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了什么?
所有小孩和信基督教的人被上帝带去了天堂。
2为什么被上帝带走?
因为人间太邪恶了(邪恶你妹啊,这么负能量,三观直接判负)。
3为什么飞机上的头巾男没有被带走,他的那本书是什么?
头巾男应该是信伊斯兰教的。
书应该是古兰经。
4教堂神父为什么没被带走?
因为他心底里不信教。
5女主妈妈人物的设定?
女主妈妈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却被人当成神经病,灾难来临打了其他人的脸,有反讽的作用。
6没被带走的那些角色都有哪些特点?
头脑简单(矮子),异教徒(头巾男),淫邪(机长和空姐),吸毒(幻觉女),臆想(手枪女),虚伪(神父)。
7本片想表达什么?
基督教至高无上,信教者得拯救,不信教的都活该在地狱中,基督教是至高无上的信仰,不信教的人都有各种恶习,没有基督教的世界如同地狱。
8如何评价本片?
叙事粗糙,逻辑混乱,还有几处B级恐怖片的镜头,主旨和艾利之书差不多,但是表达得是那么生硬。
9会有第二部吗?
不会的,已经扑街扑到没朋友了。
这是一场全球的城市堡垒!
2035年,就在纽约、东京、以及新德里建造了军事堡垒!
在未来的上海,即将打响关乎地球存亡的终极一战。
为了保卫上海,必须消灭外星人,上海即将沉没!
这个战争,即将打响了!
上海堡垒 海报期待上海堡垒,让全球沉沦!
电影《上海堡垒》中国首部科幻片,2019年,敬请期待!
导演:维克·阿姆斯特朗选择看末日迷踪最开始是冲着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去的,在看之前本以为是一部灾难片,没想到最后看到却是一部宗教启示录。
别的不说,只从故事本身来看,这部片子主要还是在告诉我们关于信仰的问题,基督信徒和了解圣经的人能看的更认真、深刻一些。
信徒与非信徒不管是电影里,还是电影外表现都很相似,他们对类似宣扬宗教教义的电影认同感相当低。
看片子的时候,我大概猜到它的评价应该不高,等看完在豆瓣搜索的时才发现,分数还不到五分,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冲着大片效果去看的,当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失望,有些人甚至没有看完就评价一番,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看电影究竟看的是什么?
我们现在看电影,年龄越大考虑的越多,在电影中看到的东西也越多,每个人对电影的解读都不一样,这就像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好有坏。
有些人可能会问,不就看个电影吗,想那么多做甚,看电影不就是图个放松,图个乐呵。
是,大家说的都对!
可真正的好电影是会让我们在欢乐的同时又有所思考的,当我们对一个电影做出评价的时候,其实都只是自己当时的一些感触,而这种感触也是会变的,随着我们的阅读量越强,感触会更加明显,所以我们不能单单从一些评价来看待一部影片,你不去看,又怎么会知道它将带给你什么呢?
末日迷踪从一开始故事就一直很平淡,大学生女主回家给打算给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爸爸过生日,没想到爸爸居然在生日当天还要上班,我们看到她的家庭出了问题,机长爸爸有出轨的迹象,很平淡的叙事手法。
在看的时候,我发现了导演一直在给小孩子镜头,当时并不知道是为什么,将会发生什么,而占了影片三分之一的平淡画面估计会让很多观众都放弃观看。
可就在这么平静的时刻,突然间,真的只是一瞬间,所有的孩子都消失了,接着往后看,你会发现消失的不仅仅是小孩子,部分大人也同样消失不见,女主眼看着弟弟在她怀里消失得只剩下衣服没有任何预兆,那一瞬间,所有人的表情都是蒙的,估计头脑也是一片空白,因为这些事情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我们看到只有消失之人剩下的衣服,而更有意思的是在这突发状况下,人们的不同表现,让我们震惊的同时又仿佛早已预料,抢劫、偷盗、持枪杀人,秩序混乱等等问题相继出现。
人们在还没有弄明白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自己已经先乱了,人性的自私在这一刻展露无遗,当然,这些镜头只是在我们面前一闪而过,故事的主角还是尼古拉斯凯奇和他的女儿。
在飞机上,因为与外界失去联系,所以飞机上的人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以为只有自己飞机上发生了可怕的事,人们有各种猜测,他们恐慌的同时最先考虑的是暴力解决问题,一群失去理智的男性乘客来到机长室门口,想让机长给一个交代,而机长室这时只剩下一个尼古拉斯凯奇一人,他的搭档也是消失的人之一。
非常时期他使用了非常手段,在一开始我觉得他的行为太过强硬,将机舱内的气压增大,迫使闹事的乘客回到座位急救,看的时候挺不认可他这种行为的,可事后仔细去想,他的做法其实是明智的,我们不能用狭隘的眼光去指责他,在高空中没有任何的保障,所有危险都有可能发生,机长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所有乘客的安全,他是在关键时刻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的人。
飞机上经历了许多事情,和一架没有机长的失控飞机相撞,那架飞机坠毁,尼古拉斯凯奇乘坐的飞机机翼因破损而起火,雷达系统失灵,操纵手柄无法向上爬行脱离危险轨道,因为突然的全球性大面积人口消失,地面也是一片混乱,飞机与地面无法取得联系,尼古拉斯凯奇第一个猜到了事情原因,那是他基督徒的妻子曾经跟他说过的圣经上的论述,只是他从来都没有认真听过,反而因此与妻子产生了矛盾,这才在生日当天借着工作之便,打算和正在追求的情人一起度过美好的旅行,只可惜事与愿违,谁也不会知道世界末日会在什么时候发生。
直到这个时候,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爸爸仿佛才意识到家人对他的重要,当他一遍又一遍的把家人的相片拿出来看的时候,他心中应该是非常后悔的,只可惜这个时候没有人给他后悔的机会,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
因为地面发生混乱,许多飞机滞留在机场,导致各大机场拥堵,飞机无法降落,最终在女主角的帮助下,尼古拉斯凯奇带着机上剩下的乘客顺利着陆,这时大家看到的就是火光冲天的城市,而这只是末日的一个开始!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思考和无限的想象,文章中引用了许多关于经书上的原文,到了结尾也还在警示着我们,【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这些传递的信息就是信者得救,危机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
非教徒的观众也许看了会产生不少偏见,这也是这部片子评分如此低的其中一个原因,导演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像我们映射出整个人类社会有可能面临的一种可能,想对我们说的就是未来是充满任何可能性。
从另一角度来看,非教徒的观众何不把它当做一个警钟来看,当我们在遇到大型自然灾难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更加理智一些,而不是成为制造混乱的一份子,我们同时也要学会珍惜,因为没有人知道在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开始后悔,那时就什么都晚了。
神爱世人,是让所有人都学会爱自己,爱他人,不管是教徒或是非教徒,不管是什么教派,什么人,只要我们心中拥有坚定的信念,不要用偏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那么你就是强大的,那是一种内心的强大。
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充满了任何可能!
古董鱼2016年7月
春节后的电影市场历来都是一个淡季。
在一堆排片中能挑中末日迷踪,本就冲着其悬疑色彩去的。
几百万人瞬间消失,不知所踪,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梗吗?
编剧导演发挥的空间实在太大了,我敢说找十个导演拍,将会有十一个不同的故事。
然而作文题目太Open也不是好事,很难出彩,容易陷入平庸。
个人比较喜欢前半部分,导演用舒缓的笔触交代了人物的出场,个性,烦恼...在机场的场景中,大部分人物都登场了,新闻记者,女主大学生,调情的机长和空姐,宣扬末世主惩罚世人的疯狂女,几乎都在一个场景里出现,这是悬疑电影一个惯见的手法,观众通常会揣测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接下来的命运,从吸引的角度导演做到了。
可以说开局不错。
随着机长老爸登机后,女主驾着老爸的车回到家里,与圣徒老妈不愉快地对话后,带着小弟去逛茂,突然小弟瞬间消失,而且商场里也瞬间消失很多人;画面又切回飞机上,也瞬间消失了很多人,有婴儿,老头,肥仔,副机长,整个变成灾难片,悬疑陡升,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导致了这一切。
机长平复了乘客,并无意中发现了这些消失的人的一个共同特质,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笃信上帝和末世,只有上帝才会救他们。
真的是这样吗?
难道不会是平行空间,外星人之类的科幻梗?
导演肯定是有过挣扎。
选择宗教是稳妥的,毕竟科幻题材观众已见怪不怪,提不起什么兴趣。
然而纯宗教也是无味。
就这么在纠结中,故事的悬疑如同那些圣徒一般消失了,剩下的部分就是飞机如何惊险降落,这个情节对于观众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类似的影片不胜枚举,大家都知道最后的结果。
唯一可能的亮点,出现在女主登上布鲁克林大桥顶端,试图与升入天堂的母亲对话。
如果导演在此发挥,可能还有转折。
然并卵,至此,悬念尽失。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证明哈姆雷特本身的魅力就是可探讨,可挖掘。
然而本片编剧导演并非莎翁,末世论是恢宏的题材,要讲好实在不易,就算大师也难把控。
科幻梗,宗教心,或许是他们能做到的最稳妥,最佳的组合,他们尽力了。
应该能得到3星,至于那些打一星的朋友实在太苛刻了。
行文至此,突发奇想,如果机长返程重新经过那个空间,消失的人又重新回来,那故事会怎样演绎呢?
谁说科学不是宗教呢?
但是到底讲了什么呢?被提之后呢?
所有人到得天堂,人间是这一番地狱景象。
被提的人已得永生,不被提的人寻找到了真相,而暗自懊悔。
自己都做了些什么,承受这其中丧失掉的苦难,再被磨练成新人吗?其一应该往好的思想,但他这样突然就没了,只是这样的方式吗?
这种猜想未免还是太粗浅了些。
牧师被职责你都没听自己再想什么,牧师其实也伤心哪,他为什么没有被提?难道他有更重大的责任?
为什么小孩子都被提了?纯真可爱就是一张白纸,到了日子一切都已经成了定数。
上帝要我们这样知道他的福音,来得迅速又无影被提其实就是恩典,不被提就没有受到恩典。
如果被提的人已经去了天堂,这是事实的话,其实可以看到人们的思考,可以起到一个反窥的作用。
这是最直接粗暴的割裂。
而且没有类别的区分。
这是一个猜想。
偶尔会看个灾难片,觉得电影中营造的那种末日的感觉比现实给人的末日的感觉要有趣一点,起码气势是恢弘的,场面是神秘有可观赏性的,比现实中人的野心和私欲,还有丑陋导致的末日感有希望多了,起码会启示人去做一些思考和反省,悬崖勒马,而不像现实日益腐烂的世界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让人绝望和厌恶。
天灾和人祸到底哪个更加可怕?
因此3月2日有人邀约看灾难电影《末日迷踪》,就去了。
结果发现是尼古拉斯•凯奇又一个烂片。
这个烂片之王真的没救了。
我不是冲着他去看的,不是他影迷,去了才知道有他。
不只是他,整个影片都没什么可看的。
剧情荒谬不够惊险刺激,场面也不宏大,就连特别夺人眼球的美女帅哥都没有。
整个一莫名其妙,一群神经病。
可以说是一个宗教电影吧。
到最后都没有说清楚怎么回事,感觉电影挖了个大洞又不补。
消失的人到底去哪了?
全世界上百万的人突然莫名其妙凭空消失了,后来发现大都是对上帝有绝对信仰的人和小孩子不见了。
牧师说人类世界将有七年的灾难,上帝把那些人带去天堂避难,留下的人要为上帝献出生命。
这电影想说什么?
要有信仰?
真是荒谬。
我也有自己的信仰,但绝对不是宗教。
这简直是强制人们信仰上帝,但毫无说服力。
即使是上帝的爱也不该是那样的。
编导根本不懂爱。
看过的一些灾难片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你首先要有一双好鞋,最好是一双战靴,能够踏在任何废墟上让你的脚免受伤害,行走自如还能奔跑。
要掌握各方面知识,尤其是高科技的知识,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慌乱中能够自救。
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心,扛得住各种各样的磨难,要跑得快,力量大,耐力足,还有强烈的求生愿望,坚信自己会幸免于难。
看来我只能等死了啊!
每次看灾难片的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无法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怎么办?
如何才能知道对方在哪里,到底是否安全,如何穿越重重障碍到达他的身边?
灾难一旦发生,简直咫尺天涯,真的让人难以想象,如法忍受杳无音信的情况。
末日的时候,如果不在一起,那么距离远近也没有意义了吧?
真实让人绝望。
如果在一起又有何惧?
对于这部电影《末日迷踪》个人觉得不烂,有凯奇,有美人,有帅哥,怎么简单的剧情,我看到最终了,比起国产一些大片动不动就“大制造”,却看得尴尬的要死的好多了,简简单单清清淡淡的谈崇奉说凯奇这部演技烂的,我也是无语了,这不很天然很到位吗?
最少我看完很释然。
说这部影片烂片的,我以为只要二种因素,一是没看懂、二是不知道这只是一个系列影片的第一部,我想读过圣经的人或者崇奉耶稣的人肯定会很喜欢这部影片,尽管我不信耶稣天主,无神论者,可是我能感受等这个系列影片券看完,这会是一部很经典的影片,尽管他的宗教主题非常强烈,但并不能证实这不是一部好影片。
本来这部影片想要表达更深层的道理给咱们,天主让他们不见是让他门远离这个充溢罪恶的国际,影片里屡次说到大家只在乎位置、金钱、权利,从而疏忽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在最终,他门在祈祷,飞机安全下降,说明天主是仁慈的。
这部影片值得咱们去回味。
文章源自:霖电影
《末日迷踪》居然在大陆公映了。
在无神论国家引进信仰色彩如此浓厚的一部电影,看上去简直是一个神迹。
不过,神迹背后的现实,恐怕是凯奇的巨星效应和电影的灾难悬疑片的定位,外加今春档期几乎全被国产片霸占,各大院线急需一些美国“大片”来丰富品种。
如此这般,《末日迷踪》就神奇地空降中国了。
要集齐以上条件,对任何一部宗教电影都非易事。
所以,想支持这部电影的人要赶紧的,否则你们下一次在国内的公共大荧幕上看到它们,多半要等到下一个猴年。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剧情简单,叙事缓慢,拍得远称不上精彩。
它唯一值得一提的内容,就是向国内介绍了基督教的末世观。
准确地说,是基督教末世观的其中一种。
如果电影的初衷是要布道的话,那么它还有一些背景没有交代清楚,所以把国内观众看得疑窦丛生。
显然,它原本是拍给西方人看的,偶然获得了登录亚洲的机会,想必制片方也很意外。
至于凯奇大叔,更是没想过会在这种情况下和中国观众见面。
这种灾难素材的电影,有了凯奇压阵,制片方居然没有做3D版,可见当初就没想着拿这片子赚钱。
《末世迷踪》在国内公映后的反响,可谓是“四分五裂”。
有人喜不自胜,有人怒上心头,有人不明所以,有人五味杂陈。
这种情况也不奇怪。
外表一片祥和,内心四分五裂,本来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
往好了想这是多元,往惨了想这叫混乱。
要做到化零为整、内外和合,第一步就是动用自己强大的悟性,去尝试理解西方人以为我们理解不了的世界观。
这部电影的世界观大致是:宇宙是上帝创造的,天堂和地狱是真实的,而总有一天上帝要清理整个世界,到那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收场。
在这个背景基础上,电影尝试展示出,在世界末日的时候都会发生些什么事。
首先是一大堆人会被上帝带走,即“被提”(Rapture)。
在电影所代表的这一派基督教思想里,被提事件是世界末日的开端,它的发生,标志着人类正式走入了历史的尽头;在被提事件发生之后,会有七年的大灾难;七年将尽之时,基督会第二次降临,在地上建立千年国度。
整部电影的时间节点,就是被提刚刚发生、整个世界即将进入七年灾难的时候。
电影的最后一幕清楚的表现了这一点:乘客们下了飞机之后,看到世界上一片狼藉,女主角说了一句:“这恐怕只是个开始”。
基督教信仰的被提事件,在电影中是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方式和条件被描绘地很具体,但也很有争议。
影片里每一个被提的人,都是留下了自己的衣物——正所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清洁溜溜地去见神。
这个想法,或许来自圣经的《约伯记》:“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
不过,约伯所谈的是死亡,绝不是被提。
这种“裸体升天”的想法缺乏依据,权当是编剧的一种个人理解。
而且这样一来,催生出了许多好笑的问题,比如假牙、义肢、人造器官能不能带走的问题。
同时,被提的人都是瞬间不见踪影,与圣经里记录的耶稣被提的情形(驾云而去)相去甚远。
这种被提,其实已经不是“被提走”,而是“被消失”或“被蒸发”,以致于导演专门安排了一幕,就是让飞机上的乘客们去猜“这些人是不是隐形了”。
至于被提的条件,在电影中表现为三个。
第一个条件是真心信上帝。
不真心信的牧师作为反面教材,悲剧而滑稽地被留了下来;第二个条件是小朋友一概放行。
只要是小朋友,统统免费上天堂,电影在这方面花了不少胶片:女主角的弟弟,飞机上的儿童,医院里空空的产房,等等。
与之前相同,这个部分也缺乏有力的神学依据。
而且这一次引出的问题更多,也更难回答——多大年龄算是小朋友?
不信上帝的小朋友可以吗?
生理上是成人、心智如儿童的,该怎么处理?
最后一个被提的条件,也是引发一部分非基督徒反感的一个条件,就是你信的上帝必须是基督教的上帝。
电影里用飞机上的阿拉伯人来表现这个观念。
这个条件看上去霸道,其实也合乎逻辑——只有基督教的上帝会把人提走,其他宗教没有这个观念,自然也不会卖这个船票;谁要是想要票,全世界独此一家,当然必须找他。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部电影的立意,是抛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末日真的到来,被提的事情真的发生,而你陡然间发现自己是没有被提的那个,还必须要面对后面七年的浩劫,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电影里的几位主角(还包括其他所有的龙套)身处的就是这种局面。
电影的原始片名是left behind:the end begins(直译是“被留下的人:末日来了”),可见电影的初衷就是在表达这个意思。
为了传递这个观念,电影的功用已经从娱乐转向了教育。
整部电影的叙事过程,被大量地堆积在飞机上头等舱的对话里,就是为了用乘客们的讨论,来展现一个从不相信到相信的过程。
这种教育意图,勉强保住了电影要传达的信息,但也削弱了电影本身的魅力。
全世界信上帝的人都被提了,没有被提的人不仅头疼,处境也十分尴尬——如果想要信上帝,地上还有谁能帮你?
面对一个多苦多难的“后被提时代”,你该怎么过活?
这恐怕是一副连基督徒都不愿意去想象的画面。
然而这一派的神学自有它的一套理解,编剧既然敢拍,心里是有答案的。
此处就不赘述了。
如果神迹还在延续,续集居然也能登陆国内,相信届时会有所表露。
(完)
我觉得不信主的观众看完之后最愤怒的应该是这个电影的结尾并不是一个结尾……以及每个人看完都有不愿意相信的心情。
哈哈 不就是和电影中的女主角一样吗,她也在发生事情之前觉得扯淡,就好比 现在观众都是以观众的角度在看这部片子,请注意,这就是一个提醒,不要说什么宗教不宗教。
相信耶稣不是相信基督教,相信耶稣为了我们的罪被钉,圣经启示录说的末日灾难是事实,只是人们不愿意相信。
愤怒什么呢?
说剧情拖沓 毫无逻辑?
看完圣经再说话。
什么是有逻辑的?
这个世界的婚前性行为?
同性恋符合逻辑?
以什么为原则标准来的逻辑呢?
恐惧来源无知,无知导致愚昧,愚昧走向死亡。
影片有大致有两条总线路,一个是飞机上发生的事情,还有就是飞机外发生的事情。
这其实是两条对比线,相似而又相异, 飞机外的人在发生身边的人离奇消失后,到处烧杀抢掠,这和我们所熟悉的灾难片剧情差不多,人们眼前都是事关自己的利益。
但是飞机内呢?
起初每个人都是一样想知道真相,纷纷开脑洞猜测,甚至有人失去理智,还有人怀疑是恐怖分子。
可后来呢?
在道出真相:“有信仰的人,纯净的人都去天堂了”后,好多人进入沉思,悔过自己的错。
在面对生死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多么地脆弱,无力,大家都一起祈祷,互相帮助,给予互相安慰。
(虽然飞机上很多人都是不相信上帝的人,但是在外国很多人对于宗教信仰都是有一定程度认识的,知道祈祷就是与上帝沟通,寻求帮助)。
抛开宗教话题来说这部电影,假设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天,所有的好人全部消失,只剩下了坏人,想象一下,这世界会是什么样?
名族起来攻击名族,国家攻击国家,到处要有地震,要有饥饿,但这只是痛苦的开始。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差评……
这是什么傻逼设定?
我不知道豆瓣评分为啥那么低,可能豆瓣就是豆瓣,我看完首映,凯奇也加入了这个片子,特效不错,其实这本小说我也在看,还没看完,跟小说一样,不过完觉得那些人在这是多余的...
有些地方确实比较差,但也不至于那么多人跟风打一星
2 stars for Cage
神职人员只是个职业而已哈哈哈哈
没看懂这部电影的主题。信上帝的都离奇地被上帝收走了,不信的男主女主们通力合作让飞机迫降成功。得永生的信徒依然没找到,世界依然在大乱,而获救成功的飞机乘客们就这样站在迫降成功的飞机旁,没了下文......
对于骑KTM690摩托的女主我只想说,不带护具很不安全。好吗。大烂片
呵呵
程式化的,套路化的片子
前半给四分,后半只能给1分,平均给2分半吧。一群没有用的角色不知加进片子里为什么。
这是一部会得罪许多人的电影,对导演、演员来说都是信心的挑战。提出一个警醒:如果这是真相呢? 毕竟圣经的预言正在纷纷应验。但是这部电影回避了原罪问题,就是每一个人出生就带着罪。所以设定为婴儿会得救。
仅仅能看
感觉这是凯奇的巅峰了,嗯烂片的巅峰
这片子还是可以看看的。只是因为大家记住的都是手拿双枪飞身进屋的那个凯奇。所以看见他演这样的剧情片心里不舒服。女演员都很不错。
看完超级激动 想去看小说 电影是商业 但是想表达的真理让人觉得特别激动!
一般般,小成本,连剧情都小成本了,配角们根本都是打酱油的。
故事的结局太狗尾了,草草收场,这是准备续集的前奏啊。凯奇叔的片子,越来越有失水准啦。
电影情节紧凑,让我紧张到手心冒汗,完美,全程没有拖沓,节奏感十分强烈
这只是个序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