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电影整体影响力应该也就比非洲稍强些,但如今这些年俨然成为最具活力的一股力量。
那里确实是魔幻主义最为滋养之地,能够用一种通用语言描绘其一个世纪前的人文风貌,且充满了视觉的美感和神秘的寄寓,不得不说相当成功。
哥伦比亚导演希罗·盖拉 Ciro Guerra处女作《风的旅程》也是关于土地,交织音乐和人生向往,同样充满诗意。
-为什么画面是黑白的?
黑白色调加上高对比度的画面隐去了许多在彩色低对比度画面中可见的细节,为整部电影营造出了肃穆庄严的整体氛围。
黑白的画面像一张张漫长的,沉默的遗像,默念着一切失不复得的信仰。
电影画面仅仅只是在展现着沉默的过去的客观样貌,我们要用想象去补充它的颜色、声音、气味,似乎是想让我们视觉受限,从而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感性和敏感,去体会画面组成的意义和更进一步去深思意义背后我们需要思考的东西。
-豹子与蛇代表着什么?
在开头的画面中,大蛇在吞噬着小蛇和蛇蛋。
我认为这是代表着土著人的自我毁灭和面对外来文化入侵的内部倒戈和自我反噬。
眼光锐利的豹子则是主人公karamakate一样的人,他们想要极力阻止这种趋势的产生和进一步的发展。
在食物链中,豹子是不吃蛇的,也足以印证豹子叼走蛇不是为了杀死它,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是其对蛇的下一代的庇护。
据说,电影之所以选择黑白摄影,主要的原因是如今的亚马逊已经不是当时科学家所记载的那个丰富多彩的生物圈了,因此,选择黑白摄影意味着更多的想象。
这大概是我看的第一部完整的黑白电影,确实有这样的感受:黑白电影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同时,黑白电影也意味着对观众视觉焦点的更高度的掌握,想要突出的东西运用强光即可,而剩下的隐藏在灰色阴影的一切则显得神秘和低调,甚至连血腥与杀戮都变得不再刺眼。
影片展示出了两种文明的激烈对撞,可能是由于对相关背景不够了解,我无法判断出哪种是对的。
我并不觉得原始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落后的表现,当卡拉马卡特强调“我们不能吃肉和鱼,直到再次降雨,而且要征求动物之主的许可,我们不能砍任何树苗;如果我们发现了一个女人,月亮变换之前不能与她做爱”,我惊奇于这种原始的与自然相处的法则,从自己之前学过的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有依据的做法,可以防止对自然的过度开垦以及人类的过度繁衍,这充分显示出了原始文明的智慧以及土著人的自律性。
反观现代文明,人类拥有了技术之后,开始贬低自然的地位,结果自然越发不像自然,甚至成为了人工制造的自然。
因此,黑白色的热带雨林,某种程度上竟也成为了一种讽刺,象征着失落的遗迹。
并不是真要写影评,就比140字多那么一点点,再删就只有删标点了。。
于是开个影评就顺便多写了两句:由这部片子不禁联想到一本书,波兰裔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记录了他1910s在新几内亚做田野调查时的种种十分个人的、杂碎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感想。
其间毫不掩饰的殖民者看待野蛮人心态、东西区隔甚至是种族歧视,与他的正式著作中提倡的对他者、对当地土著的“文化移情”,与他们”成为道德情感智识的共同体”,等信念甚为分裂,俨然就是他自己批判和想要摆脱的对象。
而那些相当动人的抒情,如“我们可以进入野蛮人的意识里,并通过他们的眼光观察外面的世界,感受一下他们的感受……”,“若我们怀着敬意去真正了解其他人(即使是野蛮人)的基本观点,我们无疑会拓展自己的眼光……”,“如果我们不能摆脱我们生来便接受的风俗、信仰和偏见的束缚,我们便不可能最终到达苏格拉底那样认识自己的智慧……”,都成了一种讽刺。
(内心OS:人类学家的碎碎念还挺可怕的,而且可能成为一段被小心保存、仔细研究的黑历史。。。。
如果想着哪天可能留名青史,不光田野笔记,连私人日记都得留神,当然这样做是否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偏见和局限就是自己拿捏的事了。。。。
)此片凑巧讲的是差不多时期的故事。
如何批判甚至革除看待“他者”的眼光,不管是学者还是艺术创作者,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挣扎。
这部片子也算一个吧,而且是相当不坏的尝试。
另一个问题是,正如很多人类学家相信的,民族志研究的一个重要旨趣是理解当地人的看法和其生活之间的关系、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图景,那么这是通过与他们”成为共同体“,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许这个距离本就是天然地、甚至是天性地存在,也是无数学者艺术家、包括此片在勉力批判、革除和逾越的)、从远处观察和反思来完成。
如果就上面提到的这本书来看,马林诺夫斯基实际上是通过相悖于他所信仰和提倡的方式去做的,也就是第二种方式;而此片的表达出的批判和挣扎显然指向第一种,甚至可能还要更深刻。
PS:观影状态甚差,疲劳作战,以至于前20分钟昏昏沉沉,不太对得起这部很用心的片子,多加一星补偿,五星:D
关于传统文化,关于文化入侵,最近抄的很热,无非是因为某部影片不太聪明的宣传手段如果属于大众的文化大众还无法接受,那我们该招谁说理去呢?
在蛇之拥抱中有一段记忆深刻:老探险家与一个部落很熟识,老探险家临走前发现指南针被这个部落偷了,他非常气愤想要夺回,可部落首领愿意那任何东西与之交换,可老探险家说什么也不愿意交换,除了他之后还有需要之外,另一个原因是老探险家认为把指南针留在这里只会害了土著人,对于指南针的依赖,会让他们渐渐失去对于传统辨别方向方法的掌握。
可与他同行的土著人却说,你不把指南针留下才是害他们,你没法阻止他们学习,而不让他们学习,他们的传统会消亡的更快,因为土著人不接受外来文化,不接受现代科技,那等到外来文化强制入侵的那天,他们自己可能更难保护自己的文化。
这让我想到清政府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那时开始,我们就不得已丢掉我们传统里一些东西,开始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毕竟胜者王败者寇,没人会同情什么历史文化的消亡,如果可以,那么西方列强的思路就是殖民,而殖民通常意味着文化的侵略,而文化侵略通常意味着一种文化的一个部分可能面临消失。
既然技不如人也只好向人取经,这是国家复兴的必经之路。
我们只好接受国外的技术,造轮船、修铁路,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甚至学习西方的管理架构,为什么,因为我们传统的思想太落后了,就像土著人还在观星辨位的时候,西班牙人已经靠着罗盘找到了他们,不是民族大义的问题,而是技术太落后了,不得不接受外来科技,不得不被人骑在胯下。
但事实证明,起步晚了,跟着别人学一辈子也还是在人之下,失败是必然,被侵略者只能低头反抗,却无法昂头迎击。
当然,这是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不得已的接受入侵是一种文化入侵,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下的文化入侵。
蛇之拥抱大致说的是前者,而百鸟朝凤说的是后者。
美队3为何票房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落后的电影生产力,越没有的越想得到,试想如果有一天中国随便拿出一部电影都能说特效大片的时候,还有谁会为了看什么美队3首映场而激动万分么?
说实话美队3的故事真的也就算中等偏上,论故事性不如百鸟朝凤有感染力,但好就好在人家用不落俗套的动作、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精致的画面弥补了这点缺憾,反观百鸟朝凤,只给我一种上世纪国产电影准备去海外拿奖的劲头。
我没什么资格谈论《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不过我觉得这部电影本身可以很好的反映文化入侵这一事实。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不是最后焦三爷的死,而是一面现代音乐一面唢呐队的混乱,最后两方大打出手,如果你有认真看电影的话,看到这一幕,不用猜也知道你支持哪一方。
而放到现实中,这一幕依然很有意义。
在下跪事件后,网上几乎一面倒的支持百鸟朝凤,更出现了很多抨击美队3的言论,痛斥外来文化,更痛斥对于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对于老一辈电影人的不尊重。
网上争论激烈不亚于影片中的混乱。
传统文化,只有在外来文化入侵或者行将就木时才会引来大家的注意。
简直和濒危动物一样。
可争论到最后也没人给出一个适合国产文艺片发展的路子来,更没人想出什么进一步保护传统文化的思路来,所以争论的究竟是什么?
该不该下跪么?
其实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百鸟朝凤》和《蛇之拥抱》的两位主人公都给出了相同的回答,游天明独自站在焦三爷墓前吹起百鸟朝凤;土著人选择离群而居,不愿沾染外来气息。
或许在他们看来,传统文化只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不会变味。
但影片却同时回避了一个更深的问题,如何传承!
游家班分崩离析,是否能再次演出都成问题;土著人把制药手法教给教堂里的土著孩子,几年后这里却变成邪教圣地···也许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不必太认真,就和人寿终正寝一样,属于这门手艺的时代变了,仅此而已,马车换汽车,木船换轮船,油灯换电灯···曾经抢一场京剧名角的演出门票不亚于迪斯尼门票的疯狂程度,可如今没落到什么程度?
相声也曾一度衰落,至今也没能翻身,但德云社不也经营的有声有色?
能否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关键还是在于人,唢呐匠只会吹百鸟朝凤,且只传一人,这样的发扬怎能光大;纯净的亚马逊丛林,利欲熏心,所有的神药手艺和制作毒品又有何差?
文明世界的一种普遍的狭隘,即不相信未知——文明让人类忘记了自己的无知和宇宙的广袤。
在一篇影评中看到这句总结,非常赞,可以从多个角度维度插回到影片中,更可以插回到整个物质世界且满布有余。
人类在肥皂泡里进化,通过语言、文字等工具进一步将全人类教化固化,阻断了宇宙多样性的本质路线。
但是人类乐在其中,因其评断标准的唯一性。
物质世界倚仗于物质水平的发展并没错,但是相对地,所能在精神上得到的就会局限。
这世界一定有很多个或宏大或微小的通道可以去往宇宙奥秘的本源处,筛网却极其的细密,片中的植物学家或探险家知晓了一种,并想通过大蛇后代亚马逊丛林土著朱宇诺人寻找神秘草药,想来应该和死藤水类似,可以让人进入比真实更真实的梦境,打开生命维度,甚至可以横跨生命维度,片中淡定如雾的土著人在晚年阶段时,明显已经参悟了真谛,也许已经可以随便跳跃维度,随时进出往来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不能以不知揣度有知,但想象的空间无疑可以是无限大,当肉体结合了特殊的植物,你就可以钻进上帝的G点,想象一下原始的人类赤裸的袒露在宇宙星河之中,不需任何物质介质去维系生命供需,宇宙也睁开眼睛袒露在他的造物面前,脱离了物质为安全依靠的人类,也许需要通过多次进出,才能安稳平和的驾驭通道之舟,通往宇宙的通道,通往道(宇宙真谛)的通道。
相应地,当已经被严重侵蚀,你知道的在地球监狱说中有一个观点认为氧气是一种毒气,因为氧化的过程是渐渐无序,而无序是宇宙的熵增定律(以人类的发现为基础),水果接触氧气会腐败,金属接触氧气会朽坏,人类的肉躯接触氧气,难以证明会走向好的一面吧。
在这种观点的阈束(我瞎造的词)下,严重侵蚀的躯体无法链接纯净的宇宙力场,必须要有死藤水之类的媒介做引,将身体净化后,将精神也净化,片中所提的抛掉行李去除拥有物质倚赖物质的概念应该是最基础的一种净化,故展之以示意。
人类的阶段性思想钢印很多,哪怕是以其中一员的视角看,也经常感觉非常幼稚,爆发战争的原因无非是争夺资源,所谓的大国博弈也很像过家家,立好规矩耍赖也常有发生。
从宇宙尺度看呢,人类的存在很微不足道,对热寂终会到来的事实拖延不了半点。
关于时间,我能感知到的只有时间流速不是固定的,片中所说的河流有几个岸可能想引入多维宇宙或同维平行宇宙论,这俩观点我都信,如果真的是有三维在宏观八维在微观或是什么别的,人类的渺小就更是显而易见的了,也许时间是无序的混乱的倒流的,也许时间是一条锁链,也许时间可以用某种力量加速或减速,自然出现的减速现象很多摩友一定经历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你的眼睛瞪得溜圆然后时间变慢,也许无法改变撞车的事件发生,但是从感官上你是逐帧的去观看的,另外一种就是濒死体验话题中的临终回溯整个人生了,浓缩的时间,光是听听就令人着迷。
建议结合《红书》和《忧郁的热带》服用。
群体无意识确应该以梦为边界或者幻觉,反应在客观世界就成了“死藤水”,文明,或者说科技文明使人失去原始技能,据说,不借助工具,原始本能里就包括回声定位,靠大脑中的磁感应就能找到方向,只是由于对工具科技的依赖,这一功能已经“休眠”。
谁也无法确定,文明就意味着进步,科学就象征着未来,只是活在当下的人们早已被“现代性”所湮灭,那些所剩无多的原始和本应属于整体的一部分的内在灵魂,深埋在记忆深处,唯有自我和神可以唤醒。
去听,去看,那个声音,那个真实的属于自己的“原我”之声,那个来自狂野,丛林深处,滚滚河水的“可能性”,那个雄狮和斑豹平衡黑暗之蛇的低吼,是巫师的劝诫,是神的诱惑,是“卡皮”,是你自己的灵魂,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律法。
追随先人的脚步,聆听老者的故事,母亲的吟唱和孩童的笑声。
那项链中巨大的那一个应该是水晶做成的菲勒斯,或许意味着爱洛斯,对抗与逻格斯形成对立。
黑白影像,或许是剥去亚马逊的色彩缤纷,堵住“外来者”的好奇心。
如果非洲是天空般的父亲,南美就是大地般的母亲。
隔着屏幕~~晕
没看影评前我以为亚库那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植物,可能代表殖民者肆意破坏丛林导致快灭绝的植物。
影片的剧情记录。
年轻向导对老白人说,下雨之前不能吃鱼和肉,要得到动物之主的允许。
等等。
(我感觉,只有人少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球上人这么多,超负荷了,超过自然承受能力。
)唯独一种植物才能治疗老白人,亚库那。
蛇繁殖的画面加上吟诵。
很有灵性的感觉。
(蛇,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很神圣的动物,象征生殖,与女性神明相关。
但现代对它的映像都是阴险狡诈。
我猜后面的负面印象都是♂对女性神明的贬低与绞杀)眼镜白人他不能做梦,只有亚库那可以救他。
老向导和他做了交易 玛贝(吃的,类似毒品吗?
)画画的画面,是石头能和他说话,他才画下来的。
后来就不能了,忘记了一些事情。
(原来是忘了年轻时候的事。
为什么忘了呢?
)导游往白人鼻子里吹了啥?
在一个部落里,指南针被抢走了,白人认为原始人定位的知识源于风向和星象,如果学了指南针就会把原来的忘记,向导阻止了他,因为白人不能阻止原始人学习新的知识。
(原始人知识也要更新的)在一条大河,向导说这里是蟒蛇带着卡瑞普拉克那祖先从银河系降入人世的地方。
(在中国,龙是什么时候代替蛇成为主流的?
)原始人好惨,被折磨得要别人杀死他。
因为美国砍伐原始森林,肆意开发橡胶,奴役原始人白人做了卡皮木的梦,画了一幅画。
被导游认可。
向导梦见一样的,两人喝了一碗糊糊要请示卡皮木之主。
向导看见豹子,保护白人。
流星(瓦托依马)会变成蟒蛇带来使命。
杀了白人。
哥伦比亚人砍伐树林种植橡胶园,把导游的族人都杀了,导游一个人小小的自己养活自己。
路遇种植园,停下来找食物,土著已被训话,不能讲原来的话,会被认为是异教徒的话。
此教会虽然名义对抗香蕉园,建筑鸣谢牌确感谢哥伦比亚人带来了文明,将这些“野蛮人”驯化。
向导应该也被这样的教会养过一段时间,后面看透了教会逃离了。
老向导路过原来的修道院,这里已经疯了。
一个白人将自己在这里变成了神,他也认为自己是。
伪神妻子病了(幼女,得了黑热病)光头将自己齿牙和钻石的项链戴到她身上,平行幼女吹了几口咽(疑似香烟)。
然后吟诵。
幼女好了。
当晚伪神觉得神迹出现,叫所有人开party,此人要白人喝圣水(糊糊粥),白人面露难色,说我不配和神明之子同喝一碗水,此人疯了,要人所有的信徒吃他的肉。。
光头给他们圣水下了料。
光头说,他们是马库斯,不是蟒蛇的后代,不是人类。
(向导脖子上戴地是什么神物,吹三口烟就好了,好神秘)眼镜白人出门探险还要带死沉的唱片机。
西奥(老白人)做梦,违反禁令,杀鱼吃了鱼。
活该,开始浑身发抖打摆子了。
西瓜头给自己做了一身鸟毛祭祀服。
他们去了一个地方,渡口有台阶,有乌篷船,哇擦我还以为他的家人进化了。
有营寨,没想到是中国人。
但国旗很奇怪啊。
中间白两边黑的。
亚库那被他的族人糟蹋了,他放火烧了。
这时殖民者哥伦比亚人来了。
烧杀掠夺。
豹子把蛇吃了。
(看了影评才知道这是现代“文明”杀死了古老的亚马逊文化。
老向导毁掉了几乎所有亚库那,唯独留了一颗。
白人撒谎了,不是为了治病,是为了亚库那提纯橡胶。
光头将一朵亚库那做成梅朵拉,卡皮木,涂在了白人背上,让他去见梅朵拉。
强大无比的神,蛇诞生胚胎前期就存在。
穿过一片丛林,来到了宇宙。
和抽象的东西。
(之前石壁上的画,有点像线粒体)拉卡马凯特(原始人向导)不见了。
把项链留给了白人,教化成功了。
蝴蝶缠绕在白人身上。
致敬亚马逊文化。
珍惜且敬重古老的文明吧,不要被飞速的现代文明毁了。
殖民入侵带来当地土著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的颠覆性毁灭,这一点我们已经相当熟悉人类血腥的殖民史和侵略史简直罄竹难书相比于展现血型与毁灭,本片更加重要的魅力在于阐释原始文明中那种早已被我们忘却的神圣性这种神圣性知识的传播者和保存者就是所谓的——萨满,魔法师/祭司/通灵师/巫师等等很多不同的叫法,但他们的身份和职能都一样正如本片以及诸如福柯等对人类文明本身进行严肃思考的哲学家给到我们的启发一种观点逐渐清晰地浮出水面:所谓现代文明,实则意味神圣性的全面退却乃至消失终结现代文明,错了吗?!
两千多年文明历史,似乎有一条循序渐进、不断上升的理性曲线标准话术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成熟,经过科学革命和工业时代的全面洗礼,人类启蒙了,人类祛魅了我们叩问:确实如此吗?!
神秘学、占星、炼金术、巫术、魔法、通灵、民族医学、中医、气、查克拉、轮脉、神神鬼鬼......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历史是,在1480到1520年,1580到1670年,欧洲以天主的名义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猎巫行动”,无数巫师被吊死、烧死 福柯说,一部分人画了个圈把另外一部分人圈了起来(或建了个墙)圈里面的就是疯子,圈外的人就是文明人启蒙高扬理性,启蒙呼叫人的成熟,人类理性带来了巨大的技术能力,极大扩充人类的可能性边界我们跟着康德赞扬人类伟大的理性,理性让我们进步和前进但这并不是全部的故事内容和历史事实,并不是全部的真相康德说,还有头顶之星空,心中之律令我们遗忘掉了万物一体交融、彼此连接共生的神圣性我们走太快,竟然不会原地踏步和驻留。
——突然想到了这段时间学车涉及到“驻车”,要记忆和学习各种如何起步、停车、危险时如何各种技巧平稳驻车一方面,开车给到物质生活上的一定的便利;一方面,尾气破坏着空气,交规和马路是权力规训的缩影我真的把车停下来了吗,我自己真的停在原处了吗,车拉了驻车制动器(手刹),车真的停驻了吗,我真的停驻了吗
“世界这么大,但你却选择看这张纸。
”萨满把地图扔掉我们未曾停下来过,我们在这条上升的曲线上竟然一去不复返我们遗忘了大地、自然、土壤、空气和水,遗忘了天空和星空,遗忘了盖娅地球一切坍缩在这条没有宽度的曲线上,不断向前奔跑而去被锁死的松果腺体,瞎掉的第三眼“what do you see”————————“open your eye”希望,我们正在走回到一条回归的道路就像到了一个远古失落的秘境,重新挖掘灵性的重新建立,身心灵的再度和谐那是我们曾经生活过的美好家园,那是我们曾经珍贵的知识理性不需要叫嚣,理性需要安稳理性世界是一部分,失落的世界也是一部分修补一路以来犯下的错误,重新亲吻大地今早很早就起床,外面鸟歌声竟然嘹亮成片,清脆悦耳,开小电炉走过3公里,尽是叽叽喳喳所住的小谷围岛因为比较偏远,树木很大很大,生态面积大,可能刚好鸟群栖息或交配?
或者,我现在才开始聆听?
1羽毛哥 卡拉梅特Karamakate在中青年和老年,构成了绝妙的平行宇宙。
这个两个德国人的日记,我们了解有南美的土著文化,但具体内容不详,甚至我们连他们的歌子都唱不出来。
片中讲的就是这隔了一代人(40年)的亚马逊文化。
大家都口呼亚库纳 亚库纳,像圣杯一样去寻找它。
但这些抱着解放南美信念的白人,事实上却成为南美的噩梦。
两次旅程中,我们看到白人做下的事情,有的人是办教堂,有的人是搞邪教,有的人是搞橡胶工厂,白人为了建造自己的天堂,却把南美搞成地狱。
老年德国人也不是个东西。
他只是把神圣的亚库纳花寻来当自己的解药。
青年德国人更不是个东西,他到最后才暴露,他其实是为了要去帮助在欧洲战争中的祖国:德国,为了掠夺橡胶树(亚库纳是橡胶树的伴生植物)。
他们都像是在寻找圣杯的圣骑士,乐此不疲用一生在寻找。
就像中世纪的小说家说的,他们不是在找圣杯,而是在找自己的Fortune & glory。
又像一辈子假装自己在美国的卡尔. 梅。
2“世界运转者”卡拉梅特这两次旅行中都嘲笑白人放不下。
这是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留恋身外之物。
对的,片中原话就是这么说的。
我们看到德国学者,带了三四只大皮箱,青年一辈的还有一个唱片机,舍不得扔。
你舍不得扔掉的,老天爷会帮你扔掉。
我自己也经历过。
本质上未觉醒的人都是掠夺者,掠夺物质 掠夺知识。
卡拉梅特的大意是,只有你赤条条来去,全身心的去寻亚库纳花,他才会对你显示自己的秘密。
你不要害怕,全身心的去拥抱它(据说就是蛇的影像,如标题)。
在最后揭示答案之前,片中已经用纪录片的方式反映过了。
吞噬和被吞噬,看得挺吓人的。
原来,卡拉梅特是个开悟者。
甘当守门人。
到临终之前他才悟到,他根本不是像自己想的那样要把这些精神财富传给一个自己的族人,而是要传给一个德国白人。
即使种族之间有旧恩怨,但就像面对克里希纳的教导,你只能放下头脑中的一切。
从没想到,生命的主题是忘却,而不是记忆。
oblivion。
就像武术大家要把自己的拳招全部忘掉,音乐家要把所有的音符全部忘掉。
说过类似话的,音乐家之中只有切利比达凯。
最近看萧邦谈演奏,对这件事絮絮不休的,完全是即兴主义的,都是忘不掉的音符。
这种忘却,就是秋冬天绿叶的代谢,植物把能量藏到种子里,二元回到一元,让人无法执念。
而一切又都是自然的呼吸,自然的节奏。
3人生,只是逆水行舟。
(这话我印象中好像菲茨杰拉德说过。
)
亚马逊丛林的神秘,想跟着摄像机去见见。人类文明不只有一直往前的钢筋水泥,还有尊重自然拒绝工业化的人们。
就其实挺无聊的
亚马逊梦旅人,失落文明的挽歌。赫尔佐格般的质感,时空衔接点玄妙。不丢掉身外之物,永远找不到应许之地。身心俱疲时难以消化高度神性和诗性的电影,否则和主角一起跌入深沉的梦境。
大作逼
我欣赏不太来这种作品,色彩语言故事节奏都需要让我不断克服睡意,最后还是没顶住睡了一会。
野蛮与文明交织于神秘的南美丛林,两条时间线编排的极好,叙事线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最震撼的无疑是结尾的“蛇之拥抱”,让我联想到衔尾蛇的传说。
为什么拍成黑白的,搞不懂
Chullachaqui of a film, 空有2001式的trippy结尾
凝结了典型(电影中)的当代症候:空有与经典艺术电影时期(如果有这个时期的话)同样的题材乃至景观,但电影文本建构方式是非常“当代”甚至“近几年”的,比如一直在叙事一直在叙事,角色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很类型电影化的“我通过多少细节,去说服你;你通过多少渐进的行动,去洗脑我",土著开口说的话完全就不是个土著逻辑,倒更接近类型电影里的功能性角色的套路台词。而整个表达的核心哲学又是非常浅显且易被消费的机场书店水平的哲学,高潮处再来一套超现实大色块,齐活。
超然、震撼、神圣。想起看过的一些关于西部拓荒的电影,也是现代和原始的碰撞,也是批判了,但都不及这片纯粹,它真的是把生命放在最高的位置,展现了土著对自然的敬仰之情,绝美的摄影和它黑白的色调更是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悲伤,它似乎预示着有些原始东西就如亚马逊河的水,终究会注入大海消逝不见。
全片黑白色让亚马逊的美丽变的压抑无比,加上西班牙语还是土著语,沉闷。两条时间线穿插,对环境的保护,对橡胶工人的维权,还有看不懂的牧师,传统文明的保存与迭代以及和其它文明的冲突,看到把亚库纳烧着之后就看不懂了,因为,我睡着了……再醒来的时候就宇宙星空了。结尾航拍的蛇形亚马逊河很壮观
一开始的摄影风格确实吸引人,但最终还是变得沉闷,看了两个小时没能弄清土著人的信仰,云遮雾罩的感觉,如果跟《赛德克巴莱》比,只想打两星了。
美。人类学与神秘主义、理性与感性、科学和宗教、西方和东方碰撞融合,两代人的寻密之旅。黑白影像迷人而震撼,敢这么拍雨林的人,只有经年累月与森林打交道的人才能做得出来。
两条时空线交替叙述的想法很不错,形成一个圈。摄影也好看。神秘的亚马逊丛林,有巫术,有部落,有探险家,消失的丛林和文明... 中间有个漂亮的把两条故事线连接在一起的长镜头,美到吃惊,一气呵成,这年轻导演不赖啊
对人种志研究的讨论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但在信仰和文明等更深远方向的延伸并没有那么顺利,甚至连必要性可能都有商榷的余地。
现在看到“诗”这个字都快要吐了。。。阿猫阿狗都把自己当诗人的时代,活生生地把“诗意”给毁了。。。这么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别诗了;现代启示录?2001太空漫游?电影如果有一天死了,那一定是被拍电影的“知识分子”和看电影的“知识分子”给联手做掉的
前面還讓人期待,後面整個結構內容都掌握不住了......
没感觉
冠冕堂皇的给自己的文明找借口,胡乱猜测别人的土著习惯。你看到的只是被你们剩下的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都已经被你们消灭了。满口白人影响了土著,满脑子白人占领了别人。见不得把别人打得站不起来了还假心假意的同情别人,理解别人的意思。一颗星给黑白,幸好是黑白,有点自知。看了心情很不好。
时间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