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tryna fix my mind”“You will never fix it”有一些失去不得不承认,无法疗愈,也无法从记忆抹去。
有失去和死亡的概念,拥有和生命才能有限而美好。
时隔一年多再看一遍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我也许做得还不错,并没有让悲伤把身边的色彩都一并带走。
最近得知一位以前的朋友从20几楼的高层上打开了去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我想说的只有,如果你的朋友偶然提起TA很难过,TA觉得生活太难了过不下去了,请你千万不要把TA说的当作无病呻吟的事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就有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的难关。
可能有的人足够坚强或者足够聪明可以自己想开。
有的人呢,有朋友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来抓住了TA的手。
但有的人可能就没这么幸运,在试图求解于信仰,亲友,科学,想要找到爱与时间背叛TA的原因,大声控诉着痛苦为何不公的降临在自己身上,最后一无所获而选择拥抱仅有的名为死亡的解脱。
我有时也会想,如果我没有在中途和TA失去联络,如果我可能回到过去,在适当的时候打电话和TA聊聊天,讲讲笑话,说说朋友或自己遇到的糗事,或许就能阻止事情发生。
我想说的是,因为难过而结束生命其实也许是一种在某种感受下正常的选择。
也许有的人只是把你当作情绪垃圾桶,把负面的情绪一股脑的甩给你,但这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TA很难过,很伤心,作为TA的朋友,为TA当一会垃圾桶,伪装成树洞一下下,关心TA几分钟也无妨。
嗯,Collateral Beauty这个词还挺美的。
. 电影借助几位演员之口,讨论了三个很有深度的话题——爱、时间、死亡。
可惜,这是三个人类永远在讨论,却永远也讨论不明白的话题。
电影的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这里也是想借评论之口,讨论一下自己对于三个话题的看法。
一、爱 电影中,“爱是一切的起源”这句话真的很棒。
人最初拥有的情感之一,也包括爱。
当我们还未睁开眼睛,大脑当中一片懵懂,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的时候,一个乳头被塞进了嘴里。
甘甜的乳汁、暖暖的温度,唤醒了我们基因里面、本能里面,最原初的爱意,那是对生的渴望,对母亲的依恋。
爱,无处不在。
它存在于生之希望,更存在于死之痛苦之中。
至亲的离去,带给了我们死之痛苦,但对她的爱却并未一同死去。
如果我们用生命的终结来论证爱的终结,那将是对爱的最大的谬误。
同样,用一段关系的终结来论证我对你的爱的终结,那也将是对我对你的深沉的爱意的最大曲解。
爱,始终都在。
她在时间之河里流淌,也在死亡湖畔徜徉,她始终都在。
二、时间 时间,它曾停滞过吗?
为了谁?
如果把时间比作是一个人,他可能是最无情的那一个。
他用他那一如既往地、坚定不移的、不快不慢的口吻,无声地回绝着你的哀求、你的愤怒、你的挽留抑或是不挽留。
时间会变慢吗?
是的,他会为你变慢。
在你深情凝望着情人的眼睛的时候,在你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的时候,在你在夜晚数着星星的时候,在你紧紧地握住父母的手的时候,是的,他会变慢。
那个时候,是时间能给予你的难得的温柔。
但,时间也会变得很快。
他不会经过你的同意后,才将你的青丝换成白发;也不会在你能意识到的情况下,吹皱你的面颊。
时间走得很快,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千四百四十分钟、八万六千四百秒。
是的,在你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又溜走了一些。
三、死亡 死亡是沉重的吗?
是痛苦的吗?
是哀伤的吗?
是让人恐惧的吗?
死亡,是什么?
从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开始,死亡之声便常伴着我们。
在青春期,死亡是刀子划过手腕血管时的兴奋与恐惧;中年后,死亡是坐在车里却不知终点在哪里的焦虑;到了晚年,死亡用满头的白发和佝偻的身躯时刻提醒着你——你离它不远了。
我们渴望了解死亡,却又无比惧怕死亡,因为我们永远没有机会真正得到死亡。
我们都知道人终有一死,也看尽了花开花落,却永远无法预知死亡降临之后的世界。
小结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一切动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生本能、死本能。
我们曾用生之本能化作利刃捍卫自己,也曾用死之本能酵成烈酒麻醉自己,但无论在何时,不要忘了,你还有一双超越了生与死的、可以发现美丽的眼睛。
它或许能帮你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看到一些人吐槽这部影片的时候,你真不应该转身离开。
(好在我是看完之后才看到吐槽。
)别人不喜欢,不代表你自己不喜欢啊。
互联网时代下的奇葩生活把我们每个人都“造就”的这么独特,对吧!
我挺喜欢这部电影。
在一个半小时里,从莫名其妙到感动落泪(原来眼泪会是辣的,辣的眼睛有点难受),还止不住了。
当别人说这里剧情桥段太老套时,我傻,我真觉得这个情节安排还是挺好玩的。
————此处有剧透(爱、时间、死亡,对应三个“龙套”,又对应三个配角,在配角想通过龙套改变主人公丧女之后“不正常”的“三观”时,配角自己也在审视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吧;我反应还是慢N拍的,等到主人公圣诞夜去找互助小组的知心姐姐的时候,我才明白那句话,If ohly we could be strangers again.......,原来这是他妻子,她还真在努力尝试扮演一个陌生人,两人重新回到“家”的状态(现实中,这不可能,对吧!
要么早就离婚,要么有二胎吧,或许其他吧))当眼力劲好的观影人说,这么多大牌明星,他们那是多么不走心的表演啊,我傻,真没看出来。
反倒觉得这帮老戏骨都挺给力的,一部普通的片子,估计片酬也值不了几个钱,人家或许觉着这个剧本还挺好的,来凑个角。
威尔史密斯——当幸福来敲门,爱德华诺顿——搏击俱乐部,凯特温斯莱特——当年泰坦尼克号的“肉丝”啊,凯拉·奈特莉——加勒比海盗里那个泼辣性感的伊丽莎白,迈克尔·佩纳——龙套小王子,火星救援,蚁人,狂怒(反正这逼演配角还行,他只要一演配角,心里暗想,哎呦,我的天,他怎么又接活了,来这部电影演啥配角啊!
)我觉着这些“好角”,凑这么一桌菜,尝起来还不错!
当和我不一样的别人,不喜欢这部影片的时候,而我心怀满意的来到豆瓣写影评。
哎,我傻啊!
在不断成长,才发现自己过去的很多认识,真的是不断又不断的重新再认识。
原本觉得自己懂很多大道理,应该会走上自己喜欢的道路,却发现,这条路真难,我还没找到路标,连路标的“影子”都没找着,难道就这么慢慢找下去,直到自己跟自己说,拉倒吧,老婆孩子热炕头(哎呦,我的天!
先得有个对象吧)。
生活总是有些契机,让我们去思考已有的认识,然后,否定?
强化?
还是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爱?
还不知道怎么去爱,但我想我该做出改变,让自己承担更多责任,或者给予更多“爱”吧(这个词,斗胆用一下,包含太多深意,我还没这个资格用,打个双引号,表示引用下)!
死亡?
没有切身经历,但我想,你连爱都没感受过,或者去获得过,死亡对你来说,意义有多大?
时间?
真庆幸,时间已经挥霍很多,但我还有很多!
哈哈,日后,好好做人,做个有爱的人,能爱的人,而不是一个冷漠社会的一个吃瓜群众。
以上纯属个人一派胡言,反感的,想吐槽的,拍砖的,强行指出有各种错别字、病句的,欢迎哈!
当然点赞的,更欢迎啦!
IMDB 6.8; douban 6.5。
我给了10;那如果全世界都没看懂我觉得就太离奇了。
但是我也没觉得自己给高了。
这是一部不是给所有人看的电影。
你没有经历那种刻骨的爱,比如你在血缘亲情关系里从没经历过这份爱,比如你在情爱身份里也没经历过这种程度的爱,也没在友谊里,没在。。
那当对方或者感情/亲情/友情消失的时候,那消失就消失吧,烦恼悲伤过一段时间就过去了。
或者你拥有过这份爱。
但是这份爱不可逆转地被时间带走或者从此不可逆转地消失的时候你都不察觉。
种种上述经历的都是这地球上80%的常态生活,并不适合看这个电影。
因为电影的对白会被视为刻意;会被视为矫情无病呻吟;你会挑剔桥段里的生硬,觉得这是老鸡汤,你会进不去这个电影,没有共鸣。
你会保持着你屹立的姿态在你认为的世界里,和电影格格不入。
这些感觉都是正常的。
当你适合看这部电影的时候 (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这个时候then good for you,seriously,你在情感和体验上较为平淡安全地过完这一生是一种福气)你会小心翼翼地打开你的伤口,聆听---再次重新体验每句对白给你的感情波澜,你会重温你曾体验过的,现在反映在这位无奈心碎的父亲身上的---他对时间,爱和死亡的指控和质问---源于这三位一直都在,永远不会顺从你的主观心意。
爱给你快乐也给你悲伤,时间的残酷但是时间也曾给你机会让你快乐,死亡让你流连生却也无可奈何又为其他的新生命带来机会。
你,也许会和这位心碎的父亲一样,试图求解于诗歌/宗教/科学/祈祷/etc解开 爱和时间背叛你的原因,解开死亡为什么阴魂不散的原因。
为什么降临在你身上,降临在你的至亲至爱挚友身上,解不开,种种试图却更让你觉得不公平哀伤和抑郁。
你会失去和这个客观存在的世界的连接,不会看到collateral beauty,即使collateral beauty是主观的。
---进一步有点离题的说直到今天, 我也仍然觉得抑郁,是正常的。
因为抑郁而选择结束生命,也是正常的,虽然我会为此感到可惜。
我不会因为我离开了抑郁的重生就去评价抑郁,就去反对抑郁。
我不在任何人的鞋里,感受不了ta们每个个体的不适。
于是我更加明白,这不是一部给所有人看的电影;这只能是一部给有共鸣的人看的电影。
你没有人生里重大的loss,没有命运曾经把你放进最美好的情感体验又毫不留情带走留你一人在回忆里,让你从高峰跌入低谷,让你质疑时间和生命和爱存在的意义,让你质疑留你一人活在这世间的意义。
那这个电影就是一部大卡司大鸡汤--众多大卡司的参与会被你解读为强行灌你鸡汤,情节里的温情,巧合和超现实会被你解读为圣母,刻意甚至科幻。
你的解读都是对的,因为这个电影不是拍给你看的。
也真心祝福你永远不要看懂这个电影。
因为看懂的人经历过的东西都太过悲伤和沉重。
威尔史密斯和凯特温斯莱特,这怎么看也是超大制作的大片,但实际上一般,想讲故事讲的没那么圆满,想讲道理也没讲的很透彻,最后等于是所有人都跟自己和解了,只是那三演员好像真的是时间爱情和死亡,他们也是真的故意出现的一样。
那个侦探应该真的没有看见他们,以为他们真的不存在,但确实都收了钱,也很神奇。
时间、爱和死亡,是人们面对的三个本质问题。
电影开篇威尔史密斯便这样宣扬着职场鸡汤,然而三年后的丧女精力让他对这三个概念充满怀疑和愤怒。
时间是不够用的,无法换回的。
爱抛弃了他。
死亡………他在信中写的内容,和他的三个朋友分别帮他甚至“助人自助”的帮助自己疗愈了心中无法走过去的坎儿。
时间有限,不能浪费,死亡可怕却应该正视和好好告别。
爱永远都在。
相比《陋室》,这个电影更能让我们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接受。
陋室中上帝分为三个人,在这里人生要面对三个重要问题。
又应了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Collateral本意有附属的意思,在电影中显现的意思是由心理治疗小组的主持人所提到的,不要忘记“痛定之美”,电影台词翻译是这么写的。
要比附属美丽这四个字更能让人容易理解,这个附属美丽太牵强了。
简直就是谷歌直译。
我想这个附属的,就像是乌云上的金边。
每一朵乌云都有一个金边,看到这种希望,才能坚持走下去,活下去。
就像经典的“辛巴达”测试,鸡汤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不同,电影传递出的关于爱、时间、死亡的意义,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和领悟。
就像有很多人给出鸡汤过剩的差评,但都无法改变它给我的触动和启迪,威尔斯密斯、诺顿、凯特、凯拉……每个角色都很精彩,他们的演技令人信服,这是一部在你生命中任何时候都能给你力量的电影
夜半时分,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看完这部电影。
然后开始满怀期待到处寻找对影片更为深度的解读,一无所获。
于此再不成眠,决定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为什么战战兢兢?
一色的大牌实力演员,接龙似的在片子里出现,影片却籍籍无名?
找来这一干人物,温吞水的情节,导演是要走结尾搞大事么?
结局揭晓娜奥米·哈里斯Madeline是男主的妻子,恍然大悟后开始觉得男主的妻子才是一切的真正策划者,而非男主的三个合作伙伴。
凯拉·奈特莉Amy出现在广告公司,成功引起了爱德华·诺顿也就是片中主导策划者Whit的注意,在Whit跟随Amy来到剧团又离开后,海伦·米伦饰演的Brigitte就说了: 干的不错啊,你!
刚开始我以为是老者对年轻人爱情的调侃,其实这个是剧情的串联点。
因为结尾揭晓的另外一个线索,在威尔·史密斯即男主Howard失去6岁女儿的那个夜晚,妻子Madeline在医院走廊中遇见的就是Brigitte. 那个时候Madeline当然还没能策划这一切,因为她自己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不能自拔。
但是在她竭尽全力想让丈夫从丧女之痛中走出来而不得之后,求助于那晚在医院中遇到的曾点醒过自己的Brigitte便顺理成章了。
Madeline组建失亲互助小组,配合丈作为陌生人从头开始的种种举措,也说明了她在一直在尝试各种办法去帮助丈夫。
她在践行Brigitte说的,Just make sure you notice the collateral beauty。
这个也是电影名称的由来,和想要表达的主旨。
说完导演想表达的,再来说作为观众的体会。
都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部电影的感悟肯定都不尽相同。
如果说字幕组的翻译“痛定之美”是对影片的某一种感悟的话,看到有人解读说故事情节中的三个演员都是天使,就只能呵呵,联想到古人对于无法解释的事非的扯上神仙姐姐,比如认为下雨是龙王打喷嚏,把日食叫做天狗吃太阳,认为月亮上住着嫦娥和月兔等等。
个人以为,中文片名《附属美丽》的翻译并不准确。
(当然要有一个准确又好听的名称真的很难,我也纠结良久而不得。
)我从影片中的体验是:即使遭遇再大的苦难,也不要忘记追寻美好。
电影的结局也证明,在面对失去女儿的巨大痛苦中,妻子成功帮助丈夫一起走出阴影,缅怀逝去女儿的同时,不再忽略还活着相爱着的对方,继续追求生活中的美好。
同理于斯蒂芬.霍金乐观不屈成就伟业;而藏区等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不挠地孕育出虔诚信奉佛教期待美好来世和轮回的纯真藏民。
写完心中所想,与看完电影一样,还是意犹未尽。
这或许也是一种美好!
如果我们生命中出现的必将消逝,创造的终不能拥有,追求的又皆未果,那么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到底收获了什么?
我们一切行动背后的动因又是什么?
“爱、时间、死亡,这三个概念连接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所有我们渴望的东西,害怕失去的东西,我们最终去购买的东西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我们渴望爱,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害怕死亡。
” 这曾是一个业界很知名广告公司(雅盛茵莱特公司)的控股人霍华德对“爱”、“时间”、“死亡”的信仰。
饱含着对广告触及人心本质的理解,也饱含着成功人士对生活要义全盘掌控的自信。
然而,幸运并没有一直眷顾霍华德,六岁女儿因病去世、悲痛中相爱的夫妻离婚,这一场重创让霍华德的信仰瞬间完全崩塌。
一蹶不振他彻底放弃生活、放任工作,“爱”、“时间”、“死亡”成为他控诉于笔头的收信对象。
为了挽救公司扶正生活,霍华德的三个朋友兼同事策划了一场骗局,雇佣三个“戏剧演员”充当“爱”、“时间”、“死亡”这三个收信对象,与霍华德接触,以证明其精神出了问题,一方面夺取股东表决权,一方面试图将霍华德拉回正轨。
于是一场在“被夺走生活挚爱、意义、希望”的霍华德与“爱”、“时间”、“死亡”的论战开始了。
霍华德:“时间,都说你能治愈伤口,没人提到你怎样摧毁世间美好的事物,怎样化美丽为腐朽……”时间:“如果爱是创作,死亡是毁灭,我只是两者的媒介而已……时间是一种赐予。
”霍华德:“我才不在乎时间呢,这样活着跟蹲监狱有啥区别,我不要你的恩赐,因为你收走了她(指女儿)的时间。
”
霍华德:“亲爱的死亡,你披着那么多神话,造成那么多痛苦,带来那么多恐惧,对我而言,你只是只纸老虎,像企业中的中层干部,无权又可悲,连敲定一笔交易的权利都没有。
”死亡:“我不是企业中的中层干部,无权又可悲,我拒绝与你交易(用霍华德的生命换他女儿的生命)那就是我的决定。
”霍华德:“你让我无法握住她的手。
”
霍华德:“别了,亲爱的爱。
”爱:“生活是用我而编制的……你得信任我。
”霍华德:“我信任过你,可是你背叛了我。
我每天都能从她眼里看到你,从她笑声里听到你,在她叫爸爸时感觉到你。
但是你伤了我的心。
”爱:“不,你错了,我无处不在,不论黑暗还是光明,不论暴雨还是阳光,是,我曾在她的笑声里,但也在你此刻的悲伤里,我是所有一切的动因,我是唯一可以解释为什么的理由,不要再尝试过没有我的生活了。
”
在几场论战中,爱、时间、死亡反驳了霍华德对他们的轻视与失望,把霍华德被悲伤、愤怒、委屈紧固的内心撕开了一个口子。
但是,让一个人在坍塌的生活中重建信念,只能依靠他自己从破碎中找出第一片去开始搭建,这第一片碎片对于霍华德来说那就是一个“陌生人”。
霍华德在互助会见到一个同样失去女儿的单身女人玛德琳。
玛德琳:“你还爱你前妻吗?
”霍华德:“我都不知道什么是爱了,你爱你前夫吗?
”玛德琳:“我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爱对方我想,离婚那天他说希望我们能再变成陌生人。
”
在与玛德琳的交流中霍华德渐渐接受了,失去的不会再回来,悲伤也不会消退,不要假装什么也没发生过,痛苦要说出来;不管发生什么,不要忘记欣赏痛定之后的美,那依然是生活的信仰。
影片用了两次多米诺骨牌的倒塌的场景。
第一次是影片开头,霍华德推倒亲手搭建的多米诺骨牌,代表着支撑起霍华德成功帝国的信仰、所有努力的动因、一切生活中的快乐突然、难以遏制、彻底、毫无挽回地倒塌了。
这一简洁、动态的表现手法将霍华德的绝望、无从收拾和重建的心理刻画得非常到位。
第二次多米诺骨牌的倒塌是在影片结尾,霍华德在玛德琳家拥抱起玛德琳哭着说出他女儿的名字,他们女儿的名字:奥莉维娅。
此刻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不再是毁灭与绝望,而是长期囚禁霍华德内心的牢笼终于坍塌,放下负重般轻松,打开排洪口般酣畅,即将迎接新生般充满希望。
当影片结束,终于可以理解这个晦涩的片名《附属美丽》,同样文章开头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因为从出生便开始走向死亡,所以我们生命中出现的必将消逝,创造的终不能拥有,追求的又见得皆有果,即便有果又归于出现。
看上去我们终究是两手空空,但并不是这样的。
死亡带不走时间赐予我们的礼物,爱的记忆,它不随万物摧毁而消失和腐朽,它是爱来过的证明,它更是衍生爱的能力。
时间也许无法修复伤痕,但在死亡到来前它始终给我们机会去爱,去追逐一切可能,并不曾偷走在这过程中产生的附属的美丽。
PS:影片结尾是有彩蛋的,揭秘了“爱、时间、死亡”的身份,回想一下可以理解为什么“时间”男孩和“爱”女孩对报酬的不同态度。
毕竟时间就是金钱,爱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另外,除了这条主线,另外三条支线也蛮值得思考,“如何负责的面对死亡”、“不要懊悔错过,时间从来不拒绝任何形式的开始”、“爱要全力以赴、勇敢的表达”。
看到6.6分我能觉得很意外,我真想把豆瓣6.6分的获奖片都找出来加入想看。
鸡汤喝多了还能不忘初心,品其初味的人是难得。
或许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对影片的内容有升华的理解。
当你愿意拿十万出来拯救你的爱的时候,你是否理解爱本身无价,爱就在那里等你去挽回,只是你丢失了。
当时间被你幻想流失不可挽回,其实你把时间局限性单一的存在和消失,你并没有尝试去逃脱囹悟。
当生命即将迎来结束。
你依然成为老祖宗,再见了,你这活了一辈子的年轻人!
影片最后桥上的镜头安排的非常完美。
隐形潜台词能够让电影完美谢幕!
打个分: 8.9附属美丽
剧本也许很好,可惜逼格太高了,主创们HOLD不住啊
一大碗鸡汤都要喝吐了但我喝不完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人物不立体
多米诺坍塌时会伴随着一种附属的美丽。
看创意让人期待,看片子......没有任何让观众意外或惊喜的地方,这拍的太平淡了,当然也是剧本没做好
超好哭的一部电影,阵容也强到爆,全片感情丰沛像决堤前的洪水,片尾还有点奇幻色彩
我们无法选择爱谁或者被谁爱。道理我都懂,但那些都是文采优美的瞎扯,因为,你并没有在这里握住我的手。如果无法再分享你对世界的观点,听你说话,我会多难过。一次次地告别过了,没有用。
一帮大咖玩票作品。内容不值一提
2星半,就是美国的“贺岁片”嘛,故事非常扭捏勉强,一众大腕卡司的倾情出演除了证明“大腕云集必扑街”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外,似乎并没有其他作用
對於聖誕大堆頭溫馨片,其實片子是有誠意的,幾個翻轉都很喜歡,天使的身份、喪女的真相等等,其實那些象徵性的角色(時間、愛、死)倒也沒有真正給主角強灌雞湯,他是靠著自己走出來的,被救贖的反倒是他的同事們,喜歡這個設計。最末天橋上的一幕,初看覺得有趣,但想一想似乎又故弄玄虛了。
有些地方牽強 但美式幽默挺好笑 連貫看完也不無聊 ‘you want to be loved or you want to make an impact?’
几位大牌合作的最差组合作品。想熬成鸡汤,但火力太猛。编剧该拿金酸梅。
当你经历了不可承受之痛以后,反而更能察觉生命中的哪怕是最微弱的美丽
调味加多了鸡汤就不鲜了
最尾個翻轉無說服力, 三大天使聯手都恨錯難返....7.1/10
时间是固执又坚持的幻象。——只记得这一句。鸡汤灌得太单薄,没关系啊,有我家诺顿就行了。
无法再强大的演员阵容,剧情难免让人失望,威尔·史密斯近几年的作品都有点不温不火。
对于那些无法忘记的伤痛,爱、时间和死亡都可以解决。
天空之眼,反复计算collateral damage ,这部片试图点睛collateral beauty ,剧情不是特紧致,凑合过吧的2016圣诞治愈系,而Will已经走向苦情剧路线了。