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色深度和人物关系上刻画得不如暗战1,剧情也不如1设计得巧妙。
但亮点也有不少,譬如郑伊健带林雪走出了输赢的执念,譬如他一句朱丽花让林熙蕾放弃了高大上的气势。
某些情节一直能想起暗战1,比如刘青云郑伊健的追逐到警察局算我赢之类的,于是脑中不停浮现暗战1的刘德华。。。
若能彻底抛开暗战1的影子,则更佳。
与其说是一部警匪片,不如说是一部人文片。
老杜借由郑伊健的口说“我只是一个魔术师,逗人开心而已”,在繁荣浮躁的香港之中,他期待一种更简单的人文关怀。
这是一场没人失败的表演——保险公司合并获利5亿;郑伊健偷得1亿,在圣诞节捐赠给非洲小孩糖果(糖果也是一种份童年的礼物);何尚生督察获得好名声(只不过让警察手足们变成演出的龙套)。
当然片中还有代表很多「意象」的人物:林雪是一个看似不重要的支线,但也是某种“执念”的意象,贪念和笨拙让他输得脸青鼻肿,这也许是彼时香港一部分不得志的人的写照;林熙蕾所代表的,正是一群上流精干的、虚荣的操着满口英语的,妄图在这座城市获得认可的外地人群;何尚生当然是香港警察的代表,某种程度上也是香港精神的代表,是正义的、智慧的、坚韧的、拼搏的和爱吃宵夜的(老杜一定很喜欢这个角色,才让那么多人对他表达了关心和在意,无论是上司、搭档还是保险公司的朱丽花),而这个人物身上的某种急躁、唏嘘和无奈,也许也是老杜希望真诚呈现的特质。
郑伊健像是一个上帝视角(某种意义上也是导演视角),闯入这场虚无的激进之中,用一种游戏式的演绎,戳破部分虚伪和丑陋,用一只遥远北美洲白头秃鹰,提醒香港人,别忘了在冗杂的生活之中仰望天空,因为,那是作为人类,曾经拥有的自由。
也别忘了吃一顿饱饭,那是心安啊。
最后, 相较于第一部,我更爱这部电影里展现的一些意识流且浪漫的元素—— 比如郑伊健拿着烟筒从高楼跳下,比如追鹰,比如雨夜“赛单车”,那是最有少年气的浪漫了!
少年啊,别忘了自由的你。
好了,不要太相信网上各类对这部影片的口诛笔伐,事实上如果抛开暗战1来看,这部片子也可以让很多人倾倒的:-演员:刘就不说了,郑到值得讨论,为了 摆脱古惑仔的形象,伊面选择这部片子作为过渡本来就勇气可嘉,试问有几个男演员敢为刘天王狗尾续貂?
最重要的是伊面确实也做到了,突破了简单的用皱眉头表示难过,用大声吵架来表示愤怒的古惑仔阶段,整个片子一路笑来,风采卓然……-音乐:基本上可以说是夫唱妇和,相得益彰-剧情:稍微难懂一些,但还是可以有思路可寻,不要总是陷入对第一部的崇拜中而不可自拔……
我看的暗战2 与 IMDB 上的介绍很不同。
不知道为什么???????
http://www.imdb.cn/title/tt0295578
这部贼盗片在我心中港产商业电影榜里绝对能排上前几。
我知道我知道,这部片子有很多异想天开的地方,我也承认这部续作跟第一部完成度差的很远,但是我就是很喜欢这种脑洞片。
你不需要知道魔术师先生的来历,或是他每次小花招的手法,我想这些可能连主创自己脑子里都没想清楚。
这样的“开挂”人物本身就是创作者灵感一线的闪光,是不完整的创造,也是创作最快乐的地方。
不同的是,杜琪峰这种顶级导演,能把这种不完整的人物也讲出一个相对完整,甚至制作相当不错的故事。
郑伊健的游戏态度,刘青云的坏脾气执着和林熙蕾的死要面子,在大导的精准把控下都显得恰到好处,尤其可爱。
这部片似乎也是我get到郑伊健魅力与林熙蕾美貌的开始,小时候第一次看真的被郑伊健演的魔术师迷得不行。
伊面真是个无论怎么耍帅耍酷都不让人觉得装逼的神奇存在。
这种带着不真实的浪漫色彩,又无前情与背景故事的人设,如果不是郑伊健来演,恐怕要更为人诟病。
全片有两个段落最喜欢:一是魔术师与何督查的雨中自行车一段,潇洒写意又畅快至极;一是劲威在酒足饭饱之后突然顿悟,我为什么还要赌下去?
于是放下执念豁然开朗。
PS:本片配乐真的很棒!
剧本有新意,但是诸多桥段浪漫飘逸得过了头,仅用一个伊面魔术师的身份是说不过去的!
看这样的电影,真是又爱又恨
虽然叫暗战2,但个人觉得这片子有着和1不同的立意。
暗战1是很久之前看的,情节不大记得了,但感觉2比1轻松很多,最起码主角没患绝症。。。
关于郑伊健的角色,很多人说无聊、无谓,不知在干什么,但我觉得正如结尾呼应,郑扮演了一个圣诞老人的角色:他将林雪带出死胡同,他撕下了一票假洋鬼子的虚荣面具(只用了三个字---朱丽花),他唤回了刘青云的童心(虽说很不情愿,但这次他确实“玩”的很爽)并给他带来了暧昧的爱情(三个人三句“保重”,好搞笑),当然还有最后1亿元为小朋友买糖。
正如郑自己说的:“我是个魔术师,我的工作是娱乐别人。
”看到很多评论说2比1差很多,深度不够,情节拖拉,动作简单,等等。
但大家试着放下1,只看2的话,这确实是个好片子,搞笑又温馨,看过之后很放松。
港片嘛,娱乐大众而已。
2001年,港片还没变味,再怎么也比现如今的那些明明骨子里是阿斗的料却非要装出屈原的愁的合拍片要好很多。
最后想说,以前一直看别人说某某导演的风格是啥,一直搞不清楚,看了自行车追逐那段忽然悟了,这就叫杜琪峰风格,这是别的导演拍不出的,就像枪火的踢纸团,这就是写着“杜琪峰电影”的标签。
老杜很有自行车情结嘛,文雀那段拍的也很温馨。
最最后想说:郑伊健好帅!
他笑的时候,很纯。
无论他演好人坏人,只要一笑,就会让人觉得:嗯,这人骨子里肯定是好人,就算是坏人也是另有隐情的。。。
郑伊健是导演造的“神”,一个虚幻角色也不是刘青云自导自演,这是导演故意设置的为了教导其他人不要执着功利,要关注更有意义的事,追求欢乐!
刘青云执着于抓贼和抓郑,忽略了身边人的关心;女主心里只有工作,可能就是为了摆脱身为“朱丽花”的那个时期;林雪因为赌博欠债,陷在赌博里出不来;假老外和朋友因为平时工作丢掉了观鸟和帆船的爱好这就是当时香港的现象,市场不景气,市民为了生活失了很多乐趣。
可以看到这几个人在追逐郑的过程中都有了变化,刘青云在最后一次没抓到郑后能坦然一笑,去吃晚饭;朱丽花能够跟刘青云说“钱不重要,小心点”;林雪输了272次后明白了“为什么还要赌下去”;假老外和朋友在天台上再次一起观鸟,兴奋地忘了本来的目的是找鹰所以可以理解为郑是为了救赎众人,是导演安排的“神”,理解了这层就不会执着于郑怎么逃掉的问题,这也是导演告诉观众的,不要钻牛角尖了,不要在意也不需去想郑的问题了,好好体会电影,去关注生活中更有意义的事吧!
《暗战2》:熟悉的背景音乐,轻松的剧情设计;花哨的故弄玄虚,智慧的“不了了之”。
人头,输,再来;人头,输,再来;人头,再来;人头,再来;再来,再来,再来...372次的执着与反复之后,胖子在一餐丰盛的意大利面和红酒后,选择了对那枚硬币的“不了了之”......从“女强人”到“朱丽花”,整个退化过程只需一步,就是那句“钱不重要,小心点”。
朱丽花和刘青云一起经历了“瘸子指路瞎子开车”,被大盗戏耍,吃路边摊。
最终她通过主动关心刘青云的方式,默认了对一亿元港币的“不了了之”......而面对郑伊健这个像怪盗基德一般的bug存在,刘青云则通过“我饿了”的二逼方式,选择了对郑伊健的“不了了之”。
“不了了之”不是真相,不是残局,不是偷懒,更不是放弃。
“不了了之”是为了让生命能够重新鲜活起来,而给自己的惯性挫败和持续焦灼划上的一个休止符。
这片意义很高,也很符合当代主题。
但如果换个名字能更好一点,或许港片总喜欢续集 而续集往往和前一部关系不大,容易引起诟病。
这片意义很高,也很符合当代主题。
但如果换个名字能更好一点,或许港片总喜欢续集 而续集往往和前一部关系不大,容易引起诟病。
这是整体港片的通病。
但我还是喜欢港片,因为港片敢于用艺术的手法细腻的揭示社会的人性美好问题 ,而大陆片往往经不起回味。
我就是觉得没1有趣。
不如第一部。
没什么意思
除了硬币没记得别的
生动有趣,郑伊健的表现其实很好。
第一部才是经典
是不如暗战1啊~~
真难看,剧本不好,再加上郑伊健演技差
还行吧……郑伊健的表演还是薄弱了一点
郑伊健怎么可以那么帅,这个风格怎么可以那么有爱
郑伊健cos怪盗基德。雨中飙单车这戏,还是好。林雪那条线很有趣。虽说这片各种bug,但一定是编剧故意坐视不理。
8/10
没意义没动机又没逻辑,一星还是看在黄启法升官的份上
比1好看。
不喜欢郑伊健、
我非常喜欢这种影片的调调,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狗尾续貂的作品,失败就失败再过于刻意的模仿第一部。
《暗战》的天楼,《文雀》的自行车,《神探》的镜子戏,《复仇》的贴花符,《盲探》的吃。
这是拉底了全亚洲的智商么?完全没有了第一部那样高智商的感觉,就算有基友三角恋外加一个卖纯的女主角,就算还搞了个白头鹰的夸张特技,也完全没有什么吸引力,如果没有暗战一的打排头,这片估计会被骂死吧!
本来故事剧情一般,比第一部差了。但许绍雄实在太搞笑喇!雨中单车一战都颇多笑点,+多星。
没看过就别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