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杨梓
主演:张佳,周天保,张伟,侯奕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年份:2016
简介:毛毛,一只原本又笨又怂的平凡狗狗,因一档家庭情感纠纷解决栏目《有话好好说》一夜爆红。然而华丽的转身却只带来短暂的幸福。毛毛因其“明星狗”的身份吸引一偷狗团伙将之绑架,并向其家人索要“巨额赎金”。警方剿灭了偷狗团伙但毛毛却意外走失,从金窝到泥潭的瞬间轮回让毛毛尝尽了人间的苦难,然而不论怎样毛毛都坚强勇敢的面对,用自..详细 >
感觉还不错,没有直接讲他在二战做了什么,如何逮捕他的,而是用审讯过程来慢慢展现这一切。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就是讲以色列特工如何找到他并且逮捕回国的,后来在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中又看到他的名字,这个人就是个齿轮,惩罚他还要反思机器如何开动的
好吧我还是觉得这个人是个变态。
视角比较独特。艾希曼1960年5月11日在阿根廷被以色列特工抓获,10天后被空运至以色列,气候接受了犹太警官阿夫纳.莱斯上尉长达35天的审讯。审讯录制了76盒录音带,转录出了3564页的书面报告。就算有坚称他是骗子的法官,也不得不承认难以理解他为什么向莱斯警官承认了大量除了他本人口供之外再无其他佐证的细节,尤其是他在东部屠杀中心所看见的恐怖情景。次年4月,耶路撒冷地方法院以15条罪状对艾希曼提起诉讼。影片的视角正是莱斯上尉对艾希曼的一对一审讯。影片中本.古里安总理多次就他最关切的核心问题出面干预,那就是艾希曼有无忏悔。莱斯上尉团队最后找出的铁证是,1944年随着败局已定,希姆莱都决定找退路全面停止“最终解决”了,“恪尽职守”的艾希曼𨚫拒不执行新政策,仍在转移匈牙利犹太人。
电影多少赋予了这样一个死有余辜的冷血杀人魔人性的底线。曾经犹疑的手枪,对亲生骨肉的牵念,他于1962年5月31日被判绞刑,最终那封信还是递出了。Thomas塑造的Eichmann形象与真实人物颇为相似,监狱中受审过程淡定的令人生畏。
散了点,题材深度挖掘不够,偏平庸。
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纳粹高管阿道夫·艾希曼的最后告白!
合着海报和剧照都是诈骗是吧,回忆就占了那么一小部分大部分时候男主是秃头状态👊🏻男配有点喧宾夺主之外这片子剪辑也是烂,真是强忍着无聊犯困看到后面的,最后就是德国人演二战时期的德国人为什么要说英语啊好崩溃!!!总之不管从电影形式本身还是历史角度都没有表达出观众想看的内容👊🏻
英雄暮年 帅哥暮年
有点乱。
非常无聊
上当了,讲的是检察官讯问,不是抓捕,很闷
平庸的恶不是让你拍得如此平庸
乏味至极
实在太平庸了,艾希曼这么有张力的角色从造型到展现完全就一刻板的纳粹恶魔,套谁身上都能用,完全没有对人物的挖掘。作为支撑线的审讯平淡如水又臭又长,一个劲儿的揪什么情妇什么受贿这难道是小报采访?真是浪费题材🙄️(and下次别找tk演恶魔了,我三观跟着五官跑了🥲
TK的演技真的好好…而且这个造型和艾希曼本人太像了…像得我有点害怕
电影太短,不足以呈现这样一个重要的人,加上之前看过书和别的电影,不能感觉的这部电影有多少可观之处。
从汉娜.阿尔特看过来……
审讯者与艾希曼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情感情绪的连接,几近是一个找证据一个反驳,插入的旧回忆又该如何看待,审判的遐想抑或是先验的对艾希曼的想象?
审判的目的应是表现正义,但这次审判聚焦于痛苦,怯懦,背叛,耻辱,也许尤其是复仇.阿伦特在申辩中并未止步于指出施害者一方的责任,同时也谈及了被害者一方恐惧制度,囿于沉默的责任,成为其受到诟病与疾恨的首要原因.TK的演技令人唏嘘~
2016.10.07和“平庸的恶”唱反调,片中的Eichmann表现出很鲜明的人性,所谓“执行命令”则明显是妄图逃脱罪责的托词。而且我印象中,审判Eichmann之前,以色列民众的主流情绪是视大屠杀为耻,并不会如片中表现的那样群情激奋。Thomas Kretschmann的形象或许真是纳粹审美的标杆,难怪总被请去演纳粹。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感觉还不错,没有直接讲他在二战做了什么,如何逮捕他的,而是用审讯过程来慢慢展现这一切。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就是讲以色列特工如何找到他并且逮捕回国的,后来在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中又看到他的名字,这个人就是个齿轮,惩罚他还要反思机器如何开动的
好吧我还是觉得这个人是个变态。
视角比较独特。艾希曼1960年5月11日在阿根廷被以色列特工抓获,10天后被空运至以色列,气候接受了犹太警官阿夫纳.莱斯上尉长达35天的审讯。审讯录制了76盒录音带,转录出了3564页的书面报告。就算有坚称他是骗子的法官,也不得不承认难以理解他为什么向莱斯警官承认了大量除了他本人口供之外再无其他佐证的细节,尤其是他在东部屠杀中心所看见的恐怖情景。次年4月,耶路撒冷地方法院以15条罪状对艾希曼提起诉讼。影片的视角正是莱斯上尉对艾希曼的一对一审讯。影片中本.古里安总理多次就他最关切的核心问题出面干预,那就是艾希曼有无忏悔。莱斯上尉团队最后找出的铁证是,1944年随着败局已定,希姆莱都决定找退路全面停止“最终解决”了,“恪尽职守”的艾希曼𨚫拒不执行新政策,仍在转移匈牙利犹太人。
电影多少赋予了这样一个死有余辜的冷血杀人魔人性的底线。曾经犹疑的手枪,对亲生骨肉的牵念,他于1962年5月31日被判绞刑,最终那封信还是递出了。Thomas塑造的Eichmann形象与真实人物颇为相似,监狱中受审过程淡定的令人生畏。
散了点,题材深度挖掘不够,偏平庸。
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纳粹高管阿道夫·艾希曼的最后告白!
合着海报和剧照都是诈骗是吧,回忆就占了那么一小部分大部分时候男主是秃头状态👊🏻男配有点喧宾夺主之外这片子剪辑也是烂,真是强忍着无聊犯困看到后面的,最后就是德国人演二战时期的德国人为什么要说英语啊好崩溃!!!总之不管从电影形式本身还是历史角度都没有表达出观众想看的内容👊🏻
英雄暮年 帅哥暮年
有点乱。
非常无聊
上当了,讲的是检察官讯问,不是抓捕,很闷
平庸的恶不是让你拍得如此平庸
乏味至极
实在太平庸了,艾希曼这么有张力的角色从造型到展现完全就一刻板的纳粹恶魔,套谁身上都能用,完全没有对人物的挖掘。作为支撑线的审讯平淡如水又臭又长,一个劲儿的揪什么情妇什么受贿这难道是小报采访?真是浪费题材🙄️(and下次别找tk演恶魔了,我三观跟着五官跑了🥲
TK的演技真的好好…而且这个造型和艾希曼本人太像了…像得我有点害怕
电影太短,不足以呈现这样一个重要的人,加上之前看过书和别的电影,不能感觉的这部电影有多少可观之处。
从汉娜.阿尔特看过来……
审讯者与艾希曼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情感情绪的连接,几近是一个找证据一个反驳,插入的旧回忆又该如何看待,审判的遐想抑或是先验的对艾希曼的想象?
审判的目的应是表现正义,但这次审判聚焦于痛苦,怯懦,背叛,耻辱,也许尤其是复仇.阿伦特在申辩中并未止步于指出施害者一方的责任,同时也谈及了被害者一方恐惧制度,囿于沉默的责任,成为其受到诟病与疾恨的首要原因.TK的演技令人唏嘘~
2016.10.07和“平庸的恶”唱反调,片中的Eichmann表现出很鲜明的人性,所谓“执行命令”则明显是妄图逃脱罪责的托词。而且我印象中,审判Eichmann之前,以色列民众的主流情绪是视大屠杀为耻,并不会如片中表现的那样群情激奋。Thomas Kretschmann的形象或许真是纳粹审美的标杆,难怪总被请去演纳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