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夏天闷热难当,知了在树上聒噪地叫唤着。
某个周末,我加班加点完成了暑假前最后一个大型活动。
本以为可以松口气,却莫名又接到了“新的任务”,看着那张对上阿谀奉承,对下作威作福的脸,真是叫人恶心至极。
而回到家,不知因为什么,又和家人起了口角。
心烦至极的我摔门而去。
坐在出租车上,我的眼泪就不争气的掉了下来。
差头爷叔看我这样,也没有多说,只是问了目的地。
心乱如麻的我,根本没想去哪里、去干嘛,只是脱口而出说了南京西路。
看着手机通讯录里的几百号人,真是翻遍了也没有一个想拨出去的号码。
但还是拨出了第一通电话。
“喂,你在干什么?
能出来陪陪我吗?
”“我今天不太方便。
”“嗯,好吧...”第二通电话。
“我在南京西路,你有空吗?
”“你怎么了?
”“没什么...”“你在哪里,我来找你.”“梅龙镇.”“我一会儿就到了,你别走开.”“哦...”我红着眼睛挂断了电话,徘徊在伊势丹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好友匆匆赶到,看我的样子也没多问,拉我去楼上电影院的等候区,买了冰可乐给我。
看着我发呆的样子,好友轻轻问了一声:“你到底怎么了?
”这一问彻底激活了我放声痛哭的开关,所有的烦恼和委屈都随着泪水奔流而出。
那真是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大概这一辈子的伤心事,我都想起来了。
哭得那个叫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啊。
我后来想,好友一定后悔四了,递了一整包餐巾纸给我以后,再也没开过口,就任由我一个人对着那杯冰可乐哭着。
这样哭了大概一个钟头,心里仿佛倒空了一般。
忽然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扭头对好友说:“现在有什么电影看?
”好友尴尬地看着我说:“动画片马达加斯加,看不看?
”“看,干嘛不看。
我都哭完了。
”“哦,你终于哭完了。
”好友如释重负,赶忙去买了票。
置身于满是小盆友的放映厅里,我喝着那杯已经变成常温的可乐,看着电影里的各种搞笑场景,笑的格外开心。
好友看着我,苦笑的说:“一些哭,一些笑,两只眼睛开大炮。
”电影散场,各自回家。
哭过,笑过,这跌宕起伏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人生路上,谁都有几近奔溃的时候,幸好有友情的陪伴,有电影的宽慰,有家人的守候。
哭,就要酣畅淋漓的挥泪。
笑,就要恣意纵情的开怀。
最好的童话,应该是把生活的真相用诗意的方式告诉儿童,像安徒生那样,把一个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悲惨命运用那样一种美丽而又酸楚的方式说出来。
可是在我们的时代,我们以为儿童是需要被遮住双眼,回避这个世界的苦难的,所以我们愿意给他们造一个虚假的国度。
那样的国度中,有“什么样”阿姨,有“怎么办”爷爷,可是没有“为什么”叔叔,因为“为什么”叔叔的存在是一种威胁。
他会固执地追究万事万物的由来,比如说:牛排是从哪儿来的?
没错,牛排是从哪儿来的呢?
小小问题就考倒了《马达加斯加》——一部投资上亿元的动画片。
它没办法作出直接的回答,只好把“为什么”叔叔逐出自己的国度,甚至,竭力要让你效仿里面那个天真的狮子ALEX,在大吃特吃美味牛排的同时忽略这个简单的常识。
身为森林之王,狮子本不必考虑这类愚蠢的问题。
问题在于,ALEX是一只纽约城的狮子,从来就用不着捕猎,总是有美味多汁的新鲜牛排送到面前,而且它有3个好朋友,斑马、犀牛、长颈鹿。
反正牛排不缺,ALEX也就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朋友们其实是可以成为它的食品的。
它过得快乐,无忧无虑。
可惜好景不长,ALEX的幸福生活被斑马的一次胡思乱想给毁了。
它和它的3个好朋友也许是永远地离开了舒舒服服的纽约城,流落到非洲的一个小岛马达加斯加。
在那里,ALEX没有牛排吃。
没有牛排吃,ALEX就要吃它的朋友。
《马达加斯加》的故事发展着发展着就这样走进了死胡同:按照好莱坞的逻辑,斑马、河马、长颈鹿肯定不会被狮子ALEX吃掉,而且,它们最终定会感召ALEX,帮助ALEX从“兽性”回复“人性”;如此一来,食肉动物ALEX还是得吃那切成一片片、漂漂亮亮的牛排,但似乎马达加斯加没有牛,也没有做牛排的人。
知道《马达加斯加》是怎么走出这个死胡同的吗?
影片最后,几只企鹅解决了难题——它们让ALEX学会了吃鱼,一粒粒的鱼肉寿司。
去除了影像的叙述也许更有助于还原事实。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了,在《马达加斯加》的国度里,“什么样”阿姨已经跟小朋友们绘声绘色地描绘了ALEX和它的朋友们的友谊,“怎么办”爷爷也想出了聪明的办法,解决了ALEX的肚皮问题,“为什么”叔叔却有意缺席,因为电影实在没有办法进行进一步的追问:牛排哪来的?
是不是从一头头活生生的,像斑马那样活蹦乱跳、像河马那样憨态可掬、想长颈鹿那样老实巴交的牛身上割下来的?
为什么吃牛排、鱼寿司无罪吃斑马、河马、长颈鹿、企鹅、狐猴却有错?
影片里并不是没有答案——因为牛排、鱼寿司是别人杀了生加工好后再送来的,因为斑马、河马、长颈鹿、企鹅、狐猴是朋友,而牛、鱼却与ALEX没交情。
但对于儿童而言,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道理。
如果没有把这道理藏起来或者有意岔开观众注意力的话,出品《马达加斯加》的梦工厂完全可能被愤怒的家长们以道德教唆罪告上法庭,尽管它说的是事实,是人性本色,是社会游戏规则,是政治中不变的真理。
事实、本色、规则、真理,都没用,都得花花绿绿的笑料来掩盖。
作为迪斯尼的死对头,梦工厂的动画片多多少少都有离经叛道的意图,《马达加斯加》里ALEX在本能和道德之间的挣扎本来可以演绎出一个足够深沉的故事,可惜,它在中产阶级的伪善面前止了步。
它的国度,仍然不会有“为什么”叔叔的一席之地。
明明现出了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事实却想尽花招回避以及伪装,明明触及了真相却不告知,便是伪善了。
看着ALEX梦中飞舞的片片牛排,我们发出理解和同情的笑声,于是电影院中的我们同时卷入一场围绕《马达加斯加》展开的媚俗事件。
伪善和媚俗,当然产生不了伟大的童话。
好看极了!
btw, 我一直觉得david schwimmer长得像某种动物... 看完马达加斯加才知道,那就是长颈鹿没错了 :Dbtw, 还没看过的豆子们请一定要看原音版本,口音是一大亮点
在这部电影中,电影制作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野生动物和美丽风景的神奇非洲,视觉效果相当不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迪斯尼的動畫重視的是友誼.不管發生甚麼困難,也不能丟下朋友.動物們的歷險已經開始了,一起冒險去.一心想越狱的企鹅, 想投身荒野的班马, 安于现状喜欢做明星的狮子, 很鬼马很搞笑!
“马达加斯加,非洲国家,首都塔纳纳里弗。
位于非洲东南端,是世界面积第四大岛。
”我脱口而出这句话时,在谈论这部电影的人不无惊奇,我也不无得意,嘿嘿。
最近才看了《马达加斯加》,很久没看到这么轻松而且搞笑得有水平的片子了。
记得初中的时候看《阿拉蕾》(又译《怪博士与机器娃娃》)的时候,笑啊,岂止是肚子疼,都快断气了。
那是一种特有风格的搞笑。
时隔三年,重温此片,顿时感觉没有那种让我捧腹的感觉了。
是我长大了,觉得那太幼稚了?
还是我的幽默感减退了?
我觉得都不是好事。
随后的几年我很少看儿童片或者搞笑片,要么就是水平低劣让我没有印象。
直到《马达加斯加》,有几个镜头做的真的很有想象力,又一次从心里佩服美国人。
生活如此压抑,一定要想办法放松自己,陶冶自己。
以前我住在海滨城市,每年都会去看海,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里的烦恼真的顿时烟消云散。
真的,那种宽广,让心也宽阔起来。
就像上海密布的高楼和交大丑陋的宿舍让我压抑一样。
看看电影,K歌,哪怕只是在湖边走走,都那么的愉快。
以前可没这种感觉,嗯,生活质量下降了!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电影里展现的都是一些动物,它们和人类一样,有亲情、友情、爱情,也有快乐、忧伤和愤怒。
艾力克斯是“纽约之王”,它是一个活泼可爱、讲义气的狮子,它结识的几个好朋友,有斑马马蒂、河马格罗利亚、长颈鹿迈尔曼。
艾力克斯遭到狮子马昆卡的算计,它的父亲为了保护儿子一怒之下把“草原之王”王权扔了,给马昆卡当上狮子王。
艾力克斯为了要回荣誉,就在大地干旱的时候,它和马蒂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水源的问题解决了。
这时候,动物们都有水喝了,大家都很感激它,被它的勇敢精神深深感动。
虽然它是舞王,不是武王,但是动物们都大声呼吁它就是狮子王!
我不喜欢《马达加斯加》系列。
但又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这是一部蛮讨巧的电影。
先说技术,这是一部2005年的电影,那个时候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脑动画已然成为动画片领域的一支独秀,其中梦工厂的史莱克系列就堪称业绩惊人的成功典范。
《马达加斯加》是梦工厂和PDI继《怪物史莱克2》之后的又一野心之作,在编导埃里克•达尼尔和汤姆•麦克格雷斯的带领下,影片电脑动画团队不但运用顶尖技术打造出了生动绚丽的影像,还赋予影片以独特的怀旧元素,从而向查克•琼斯和特克斯•艾弗里等传奇动画元老致以崇高敬意。
麦克格雷斯说:“我们深受3、40年代经典动画影响,当时动画片的幽默效应多数源自人物的动作和外形,我们认为《马达加斯加》应该一脉相承,并且需要更进一步。
”达尼尔补充道:“我们的人物非常风格化,而且并不基于现实,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人物的动作和外形造就出很多乐趣。
这些人物的创作灵感源自二维动画,但最终完成于电脑的三维世界。
因为这是一部动画片,所以我们可以尽情发挥。
”制作人麦瑞尔•索瑞亚赞同道:“这部电影比我们之前的任何作品都更卡通,我们在人物和影片总体设计上都采用了这种风格。
”在本片中,电脑动画技师需要使用一种叫做“压缩和拉伸”的视觉技术。
作为经典动画片的标志性特征,压缩和拉伸是动画技师让物体变形并随即复原的方法,用于表现动作或冲击。
虽然画笔能轻而易举完成这种效果,但用电脑却异常艰难。
麦克格雷斯说:“在过去,电脑中压缩和拉伸的幅度非常有限,所以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突破这一瓶颈。
PDI及梦工厂的技术人员创造了一种高水平系统,运用这种系统,动画技师可以尽情推拉伸展而又不致破坏物体。
”这个电影主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当我们这些厌倦了城市的人们嘴里心里脑子里处处都是抱怨时,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真的渴望逃离城市么?
影片里的几个主角,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不,应该说是一个,斑马,Marty,它在纽约日复一日的繁华里觉得无聊和疲惫,它开始想念墙上的那片天地,有澄澈的湖水,有绿油油的草地,有繁盛的森林,它想象着那里,有清新的空气,可以自由的奔跑。
它渴望自由,渴望解脱,对这个繁华喧嚣的都市,它的疲惫越来越深。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工作,回家,路途,淹没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里,繁华,喧嚣,热闹,却疲惫、孤寂,而有些疲惫和孤寂,无处言说。
日复一日。
也许,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场所,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城市喧嚣和疲惫的场所。
Marty渴望的场所,在都市外,也许不远,一个夜晚便可来回。
而它不知道,一个举动,改变了几个朋友的路途。
此后,它们都将在流浪,从一片大陆到另一片大陆,跨越海洋。
Alex,纽约动物园里的国王,从幼年开始日复一日的表演,获得人们的欢呼和喜爱,用它的表演换取舒适的生活,可口的牛排。
它内心善良,嗜肉,许多年来许是没有感觉到饥饿,所以与朋友相安无事。
直到在另一片大陆,饥饿,疲惫,还有对无知世界的恐惧,它内心深处的欲念渐渐觉醒,它才知道原来它是狮子,百兽之王,食肉。
然尽管饥饿,它依然对朋友忠贞,不背叛,不离弃。
朋友之间,可以打闹,可以嬉戏,可以调侃,可以争吵,但最重要的,危险来临的时候它们一直在一起,共同面对。
它是强者,虽然不自知,但依然可以保护朋友不受伤害。
Marty,一只生活在都市动物园的斑马,它一直不知道它究竟是白底黑纹还是白纹黑底,它不似身边几个朋友对现有生活满足,它想要离开,即使是短暂的时间就好,它想要到野外去,也许内心深处有一种呼唤,让它想离开。
它对Alex的友谊深切而长久,坚守着朋友之间的不离弃,Alex的勇敢和坚持,其中有Marty的支持,有了Marty,Alex才变得更勇敢。
Gloria,雌性河马,在这个四人组里,它是唯一的雌性,所以从始至终,它都是那个母亲的担当者。
它们失了分寸的时候,有它在中间调停;它们争吵的时候,有它在劝说;它们没有主意的时候,它仍然保持着理性。
就像一个家庭里的母亲,给予柔情,给予温暖,是温柔的力量。
Melman,一只体弱多病的长颈鹿,瘦弱,似乎在队伍中没有明确的分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关心,对了,它还负责搞笑,负责呆萌,一直有一种喜感。
也许存在感不强,却是队伍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几只动物在一次偶然的出走下被流放至非洲,几只并不甘愿,但在企鹅特工队的助推下,远离,逃亡,容不得它们选择。
瑰丽却充满危险的马达加斯加,可爱温驯的狐猴,高大的猴面包树,草地,湖水,茂密的森林,于它们而言显得陌生,且困难重重。
它们渴望回到都市,回到动物园安逸舒适的生活。
Alex的本性渐渐显露出来,而三个朋友,只有帮助它,才能一起渡过难关。
但其实,第一部里,它们面对的危险,也仅仅是狼,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几个人是否坚定的内心,是Alex的心魔。
当然,毫无悬念,最后他们一定做到了。
那种渴望离开却又充满担忧的矛盾心理。
离开熟悉的环境,渴望自由宁静的生活,有了自由,危险也伴随着,于是渴望以前舒适的生活。
创作团队将人的内心渴望加之在动物身上,借此表达出来,是人类社会高度繁华下的产物。
在这个主题下,这部影片里,似乎缺少了一些可以让人动容的东西,四个主角,抢了风头的是企鹅特工队和疯癫的狐猴国王。
也许,这仅仅是一部动画片,是适合孩子的片子,孩子可以在里面寻找到欢乐,学会团队合作和友情,学会不离不弃。
而成人,也许只是发现了那一颗渴望自由渴望逃离的内心,是动物们想要重回自然之心,原野之心。
仅此而已,你就只能当它是一部纯粹的动画片,不能深究,否则,将失望无比。
就是在嘲笑嘲笑了狮子王 嘲笑了万宝路就是在颠覆为什么狮子一定要是百兽之王为什么企鹅一定要在南极就是在质问我们给动物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动物给我们带来的又是什么呢?有一句台词印象深刻我们是贪婪的纽约人
影片的主题就是对于纽约的和回归:为狮子庆生是纽约的沙盘,买下马戏团甚至排练眼花缭乱的空中飞人是为了拿去纽约的表演合同...这还算是正常,可回归之余不免有些过度的推崇和比较——非洲自不用说,在片头刚过之后狮子四人组便以天降奇兵的方式空投蒙特卡罗;蒙特卡罗呢?
赌场被企鹅帮大杀四方;最大反角女魔头也被安插在了这个城市(不过对于女魔头的处理很好玩,在狮子四人组全面拟人的同时,女魔头反而拟狗,拥有了极佳的嗅觉以追捕)中途遇见了貌似俄罗斯的马戏团,大虎应该是象征着往日的苏联吧,曾经威风八面率创奇迹但如今需要狮子的鼓励才能重振雄风;美洲豹倒是俄罗斯美女的真实反馈,但也得从了狮子玩空中飞人;海狮可能就是现在的俄罗斯了,不听话,把你一炮崩出去再派斑马救你...在意大利,警察被女魔头玩的团团转;伦敦,最显眼最重要的观众是美国山姆大叔...纽约,终于大家来到了纽约,还是在这个地方,狮子才能完成自我救赎,女魔头也会束手就擒。
再听听水果姐姐的那首Firework的歌词吧:Just own the night like the 4th of JulyTHE 4TH OF JULY!
哈,这么一解读,影片里似乎充斥着意识形态的味道,原本欢乐大杂烩的电影变得面目全非。
可谁知道电影导演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意图呢?
BTW,全片的配乐无与伦比,Hans Zimmer果然无语伦比,无论是猫鼬国王和大熊在意大利游玩时的《告别时刻》,还是女魔头唤醒队友时的《我一点都不后悔》,还有辣妹的《Wanne be》...当然必须要提到两次出现的《Firewrok》水果姐姐的歌配上荧光绚烂的马戏表演实在太炫了!
如果是在电影院观看3D版本应该更加无与伦比吧!
有些人喜欢看严肃的引起深思的作品,有些则喜欢轻松的脱离生活实际的小品类,当你被繁重的工作压得透不过气来,看一部这样的电影其实不错。
很喜欢里面四只企鹅的杰出表现,比主角们更出彩,尤其最后告别的时候,还在“wave & keep smiling”实在很Q。
又看了一遍,竟发现看过的都忘记了,又别有一番风味!
这部动画影响深远恶劣啊 现在你随便站在80后人群中大喊一声“马达”保准有人小声接一句“加斯加”
在哪看的来的,好像是英语听力课上看的
狮子吃斑马可怕,而吃牛排和鱼就完全没问题?斑马是狮子的好朋友,可是鱼儿也很可爱啊,为什么要吃鱼鱼?……
我最欢的一部动画电影,这群家伙在纽约的中央公园里活的很舒服,但向往自由的他们跑出公园后经历更丰富多彩,其实我最喜欢邪恶的企鹅,当他们终于回到日思夜想的南极,破口大骂“这是什么鬼地方”时笑死我了。
看过了但是印象已经有点模糊。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在日本了吧。
不是很喜欢这种类型的动画片,但是企鹅很赞~
捧腹。。。。。四只企鹅有些抢镜。
生硬卖萌,品味低劣。矮油,你们都是纽约人,强的很咧~~~
I like move it move it.
搞笑?where?挺喜欢贼眉鼠眼的企鹅们~还有,寿司能中止食物链对友情的考验
很简单的主题,在wild的情况下,原本和睦的朋友是否会兵戎相见,是否能控制住自己的贪婪本性。动画很不错,很喜欢。笑着看到结束。
无聊得快睡着了...........
哦,第一部还是挺好看的!(2个特别篇,3季外传电视剧,3个外传的番外)
高潮太少,除了动物们逃离动物园那段很精彩之外,其他的都很乏味、无聊。四个主角也没啥亮点,除了呆萌的长颈鹿还算不错,其他再没了。反倒是配角四只企鹅才是最耀眼的。反派更别说,渣出翔了。。。
当年的梦工厂做动画的确跟皮克斯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啊
画面不错。小企鹅好可爱,还有一个我认为最可爱的动物居然不知道是什么。。。
技术还行。但是剧情,配乐,笑点都好无聊。
实在看不下去!!
太可爱了,好好笑啊!早知如此,当初买盗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