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
Chronic,非常看护(港),慢性病(台)
导演:米歇尔·弗兰克
主演:比茜·图诺克,蒂姆·罗斯,玛莉贝丝·梦露,大卫·达斯马齐连,克莱尔·范·德·波姆,莎拉·萨瑟兰,塔特·艾灵顿,罗宾·巴特利特,迈克尔·克里斯托弗,乔·桑托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墨西哥语言:英语年份:2015
简介:神色有点忧郁的大卫(蒂姆·罗斯饰)是一个专门照顾重症病人的护士。他喂他们吃饭、替他们淋浴、帮助他们大小便, 做一些连最亲的亲人也不愿意干的事情。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却很尽职的人,对病人的照料无微不至。病人过世后,他会感到很悲伤。而在参加病人的葬礼后,他又要开始找一个新病人,建立一段注定要以悲剧终结的关系。为了纾解精神..详细 >
很平静、很平常、很生活化。
sad
太写实了,看得头疼。
太悲伤了
【D+】剥削藏至更深更后处,其余是收敛的长镜头描绘的煎熬日常。自然也比近作要好。
结尾吓死人
影片前三分之二都极佳,尤第二段关系的培养及变化的递进都在人物状态与整体情境之内。儿子事件的揭开提早了电影的完结,使得一直藏匿的David的另一身份暴露,而此后不加变化顺从这一身份完结第三段叙事。于是第四段叙事和人物结局更像是无法操控下的妥协做法,但反过来回顾第一段却仍在整体架构之内。
看完三部导演的作品之后,尽管对他“出于意料之外”的结尾设置有所预期,但还是有被惊艳(惊讶)到。看完《chronic》会觉得结尾是神来之笔。人近暮年,身体中的齿轮一个个退化、生锈,这个时候早已顾不上隐私部位的羞耻感,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也常常是艰难而无力的,死亡反而是最好的归宿。 David的人生是平淡无奇的,他与一个个濒临死亡的人们相遇相知,陪伴他们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在此过程中,这些来来往往如同过客一般的人们也支撑起David的整个人生,他会跟别人说刚死去都病人是自己的妻子,假装别人的身份,答应别人安乐死的要求…这是一个怎样孤独的人啊,结局的死亡来得猝不及防,但却仿佛早已注定。
脆弱
用一种代入感体会周遭,很巧妙~
和《寂静人生》有得一拼,善良的人却不得善终,两个男主被同一辆车给撞死了!
飘过
没懂 但这个调调还蛮喜欢的
护工和邻居类似,“熟悉的陌生人”,清晰的身份终究模糊不清。一种缓慢的折磨,关怀者缺少被关怀。节奏和表演都很独立电影,剧本不错,改成话剧可能猛很多。剪接有点书生气,情绪没到已经接过去了。没看过蒂姆罗斯这么生活化的表演,习惯了他之前夸张的演技,这次耳目一新。三星半。
生活就是慢性死亡
导演其实一直以来都挺重口的,喜欢关注甚至营造一种极端的情境,譬如本片看似平静,舒缓,日常,但主题异常沉重——死亡,全片一直处于对死亡的凝视之中,直到最后一秒死亡的突然降临。导演的才华在于将看似平铺的日常拍出了节奏,拍出了韵味,当然蒂姆罗斯的演技也有加持,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笼罩了悼亡感,三个护理对象层层递进,一步步逼近男主的内心黑洞,无法疗愈,只有死亡能让他们相逢。
他太想把“送走自己儿子的爸爸”这个身份代谢掉了😭
和《护工故事》一起看的,还挺有意思的反差。一个是不动声色的消沉,以为所有痛苦都可以承受;一个又太理想主义乐天派,一切重回正轨。如果说蒂姆·罗斯是躲在阴影中沉郁不言,那保罗·路德更像是站在阳光下晒伤自己,大概是都太慢条斯理的关系,基本看不到情绪波澜,略潦草。中和一下就好了。
过度生活化,碎片化,对我来说也是一种chronic,what is this all about?但真实的生活的的确确是不需要自带BGM的,需要的只是我的热情和高效。
结尾的方式让我想到Still Life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