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歌舞冒险奇幻动画电影《魔发精灵 Trolls》丑,那必须是真的丑,但是立意很好,很阳光,颜色特别亮眼舒服,好看。
但是还是丑,我记得这玩意,我小时候我很膈应这个,似乎在《玩具总动员》里也有出现过(好想是不是被拆了)故事比较幼稚,但是确实三观挺正,不过世仇哪里那么容易解决,不如跳舞?
什么都不如跳舞?
音乐风格还是比较杂乱的,是不是什么有版权就放什么?
(捂脸)
这个画风我还是挺喜欢的
一言不合就开腔
这个生物很神奇。。
这个世界观。。
真的脑洞可以的说
干得漂亮
又是一个神奇的角色
这个灰姑娘的样子也算是绝了 哈哈哈哈
我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我想多了,总觉得有种对于宗教的讽刺和。。。
梦工厂给这个看脸的世界一个大耳瓜子,不过呢,我还是不喜欢这个长头发的丑娃还有巨魔 = =对了,我听到了刺猬索尼克的音乐?
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叫《在魔王的宫殿里》,果然听得好耳熟。
---我是彩色的丑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不错,超过预期了
原型的娃娃不是叫丑娃来着嘛,每次打的时候都差点打成迪士尼的《魔发奇缘》。。。
我坦白!
我完全为了贾老板去看的!
Justin Timberlake为主角配音,并做了各种电影音乐,包括之前大红的那首《Can't Stop The Feeling》。
电影中有唱《True Color》拯救众人的桥段,还有“sing like an angel”这样的形容,我怀疑JT给编剧塞钱了(手动滑稽)电影中的丑娃还是要比现实的丑娃玩偶好看一点。
换了个好的洗发水改善了发质,皮肤“材质”好像换成了羊毛毡之类的,显得更亲和一些。
不过那头发在近处非焦点时虚的晃眼睛。。。
好多日常对话会出现的抖机灵梗,太符合我胃口。
前半段我始终坚信是个告诫大家“不要傻乐”的故事。。。
有人每天24小时乐呵呵唱唱跳跳我也受不了。。。。
然后从唱《True Color》开始,回到了动画电影不变的“做自己”的主题。
(这两个一结合,莫名想起彪马叔前段时间在节目里吐槽的“都在鼓励做自己,可如果本身是个SB咋办”。。。。
)电影说了无数次“Happy”,尤其是后半段,多到我觉得不唱下菲董的《Happy》都感觉过意不去。
而这也是我觉得本片最大的缺点。
对一个不happy的人高呼“高兴点”真的不会太直白、太苍白吗。。。
大概所有全年龄段的动画电影都逃不开(或是自己选择了)“直白”吧。
本年最佳动画电影依旧是《疯狂动物城》。
最后贾婷婷抱娃照镇楼!
影片整体来说还可以吧,整体给三星,剧情1星、插曲配乐1星、画面1星。
影片从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长得好看,有人救的小公举形象、然后小公举通过后期的不断努力向大家证明自己不光长得好看,还很自大、任性、不顾及。
以为自己这样,所有的精灵就都要这样,真是因垂死听。
这些点已经充分的让我讨厌他了。
以为自己很厉害,结果还都是要男主来给他收拾残局。
先是来男主家给他来了一手道德绑架。
后面要不是男主帮她,小公举都死了好几遍了。
当看到他们被抓了以后,我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终于能一锅吃了。
而且按照这种故事的套路已经完全能猜到结局了啊,毫无悬念可言。
插曲很好听,为电影加分了,而且画面并没有说的那么丑,颜色很艳丽,处理的很不错。
只可惜这么个故事。
通过之前的精灵旅社和这个,让我对国配的梦工厂以及迪士尼电影已经没那么反感了。
影片的笑点还是有的,只要你内心阳光,还是很好看的片子嘛。
只可惜我内心黑暗。
又一次,梦工厂将他们的“审丑”趣味发挥得让你不得不服:即使某些角色形象看起来丑到爆,你也还是会在看的时候情不自禁地产生好感。
倘若你对梦工厂以往的作品稍有了解,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说是“又一次”了。
早在他们推出《怪物史莱克》的时候,许多观众就被他们的这种“以丑传递美”的方式给“惊”住了:原来美好的事物不一定非得以美好来传递,丑也可以做到!
常规的方式是,如果要讲述一个童话故事,并且通过这样的故事来传递真善美的话,故事本身的角色基本都是美善纯爱的。
譬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冰雪奇缘》等作品,其内核无一不是用唯美纯爱的浪漫主义来传递的。
而梦工厂却反其道而行,愣是用“丑”甚至“怪”来讲述同样具备真善美内核的童话故事。
《怪物史莱克》里拯救公主并且和公主相亲相爱的,不是俊美的白马王子,而是看上去有些自私自利的怪物,但看过电影的观众多半都不会厌恶史莱克的“丑怪”形象,倒是会喜欢上这样一个内心温暖的家伙。
实际上,在《怪物史莱克》之后的大部分作品里,都延续了他们的这种趣味:诸如《功夫熊猫》里神经大条的熊猫(当然了,熊猫怎么扮丑都还是可爱无敌的)、《马达加斯加》里有些错乱癫狂的企鹅、《驯龙高手》里奇奇怪怪的龙、《疯狂外星人》里造型诡异的外星人......几乎都是“丑”的,却又都是传递了“美”的情感与哲理。
《魔发精灵》显然也延续了梦工厂的这一趣味。
该片特点1:“以丑传递美”的趣味这部电影讲述了可爱的“魔发精灵”与他们的天敌“博啃族”进行对抗的冒险旅程,冷漠孤僻的布兰和热情开朗的波比公主组成“营救小队”,一起去营救被博啃族“大厨”抓走并企图吃掉来换取快乐的朋友们。
整个过程充满了奇幻冒险色彩,又蕴含了“快乐由心而生”的简单道理。
该片由《怪物史莱克》原班人马打造,融合了搞笑、冒险、音乐等诸多元素,却又延续了梦工厂一贯的“以丑传递美”的趣味。
乍一看“博啃族”一些角色的形象,你会有这样的感觉:真是丑啊
即便是调性可爱的“魔发精灵”们,造型上也不乏“丑”的设定。
冷漠孤僻又悲观消极的布兰便是典型代表:
事实上,影片的英文名字就是《丑娃》,倒不是梦工厂自己生造的一个IP,而是根据一款同名玩具娃娃改编而成。
“丑娃”(The Good Luck Trolls),是诞生在丹麦的一种有着“五颜六色毛燥头发”的玩具娃娃。
它的由来还有着一个很温馨的故事:发明它的是一个叫托马斯的丹麦人,他是一个渔夫兼伐木工人,在1959年圣诞节来临之际,没有钱给女儿买圣诞礼物的他通过自身的木工技能,制作了一款“木头上扎着头发”的娃娃玩具。
尽管玩具不是很美,却深受女儿喜欢,甚至很快被其他小伙伴所喜爱。
被打造成商品推出之后,一下子成了一款广受欢迎的玩具。
《魔发精灵》便是根据“丑娃”的造型改编拍摄的动画电影,它不仅延续了“丑娃”丑的特点,还延续了梦工厂“以丑传递美”的趣味:当你看完电影,你会发现,在这些“丑”的外壳下,包裹的还是关于勇敢、信念、快乐、友谊以及纯爱的美的内核。
以致于会让你觉得,所有的这些角色形象,都是“丑萌丑萌”的。
该片特点2:绚丽的颜色让“魔发”更显神奇与现实里的玩具不同的是,影片里的“魔发精灵”们显得更加鲜艳多样。
他们身材娇小,在“博啃族”面前,显得格外弱小。
但他们都有着颜色绚丽的头发,并且不一样的精灵有着不一样的头发颜色。
神奇的是,这些头发还都有着“特殊能力”:既可以瞬间拉长“一发冲天”,又可以变换颜色融入周围环境,还可以变成“阶梯”、“鞭子”、“绳索”等一系列反重力又反常规的“魔发”。
波比公主独自踏上冒险之旅的那一段,就尽情展现了这种“魔发”的“魔力”。
而在影院里观看该片的时候,最大的一个感受便是里头那些鲜艳绚丽的颜色带来的视觉冲击。
我们知道,颜色对于动画电影而言至关重要:在烘托剧情、渲染气氛方面,丰富的颜色能够给电影带来强烈的冲击效果。
在《魔发精灵》里,创作团队在质感上做出了动画层面难度比较大的效果,真正地细致到了每一根毛发。
众所周知,在动画制作层面,毛发效果一直都是比较难的技术壁垒,国内许多动画被诟病最多的,便是毛发效果的处理。
《魔发精灵》的技术团队采取了纤维艺术的材质,包括毛毡,丝绒,花边,植绒等为影片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质感,不仅让精灵们的身躯和头发看起来毛茸茸的,还让里面的植物、云朵等都拥有了鲜明的毛绒质感。
而在颜色方面,创作团队采用了极其鲜艳的糖果色作为里头角色形象的配色,结合这些精灵本身圆滚软萌的形状,让观众的视觉体验变得绚丽多彩。
影片中的每一个“魔发精灵”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颜色搭配,看起来非常鲜艳。
而几乎所有的场景打造,无论是城堡还是森林,包括一些动植物,都有着非常绚丽的颜色,一眼望去,真的是五颜六色,画面唯美鲜艳。
可以说,即便是影片的故事稍显简单,画面效果的“多彩”还是会让你收获一次印象深刻的视觉体验的。
该片特点3:音乐让影片更加欢快除了视觉上的质感与颜色让观众可以“大饱眼福”之外,该片的音乐也是可以让观众“大饱耳福”的一大亮点。
要知道,该片的配音阵容堪称豪华:手握九座格莱美奖杯的“贾老板”贾斯汀·汀布莱克和百老汇出身的安娜·肯德里克担纲男女主角的配音,一代天后格温·史蒂芬妮、《生活大爆炸》中的印度小哥昆瑙·内亚、老戏骨克里斯汀·芭伦斯基以及影视音乐全才拉塞尔·布兰德等明星都有加盟参与本片的角色配音。
有了“贾老板”和安娜·肯德里克,该片的音乐自然就不会显得太平庸。
而此次“贾老板”不仅担任了影片的配音,还担当了影片原声音乐的制作人,制作了4首原创歌曲。
其中,主题曲《Can't Stop The Feeling》一经发布便占据了各类音乐排行榜单的榜首位置,在影院里听的时候,也的确是非常悦耳。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部动画电影就像歌舞片一样,有着许多的又唱又跳的桥段。
因为这些唱和跳都是以波比公主为代表的“魔发精灵”们表达快乐的一种方式,这就使得影片的音乐会有些不由自主地成为观众印象深刻的点。
原创音乐会带来新鲜感,而一些经典音乐的改编,则让影片更加欢快之余,也多了不少怀旧味道。
当《True Colors》、《Hello》、《The Sound Of Silence》等经典歌曲的旋律响起时,你难免会升腾起一些对这几首音乐的回忆吧。
印象较深的一个片段来自于歌曲对《The Sound Of Silence》的别样演绎:当波比公主与布兰在篝火旁休息时,乐观活泼的波比忍不住想唱歌来表达好心情,但布兰却很不喜欢,直言自己想要“安静”一点,没想到,波比公主直接拿起“尤克里里”,唱起了经典歌曲《《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静之声》),周围的植物竟也跟着波比公主舞动和歌唱起来。
这不得不让看过电影《毕业生》或者听过这首歌的观众升腾起一些回忆。
搞笑的是,即使波比公主唱得那么深情,高冷的布兰还是不买账:拿过“尤克里里”直接扔进了火堆——这也是影片里诸多笑点当中的一个。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影片可能在故事上算不上多有新意,并且严格说来,还显得有些简单化、套路化。
但影片整体的基调是典型的合家欢电影,在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音乐中,“魔发精灵”们对于快乐的理解、对于友谊的理解以及协助“博啃族”人勇敢去爱、放松去感受快乐的故事内核,会让观众收获愉悦的同时,也收获不少感动。
餐厅里女仆布里吉勇敢表白王子格里森那一段,布兰指导的“深情告白”的台词写得非常诗意而温暖,令人在观看的时候,难免被触动。
而“丑陋”的女仆与王子之爱,本身就传递了某种关于爱、关于平等的积极理解,加上在某种程度上恶搞了一把《灰姑娘》当中“王子捡鞋”的著名桥段,也让整部影片在感动之余,不乏搞笑带来的欢喜。
总之,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合家欢电影,也许你一时无法喜欢上它,但当你看完,也许又会发出“超出预期”的感慨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公众号【木易叨叨】(muyidd2015),欢迎交流。
最近看的几部动画片里面还算不错的,不设限的表现形式,画风清奇的动植物,以及丰富的笑点。
其实这部片子也就表达了一个主题“快乐无处不在,只等被发觉被唤醒”,其实是一个很土很陈旧的话题了,像是一篇小学作文。
但是精灵和博肯族的对照人设以及他们的冲突和妥协,幼稚却幼稚的很干脆。
没有要刻意说教,也没有强行升华,甚至在大人开来,米亚还是一个社会认知有缺陷的小孩子。
但是剧情就是这样,精灵都是简单幼稚善良的,反派博肯族也是单纯没有恶意的。
同时都是认知偏差的两个人群,最终交换妥协完善了价值观。
一部适合一乐的消遣影片,没有包袱的开心。
美国梦工场动画出品的最新力作《魔发精灵》正在全国热映。
作为一部主打喜剧,冒险,奇幻,歌舞的合家欢动画,《魔发精灵》的视效表现新颖大胆,片中亮闪闪,毛绒绒的糖果色世界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过对于成人观众而言,影片最大的亮点还是其别具一格的原声—流行乐,节奏布鲁斯,Hip-pop,复古disco,Funk乐轮番轰炸,伴随着精灵们根本停不下来的舞步一同引爆视听高潮。
配音卡司更是各个多才多艺—“贾老板”贾斯汀·汀布莱克,安娜·肯德里克,佐伊•丹斯切尔皆为歌影双栖艺人,献声的同时深情献唱。
贾老板更是亲自操刀原声制作,为影片制作了包括4首原创歌曲在内的电影原声。
流星与经典的声乐碰撞+格莱美级别的配音卡司。
《魔发精灵》的音乐表现可谓是亮点十足,下面我们就走进本片原声背后的故事,一起重温观影时的愉悦与感动。
耳朵怀孕—流行经典完美混搭《魔发精灵》的原声之所以如此出彩,最直接的体现还在于选曲。
13首原声结合了经典老歌,原创曲目,流行音乐。
可谓集类型,风格,情怀,韵律于一身,再加上“AK妹” 安娜·肯德里克和“贾老板”贾斯汀·汀布莱克的深情演绎,本片对于喜爱欧美音乐的观众来说绝对是一场视听盛宴。
尤其是贾老板为本片创作的主题曲《Can't Stop the Feeling》在今年5月一经推出,便迅速跃居17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榜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美国本土Billboard公告牌。
在刚结束的第20届好莱坞电影奖颁奖礼上,他还凭借《Can’t Stop the Feeling!》拿下最佳电影歌曲奖项。
该曲融合了复古Disco和Funk乐元素,再以流行灵魂乐点缀,相信不少观众在前奏响起时,也不会自觉地跟随精灵和博啃族一起摇摆。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原创曲目也为全片的视听体验增色不少,像AK妹演唱的《Get Back UpAgain》,爱莉安娜·格兰德演唱的《TheyDon't Know》等原声都在用悦动的旋律,挑逗着观众的听觉神经。
另外,贾老板还采用了流行金曲大串烧的方式配合影片剧情自然过渡,不断制造着银幕小高潮。
老歌翻唱也是本片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亮点之一。
比如开场的《Hair up》就采样于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在妖王宫中》,贾老板加以hip-pop元素二度创作,动感的旋律用来做给本片做“热开场“再合适不过了。
波比为布兰弹唱的民谣经典—《寂静之声》迄今为止已经出现在各类影视作品中40余次了。
洗碗妹哭诉相思之苦的《Hello》翻唱自莱昂纳尔·里奇1984年的同名经典,包括《辣手神探》,《怪物史莱克4》,《帕丁顿熊》,《惊声尖笑4》等影视作品在内都用其作为原声。
另外,老牌Funk乐队“风与火”(Earth wind and fire)还亲临录音室,和两位主演共同录制本片的片尾曲, 也就是风与火乐队1978年的大热单曲《September》。
当然,本片最深情的单曲莫过于布兰”开口跪“的《True Colors》,翻唱自辛迪·劳帕1986年的经典曲目,曾在Billboard公告牌高居榜首两周不下。
菲尔·柯林斯,忆莲·佩姬等乐坛老将争相翻唱,《黑暗之魂3》预告也在今年将其重制用于宣传,足以见得《True Colors》对于全球文化的影响。
而贾老板的演唱则用到了近乎于“白描”的编曲方式,只留感染力最强的人声和细腻抒情的吉他伴奏。
这段用歌声拯救世界的深情对唱,也是全片最能打动观众的抒情桥段。
演唱兼优—配音阵容多才多艺《魔发精灵》作为一部不折不扣的歌舞动画,参演的卡司自然也就扮演着演员与歌手的双重角色,深度参与制作的同时也对演员的声乐功底有着一定要求。
为主角“波比公主”配音的便是百老汇出身的“AK妹”—安娜·肯德里克,早在13岁时她就凭借音乐剧《上流社会》获得过戏剧世界奖以及98年托尼奖的提名。
在相继出演了《火箭科学》,《在云端》等文艺佳作被影迷熟知后, 安娜的歌舞才华在2012年的《完美音调》中再次爆发。
片中的她使用杯子作为打击乐器,清唱了传奇乡村乐队—卡特家族(Carter Family)于1931年创作的经典曲目—《When I'mGone》。
这首由安娜重新演绎的《Cups》也成为了她的成名曲,其MV的点击量早已超过了3亿。
在这之后,安娜相继在《恋恋如歌》,《魔法黑森林》以及《完美音调2》中展现歌舞天赋,各大音乐奖项和提名也是拿到手软。
而在《魔发精灵》中,安娜再一次用歌声俘获了观众的心,她古灵精怪的气质和甜美高昂的声线赋予了“波比公主”鲜活的银幕生命力,仿佛每一个音符都化作了这个童话世界中的蛋糕,彩虹,棉花糖。
另一位演唱兼优的主角则是为布兰配音的“贾老板”贾斯汀·汀布莱克。
这位手握9座格莱美奖杯的传奇巨星在欧美音乐界的地位自不用多说,自2000年进军好莱坞以来,贾老板已经参演过超过20部主流电影,文艺片,动作片,剧情片都有尝试,长期混迹《周六夜现场》更是形成了自己的喜剧表演风格。
而在《魔发精灵》中,贾老板则是演技先行憋大招,再用歌声升华主题,一曲《True Colors》简直开口跪,让观众蜜汁感动。
另外,贾老板还担任了本片的音乐制作人,为影片制作了包括4首原创歌曲在内的电影原声。
配角方面,为“洗碗妹”布里吉配音的也是位影迷熟知的“小清新女王”—佐伊·丹斯切尔。
相信不少影迷早在《与莎莫的500天》中就被她一曲《SugarTown》彻底圈粉。
她曾和“SnowPatrol”的主唱合作过《无耻之徒》剧迷熟知的治愈神曲《Get on the Road》,为美剧《杰西驾到》,电影《好好先生》演唱主题曲,为2011版《小熊维尼》贡献原声,这次也为《魔发精灵》也翻唱了一曲深情款款的《Hello》。
另外,献声“叛徒”克里克的是“贾德·阿帕图帮”的摇滚烂仔—拉塞尔·布兰德,《前往希腊剧院》的原声几乎由他一人包办,戏外的他也和电影中一样热爱瑜伽。
为“DJ苏琪”配音的则是流行乐天后—格温·斯蒂芬妮,作为《美国之声》导师的她曾六次担当《周六夜现场》的音乐嘉宾,并在斯科塞斯导演的《飞行者》中有过惊艳演出。
有这么多好声音为影片献声,《魔发精灵》可谓是“先声夺人”,让人饱足耳福。
扎根电影—原声制作紧扣剧情作为一部载歌载舞的动画电影,《魔发精灵》的叙事策略自然是视觉思维大于戏剧思维的MV手法,视听元素叠加出的表现力始终放在第一位。
这也就决定了本片原声的整体风格偏向于流行曲风,而贾老板作为本片的音乐总监,也将流行乐兼容并蓄,突出人声,节奏欢快的特点融入到了整张原声专辑中,最大程度上迎合了大众观众的视听取向。
尤其在打造开篇精灵族“不如跳舞”的日常party时,贾老板更是采用了金曲大串烧的方式,将Move Your Feet" / "D.A.N.C.E." / "It's aSunshine Day"三首流行乐分别采样,再配合流光溢彩的歌舞画面营造一段又一段的视听高潮,迅速将观众带入到浪漫而华美的精灵世界中来。
这样极富视听表现力的MV桥段在影片中比比皆是,比如波比公主在救队友的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时,原声便是原创曲目—《Get Back Up Again》,尤克里里清脆欢快的音色搭配波比公主正能量满满的演唱,再加上各种奇异生物实力抢镜,观众感受到的无疑是一场妙趣横生,想象力爆棚的冒险之旅。
另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歌舞戏码则发生在“洗碗妹”布里吉和龅牙王子的约会桥段,原声是由贾老板谱曲制作,“A妹”爱莉安娜·格兰德演唱的《TheyDon't Know》,剪贴画一般的缤纷色彩不断变换,再加上A妹甜美的嗓音唱出爱情的心心相印,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布里吉喷薄而出的少女心。
虽说《魔发精灵》几乎全片都在用歌声和MV推动叙事,但这并不影响观众观看时的流畅体验。
原因就在于本片的歌舞戏码并没有像大部分“宝莱坞电影“一样停留在直观抒情层面导致叙事脱节,而是出现在特定桥段中作用于加速人物关系确立,以及实现剧情平稳过渡。
像上述的《Get Back Up Again》和《They Don't Know》两首原声皆是如此。
另外细心的观众不难听出,博啃族自带的BGM—《Hair up》,其编曲风格是整张原声专辑中最”另类“的一首,相比起其他曲目的欢快愉悦,《Hair up》的音节短节奏快给人一种紧张感,甚至有些50美分的”匪帮说唱“元素。
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放大了作为反派出现的博啃族富有攻击性的一面,这就是贾老板在用编曲手段赋予音乐性格,使其为塑造角色服务。
综上所述,《魔发精灵》的原声编排绝不仅仅是烘托气氛那么简单,而是成为了本片塑造人物,推动叙事,抒发情感的戏剧手段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观看歌舞桥段时并没有感到突兀的原因所在。
另外,《魔发精灵》虽然全片都处在不如跳舞的循环中,但并不是一路傻嗨到底。
影片很巧妙的带入了“杞人“布兰这样一个不常见的银幕形象,由此也引出了除正邪对立之外的第二对矛盾体—牺牲快乐的理性vs牺牲理性的快乐。
而《魔发精灵》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是必须要在影片进行到“第三幕“剧情高潮之前,以戏剧性手法解决所有矛盾迎来Happy ending的。
而《魔发精灵》的解决手法依旧是唱歌—在所有精灵被绝望所吞噬失去了多彩的自我,打算就此放弃抵抗任人宰割的关键时刻。
自废金嗓的布兰以一曲《Ture Colors》唤醒了族人心中的希望。
在此之前,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音效,环境音,色彩等声画形式要素被一步步抽离至无,再加上长时间的静谧为布兰开嗓造势,布兰动情婉转的人声被突出放大到无以复加,仿佛是黑暗中的星星之火,伴随着弦乐,女声的加入共同点燃了每个精灵的昂扬斗志。
可见,这首《Ture Colors》之所以如此动听,不仅得益于贾老板治愈万物的细腻声线,更在于它见证了布兰的性格转变,见证了灵魂的痊愈重生。
正因为和剧情角色建立起了联系,《Ture Colors》才变得有故事,有温度。
同时,这段《Ture Colors》对唱也用寻回自我的主旨升华了整部电影的人文内涵,点明了”快乐存于你我心间“的主题。
《丑并快乐着》——《魔发精灵》由《怪物史瑞克》原班团队打造,是继《怪物史瑞克》之后新一部以“丑萌”角色为主角的动画电影。
电影讲述了可爱的魔发精灵与他们的天敌“博啃族”进行对抗的冒险旅程,冷漠不合群的布兰和热情开朗到有点疯癫的公主营救朋友并产生爱情,改变了个性。
搞笑的是另一对——丑胖灰姑娘和王子。
长得丑也可以心灵美,这位博啃族灰姑娘是住在皇宫地下室里的女佣,其貌不扬的她虽然暗恋着丑到惊人的博啃族的格里森王子,但却爱在心头口难开。
精灵的七彩长发给她打造了新发型,加上连体裤,虽然还是胖脸加粗腰,但她如同整过容般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和飞扬的神采,让整个灰暗的国人为之疯狂。
说明:只要内心足够强大,能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世界就是你的!
当然,还要足够善良。
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不开心的博啃族只有吃了乐天的精灵族才能开心,因此每年都会举行吃精灵的美食节,而精灵族国王为了改变这样的命运,带着所有族民逃离了精灵树,开始了新的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灵族也放松了警惕,肆无忌惮的狂欢终于又引来了博啃族,为了营救被抓走的精良族,公主波比和另类不喜欢乐的布兰开始了这段拯救同伴的旅程。
蓓蓓的电影世界:http://blog.sina.com.cn/bblovesmovies精灵公主波比规定了一个hug time.每个精灵手上有一个手环,手环一亮,他们就要找附近的人拥抱。
所以,你懂我的意思了吧?
我们观影者手上戴的正是跟电影里精灵们hug time一起发亮的手环。
每次电影里精灵们手环一亮,我门手环也跟着发亮。
哇,这种同步的感觉非常的好,很多没戴手环的人赶紧从包里拿出手环戴上,心情非常快乐。
而“快乐”二字正是电影想表达的主题。
[简单却走心的阐述真理]其实真善美的故事谁都懂,如何寻找快乐谁都懂,但是如何用最简单的故事让人感动,达到走心的目的就不容易。
博啃族觉得只有吃了精灵才能得到快乐,所以他们就一根筋的就是要吃精灵。
弱肉强食的生物规律一直存在。
就像蓝精灵和格格巫,猫和老鼠,永远都在你追我赶,故事永远循环。
这一次,梦工厂选择了从根源解决问题。
精灵们要想彻底改变生存危机,这一次干脆直接扭转博啃族的思想!
是谁说的只有吃了他们才能获取快乐!
获取快乐的最根本的源泉来自于爱。
于是恶搞了灰姑娘的故事,爱是改变一切固守成规的动力,也是带来快乐的最根本源泉!
让博啃族的国王感受到了爱带来的快乐,就不需要吃精灵。
皆大欢喜,一举两得。
[流行音乐歌舞片]我就是说为何这里面的歌舞片段用的歌曲不是传统迪士尼音乐,而是攥改了很多流行音乐,尤其是贾斯汀的曲子。
原来贾斯汀不仅是本片配音,更是本片音乐制片。
所以当这些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从这些可爱的动画人物嘴巴里唱出来时,全场都爆笑,效果真的非常棒!
音乐的这种反转效果是本片出彩的亮点之一。
我们家贾斯汀果然又帅又有才,不愧我稀饭他嫩久。
虽然本片是为了促进魔发精灵的产品售卖而制作的电影,但是拍得如此走心,必须给一个大大的赞👍。
中午看电影,人很少,大概也就6个人吧。
灯亮起的那一刻,还微笑着想那群可爱的精灵。
其实很想等歌曲放完再走的,可是别人全都走了,我只好恋恋不舍的起身。
贾老板唱的真的很好听。
听说结局还有彩蛋,坏厨师和背叛的那个精灵被吞掉了,好可惜没有看到。
虽然在这个影院看3d电影的感受不太好,但是还是不后悔来这一趟。
我想每次看电影都要认真对待,投入的观看,而不是像这次一样还吃着东西(因为12:45开始的,好饿)。
喜欢色彩缤纷的小精灵们,最喜欢布兰奇了。
原来他是紫色的。
打开豆瓣来找认同感,没想到清一色好评,第一条就是「谁觉得幼稚我跟谁急」。
于是默默退出了app,我觉得幼稚啊,你来咬我啊。
反正你也咬不到,哈哈。
电影的正义方,即精灵王国,有一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热闹感,波比公主作为这方的代表,天天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结果呼唤来了恶魔。
这就hin尴尬了,好的是这个热血的姑娘很讲义气,于是就跌跌撞撞地走上了救同伴的路。
在公主红心光芒的映照里,小黑哥显然讨喜得多,拒绝抱抱,拒绝唱歌,一路披荆斩棘,细心思考解救计划。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人夜宿丛林,公主情深意切地唱了一支「The Sound of Slience」,小黑伸手要过琴就丢进了火堆,虽说有点不解风情吧,可心里禁不住暗自叫了一声好,干得漂亮。
并不是「Slience」不好听,也不是我内心有多黑暗,只是这种叨叨叨的强行灌汤行为真的很容易让人反感。
公主所说的话,看似励志温暖充满正能量,但在残酷现实面前除了自我催眠毫无用处。
而反派博啃族人的暗黑气息倒是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画面转换到博啃镇的街景,所有人脸上都写着郁闷,他们机械而麻木地生活着。
犹如冬日里笼罩在城市上方挥之不去的雾霾,那不正是都市里忙碌工作的人们的情感缩影么?
前段时间,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出了一个MV,叫「感觉身体被掏空」,很多人都是边笑边哭地看完的,觉得跟博啃的街景很贴合。
博啃人不聪明,也不坏,只是不快乐,或许他们也不知道快乐是什么。
于是博啃人就成了很容易被操纵的一个团体。
大厨说,吃精灵会快乐,他们就以吃精灵为唯一目标;精灵告诉他们,不用吃也可以变快乐,于是他们就愉快地放下刀叉与精灵热舞。
连情感都是被外人赋予的,想想也是挺悲哀的一件事。
这样想来整个博啃王国,只有洗碗妹一人有情感,会爱会痛会付出会割舍。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
为了躲避孩子扎堆的尴尬,我特意买了影院的早上第一场电影,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那场来了一堆小记者,大概是报社组织的活动(哎心疼一下下自己)。
可能是因为有组织,观影秩序倒不算太乱,只是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挺不好骗,哈哈,看了个把小时,就听到有孩子问,怎么还没放完。
电影散场的时候,呼地全跑了,就剩下我,孤零零地坐在影厅的正中,等待那个十秒钟的彩蛋。
PS:6分,为博啃,追加1分2016-10-30
这明显就是动画版《完美音调》啊!!
长发甩甩大步走开,论长发的重要性
剧情烂透了,老掉牙。两星给音乐
梦工厂是多么喜欢“丑萌”的角色?之前的史莱克系列就是代表作,如今又打了一手好牌!画面真的是想象力爆棚,从始至终都让你置身于载歌载舞之中,音乐更是超级好听,同时还恶搞了【灰姑娘】。去年接二连三失败的梦工厂,今年终于慢慢恢复生机了。估计本片是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竞争之一。★★★☆
好!看!哭!谁说幼稚我跟谁急!一群快乐不起来的食人族,不就是每天拉着一张脸从地铁站走出来的人们嘛,所谓不快乐,还不是不能跟随自己的心意,也就是怂。贾老板的True Colour听到眼泪止不住,或丧或鸡血,自己开心就好,管什么其他。梦工厂一生推!
简直是电影配乐教科书级的电影,什么叫致敬经典,真是比那些港乐堆积的mv电影,不知道高级多少倍。
講了一群長的像史瑞克的trolls幫一群長的像史瑞克的哥特s找到少女心的故事
低幼丑萌
不出所料地好看,人物造型都丑萌丑萌,只可惜有些短。配乐最棒!当true colors和Can't stop the feeling唱起时最有感觉,当然还有那首Hello。结尾曲是动感十足的September。不要以为往嘴里胡乱海塞就会幸福,幸福是发自内心的感觉。哈哈,真富含哲理。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角色形象(至少大多数)要好看,色彩搭配要合理,这两点确实很重要。
一部炫耀毛发CG技术的片子,顺便卖卖老歌,配音阵容很不错。但是这个调调好烦人,像我这种阴暗的人就喜欢阴暗的生活着不好吗,非要强迫所有人都接受快乐的群居生活,唱歌放礼花整天嗨嗨嗨,整片都像是大麻合法化的宣传片,快乐由心而发这种隔夜鸡汤都拿出来卖,说好的尊重多样性呢……好想翻白眼
一锅浓浓的鸡汤...恶心...反胃...理想主义都去死吧...
应该7分的样子,画面还是很有想象力的,这是布偶动画?
听听歌随便看看,适合五岁以下儿童,揭示了一个真理:爱上一群唱歌跳舞的爱豆露你就会得到inner happiness
对于这部初给人映像并不讨喜,甚人物还有些老土的梦工厂新作《魔发精灵》,并没有抱以过多的期待,但真正看完电影,那关于快乐旋律的贯穿始终,令人收获的是最为简单,却被很多人所遗忘的功能——快乐。
武林外传里面佟湘玉有一句吐槽,一个小时的节目,半个小时的广告。现在一个半小时的动画片,四五十分钟都在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对于电影来说,剧情、人物这些难道不应该才是最重要的吗?
这么又丑又吵的玩意被抓走吃谁会共情啊,拿现实世界类比的话这不就是牛蛙吗,丑,吵,活着恶心人,但是做成煲仔饭!火锅!粥!是多么能带给人快乐!不想被吃就进化得难吃点啊!
幼儿动画。即使音乐赞也无法掩盖它的平庸。
我竟然17年就看过?不记得了,今天又看了一遍…视效还是挺牛的
Be happy 一起来唱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