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非常好的喜剧片,非常轻松幽默的讲述了两个对魔术充满憧憬的孩子走上自己大师之路,但面对困难和困惑时,才发现,真正成为大师还需要人性和友情的考验!
我很不解为什么很多人在这部片子期待多么炫酷的魔术表演,因为翻译是《超级魔术师》?
怕是直接翻译《难以置信的波特·伍德斯通》就没这问题了吧?
看看男主角列表吧,几个喜剧红角能有什么炫酷的魔术表演,您当这片儿是《致命魔术》或《魔术师》呢.....这部片我觉得金凯瑞表现的一般,史蒂夫布西密表现最出众,卡瑞尔一直就那样也没什么太出彩的地方...好片!
推荐!
我本人其实真的很讨厌五毛党,但是看了这部电影,让我不知道如何评价,如果不说呢,感觉挺好的一部电影不评论下,对不起那么兢兢业业的电影人,如果给高分还没有达到我心理的预期和精神上的享受。
电影本身的故事不错,但是开头就在醒目的位置告诉你了这个电影发生的年代比我岁数都大,所以没有办法感受更高深的时代科技魅力带给我们的更高感官感受。
新与旧的对比,本来就是一个让人无休止的话题,但是当兄弟友谊面对新鲜事物的碰撞,当事业上升到一定瓶颈的时候,难道非要经历人生一次重大的刻骨铭心的洗礼吗???
我一直很费解,为什么养老院的老魔术师没有把自己的经历和教训传授给接班人呢???
前面的众叛亲离是不是用了太长的时间描述呢,后面的成功演绎塑造的是不是又太短了呢???
电影最后我以为是用起重机整体搬移呢,结果竟然是人工快递,人工快递啊,嚓,太刺激了。
如果电影最后不是金凯瑞的标志表情和动作,我真的就没有认出来这么个老牌喜剧明星竟然演技落后成这个样子·····难道电影本身的深层次含义也在影射什么嘛???
前半部分的内容真的很幼稚甚至无脑,以至于想直接放弃。
但其实整部电影的立意我认为还是比较高的。
主演从魔术事业的顶峰到沦为为养老院老人表演的低谷,在遇到偶像后重拾演绎初心。
前十年的辉煌让他丧失了对自己事业的热情,而坚持下来的原因无非是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
偶像的不同在于,当他发现自己热爱的事业变为毫无创新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时,果断离场了。
而主演也终于为自己的不思进取被时代所淘汰,绝非是为所谓的“新星”取代。
电影中,最为经典的一幕我想便是老魔术师就“鸽从瓶中飞出”做出的解疑片段了。
鸽子之所以能被装进瓶中,并飞出来,是因为被削了一点骨头,其实也是内涵人要有所突破必定要经受一些磨难,或许是精神上的,或许是身体上的。
而当时的主人公其实就处于“被削骨”的阶段,并且最终再次迸发了创造力。
当然,并非“削骨”了就一定能得到成长,重点在于自己是否能从中得到教训。
所以这部剧,我更愿意把他看为一部励志电影吧。
超级魔术师 (2013)6.22013 / 美国 / 喜剧 / 唐·斯卡尔蒂诺 / 史蒂夫·卡瑞尔 金·凯瑞
这部电影正如同它的台词:强奸大脑。
Jim carrey 出来的时候我震惊了,这是哪个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病人。
留着一头黄不黄黑不黑的个性长头发,还展示了一个用生命来表演的重口味魔术,看来真是为了本片豁出去了。
但是,我有些怀疑,Kim carrey 是来打酱油的吧!
除了那几个有些变态的秀,基本上买看见他啊!
Steve buscemi 本身就是笑料好不好,他不用开口就颇有喜感了。
Steve carell 在本片组合中担任着花瓶的角色吧,虽然不是很帅。
但总归是主角。
Olivia wilde 确实还是那股仙女风,给影片增彩不少。
虽然是配角,但依然掩盖不住她的光芒。
本片中Burt坚守着怀旧风格。
但当Anton提议创新的时候他还是身着旧服装,由此便可凸显他真的就是个旧货。
虽如此,但当他们进到箱子的时候,我觉得肯定是抱着拼一拼的心态来赢得昔日的荣耀吧!
20分钟。
才20分钟Burt就坚持不住了,开始大耍疯癫,满是笑料,还差点把命搭上。
闹出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魔术表演,至此,翻身行动彻底宣告失败了。
而两人30年的友情也面临考验,最终选择了分道扬镳。
昔日的光辉岁月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空荡荡的房子和孤独的心灵。
依然还有Show,但只有Burt孤身一人。
看上去呆呆的傻傻的,非常滑稽,想必他自己也心知肚明吧!
随即而来便是破产。。。
落魄。。。
打零工。。。
无家可归。。。
怎能让人不唏嘘呢?
当Doug说出500美元的诱惑时,Burt的急剧转变令更是让我开怀大笑。
转眼一想人都不是这样吗,在你穷款潦倒的时候,谁还会记得你以前的荣耀,根本没有人想看你的现在的倒霉模样,说白了就是根本没人鸟你。
此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现在的Burt,正如同小时候一样。
而证明他的机会也随之到来了。
不过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美好。
他的死对头竟然也在,真是狭路相逢,不过不是勇者胜而是上演了一场喜剧魔幻秀(小型的),P.S.虽然最后他灰溜溜的走掉为结束。
但是30年的友谊不是盖的,Anton 回来了,由此:两个过期“谐星”发奋图强的奋斗史上演了!
正如所有电影一样,最终也成功了,意料之中。
单纯的剧情也很符合大众评审,快乐嘛,谁不愿意呢!
影片一再强调的:新的等于价值。
这句话放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正合适不过,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你不做第一个开拓者就会变成那个最后一个跟随者。
不管怎样,影片是让人观摩和娱乐的,总体来说不错,值得一看!
说实话,我看这部片子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位喜剧大师的斗戏,顺便瞅瞅牛逼的客串,这本来应该是很精彩的一部片子。
我没有专业知识,只是谈谈观众感受,整部电影看下来史蒂夫和金凯瑞似乎已经脱离剧本在斗戏了,因为这剧本写得真是---狗尾续貂。
很好的开头,金凯瑞人物性格也让人眼前一亮,史蒂夫一贯的冷幽默尽显无遗,但是到了特别是最后的时候,两人角色的性格地位转变未免也被编剧一笔写得过头了:金凯瑞应该是新生力量,也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新奇与欢乐,而且前端部分塑造的性格还比较远离争斗,怎么伯特被艾伦老前辈随便一点两人性情都变得那一个迅雷不及掩耳,完全脱离现实,瞬间出戏了有木有。
最后二位都是在秀演技,而不是在演剧情,想必他们内心也略不爽吧。。
只是觉得很可惜,略加修改这应该是一场非常华丽的喜剧盛宴,但导演编剧的小清新励志情节,美国电影一贯的憎恶分明情节(这也是我不太喜欢独立日的原因),毁了好好的Crew,好好的框架,就差这么一点,却谬之千里。
(话说王尔德小姐完全酱油感。。
)
说实话当初看完预告的时候,还是很期待这片的。
觉得挺震撼,何况还有金凯瑞。
但事实并非这样,说好的惊奇神奇的魔术呢?
魔术效果感太无存在感了吧,很多地方甚至已经不是魔术范畴了。
说是表演还差不多。
但是或许片子的中心,更多的是渲染友情和爱情吧。
当艾伦·阿金说出对魔术师的定义:那种敬畏感,惊奇感,那种宇宙中的一切皆有可能的感觉,造就你成为魔术师。
那刻我有些许感动了。
幸好史蒂夫在后面补了句:当然还有女人。
泪点变笑点。
就算蒙人,您也得找个托吧!
——《超级魔术师》观后感都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于谦捧哏郭德纲,多个人吃饭都吃得香!
瞧我这个吃货,总忘不了吃!
如今这世道,一个人成事太难了!
更不用说像魔术这种是个明白人就知道假的生计,你要没个帮手,你能哄住谁啊?
所以说善待你的帮手,其实是给自己留饭碗!
你要磕碜人家,那好,一拍两散,恶言相向,脸皮撕下来踩在地上,到最后谁也没有好果子吃!
《超级魔术师》([美] The Incredible Burt Wonderstone,2013年,导演:Don Scardino,编剧:约翰•弗朗西斯•达利/Jonathan Goldstein;主演:史蒂夫•卡瑞尔/金•凯瑞/史蒂夫•布西密 等)就是说这个理的电影。
要说认真花时间看这部电影,那您算是白瞎了!
这片连快进带拖着看,15分钟就足够了!
从剧本的角度,评价它中规中矩都过高,简直是老生常谈,基本上没有啥创新度!
唯一的亮点就是原本以为打酱油的金•凯瑞一直将酱油坚持到底,到最后脑袋上挨了自己一钻头还能抢走两位男主角的风头,没办法,这就是实力!
可能看惯了《大西洋帝国》里史蒂夫•布西密那张奸诈邪恶的脸,对于他在本片里的又跳又扭地卖萌,不是感到可耻了,简直是可怖,实在是难以转换口味!
总而言之一句话: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伙伴,切记切记,生气的时候管住自己的嘴巴,莫说过头话,伤了别人的心迟早你得还的!
《超级魔术师》,一部中规中矩的美式喜剧电影。
Burd和Anton是两个从小搭档的魔术师,在Las Vegas的赌场里为人表演魔术,声名远扬。
不过两人不思进取,10年间没有换过魔术内容。
于是,一个自残型的魔术师,Jim Carrey扮演,逐渐抢了他们风头。
故事从两个立志学习魔术的小孩开始,到功成名就,然后纸醉金迷,瞬间转入落魄,再经过高人指点,幡然悔悟,然后再次出人头地。
故事脉络稍显陈旧,片中的魔术也不是太吸引人,不得不承认Jim Carrey还是演美式喜剧的鼻祖,他的出场甚至盖过了主角Steve Carell。
本以为是一部真正的魔术表演,谁知道是一部“励志片”,每个人在发红发紫的时候都会迷失自我,自我膨胀,这也是一部自我救赎的片,但是比其他“自我救赎”的片有些说教的味道。
这部影片唯一出彩的地方就是金凯瑞无厘头式的魔术表演,还有最后一段把观众熏晕,把他们一个一个像海地骚乱一样,把死人一个一个扔到货车里,尤其搞笑。
以前看多两部魔术,一部是央视六台最近播放的《魔术师》,这部魔术师电影相当的梦幻。
另一部就是致命魔术 The Prestige (2006),这部影片也是相当的诡异。
这两部魔术中都曾经出现中国魔术。
豆瓣中有一位已经写一篇豆瓣就是介绍中国魔术的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80330/discussion/12847711/,写得非常详尽,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前年,我看过魔术揭秘,彻底消除了魔术在心目中神秘感,但是这种感觉一旦消失,就只能用欧美的科幻特技才能添补内心的那种惊奇。
这种影片看过一遍就可以,不过为了金凯瑞,还是值得再来一遍
——期待中的大对没见到,两大主演卡瑞尔和金·凯瑞也pk得一般。
——卡瑞尔的冷面幽默跟金·凯瑞的变相怪杰相比,基本完全落于下风。
——但是就励志性和人文性这点看,这部片子还有得一看吧。
——另,女主角很合格,表现出乎我的意料,表演很有层次感,不信的可以从前往后看专门关注一下。
尸体先生演的真好
那是女人间的友谊啊。
很多行为感觉太牵强了,但电影有股悲美的气韵,三星半
欠点火候;只可惜姐儿几个没有把业务做到底,那样可以和美国的阳光清洗联系一下,合作业务。
sigh 点一支烟……
略无聊
太棒了!
觉得还行。看完觉得有些人真是巨坑。 孕妇和尸体男是夫妻。 四个熟女一起在便当厂里打工赚钱。孕妇挺着肚子打工要回家伤痕累累被家暴。回家累了睡觉。尸体男却赌博狂输觉得有诈得罪了赌场的人被揍一顿醉醺醺回家。尸体男看到孕妇就一阵家暴。接着去睡觉。孕妇就拿皮带勒死了尸体男。接着打电话给女主。女主的老公失业成了混吃男。儿子自闭叛逆。完全不理女主。女主接电话以为孕妇开玩笑。去了他家看到尸体才惊了。孕妇接着疯狂坑女主。一起尸体放女主车厢里。说第二天就去抛尸。女主信以为真。结果孕妇请假在家吃喝玩乐。让女主自己想办法。女主只好叫 媳妇女来帮忙。媳妇女在家伺候瘫痪的婆婆。女主让他还钱还是帮忙二选一。媳妇女就帮忙运尸体。接着两人一起解剖。最后一个穷逼女想找女主借钱。也看到了尸体被迫一起分尸抛尸。 后面 剧情走向还行
目的大于内容。
少了很多原著的细节和亮点
日版《末路狂花》
选了18年前的一部电影《熟女杀人事件》观赏,电影没有中文片名翻译的那么劲爆,但是还是被几位女演员“真情的出演”而打动,特别是可爱的室井滋。作为一部精简的“女性电影”,几位女性在片中为各位肢解了“男性”的身体,也间接了肢解了男性社会的“实体”。
绝望,无止尽的绝望,然后爆发,然后更加绝望,然后对生活重启期待,但是前路已经支离破碎,然后存着对北之国境的向往继续生活。“到了那里,就能重新开始,于是不得不去那里,不去那里,就什么也做不到,就什么也无从开始。”这种似乎天经地义的认知有着太大的欺诈性,其实,到了那里,什么都未改变。
改编自日本社会推理女作家桐野夏生的原著小说《OUT》,中文片名叫《熟女杀人事件》有些太俗。原著小说还是比较精彩的,电影版的导演不是太有名,从导演开头对小说情节精简的删减和表现可以看出这个导演是懂得如何编排情节和拍摄故事的,这与日本很多电影流畅的叙事和准确的镜头剪辑都能反映日本电影制作的发达一样。但是从主妇因为家庭矛盾杀死丈夫后的情节开始,电影离原著的主题和精神就越来越远。在选角上虽然演员的表演都很出色,但与原著还是有较大差异;主妇杀死的丈夫之前在赌场赌博因为纷争被赌场老板殴打,丈夫死后尸体被主妇们分尸,死因被怀疑到赌场老板,饰演老板的角色和对主妇们的复仇都很表面程式化,缺少情节铺垫。原著是想揭露日本社会的剥削,以分尸处理尸体象征为了金钱而为资产阶级毁尸灭迹,但是电影改成了主妇之间的互助情怀。
很有趣,很细腻,很生动
评价:傻逼
太细腻了,主要是演员太赞!男人一定看不懂。
差骨劲,老是这样,可以成就异色大女人的条件下,日本女的总是为了别人抛弃现有的一切,总是满怀恻隐,憋屈还看得开。
“死”这个字就是在服装厂的车间里阿姨们教我写的。
越看越吸引人~这是一部喜剧片,女人片,社会片,从最初的迷茫分尸,到后来的追求目标,是如何的隐忍与淡定。虚荣邦子的送包举动,竟然有些催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