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们不懂识人,误认恶人为友;年少时我们固执任性,非要问个究竟;年少时我们放纵悲伤,轻易放松警惕。
年少时我们不听劝告,让爱你的人伤心。
而更让人可惜的是,这些其实都算不上是错误,都是成长的代价,只是有时候这代价太大了些。
Rambo阻止Gabriela去墨西哥时说,我见过人心有多黑暗。
最后他就把黑暗的心挖了出来让大家看看。
我并不太在乎血浆喷张的打斗戏。
我只是想,Rambo将马全部放了,地道全部炸了,人全部杀了。
那他呢,他的生活是不是也全部完了呢。
即便杀人不犯法,他的精神家园呢,Gabriela没了,马没了,地道没了,Rambo还有么。
这种复仇并不是将你打入地狱,而是我跳入地狱然后拖你下去。
Rambo将房子布置成战场之前,让Maria驾车离开,她说,我会悲伤到我死的那天。
留下面部神情失调的英雄,让造成这一切的人付出代价。
但无论如何,回不来的终究是回不来。
你依然会悲伤到死的那天。
对敌人的一击致命,再补一枪,从不给敌人反扑的机会,没有其他电影中主角因为仁慈放过敌人,反而又被敌人偷袭,最后不得已打开杀戒的场景,兰博选择了动手,就是绝杀。
整个故事一条线下来,没有烧脑的情节,酣畅淋漓,家人的温情,家人遇难后的愤怒,被愤怒点燃的复仇大伙,用最残忍的手段杀死敌人的手法,不放过一个坏人,最后将夺走自己心爱之人的敌人,剖腹挖心。
但是复仇之后,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他一个人了,老兵不死,兰博不死。
我先看的北美蓝光版(1080p.BluRay.REMUX.AVC.DTS-HD.MA.TrueHD.7.1.Atmos),时长 1:29:28 。
网上另外有一个蓝光压制版,1080p.Bluray.DTS-HD.MA.5.1.X264-EVO,时长却是 1:41:06,多了 12 分钟。
这个比较奇怪了,这个 EVO 版本不知道是用哪个版本压制的,难道是 4K 的原盘?
一般都是原盘比较全面,结果这次发现居然还短了。。。
我都看了一遍,大概多了下面这些。
开头多了大概 7-8 分钟,一开头就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山上山洪爆发,救护人员在救3个登山的人,然后兰博骑马也去救人,一个女的死了,他是自愿救护人员。
然后救了一个女人,另一个男人跑掉了,去找死了老婆。
兰博回去家里,和一个老太婆说话,他老爸的亲戚还是朋友啥的。
这一段感觉没啥太大的意义,难怪蓝光里去掉了。
30 分钟的时候,多了一段,一个中年胖子,和那两个犯罪兄弟谈贩卖人口的生意,主要是女孩,最后的老大让兄弟走开,估计看不起他兄弟,然后两兄弟吵架,他兄弟走开了。
这一段大概2分钟。
45 分钟的时候,兰博第一次在兄弟俩那里打探,被发现,这个说话,其中一个兄弟带了一群人进去那个囚禁妹子的地方,然后那些人去糟蹋妹子,妹子们尖叫,点到即止,大概二十来秒的镜头。
51 分钟的时候,兰博被打倒后,罪犯们散伙了。
两兄弟到房间的时候,俩兄弟吵架,一个要杀一个说是生意,最后同意了,拿了一支针头,暗示注射了毒品,多了大概十来秒。
最后就是和那个老太婆互动的两个场景,两兄弟的场景,都大概多了几秒钟的镜头和台词啥,都不重要,这个懒得再看了,不保证正确性,反正没啥。
高潮的动作戏,基本没看到任何删减。
整体,大概就是这些,感觉确实也不是很重要,本来剧情前面就够沉闷了。。。
删点也好。
有些网友提到了韩国硬字幕先行版。
好像是叫 STUTTERSHIT 的小组。
那个我根本不看,就和枪版一样,观影感官非常不好。
而且现在,基本上韩国硬字幕先行版出来一周左右,就会有 WEB-DL 版,码率至少高一倍,音效也好多了。
现在主要是这些片子基本都没引进的可能,就算引进了,都删删减减,甚至有些删减都能影响剧情。。。
也是无语了。。。
先说说打分吧,综合分给74分。
动作设计 70多岁的史泰龙表演,这个没话说 满分10分给9分。
编剧剧情比较普通给5分。
再说说故事我想老爷子的实力和班组也不至于缺钱请不到好编剧吧,很多影迷都在说这个故事糟,我倒是觉着这个非常生活化的常见的故事倒是很贴 史泰龙动作兰博这个角,拍成盗梦空间那样剧情 你让兰博干嘛呢?
你们看看前4部电影, 兰博这个主角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和人设?
再来扯扯英雄的暮年爱尔兰人当中 三位老英雄是那样的一个扮相 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再来看看史泰龙在这部影片里的动作,能想象他已经70多岁了吗?
你们大伙儿身边70多岁的人都是什么样?
兰博这样一个人物,终于有了一个结尾,他并没有在摇椅上苟延残喘 流尽最后一滴血,他是策马扬鞭 昂首挺胸,血洒征程,夕阳西下中奔着前进的方向,去了!
就冲这一点 我们就应该给他鼓掌!
故事老套吗?
能把一个老套的故事说的真诚,这是一种本事。
兰博,洛奇,金刚狼,爱尔兰人,教父 等等这些个人物 再怎么叱咤风云 不可一世的成功人物,最后也不就是那样吗?
银幕如此?
现实中呢?
些个互联网大佬 些个各行业的人物们,去看看结尾又能怎样?
毕竟,人生,哈哈哈哈,就是那么一回的事儿。
【转载请链接说明出处。
】
情怀剧高分合理,我想打高分的大多是大叔了,当年家里床头都挂着几幅剧照吧……我以为又是剧情俗套动作,欣喜的是没有剧情,没有套路,你划我脸我杀你全家,就这么简单粗暴,杀人绝不拖泥带水,能用刀剑绝不用枪,对这就是蓝博!
过瘾就好……这部剧除了暴力复仇您注意到没有片中几个镜头吗?
一蓝博打算去救养女,说到过一句话:报警管P用警察不能过界,那边警察什么也做不了;二是养女死在路上车里,蓝博直接开车撞开美墨边界铁丝网回家;三蓝博二次杀入犯罪集团老巢后回程路上扔人头,美墨边境墙直入画面;四犯罪团伙一众人马开车带着家伙直奔美国内地来报仇……不觉得就是在讽刺特朗普的美墨边境墙计划根本就没卵用吗,还是得靠我蓝大爷!
先说一下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看这部电前,我的印象里觉着只有我们国家才能拍出这种结局复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我是不愿意用“热血沸腾”这四个字去形容的,因为我私自认为与这四个字搭配的最完美的应该是刻画人生理想或者家仇国恨这种具有宏观意义的主题的作品(电影/小说等)。
而这部电影是讲述一个父亲为了女儿去向恶人复仇的主题,我深知父爱也相当伟大了,但用“热血沸腾”去形容观感,还是不那么合适吧。
诚然,对一个老父亲我相当佩服他的勇气与智慧了。
值得一说的是他女儿是他的养女,所以这种父爱又更为挚真可贵了,人类的这种意外联系起来的情感真的让人可爱可敬可叹。
所以我想如下形容:剧情激动人心,结局的复仇尤其大快人心!
再谈一下故事中我读到的东西。
电影女主伊维特·蒙雷尔表现出来的有我们青春年少时候的那种倔强和不知人世险恶与轻视父母告诫,她执意要去寻找她dad,只为所谓的答案,为什么抛弃她。
而这简简单单的答案,却能也是要了她年轻的性命。
可悲的同时透着可憎,养父约翰·兰博冒死救出她后她在车上听养父的话语时她淌下的泪水里应该满是她最痛也是最后的悔恨了吧。
那一句“外面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这一句也是我们中国父母最朴素原始的执念,而这种爱出发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电影中有很多血腥的画面(少儿不宜),这也是构成令人大快人心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恶首被开tang的那节,给读者了一个恶的下场。
不卑不亢也许也难以做到,但那不等于我是病猫。
生命也是有容错率的,在自然界,动物的容错率极低,基本被上身就轮回了。
在从前的社会,人的生命也很低,如蝼蚁。
如果你不安生,那么你将为一件事付出生命的代价,而这件事也许很微不足道。
只有这个时代,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存活有了史无前例的保障,虽然你要为了碎银二两奔波。
我不知道豆瓣里面是不是逼王都跟知乎一样多,很多人说这部片子纯粹就是踩着经典再收一波钱,剧情不咋的,可是我不这么觉得,无论是从1-4剧情发展以及复仇片段,都延续着:Rambo,永远都是行走在鲜血与死亡的男人,之所以这样,他看到自己身边的战友,朋友,家人,以及自己挚爱的人一一倒在他的面前,他无奈他愤怒,他只能选择战斗来守护身边的人,用暴力惩戒这个世界对他的不平,所以我觉得这最后的收官之作对于前几部也是一样属于经典中的满分作品。
老兵虽老,但是意志永存,兰博生来都是为了战斗这句话说的没错,但是何尝他不想停歇这种无止境的日常,这一部的结尾挖心其实也挺照应结局的,兰博没死,但是那颗一直为未知的未来战斗的心已经随着最后的敌人结束了。
其他细节:真的不错,在这种现代战争已经很少能出现游击战术了,但是要知道第一滴血是基于越战的作品,最后一部也是完全拍成了像越战时期的感觉,血腥暴力,残杀分肢,这点首尾呼应做的真的很好,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兰博还会端头断手了,手撕人类不在话下(狗头)
史泰龙的代表作,除了《洛奇》,还有经典的《第一滴血》系列。
今年的《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已经距离1982年首部《第一滴血》有37年的时间了,史泰龙也从当年的36岁打到现在的73岁。
你能想象吗,73岁的史泰龙还依旧拍着硬核狂暴的动作片,而且史泰龙还保持着每年2部动作片的节奏,继续为观众卖力输出动作类型片。
《第一滴血5》上映以后,也成为了恐怕是今年最审美隔离的电影。
去年审美隔离榜首的,没记错应该是《毒液》。
在烂番茄,《第一滴血5》专业番茄评分仅为30%,大众爆米花则高达85%。
在评分最苛刻的metacritic也一样,专业评分仅为29分(满分100分),大众评分为8.5分(满分10分)。
我大概看了些专业影评人的点评,基本上对《第一滴血5》的评价是“乏善可陈,黯淡无光”(当然是翻译过来)。
而大众对影片的评价,大部分留言是:“不要相信专业的点评...”那么,史泰龙的《第一滴血5》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
影片为何产生如此大的评价差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要了解《第一滴血5》,最好还是先大概要了解约翰.兰博这个人物。
在1982年的《第一滴血》中,兰博是一位越战退伍军人,在回到美国后,受到各种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还被无良警察老大羞辱和追杀,两方展开激烈对抗。
最后兰博的上校过来调和,事件得以平息,兰博入狱。
1985年《第一滴血2》,上校和官方达成一些灰色协议,骗兰博出任务,他再次回到越南。
兰博到达越南后,装备武器全部丢失,身处逆境的兰博,绝境重生,逃出生天。
1988年《第一滴血3》,又是上校again,找到了在泰国隐居的兰博,想派兰博前往阿富汗,被拒绝,上校只能自己被抓,逼着兰博出山,到阿富汗营救他,然后又是一顿火爆动作打戏。
2008年的《第一滴血4》,这次没有上校了,兰博隐居在了缅甸,某日一支教会义工小队想提供人道主义,结果遭到当地军人袭击。
教会总部得知后,组织雇佣兵,和熟知当地环境的兰博一起前去营救。
于是,兰博又一次化身热血战士,秒杀一众敌对势力。
解救完义工小队后,兰博终于踏上回美国的路途,回到了自己的家。
今天现在要聊的《第一滴血5》,就是接着《第一滴血4》的结尾,兰博在他的老房子过着自己老年生活,还有带着自己一直挥之不去的PTSD综合症。
和兰博一起住的,还有一直照顾兰博起居的某个亲戚阿姨,她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兰博原来还有个被父亲抛弃的侄女。
侄女为了去墨西哥找到自己父亲,结果被墨西哥黑帮绑架,兰博不得不再次延后自己退休生活,出面解救自己侄女,粉碎黑帮团伙组织。
别担心被剧透,对于动作打戏为主的《第一滴血5》,剧情简单到全部都可以写在预告片里了。
由于兰博硬汉形象存在了几十年,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第一滴血1,2》,在作品深度和品质上,在今天看来都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第一滴血1》的片尾,兰博最后在被警察包围时,硬汉男人掉下眼泪,哭诉着自己从来没有要求过越战,越战都是别人要求他去做的。
但当越战结束兰博回国时,却在美国被排挤和不受欢迎,越战军人在美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等等,这些都是兰博最后暴走的真正原因。
《第一滴血1》的片尾,升华了一部纯粹动作片背后要表达的含义,控诉了美国对越南发动战争的质疑。
这也是影片经典的原因所在。
《第一滴血2》则是反讽美国政府的一些所作所为,虽然想试着挖掘深度,但已经没有第一部如此惊艳了。
到了3和4,该系列就仅变成了纯粹动作爽片炮制出来的续集。
到了今天的《第一滴血5》,距离4已经有11年了,影片的目的再明显不过,就是不想放弃这经典的IP,让兰博的血继续滴。
所以《第一滴血5》在某种程度来说,是针对性很强的粉丝向电影,喜欢的人会一直为兰博爱豆充值,不喜欢的人可能在《兰博3或4》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
情怀牌和动作爽片,是《第一滴血5》两大法宝,尤其是影片最后30分钟的大暴血浆的超燃枪战戏,断骨断头飙血挖心脏什么都来,这也让《第一滴血5》成为《第一滴血》系列最血腥的一部。
我相信很多观众给予这部作品肯定,很大部分原因是最后30分钟值回了票价。
而对于专业点评的人来说,他们要考虑的因素和角度就会很多,爆米花爽片很难在专业评分上捞到好处,除非那部爆米花爽片惊艳十足。
比如同样简单故事的《疾速》系列,但该系列动作戏和枪战戏都十分出色,拳拳到肉枪枪暴血,没有一句废话,彻底反转了传统的打斗废话过多的诟病,让观众新鲜感爆棚,这种作品是很少见的。
但如果细细品味《疾速》系列,虽然主线故事简单,但故事背景却如同洋葱层层剥开,最后你会发现《疾速》世界,充满着复杂和猎奇。
所以坦白讲,《第一滴血5》如果稍微去中肯点评的话,影片整体确实水分太多,尤其是前半段,虽然影片只有短短100分钟,但居然能在前面半小时演着一些有的没的剧情,对白比白开水还要纯净。
而且看一场戏就能猜到后面十场戏的剧情,哪怕一点点的惊喜都没有。
比如兰博侄女说想去墨西哥找父亲,兰博不批准,但我们都知道,侄女一定会去,之后影片又专门再安排一场第二天的戏,再一次强调不让侄女去墨西哥。
然后!
侄女找借口开车离开,又专门开一场戏描写侄女心理如何矛盾,到底要不要去墨西哥。
影片整整用了三场时长不短的戏份,去告诉观众侄女势必会去墨西哥。
影片像这样啰嗦和没有营养的戏份还有很多,所以剧情都是为了引发让兰博和黑帮的冲突。
并不是说这样的戏份在做无用功,但可不可以做得不要那么...无聊。
应该这么说,《第一滴血5》除了动作戏份,文戏简直就是小学生阅读理解,这样长短腿的搭配,也就造成了专业评分和观众评分的差距。
所以,如果你喜欢兰博,喜欢不用脑回路直接看最后30分钟爽片的,那么《第一滴血5》值得你去电影院爽一爽。
但如果你想追求惊艳无比的《疾速》系列,或者一部比一部不可能的阿汤哥系列,那还是省省你的票钱吧。
哦对了,《第一滴血5》副标题叫“最后的血”,但我猜不会是系列最后一部,官方也没说是最后一部,只要史泰龙继续活在荧幕上,第一滴血系列应该还会一直持续暴血。
一码归一码,史泰龙今年已经73岁高龄了,对于如此敬业的动作演员,史泰龙在影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应该值得大家尊敬的。
如果你想专程为如此敬业的演员献上自己的票房,也是值得的。
作为一代动作片的经典银幕形象:兰博,曾是世界影迷(也包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影观众)崇拜的偶像。
以一敌千的军队杀神形象,曾经成为美军的标签。
本片以回归农场生活的老年兰博展开。
拥有了如家庭般亲情关系的兰博天天遛马自得。
没想到墨西哥的犯罪分子们找上了麻烦,绑架了如同孙女般的可爱女孩后,兰博需要再度出马。
看到这里,很多观众会认为这又仅是个俗套的营救故事。
但剧情的发展并不如《飓风营救》般有个美好的俗套结局。
营救行动失败,女孩在被多人凌辱后依然因被犯罪分子毒品注射过量死亡,兰博自己脸上也被犯罪分子划了口子。
其实这段失败的营救在影片开头时已经有暗示。
在影片开头的山洪爆发事件中,他就没能挽救部分平民,在事后自责时他也谈到在越战时同样没有挽救自己的战友,暗示了后续的营救也会以失败收场。
其中有个剧情是兰博的脸上被犯罪分子划了两道伤疤,这段并不简单的仅是表现犯罪分子的丧心病狂。
如果熟悉前面几集电影的观众,知道兰博的脸上曾经因被俘受虐被划过口子。
可以说犯罪分子划的口子唤醒了他曾经痛苦的战场回忆,把一直享受田园牧歌生活的一代军中杀人机器的战后应激反应症给唤醒了,这段其实寓意颇深,需要联系前面几部电影的场景。
当然,最后的复仇场面爽脆、血腥。
在越南、阿富汗、泰国等地单挑过军队级敌人的一代军中杀神,干掉一帮墨西哥犯罪分子自然是小菜一碟。
曾经在越战和越南军队打游击的兰博运用经典的“地道战”策略,全歼了敌人。
而且,作为美国军队培养的杀人机器,兰博在复仇击杀时绝不拖泥带水,人狠话不多,招招直指要害,脸上绝无任何人类的感情,(当然也可能是史泰龙面瘫做不出表情),把一个战后应激反应症患者的强迫症状表现出来了。
最终,负伤的兰博重新坐在了摇椅上,随后又一跃而起,跨上骏马,象征着老蒋不死的雄心。
也许以后银幕上无法再看到兰博了,毕竟演员的年龄已经不适合再拍了,我们也希望兰博能真正回归现实生活,忘了战争和杀戮带给他的悲剧人生。
“《第一滴血5》中的所有反派恶人角色均由墨西哥演员饰演,而以史泰龙为代表的美国人则是‘正义勇敢的化身’,对墨西哥黑帮进行‘正义制裁’,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总统特朗普所宣扬的‘墨西哥人都是毒贩杀人犯,要建墙把他们挡在美国之外’的偏激观点。
英国《卫报》评论该片时的标题为:‘史泰龙在一出可笑的特朗普式幻想中横扫墨西哥’。
美国《时尚先生》评论道:‘史泰龙堕落成了美国右派思想的幻想式英雄。
’美国《综艺》则讽刺道:‘墨西哥政府应该建堵墙把‘兰博’这种人挡在国门外。
’” 两党磨盘已经深入美国骨髓,充斥每个边边角角。
在我们心里,史泰龙就是个专演打打杀杀爆米花片的。
不过在老美心里,他首先是‘兰博’,一个越战‘战后心理综合症’患者,他曾经是反越战的文化标志之一。
虽然随着时间流逝‘反战’已经不那么‘先进’,‘兰博’也被资本重新打造成无脑杀杀杀的吸金工具,但这部片子已经从两党磨盘的角度审视过,贴上了‘为特朗普选区量身打造’的标签,那么这个标签就将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感觉老美现在生存状况堪忧,看部电影不是 ‘小丑’那样要冒生命危险,就是‘第一滴血5’这样有助旁人区分你的政治倾向。
在这个两党道争、撕裂的大环境下,想不站队,妄图独善其身真的挺难。
而影片受到了场内墨西哥观众的一致好评。
很多家长都带着小孩来看,我以为墨西哥人会对黑墨西哥的地方有看法,然后不,他们把这当作了非常好的教育片给他们的小孩看。
两个boss死亡的场景受甚至受到了场内墨西哥观众的热烈鼓掌。
他们一定是回想起了在墨西哥的往事,也可能想起了某个亲戚就死于黑帮之手。
但是看的出,票房应该不好,因为白左们不喜欢这样的硬汉电影。
在他们眼里,这种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超级战士是资本主义霸权者的姿态。
他作为美国亚利桑那人随意的进出墨西哥杀害可爱的墨西哥同胞,这根本就是邪恶的化生。
而且电影把墨西哥描绘的如此破烂不堪,这根本不是白左们去过的墨西哥,白左们去过的墨西哥,叫坎昆,墨西哥每个角落都长的和坎昆一样,电影拍的地方根本就是美国红州。
电影几次把进入美国边境描绘的如此简单,甚至黑帮直接就可以开车直奔墨西哥边境,这显然是对没有墙的一种讽刺。
白左对此肯定愤愤不平,可恶的邪恶威权人格,居然还支持川普的建墙政策。
总的来说电影描绘的非常写实。
美丽的老墨姑娘被白人男孩子追捧,毛手毛脚但人畜无害。
墨西哥家庭的分崩离西和不负责的态度。
墨西哥人之间的相互陷害相互出卖。
墨西哥犯罪分子那不怕死的猖狂,居然看见别人家埋了炸弹还能这样冲进去,最后一个人都没做逃兵,把墨西哥那中Aztec的野蛮文化描绘的淋漓尽致。
普通墨西哥家庭对家人离世的悲哀。
墨西哥警察和黑帮的勾结。
把墨西哥黑帮描写的有一定军事化素养也是符合客观事实。
硬汉的离去,应该也是美国精神的离去。
以后的主角,要么是小鲜肉,要么是有色人种,要么是奇幻风,基本不会再有这样的美国大兵形象了,因为美国已是soy boy(娘炮)的天下。
还是一样的模式化,不过兰博习惯用陷阱。
预算:5000万首周末票房:1887万北美票房:4481万全球票房:9149万上映日期:19.09.20-19.11.21上映周数:9周分级:R最高院线数:3618北美最高排名:3发行方:Lionsgate
这部R级片口味太重,胆小者勿入;论死在兰博农场的一百种方式。
廉颇老矣
2.5史泰龙老了有点打不动了动作也有点慢了但拍的还是有些B级有些过于癫狂
2019最牛逼的电影,掏心掏肝的说,真牛逼
“Welcome to my home.”☠️ 太 血 腥 ……
【C+】如果创作方向能更偏“时代变了”可能会更好,聚焦于兰博这类传统美国硬汉面对如今更复杂的社会形势时的格格不入。可现在这个版本就看上去更像“川宝狂喜片”。
7/10 完成了无脑爽片的目的,剧本就没好好研究过,铺垫只是为了展现后半段各种机关和眼花缭乱的杀人手法,以及那种血淋淋的视觉冲击,这不是在杀人,这是在打兔子。。。 剧情什么的到了第五部也无法圆满展开只能强行续,只不过如果是作为终章,这种一看就忘的剧本无疑是很遗憾的。
老史泰龙聊发少年狂。
片尾好评!
兰博老矣,尚能饭否?——能。
2.5水
镜头语言酷似国产电视剧,台词像张艺谋写的,重复拖沓。一开始以为本片有低分是因为辱墨,因为不大在乎墨,也无所谓。看完才知道,本片有高分才是因为辱墨。客观评价是两分。另外,还有人记得《血1》只死了一个人且是意外吗?
7分。中规中矩,但也朴素耐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典型案例,和连姆尼森各种营救案的不同是被救的人竟然死了。大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的地盘我做主。
《菊次郎的夏天》引发《飓风营救》失败导致《小鬼当家》+《地道战》。要这么整,墨西哥灭美国分分钟的事。正片只有不到一小时二十分钟,你就知道这个剧本多弱了。但好歹给了兰博一个帅气的结局。
浪费题材,完成度不高
可能是整个系列最差的一部
前半段是无甚出彩的《飓风营救》,后半截是规矩版的《弯刀》。若没有(个人形象)史泰龙与(影史形象)兰博撑场子,这将是一部泯然众人的影片。嘛,出道即巅峰的兰博将最后的血奉献给自己保护的人,也算是给越战士兵找补一些归宿了吧,或是剧情深处的私货。兰博不比洛奇。
90分钟也算良心,剧情老套,但简单粗暴,不拖泥带水,导演也懒得打磨故事了,给个直接的理由让史泰龙冲锋陷阵就行,女儿是个没脑子的傻缺,死的其所,但把养父史泰龙仇恨的怒火点到最燃,所以电影的后30分钟直接变成复仇战场,尺度宽松,徒手挖心,血肉横飞,以少击多,地道布局,各种刺激陷阱,敌人自投罗网,男主再各个击破,手段残忍,麻利果决,如血腥版《小鬼当家》,在粗犷残暴中寻找痛快与安慰,仇恨点燃肾上激素,观众嗨翻上天,短小精悍的爽片。上了年纪的史泰龙依旧硬朗凌厉,但英雄迟暮的状态也让人不甚唏嘘,也许这是“兰博”系列的最后一击,各位且看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