜像了。
)这些都不奇,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故事,竟然完全没有恋爱元素啊!
女孩子们努力摸鱼,开心大笑,每天说着叽叽咕咕毫无营养的废话,接梗,双簧,起哄,吐槽,或者温柔倾听彼此的心曲,努力达成对方的心愿,为考试不及格烦恼,期待合宿,临时抱佛脚,又或者心血来潮通宵练习,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或出丑,吃好吃的,买可爱的小摆件……啊啊好忙啊好忙,忙到再没有兴致对异性投去好奇的眼睛。
当另一个性别缺席,虽然我对是否一定会由女孩子顶上类似的,不是感情模式而是相处模式的缺位抱有怀疑,但这样十足真金,童叟无欺的女性空间,再叠加霓虹所有青春物语都会将成年人干脆利落驱逐出境的叙事传统,无疑为女孩子这一理想化的,水晶般玲珑剔透的“存在”,找到了最合适,也最无死角的打光方式。
其次,虽说“轻音”的主题应该也是“成长”,但我总觉得,监督把目光专注在“普通”质素,拿龟兔赛跑里的小乌龟来做精神图腾,并刻意避开起承转合里的剧情高潮,用去高光化的反结构叙事配合主题(这就是为什么剧里孩子们所有的“拼搏”都被遮掩在“休闲”之下,社团活动弥散在一场又一场喝不完的下午茶里,摇滚乐几乎沦为麦高芬,第一季还算有主线,第二季几乎连主线都消解掉了,却比第一季更出色),全力托举“虽然感觉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我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式的少女迷茫,但成长对小唯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命题。
一开始,害怕什么都没来得及发生就已经长大,却依然在青春的道路上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扶扶老奶奶,摸摸小狗狗,“明明只差几米了,却怎么也走不过来”的小唯,到最后,能朝着一个方向头也不回地狂奔,跑过岔路口,跑过红绿灯,那么急不可待,又那么心无旁骛。
支撑着她不再摔个屁股墩儿的,吸引着她两眼发光汗流浃背的,这样那样的变化,与其说终于找到了值得奋斗的目标,倒不如说终于找到了那个属于她的,独一无二的地方。
那个接受你所有怪癖,硬刚你所有毛病,夸耀你微不足道的进步和司空见惯的优点的,被称为“朋友”的所在;那个彼此敞开心灵分享呼吸,一起笑一起哭,一直一直在一起,肆无忌惮挥霍信任,千方百计满足依恋的,被称为“朋友”的所在,像一片波光粼粼的牛奶海,深情包裹住每一颗孤独坠落的星光。
她们真的会一直一直在一起。
呐,真好啊。
冲着GIBSON LES PAUL 冲着乐队······冲着超萌的画风······我看了 刚开始还很有新鲜感····歌也不错·······但是 终于 脑残的 让我看不下去了·······后来我才发现 我的出发点和作者不同我是冲着乐队去看的 而作者 不过是拿摇滚 乐队当噱头 来耍萌······我还是回去看BECK吧 哦····看完了我真的不是来踢场子的····只是看到8.9的高分 我不能再做俯卧撑了········不过歌确实不错·····所以·········
没有抓人眼球的噱头设定或元素,简单的几个高中女生在一起组乐队社团的故事,在强大的制作下成为了经典之作。
在满分150与满分100的卷子中选择了后者,然后做到90了多分,这就是一部好作品该做的。
原本一直是觉得画风有点怪就没看。
最近看了一些评论,兴趣使然跑去听了轻音的音乐。
听到ed的瞬间就懵逼了,看到ed画面的瞬间就意识到这番不简单了。
昨天看完最后一话live,总算可以给自己盖棺定论,这动画虽然内容主题和设定相当简单,但制作水准真的是高到离谱。
就靠着对节奏和氛围的细致把控,原本很简单很普通的情节也能变得观感相当舒适,该快的不拖沓,该慢的稳稳当当,几乎所有内容都以最合适的方式呈现和衔接。
当然作画本身水平也很高。
轻音几乎方方面面的制作都是高水准,乃至于分析起来都没啥意思,只想留在那个最纯粹的愉快的记忆当中。
有人说轻音废萌,一萌到底。
然而作为鼓手的律子有会在打工时模拟演奏来休闲的这种细节。
而且轻音整起活来也是不输搞笑番的骚。
有人说轻音的剧情是没有挫折的,也没有现实中乐队会遭遇的突发困难。
但是平泽唯在演出前几天突发高烧,演出当天趁乐队演奏第一首的时间跑回家去拿忘带的吉他。
一种风格有人看不进去也不稀奇。
但是“废萌”本质上就是去刻画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就看观众能不能接受。
当然要是非得往现实动机上联想,那绝大部分商业作品瞄准的都是观众口袋里的钱,以情绪价值这种手法。
而且轻音已经算是宅属性口味最淡的那一批了(看过天降的表示轻音算个啥哟...),露内裤的情节都特意换成象征性图片而且毫无恶趣味引导,甚至可以说轻音在有意规避恶趣味了,顶多就是角色画得比较可爱了。
且当我以为轻音只是萌萌人的时候,平泽唯跟妹妹一起围围巾,秋山澪在队友忘词时迅速顶上,这些情节又让我眼前一亮。
到后半出来个真的只想认真搞音乐的学妹,甚至反复思考要不要退出社团。
这些剧情就反复告诉我轻音也不是什么童话故事的世界,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在这里也难免会遇到,平泽唯live前嗓子该哑还是会哑。
我个人比较中意轻音的地方其实还有剧情是真的在围绕乐队和音乐展开,虽说吧这个围绕的十分有限,比如她们出去合宿训练,其实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玩,但至少她们是真的为了训练才想到搞合宿,剧情从第一话买吉他开始一直是由乐队这个出发点在推动的。
而且也偶尔会有她们日常练习的细节,例如谈论手指结茧,虽然这些情节量很少但就能让人觉得她们确实喜欢音乐和演奏。
在最后,平泽唯跑步与第一回的前后呼应,登台后突然道歉,都是让我没想到的。
道歉时细腻的演出处理让我一瞬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那真的就是一种“不像是演出来的”的自然感,仿佛这里没有什么动画作品,只有平泽唯在高中渡过的一年多的人生让她此时说出这些话。
结尾曲终,一人还不尽兴又继续弹奏,然后其他人一个接一个跟上,歌曲又重新继续。
虽然滑滑蛋只是首二次元萌曲,但我感觉这就是音乐的感染力以及对音乐热爱也被音乐爱着的人们的一个真实写照了。
此外,其实我更想看的是剧情最后变成ed那种风格🤣唉太正点了。
—— 四星改五星。
一个真正制作上优秀的作品,即便风格不那么“大众化”也同样配得上高评价。
风格无高低贵贱,评价作品还是要看制作水平。
表情作画流畅生动,小情节节奏和分镜讲究有起伏,自然的日常氛围,搞笑不用力过猛又刻画出角色个性,角色数量多且个性鲜明,正经剧情的穿插恰到好处,ed的制作更是惊艳,额外加分不少。
“这种萌片于我果然是不可抗拒的!!!
”这是我第一次补完时写的短评,而现在,在我将这个系列看过无数遍后已经确认,不可抗拒的不是这种萌片,而是《轻音少女》。
即使扣除了其中的大量萌点,这部作品也是可以一直一直看下去的,因为她很美好。
轻音与我是一个美好的休憩之地,每次随意打开一集,随意点至一处我的翻新伤感便统统没有了,而且说好的只看一点儿却每次都不知不觉的一直看了下去。
轻音美好到几乎没有遗憾,大量的虐心桥段和情节都被很平缓地处理了,梓喵对社团的失望、 澪和律的友情危机甚至连毕业分离这样的高虐情节都被处理成以私人同上一所重点大学作结——如此看来,剧场版开头演的那段戏算是对自己的吐槽么..?正因如此,《轻音》所带给我的感动不是来自悲伤,而是来自美好。
轻音是我最喜欢复习的动画之一,想看点什么的时候,挑来挑去基本上还是会翻出来这个来看。
看起来会非常轻松,整个动画都松松软软萌萌,人物也好剧情也好节奏也好,都非常舒服。
理论上,我不太喜欢呆萌的妹子,但是迷迷糊糊的呆唯真的好可爱啊🤣说起来,印象最深的是放学后活动教室里的甜点和红茶🤣真的是看的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我从很小开始就喜欢看动漫了,而且阅片量很广泛并且杂,轻音少女早就有所耳闻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其实一直没有看。
前一段时间突然萌生了想把这部老番补上的念头,终于一个休息日的下午,我点开了这部《轻音少女》。
我是抱着看“废萌番”的年头来的,毕竟这个说法流传已久并且京阿尼的其他日常系番剧我也看了不少。
在工作紧张的节奏里,我想要这样一份清新放松的番剧来舒缓自己的情绪。
前三集果不其然。
恰当的人设,在现下看来经典的剧情发展,一切都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庞大的阅片量结合弹幕让我可以猜出来发生的剧情发展。
这些我乐见其成,除了感叹居然早年没有看以外,我可以在里面感受到放松。
于是到了第四集,合宿的展开和海边回来的似乎早了一点,可爱的少女们之间的互动,日常搞笑的展开。
直到,夜晚降临,当呆唯站在澪面前,烟花升空的瞬间,我愣住了。
我突然意识到,我有多久没有在简单的生活里去感受如烟花绽放瞬间的快乐了。
当生活的节奏加速,我们成长,走向社会,每天的生活有了明确的目的,连看一个简简单单的番剧都有着“补完”“放松”的目的时。
这些意外中的小惊喜,多久没有出现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视线变得模糊了,眼泪流了出来,依稀看见弹幕上说“致十年后的我,你是否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梦想,什么是梦想来着。
似乎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早就不太重要了。
但是这个简简单单的番,似乎,梦,开始了。
我觉得自己很像澪的表现,永远规划妥当,不喜欢站在别人的视线中心,不想去做出格的事情。
但是又不如澪的勇敢,不如她行动力强,不如她坚实可靠。
当烟花在我眼前绽放的瞬间,我看见的是她们绚烂的人生启航的旗帜,还有曾经年少时自己也曾信心满满的身影。
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来看这部番。
它可能是年少时那个充满梦想,拥有无限未来的自己,给现在这个我留下的一份礼物,一份能够唤回对于最普通的生活也要充满期待的心情的感动。
已经错过了年少的我啊,你是否还能如夏花绚烂的绽放,哪怕如烟花一般转瞬即逝,至少也耀眼的照亮了整片星空。
轻音乃素材,卖萌为真谛。
君不见每逢练琴即穿越。
实属普及大众程度。
对于塑造动漫人物已经拿手到不行的日本动漫公司,塑造区区五个女孩子乐队成员实在是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的事,不过非常欣赏美工对于每周一集快餐动画的用心之深,深到每一个成员的表情都是那么细致传神,一笑一颦,眉头的微皱以及嘴角的牵动,动作的协调,甚至对于龙套路人和主角间互相各自动作的并行性都是那么完美。
色调绚丽,五彩斑斓,季节也是应景的四月樱花季,日本最美的时候,对于女高中生这样一个已经用滥的设定,仍旧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真是令大家耳目一新,宛如一道清凉的春风,沁人心脾。
那么逼真可爱,我觉得这五人青春俏丽生动的脸庞背后都是有年轻的灵魂在主控的,而不是二维的虚拟或者吊线的傀儡。
这部大众动画水平不错,值得一看。
一直想看看少女系动漫什么样,看《轻音》推荐很高就看了,想不到一看就拔不出来了。
这部动漫质量很高,画面做的特别好,不管是人物形象、色彩、故事情节还是声优。
OST超级好听,尤其是第一部的,是很少能让我舍不得快进的。
强推第一部的片尾,萌酷萌酷的。
几个人的友情让人觉得温馨感动,完全被治愈了。
发现自己真的对萌片不感冒
反正就是萌……
废萌
额...没有期待的那么好,也可能是接触的比较晚了,看了京阿尼出的其他的许多番而导致我的无感...
完全不知道哪里好看- -哪里萌- -真特么做作一片
这个片告诉我们一个乐队里有一个富二代是多么重要,包乐器包场地包吃包住包玩……
13
萌得快喷鼻血了。。。可是。。没兴趣了
唯酱是萌帝!
萌是要发自内心的啊~几个女生疯疯闹闹十几集就过去了..很日常,乐器这东西千万碰不得,完全上瘾,想想小时候也玩过很长一段时间,长长黑色管状物的那个,真叫一发不可收拾呀
我就不萌
买吉他呀,5000日元应该够了吧?
萌死鸟
一般般吧 没什么感觉。 小女孩们确实很可爱。日本动画的配乐确实很棒 很契合。
校园卖萌片,ED好听呐。黑长直的MIO太moe了~梓喵喵喵~~
mio賽高
萌
说萌的那些,萌你们妹啊
纯卖萌,两集弃
第一次live居然看哭了(┬_┬) 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