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电影集团和北京电影学院做的片子还有老大的小弟:电影频道制作中心梦工厂做熊猫 我们玩兔爷无聊死了 无聊死了抛上天去的有7个 地上确实9个 当观众傻逼啊?!
是做煎饼的还是烧饼的来着 忘了都有句老话:“话说三遍比屎还臭”片中一直再重复的那个东西开始让我恶心了已经没剧情 没特色 看到一半就退出来了还3D的 真是制作的好像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的孙立军 说什么好呢嗯 就说 如果你有看《兔侠》的钱 去看《战略特勤组》吧
真的真的真的忍不下去了,于是半个小时的时候果断走人我还是很佩服自己的忍耐能力的,竟然忍耐了半个小时之久一个同看的豆友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在理就当支持一下国产影片吧只是,如果要我自己掏钱买票进场,我会觉得比丢了钱包还要冤枉先不说不怎么立体的3D吧,就算是情节,也只能换来一声苦笑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兔儿还是兔儿,一点儿都没有变身兔侠,殊不知这只主演已经被传授了武功“半个小时”了之所以把一篇影评写成这样,是我真的被雷的思路断续了,于是文章也断断续续的不成章法,内容也混乱不堪,思路更是极其不清晰。
不过刚好,以上的错综迷离刚好是对这部电影最恰到得评价,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
然后就是各种抄袭的影子,我只能用影子这个词,而且这个“影子”充满了我的个人主观情感和判断,可能这样才能帮我推脱掉各种各样的责任。
或许抄袭这个字眼太过苛刻,也许同类的题材被诠释得太多,失望也是在所难免。
欣慰的是,同来观影的小朋友们还都笑得蛮开心的,嘻嘻哈哈的一阵又一阵,也算是这部电影的价值。
只是,也让人心忧,如果带给中国孩子的中国动画都是如此,那孩子们的趣味也着实是一件让人揪心的事情了。
PS:看了这些回复我不得不加一句,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诸位同意与否我依然会坚持,这绝非固执,因为我向来是一个容易被影响的人,但基本的评判观点还是有的。
很奇怪的是,当时在电影院,上百人的一个观影厅,在看电影的时候冷笑声不断,哎之类的叹气声也是常有的,也有不少像我这样看到一半就开了小差了的。
不可否认,这部影片确实是显示了国产动画的进步,很多人是掏了钱买票入场的,定是觉得有看头才会花钱,毕竟3D的票价也不低了。
但买了票还那么心不在焉,我想应该不是因为大家的钱多么的不值钱,而是电影本身应该做一些检讨了。
支持归支持,但是如果有进步就要单纯的鼓励,而不能表达不满,那我应该明白为什么国产动画的进步这么慢了。
至于3D效果,还是不要说了,大家看过的话自己心里有杆秤。
小孩子的部分,的确,一个成年人不能用成年人的价值观去要求孩子,孩子应有孩子的天性。
但现在很多被职责的九零后零零后的“烂性格”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些动画带来的影响呢?
我并没有攻击的意思,七零八零六零后也都有不少的“烂性格”,我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当自己的小孩儿,每天张口闭口都是这些动画里来回来去说的几句台词时,更有甚者,是在几部动画中来回来去出现的台词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些担忧呢?
这样的“垄断”带来的好处又是什么呢?
仅仅满足于此,每天被这样的东西充斥眼球而看不到其他看不进去其他,这样的现实生活对孩子的价值观的塑造又有什么好处呢?
至少,在我们小的时候,动画片的种类是繁多的,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而不是影子军团,经典也一部部的被创造出来。
而现在,除了我还会回来的这样的台词,孩子们的记忆里还有什么呢?
或许我过于偏激,但恳请各位,若你不满意我的言论,不看就是,这都是自由的,我只是表达出我自己的看烦,各位也可以谢谢各位的观点,我定会虚心参考。
至于指责,我想就不必了。
黑与白是相对的,对错更如此,更何况这只是一方观点,若非要辩个高下,就有些小题大做了不是么?
以前没看就是因为看名字和海报下意识就想起来《功夫熊猫》,当时就稍微恶意的猜测是模仿炒作。
结果,因为豆瓣上一个叫“北影推荐电影”的片单推荐了这部电影,嗯。。
也许还是值得看看的。
但这电影也太不怎么样了。。
难道片单推荐的唯一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北影参与制作了吗??就别说什么大人视角和孩子视角不同,我看海绵宝宝也觉得挺好看的。
电影不行就是不行。
一部中国拍的中国武侠风格电影还没外国拍的有灵气。
别的先不说,主角辨识度在哪儿?你说不是蹭功夫熊猫热度我都不信,一只兔子为什么要设定成一只胖子,谁能从他肢体节奏上看出这是一只兔子?把耳朵撅了直接说这是熊都行。
这就算了,谁能看出来他的表情变化,动画造型符号做到哪儿去了?场景设计和氛围没做到中国武侠的风格,只是单纯用了中国风元素,这就也先算了。
(虽然有功夫熊猫在前,说国内观众没有这方面的期待是不可能的)那你剧情是怎么回事?生硬的转场也先算了,好家伙开头直接来了个传功(就算就算是定位给小朋友看的,这种价值观能给谁交代),之后弟子和前盟主的恩怨过往,女儿和父亲的感情,还有兔子自己的成长全都生硬的过去了。
剧情平面化。
再说台词。
外国都被中国文化的魅力吸引了,学习那么点老庄思想。
这边呢,还在试图玩梗耍宝,英语都出来了!!
一点感觉都没有。
连国家交响乐团都请来了,电影做成这样对的起谁。
能不能别口号喊那么响,最后打脸还让观众一起疼。
仅仅针对这部电影。
(这几年国漫还是一直有在进步,不断给观众惊喜的。
)写于2021
很早就有在地铁站看到兔侠的宣传,也就一笑而过,不置可否。
今天休息,闲来无事,优酷上搜电影,看到有兔侠的高清版,于是下来看看,看了一半,因为有约,出去吃饭,回来继续剩下的四十分钟。
看完了,没什么很特别的感觉,上豆瓣上看了关于该片的评论,毁于参半,但总的影片得分,实在不怎地。
看见片中的天霸,总会联想起阿宝,该说是熊猫留的印记太深,还是说兔侠和熊猫的比较太多。
其实纯粹看中国动画的角度看,这部动画还是有些看点,中国式的武侠,中国式的武侠主角,多少因为一段奇遇,从不知名的小瘪三,成长为一代功夫的大侠,然而,这种成长,或许会过多的给人幸运的成分在里面,好像,只有遇到这种所谓的“运道”,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大家”。
所以,很难让成人产生共鸣,这或许是熊猫会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然而,细想,中国的技术,中国的动画,却仍有许多值得去肯定的地方,毕竟,想要超越,势必先要模仿,只有做的更精致,更完美,才可以超越,很期待动画的未来,毕竟,总会有一个一步一步过来的阶段。
网上看到篇文章,与吾心有戚戚也,先转至此。
2011年07月20日19:14 国产动画以后在做宣传的时候,说什么都行,但是千万别说投资额有多么多么大。
前面《熊猫总动员》说3.6亿投资,这回《兔侠传奇》说1.2亿投资。
且不说这些数字是否是真的,即使是真的,最后的票房如果只有三五百万的话,这高额的投资究竟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呢,还是一件让人感到特二的事?
我不知道邹静之究竟是在本片挂个名,还是这故事真是他写的,我宁愿相信这故事不是这位国内鼎鼎大名的编剧同志写的,否则真要让人大跌眼镜了。
我接下来就想说几个关于本片编剧的几个特二的大问题。
1、主人公为什么是兔子?
选择兔子作为影片主人公一定是有目的的,就像梦工厂选择熊猫作为《功夫熊猫》的主人公,是为了方便借用中国文化元素一样。
如果说今年是兔年,选择兔子作主人公利于营销的话,好像可以说通。
那么接下来呢?
影片一定要围绕兔子进行构思和叙事。
熊猫是身体庞大而笨重的,《功夫熊猫》很好地描写了这一点,并借此反衬出一个有功夫的熊猫的神奇性。
“兔斯基”是一个经典的兔子形象,它借用了兔子的白色和长耳朵的特点。
兔八哥也是一个经典的兔子形象,它借用了兔子的灵巧与迅捷的身手。
80年代我们有一部美术片叫《长尾巴的兔子》,也是兔子主人公,它借用了兔子尾巴短的特点。
《兔侠传奇》呢?
我们会发现除了兔年这个表面得不能再表面的噱头以外,影片其实没有讲出为什么主人公必须是兔子的原因。
《兔侠传奇》到底借用了兔子的什么特点,我们并不知道。
换句话说,到了猪年,是不是同样的故事换只猪作主人公就能是《猪侠传奇》了呢?
到了狗年,再换个狗脸主人公就成了《狗侠传奇》了呢?
如果一个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动画片,没有交代出它以这种动物而不是其他动物为主人公的核心理由,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动物的外形、性格等特点,那么它就是一个失败的设定。
2、到底什么是侠?
影片虽然叫《兔侠传奇》,但是它并没有给这个“侠”字一个明确的解释。
诚然,侠有很多种解释,甚至有人把雷锋都当成侠,因为他把乐于助人表现到了极致。
这些都可以,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解释。
日本动画虽然没有明确“侠”这个概念,但是里面的能力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为什么要战斗,自己拥有了特殊的能力到底能做什么?
他们的答案是两个字——保护,保护所爱的人,保护应该保护的人,保护自己的世界。
这其中再穿插武士道中那种忠诚、执著、毅力和不断攀登向上的精神,使得日本的“侠”非常立体化。
美国动画中“侠”的观念也是由来已久的,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绿灯侠、闪电侠、钢铁侠,举不胜举。
这些侠并不是以保护为动机原点的,而是以一种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的意识。
至于具体是什么责任,说小的是保护其他人,说大的就是维护世界和平。
能力与责任的共同体,这是美国“侠”的精髓。
相比之下,名叫兔二的这个“兔侠”究竟具有什么精神,什么伦理观,什么价值观,这是非常不明确的。
它只是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拥有了能成为“侠”的武功,但是它的精神世界是怎么脱离平凡,怎么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的,影片没有任何展示。
感觉上就是它稀里糊涂地就被牵扯到其中,莫名其妙就打败了Boss,然后就结束了。
没有思想的修炼和晋级,没有前后观念的变化,这根本够不上一个“侠”字。
3、兔二为什么能打败熊天霸?
且不说最后一仗,兔二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终级Boss熊天霸,一点没有绝处逢生的戏剧张力感,单说他为什么能打败熊天霸,就是一件令人费解之事。
影片开头熊天霸以超越师傅的姿态出现,挑战师傅,并迫使其负伤逃离。
而后师傅将80%的功力传给了卖烧饼的兔二,兔二顶多就是在做饭打杂时悟到了武功这种东西,于是就在最后一战轻易打败了熊天霸。
从算算术的角度讲,就算兔二继承了师傅的八成功力,悟道修炼成了跟师傅一样厉害的武功高手,也不应该打得过能把师傅逼退的熊天霸才对。
影片在武功晋级、实力对比和战斗等方面无疑作了不合理的简化处理。
相比实力上的对比不说,精神上的对比呢?
兔二在精神上也没有显示出超过熊天霸之处。
如果说兔二的目标是把令牌交给牡丹完成师傅的遗愿的话,他用来完成这个目标的意志力不一定比熊天霸称霸武林的意志力要高。
因为他的这个目标并没有任何高于熊天霸的目标之处。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道义上还是从精神上,兔二实际都没有找到能够压倒熊天霸的要点,他又怎能最终击败熊天霸呢?
或者再退一步说,即使在实力上兔二完成了对熊天霸的超越,如果在精神上他没有处在一种明显高于熊天霸的境界的话,这种胜利也是不能服人的。
4、师傅为什么会把力量传给兔二?
这是一个特别匪夷所思的问题,就是一个武林高手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武功传给了一个他从不知道,仅谋过第一面的人。
如果我们联想《天龙八部》中虚竹同学获得绝世功力的情节,就知道这种传授的对象一定是经过了决定性的考验的——譬如真龙棋局,他一定是被验定的合格者。
就是《功夫熊猫》阿宝也是经过一个选拔过程的,也是在神龙大师亲自观察后才确定的继承人。
从没有一个绝世高人,会在丝毫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的武功传给对方。
这么做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芸芸众生的不负责任,万一这个人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怎么办呢?
影片在这里所做的处理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简化,为了推进剧情而推进剧情,根本没有考虑到师傅可能的真实想法。
他的确知道自己命不多矣,需要找一个继承人,或者找一个送信者,但越是这个时刻,他越要谨慎考量,切不能随意行事。
这里缺乏一个师傅对兔二资质和人品的全面考验,否则这个情节就是不成立的。
5、猴子的女儿为什么是只兔子?
猴子师傅的女儿是只兔子,这就像熊猫阿宝的父亲是只鹅一样,是一个离奇的设定。
我觉得《兔侠传奇》不是不可以学习和借鉴《功夫熊猫》,但是你不能连这种标志性的噱头都借鉴,因为“熊猫的父亲是只鹅”这个种族上混乱的设定因为《功夫熊猫》的存在已经具有了唯一的符号性意义。
《兔侠传奇》再照搬这个设定,让人感到实在是难以启齿的无聊。
即使退一万步讲,它也像《功夫熊猫》那样为了出续集而故意埋下了这样一个扣儿,那么它什么时候推出续集呢?
是下一个兔年么?
因为这部影片如果不是在兔年发生,几乎可以说失去了主人公全部的存在价值。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猴子的女儿是兔子的设定都是一种拾人牙慧、味如嚼腊的失败设定。
6、熊天霸为什么要扮成熊猫?
熊天霸不是不可以扮成熊猫,但一定要有理由,我实在没看出在《兔侠传奇》中它扮成熊猫状的必要性。
难道真的怕人们看不出此片和《功夫熊猫》有关系?
而且作为一个大反派,用熊猫的外表真是非常不合适的。
熊猫是中国国宝,历来给人的印象都是可爱、憨态可掬的,从来没有邪恶的意象,不知道《兔侠传奇》剧组从哪里来的灵感,非要给熊猫在中国人心目中这固有的美好形象抹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黑。
除了上述的六大问题以外,本片在小细节方面的欠缺也是不胜枚举。
这里只随意列举一些: 比如,的确兔二、牡丹和熊天霸的毛发处理有些新意,但其他动物角色不能都是凸凸的和光溜溜的吧,那只小兔子在兔二和牡丹的身旁就显得极不自然,像是腊做的一样,还有那些牛,简直是金牛。
再比如,像兔二初遇牡丹的那场戏,两个抢劫者的戏份儿过多,他们的戏和主题发展没有任何关联,借他们引出牡丹,并让牡丹展示一下武艺就可以了,没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刻画这两个人物。
这两个角色的确具有一些幽默感,但作为一部影片,不合主线的、与主体剧情无关的画面情节还是要尽量精简,毕竟它不是大杂烩。
另外,兔二卖炸糕的本领与身份,如果最后能结合到它的武功中,似乎会更让人有统一感。
兔二在影片开始时把炸糕掉了一地,然后在捡炸糕的同时发现了受伤的师傅这段情节,从人物动作到表情再到客观环境,怎么看怎么别扭。
原文地址:http://www.7kan.net/MovieReviews/201107/11171.html
这电影我没看,本来还想去支持一下的,但看到天津电影集团执行导演董大可的话后,我决定这辈子不看这部可能傻逼到极点的电影。
他是这样说的:“《兔侠传奇》所有主创齐呼:‘打倒文化汉奸一切拿来妄图吸金的伪国产,文化战争誓不低头,为中国动漫而战,血战到底!!
’”这句话不管是不是所有主创们被代表了,还是真的是这样的想法,哥都不陪你们玩,你们也不配让我去看这部操蛋的电影。
国产动画电影要发展没错,踏踏实实做事,好好搞创作,把画面与剧本都钻研好了,呈现给观众一盘好菜。
别把些东拼西凑的乱玩意拿出来当满汉全席上,你以为你是达芬奇啊。
达芬奇现在哭死了都没人理,你这样的小破把戏,连电话里的小骗子都不如。
电影有没有,质量高不高,不是靠你喊两句傻X到极点的脑残言论就能一下子放卫星般搞大跃进了。
你看你那兔侠设计的辨识度有多低?
他那2成让人恶心到想吐的造型,别说去看了,连多瞅一眼都觉得反胃。
好吧,你说你们创意来得早,为什么还和人家功夫熊猫的造型都重了?
重了也就重了,人家都出来两部了,你这第一泡屎才拉出来,还是板结的,恶不恶心人啊!
“打倒文化汉奸”,好大的口气啊。
毛爷爷再世,或许会赏你两口饭吃,让你出来当一回穿开裆裤的红小兵。
现在都他娘的21世纪了,你拿着一部商业片来说“打倒文化汉奸”,这尼妹噢。
电影里用的哪些技法不是西洋的,你的3D是学谁的?
你穿西装打领带喝洋酒,是哪里来的?
人家着骑驴找驴,贼喊捉贼,你当着汉奸还想把别人都骂成汉奸,这事可不成。
汉奸你慢慢当好了,哥只想做好自己的屁民,谁给咱拍好电影,咱看谁的。
至于您这个兔儿爷,还是能滚多远是多远吧。
“伪国产”,这话真是应了《兔侠传奇》这电影。
您再怎么吹它是实打实的中国原创,它也满身都是好来坞的影子。
以前叫伪满洲,那是因为中国人都不承认它的独立地位;以前叫汪伪政权,那也是中国人都不承认他是中国的政府。
现在您想说谁叫“伪国产”,有本事让《兔侠传奇》来搞次投票,看中国人承认不承认您的“独立地位”。
别装大尾巴狼了,还是夹着尾巴做您的人吧。
“文化战争”?
我呸!
懂不懂什么叫文化?
为什么好莱坞的电影能够占据中国市场?
中国的教科书里就讲,先进的文化总会同化落后的文化,所以少数民族政权都会被汉文化所同化。
现在连您那《兔侠传奇》都被好莱坞的技术与风格所同化,您还好意思提“文化”?
至于说中国动漫,真不敢靠您这种满是文革心态的红卫兵来带领,要不然除了大跃进,就是放卫星,吹起来没完没了,肯定会使中国动画来个三年大饥荒。
那中国动画电影可真得喝西北风去喽。
最后,我呸!
Part.1影片脉络梳理《兔侠传奇》:徒弟叛变企图杀死师傅并篡夺盟主之位。
师傅中毒后逃到乡下遇见胖子兔二,授以内功,并嘱托将令牌送到武馆牡丹处,随后归西。
于是兔二踏上了寻找牡丹的漫漫长途。
《功夫熊猫》:徒弟叛变企图杀死师傅并得到龙之神旨。
龟仙人出手将其打败并将其关押在牢中,然而他终有一天会逃出。
为此,他们准备选出一个神龙大侠。
于是阴差阳错选出了一只胖熊猫。
Part.2人物形象分析《兔侠传奇》篇兔二性格设定:表面憨实,内心温暖,貌似胆小,拼死助人,讲诚信的中国农耕时期的人物代表……耿直,不求名利武功,只想过着平淡的生活。
他的高贵之处就是勤劳和没有阴谋,有着执著的诚信。
深得中国“气”学说的精华。
他最终的胜利,是秉承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非攻思想,这对当下纷争的战乱都有国际意义。
语速偏慢,憨厚,略带笨拙。
[ 引用自百度百科] 那么实际表现出来的是怎样的呢?
蠢钝。
什么叫“略带笨拙”?
那不叫“笨拙”那叫“蠢”。
以下结合影片来做一个论证。
兔二出门卖炸糕,被东西绊倒。
他完全不在意是什么绊倒他的,第一反应是去捡炸糕。
本来这点没什么可吐槽的,但是!
那么一大只猴子躺那,他居然没看到!
摸到猴子的脚之后,还在碎碎念碎碎念——“咦?
这是什么呀?
”我忍不住在内心咆哮:猴子!
猴子!
你瞎呀!
另外,忍不住吐槽一句,这只兔子的眼睛也太小了。
这直接导致我一直没办法在他的脸上找到聚焦点。
结论一:这是一只反应很迟钝的兔子。
兔二遇到山贼,山贼让兔二猜测他们的身份。
在山林里头被面相凶狠,打扮怪异的人拦住;对方说着那么经典的“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台词,正常人第一反应都会是打劫的吧?
然而主角就是主角,他一定与众不同,一定出其不意……“你们是卖木材的吧?
”我差点没忍住要把浏览器关掉的手。
结论二:这是一只智商有硬伤的兔子。
我看过的动漫不多,但我知道敢这么挑战观众底线还死不了的动漫一定很了不起,比如《EVA》。
作为一部一武侠为背景的影片,功夫是很重要的一环。
那么兔二的功夫是怎么来的呢?
1、猴子临死前传给了他八成功力。
2、猴子托梦说要在生活中学,于是兔二开始在厨房里利用做杂务来练功。
熊天霸作为一个武学练家子功夫好自不必说,他有勇气在擂台上向所有江湖中人说不服来战的男人。
而兔二一个卖炸糕的,只经过两个梦的指点便打败了熊天霸。
这种感觉就像一场田径比赛,一个是职业顶级选手,一个是路人甲。
路人甲作弊打了兴奋剂,再经名教练的指点——甩开膀子跑就可以了——然后拿了冠军。
太不合理了。
而且这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对所有职业选手的侮辱。
就像大部分人都唾弃《小时代》的价值观一般,我也唾弃《兔侠传奇》在这一部分的价值观。
这就是影片想传达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
我呵呵。
《功夫熊猫》篇【一部正常的好片可以体现在你不用百度就可以知道人物的设定。
】对照着来讲这是一只不灵活的胖子。
影片一开始阿宝梦醒后,躺在地上起不来;阿宝屡次投标投不准;阿宝拖着面车上山,没几步便气喘吁吁……孝顺。
为了不让父亲伤心,阿宝撒谎说梦到了面条;明明是想去看神龙大侠的诞生,在父亲灼灼目光下,还是说出了可以去卖面条这样的话……有梦想。
对功夫表现出了从一而终的热爱,无论是开场做梦还是上山后为了梦想的坚持。
这一点特别重要。
对比《兔》你就会发现,兔二明明从头到尾到显示处了他对烹饪的擅长以及对食物的热爱,但是结尾特别突兀的出现“路见不平,助人为乐”,不是刚说好要“好好做炸糕”的吗?
虽然这两件事情并不矛盾,然而我觉得真的没必要特意做一个思想高度的拔高,何况这拔得也太生硬了。
反观《功》,结尾轻轻松松问一句“你饿吗”,多好!
它的思想已经在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表达了,并不需要在片尾像个学生习作似的来个“点明主旨”。
另外,看完《兔》再看《功》真是太感激这世上还有智商正常的主角。
再看看阿宝的功夫之路。
1、他热爱功夫,所以一开始在所有都不看好他的时候能够坚持下来。
当然,龟仙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他接受了修为高超的师父专业密集的训练。
3、他通过龟仙人的指点与父亲的教化,理解了龙之神旨的奥义——相信自己。
为了使打败大BOSS者个必然的结局显得真实可信,第二步是极其关键的一步——阿宝有意识地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而兔二顶多只能算得上一个觉远(《神雕侠侣》中的人物),空有一身好内功但在招式上一窍不通,遇上高人也还是得败下阵来。
还有个槽点不吐不快——为什么阿宝的爸爸、爷爷、太爷爷都是鸭子,阿宝是只熊猫啊?
猴子的女儿会是只狐狸?
配角篇二米:唯一的印象就是在庙里的时候不断地驱赶兔二,简直是恩将仇报、心胸狭窄。
吃炸糕的部分,并不使人觉得他纯真可爱,相反,利己地让人讨厌。
虽说喜欢或者厌恶这种事情因人而异,但这般塑造,着实是我无法欣赏的。
牡丹:善良的姑娘,想成为一个杂技艺人。
我非常不喜欢49分钟时出现的那句“为了梦想连父亲都没有照顾好”,简直是笑话。
以当时的情景,就算她在又能如何,根据电影的尿性,绝对是打不过的,打过了还有戏演?
既然怎样都是打不过,为什么要来责怪梦想。
梦想这么美好的东西还是不要让所谓的礼义廉耻给玷污了。
同样是叛变的徒弟,同样是90分钟左右的时长,《功》刻画出了一个反派的成长史,前因后果交代清晰完整。
反观《兔》,百科与时光网中对其形象的描述都是“表面正直,实则阴险”。
坏得着实脸谱。
Part.3配音篇别的配音演员是配什么像什么,而范伟总让我跳戏,无论兔二讲什么我都能联想到“拐了拐了啊,卖拐了啊”。
个人色彩太浓。
还有开头猴子,语气音配的也太假了些。
后来出配音表的时候,居然是濮存昕……我本来想把这段吐槽去掉,还是保留吧,就算是濮存昕也不行。
然后发现字幕写的是友情配音。
没给钱?
如果这么想的话我倒可以理解了。
《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和谐。
Part.4剧情发展及细节表现这中主流的片子必然是主角打怪升级最终干翻大BOSS的走向。
而想要做好,情节的设置与衔接,细节的合理表现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兔》存在的一个硬伤就是整部片子缺乏一种反应(react)。
情节上讲山贼打劫一段实在过于失败,全程无笑点,最大的作用就是无限突出了兔二愚蠢这一特点。
居然猜不到山贼的身份,而且怎么把牡丹听成鲁班的?
那么大的胸看不出来是个女的吗?
且一般人自己的名字被说错会有反应的吧,这部片子全程缺乏这种反应,使得人物呆滞。
出于保密所以牡丹或是二米不讲,这种论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此时没有保密的必要性。
兔二送菜中途发那么大脾气不符合他是个温吞老实人的设定。
且临场反应简直是智商爆棚。
槽点:这时熊天霸已经开始怀疑,并派人监视,然而后面兔二做了梦之后展现出来的功力竟丝毫没有引起怀疑,这不能不说是个bug。
要是编剧是想表达人浮于事这个现象(参照二米进入武馆时两个守卫在打瞌睡的情节),我不能接受这种想法。
因为从整体上看,我不觉得编剧或者参与影响剧本走向的这些人有精力去照顾到这些细节,因为他们根本连主干故事都讲不好。
《功》里,一开始大家嘲笑阿宝看不见自己的脚趾,于是他就马上去看了;师傅说架子上有桃酥,身为吃货的他马上变成了一个灵活的胖子,不余一一。
本来在一个武侠片里讲“善良有责任感”多么容易的一件事。
然而,这在《兔》中出现得简直莫名其妙,情节设置不严谨。
凭什么猴子是要传功给兔二?
因为碰巧遇见了?
他怎么能确定兔二是不是一个心怀不轨的人?
令牌怎么这么容易就让一个陌生人去送达呢?
不要说因为猴子马上就要死了这种话,也不要问说应该让故事怎么合情合理。
这是编剧的工作,不应该让观众去想。
反观《功》,师傅一开始对宝不信任,后来长期相处加上乌龟大师的点化,才使他逐渐接受。
情节设置合情合理。
阿宝的功夫也是循序渐进慢慢提升的。
所有人都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训练过程波澜起浮,有张有驰,如夹包子那段。
这一段在后面与太狼的对战中也表现了出来——用高跷把神旨盖在锅底,打乱,前后呼应,铺垫呼应地自然。
而凭什么兔二只继承了猴子八分功力且在无人教导的情况下打败了熊天霸,不科学。
兔二从监狱逃脱的一段简直毫无缘由,如果是想表达一种顿悟就该有所表现及铺垫,可他只是突然出现了。
Part.5总结同:都是中国古代武侠背景下的故事;都是由徒弟的叛变引起的故事;主角一开始都很弱,后来变强(这是所有类型片的走向,不算雷同)。
异:《兔侠传奇》是强忍着恶心看完的,《功夫熊猫》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成败分析:影片本身的问题已经说得七七八八。
宣传方面的问题我不太懂,不详细展开。
只是避不开的问题是《兔》号称是一部投资过亿,大牌云集,版权卖到了66个国家的大制作。
配音方面有濮存昕、范伟、张丰毅等,编剧邹静之是《一代宗师》、《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导演孙立军的百科一打开满满的奖项……听起来很牛的样子。
但是!
你们倒是把“很牛”这种形容词在影片中体现出来啊!
剧情硬伤是不能用“毛发都可以看清 ”这样的句子来掩盖的。
如果不是詹姆斯·卡梅隆那种级别的视觉特效,就不要把3D当做买点了。
有那么多钱去砸特效,还不如多给编剧和声优点钱,先把故事讲好再说。
PS:此为2014年文产作业,老师应该不会出一样的题给下一届吧ORZ。
学弟学妹们,别抄哦
作为国产动画,3D效果还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技术上的确是大有长进。
可惜,故事编的实在是俗不可耐,什么兔侠?
就是一个傻小子奇遇记,糊里糊涂就打败了坏BOSS,不需要努力,不需要付出,只要有正义的精神就行了,也太阿Q了吧。
而且,故事的确和《功夫熊猫》雷同。
人物造型也很雷人,尤其是主人公兔二,实在是难看,一点也不可爱。
还有那只猫牡丹,不由人想到虹猫蓝兔。
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和好莱坞的差距还是明显而巨大的。
作为国产动画,还是支持一下吧。
这部片子我没有在上档期间看,而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看到的,作为日本动画的粉丝,我曾经和很多朋友同样对国产动画抱有同样的态度,那就是垃圾,当然,不包括曾经的水墨动画,魔方大厦,黑猫警长,以及葫芦兄弟,舒克贝塔等等,我想大家都明白我所说的垃圾指的是那种。
但是站在客观角度上来看,兔侠不管是技术还是表演上没有一处输给熊猫,如果真的要说有哪点不如人家,就是不如人家大牌,不如人家搞笑,以及彻头彻尾的中国味道。
我看到有很多朋友抨击说兔侠的剧情烂俗,那我想请问一下,熊猫和兔侠有本质上的区别么,同样的小人物成为英雄,同样的稀里糊涂的打败反面人物,为什么国外的就是好,国内的就是俗烂。
至于中国元素,如果没有看兔侠,我也会说熊猫的中国元素运用的很好,但是看完兔侠之后再回味熊猫,我甚至都能闻到薯片的味道,熊猫阿宝臃肿的身材,典型的美式搞笑行为举止,天性乐观的态度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典型的美式公民,而那些所谓的中国元素,我真想问一下朋友门京城的街道是怎么样的,到处悬挂的牌匾以及所谓的面条就能表示中国了么,熊猫的导演曾经夸下海口说这部片子没有一点是不属于中国元素的,没有看兔侠之前我也许相信,但是看完兔侠之后,我则对曾经的自己感到后悔,流于形式的所谓中国元素除了更好的融进了娱乐之外,还有的就是让世界的人都认为原来这就是中国。
也许是我过于敏感,但这难道不是一种西方的东方镜像预设和指引么,最关键的是连我们自己都认为,对,这就是中国,而中国人本身真正的中国元素又是什么,我们的勤劳,我们的多样化,我们的忠诚,我们的质朴在哪里?
中国式的英雄是平凡朴实的,就像兔二一样,并没有成为武林盟主,也没有像阿宝一样留在象征上流社会的镖局,而是怀着单纯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处的想法,回到了自己的炸糕店铺,这难道不是中国传统精神中的返朴归真,朴实无华么?
当今果然看片子,凡是国外的先入为主的认为好,再看国内,不见其身单闻其名就觉臭味三分,自己厌恶自己至此,真不可谓不悲!!
刚才有人看说没有突出兔爷儿的特质,我就提些个小建议吧:1.兔爷儿骑老虎,所以兔二的搭档或者女主角(重口??
)应该是只老虎2.兔爷儿是跟月亮有关的神,所以结尾的时候大概兔爷儿要喊:“借助月亮的光华,可以XXXX。
般若波罗XX”?
哈哈哈当然,这部片子的剧情和兔二的眼睛确实有点问题。
给了四星完全是为了国产的缘故
还是鼓励一下吧。。。
如果没有《功夫熊猫》,这部将成为传奇。可惜……已经输在起跑线。
跟一堆小朋友去看的,我觉得拍的还算有诚意,可惜剧情太单薄,而且和功夫熊猫又有雷同之处
为什么叫兔二?不知道津京的确管男同性恋叫兔爷、兔子的吗?
我觉得范伟的配音好可爱啊啊啊啊啊啊~~~
不知道大家在笨牛跟踪兔2那么一小会,发现全片亮点没~:兔2回头看,牛们伪装路人聊天。其中一只牛说:我跟你港咯~ 笑屎老纸了,妈蛋的长沙话啊,阴云不散啊~!这才是全片亮点有没有!!ps:不管怎么样,这也算事国产动画的进步 怎么都支持也希望其他人不要那么苛刻~
没看~~看了下电影图片 就想死 尼玛的根本就是游戏截图好么?!!要不要这么恶心啊?!!地砖凭空长竹子我艹!!
额,山寨版的《功夫熊猫》,不过范伟配音的兔二……凑合
一股香港三级片的味道
从头到尾就觉得在看范伟演喜剧
还是可以看看啦~消遣就好~
吃早饭时在CCTV6看了15分钟,觉得中国人的动画片已经很好了,个人感觉不输给《熊猫大侠》,而且更有中国风。
我希望2011年会被后世以这样的名字记录:2011年,中国动画复兴元年,这一年有《魁魃》和《兔侠》
4星电影+1星对国产动画宽容+1星对国产动画期待, 貌似多了哈,不过满分了
技术落后,缺少情怀
篡位还要整容啊
别提什么支持国产,我只支持好片。什么是好片,有两种:一种是本身质量很硬的,另一种是诚意十足的。这片给我的感受是九成的反感,一成的怜悯
剧情好空啊 不过中国第一部。。恩恩鼓励下
耗费了1.3亿的动画啊,这说明国内动画和好莱坞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虽然技术上的也许可能缩小,但是创意和情节上的差距真是有点让人绝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