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开始,是重复动作的DOM,拿着三明治,看着电视节目。
时不时的被电铃打断。
小气抠门的英国人,渴望去英国的三个法国小子,一个自称仙女的FIONA。
加上追逐,诙谐,幽默,以及无厘头的表演元素精美合成了这部电影。
我所想的,就是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仙女,但是有那么一个人去拯救你,让你做一个自由奔跑的人。
对于DOM而言,这个人就是FIONA,这个兴许是冒牌的仙女。
没有特殊性,这个仙女走进了HOTEL,用无厘头的方式救下来被三明治噎住的DOM。
并告诉他,自己是仙女可以许下三个愿望。
于是,耐不过,DOM便说自己需要一辆摩托车和永远免费的加油卡。
第二天,这些都如期而至。
两人的爱情就此开始了。
约会,是在美丽的海滩,海底的奇幻舞蹈。
这时候的DOM,不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
他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
可是这些都在夜晚醒来之后消失殆尽。
就像我们生命中,也出现了绚烂的烟火,可是熄灭之后,剩下都是海浪轻拍海岸的回声。
我们会质疑自己。
DOM,同样,在思念和疑虑中,思考自己遇上的这些。
直到F在精神病院中用镜子反射出一道光,照亮了DOM。
拯救心爱的人,和爱的人一起照顾孩子,躲避警察的追逐。
片尾,F在黑板上一直写,仙女不存在。
仙女不存在。
其实,仙女是存在的。
当你沉默于生命里,机械的生活。
仙女会来带你的身边,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世界。
像一盏明灯,照亮你和她在一起的时光。
最后,FIONA和DOM一起推着他们的宝宝奔跑着,后面还是跟着医生和警察。
F问D,你想到了第三个愿望么?
没有。
慢慢来。
也许,没有第三个愿望,因为仙女帮你实现了后就会离开。
法国的搞笑片,绝对是别出心裁,永远捅在你意想不到的笑点上。
当然,选一个本身就长在笑点上的男主角,也是相当加分的。
说起来,这个下雨天没伞只能套个塑料袋的中年loser,这打工仔的心酸是一点没体会到,完全转化成了笑点。
这个男人,下雨天骑着个单车赶着去上班,就是小宾馆的前台而已。
梳洗罢,男人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客人。
这个英国人带着宠物,但宾馆有规定,宠物不得入内。
语言不通的老外,折腾了半天才明白意思,然后走了。
男人刚准备吃一份自制的三明治,老外又回来了,带着个“行走的行李包”,男人看在眼里,但绝对不说破,麻利的给老外办了入住,他着急去吃他的三明治,甚至连老外把他的笔给顺走了也没察觉。
这老外顺笔的习惯大概已经日久弥坚了,接二连三的顺,顺得男人恨不得买一支能粘在桌上的笔(话说,办公室最容易丢失物件,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男人这个三明治是在有段时间内吃不着的,但这也是好事儿,毕竟,男人这心不在焉的“自制”,可是把瓶盖给夹里头了。
很快,第二个客户上门。
这位自称是仙女,表示可以满足男人三个愿望。
男人一脸的嫌弃,仙女?
仙女长成这样啊,你饶了我吧。
为了尽快吃到三明治,男人也是相当配合的,许愿嘛,这还不简单。
第一个愿望,希望能得到一辆摩托车。
瞧瞧,瞧瞧这么点出息,这和“等咱有钱了,早餐点三个油饼”有啥区别。
男人大概也知道自己格局小了,但为了面子还是得死撑下去,随即表示,第二个愿望是小摩托永远可以免费加油。
好不容易哄好仙女,男人终于可以安静的吃个三明治了。
但是,仙女又来捣乱,就要跟男人要三明治。
男人当然不愿意了,蛇精病,要吃自己买去。
于是,男人欢快的把瓶盖给吞下去了,差点把命给搭上。
当然,关键时刻仙女出手相助,总算是救了男人一命。
在地板上躺了一夜的男人,第二天醒来,发现真的有一辆摩托车。
后悔吧,早知道许愿许个大的啊。
关键是,男人压根儿不会骑摩托,这驯服摩托车的过程,必须相当精彩。
仙女离开时,在客房镜子上留了约会的时间和地点。
男人一看,有门儿。
这次可不能让仙女跑了,不是有第三个愿望么,这第三个愿望必须是——再来三个啊。
此时的仙女,为了约会,也是下了本钱了。
一身装备基本靠白嫖,这逃跑的过程中,竟然邂逅了一名小伙儿。
怎么滴,这是交流一下白嫖心得还是咋滴呢。
这朦胧餐厅,绝对是名副其实。
餐厅老板这高度近视不是盖的,但总是感觉餐厅老板是冲着仙女那非常有内容的地方去的。
约会完毕,仙女带男人去见识了一下所谓的“永远免费加油”的地儿。
这么一桶,够小毛驴骑个一辈子了吧。
高兴,既然来到海边,一场游泳是免不了的。
仙女大发福利,看得海边三个少年一脸的迷茫啊。
在这里,有一场非常“奇妙”的舞台剧,男人和仙女煞有其事的表演,真的让人“如痴如醉”。
可是,当男人光着身子回到岸上,仙女已经消失了。
男人像是经历了一场失恋。
正悲伤时,一个“鸟人”飞了过来,告诉男人,仙女被人“控制”了,她的法力正在消失,希望男人去拯救她。
然后,这“鸟人”飞不动了,直接拍地上了。
此时的仙女,为了不打针,正和护士捉迷藏呢。
但一番折腾下来,法力全失,被护士打了个正着,从此被困医院。
但被困的仙女也没闲着,一方面通过镜子求救,一方面还和病友们玩了一会儿牌。
等到男人来搭救时,仙女已经服药过多(都是玩牌赢的),光荣昏迷。
要问这男人,为什么穿成这个样子来搭救仙女,当然是有原因的了,这可是逃跑的关键道具。
一番折腾下来,仙女和男人终于在楼顶开起了趴体。
但动静实在太大,惊动了那个喜欢顺笔的老外。
此时,仙女神奇的肚子开始分娩,男人的手指被压也是痛得大叫。
相较而言,还是男人痛的比较厉害。
然后,一帮人准备跑路,包括喜欢顺笔的老外,海边的三个少年,还有这一家三口。
跑路需要钱啊,咋办。
正好,宾馆的收银台里头有呢,拿着就走。
但,跑路也是需要仪式感的,所有人,扎堆到“朦胧的爱”那里,来了一场狂欢。
故事里头,没有一笔废笔,出现的人物全都有用。
这一晚,所有人都喝大了,高度近视的老板不得不亲自开车替他们跑路,但心大的仙女直接把孩子落车上了。
于是,上演一出追逐大戏。
即便是到了“紧要关头”,仙女也没忘记问男人,第三个愿望是什么。
故事主打一个搞笑,笑点相当密集,法国人的脑回路没长在咱国内喜剧的套路上,还是相当酣畅的。
当然,该发的福利也不差。
最喜欢的一个情节 当多姆在天台倒腾两棵树时,对面菲奥娜拿着一块碎玻璃把阳光反射在男主的脸上,光斑追随多姆的脸,终于让他发现了被困在医院里的菲奥娜,多姆搞怪似的救出了被困的仙女。
这一段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随手捡到的碎玻璃,悄悄带到学校里,趁着中午那一点小小的阳光,悄悄的反射在某人的脸上,带着恶作剧的,也有点别的,不厌其烦的转动镜子,阳光在他的脸上来回闪烁,是喜欢的人吧,就好像恶作剧之吻里湘琴第一次见到直树时在情书里写的,仿佛他在哪里光就在那里。
是精神病人吗,如果是,那多姆一定也是。
是正常人吗,如果是,那菲奥娜一定也是,无论你是怎样,我总能与你相配。
法国电影展一年不如一年,宣传几乎没有。
每年的四月,我们都要随时关注不听搜索才能确保能看上法国影展,真累心。
因为每部参展影片的介绍过于吝啬,我不幸地选中了这部片子。
影片开头其实还是很令人期待的,一个呆板缺乏生气的旅馆夜间值班员和一个从天而降的二逼仙女,究竟会发生怎样的碰撞?
但越到后面越令人失望。
真不知导演究竟要表达什么。
男主角多姆被一个精神病似的仙女所引诱对生活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这种激情甚至包括从以往寡言少语谨言慎行发展为盗窃旅馆钱财,是因为社会太冷漠了吗?
菲欧娜第一次被关进精神病院时,隔着房门与另外两个病人玩牌,赌注是各种药片,因为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过上类似正常的生活,所以对精神病人实行的管制缺乏正当性?
或者三个黑人小伙梦想到英国是否表达了导演对法国政治现状的不满?
还有那个爱占小便宜并且奸诈的英国佬是不是对英国的一种讽刺,从而间接表明没有乐土?
唉,都不知从何说起了,导演可能是福柯的信徒,至少看过他的《疯癫与文明》,但解构地有点过分了,至少超出了我所能接受的程度。
不过解读总是多方面的,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失败的探索,也许有人觉得这种天马行空的表述方式很对胃口。
三年前的法国影展,看了他们夫妇的《伦巴》,喜欢得要命。
而且最神奇的是,映后两位主演还来现场回答观众的提问。
自己也小小追星了一下,找二位签了字,还跟男主合了影。
看到他们新片,约了朋友一起去看,很是期待。
看完有些失望,仍然运用了很多舞蹈元素,片中也依旧很多小幽默。
但在故事叙事上,却有些薄弱,也可能是背景知识的缺乏,理解上存在着很大的鸿沟。
不知道电影的原意是什么,但我以为她并不是“仙女”……120520晚1306
电影刚开始,一直担心那个夹在三明治里的瓶盖。
以至于仙女出现的时候,也来不及吐槽她的邋遢。
男主在大雨的路上整理自行的链条,此后晴朗的灰蓝的天空。
现在回想尚能想到很多的细节。
画面感非常强烈。
舞蹈和音乐也很引人入胜。
我最喜欢的不过是我愿意做你的仙女,你愿意相信我是仙女吗?
一直没有说出的第三个愿望也点出多姆想跟菲欧娜永远在一起的心。
因为传说中仙女完成了三个愿望不是会消失么。
如果深究下去。
电影中诸多细节的铺陈以及暗讽,也许一一对应了现实生活。
这出荒诞的喜剧,带着主角们的固执天真,一直在追逐。
在主流社会看来,他微小而无能,她是精神病人。
加上无业非裔青年、语言不通的游客,这群边缘小人物没向主流竖中指,因为他们是自足的。
并非他们故意视主流如无物,主流对他们就是无物。
他是无能还是有能因而成了题外话,她是精神病或仙女也无需再分辨。
这个卑微的看门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他没有耿耿于卑微,但也并未自大。
那么他是不卑不亢的吗?
也不是,因为他该气馁时气馁,该暴躁时暴躁。
他的独特在于既不评判别人,也不受别人评判,不知评判为何物,也就是自足。
和人物的气质相仿,影片也同样没有呈现主流。
或许有其一点点影子,也就是作为秩序代表的店主老婆婆、警员和精神病院护士 。
笨拙而屡遭戏弄,油罐大爆炸,创作者小小的发泄也在抚慰观众,但似乎略微减弱了自足的主题。
自足者无需主流认可,主流才渴求所有人认同其评价标准,张牙舞爪地四处炫耀自己、贬低他人,其实空虚而心虚。
当然,在可预见的将来,绝大多数人类仍然不能逃脱这头无孔不入的八婆,但若能,它窘迫惊惶的光景一定很可笑。
破坏秩序,破坏财物,协助少数族裔偷渡,鄙视物欲,最后获得快乐幸福,这是欧洲左翼朴素的憧憬。
就连美国也爱叫人loser,此国更是恨人有笑人无的重灾区。
我未能完全免俗,对这条出路虽然向往却不相信,因此本片并没有打动我。
评分低还有个原因。
欧洲大陆一些清新小作笑料比较生硬、想象力不足,本片亦然,而且表演夸张像舞台剧。
惟独女球员唱歌一幕,颇有周星驰式无厘头神韵。
戴夫不分场合乱扮警笛,最后终于应景,也令人捧腹。
标题被我起的像某家面膜的广告= = 但这确实是我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
看上去有些其貌不扬却充满肢体魅力的两个人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用他们的方式讲述他们对生活和爱的理解。
如果说仙女是具有某种神奇力量的女人,我想Fiona绝对是。
影片的开头,Dom百无聊赖的接班、制作三明治、准备度过又一个无聊又忙碌的夜晚他两眼无神、心不在焉的把瓶盖敲进三明治却丝毫没有察觉但是他的内心其实充满对爱的憧憬与期待 从他目不转睛的凝视着电视机小小的屏幕准备看一场浪漫电影就可见一斑在不断被各种人与事“骚扰”后,他终于拔掉电话 准备安静自己的晚餐却被瓶盖卡住 Fiona,那个自称是仙女的住客,突然赶来解救了他并说可以满足他三个愿望。
Dom随口说出了两个愿望后,在仙女Fiona轻盈的踩背舞姿中睡去。
不想愿望却一一实现。
而他,也爱上了仙女。
在经历了一系列看上去无厘头却有趣感人的时光后,他们排除万难到在一起。
影片充满了各种追逐和肢体互动,而这些 又与他们俩在天台上安静的相视而笑形成对比每次当Fiona面带微笑的问Dom想好第三个愿望了吗?
Dom摇摇头说没有,Fiona笑着说:慢慢来。
或许是Dom害怕说出第三个愿望Fiona就会离开他或者他们在一起的幸福感已经足够,他不再需要第三个愿望了。
或者和Fiona在一起就是他的第三个愿望
开头很不错,钩着我看完了,看完又后悔,怎么花这么长时间看它了。
很荒诞、轻喜剧。
剧情拖冗的看不下去。
有几个问题:1、是仙女吗?
为什么有个人会飞呢2、会飞的那个人忘了的问题是什么理解力有限,请尽情嘲笑我吧,哎……
观众对《仙女 La Fée》的愤怒与不解,源于主创对笨拙形式的极限追逐,那种充满在舞蹈,形体,剧情和人与人关系中的笨拙,甚至一段段笨拙的幽默点,都是对人类最本真关系的致敬。
两位主演是法国小剧场演员,这是他们第四部系列独立电影,有完善的市场需求。
最好与导演座谈结合观看。
男女主演是夫妻相的怪人,最似丑角的演员。
但真人聊天却魅力非凡,长相绝对过目不忘,却大方善谈,给人无穷的亲切感,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让这么一部小片成为影展主映长片。
同去的朋友到现在还饮恨没有和俩主演合影,还好他们会去成都和大学生零距离座谈
当且仅当,一个神经病遇到一个弱智,爱情才成为可能。
一般般的法国喜剧
三星半。
荒诞疯狂无厘头我都可以 但是演员外形太偏离大众审美我是真的不太行。。。
默片情结,但是没有雅克塔蒂的智慧,装疯卖傻成分多。
谁说仙女就一定是美女呢。呵呵,很温馨的片子,静静地在飞机上看完了整部还是不过瘾。
爱情就是我的第三个愿望,我希望它一直这样
7.7;we should watch this together
是我没认真看??我真的没有看懂 而且可能是字幕翻译的问题 我一直觉得很不可理解 和无厘头
关于所有无法解释的。。。
你神经病啊
http://dl.dbank.com/c0x8z0qwq3 自从仙女降临那座城市以后,所有人变得笨拙而可爱,一切事都显得没有那么糟糕了。
之前导演兼演员来我们学校演讲,我看着宣传觉得好扯。现在看来片子,感觉跳舞不错,猪脚们丑了点
太美妙了~
两个年龄不小的人老在跳一些奇怪的舞。。。
这两口子真是绝配,Fiona和Wes Anderson真的不是走失多年的兄妹?
原谅我不够文艺。
可以纯真可以拙朴,但你分寸永远蠢到底,没有基本的逻辑了就会让人觉得难以忍住困倦与厌烦
抱歉我没看懂。
推荐给穿金路波罗村宾馆常设为保留片目[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