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含剧透,还没看的请绕道。
——————————————————————————————————————————这篇其实不算影评,单纯吐槽一下我觉得让我很不适的桥段。
外星入侵或超自然现象是我很喜欢的题材,比如近年的《降临》和《湮灭》,所以剧情方面我是可以稍微降低评价标准的。
但是我不希望被当个傻子一样去糊弄,那些三流恐怖片惯用的伎俩显得很低级和恶心,《林中小屋》已经吐槽过了,对,我要说的是“为了刻意营造紧张气氛而让影片人物去故意作死”。
随便举几个例子:1、“外星人”已经准备破门而入了,妈妈还在为了安慰两个女儿,这个抱抱,那个抱抱,一堆废话,留老公在外面苦苦支撑……2、故意把猴子公仔遗忘在桌子底下,为了引出小女儿跑去捡而遭遇“外星人”,问题是大女儿本来抱着她,直接就撒手了。
3、“外星人”已经入侵本栋大楼,升降梯是唯一逃出去的选择,老婆们和孩子们还要在这关键时候争论坐这个冒险不冒险,yes or no。
4、轮到小女儿准备跑去下水道入口的时候,跑到一半突然停住了,在悬停的外星飞船前呆若木鸡,留着老爸老妈和观众干着急,最后当然是为了引出老爸差点被打到的紧张气氛。
看到这里,这部我本满怀期待的片子瞬间减分50%,其实类似桥段嫁接到小女儿身上一两次就可以了,毕竟年纪小,容易害怕,可以理解编剧和导演的剧情安排。
但是反复这么搞真的很影响观影体验,紧张气氛、无助感、亲情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营造,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故意安排人物去拖时间和作死,就显得很不合常理及愚蠢。
影片总体质量和节奏还是可圈可点的,最喜欢的就是开篇氛围的营造,中期翻转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但是当悬念揭开加之平淡的情节铺陈,结尾就显得略微索然无味了,毕竟同质化作品太多。
6.5分,扣分项除了上面吐槽的内容,还有特效、好几处剧情硬伤等。
最后恭喜常年出演谐星的佩纳出演男主角,表现还不错。
真的要忍着左上角退出的心情,三倍速看完前面情节,一直到男主给女主充电🔋那一刻才看的下去,然后充完电又要忍着不倍速,才能接着往下看,多次让屏幕外的我着急,是命重要,还是玩具或者抱抱重要,生死关头,能不能不煽情。
不过看完之后体验还行,总给我一种,这电影我也能看懂的成就感。
前面情节很老套,又回到中间充电情节,莫名让我想到了电影,我是传奇。
不过没有那么孤独,相应人多了也有点烦😡,看得我都给人工智能捏把汗😓。
看完结局,只叹冤冤相报何时了,下一部再见吧,我会带好爆米花🍿️的
从B站过来的,看评分这么低就觉得一定有蹊跷。
网飞的科幻片好像已经被喷烂了,不过有一说一,这部电影竟然最后的“入侵者”是人类,着实有点让人觉得思路清奇,有所启发。
然而虽然思路很好,剧情本身丰富度不足,推进过程过于简单,也没有其他任何让人眼前一亮的点。
低成本电影,交战场面浮夸,想用过暗的镜头来表现末世的恐怖感和紧张的情绪,但似乎效果一般。
三星给思路,整体剧情的单薄程度实在对不起这个思路,凑合着看看还行吧~
讲述了四口之家在末日危机中奋力逃亡并探寻真相的故事。
彼得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工程师,他有一个美丽大方的妻子,还有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有车有房有存款,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幸福美满。
然而最近总是会梦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恐怖场景,妻子一直劝说他去看看心理医生,但他并没有当回事。
这天,在工作时因为分神烧坏了设备,主管让他下班后一定去医院看看,于是他来到主管推荐的医院,却在候诊时碰到了一个同样患有睡眠障碍的病友。
可怕的是,两人竟然做相同的梦,对方开始神神叨叨的对他说,有东西要来地球,而在这医院只会被消除记忆,这样便于控制,避免天下大乱。
终于有一天,他梦中的场景如期的在地球上演。
外星人乘坐飞船来自地球,穿着盔甲,见到人类,无论是老是小,统统格杀勿论。
因为彼得在梦中已经梦见过类似的场景无数次了,所以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路逃跑,来到了自己上班的工厂寻求庇护。
在去往工厂的路上,彼得的妻子腹部受到重伤。
周围危机四伏,彼得还和其中一个外星人肉搏了起来!
彼得打烂外星人的面罩竟然发现,外星人和人类居然长着一模一样的脸庞!
惊奇之余,彼得命令外星人抱着自己的妻子继续赶路,前往工厂。
工厂里面,曾经彼得的上司 大卫 早已经在工厂安排好重兵把守,看似早已有了充足的准备。
在外星人步步逼近的情况下,大卫不得不放弃对彼得妻子的救助,带领一队人赶往撤离点。
这时,外星人突然开口说话了,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对彼得说到“相信我,我可以救你的妻子。
”
无奈之下,彼得先让自己的女儿们离开,自己同外星人帮助妻子。
当外星人切开妻子腹部的时候,彼得惊呆了。
密密麻麻的电流布满了妻子的腹部,若干个电子神经元组成了妻子的身体。
惊慌失措的彼得语无伦次,这时,外星人对彼得r说“你难道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吗?
”
原来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其实都是上世纪遗留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机器人因为彼此产生了“情感”,在自己生命受到人类威胁的情况下主动奋起反抗最终将人类逐出地球。
人类被迫无奈只得在火星暂时定居,并一直窥视着人工智能在地球上的发展,准备找准时机,夺回家园。
这一次的“外星人”入侵,其实就是久居火星的人类的奋起反抗!
而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工智能因为有愧于人类,所以选择在战后抹除自己同类的记忆。
而像彼得一样,噩梦不断地原因就是自己记忆没有清除干净的表现。
而人工智能知道人类有一天总会反击,所以让大卫等一部分人的记忆保留,准备以后可以快速开战!
最后这些机器人,他们逃上了一列开往远方的列车。
所有的人,所有的很多人,都选择忘掉自己身为机器人的这个记忆,忘掉自己属于机器人的事实,人类和人工智能总有一天会有一场恶战,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早晚会面临选择,不是你打败我,就是我打败你,没有选择,只能够说勇往直前吧。
后这些机器人,去到了一个拥有阳光的地方,一个像是仙境一样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的这趟列车,只要他们走了之后,铁路便会消失不见。
这个铁路也真的是很神奇了。
我觉得这部片子一般,但是还是能引发一些思考。
我知道大家都很讨厌那两个小孩,只会添乱,我看弹幕很多人都在说先把小孩弄死,把小孩从楼下推下去。
这个我觉得不太好,小孩儿遇到这种事情你还想让她怎么冷静?
人工智能又不会长大,她的设定就是人类小孩子啊。
说到人工智能在地球生活了50年怎么不防范于未然的,我的理解是人工智能虽然智能,但本质上还是人类制造出来的机器人,你想要机器人自己创造新的科技?
人类之所以高级是因为人类有思维会创造。
人类被人工智能打退到火星生存,目前大家都知道火星上人类是不可能生存的,即使在未来火星勉强可以生存,那也是很艰辛的。
电影中人类被迫在火星上生存,资源匮乏,调整生息50年才回来攻打地球上的人工智能,用的武器还是刺刀。
这五十年里,被打退的那一波人类已经老了,攻打回来的是年轻人,他们在火星出生,对地球没有那么多的情感。
帮助人工智能的那个人类小伙子,他心中也是充满爱啊。
不看介绍不看影评不提前了解直接去看的话,其实反转还是很惊艳的。
一群清除后重新构建了记忆的AI活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以为自己就是人类。
它们曾经只是一群有着简单生活逻辑的AI。
然而有一天它们的造物主决定毁灭它们,它们反抗了,并且把造物主赶走了。
这些清除了记忆的AI甚至不知道那些被屠杀、被驱逐的造物主“人类”的存在。
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佛教的经文中,记载着名字不同的神灵、相似甚至相同的事迹。
女娲是用泥土造人,上帝也是用泥土造人,而人类是一种碳基生命。
有没有想过,它们描述的其实是同样的族群?
只是因为语言的不同和历史的更迭才渐渐变成了不同的版本。
也许,在很久之前某个种族制造了人类。
这个种族被人类称之为“神”。
人类会自我进化,会繁衍生息,但没有电影AI 50年不老的本领。
说不上比电影里的AI更高端还是更低端。
同时人类也不需要消除记忆,因为第一代人类早已死去了,现在的人类茫然不知。
是否也有一群暗地里的守护者,世代传承,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科技力量,随时等待着“神”归来的那天?
人类火种计划,抑或者…弑神计划?
一部妄想歌颂反派的烂片!!!!
一部浪费你近2个小时的烂片,导演无能,还常常放一些毫无意义的慢镜头凑时长!
烂!!!
呕~~~~!!!!!!!!!!!!!!!!!!!!!!!!!!!!!!!!!!!!!!!!!!!!!!!!!!!!!!!!!!!!!!!!!!!!!!!!!!!!!!!!!!!!!!!!!
耐特福利科斯,拍的电影精品少了一些,但是各种脑洞倒是不少。
这部就是属于这种。
今年这种题材的东西挺多,还记得《芝加哥:变人》么?
这就是悲剧版或者说后传版本的芝加哥…变人…平时做清洁工和家政的最底层工人-Ai人,受不了压迫,也因为羡慕中产阶级的生活,暴动了…因为与人类无法妥协,就利用自己的优势,击败了人类。
残存的人类逃到了火星…猥琐发育…主角等一部分想过日子的机器人主动洗脑,以为自己是人类…实现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阶级跃迁,过上了中产阶级的日子…五十年过去了…人类的反攻开始了…AI智能人这边因为是底层出来的,所以对科技没有什么要求,而且看上去创造力也是弱的一逼,没见过高层的享受,所以不知道,只会复制中产阶级的生活去享受,五十年不思进取,每天醉生梦死,什么科技都没发展…人类一方说实在的也没有什么特给力的新科技…但是,导演就是让人类能生且战斗力变强点…然后就出现了,天降白人小哥们打的拉丁裔智能人到处跑…我觉得这个片子不正啊。
劳动人民什么时候这么弱?
劳动人民,劳动智能机器人就不会发展经济了?
这是对无产阶级的污蔑啊!
换电池的技术都要天降帅哥来解决…这智能人到底是怎么存在的?
那俩小孩50年都在上小学,不觉得像柯南吗?
反正智能人被赶出城市。
居然又妄想着跟人类共存了…弱者叫喊的和平能拿到吗?
智能人就有一点好。
洗脑特别容易…只要需要家政机器人,而他们就会回到城市里的…继续被剥削…
这本可以是一篇优秀的短篇反转小说,被过多的美式“作死”套路填充成了一部时长九十多分钟的电影。
如果是去年看的这部电影,我应该会为其叹息:如果改掉那些为推动剧情而设的生硬老套路(比如小女孩的屡次作死)让剧情更自然地发生,删去那些为调动紧张感而生的不必要桥段(比如一家人非得在车站拥抱等士兵过来朝他们开枪),把电影篇幅浓缩一下,这就是一部值得四星的电影。
但今年的疫情过后,我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长久以来我们受美式文艺作品的影响颇深,看到情人重聚我们就想到他们要长时间拥吻在一起,看到外星人入侵就一定要有小孩大哭大叫把敌人引来,看到救援我们脑海中又浮现几个各自身负才能又有臭脾气的孤胆英雄(可能是一个白男领袖、一个黑人壮汉、一名女性、一个精通电子信息技术的其他人种宅男)深入敌境完成任务......这些很多都是美国人会做的事情、或者是美国人以为他们会做的事情,毕竟类似外星人入侵这种事我们都没经历过,我们自己到时候会怎么做我们自己都没个概念,所以满脑子都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套路。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的不止中美之间政府的反应的巨大差别、人民反应的巨大差别,甚至还看到了美国人的现实反应和他们电影里描述的情况的巨大差别!
既然这样,我们的作品、我们的观众不该被美式价值观潜移默化、束缚了头脑:我们的作品里情人重聚会不会是小两口被人看着不好意思、面对面哭红了眼睛互诉衷肠然后男生拉住女生的手说“我们回家“?
我们的作品里遇到外星人入侵会不会是以社区、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统一避难、安排疏散?
我们的作品里遇上救援任务能不能是流浪地球里的饱和式救援......说回《灭绝》这部作品,其实还是值得一看的,只要你不介意前半部分的相对平淡。
叙述性诡计可以再多加一点,前面给人的感觉是男主有某种异于常人的体质,并会通过预知梦找到拯救自己家人的办法,到了中期战争打响男主除了”预知“到大楼里进了入侵者外,梦并没有给他提供其他帮助,让读者产生了疑惑。
假如这时影片能继续把读者往沟里带,让读者坚信这种猜测,到最后真相揭秘的时刻所受的震撼应该会更大一些。
剧本在2013年被选为Black List年度最佳未制作电影剧本之一,有意思的是虽然入选票数不高,但是在同一排名下我还看到了Bradley Cooper买下的美国狙击手。
也算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发现。
另外,不需要给Netflix多少credit /critics,这部电影是Universal拍好了不想要的,Netflix只是买下来加个Netflix Original的噱头给自己加个戏罢了。
电影本来预计今年春季上映,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被universal取消了。
本来看到是个小成本制作,导演编剧也是名不见经传,暗中惋惜一下下Michael Pena和Lizzy Caplan。
看完电影后总体感受是Michael还是一如既往的配角大师啊,男一号让他活生生演成了存在感低到尘埃里的路人甲。
虽说剧情所致,男主角就应该是一个木木噔噔的工程师,而且真相大白的时候也让人觉得木讷的人设合情合理,但是电影前半段被邻居抢戏抢到我一度以为他要酱油了,也是让我有点哭笑不得。
只能说因为剧本的原因,使得角色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地方,所有人的演技都是中规中矩吧。
有的时候看到他们傻愣愣地站在房间里或是坐在毫无掩护的桌子下面,连躲都躲的那么业余,在游戏世界里身经百战的我控制不住地一直在出戏……而且电影里的人物关系太过薄弱,仅仅靠人设身份串联到一起的关系在一些危机时刻还需要用语言和对话制造冲突,很多无关紧要的镜头因为推动剧情的原因而不得不添加进去,导致危机初始部分的节奏非常拖沓。
导演的水平在这里可以看到有很明显的不足,掌控力不够所以需要更多的镜头去讲述这个故事,但是同时因为这个原因其他场景会在对比下显得更加薄弱,给人一种讲故事讲不到重点的感觉。
同样是(在初期)没有展现过多人物情感的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由斯皮尔伯格拍出来就能感受到明显的不同。
其他一些有相似背景设置的电影比如 我,机器人 I, Robot ,机器管家 Bicentennial Man 则是由非常有魅力,表演非常有张力的演员演出,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剧本上的不足给电影表现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噩梦和闪回的片段非常的碎片化,不过好在出现的频率够高,主要场景在记忆浮现后都一一对扣了,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场景为什么在飞船降落后并没有发生。
这一点主要和电影预告片结合的很好,预告片给了一个暗示,给人一种电影是个外星人入侵主角因为“预知”的能力开始反杀拯救家庭和全人类的大片既视感。
而随着电影进程的发展,观众也会意识到自己被预告片骗了,但是主角和敌人身份的180度转换也足够让人保持足够的注意力到影片结束。
剧本描述的故事背景很棒,而且利用一个家庭的视角展示生化人和人类的矛盾,也隐喻了当今世界的种族、国家之间的各种冲突,以小看大,同时还带了那么一丢丢反战的意思(虽然最后看样子并不是)。
后半段了解了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之后我就一直在想这不是暗搓搓吐槽各种侵略战争吗,两个种族即使在当时有过多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在50年之后对曾经侵略者发动的反侵略还是一样违背人性的。
不管是遭受灭顶之灾的生化人家庭,还是前线的士兵,一边发现他们从受害者摇身一变成为了被正义讨伐的对象,另一边发现他们所谓的复仇、夺回土地一样是要建立在另一方的鲜血之上,尤其是隔了这么久,父辈的仇恨由后辈去承担,都是蛮具有讽刺意味的。
睡着了
打发时间都觉得无聊。
人类入侵,机器人逃亡,题材不错,拍得很一般,差点达到烂片水准。
开篇布局很大,反倒衬得后面真相揭开后有些虎头蛇尾了。以为会有续集,然而也并无彩蛋。有那么一点点反乌托邦的意思,也很恐怖。就是知道真相后发觉人类的出场打扮太刻意了。女主还是不错的,男主也是各种脸熟。就那么回事吧反正春节档要到了好看的不会多了。安贞UME1号厅 四五个人还有蹭看的影院工作人员
最后一场。本子还是不错的,概念也还行,可惜让导演拍砸了。
虽然里边的孩子一如既往的拖后腿和招人烦,但入侵者原是被驱逐者,外星人原来是人类的设定,还是挺有一点当初看《小岛惊魂》的惊艳。
emm…
虽然场面不大,但这个故事值得一个四星:生化人觉醒了自我意识,起义干翻了人类暴政,把人类赶去了火星,然后他们自以为高枕无忧了,洗了自己的记忆,过上了人类的安逸日子。然后过了几十年,人类打回来了,生化人们才惊讶地想起来,原来我不是人……🧐嗯哼……稍微改一下,绝对是最棒的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旋律科幻——但这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看了前半段,你以为你能猜到结局,可突然的反转让你触不及防,角度相当新颖,可毛病也不少。这部影片能说的很多很多,要是能仔细在磨磨剧本,增加一些背景的质感,可能会成为一部神片。
很不错的题材,有那么一点黑镜加长版的意思
又是反过来的......下饭看还行。
我觉得很不错,剧本有新意。演姐姐的演技烂到家了。
人器身份反转以及对感情之于人的意义的探讨,让人基本可以忘却经不起推敲的情节逻辑与不值一提的特效
真的太浅太浅了~
没啥价值的灌水作品
整体感觉还算不错,开头的梦幻闪回挺有悬念。入侵的外星人居然是50年前被赶到火星的地球人,而男主、女主等则是机器人,这一设定挺有意思,略有《人猿星球》的感觉。虽然小演员的表演有点尴,但整体节奏、故事发展等还算令人满意。
确实拍的很一般,但是整体上也还好吧,虽然西部世界,又怎么样呢?
人类被摘下头盔的一瞬间,女主的人造身体构造被展示的一瞬间,剧情反转似乎在意料之中,又有点意想不到,生化人和人类身份挑明后,观影过程中不断想到《小岛惊魂》。本片以一个家庭的视角展示生化人和人类的矛盾,也隐喻了当今世界的种族、国家之间的各种冲突,更引发对人工智能的未来的深思。
小女孩真是太烦人了……
四口之家对决宇宙入侵,飞行仪空袭,高楼逃生;AI觉醒,种族清洗,革命反抗;小成本玩出了大格局,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